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手术护理常规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397.50 KB
- 文档页数:35
外科手术后的常规护理一体位及活动1全麻术后患者,麻醉未清醒前取侧卧或仰卧位,头偏向一侧,防止舌后坠,或分泌物堵塞气道;2腰麻术后患者去枕平卧位6小时,避免脑脊液从蛛网膜下腔针眼流出,导致脑脊液压力降低引起头痛;3硬膜外麻醉患者术后平卧4-6小时,防止生命体征不稳;术后患者如无休克、心衰、严重感染、出血、极度衰弱现象应鼓励患者早期活动,床上做足趾和踝关节伸屈活动,下床活动要循序渐进;二病情观察1 监测生命体征:中小手术患者术后血压监测6小时,大手术持续心电监测,直至生命体征平稳后方可停止检测,必要时遵医嘱予以特护记录;2 伤口及引流管护理:(1)观察伤口有无出血、渗血、渗液、敷料有无脱落等;(2)保持引流管通畅,防止受压、扭曲、堵塞、意外脱落,如有异常及时处理;(3)严密观察、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判断术后有无出血、感染和瘘;(4)妥善固定引流管,应固定在低于引流口部位,避免反流,防止逆流感染;(5)注意无菌操作,每周更换引流袋两次;(6)留置引流管较多者,做好标记;3 疼痛:术后24-48小时遵医嘱使用盐酸哌替啶20-50mg肌肉注射,采取舒适的体位:如胸、腹部手术后采取半卧位,减低切口部位的张力;三并发症观察:1严密观察术后有无出血、感染、静脉血栓和疾病相关的并发症发生,一旦发现及时通知医生配合处理;2协助患者每两小时床上翻身、叩背排痰,并观察痰液的颜色、性质和量,必要时予以雾化吸入,以防肺不张、肺炎及压疮的发生;四健康教育1非腹部手术者返回病室后6小时,如无恶心、呕吐、腹胀,即可进正常饮食;2腹部手术后行胃肠减压者,给予禁食;禁食期间遵医嘱静脉补液,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并监测电解质变化,待2-3天肛门排气后,拔除胃管,试行进食;从流食逐渐过渡到半流食,然后进软食、普食;3进食原则:少量多餐,循序渐进;4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进食后的有无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处理;排泄:若术后8-10小时尚未排尿,应询问病人有无尿意,检查膀胱区是否胀满,有无尿潴留,必要时遵医嘱予以导尿,并观察尿液的颜色、性质和量; 五出院指导:1告知患者伤口拆线的时间,拆线后2~3天洗澡,以防感染;2活动时循序渐进,以不引起疲劳为适宜,避免劳累;3加强营养,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4 如有不适及时就医,术后一个月复查;5遵医嘱服药;6保持心情舒畅,生活有规律;六心理护理:患者担心疾病的愈后,应向患者讲解成功的案例,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出现不适时,及时处理并做好解释;。
外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一、术前护理1.健康教育向患者说明本次手术的重要性、术中术后可能出现的情况以及注意事项,取得患者配合。
2.饮食和休息术前准备期间根据患者的手术种类、方式、部位和范围,加强饮食指导,鼓励其摄入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
督促患者活动与休息相结合,减少明显的体力消耗。
3.促进睡眠解除患者不适,创造安静舒适的环境,对睡眠形态紊乱者遵医嘱予镇静药物。
4.病情观察观察病情变化及监测生命体征,如有异常及时汇报医生配合处理。
5.完善术前检查遵医嘱抽血查血型,备血,完善各项常规检查。
6.术前进行适应性训练指导患者练习术中体位,练习床上大小便和翻身,教会患者做深呼吸、有效咳嗽和排痰的方法。
7.胃肠道准备根据病情给予合理饮食,遵医嘱行肠道准备,成人术前8小时禁食,4小时禁饮。
8.皮肤准备术前一日沐浴、剃须、剪指甲、更衣。
按手术部位做好手术野的皮肤准备工作。
9.术日晨护理术前2小时备皮;测生命体征,询问女患者月经是否来潮;嘱患者排尿,取下活动的义齿、眼镜、发夹、首饰、手表、贵重物品等并交由家属保管。
遵医嘱给予术前药物10.备好手术需要的病历、影像学检查资料、药物及其他术中所需物品。
11.手术室接诊人员仔细核对患者、手术部位、手术名称等,做好交接并记录。
12.去手术室后,根据手术类型准备麻醉床,备好床旁用物,如胃肠减压装置、输液架、吸氧装置及心电监护仪等。
二、术后护理1.安置患者了解术中情况及术后注意事项,按各种麻醉后护理常规护理。
连接各种引流管,妥善固定,保持通畅。
2.体位全麻未清醒者平卧头偏向一侧,清醒后,根据需要调整卧位。
3.活动病情稳定后鼓励患者早期床上活动,争取在短期内起床活动,除非有治疗方面的禁忌。
4.饮食术后饮食的恢复视手术和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
腹部手术后需禁食1-3天,待肠道功能恢复、肛门排气后,逐步恢复饮食。
非腹部手术后,局麻或无任何不适者术后即可按需进食;蛛网膜下腔麻醉和硬脊膜外腔麻醉者术后6小时可根据需要适当进食;全麻者待完全清醒、无恶心呕吐后方可进食。
外科一般护理常规术前护理1、做好心理护理,消除患者对手术的恐惧心理,练习在床上大小便。
