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文学
- 格式:doc
- 大小:140.50 KB
- 文档页数:49
宋代文学宋代文学词泱泱,分成婉约与豪放。
柳永秦观李清照,风花雪月多感伤。
苏轼首开豪放派,“大江东去”气昂昂;爱国诗人辛弃疾,“金戈铁马”势高扬。
三苏、王曾、欧阳修,继承韩柳写文章;范公作品虽不多,《岳阳楼记》放光芒。
南宋诗人陆放翁,《示儿》犹念复家邦;人生自古谁无死?后世感怀文天祥。
编年通史第一部,《资治通鉴》司马光。
《梦溪笔谈》小百科,作者沈括美名扬。
68、五代结束以后,中国进入宋朝(公元960——1279年),中国的文学又开始了一个新的阶段。
69、宋代是词的时代。
词和诗不同,词的句子有长有短,也有固定的格式,词可以唱,每一首词都有一个词牌,像《浣溪纱》、《一剪梅》等等,就叫做词牌,不同的词牌格式不一样,唱法也不一样。
70、宋代周敦颐的《爱莲说》既描写了莲花的美丽,又歌颂了莲花的“出污泥而不染”的高尚品格。
71、范仲淹,字希文,宋代著名文学家,代表作是《岳阳楼记》,其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句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
72、唐宋八大家是“韩愈、柳宗元、苏洵、苏轼、欧阳修、苏辙、王安石、曾巩”,前两位是唐代人,后六位是宋代人。
73、欧阳修,字永叔。
他的诗词、散文和传记都写得很好。
欧阳修领导其他作家一起完成了诗文革新运动。
74、王安石,字介甫,是宋代的政治家、文学家。
他有一首著名的诗《泊船瓜州》,其中有“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的名句,句中一个“绿”字将江南春色写得淋漓尽致。
75、中国历史上有很多父子文学家,宋代的苏洵、苏轼、苏辙就是其中的代表,尤以苏轼的水平最高,苏轼字子瞻,号东坡,他的诗词、散文、书法、绘画都有独特的风格。
76、苏轼的著名散文有《前赤壁赋》、《后赤壁赋》,抒发了对历史上英雄事迹的感慨。
77、苏轼有一首著名的诗《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后两句生动地说明一个人若处身于某种环境之中,往往不能清楚地洞察事情的本来面目。
宋代文学宋代由于社会安定,为粉饰太平,宋王朝统治着有意提倡诗,赋,晚唐五代的宫廷文风一度抬头,直到欧阳修领导的“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发扬了“韩柳”的“古木运动”,才把文学推向高潮,培养了一批优秀的作家。
一. 北宋1.欧阳修:是承上启下的人物,承上:韩柳的“古木运动”,启下“三苏”,王安石,曾巩。
代表作《醉翁亭记》、《伶官传序》2.范仲淹:领导庆历新政,代表作《岳阳楼记》《渔家傲·秋思》3.王安石:被列宁誉为中国11世纪的改革家,反对守旧主义,改革7年反失败,代表作《伤仲永》《登飞来峰》《泊船瓜洲》《梅》4.司马光:保守派,反对王安石变法的代表人物,代表作《资治通鉴》,我国古代最大的一部编年体史书,记录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
《孙权劝学》便选自此书。
5.柳永:婉约派代表人物,字耆青。
其多写男女之情和个人遭遇,表义曲折含蓄,语言玩转华丽,描写细腻。
6.三苏:一门三父子,苏洵(父),苏轼(长),苏辙(次)。
(1)苏洵:代表作《六国论》。
(2)苏轼:豪放派代表人物,扩大题材范围。
其词豪迈、奔放。
代表作《水调歌头》、《赤壁怀古》《赤壁赋》(3)苏辙7.周敦颐:反对王安石变法的又一代表人物,代表作《爱莲说》。
8.曾巩: 代表作《星池记》9.沈括10.晏殊:代表作《浣溪沙》《破阵子》二. 南宋1.李清照:号易安居士。
婉约词派又一代表人物,代表作《如梦令》《醉花阴》。
2.岳飞:字鹏举,抗金英雄,代表作《满江红》3.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小池》4.陆游:爱国诗人,是个豪放派代表人物。
一生有两大情节缠绕于心。
爱国,《十一月四日风雪大作》;爱情,《钗头凤》。
在宋代(960年-1279年)的文学创作中,出现了许多重要的文学形式和流派。
以下是宋代主要的文学形式:
诗歌(shi):宋代的诗歌创作达到了极高的水平,有着丰富的题材和多样的风格。
其中,临江仙、秋夕、钗头凤等成为了宋代的经典诗篇。
最著名的诗人包括苏轼、黄庭坚、陆游等。
词(ci):宋代是词的鼎盛时期,词是一种以曲调演唱的文学形式,以抒发情感和表达思想为主。
苏轼、辛弃疾等词人以其深情厚意的作品成为了宋代词的代表。
散文(sanwen):宋代的散文流派丰富多样,包括志怪小说、游记、笔记、赋、传记等形式。
苏轼的《东坡志林》和《洞仙歌》、欧阳修的《醉翁亭记》等作品都是宋代散文的经典之作。
元曲(yuanqu):元曲是宋代后期兴起的一种戏曲形式,包括元杂剧、元曲和南戏等。
