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装原型结构前浮余量的平衡鉴定及调整】 女装原型版
- 格式:doc
- 大小:29.00 KB
- 文档页数:3
女装实用原型衣片结构图解男装实用原型结构设计袖窿深制图公式的取舍白嘉良郝爽姚兰如今,人们在保证服装服用功能(包括御寒和保护功能)的同时,还不断追求着视觉上的审美效果。
作为服装结构设计人员,仅仅具备审美意识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在服装结构制图中正确认识各部位之间的相关性,合理安排比例,才能产生舒适、美观的视觉效果。
这就需要服装结构设计人员经历充分的理性思维过程。
过去,我国的服装结构制图长期沿用含有修正值的线性公式,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比例裁剪法。
但是,由于传统比例公式过于依赖经验和缺乏变化,使之越发不能适应现代服装造型的需要。
这种情况的存在,使得国外形式直观、变化灵活的原型方法乘虚而入,逐渐被人们所认可和接受,一部分人甚至开始迷信原型。
实际上,原型方法也存在着诸多问题,许多部位的调整仍无法摆脱对经验的依赖。
也就是说,原型方法在服装各部位之间关系方面,依旧没有达到真正的理性认识。
尤其是对于袖窿深变化的问题,原型更是没有很好地解决。
其实,问题的关键在于思维方式的调整。
让我们暂时抛开原型这个思维模式,运用真比例工具来寻找可以使服装结构设计更加简便、灵活和高效,而且可以使服装结构更加合理的方法。
服装制图公式决定着服装的外观形态,代表着服装结构变化的一般规律,反映着影响服装部位的相关因素。
因为服装是立体的,影响其变化的决不仅仅是某一个因素。
但是要研究服装的变化规律,还得排除干扰,把握一些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才能最大限度保证公式的准确、合理。
例如,“袖窿深”是一个比较特殊的部位(如图),它不象“胸围”、“背宽”等可以直接测量的部位一样直观。
这个部位的公式是根据普遍的测量结果,结合视觉上的美观比例所设定的。
对袖窿深产生影响的因素很多,但只有“胸围”和“身高”是主要因素,诸如“面料厚度”、“肩斜角度”等次要的干扰因素可以姑且不做考虑。
为了清楚地理解认识服装的变化规律,从而更好的进行服装结构设计工作,笔者认为有必要对袖窿深制图公式加以分析。
男装女装童装裤子裙子原型整理(值得收藏的干货)
服装原型是服装制版的基础
掌握了原型
就可以在原型的基础上
根据自己的兴趣
变化出任何想要的款式版型
今天给大家整理了一个服装原型的合集
包括女装常见的三种原型
男装原型
童装原型
裤子的原型
以及一些用原型变化出来的基本裙型
都是满满的干货!
