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地中海地区的早期文明
- 格式:doc
- 大小:54.50 KB
- 文档页数:5
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预习提纲1—4课第1课人类的形成1、现代人类由什么发展而来的?2、根据考古发现,迄今世界上最早的人类首先发现于哪个大洲?3、人类形成的时间?4、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5、中国人类学家把人类哪个时期分成了哪四个阶段?,6、根据人的体貌特征,世界上的人类分为哪三大人种?7、现代人种的差异开始显现出来是在什么时期?8、三大人种出现的原因是:9、人类最初经历的是什么社会?10、氏族出现的原因是什么?11、什么是母系氏族公社?特点有哪些?12、父系氏族公社取代母系氏族公社的原因?13、原始社会解体和国家产生的标志是什么?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1、古代埃及国王的象征是什么?作用2、世界上最大的金字塔是谁的?3、国王哈佛拉的金字塔前矗立着一座什么样的雕像?4、古代埃及强盛的时间?它什么时间被谁所灭?,5、是谁统一了巴比伦?6、世界上第一部完备的成文法典叫什么?它出自于哪个国家?制定的目的7、印度等级制度叫什么?。
整个社会分为个等级,它们分别叫、、、。
种姓制度的实质是什么:9、古代文明为什么都产生在大河流域?第3课西方文明之源1、亚非的文明起源于大河流域,那么欧洲的文明起源于哪里?2、希腊的早期文明叫什么?爱琴文明包括哪两个部分?爱琴文明历时多长时间?3、希腊人建立的城邦中最著名的有哪两个?、4、谁统治雅典时最强盛?它的表现是什么?5、斯巴达是一个什么样的城邦国家?6、罗马共和国建立的时间?7、什么是布匿战争?8、罗马什么时间成为地中海的霸主?9、罗马帝国建立的时间?第一个皇帝是谁?10、罗马帝国延续了多长时间?11、罗马帝国分裂的时间?西罗马帝国灭亡的?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标志着什么?12、斯巴达克起义爆发于什么时期?13、奥运会发源于哪个国家?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始于哪一年?2004年和2008年的奥运会分别在什么地方举行?、14、如何评价伯利克里时代高度发展的奴隶制民主政治?第4课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1、日本统一的时间?大和的最高统治者叫什么?后来改称2、大化改新的背景、时间、主要内容、意义、根本原因是3、伊斯兰教产生的背景?伊斯兰教的创始人?4、伊斯兰教纪元是哪一年?与什么事件有关?该教的经典是什么?5、伊斯兰教圣地指哪里?该宗教与阿拉伯半岛的统一有何关系?6、统一的阿拉伯国家建立的时间?7、朝鲜半岛上有几个国家?8、哪一年朝鲜半岛被哪个国家统一?9、朝鲜这个国号来自几世纪?是谁统一了朝鲜王朝?。
什么是地中海文明?地中海文明,又称地中海世界,是西欧、北非和西南亚地区形成的文明群体的总称。
这个文明来源于地中海东北部,向四面八方扩散,逐渐形成独特的地中海特征文化。
那么,究竟什么是地中海文明呢?让我们来一探究竟。
一、地中海文明的起源地中海文明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世纪左右,当时的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巴比伦、埃及和雅典等早期文明的时期。
这个文明群体是由希腊和罗马文化的影响下,伴随着几千年的历史和多个文明的交汇而产生的。
二、地中海文明的特点1.以城市为中心地中海文明的时期,城市最为显著的变化是城市化程度的显著提高。
在此之前,人们主要是生活在乡村和草原上。
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城市已经成为了所有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
2.农业与商业并重地中海地区气候温暖,土地肥沃,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使得地中海文明的人们很早就掌握了先进的农业技术。
在农业的基础上,人们还开发了海洋和陆上贸易,建立了和平和发展的繁荣。
3.多元文化的融合由于地中海地区的地理位置,它是欧洲、非洲、亚洲三洲交汇的地方,因此地中海文明几乎每天都在接触不同的人和不同的文化。