元曲以其鲜明的人物形象、丰富的音乐和舞台表现形式而闻名。
著名的元曲作家有关汉卿、郑光祖等。
纪实文学:宋代出现了一批以记事、纪实为主题的文学作品,如《遗山先生文集》和《太平寰宇记》等。
这些作品记录了当时社会、人物和事件的真实情况,对后世研究宋代历史和社会提供了重要资料。
以上是宋代主要的文学形式,这些文学形式的出现和发展,丰富了宋代文学的内涵和外延,为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绪论宋代文学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属于中古期第二段。
宋代文学基本上是沿着中唐以来的方向发展起来的。
韩愈等人发动的古文运动在唐末五代一度衰颓之后,得到宋代作家的热烈响应,他们更加紧密地把道统与文统结合起来,使宋代的古文真正成为具有很强的政治功能而又切于实用的文体。
诗歌方面,注重反映社会现实,题材、风格倾向于通俗化,这两种趋势也得到继续发展,最终形成了与唐诗大异其趣的宋诗。
词这种新诗体,到宋代达到了巅峰状态。
戏弄、说话等通俗文艺在宋代也有迅速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以话本和诸宫调、杂剧、南戏等戏剧样式为代表的通俗叙事文学,从而改变了中国古代文学长于抒情而短于叙事、重视正统文学而轻视通俗文学的局面,并为后来元明清小说、戏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从整个文学史的大视角来看,宋代文学与中晚唐文学属于同一发展阶段,它是中古文学第二段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第一节高度繁荣的文化及其对诗文的影响崇文抑武的国策理学思想对文学的影响文以载道说的盛行印刷业和教育的发达与作家学术修养的提高诗文政治功能与议论成分的加强鉴于中唐以来藩镇强盛、尾大不掉的历史教训,宋王朝决定采用崇文抑武的基本国策。
与此同时,宋王朝重用文臣,不但宰相须用读书人,而且主兵的枢密使等职也多由文人担任。
文臣由科举考试而进入仕途,他们成为宋代官僚阶层的主要成分。
这些措施有力地加强了君权、同时也使士大夫的社会责任感和参政热情空前高涨。
他们以国家的栋梁自居,意气风发地发表政见。
“开口揽时事,议论争煌煌”(欧阳修《镇阳读书》),是宋代士大夫特有的精神风貌。
理学在元明清时期是官方的意识形态。
但在宋代,除了南宋的最后半个世纪以外,理学并未得到朝廷的正式承认。
理学思想主要是士大夫阶层主体意识的理论表现,宋代的士大夫在政治上和学术都具有强烈的使命感,十分重视诗文的政治教化功能。
虽然对于多数宋代文学家来说,在强调“道”的同时,并未放松对“文”的追求。
但宋代诗文的说教意味显然比唐代浓厚,这不能不归咎于“文以载道”说的流行和影响。
宋代佳作:文学瑰宝在中国文学史上,宋代是一个文学繁荣的时期。
这个时期的诗词、散文、戏剧等文学作品以其优美的语言、丰富的内容和深远的思想,成为了文坛的瑰宝。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几篇宋代佳作,展示宋代文学的辉煌魅力。
一、《木兰辞》《木兰辞》是一篇写木兰从军代父从军的民谣,以其真挚的情感和细腻的描写而脍炙人口。
文中描绘了木兰代父从军的情节,以及木兰在军队中的日常生活和面对战争的坚定决心。
作品用朴实的语言,表达了女子忠孝的精神,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
二、《滕王阁序》《滕王阁序》是苏轼创作的一篇散文。
苏轼以滕王阁为背景,通过对滕王阁的描写,抒发了自己对壮丽山水和历史文化的热爱之情。
在文章中,苏轼纵览九州山水,自乐中泄壮志,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壮丽自然景观的赞美。
三、《南宋厅试文章》《南宋厅试文章》是宋徽宗在皇帝位上的一篇文章,通过对科举考试的反思,探讨了文化和人才的重要性。
文章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议题,强调了以文化自强的重要性。
同时,通过对科举制度的批评,揭示了官僚体制的弊端,给人们以深思。
四、《贾仲明殉节词》《贾仲明殉节词》是苏洵为其兄贾仲明所写的一篇词。
贾仲明是北宋年间在抵抗金兵入侵时壮烈牺牲的抗金英雄。
苏洵在词中抒发了对贾仲明的赞颂之情,表达了对抗金反侵略的坚定决心。
文中用扣人心弦的旋律和激情澎湃的词句,让读者感受到了英雄的壮烈和民族的坚韧。
五、《红楼梦》《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清代作家曹雪芹。
这部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通过对人物命运的描写,展现了封建社会的兴衰和人性的复杂。
小说以其丰富的艺术形式和深刻的社会思考,成为中国文学经典之作。
