最新六章外币会计和外币报表折算
- 格式:ppt
- 大小:1.27 MB
- 文档页数:7
邢苏雅(洛阳师范学院会计学专业,河南洛阳471022)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有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选择在我国进行投资,使得我国的国民经济得到很好的发展。
因为越来越多外资企业进驻我国,使得越来越多跨国的交易、筹资、投资产生,这些跨国的活动会导致很多跨国的公司提供会计信息的时候要面临很多外币折算问题,其中对于外币报表的折算是很典型的一种折算。
关键词:外币;报表折算;目的;方法中图分类号:F23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913X(2015)10-0159-02收稿日期:2015-05-05作者简介:邢苏雅(1994-),女(蒙古族),内蒙古乌兰察布人,本科学生,研究方向:会计学。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际之间资本的流动和贸易的发展以及很多大型跨国公司之间进行的贸易活动都带来许多的外币交易。
想要将跨国公司集团公司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给其他外国的使用者和股东提供本企业财务报表,同时给在外国的证券市场上面发行的债券和股票提供相应的财务报表等等,都需要涉及企业外币的财务报表相关折算的问题。
在对外币的财务报表进行折算的时候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选择折算的汇率;二是对差额进行处理。
同时在对折算汇率进行选择的时候,会对收益的利润结果和企业经营状况产生很大的影响。
一、外币财务报表折算目的外币报表折算最基本的目的是给其他的国家使用者和外国的股东提供自己企业财务状况的报表。
该折算知识按照报表汇率进行最简单的换算。
目前在一些国外的资本市场上面存在证券的上市交易公司,一定要遵循上市的地区货币对外的报告。
此时在进行报表折算的时候除了要对报表的货币进行换算以外,还要将外国会计的准则和本国会计准则之间的差别揭示出来。
由于在编制跨国公司合并会计报表时候的需要,由于在编制合并的报表主要目的是想要满足母公司的债权人和股东等需要,所以在编制合并报表的时候一般会按照母公司的报表所采用的货币表述。
二、外币财务报表折算方法(一)现行汇率法现行的汇率法指按照现行的汇率为主要的折算汇率外币报表的折算方法。
外币业务与外币报表折算外币业务的特点:1. 外币业务使企业暴露于汇率风险。
由于汇率的波动,企业可能遭受资金损失。
2. 外币业务的交易规模较大,涉及的风险也相对较高。
企业需要在进行外币交易时,选择合适的汇率进行结算以减少风险。
3. 外币业务需要遵守国际财务会计准则(IFRS)的相关规定。
企业需要按照规定对外币业务进行计量、披露以及报表折算。
外币报表折算的方法:1. 实际汇率法:该方法是根据实际汇率来折算外币金额。
实际汇率是指市场上实际存在的汇率。
企业需要根据实际汇率将外币金额折算成本国货币金额,并计入财务报表中。
2. 平均汇率法:该方法是将一段时间内的汇率取平均值进行折算。
这种方法可以消除短期汇率波动的影响,更加客观地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
3. 末期汇率法:该方法是将期末的汇率应用到外币金额上进行折算。
这种方法适用于企业外币业务交易较多,期末汇率与期初汇率差距较大的情况。
外币报表折算的会计处理:1. 外币资产和负债的折算:企业需要根据汇率将外币资产和负债折算成本国货币,计入财务报表中。
折算时,如果外币金额增加,则计入公允价值变动利润中;如果外币金额减少,则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2. 外币收入和费用的折算:企业需要根据汇率将外币收入和费用折算成本国货币,计入损益表中。
折算时,如果外币金额增加,则计入业务损益中;如果外币金额减少,则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3. 外币报表的披露:企业需要在财务报表中明确披露外币金额的折算方法和汇率变动对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的影响。
外币业务与外币报表折算对企业的影响:1. 风险管理能力:企业需要具备较强的汇率风险管理能力,及时把握汇率变动对业务的影响,并采取适当的对策进行风险控制。
2. 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可比性:通过外币报表折算,企业可以更准确地反映其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并与其他企业进行比较和分析。
准确的财务报表对于投资者和股东等利益相关方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变化来评估不同决策方案的风险和收益,并做出合理的决策。