这种不同文化的融合,反而使得地中海地区的文化更加充满活力。
三、地中海文明的贡献1.政治制度地中海文明奠定了西方政治体系的基础。
在政治方面,希腊雅典制定了一部份民主制度的法案,成为近代民主政治的发源地。
而罗马帝国也给各自的殖民人民带来了法治思想。
2.艺术和文学地中海文明的艺术和文学同样对后代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在艺术方面,希腊人的雕刻和罗马人的建筑都经过了历史检验,成为西方艺术的经典典范。
在文学方面,希腊人的文学作品将诗歌、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结合起来,罗马人发明了字母,以后的文学之路得以更加宽广。
3.科学技术地中海文明的科学技术在全球都发挥了深远的作用,象,计算机基础的发明,霍士基发现大气层,等等人、物和现象的发现和研究都开创了新的科学领域。
总之,地中海文明是我们今天所生活文明的骄傲和荣耀。
第一单元上古人类社会第1课:人类的形成1,人类形成的过程:古猿正在形成中的人完全形成的人(分为早期猿人,晚期猿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 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是直立行走。
在人类进化史上直立人生活在约180万年至20万年前,会制造较精细的石器,能使用火,过群居生活。
下列我国境内的远古人类中,属于该发展阶段的是(中国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属于晚期智人约5万年前至1万年前会制作较复杂石器和骨器2,世界上的人类依据肤色、发色、鼻形、眼形等遗传的体质特征分为三大主要人种,即黄种,白种和黑种人.人种的差异,是不同自然环境等众多因素长期影响的结果.3,人类在距今约三四百万年前、非洲大陆、南方古猿形成.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社会是原始社会.4,原始社会经历了先母系氏族社会后父系氏族社会.(母系——"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妇女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父系——"既知其母,又知其父",男子在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1,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古国,有非洲的古埃及和亚洲的古巴比伦,古印度和古中国.这四大文明古国被称为世界文明的摇篮,这些文明都产生于大河流域。
.2,约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在非洲的尼罗河(埃及是尼罗河的馈赠)两岸陆续出现了几十个奴隶制小国.公元前3000年左右,初步统一的古代埃及国家建立起来.古代埃及权利的象征是金字塔.它们是古代埃及的文明标志之一,.3,在亚洲西部,两河流域,有一条狭长地带,它形似一弯新月,土地肥沃,因此有"新月沃地 "之称.4,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今伊拉克一带),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制定了一部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法典,《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现存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5,约公元前2500年,印度河流域开始出现奴隶制小国.雅利安人入侵印度后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历史上称"种姓制度 "(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第3课:地中海地区的早期文明-----------西方文明之源1,西方文明之源——希腊2,公元前8世纪,希腊半岛和小亚细亚西海岸(起源于爱琴海)出现希腊人建立的城邦,雅典是其中最重要的城邦之一.公元前6世纪,雅典成为著名的奴隶制共和国.在伯利克里统治时期,雅典达到全盛,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全体成年男性公民有权参政) 斯巴达以农业为主,崇尚武力3,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了共和国. 公元前2世纪,罗马打败迦太基(布匿战争),成为地中海的霸主。