综上所述,宋代的文学作品以其瑰丽的语言和深邃的思想吸引了众多读者的目光。
这些佳作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无论是《木兰辞》中的木兰之志,还是《滕王阁序》中的壮丽景色,都深深地打动了读者的心灵。
这些作品的影响力不仅局限于宋代,而是透过时间传递,继续在当今社会发挥着深远的影响。
列举十位我国宋代作家及作品宋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的文学艺术也达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
在这个时期,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作家和他们的杰出作品。
下面就来列举十位我国宋代作家及作品。
1. 苏轼(1037-1101)苏轼是宋代文坛的巨星,他的作品涉及诗、词、散文等多个领域。
其中最著名的作品之一是《水调歌头》。
2. 范仲淹(989-1052)范仲淹是一位文武全才,他的作品有诗、文、歌曲等多种形式。
他最著名的作品是《岳阳楼记》。
3. 欧阳修(1007-1072)欧阳修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家,他的作品包括诗、散文、骈文等多种形式。
他的《醉翁亭记》是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4. 辛弃疾(1140-1207)辛弃疾是宋代文坛的另一位巨星,他以其豪放的词风和爱国情怀而著名。
他的《青玉案·元夕》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5. 杨万里(1127-1206)杨万里是一位以写山水田园为主题的诗人,他的作品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他的《临江仙·满地都是黄花》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6. 文天祥(1236-1283)文天祥是一位爱国诗人和政治家,他的作品表达了他对国家和民族的深情厚意。
他的《正气歌》和《过零丁洋》都被誉为爱国诗的经典之作。
7. 陆游(1125-1210)陆游是一位以写景抒怀为主题的诗人,他的作品充满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社会的关注。
他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8. 李清照(1084-1155)李清照是一位文学家和词人,她的作品以婉约柔情为主题,充满了女性特有的细腻和感性。
她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是她的代表作之一。
9. 岳飞(1103-1142)岳飞是一位将军和诗人,他的作品表达了他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和热爱。
他的《小重山·万里冰封,南国有佳人》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10. 杨维桢(1127-1206)杨维桢是一位以写山水田园为主题的画家和诗人,他的作品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宋代文学的名词解释宋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化时期,这个时期的文学成就在世界文学史上也有着重要的地位。
宋代文学的特点是儒学思想的兴盛和文人阶层崛起,其中涌现了许多杰出的作家和作品。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宋代文学中的一些重要名词进行解释。
一、词词是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是宋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词以其精练、优美的表达方式,成为了当时文人抒发情感和表达思想的工具。
词分为乐府词和宋词两种。
1. 乐府词乐府词起源于汉朝,盛行于宋代。
它以音乐形式为基础,融合了汉乐府和南朝绝句的特点。
乐府词的特点是五言绝句,构思巧妙,用词简练,意境深远。
其中最著名的作品是《长恨歌》,由白居易创作,描绘了唐玄宗与杨玉环之间的爱情故事。
2. 宋词宋词是宋代最具代表性的文学形式之一,它以其高度浓缩的语言、深邃的意境和精确的描写而闻名。
宋词分为南宋和北宋两个阶段,分别代表了不同的风格和主题。
南宋的词以爱情、自然和离别为主题,情感细腻,抒发了人们对爱情的美好向往和深深的思念之情。
