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地区X线立体定位活检对不可触及乳腺病变的意义参考模板
- 格式:doc
- 大小:18.50 KB
- 文档页数:7
X线立体定位穿刺活检术在乳腺微小病变中的应用及进展龚柳燕;刘凤梅
【期刊名称】《医学综述》
【年(卷),期】2006(12)17
【摘要】探讨应用X线立体定位穿刺活检对不可触及的乳腺微小病变的诊断价值,表明X线立体定位穿刺活检是提高早期乳腺癌诊断率首选而有效的方法.
【总页数】3页(P1077-1079)
【作者】龚柳燕;刘凤梅
【作者单位】广西桂林市中医院放射科,广西,桂林,541002;广西桂林市中医院放射科,广西,桂林,54100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55.8;R814.3
【相关文献】
1.X线立体定位导丝引导术在乳腺微小病变中的应用及进展 [J], 龚柳燕
2.计算机数字化立体定位穿刺活检术在乳腺微小病变中的应用 [J], 朱建敏;宋爱莉;杨扬
3.全数字化乳腺机X线立体定位留置导丝穿刺活检术对乳腺微小病变的诊断价值[J], 严涛;杨如武;张长安;张沈荣;巩哲
4.全数字化乳腺机X线立体定位留置导丝穿刺活检术诊断乳腺微小病变的临床有效性研究 [J], 殷忠良
5.全数字化乳腺机X线立体定位留置导丝穿刺活检术对乳腺微小病变的诊断价值[J], 刘延玲;方云德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X线报告书写规范乳腺后台有很多同仁的留言想要影像诊断报告书的模板以供参考,一直没有出也是因为现在网络上比较常见的一些模板总觉得不是很规范,下面将陆续推出X线、CT、MRI诊断书写规范,供大家参考,模板采用最大化原则,每一条均尽量包括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使用时删除不符者。
94. 双侧乳腺未见异常双侧乳腺内外斜位、轴位片显示:双乳呈腺体型/未成熟型/退化型/萎缩型,双乳腺内未见异常密度影;双乳腺内未见异常钙化影。
乳腺皮肤正常,未见厚皮征。
乳头无内陷,乳晕区未见异常。
未见异常血管增生及扩张,双腋下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
意见:双侧乳腺未见异常95. 乳腺小叶增生(腺体型)双侧乳腺内外斜位、轴位片显示:双乳呈腺体型/未成熟型/退化型/萎缩型,中夹杂较多片状、结节状不均匀密度增高影,边缘欠清,未见异常结节及钙化,未见异常血管增生及扩张,双乳皮肤无明显增厚,双乳头无内陷,双腋下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
意见:双侧乳腺小叶增生96. 乳腺小叶增生(囊性)双侧乳腺内外斜位、轴位片显示:双乳呈退化型,双侧乳腺密度不均匀增高,其内可见散在大小不等的囊状低密度影,腺体失去正常形态,未见异常结节及钙化,未见异常血管增生及扩张,双乳皮肤无明显增厚,双乳头无内陷,双腋下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
意见:双侧乳腺囊性小叶增生97. 乳汁潴留性囊肿双侧乳腺内外斜位、轴位片显示:双乳呈腺体型,左乳后下方可见5×6cm 大小低密度肿块影,其内密度均匀,边缘光滑锐利,边界清楚,周围腺体组织被压缩。
双乳未见异常结节及钙化,未见异常血管增生及扩张,双乳皮肤无明显增厚,双乳头无内陷,双腋下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
意见:左乳腺乳汁潴留性囊肿98. 乳腺导管原位癌双侧乳腺内外斜位、轴位片显示:双乳呈腺体型/退化型/萎缩型,左乳外上象限内的圆形、不规则形、“V”形分散分布多个小簇样钙化,未见肿块影。
未见异常血管增生及扩张,双乳皮肤无明显增厚,双乳头无内陷,双腋下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07版)乳腺X线诊断报告范本
××××××××医院乳腺X线检查报告单
检查号:12345678 姓名:放射科性别:女年龄:44岁检查日期:2007-8-31
门诊/住院号:123456 床号:35床科室:肿瘤外科送检医师:
临床诊断:左侧乳腺癌
投照体位:左侧:头足(轴)位、侧斜位
右侧:头足(轴)位、侧斜位
影像学表达描述:
双侧乳腺腺体型。
左侧乳腺外上方可见一大小2.8cm×1.8cm的肿块影,高密度,边缘不规则并伴有毛刺,内见多形性细小钙化。
右侧乳腺未见明显肿块与异常钙化。
双侧皮肤、乳头影………
双侧腋下可见小淋巴结影,形态密度无异常或……….