1 第一代文化式女装原型
背长:38
胸围:84
腰围:68
最经典的女装原型,应用范围极广
省量画法
2 第八代女装原型(新文化式女装原型)
适合裁剪收腰合体类衣服的款式
3 第三代衣身标准基本纸样(北服原型)这是北京服装学院刘瑞璞教授编写的
《女装纸样设计原理与应用》里面的原型也是常用的原型
这个原型尤其适用于当下宽松外套
风衣,大衣等款式的制版
非常好用
尺寸标注:M码:背长:38 胸围:82 ML码:背长:39 胸围:88
袖长:52
4 男装原型
5 童装原型(宝妈必备)
原型画法视频讲解
相关尺寸表
6 女装休闲运动裤(值得收藏的版型)
这个是女装休闲裤额基本型
大家可以在这个版型的基础上变化出
更多好看的休闲裤版型
7 男装休闲裤基本版型(值得收藏的版型)男装比较常用的休闲裤的版型
8 童装休闲裤基础型(男女童都适用)
9 连衣裙基础型(由第一代原型变化而来)。
如何利用原型进行服装结构造型变化?一、正确认识新原型·利用角度处理肩斜·采取多省道解决部位之间的差数1、袖窿省处理胸围线以上前片部位之间的差数2、肩省处理胸围线以上部位之间的差数3、腰省处理胸围线以下胸腰之间的差数同时采用袖窿省、肩省、腰省进行部位之间的差数处理,其目的是有效地保证裁片丝缕正确,保证胸围线水平地面。
二、新原型结构的取舍与改良(一)实际人体着装与模台静态展示反映在各部位上的数值变化·前胸高长度的变化1、服装的载体决定前胸高的实际数值2、袖窿省道在常规款式变化中的部分消除(袖窿省道的部分消除,应用在胸部的面积有所增大)·围度的变化1、模台静态展示(不需要考虑运动量、呼吸对胸围数值的改变)2、加放量影响服装的间隙量,影响服装的合体度(二)在原型的基础上缩小胸围、增加臀围的三围结构图三、新原型结构造型变化·结构中的造型——连省成缝利用原型中的省道转移使造型的区域形成完整的平面第一步:确定新省道的位置及旋转“面”,以BP点为圆心,进行省道转移。
第二步:进行造型分割,在胸围线以上只考虑造型美观性及缝制过程的简便性;造型线经过胸部的时候,距离BP点不能太大(控制在以BP点为圆心,半径为1.5cm区域内);在胸围线以下造型优先于结构。
第三步:在完成造型后,进行结构的还原。
(还原的是省道量,原省道的位置和形状发生改变)· 造型中的结构——借缝收省腰节横向分割是处理结构变化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轻松的将双面曲线转换为单面曲线。
第一步:剪切腰节线第二步:剪切前中心省,转移袖窿省。
第三步:将腰省转移到前中心省第四步:增加前中心省(1cm),绘制弯刀造型(装饰)第五步:合并腰节以下的省道第六步:修顺腰口及底摆弧线衣片结构变化案例第一步:转移袖窿省,使胸围线以上的区域形成平面的状态,为分割的造型提供一个良好的绘制环境。
第二步:剪切腰节线,还原成二围的结构状态。
原型裁剪法可以说是平面化的立体裁剪法,它先把人体的主要部位进行尺寸测量,然后再根据比例构建出符合人体形态的基本样板。
尔后所有的服装样式就可以以这个原型为基础进行制图。
服装原型的流派有很多,在我国应用较为广泛的是日本的“文化式原型裁剪法”。
下面就对文化式女上装原型的制图方法一步步进行演绎。
获取人体尺寸文化式上装原型只需量取人体的4个重要部位(量的是净体尺寸):胸围——在胸部最丰满处水平量一周背长——在人体的后背正中,从后颈点(第七颈椎点)垂直测量至腰部腰围——在腰部最细处水平量一周袖长——从肩点量至腕关节尺寸齐了,现在我们可以一步一步开始绘制原型纸样了。
绘制衣身原型1.绘制前后衣片总框架。
首先以背长为高,胸围(B)/2+5cm为宽绘制一个矩形。