其中,辛弃疾是南宋词坛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他的作品《青玉案·元夕》以其豪放的情感和慷慨激昂的语言风格,成为了后世的经典之作。
北宋的词则更加儒雅和理性,关注社会现实和人生哲理。
苏轼是北宋词坛上最具代表性的词人,他的作品既有对人生境遇的苦闷和迷茫的反思,也有对社会乱象的清醒认识。
二、散文散文是一种自由的文体,与诗歌和词相比,散文更注重对现实的描写和思考。
在宋代,散文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和使用,成为了表达思想、抒发情感和论述观点的重要手段。
宋代散文以志怀、背景描写、记述和议论等形式为主。
其中,苏轼的散文代表了宋代散文的巅峰之作。
他的散文通常以故事为载体,通过讲述一个个生动的细节,表达对人生的感悟和对社会的观察。
三、戏曲宋代也是中国戏曲发展的重要时期,流传至今的京剧和评剧就起源于宋代的传统戏曲剧种。
宋代的戏曲以音乐、舞蹈和表演为主要形式,通过演员的咏唱和动作来表达剧情。
1、宋词和宋诗
①以苏辛为代表的宋词豪放派。
苏轼,字子瞻,东坡居士,其诗、文、字画都有极高成就。
与其父苏洵、弟苏辙号称三苏。
著有《苏东坡集》。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有《稼轩长短句》。
②以柳永、李清照、姜夔等人为代表的宋词婉约派。
柳永,李清照,姜夔。
③伟大的爱国诗人陆游和伟大的民族英雄文天祥。
陆字务观,号放翁,著有《剑南诗稿》。
文天祥,字履善又字宋瑞,自号文山,著《文山全集》,名篇有《正气歌》《过伶仃洋》。
2、宋代散文①著名的唐宋八大家。
唐宋八大家是: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曾巩。
②范仲淹,字希文,谥号文正公。
《岳阳楼记》为千古名篇。
3、宋人话本话本是说话艺人的底本、著名话本有《大宋宣和遗事》(内有水浒故事)《三国志平话》(后演进为《三国演义》)。
【文学常识】宋代文学常识_1200字宋代文学是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重要阶段,其涵盖了丰富多样的作品类型和文艺风格。
以下是关于宋代文学的一些常识。
一、文学类型1. 诗歌:宋代的诗歌主要有两大流派,一是以诗社为代表的江西派,代表人物有辛弃疾、陆游等;二是以宫廷为代表的苏门派,代表人物有苏轼、贺铸等。
宋代诗歌注重形式技巧,追求音韵美和意境表达。
2. 词曲:宋代的词曲以宋辽金元四朝为全盛时期,代表人物有李清照、辛弃疾等。
宋代的词曲以表达个人情感为主题,注重音乐性和抒发感情。
3. 散文:宋代的散文有小品文、史话、笔记等多种形式。
代表作家有司马光、苏洵、苏轼等。
宋代的散文注重叙事和议论,具有较强的时代性和个人风格。
4. 戏曲:宋代的戏曲有元曲和南曲两大流派。
元曲注重舞蹈和音乐,南曲注重音韵和唱腔,代表作家有关汉卿、马致远等。
二、文学风格1. 声调美:宋代的诗歌追求音韵美和意境表达,注重平仄押韵和声律规则。
代表作家有苏轼、辛弃疾等。
2. 抒情性:宋代的诗歌和词曲以表达个人情感为主题,情感真挚、抒发自如,代表作家有李清照、辛弃疾等。
3. 典故广泛:宋代的文学作品广泛运用历史典故和文人雅事,注重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4. 时代意识:宋代文学具有浓厚的时代色彩,作品中常出现对当时社会和政治现象的描写和评价。
三、代表作家1. 苏轼(1037-1101):苏轼是宋代文坛的领袖人物,他的诗词散文广泛流传至今,代表作有《赤壁怀古》、《东篱乐府》等。
2. 辛弃疾(1140-1207):辛弃疾是宋代著名的词人,擅长咏史抒怀,代表作有《青玉案·元夕》、《贺新郎·龙凤呈祥》等。
3. 李清照(1084-1155):李清照是宋代著名的女词人,以抒写爱情苦闷和哀伤闻名,代表作有《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等。
4. 陆游(1125-1210):陆游是宋代著名的词人和散文家,他的作品既有咏史抒怀之作,也有对社会现实的批判,代表作有《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钗头凤·红酥手》等。
宋代文学1、宋代文学的特点:1)词的成就最高。
2)宋诗独具特色。
①有“理趣”。
②具有散文化、议论化的倾向。
3)散文取得了胜利。
使古文曲代了骈文占据诗坛。
4)话本小说的出现。
严羽《沧浪诗话》评宋诗:“以文字为诗,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
2、宋代文学特征:1)宋代文学充满了民族忧患意识,始终贯穿着爱国主义精神。
代表作家有陆游、文天祥等,爱国主义是宋代文学的主调。
2)宋代文学具有“尚理”的特点。
“理趣”是宋代文人的一种美学追求。
3)“以文为诗,以诗为词”。
宋代文学具有“书卷气”、散文化特点。
4)通俗文学兴起,话本小说产生。