地中海地区的早期文明线索:西方早期文明,按照教材的介绍包括:古代希腊文明和古代罗马文明。
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摇篮,因为以后的西方文明在众多方面都承袭了希腊文明的许多因素。
古代罗马文明对希腊文明进行了大规模的引进和吸收,又在很多方面进一步发展了希腊文明,比希腊文明的影响更为深远。
可以说希腊文明通过罗马文明对后世的西方文明产生了更深远的影响。
课标要求:①了解伯里克利时代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情况,知道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
②讲述布匿战争的故事,了解罗马共和国的兴衰。
教材重点:古代希腊文明教材难点:评价雅典的民主政治设计思路:重组标题:教材设计了三个大问题:希腊城邦的兴起、雅典的民主政治和罗马共和国的兴衰。
重组后的标题是:一、古希腊文明(希腊城邦的兴起和雅典的民主政治);二、古代罗马文明。
一、古代希腊文明有4段大字,6段小字和6幅图片。
教材14页的《古代希腊》图和旁边小字说明古希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
本目第2段大字和第2、3、4段小字,介绍的是希腊城邦特点;教材15页第3、4段大字和第5、6段小字和《希腊社会》图片介绍的是雅典的民主政治1.希腊城邦的兴起:希腊:(教材下面注释)。
强调现在“希腊”是一个国家概念,而古代希腊是一个地理概念。
教材14页第1段大字得出: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希腊文明又渊源于爱琴文明。
教材14页的《古代希腊》图和旁边小字说明古希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要充分利用。
分成三点并进行分析。
①……要冲受古埃及文明和两河流域文明的影响、启迪。
②……一部分利于航海业发展产生开拓大自然的欲望形成外向型的民族性格。
(这也是希腊城邦实行民主政治的原因之一)③……的地理特点适于种葡萄、橄榄,发展园艺业盛产大理石、矿物质材料、陶土等,给希腊建筑、冶金、制陶等手工业繁盛奠定基础。
所以,希腊手工业、商业发展。
公元前8-6世纪,希腊陆续建立一些奴隶制城邦;特点:是小国寡民的城邦。
(本目第2段大字的第1行和15页第2段小字)希腊最强大的两个城邦是斯巴达和雅典(位置)。
课题第3课西方文明之源课型新授课课时 1教学目标知识方面:爱琴文明;斯巴达和雅典;希腊奴隶制经济的繁荣;伯利克里时期的雅典(全盛时期的雅典);罗马共和国的建立及国家性质;罗马共和国成为地中海上的霸主;罗马帝国的建立;罗马和平;罗马帝国的分裂及西罗马帝国的灭亡。
能力方面:1.指导学生比较斯巴达和雅典的不同,培养学生分析比较能力。
2.罗马成为地中海上的霸主和罗马帝国的演变。
思想品德教育方面:1.古代希腊是西方文明之源,古代希腊的繁荣是建立在奴隶制经济的基础上的。
2.罗马帝国建立后,由于内战停止,政局稳定,出现了“罗马和平”时期。
说明社会安定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斯巴达和雅典;全盛时期的雅典;罗马霸权的建立。
难点:斯巴达和雅典的区别;罗马和平。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复习提问,导入新课】提问:世界四大文明古国有哪些?古代亚非文明发源于哪些地区?继亚非古代文明的兴起,西方(欧洲)也出现了古代文明,西方文明又是在哪里发源的呢?导入新课西方文明之源。
【讲授新课】提问1:希腊文明以什么为中心?与亚非文明的中心有何不同?古希腊文明以海洋(爱琴海)为中心,而亚洲文明以大河为中心。
(一) 雅典城邦的繁荣古代希腊是西方文明之源,而希腊文明又渊源于爱琴文明,所以说爱琴文明是欧洲最早的文明,是古希腊历史的开端。
从爱琴文明衰落后四五百年,到公元前8世纪,古希腊开始出现奴隶制城邦。
希腊形成的奴隶制城邦中,最重要的是哪两个城邦?斯巴达、雅典两城邦各有何特点?斯巴达:内陆、崇尚武力、经营农业,雅典:近海、崇尚文化、工商业发达、奴隶制共和国。