影像学印象:
左侧:BI-RADS:5
右侧:BI-RADS:1
报告医师签名:×××审核医师签名:×××报告日期:2007-8-31
申明:此报告仅供临床医师参考,如有疑问,请及时与放射科联系,联系电话:0000000000。
X线立体穿刺钩针定位在乳腺微小病变中的应用钱慧君;张国福;田晓梅;王冬燕;李克;唐秀贞【摘要】Purpose: To explore the value of X- ray guided percutaneous hookwire localization in the diagnosis of nonpalpable breastlesions.Methods: Eighty - seven lesions with X - ray guided percutaneous hookwire localization and operation were studies retrospectively, all of them were non - palpable breast lesions in clinical but showed minimal lesions on mammography.Results: Eighty - seven lesions were detected in 83 patients, X - Ray guided percutaneous hookwire localization and operation were successfully in all patients.The removed tissues of the 87 lesions were performed pathological analysis, 8 of them were malignant lesions and 79 were benign lesions.Conclusion: X - Ray guided percutaneous hookwire localization is simple and feasible, an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iagnosis of nonpalpable breast lesion.%目的:探讨X 线立体穿刺钩针定位对不可触及乳腺微小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87例乳腺钼靶X线立体穿刺钩针定位病例,均为临床触诊阴性而乳腺钼靶X线片显示有微小病变,采用钩针定位后,留置导丝于定位区,引导手术将病灶切除活检.结果:83位患者,乳腺X线检查发现病灶87例,导丝引导下手术活检均一次性成功定位与切除,定性诊断正确率为100%.病理检查结果:恶性病变8例,良性病变79例.结论:X线立体穿刺钩针定位简单易行,在乳腺微小病变的诊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期刊名称】《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年(卷),期】2011(017)004【总页数】4页(P373-376)【关键词】乳腺;数字钼靶;微小病变;活检【作者】钱慧君;张国福;田晓梅;王冬燕;李克;唐秀贞【作者单位】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放射科;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放射科;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放射科;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放射科;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放射科;松江区中心医院放射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5.4随着乳腺普查及乳腺X线摄影的普遍开展,发现的乳腺病变随之增多。