第二节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三、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二)期末调整或结算2.非货币性项目非货币性项目,是指货币性项目以外的项目。
例如,存货、长期股权投资、交易性金融资产(股票、基金)、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
【提示】预付款项、预收款项和合同负债属于非货币性项目。
(1)以历史成本计量的外币非货币性项目,仍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折算,不改变其原记账本位币金额(即不产生汇兑差额)。
(2)对于以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的存货,如果其可变现净值以外币确定,则在确定存货的期末价值时,应先将可变现净值折算为记账本位币金额,再与以记账本位币反映的存货成本进行比较。
【教材例21-6】P上市公司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
2×15年11月2日,从英国W公司采购国内市场尚无的A商品10000件,每件价格为1000英镑,当日即期汇率为1英镑=10元人民币。
2×15年12月31日,尚有1000件A商品未销售出去,国内市场仍无A商品供应,A商品在国际市场的价格降至900英镑。
12月31日的即期汇率是1英镑=9.7元人民币。
假定不考虑相关税费。
本例中,由于存货在资产负债表日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因此,在以外币购入存货并且该存货在资产负债表日确定的可变现净值以外币反映时,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应当考虑汇率变动的影响。
因此,该公司应作会计分录如下:11月2日,购入A商品:借:库存商品——A 100000000(10000×1000×10)贷:银行存款——英镑10000000012月31日,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借:资产减值损失1270000贷:存货跌价准备12700001000×1000×10-1000×900×9.7=1270000元(人民币)(3)以公允价值计量的外币非货币性项目,如交易性金融资产(股票、基金等),采用公允价值确定日的即期汇率折算,折算后的记账本位币金额与原记账本位币金额的差额,作为公允价值变动处理,计入当期损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外币业务会计第6章6.3.2 外币财务报表折算的基本方法对折算汇率的不同选择导致了外币财务报表不同的折算方法。
目前,世界各国对外币报表折算的方法主要有4种,即现行汇率法、流动与非流动项目法、货币与非货币项目法和时态法。
1.现行汇率法现行汇率法(Current Rate Method)又称期末汇率法或单一汇率法,是以现行汇率为主要折算汇率对外币财务报表进行折算的方法。
这种方法的具体内容如下。
(1)资产负债表项目所有的资产和负债项目均按现行汇率折算;实收资本或股本项目按收到资本或发行股票时的当日汇率(历史汇率)折算;未分配利润项目为利润表上利润分配后折算的未分配利润的数额。
(2)利润表项目收入和费用项目通常按编报当期的加权平均汇率进行折算,利润分配按期末汇率折算。
【例6-14】甲公司以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乙公司为其子公司,且以美元为记账本位币。
某期期初的汇率为$1=¥7.4,期末汇率为$1=¥7.0,报告期平均汇率为$1=¥7.2。
乙公司取得投资时的汇率为$1=¥7.3。
对乙公司期末财务报表的折算如表6-2、表6-3所示。
表6-2 利润表单位:元项目原币金额(折算前)折算汇率人民币金额(折算后)营业收入减:营业成本期间费用营业利润减:营业外支出利润总额减:所得税费用净利润减: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5 0004 000300700506502504002501507.27.27.27.27.27.036 00028 8002 1605 0403604 6801 8002 8801 7501 130表6-3 资产负债表单位:元资产原币金额折算汇率人民币金额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原币金额折算汇率人民币金额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存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2003005001501 0007.07.07.07.07.01 4002 1003 5001 0507 000应付账款长期借款实收资本未分配利润折算损益5506508001507.07.07.33 8504 5505 8401 130-320合计 2 150 15 050 2 150 15 050 注:“未分配利润”为利润表中的折算数额;“折算损益”为资产负债表的轧差平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