雅典为何工商业发达?被征服居民人数数倍于斯巴达人;雅典境内多山、临海且有良好的港湾。
希腊奴隶制城邦经济逐步发展,全盛时期的雅典,它成了地中海的霸主。
雅典处于全盛时期是谁当政?伯利克里。
他是古希腊政治家,他进一步改革政治制度,扩大奴隶主民主,使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发达到古代世界的高峰;他大兴土木,修雅典卫城、港口和确保海外交通的长墙;他奖励学术,提倡文艺,重视教育。
第3课西方文明之源【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使学生了解古代希腊文明和罗马文明发展的基本概况,包括古代希腊文明的渊源,伯利克里统治时期雅典奴隶制的高度发展,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的兴亡。
培养学生对历史现象的辩证分析和比较能力;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的能力;初步形成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教师通过适时的组织、引导、点拨,使学生能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有效的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状态,通过设问、分组交流讨论、比较对比等方法,激活学生思维,使学生体验历史发展的过程,感悟历史的内在含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古代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源头,伯利克里改革使雅典奴隶制得到高度发展,从而理解改革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杰出人物对历史的发展进程能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本课以“西方文明之源”为题介绍了古代希腊和罗马奴隶制文明的基本概况。
标题点出了古代希腊和罗马文明的历史地位。
课文两个子目,分别点出了古代希腊历史的重点是雅典的繁荣,古代罗马历史的重点是罗马兴亡的线索。
重点:伯利克里统治时期雅典奴隶制的高度发展。
难点:对伯利克里统治时期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的全面辩证地评价;古代罗马历史发展基本线索的把握。
【教学方法】导读法、图示法、比较法、讨论法、讲授法等【教学准备】1、对学生进行分组。
2、准备多媒体课件,包括:地图:《古代希腊》《意大利半岛》《公元前2世纪末的罗马》人物图:伯利克里头像图表:《伯利克里时代雅典的繁荣》《古代罗马历史发展线索简表》等【板书设计】第3课西方文明之源一、雅典建立:公元前8世纪成为奴隶制共和国:公元前6世纪全盛:伯立克里二、罗马罗马城罗马共和国称霸地中海罗马帝国(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509年)(公元前2世纪)(公元前27年)帝国分裂西罗马帝国灭亡(395年)(476年)【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导入新课提问1:世界四大文明古国有哪些?古代亚非文明发源于哪些地区?(学生回答,教师小结)继亚非古代文明的兴起,西方(欧洲)也出现了古代文明,西方文明又是在哪里发源的呢?导入新课西方文明之源提问2:希腊文明以什么为中心?与亚非文明的中心有何不同?(学生答:古希腊文明以海洋为中心,而亚洲文明以大河为中心)二、讲授新课【自我检测】一、选择题1、雅典成为著名的奴隶制共和国的时间是()A、公元前8 世纪B、公元前6世纪初C、公元前6世纪末D、公元前5 世纪2、罗马帝国的建立者是()A.伯利克里B.希罗多德C.凯撒D.屋大维3、罗马共和国灭亡的主要原因是()A、布匿战争的失致B、元老贵族的破坏C、严重的社会危机D、雅利安人的进攻4、雅典在()当政时处于全盛时期A、伯利克里B、亚历山大二世C、腓力二世D、图特摩斯5、下列对雅典奴隶制民主高峰期的描述中,错误的一项是()A.文化发达B.经济繁荣C.教育兴盛D.全体居民有权参政二、填空题:公元前509 年,罗马建立了_______。
九年级《世界历史》(上)复习题集※※※※※※□◎□◎□※※※※※※第一单元世界古代史第1课史前时期的人类一、填空题1、大约300多万年前,非洲生活着早期人类——南方古猿。