不可触及病变的乳腺微钙化X线诊断于代友;陈雯;刘红娟;吴月清;刘秀梅【摘要】目的评价X线片上不可触及病变的微小钙化特点对判断病变良恶性的价值.方法总结、分析不可触及病变的乳腺微小钙化的形态特点和分布特点,采用BI-RADS对钙化进行分类,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47例病理诊断恶性6例(12.77%),钙化分布特点:成簇分布2例,区域+成簇2例,段分布1例,线样分布1例;钙化形态特点:粗糙不均质+线样1例,细小多形性4例;病理结果:导管原位癌3例,浸润性导管癌2例,原位癌伴浸润性导管癌1例.病理诊断良性41例(87.23%),钙化分布特点:成簇分布26例,区域分布11例,段分布2例,双乳弥漫分布+成簇1例,铸型分布1例;钙化形态特点:无定形9例,粗糙不均质2例,针尖样20例;病理结果:纤维腺瘤伴钙化3例;腺病伴钙化38例,其中伴存纤维腺瘤形成趋势16例,伴存积乳囊肿或大汗腺化生8例,伴不典型增生5例,伴导管扩张及钙化的4例.结论不可触及病变的微钙化X线表现具有特征性,可以进行病变良恶性的判断.【期刊名称】《河北医药》【年(卷),期】2012(034)024【总页数】2页(P3722-3723)【关键词】乳腺钙化;体层摄影术,X线;病理;BI-RADS【作者】于代友;陈雯;刘红娟;吴月清;刘秀梅【作者单位】061000,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放射科;061000,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放射科;061000,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放射科;061000,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放射科;061000,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放射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816.42乳腺钙化是乳腺X线检查的常见表现,X线检查是目前发现、评价乳腺钙化最好的方法,90%的导管原位癌是通过X线片的微钙化诊断的[1]。
对于临床上不能触摸到明确病变的被检查者,在发现钙化病灶时,可以对病变进行定位、定性诊断。
利用定位导丝置入引导临床医师寻找病灶;还可以利用三维立体定位系统对病灶进行穿刺活检,得到组织学标本。
乳腺X射线检查分析报告患者姓名:XXX检查日期:XXXX年XX月XX日1. 检查目的本次乳腺X射线检查旨在评估患者乳腺组织的健康状况,了解是否存在任何异常情况或肿块。
2. 检查方法本次乳腺X射线检查采用了传统的双侧乳房压缩视图和矢状位乳房影像。
3. 检查结果根据乳腺X射线检查结果,以下为对乳腺组织的详细分析:a) 乳房形态双侧乳房大小、形态和对称度良好。
b) 乳腺密度乳腺密度在正常范围内,图像清晰度较高,没有发现明显的异常密度区域。
c) 乳头和乳晕乳头和乳晕对称,无明显形态异常。
d) 乳腺结节本次检查未发现乳腺结节或肿块。
e) 钙化灶未发现异常钙化灶,乳腺组织内的钙化情况正常。
f) 淋巴结双侧腋窝淋巴结显示正常,无肿大或异常。
4. 结论和建议根据上述检查结果,结论如下:a) 本次乳腺X射线检查没有发现任何异常情况或肿块。
鉴于乳腺X射线检查结果正常,建议患者继续保持良好的乳腺健康习惯,例如:a) 定期自我检查乳房,了解是否存在异常情况。
b) 定期进行乳腺检查,遵循医生的建议和指导。
c)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健康饮食、适量运动和减少压力。
请注意,虽然本次乳腺X射线检查未发现异常情况或肿块,但并不能完全排除乳腺疾病的可能性。
如果出现以下症状,请及时就医:a) 乳房肿块或肿胀b) 乳房重、疼痛或不适c) 皮肤改变,如红肿、凹陷或脱屑d) 乳头溢液或异常流血请与您的医生进行进一步的咨询,以便获得准确的诊断和治疗建议。
本报告仅供参考,具体诊断和治疗建议仍需依据临床医生的判断和专业意见。
祝您健康!。
乳腺X线检查报告分析(正文)乳腺X线检查报告分析一、患者信息患者姓名:XXX 性别:女年龄:XX岁二、影像检查结果1. 检查目的:该次乳腺X线检查的目的是为了评估患者乳房情况,了解是否存在异常病变或肿块。
2. 检查方法:采用X线摄影技术对双乳进行检查,患者站立,双臂下垂,乳房置于压板上,进行正位和侧位拍片。
3. 检查结果:根据X线检查结果显示,双乳组织密度均匀,无明显异常密度区域。
各组织结构清晰可见,无明显肿块及钙化灶。
4. 检查结论:综合上述检查结果,目前患者乳腺无明显异常,没有发现乳腺肿块、钙化等病变迹象。
三、结果分析乳腺X线检查是一种常见的乳腺影像学检查方法,用于早期发现乳腺疾病。
通过该次检查结果分析可知,患者乳腺组织密度均匀,乳腺结构清晰,没有发现明显的肿块或异常密度区域。
这是一个正常的乳腺X线检查结果,说明患者目前乳腺健康状况良好。
乳腺X线检查的目的是为了排除或早期发现乳腺疾病,如乳腺癌、乳腺增生等。