2、术前1日手术野备皮,指导病人沐浴、更衣、剪指甲、理发。
3、询问药物过敏史,根据医嘱做好药物过敏试验,如为阳性,用红色笔记录,并通知医生。
4、根据医嘱做输血前检查、验血型,以备手术时输血。
5、了解病情及心肺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皮肤有无化脓病灶,了解女病人月经来潮日期等,如有异常应通报医生。
6、嘱病人充分休息及戒除烟酒,预防感冒及肺部并发症,术前晚按医嘱酌情给予镇静剂。
7、根据麻醉及手术种类决定饮食种类,除局麻外术前12小时禁食,4小时禁水。
8、术前晚测体温、脉搏、血压1次,并记录在体温单上,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手术日护理1、术晨测体温、脉搏,必要时测血压。
2、术前协助病人取下假牙,以及手表、戒指、项链等金属饰品,交由家属或护士代为保管,备好病历、X光片、胸腹带等。
3、术前30min遵医嘱注射术前用药,嘱病人排空大小便。
4、病人去手术室后,准备麻醉床及术后用物。
术后护理1、迎接、安置病人,清点带回的物品及各种引流管。
2、向麻醉师、手术室护士了解手术及麻醉中情况及术后注意要点,按麻醉方式采取适当的护理。
3、测量血压、脉搏,以后按医嘱测量并记录。
血压平稳者,6小时后取半卧位或按医嘱取适当卧位。
4、交接输液情况;检查病人伤口敷料,注意有无渗血、渗液,敷料是否潮湿、有移位等情况。
5、交接各种引流管并妥善固定,保持引流通畅,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并做好记录。
6、根据病情遵医嘱给病人止痛剂。
7、如无禁忌,鼓励病人早期活动,术后6-24小时内床上翻身,24小时后视病情下床活动。
对不能下床活动者,注意预防压疮。
8、禁食期间,给予口腔护理2次/日。
9、腹部手术及年老、体弱者,鼓励勤咳嗽、咳痰、翻身、叩背,常做深呼吸,预防肺部并发症。
外科病人手术前护理常规
(1)了解病人一般情况,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出、凝血时间,心、肝、肾功能,手术部位皮肤有无感染,各种化验报告结果,女性月经情况等,如有异常通知医生。
(2)向病人做好解释工作,消除其恐惧和疑虑心理,讲明术前准备,术日及术后应注意的事项,以取得病人的配合。
(3)根据手术部位做好皮肤准备,术前一天病人应沐浴、理发、剃须、更衣、剪指(趾)甲。
(4)较大手术时,术前3d嘱病人在床上练习大小便、床上翻身、深呼吸以及有效咳嗽,预防术后并发症。
(5)术前一天做青霉素过敏试验并将结果填写在病历上,遵照医嘱配血。
(6)术前一天测体温、脉搏、呼吸4次,测血压1次,术晨重复测量1次,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7)一般手术前12h禁食,术前4--6h禁食,术前一天晚及术前根据医嘱灌肠。
(8)术前晚按医嘱给镇静剂或安眠药,使病人充分休息。
(9)术晨,按医嘱留置胃管、尿管,术前30min按医嘱用术前药。
(10)备好病历及术中用物,取下病人假牙、眼睛、发夹、饰品、手表及贵重物品,交给家属及护士长保存。
(11)更换床上用品,根据病情及手术要求备齐床位及氧
气、吸引器、输液架、引流袋、负压引流器等。
(12)。
外科疾病手术一般护理常规(一)手术前一般护理1、做好患者心理护理,减轻其焦虑和恐惧。
(1)向患者介绍麻醉方式、麻醉后反应及注意事项(2)介绍可能留置的引流管、氧气管及其目的、意义、配合要点。
(3)鼓励患者表达自己的想法及、期望了解的信息,尽量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
2、给予饮食指导,改善营养状况,提高对于手术的耐受力。
3、保证休息和睡眠,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镇静剂。
4、指导患者充分作好术前准备:包括术前2周开始戒烟、术前1天沐浴、更衣、练习适应术中体位、床上排尿、深呼吸、咳嗽、咳痰、翻身、肢体活动等。
5、术前一日备皮(剃手术区毛发),完成过敏性药物皮试和配血。
6、术前一日禁食12小时、禁水4小时。
遵医嘱灌肠、置胃管、置尿管及给药等。
7、及时观察病情变化,术日晨评估体温是否正常,女患者月经是否来潮,发现问题及时与医师联系。
8、备好术中所需药品及物品,遵医嘱给予手术前用药。
9、患者入手术室前,贵重物品交家属保管,取下活动义齿并保管好。
10、急症患者入院后无饮食医嘱时,暂禁食。
急腹症患者不得给予止痛剂、热敷或灌肠。
如需急症手术,必须迅速做好术前准备。
(二)手术后一般护理1、病区责任护士与麻醉师或手术护士进行床头详细交接患者,包括;评估生命体征、意识;查看患者伤口敷料;检查并妥善固定各种引流管,正确标识多根引流管,避免混淆;了解术中情况、明确正在输注有药物;交接好组织标本;了解有无特殊注意事项;调节室温,注意保暖。
2、根据麻醉方式给予合适的体,保持呼吸道通畅。
呕吐时头偏向一侧,并及时清除呕吐物。
评估呼吸的性质和频率,全麻手术患者在未完全清醒时,测量血压、脉搏、呼吸每小时1次,直至全麻清醒后6小时为止。
如发现异常应及时报告医生并处理。
3、密切观察伤口情况,查看伤口敷料是否干燥、手术区有无血肿或肿胀。
检查伤口引流管是否通畅、有无扭曲、打结、过度牵拉、脱出等,记录渗出物或引流物的性状。
4、维持静脉输液通畅,注意调节输液速度,及时评估患者术后排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