3、宋词的发展分期(发展轨迹):1)北宋词:A:北宋前期:代表作家:晏殊、欧阳修、张先、柳永等。
特点:词风婉丽,多写男女情爱、离别相思等。
其中柳永词成就最高,雅俗共赏。
B:北宋中后期:出现两大群体:以苏轼为代表的和以周邦彦为代表的。
词的题材内容社会化了。
2)南宋词:A:南宋前期:代表作家:李清照、辛弃疾等。
李清照词多写离愁别绪,含蓄委婉,语言通俗。
辛弃疾“以文为词”。
B:南宋后期:代表作家:姜夔。
特点:词注重音律,讲求技巧。
如《扬州慢》。
4、宋词常识:1)张先,以写“影”著称,被称为“张三影”。
“云破月来花弄影” “柳经无人,堕风絮无影” “娇柔懒起,帘压卷花影” 2)晏殊被称为“太平宰相”。
秦观,字少游,号淮海居士,词集《淮海居士长短句》。
3)“苏门四学士”指黄庭坚、秦观、张耒(lěi)、晁(cháo)补之。
4)贺铸,字方回,自号庆湖遗老,因写《青玉案》出名,被称为“贺梅子”。
5)周邦彦,字美成,号清真居士。
6)李清照,自号易安居士《淑玉词》。
主张:词别是一家,词要协音律有情致。
4、婉约派:1)它是与豪放派相对的宋词流派。
2)词的题材狭窄,多写男女爱情、离别相思。
3)风格含蓄蕴藉,委婉曲折。
4)代表作家有柳永、李清照等。
5、豪放派:1)它是与婉约派相对的宋词流派。
2)词的题材广泛,常抒写豪情壮志,描绘雄奇景物。
宋代著名文学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宋代被称为文学的黄金时代。
这个时期涌现出了许多卓越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不仅在当时引起了巨大的影响,也对后世的文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本文中,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宋代著名的文学作品。
一、《红楼梦》《红楼梦》是中国文学史上最著名的长篇小说之一,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
该小说的作者是曹雪芹,书中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通过对贾宝玉的爱情悲剧来展现社会生活的种种弊病和人性的弱点。
小说的情节曲折,人物形象丰满,语言优美流畅,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经典之作。
二、《水浒传》《水浒传》是一部以农民起义为背景的史传小说,作者是施耐庵。
小说通过对108位英雄豪杰的描绘,生动展现了宋朝时期社会的黑暗和腐败。
小说中的人物个性鲜明,情节跌宕起伏,语言幽默生动,被誉为古代中国四大名著之一。
三、《西游记》《西游记》是中国古代长篇神魔小说,作者是明代作家吴承恩。
该小说以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为主线,通过对唐僧与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等一系列奇幻冒险的描写,展现了人性的善恶和人与神的斗争。
小说的语言诙谐幽默,情节曲折离奇,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四、《金瓶梅》《金瓶梅》是明代作家兰陵笑笑生根据明代李时中的《警世通言》改编而成的长篇小说。
该小说以描写潘金莲为主线,通过对潘金莲的丑态和勾当的描绘,揭露了当时社会的丑恶和道德的低落。
小说的语言风格生动活泼,具有浓厚的喜剧色彩,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五、《岳阳楼记》《岳阳楼记》是宋代文学家范仲淹的作品之一,该文是他在岳阳楼游玩时的所见所闻和自己的思考。
文章以描写岳阳楼的壮丽景色和思想的交流为主线,通过叙事和议论相结合的方式,展现了范仲淹深刻的观察力和独到的见解。
这篇文章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被誉为古代散文的瑰宝之一。
六、《青楼十二钗》《青楼十二钗》是元代文学家郑光祖所著的杂剧,该剧讲述了十二位青楼女子的不同遭遇和命运。
宋代主要文学体裁
宋代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辉煌的时期,出现了许多文学形式和体裁。
以下是宋代主要的文学体裁:
1.诗
宋代的诗歌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高峰,出现了许多杰出的诗人和作品。
宋诗以清新淡雅、意境深远、描写细腻、富有哲理而著称,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代表诗人有苏东坡、陆游、辛弃疾等。
2.词
词是宋代最流行的文学体裁之一,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