乳腺癌是一种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早期诊断对于患者的治疗和预后至关重要。
通过乳腺X线检查,可以观察乳腺不同组织结构的密度和形态,发现异常病灶或肿块。
正常乳腺的X线影像显示乳腺组织均匀细致,无明显结构异常。
在乳腺X线检查中,医师还会注意观察乳房纹理、钙化灶以及可能存在的肿块。
钙化灶是指在乳腺组织中形成钙化小点,可能与乳腺增生、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等病变相关。
肿块的存在可能预示乳腺癌或其他肿瘤疾病。
然而,在本次检查中,未发现任何异常结构或病理性病变。
四、建议根据本次乳腺X线检查结果显示乳腺正常,建议患者保持乳腺健康的生活方式,注意定期乳腺自我检查,并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乳腺专业检查。
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女性,乳腺问题的关注程度也不同,一般建议40岁以上女性每年进行一次乳腺X线检查,以早期发现病变并及时治疗。
同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饮食健康:保持均衡的饮食,多摄入富含纤维和维生素的食物,限制高盐、高糖和高脂肪的摄入。
乳腺活检报告单基本信息•患者姓名:XXX•年龄:XX岁•性别:女•日期:XXX年XX月XX日临床背景患者来诊原因:乳腺异常发现,需进行活检以明确诊断。
检查方法活检方法:乳腺穿刺活检(又称细针穿刺活检)活检结果标本采集乳腺组织标本采集情况如下: - 标本编号:XXX - 标本位置:XXX(左乳腺/右乳腺) - 标本数量:XXX组织学检查乳腺组织标本经过组织学检查后得出如下结论:1.病灶性质:乳腺组织中发现病变细胞。
2.病变程度:病变细胞呈现XXX(低度/中度/高度)恶性程度。
3.病变类型:XXX(如导管原位癌、浸润性导管癌等)。
4.病灶分布:病变细胞分布于XXX(乳腺导管/乳腺小叶等)。
5.病理分级:病变被分为XXX级。
免疫组化检查为进一步明确病变性质,乳腺组织标本进行了免疫组化检查,结果如下:1.雌激素受体表达情况:XXX(阳性/阴性)2.孕激素受体表达情况:XXX(阳性/阴性)3.HER-2表达情况:XXX(阳性/阴性)诊断结果根据乳腺活检结果,结合临床资料,综合判断达到以下诊断结论:1.乳腺病变的性质和程度:乳腺病灶为XXX(良性/恶性),恶性程度为XXX(低度/中度/高度)。
2.病变类型:XXX3.免疫组化结果:雌激素受体XXX(表达/阴性)、孕激素受体XXX(表达/阴性)、HER-2XXX(表达/阴性)。
4.需进一步进行XXX(如手术、放疗、化疗等)治疗。
结论根据乳腺活检报告结果,建议患者及时与主治医生进行进一步诊断和治疗方案的讨论,制定个体化的治疗计划,以达到最佳疗效和预后。
以上是乳腺活检报告单的详细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方案需与医生进一步沟通。
请及时与主治医生联系,以便获得进一步的指导和建议。
注意:本报告单仅为一份检查结果报告,最终的诊断和治疗方案请以医生的判断为准。
乳腺X线定位穿刺留置导丝活检术对乳腺微小病灶的诊断价值分析27例目的:探讨乳腺微小病灶采用乳腺X线定位穿刺导丝留置活检术诊断价值。
方法:本次选取乳腺微小病变27例,均为我院普外科2012年3月至2013年10月收治,采用乳腺X线定位穿刺导丝留置活检术诊断。
结果:定位乳腺微小病灶操作均一次性完成,满意25例,占92.6%,另2例分别偏离病灶2.4cm,2.5cm,均顺利完成切除手术。
记录病理检测结果:20例为良性,占74.1%,其中慢性炎症3例,乳腺囊性增生7例,乳头状瘤1例,纤维腺瘤4例,乳腺小叶增生5例。
7例为恶性,占25.9%,其中,导管内癌伴早期侵润1例,浸润性导管癌3例,导管内癌3例。
结论:采用乳腺X线定位穿刺导丝留置活检术诊断乳腺微小病灶,可准确定位,明确诊断,确定病灶性质,为有效诊断早期乳腺癌方法,有较高应用价值。
标签:乳腺X线定位;导丝活检;乳腺微小病灶;诊断价值近年来,随着危险因素增多,乳腺疾病发病率显著上升,对患者生命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
影像技术进年不断完善,加之国家对乳腺普查工作的重视,实际工作中,影像学表现异常而触诊阴性的乳腺微小病灶增加,简便、准确的诊断,是相关部门研究的重点。
乳腺X线定位穿刺导丝留置活检术目前已开展应用,效果明显[1]。