他们已经能够直立行走,并使用天然工具。
2、1974年在埃塞俄比亚的阿法地区发现的一个女性全身的大部分骨骼化石,是目前所知最为完整的一具南方古猿化石。
她身高约1米左右,距今约为340万年,她被称为“露茜”。
3、人工制造工具的出现,标志着从猿到人过渡阶段的结束。
随着脑力劳动和生产活动能力不断增强,现代人形成。
人类学者按肤色、发型、眼型、鼻型等外貌特征,将现代人类划分为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
4、人类最初使用的工具是石器,最初的石器只是简单打制的砍砸器。
5、希腊神话中该亚的故事,反映了母系氏族社会时期的历史现象。
希腊神话中厄瑞斯忒的故事,是男子在社会生活中处于主导地位的反映,即反映了父系氏族社会时期的历史现象。
二、问答题1、现代人类划分为哪三个人种?各分布在世界哪些地方?P2答:人类学者按肤色、发型、眼型、鼻型等外貌特征,将现代人类划分为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
白种人分布在欧洲、北非、东非和中东,并深入到印度和中亚。
黑种人分布在撒哈拉沙漠及其以南的地区。
黄种人分布在东亚及美洲。
2、原始农业的出现有何意义?答:答案详见教材第3页方框。
3、原始社会中男子是怎样取代妇女在生活中的主导地位的?答:答案详见教材第5页方框。
4、母系氏族社会有何特点?答:妇女在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妇女受到高度的尊敬,生产资料归氏族所有,男女地位平等,共同劳动,共同消费。
5、父系氏族社会有何特点?答:氏族以男子的血缘为纽带组成。
父亲开始支配子女,在生产和生活中占主导地位。
私有财产出现,贫富开始产生。
第2课亚非文明古国一、填空题1、埃及位于北非尼罗河流域,是人类文明发源地之一,约在公元前3100年,形成了统一的奴隶制国家,都城在孟斐斯。
国王称为法老,掌握国家的一切大权。
第三章希伯来文明希伯来民族——信仰生活的构筑者一个“弱小”的民族,凭借着对民族理想的执着,对信仰的固守,对自身文化的不断营造,因为其坚信言词的力量远胜于刀剑的力量,以其文化和思想上的成就在世界文明领域发出其巨大且影响深远的声音,让世人深切感受到它的存在,成为中东地区唯一在上古时期就创造出光辉灿烂文明并对世界文明,特别是西方文明的进程产生巨大影响,且以“一以贯之”之势一直延续到今天。
希伯来文明——西方文明的源头文化从纵向看,希伯来文明在2000年前的世纪之初孕育出了基督教,在中世纪,藉着基督教的传播把犹太民族的一神思想传至整个欧洲,到了14、15世纪,又为欧洲文艺复兴的出现起到了中介作用,当近代来临时,又为资本主义的到来,特别是现代金融业的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从横向看,希伯来文明藉着犹太民族在世界各地的散居以及基督教、伊斯兰教的广泛传播,对当代世界各民族的文化都产生过巨大影响,尽管其影响有直接的,也有间接的,但没有受其影响的文化几乎不存在。
唯有希伯来民族作为一个“不变”的民族留存下来,并以自己的文化信仰上的成就在随后近1500年的历史中保留了人类社会对古代中东文明的部分记忆,成为人们所常说的“中东文明的集大成者”。
在这个意义上说,古代中东的文明是通过希伯来民族的文化为近代广大西方人所最先了解的。
第一节走进历史:卓尔不群一、朦胧不清的历史早期和迦南地由于史料的匮缺,希伯来人与其他民族一样,其早期的历史是朦胧不清的。
不过,有些犹太学者对于希伯来人离开祖先生活了世世代代的家园一事则作出了另一种不同的解释:为了与两河流域盛行的偶像崇拜决裂,追求一种全新的信仰。
(参见阿巴·埃班:《犹太史》,第8页。
)这一解释倒是在某种程度上更加真实地反映了希伯来人把信仰作为生活最高目标的特征。
迦南地是连接埃及和西亚的纽带,古代世界最重要的商路从这里经过。
同时,它还是古代文明的交汇之地,古老的各种文明在这里留下烙印和影响。
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一、教材分析本课是第二单元的起始课,叙述了5—15世纪欧洲社会的变迁。
本课一共三个子目,第一子目和第二子目是本课重点。
封君封臣制度是社会动荡和自然经济的产物,封君、封臣通过土地联系在一起,大小封建主成为西欧社会的统治阶级,领主独立行使权力的结果是西欧政治上的分裂割据局面。
庄园也是适应自然经济的需要,随着封君封臣制度而产生的。
作为个生产单位,庄园的土地划分为领主自营地和农民份地。
中古中后期,随着城市在西欧的兴起,国王利用城市的支持开始建立统一的王权国家。