宋词以婉约、豪放、优美、清新、朴素而著称,是当时社会各个阶层人们普遍接受的艺术形式。
代表词人有柳永、苏轼、辛弃疾等。
3.曲
宋代的曲是当时一种重要的文学形式,分为杂剧和散曲两种。
杂剧是一种有角色、有情节、有科白的戏曲文学;散曲则是一种较为自由的诗歌形式,多用于民间传唱和抒情。
宋代的曲以其生动活泼、通俗易懂而受到广泛欢迎。
4.笔记体小说
宋代笔记体小说是中国古代小说的一种重要形式,内容多以记录历史事件、人物传记、见闻杂记等为主,具有较高的历史和文学价值。
代表作品有《梦溪笔谈》、《容斋随笔》等。
5.话本
话本是一种以口语形式写作的小说,是宋代民间文学的一种形式。
话本以叙述故事为主,语言生动活泼,形式简单易懂,深受当时人们的喜爱。
对于后来的白话小说有着重要影响。
宋代文学的知识点总结一、宋代文学的历史背景宋代文学的诞生和发展与当时社会政治制度、经济状况、文化风气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宋代的政治中央集权,士人地位得到提升,文化教育得到重视,社会风尚也更加尚雅。
此时期,书院和科举制度助长了文人的成长,使得文学创作方兴未艾。
同时,宋代农田水利和手工业的发展,对文学创作也起到了相当的推动作用。
二、宋代文学的主要流派和代表作家1. 唐宋八大家唐宋八大家是指唐代的韩愈、柳宗元、苏东坡、欧阳修,宋代的王安石、文天祥、陆游、辛弃疾。
这八位文学家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他们的作品对后世的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宋词宋代的词是中国古典文学的杰作,其风格优美婉转,以其豪放、清丽、抒情、唯美而成为中国古代诗词的精品。
代表性的作家有辛弃疾、苏轼、柳永等。
3. 元曲宋代的兴盛期为元代,但其发展的源头也离不开宋代。
宋代元曲的代表人物有关汉卿、马致远等。
元曲是中国古典戏曲的重要形式,其形式多样,写实的风土民情和抒发情感的情节也是其特点之一。
三、宋代文学的主要特点1. 以理性为文学追求宋代文学注重理性的表达,作品格调高雅,注重思想内容和修辞技巧的运用。
在雅俗之间寻求平衡,以诗词文章表现自身的文化精神追求。
2. 崇尚自然和现实宋代文学崇尚自然的表现形式,注重描写现实生活,以及反映作者心灵的真实感受。
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社会风物,以及人物形象和人生感悟,丰富了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
3. 爱国情怀宋代文学家们对国家的关注和批评是非常明显的,这一特点在他们的作品中不断得到体现。
从政治制度到社会现象,都成为他们创作的材料,表现了他们对国家兴衰命运的关切和反思。
四、宋代文学对后世文学的影响宋代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其文学风格和艺术表现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宋代文学对元代戏曲、明清小说和清代诗词都有着直接的传承与影响。
五、总结宋代文学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重要时期,其文学形式和创作风格都具有丰富的内涵和艺术价值。
宋代文学第五编宋代文绪论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宋代文学,尤其是宋词繁荣的中忧患意识的突现和爱国主题的高扬,把握宋代文学的独特成就及其在中国文教学重点难点:宋代文学繁盛的原因。
文学作品忧患意识的增强与爱国主题的史地位。
教学方法:讲授、提问教学内容:宋代文学是中国古典文学发展的重要阶段,它基本上是沿着中唐以来的方向发文统紧密结合,使宋代古文真正成为具有很强的政治功能而又切于实用的文体诗大异其趣的宋诗。
词这种新诗体,至宋代达到了巅峰状态。
戏剧、说话等通南戏等戏剧样式为代表的通俗叙事文学,从而改变了中国古代文学长于抒情而小说、戏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高度繁荣的文化及其对诗文的影响北宋王朝建立后,统治者接受中唐以来藩镇强盛、尾大不掉的历史教训,采取社会责任感和参政热情空前高涨。
“开口揽时事,议论争煌煌”(欧阳修语)理学是经宋人改造过的新儒学。
理即道理,理学也就是道学。
宋代的理学家,想主要还是士大夫阶层主体意识的理论表现。
宋代的士大夫往往怀有比较自觉旧学之争,蜀学与洛学之争。
南宋朱熹与二陆之争,朱熹与叶适、陈亮之争。
作用。
理学家重道轻文主张的不良影响。
宋代士大夫十分重视诗文的政治教化功能,对文与道的关系,宋人进行了详细它把文学的社会政治功能置于审美功能之上。
宋人尚理,诗文中的说教意味比宋代印刷业和教育事业都有空前的发展,从而使书籍得以大量流通,学校的数士人的总体学术水平达到了空前的高度,造就了许多学者型的作家。