本次选取30例患者,就乳腺X线定位穿刺导丝留置活检术诊断价值展开探讨,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次选取乳腺微小病灶30例,均为女性,31-67岁,平均(45.2±2.2)岁,均行斜位、双乳轴钼靶摄片检查,观察X线具体表现:乳腺局部局灶性非对称性致密影及结构紊乱8例;细沙样成簇钙化15例;星芒状影2例,孤立性结节5例。
临床检查时,相应部位仅有片状腺体增厚触及,未明确触及肿块。
患者对本次实验均知情同意。
1.2 方法应用钼靶乳腺X线机及相关配套设施,乳腺定位针完成本次检查。
对乳腺片仔细阅读,就定位病灶进行确定。
完善机器准备,将活检系统启动。
X线钼靶及立体定位活检用于乳腺疾病诊断的可行性分析曹焕【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X线钼靶及立体定位活检用于乳腺疾病诊断的临床效果,并分析其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9月至2014年10月期间收治的30例乳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X线钼靶及立体定位活检法进行诊断,将诊断结果与最终临床确诊结果进行比较,判断X线钼靶及立体定位活检的准确率。
结果由统计结果可得,X线钼靶及立体定位活检结果与最终临床确诊结果差异较小(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对乳腺疾病患者实施X线钼靶及立体定位活检检查法的诊断率较高,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期刊名称】《中国医药指南》【年(卷),期】2015(000)035【总页数】1页(P85-85)【关键词】X线钼靶;立体定位活检;乳腺疾病;诊断效果【作者】曹焕【作者单位】辽宁省锦州市妇婴医院,辽宁锦州121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7.9;R445.4随着女性的重要性越来越强,女性的压力也随之而来。
有相关报道显示,我国女性乳腺类疾病的发生率正在逐渐增加。
乳腺癌、乳腺炎、乳腺肌瘤等都是女性患者中常见的乳腺类疾病[1]。
在近年来乳腺癌患者的发生率明显增高,给患者的健康带来严重的伤害。
为研究X线钼靶及立体定位活检用于乳腺疾病诊断的临床效果,选取我院收治的30例乳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将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自2013年9月至2014年10月期间收治的30例乳腺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X线钼靶及立体定位活检法进行诊断,将诊断结果与最终临床确诊结果进行比较,判断X线钼靶及立体定位活检的准确率。
患者30例:患者年龄在30~40岁,患者平均年龄为(34.42±1.31)岁。
右乳患者10例,左乳患者15例,双乳患者5例。
患者的血液系统以及新陈代谢系统均健康正常,比较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组间差异较小(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患者之间具有良好可比性。
X线立体定位活检在触诊阴性的乳腺微小病灶中的应用王绪娟;马天星;唐一吟;邹天宁【摘要】目的探讨乳腺X线及立体定位活检在临床触诊阴性的乳腺内微小病灶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1例临床触诊阴性而乳腺摄片发现微小病变并进行立体定位穿刺活检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 81例中乳腺良性病变58例(71.6%),恶性病变23例(28.4%).结论临床触诊阴性的乳腺微小病变应积极活检,乳腺X线及立体定位活检术是提高早期乳腺癌检出率的有效方法并能指导治疗和选择最佳的手术方式.【期刊名称】《实用癌症杂志》【年(卷),期】2008(023)001【总页数】3页(P66-68)【关键词】乳腺X线摄影术;活组织检查;乳腺癌;触诊阴性乳腺病灶【作者】王绪娟;马天星;唐一吟;邹天宁【作者单位】650118,云南省肿瘤医院;650118,云南省肿瘤医院;650118,云南省肿瘤医院;650118,云南省肿瘤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7.9乳腺癌是危害妇女健康的主要危险之一。