所加的5cm为放松量,整个胸围的放松量是10厘米,这里我们将绘制的是半个后衣身加半个前衣身,所以加上5cm:2.定位胸围线BL。
矩形框的左侧将用来绘制后衣身,所以左边的垂直线我们称之为后中心线,在后中心线从上往下量取胸围B/6+7cm的距离画一条水平线做为胸围线3.绘制背宽线和胸宽线。
在胸围线上从左到右量取B/6+4.5做为背宽,向上做垂直线和顶边相交;再在胸围线上从右到左量取B/6+3.5做为胸宽做垂直线和顶边相交:4.绘制侧缝线。
把胸围线分为二等分,在中心点往后中心线方向0.5cm的位置做一条垂直线和底边(腰围线)相交:5.绘制后领口。
在顶边上,从左往右量取B/20+2.9CM做为后领宽,记住这个后领宽尺寸,然后垂直向上画一条长度为后领宽/3的垂线,这条垂线的长度即为后领深,同样需记住这个后领深,因为后面制图我们需要用到这个数据。
这条垂线的顶点我们称之为后肩颈点,弧线划顺后领口线;6.绘制后肩斜线。
在背宽线上从上到下量取后领宽/3的距离,向右画一条长度为2cm的水平线,连接肩颈点和这条线的右端,这条连接线即为后肩斜线:7.绘制前领口。
在矩形框的右上角做一个高度等于后领宽+1cm(前领深)、宽度为后领宽-0.2cm(前领宽)的矩形框;在该矩形框的左侧垂直线从上往下量取0.5cm做为前肩颈点,以前领宽/2-0.3cm 长度在对角线上取一点,弧线连接肩颈点和该点,还有矩形框的右下角点,形成前领口弧线;8.绘制前肩斜线。
日本新文化女装原型(一)、规格设计胸围B=84cm+12cm(放松量)=96cm腰围W=68cm+6cm(放松量)=74cm背长BL=38cm(二)、制图步骤1.作背长线38cm2.作下平行线B/2+6=84/2+6cm=48cm3.后片袖隆深B/12+13.7cm=20.7cm4.作前中线,按前片袖隆深B/5+8.3cm=25.1cm5.前胸宽B/6+6.2cm=16.7cm6.后背宽B/6+7.4cm=17.9cm7.横背宽线,距上平线8cm作一条水平线8.作G线,在背宽线上过袖隆深线与横背宽线间距的二等份点下移0.5cm的点所作的水平线9.作F线,过胸宽向左量B/32=2.6cm的点向上作F线与G线垂直相交10.作侧缝线,过背宽线与F线之间二等份点作竖垂线11.前横开领=B/24+3.4cm=6.9cm12.前直开领=前横开领6.9+0.5cm=7.4cm13.前领口弧线,取对角线的三分之一下移0.5cm为辅助点,画顺领口弧线14.作前肩线,取22°,其长度超过胸宽线1.8cm15.后横开领=前横开领6.9+0.2cm=7.1cm16.后直开领为后横开领的三分之一17.作后肩斜线18°,长度为钱肩线长+后肩省1.8cm18.作后肩省,省尖位于后横背宽线的二等份点右移1cm的点,省道左侧比省尖的竖直位置偏右1.5cm,省大B/32+0.8cm=1.8cm19.BP点,二等份胸宽,该等份点往左移动0.7cm,即胸乳点20.作前胸省18.5°21.画顺袖隆弧线22.吸腰省量=(B—W)/2cm=11cm 23.吸腰省量的分配:a=11x0.14=1.54cm; b=11x0.15=1.65cm; c=11x0.11=1.21cm; d=11x0.35=3.85cm; e=11x0.18=1.98cm; f=11x0.07=0.77cm(三)、配袖规格:修长=53cm修轴线长=修长/2+2.5cm合体袖袖山高很讲究,宽松袖无所谓,新文化原型袖袖山高为平均袖隆高最理想的方法=立体袖隆高+1cm1.合并胸省,以BP点为圆心旋转衣片至前胸省完全合并2.定袖山高,延长侧缝线,二等份前后肩点在延长线上的落差,再将此二等份点与袖隆深线之间的距离六等分,其中五份就是袖子的袖山高值,即5/6为袖山高点3.G与F辅助线,找出衣片上的水平辅助线G和竖直辅助线F,三等分F线与侧缝的间距,过靠胸宽点作一竖直线与前袖隆弧线相交4.取前后袖肥,以袖高点为圆心,以前AH为半径在袖隆深线上截取前袖肥大,同理,以后AH+1cm的长度截取后袖肥大5.作袖长53cm,并以袖长/+2.5cm取得修轴线6.画顺袖山曲线。