学术修养密周详地进行议论。
宋代文学家普遍关注国家和社会,反映社会、干预政治始终是宋代文学最重要的时代气息和刚健的骨力。
同时,宋代诗文中议论成份也得到进一步加强,不大发宏论。
议论不但充溢于各体散文,而且也大量出现在诗歌之中。
诗中议论二、忧患意识与爱国主题的弘扬宋代士大夫的国家主人公意识非常强烈,他们以天下国家为己任,密切关注国王朝从建立以至最后复亡,始终处于强敌的威胁之下。
官僚机构臃肿,财政枯刷新政治振兴国家。
深沉的忧患意识,使宋代作家很少用文学来歌功颂德,而多有忧念国计民生之样豪壮狂傲。
宋代的思想控制较为严密,加之党争激烈,文人著文作诗,顾虑潇洒浪漫的气息。
深沉的忧患意识,又造成宋代文学中爱国主题的高扬。
爱国主题是我国源远流国主题格外重视。
北宋时期,以爱国为主题的佳作层出不穷,如王禹偁的《唐南宋时期,爱国主题更成为整个文坛的主导倾向,最能体现时代精神的是陆游扬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从而为宋代文学注入了英雄主义和阳刚之气。
此后每当文天祥的《正气歌》等作品中汲取精神力量,这是宋代文学最值得称颂的历史三、宋代作家的性格特征和审美情趣宋代儒释道三家思想出现了有机融合。
三教合一的时代思潮使宋代士大夫的文承担社会责任与追求个性自由不再是互相排斥的两极。
他们在热情参政的同时宋代文人采取了新型的生活态度。
宋人有很强的传统观念和集体意识,个体意稳健和淡泊,生命范式更加冷静、理性和脚踏实地,超越了青春的躁动,而臻越;不追求高华绚丽,而以平淡美为艺术极境,这些特征都植根于宋代文人的宋代文人的审美情趣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
禅宗原是充分中国化、世俗化的佛诵经等外部事功。
与此同时,宋代的儒学也发生了类似的转变。
宋儒更加重视认为,审美活动中的雅俗之辩,关键在于主体是否具有高雅的品质和情趣,而代文学从严于雅俗之辩转向以俗为雅,这在宋诗中尤为明显。
“以俗为雅”,代诗人采取“以俗为雅”的态度,扩大了诗歌的题材范围,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实现了宋诗对唐诗的新变。
四、城市的繁荣与词的兴盛。
宋初百余年间,国内比较安定,农业、手工业和商业迅速发展,城市经济繁荣活优裕,享乐成风。
宋词的兴盛与城市的繁荣密切相关。
适应市民需要的说唱词这种文体最适合于追求享乐的小朝廷君臣。
入宋以后,新的社会环境更加有分工。
词是宋代尤其是北宋社会文化消费的热点。
社会的广泛需求对词人创作五、宋代文学的独特成就与历史地位宋代古文对唐代古文的继承与发展:文体的多样化;古文的实用价值与审美价的方向发展,文风趋于平易畅达,简洁明快。
宋代古文空前普及,作家队伍日美学追求;唐诗之外又一美学范式的创建。
宋词在词史上达到了巅峰地位,前第一章宋初文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宋初文坛的一般情况,掌握不展的影响。
教学重点难点:宋初的文学思潮与文学流派。
西昆体的内容与艺术特征。
西昆教学方法:讲授、提问、讨论教学内容:宋初文学尚未取得足以与前代相媲美的成就,但它在沿续五代文风的同时也已第一节宋初的散文和王禹偁是宋初散文成就较高的作家。
他不满于晚唐五代的浮靡文风,关心国家州新建小竹楼记》、《待漏院记》、《唐河店妪传》等均为其散文名篇。
王禹宋初在文学理论上鲜明地提出复古主张的,首推柳开。
他尊韩、明道,把道统实践上又比较薄弱,且为文艰涩难读,所以影响较小,不足以改变风气。
柳开之后,穆修等人继续倡导韩、柳古文。
虽然响应者仍然不多,但却成功地古文运动的中坚人物。
宋初的复古思潮及王禹偁、柳开、穆修等人的创作,显示了古文运动酝酿期的第二节宋初白体诗人“白体”诗人是宋初效法白居易作诗的一批诗人,代表作家有李昉、徐铉等人流连光景的闲适生活,风格浅切清雅,他们仅仅模仿了白居易诗风的一个方面王禹偁也被宋人看作白体诗人,但他更重视白居易的讽谕诗,自觉学习白居易的诗篇,如《畬田词》、《感流亡》、《秋霖二首》、《对雪》、《村行》等畅,简雅古淡,在宋初白体诗人中独树一帜。
长篇诗歌叙事简直,议论畅达,第三节宋初的晚唐“晚唐体”诗人是指宋初模仿唐代贾岛、姚合诗风的一群诗人。
北宋初年,诗僧诗集》,已佚)。
九僧皆师承贾岛、姚合,崇尚苦吟,内容大多为描绘清邃作清苦工致,精于雕琢,时有警句出现,但全篇的意境往往不够完整。
“晚唐体”的另一个诗人群体是潘阆、魏野、林逋等隐逸之士。
林逋诗的主要十分著名,如《山园小梅二首》。
晚唐体诗人中身份迥异的是寇准,他曾官至主。
寇准一生功业彪炳,又遭谗贬逐,以风节著称于时。
其诗喜写山林之思,情羁思,感慨深切,但整体格调仍近于林逋诗。
第四节西昆体的宋初诗坛上声势最盛的一派是西昆体,代表人物为杨亿、刘筠、钱惟演。
西昆中,杨亿公然宣称他们写诗的目的是“历览遗编,研味前作,挹其芳润,发于是怀古咏史。
二是咏物。
三是描写流连光景的生活内容。
此外西昆集中偶有闺社会没有密切的关系,也很少抒写诗人的真情实感,缺乏生活气息。