全球每年约有120万妇女患乳腺癌,死亡50万人,近年来发病率迅速上升,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1]。
乳腺癌的发病是1个多阶段发展模式,正常乳腺细胞向恶性转化需经历1个从良性增生到不典型增生、癌前病变逐渐发展为乳腺恶性肿瘤的过程[2]。
文献[3]报道临床不可触及的乳腺病变中约有20%~30%为乳腺癌。
要提高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及生存质量,关键是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钼钯X线摄片可发现一些乳腺微小病变及可疑病灶,可提高无临床体征的微小乳腺癌患者的诊断率。
在手术中,寻找这些微小病变比较困难,而且很容易漏治。
于是钼钯X线及立体定位术的联合应用可对早期乳腺癌的诊断和治疗起到重要作用。
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收集2006年1月至2007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乳腺隐匿性可疑病变81例,全为女性患者,年龄28~74岁,平均年龄45.1岁。
临床触诊为阴性,而钼钯X线表现有异常的患者。
乳腺X光片分析报告【乳腺X光片分析报告】尊敬的患者:您好!经过对您的乳腺进行X光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下面是我们针对您的乳腺X光片分析的报告,请您仔细阅读。
1. 乳腺X光片结果分析根据乳腺X光片的检查结果显示,您的乳腺组织结构在光密度、形态和位置方面相对正常。
乳腺组织密度均匀,没有明显的结节或肿块。
2. 乳腺异常病变排除乳腺X光片检查未发现任何明显的乳腺异常病变,如乳腺增生、乳腺囊肿、乳腺纤维瘤等。
您的乳腺结构正常,没有典型的肿块影像。
3. 乳腺钼靶补充检查为了进一步确认乳腺的健康状况,我们建议您进行乳腺钼靶的补充检查。
乳腺钼靶可以提供更加详细和清晰的乳腺影像,并能发现更小的病变,以便早期进行治疗。
请您按照医生的建议预约补充检查。
4. 预防乳腺疾病的建议乳腺健康的保护和预防是至关重要的。
我们建议您注意以下几点,以维护乳腺的健康:- 定期进行乳腺自查,自觉观察乳房是否有异常- 定期进行乳腺检查,包括X光检查和钼靶检查-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饮食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注意保持乳房清洁,避免乳房局部的感染- 如遇到异常情况,及时就医,遵循医生的治疗建议5. 重要提示乳腺X光片只是一种常用的乳腺检查手段之一,它对于发现乳腺疾病起到重要作用。
但需要明确的是,乳腺X光片并不能完全排除所有乳腺疾病,也不能代替其他乳腺影像学技术。
如果在日常生活中出现乳房异常症状,建议及时就医,进一步进行综合检查。
请您根据以上结果和建议,谨慎对待,并按照医生建议进行相应的补充检查。
如有任何疑问,欢迎随时咨询。
祝您身体健康!以上报告仅供参考,具体诊断需要结合医生的综合判断和其他检查结果。
医学中心敬上。
农村地区X线立体定位活检对不可触及乳腺
病变的意义
作者:胡建英陈卫宇徐建峰徐建萍童振江谢潇潇
我国乳腺癌发病率呈快速增长趋势,但国内大多数医院特别是基层医院对乳腺癌的诊断仍主要依靠临床医师触诊、红外线及超声探测或X线摄片发现肿块,然后手术切除活检。
这些方法难以发现亚临床的早期癌灶,特别对于临床上触不到的乳腺癌无从着手,往往造成漏诊及延迟诊断,失去保乳手术的时机。
本院从2000年11月至2005年10月应用高频钼靶X线摄片辅以电子计算机立体定位,对乳腺可疑病灶穿刺活检进行病理学检查,现就其特点与意义作一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0年11月至2005年10月,本科门诊HT-M检查9283例,其中临床上触不到肿块而X线片上有微小钙化点或双侧乳腺摄片对比提示一侧局限性不对称(包括密度增高、结构畸形或孤立性导管扩张者)或X线片上有结节影(包括外形规则、外形不规则)1020 例,占HT-M 的11%,随机对其中133例(占1020例中13%,占HT-M 1.43%)做X
线立体定位下乳腺粗针穿刺活检(stereo-tactic core needle biopsy,SCNB)。
133例中,年龄
≤30岁12例,31~40岁48例,41~50岁56例,51~60岁14例,≥61岁3例;132例穿刺单例乳房,1例穿刺双侧乳房。