衣身结构平衡是指衣服在穿着状态中前、后衣身在腰围线以上部位能保持合体、平整,表面无造型所产生的皱褶。
达到衣身整体结构平衡,关键是如何消除前浮余量。
对原型结构中的胸省量参数进行分析,对基础纸样中参数的合理性进行鉴定,将有助于优化结构,提高结构的合体性,减少样衣试制后疵病的产生。
国内外服装行业的研究者,为达到衣身结构平衡,在优化结构方面做出许多尝试。
其中最典型的是日本文化式原型,尤其是第七版新文化式女装原型结构,该方法在我国的服装结构设计中被广泛采纳和应用。
俄罗斯的Л.П.Юдина也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针对于俄罗斯原型结构的平衡鉴定及调整方法。
众所周知,每种理论都存在着自身的优势和不足,这也因此使得“如何更好地改进前浮余量的平衡鉴定及调整方法,使服装结构更加合体”成为众多学者研究的话题。
1日本与俄罗斯女装原型的优势与不足
新文化式原型采用胸度式作图法,主要利用着装者的背长和胸围尺寸绘制而成,与旧原型相比,它更适合于现在的成年女子体型,尤其是胸围较大的群体。
在新文化式原型制图中,胸省的角度尺寸采用公式计算的方法:(B/4?5)°,B为净胸围尺寸。
随着胸围尺寸的加大,人体的胸凸状态会较为明显,在新文化式原型胸省量的设定中充分体现了这一影响关系,符合绝大多数体态特征。
但是,人的体态千差万别,相同的计算公式得到的同一原型很难适合同一尺码的不同个体。
同一胸围尺寸,在不同人体上,其胸凸状态有可能存在差异,有些人体胸部扁平,有些人体胸部丰满。
虽然其胸围尺寸相同,但是在胸凸的体现上却有重大差异。
利用平均计算公式制作的原型在着装中针对不同的体型会出现相应的折皱、松弛及紧绷等不同现象。
对于个体结构,往往采用样衣试制和调整的方法,对结构进行修正,以满足于各种人体体态特征。
俄罗斯原型(EMKO)采用短寸式作图法,对人体的各部位尺寸进行精密的测量后利用测量值加上所需放松量进行制图。
该方法需采集大量人体测量数据,在作图理论正确的情况下,能够得到较为合体的原型结构。
但是人体体表是柔软的曲面状态,测量时往往误差较大。
在俄罗斯的国家服装号型标准里,各号型系列主要控制部位达 70 多个,而我国的国家号型标准中控制部位仅有十几个。
在没有一套较为完整的各号型控制部位尺寸标准的情况下,该方法并不适合在我国进行推广。
2原型前浮余量的平衡鉴定和调整
1新引入的测量部位
以前腋点所在水平面(即胸宽测量线)和胸凸点所在水平面(即胸围测量线)作为参照平面,引入两个测量部位。
(1)从正面进行测量(图 1)。
测量侧颈点到胸凸点连线(即乳点侧长)上胸宽线与胸围线之间的距离a。
由于人体体表呈曲面状态,而现所需测量尺寸为乳点侧长上的局部参数,不易进行测量。
建议测量时可先在人体体表贴置出水平参照平面的标识线。
(2)从侧面进行测量(图 2)。
在人体背部撑一垂直硬板,分别测量人体上前体表至后测量垂面间,前腋点所在水平直线前后距离和胸凸点所在水平直线前后距离,计算二者之间的差值
b。
进行该尺寸测量时,如测量对象臀凸不明显,可将墙面作为测量参照垂面,背部贴墙进行测量。
由于该部分测量的是水平直线距离而不是体表弧线距离,因此建议使用马丁测量器中的杆状计计测器进行测量,b值主要体现了人体在前身的胸凸量。
测量时往往误差较大,各测量部位尺寸均进行多次测量(3 次以上)后选用平均值。