西昆体最引人注目的是其艺术特征。
西昆集中的诗大多师法李商隐诗的雕润密商隐诗的艺术有得有失,其得益处为对仗工稳,用事深密,文字华美,呈现出西昆体的艺术缺陷:西昆诗人专门模仿李商隐诗的艺术外貌,而缺乏李诗蕴涵气韵,就像泥塑木雕的美人总是少有神采一样。
西昆诗人专事模仿而缺乏创新河中得以自立。
西昆体衰歇的原因:一是诗歌题材范围狭窄,缺乏时代气息。
二是诗歌艺术立作业思考题:1.宋初诗坛的“三体”是指什么?各自的代表人物是谁?创作上各有什么特2.王禹偁的诗文成就如何?宋初复古思潮的意义与局限是什么?3.从“五记”看北宋散文的特色。
参考资料:1.宋人蔡居厚:《蔡宽夫诗话》、严羽:《沧浪诗话》对宋初诗坛的评述2.今人白敦仁:《宋初诗坛及“三体”》3.今人陈植锷:《试论王禹偁与宋初诗风》4.宋人刘克庄:《后村诗话》关于西昆体的评述第二章柳永与北宋前期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北宋前期词坛的创作概貌与主位,重点把握柳永对词的新变及柳词的贡献。
教学重点难点:欧阳修、晏殊、范仲淹、王安石诸家词的特点。
柳永对词的新教学方法:讲授、讨论、提问教学内容:北宋立国之初的半个世纪,词的创作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直到柳永等人登上既有因袭继承晚唐五代词风的一面,也有开拓革新的一面。
其中柳永的词最富第一节对五代词风宋初词人晏殊、欧阳修的词作,继承了五代确立的以小令为主的文本体式和以中又有革新求变的一面。
晏殊为一代名相,一生平步青云,过着花团锦簇的贵人生活,诗酒是其生活的《踏莎行》、《玉楼春》等。
词的情感基调雍容和缓,语言清丽淡雅,温润秀忧思又常与情爱的缺失交融在一起,如《破阵子》、《浣溪沙》“一向年光有晏词往往情中有思,即浓情中渗透着理性沉思的特质。
欧阳修词的新变成份要多一些,作为开创风气的一代文宗,他对词的革新主要生感受;二是改变了词的审美趣味,朝着通俗化的方向开拓。
欧词的代表作如中措》“平山栏槛倚晴空”等,题材较广,格调清丽。
在宋代词史上,欧阳修是其歌咏颖州西湖的十首《采桑子》就集中体现出这种风格特征。
第二节开拓词境范仲淹、张先等人对词的贡献主要表现在对词境的开拓。
范仲淹在多年军旅生《苏幕遮》、《御街行》中所表现出的情柔语丽的词风,为词世界开辟了崭新而沉郁苍凉的风格,则成为后来豪放词的滥觞。
张先一生流连风月,听歌赏舞,优游卒岁,他的词贴近日常生活,长于表现歌面改变了词的发展方向:一是大量用词来赠别酬唱,扩大了词的实用功能。
二大影响。
王安石的词亦颇具开创性。
他的词主要是抒发自我的性情怀抱,进而又转向对枝香·金陵怀古》、《浪淘沙令》“伊吕两衰翁”等。
其词的表现功能已由应枝香·金陵怀古》被推为登临的绝唱。
第三节柳永词的柳永是宋代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他仕途坎坷,穷愁潦倒,晚年步入仕途,填词度曲是其一生心血之所在。
柳词代表了宋词的一种新变。
柳永从创作方向上改变了词的审美内涵和审美趣调,使词面向市民大众。
柳词表现了世俗女性大胆而泼辣的爱情意识,如《定风波》“自春来”;有些“万恨千愁”;另一些词又表现了城市下层妓女的不幸和她们从良的愿望,如的色情描写。
此外,柳词还多方面展现了北宋繁华富裕的都市生活和丰富多彩《笛家》等,这类作品有一定的认识意义。
柳永“工于羁旅行役”,善于描绘洒江天”是他的名作。
柳词中还有一些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篇章,如《鹤冲天柳永对北宋词的发展有重要贡献,表现了宋词的一种新变:他扩大了词的题材时,他还创制了许多词调,使词的体制趋于完备;发展了词的表现手法,长于写景抒情密切结合,自创出独特的结构方式,即回环往复式的多重时间结构和拓展,注重表现自我独特的人生体验和心态。
语言通俗浅近,富有表现力。
柳作业思考题:1.北宋前期的主导词风是怎样的?为什么会形成这种词风?2.欧阳修对词的革新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3.范仲淹、张先、王安石等人对词的主要贡献是什么?4.柳永对词的发展做出了哪些贡献?柳词的新变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参考资料:1.杨海明:《唐宋词史》2.吴熊和:《唐宋词通论》3.曾大兴:《柳永和他的词》第三章欧阳修及其影响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宋代诗文革新运动发生发展的作特点及对宋代文学的突出贡献。
教学重点难点:宋代诗文革新运动。
欧阳修的文学理论、创作特点及对宋代文教学方法:讲授、提问、讨论教学内容:宋仁宗庆历前后,文学革新的思潮逐渐形成,要求变革的思想变得更加自觉,帝国也急需建立足以自立的一代文学,一再发出矫正文章之弊的诏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