在宗教上,中古西欧形成了教会和世俗政权并立的格局。
东欧部分主要谈了拜占庭帝国早期幸存的原因和《罗马民法大全》的编订;俄罗斯部分重在说明近代俄罗斯国家是在反抗蒙古统治以及随后的扩张过程中形成的。
仔细梳理,我们不难发现,“变化”和“多元”这两个关键词是本课的关键。
作为起始课,这里的“多元”不仅仅是指欧洲文明内部是多元的(西欧、东欧),而且,从世界各区域来看,欧洲文明也是当时世界“多元面貌”的具体“一元”。
二、学情分析学生通过初中的学习,对中古时期的欧洲的封君封臣制、庄园与农奴制、城市和大学的兴起、拜占庭帝国的发展变迁和《查士丁尼法典》已有基本了解,对教会的发展演变和俄罗斯不甚了解。
总体而言,学生对于中古时期西欧封建社会只停留在知识识记层面,对这一时期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缺乏深入认知,需要通过某一因素构建起中古时期欧洲社会发展的逻辑框架。
三、教学目标1.通过时间轴和地图,对中世纪的欧洲面貌有整体认知。
2.以教材内容为基础,通过观察示意图和补充材料,提取信息,具体说明封君封臣制度、庄园与农奴制度形成的条件与特征,理解其构成了封建社会的基础。
3.通过图片和材料,认识教权的兴衰更替,理解教会在中世纪西欧二元制社会中的地位。
4.根据地图和材料,综合探究中世纪欧洲社会所隐藏的生机与活力。
5.根据拜占庭帝国和俄罗斯历史大事件时间轴,认识两者的共同点,理解文明之间的交流与融通,彰显中古时期欧洲文明发展的多元特性。
世界上古史(早期文明)世界上古史(早期文明)注:本表使用年份均为公元前埃及西亚希腊印度尼罗河两河苏美尔阿卡德两河北部小亚细亚腓尼基/以色列 2300-1750 哈拉巴文化发现印章,刻有文字,未能解读已有栽培农业金石并用纺织、制陶城市建筑特色:摩罗佐·达罗神秘消失爱琴文明次大陆公元前6000-5000年开始出现文明涅伽达文化Ⅰ期(阿姆拉特时期):王权萌芽涅伽达文化Ⅱ期(格尔塞时期):私有、阶级形成早王朝时期(约前3100-2686年,1-2王朝)建立者:美尼斯墓室称为:马斯塔巴古王国时期(约前2686-2181年,3-6王朝)又称金字塔时期第一中间期(约前2181-2040年,7-10王朝)北方:赫拉克列奥波里《对美卡拉王的教训》南方:底比斯(建立11王朝)中王国时期(约前2040-1786年,11-12王朝)底比斯的孟图霍特普二世统一埃及首都底比斯崇拜阿蒙神 12王朝建立者阿美涅姆赫特一世依靠捏杰斯力量加强皇权。
第二中间期(约前1786-1570年,13-17王朝)第二次贫民奴隶大起义《伊普味陈辞》喜克索斯人入侵 17王朝末卡美斯国王领导了反喜克索斯人的斗争《卡尔纳尔书版》新王国时期(前1570-1085年,18-20王朝)雅赫摩斯最终赶走了喜克索斯人,当上了国王,埃及重新统一,开始了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繁荣。
开始南征北战雅赫摩斯阿蒙霍特普一世图特摩斯一世使跨越西亚北非的埃及帝国初具规模图特摩斯三世(1504-1450)最终完成征服,是版图最大。
阿蒙霍特普二世镇压反抗阿蒙霍特普四世(1379-1362)宗教改革,反抗神权失败图坦哈蒙放弃改革 19王朝时拉美西斯二世(1304-1237)“埃赫战争”达到高潮。
1300卡迭什战役 1283赫梯的哈吐什尔二世与埃及的拉美西斯二世缔结和约① 麦尔涅普塔顶住“海上民族”的入侵,“王神矛盾” 20王朝时拉美西斯三世“海上民族”二次入侵。
后期埃及(利比亚舍易斯时期)(前1085-525年,21-26王朝)1085 阿蒙神庙祭司赫利霍尔篡夺王位开创新时期埃及南北分裂,北方受利比亚人控制,南方底比斯实际保持对立。
第周第课次总第节年月日星期
课标要求:①了解伯里克利时代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情况,知道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
②讲述布匿战争的故事,了解罗马共和国的兴衰。
当时,古代希腊世界各个城邦之间战争频繁。
许多人对此表示厌恶,举行竞技会也表现了人们对和平的渴望。
奥林匹克节庆通常在6 月底或7月初举行,赛会期间各城邦必须停止一切战争活动,称“神圣休战”。
为了保证来自希腊本土和海外殖民地的大量运动员和观众的安全,赛会宣布一个公认的休战期,对违反协议者要处以罚款。
参赛运动员和观众的人身不得侵犯,有不轨行为或被法庭判过刑的人,不得参加赛会。
因此,奥林匹克运动会成为和平与友谊的象征,并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