1.2 方法
采用意大利GIOTTO HT-TECH高频钼靶乳腺X线机及与其配套的计算机控制电动立体定位装置和穿刺枪及bardG14穿刺针。
受检者坐位将X线摄片发现的可疑部位夹于压迫器与无滤线碳纤暗盒间,控制压迫乳腺至合适程度(以患者稍感挤压痛和乳腺充分固定为度)。
常规进行正位(CC),侧位(ML)或侧斜位(MLO),电子计算机定位确定穿刺的方位和深度。
常规消毒、局麻,将装有穿刺针的穿刺枪安放在穿刺架上(不用橡皮固定塞有利于穿刺角度的变换),击发板机,穿刺针迅速穿向目标并同时割取组织,拔出穿刺针,将针内割取物放入盛有固定液的小瓶内送病理检查。
根据病灶大小和钙化点分布情况分别作中心、上、下、左、右5个方向点的穿刺,必要时可微调或外加第二靶心活检。
穿刺前要向患者解释清楚,消除恐惧心理。
术中注意规范操作,拔针后用创可贴包扎伤口并嘱患者用手压迫伤口15min,即可回家。
2 结果
取出的标本均符合组织学石蜡制片要求,133例全部能作出病理诊断。
低分化腺癌1例,乳腺增生伴上皮轻中度异型3例,微腺瘤5例,乳腺增生伴导管内乳头状瘤样增生2例,乳腺腺病84例,脂肪坏死1例,导管囊性扩张4例,阴性33例。
1例发生穿刺后小动脉出血,缝扎一针愈合,1例晕针,平卧10min后恢复。
3 讨论
Sickles[1]报道约2%~4%的患者因乳腺摄像检查提示有可疑癌变而行外科手术活检,而这些病变中有70%~90%为良性,因此寻找一种简单、可靠、损伤性小的诊断方法已成为必要。
SCNB为近年来发展起来的诊断方法之一,越来越受到广泛重视,在欧美一些国家已被普遍应用。
本组133例做SCNB,乳腺癌1例,占0.75%(1/133)。
虽然目前乳腺疾病的检查方法很多,但组织学诊断仍是定性诊断的权威依据。
穿刺活检由于术前能明确诊断,对于要做根治术的乳腺癌患者可省手术前冰冻切片活检而缩短了手术时间;对于一些微小可疑病变特别是乳房较大的患者,手术活检时可能会定位困难,病灶不易找到甚至出现遗漏而延误诊断,而此项技术是在乳腺钼靶照片中发现病灶后,由电子计算机定位实时自动化引导活检,其精确度误差仅0.4mm,可靠性大,为一些常规检查无法确诊的乳腺微小病变的早期诊断开辟了新的途径,可望提高乳腺T0期癌和原位癌的诊断水平和提高乳腺癌患者的长期生存率,同时对促进保乳手术开展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组取材用的多是14号活检针,内径大(2.1mm)、可取到符合组织学要求的实体[2]。
所取标本的准确性关键是穿刺点的准确:(1)准确设定穿刺点及力求全面的穿刺深度,细小钙化灶伴有或不伴有肿块选择病灶中心及钙化最集中处为穿刺点,对于结节影、局部致密、结构紊乱的病变,选择中心、上、下、左、右5点为穿刺点以求全面获取病灶。
乳房被压厚度允许条件下尽量选择22mm的穿刺深度以求活检针芯组织块的长度包括病变的边缘。
对于小乳房,则选择15mm为进针深度。
操作时,除中心点外可不用穿刺架孔的固定芯,使针有上、下、左、右的移动度,得到更多的组织。
为保证和提高HT-M、SCNB应用质量,需注意几个环节。
(1)扩大HT-M、SCNB的应用范围是提高乳腺诊断和治疗质量的基础。
根据我国农村地区情况,临床触诊到肿块的患者,一般均要求手术活检,而无临床证状的患者且往往缺少检查,所以要广泛推广应用HT-M于普查对象及门诊患者中,然后对可疑人群进行SCNB。
0.75%的无临床体征乳腺癌的发现概率是比较高的了,但我国发现原位癌的比例与西方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在美国原位癌占所有乳腺癌的14%。
(2)组成专业小组,熟练规范操作综合分析判断是保证质量的关键。
固定专职外科医师与放射科医师、专职护师合作,可互补优势,达到操作迅速(平均每例25mm)、成功率高、诊断准确、并发征少。
美国乳腺癌专家Fisher认为,在有经验与技术熟练者几可达到100%的正确诊断。
本组有1例穿刺处病理标本,乳腺增生症,2年后在另外部位发生乳腺癌,术后在穿刺部位病检未发现癌细胞。
基金项目:浙江省慈溪市科技局资助项目:CN2005014
【参考文献】
1 Sickles EA. Quality Assurance : How to audit your own mammography practice. Radioi Clin North Am,1992,30:187~210.
2 Olga B, Loffe MD, Wendie A,et al. 乳腺大号穿刺针的组织病理与乳腺X线照相的相互关系. 世界医学杂志,1999,3(6):3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