2胸省量角度值的确定
首先,将人体胸部形态模型化,如图 2 所示。
将其视为圆锥母线长为a、高为b的圆锥体,圆锥体底面圆半径为c。
从侧面看,a、b和c共同构成直角三角形的 3 条边,则
将圆锥体从顶点至底面沿圆锥母线进行展开,可得到该圆锥体的侧面展开图,一个半径为圆锥体的母线长a、弧长等于圆锥体底面圆周长的扇形,如图 2 所示。
由图 3 可以看出,原型纸样中的胸省量大小和圆锥体的侧面展开图的余缺扇形角度大小并不吻合。
胸凸点至前中心线的部分,胸围线至腰围线的部分在上半身原型中并未收取曲面变化余量,在服装上呈现为直线状态(胸围线到腰围线之间的余量的收取,将形成要腰省量)。
因此,胸省量的角度值大小x,约等于 1/4 的圆锥体侧面展开图的余缺扇形角度大小。
然后,基于上述模型结构对胸省量的角度大小进行重新计算。
在新文化式女装原型纸样中,将前浮余量(胸省)的角度值大小设为x,在半径为a的圆中,该角度值对应的弧线长度为L。
经过计算,可得
同一角度值大小、在不同的圆半径中,其所对应的弧线长度将有所不同。
新文化式女装原型中,胸省的位置可通过省转,指向肩部、领口、腰线等各个方向。
在省道转移的过程中,省道的长度和开口大小均可能发生变化,但在服装胸凸状态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省道的角度大小保持不变。
以半径a为辅助圆,借助半径为a的情况下角度x对应的弧线长度值,从而得出胸省量角度x与人体测量值a、b间的关系。
3依据体态对原型纸样进行胸省量调节
1胸部扁平体的原型结构调整
选取某胸部扁平人体作为实验对象,对其进行人体测量,测量所得尺寸如下:胸围B=78 cm,背长=35 cm,a=3 cm,b=4 cm,则该胸部扁平体样本侧身投影如图 4 所示。
在原型纸样中,原型结构的胸省量大小为(B/4-5)°=17°。
根据公式(2)计算得出
由上述公式计算值可得出,原型结构纸样的胸省量大小相对于该人体偏大,需将胸省量角度适当调节减小,减小的的角度值为 17°- 17°=3°。
由于胸部扁平,前腰节长度往往相对于中间体尺寸偏小。
分别测量人体上和纸样上的前腰节长,得到肩线下落量。
然后据此数据对纸样作相应调整,调整后的纸样见图 4。
2胸部丰满体的原型结构调整
选取某胸部丰满人体作为实验对象,对其进行人体测量,测量所得尺寸如下:胸围B=94 cm,背长=37 cm, a=8 cm,b=3 cm,则该胸部丰满体样本侧身投影如图 5 所示。
由上述公式计算值可得出,原型结构纸样的胸省量大小相对于人体偏小,需将胸省量角度适当调节加大,加大的的角度值为 26°- 21°=6°。
与胸部扁平体相反,分别测量人体上和纸样上的前腰节长,得到肩线抬高量。
然后据此数据对纸样作相应调整,调整后的纸样见图 5。
3结语
综上所述,利用女装原型结构前浮余量的平衡鉴定及调整方法,不仅可以针对个体对胸省量的角度值进行复查,合理确定胸省量数值;而且可以在平面纸样上,通过该方法对前浮余量的平衡进行鉴定,然后对原型结构进行及时调整,从而避免因为胸省量设定不合理而引起的各种结构疵病的产生。
基于上述理论,对 30 个成年女性人体进行相关数据测量并进行样衣试制和试穿后发现:该方法不仅适用于胸部扁平体和胸部丰满体的结构调整,同样适用于挺胸体和拱背体的结构调整。
但鉴于该方法涉及到一些较特殊的人体测量参数,存在着一定的测量误差。
因此该方法所得出的调整参数主要用于参考调整,最终的纸样结构应以样衣试样后的效果为准。
参考文献(略)
本文为全文原貌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