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仰卧位,检查者握住小儿膝部使下肢伸 直并缓缓拉向两侧,尽可能达到最大角度, 观察两大腿之间的角度。肌张力增高时角 度减小,降低时角度增大。正常时4个月龄 后应大于900。
-
46
(2)腘窝角
小儿仰卧位,屈曲大腿使其紧贴到胸腹部, 然后伸直小腿,观察大腿与小腿之间的角 度。正常4个月后该角度应大于900。
(1)检查方法:扶持小 儿腋下呈直立位,使 其一侧足踩在桌面上, 并将重心移到此下肢。 (2)反应:可见负重 侧下肢屈曲后伸直、 抬起,类似迈步动作。 (3)存在时期: 0~3 个月。
-
37
(三)运动和感觉功能评定
• 1.运动能力评定
-
38
粗大运动功能量表的应用
• 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ross motor funtion measure,GMFM)是对粗大运动 进行量化评定的一种方法,主要测定脑性 瘫痪儿童粗大运动功能随时间的推移而变 化发生变化的情况,具有正常运动功能的 儿童在5岁以内能完成所有项目。
的下肢立即伸展
-
25
-
26
交叉性伸展反射
②方法二
• 检查体位:仰卧位,头部中立位,两下肢 伸展。
• 检查方法:在一侧大腿内侧给予轻轻叩打 刺激
• 反应:在侧下肢表现出内收,内旋,踝关 节跖屈(典型的剪刀状体位)
-
27
-
28
(一)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
• 检查体位:仰卧位,头中立位,上、下肢伸 展。
• 检查方法:使被检者头部尽量后伸。 • 反应:两上肢伸展或伸肌的肌张力增高,两
下肢屈曲或屈肌的肌张力增高。
• 出现时间:4~6个月。 • 消失时间:8~12个月
-
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