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检索
- 格式:doc
- 大小:154.00 KB
- 文档页数:3
什么是信息检索?1、信息检索是一门关于如何查找文献、知识和信息的工具性课程,被认为是开启知识宝库的金钥匙。
2、信息检索课程是一门对于本科生到博士生都具有很强实用性的课程,对于帮助我们学生提高科研能力和拓宽科研领域具有重要的作用。
开设信息检索课的作用大学生需要学习,如何提高自己获取和利用文献信息的能力;进入工作岗位后如何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使自己不落伍.所以,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能力成为了大学生必须具备的重要能力之一.信息检索这门课主要讲授检索文献的一些基本方法,培养学生检索文献的技能.学习和科技需要文献,个人全面素质的提高需文献,生活中也离不开各种信息.我们在信息检索课中,老师侧重介绍了信息检索工具与检索技巧!但对于今后我们的生活中,这种检索思想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所以平时我们应多积累一些有关互联网上的检索工具(包括搜索引擎和检索技巧)方面的知识,这方面的能力可能带给我们更大的实惠。
信息检索课程作为一门方法课程,它不仅使我们的信息意识更为敏锐,而且使我们了解了信息组织与检索的原理,让我们学会了操作使用各种专业文献信息数据库和网络检索工具。
通过老师认真指导在我们不断练习的基础上,我们不仅掌握了娴熟的检索操作技能,而且逐步掌握了如何选择合适得信息源,如何确切表达特定的信息需求,以与如何应对检索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在信息检索课中学习到了什么?1、通过信息检索课程学习,知道了什么是信息,信息的有哪些类型,信息有什么特征,信息有什么作用。
2、通过信息检索课程的学习,知道什么是信息检索,信息检索的类型有哪些,知道了信息检索的过程,知道了信息检索的方法和途径,知道了信息检索的技巧和策略,学会了如何去评价信息。
3、通过信息检索课程的学习,知道了网络上原来还有那么多数字图书馆,有那么多知识数据库。
4、通过信息检索课程的学习,发现搜索引擎并不是仅仅用来搜索网页和MP3,还可以用来搜索重要的知识,发现了搜索引擎原来还有如此多的笑秘密。
信息检索的定义信息检索的定义信息检索是指在大量的数据中寻找到用户所需要的信息。
这种寻找过程通常是通过计算机程序来实现的,其目的是帮助用户快速准确地获取所需信息。
一、信息检索的概述信息检索是一种基于计算机技术和信息科学理论的应用性研究领域。
它主要涉及到如何从海量数据中提取出用户需要的有用信息,以及如何优化检索效率和结果质量。
信息检索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互联网搜索引擎、电子图书馆、数字化档案管理、社交网络分析等领域。
二、信息检索的基本原理1.建立索引建立索引是实现信息检索最基本的步骤之一。
它将文档中出现过的词语进行统计和分类,并为每个词语分配一个唯一标识符,以便后续查询时能够快速定位到相关文档。
2.查询处理查询处理是指将用户输入的查询语句转换成计算机可处理的形式,并根据查询条件匹配相应文档。
查询处理包括了分词、去停用词、词干提取等步骤,以保证查询语句与文档库中的内容能够准确匹配。
3.评价指标信息检索系统的评价指标通常包括召回率、准确率和F值等。
其中,召回率是指检索到的相关文档数占所有相关文档数的比例;准确率是指检索到的相关文档数占所有检索到的文档数的比例;F值是综合考虑了召回率和准确率的综合评价指标。
三、信息检索的主要技术1.分词技术分词技术是将一段连续的自然语言文本切分成一个个单独的词语,并为每个词语赋予相应的权重。
这种技术可以有效提高查询效率和结果质量。
2.向量空间模型向量空间模型是一种用于表示文本内容和查询语句之间相似度的方法。
它将每篇文档表示为一个向量,并通过计算两个向量之间的余弦相似度来判断它们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
3.机器学习机器学习是一种通过训练数据来优化信息检索系统性能的方法。
它可以帮助系统自动调整参数,从而提高系统对用户需求的理解能力和搜索结果质量。
四、信息检索面临的挑战1.语义理解信息检索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是如何理解用户的搜索意图和查询语句。
由于自然语言存在歧义性和多义性,因此需要开发出更加智能化的算法来实现语义理解。
信息检索是指根据用户的需求,在海量的数据中寻找并获取所需要的信息的过程。
在如今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高效地进行信息检索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下面将详细论述信息检索的方法与途径,以及具体的检索步骤。
信息检索的方法与途径:1. 检索工具:信息检索的方法主要包括使用检索工具进行检索,比如现在广泛使用的搜索引擎,以及各种专业的文献检索数据库。
用户可以通过输入关键词或者使用高级检索语法来进行查询,从而获取所需信息。
2. 信息组织:另一种信息检索的方法是通过信息组织,包括索引、标签、分类目录等方式对信息进行组织和归纳,用户可以通过浏览索引或者分类目录来获取所需信息。
3. 信息管理:信息检索的方法还包括信息管理,用户可以通过建立个人信息库、使用书签或者收藏夹等方式来管理和分类已经获取的信息,以便将来查找和使用。
4. 人工帮助:除了以上方法外,用户还可以通过交流专业人士、参加培训课程等途径来获取需要的信息。
检索步骤:1. 确定信息需求:用户需要清楚地确定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包括信息的范围、具体内容以及所需的格式等。
2. 选择适当的检索工具:根据信息需求,选择适合的检索工具,比如搜索引擎、专业数据库或者图书馆资料等。
3. 制定检索策略:在进行检索之前,制定一个合适的检索策略非常重要。
这包括确定检索关键词、使用布尔运算符、通配符等高级检索语法,以及确定检索的时间范围等。
4. 进行检索:根据制定的检索策略,输入检索关键词,进行检索。
在使用搜索引擎时,用户可以通过输入关键词进行检索,并根据搜索结果的相关性进行筛选和查看。
5. 评估检索结果:获取检索结果后,用户需要对其进行评估,包括对信息的质量、相关性以及全面性进行评估,从而确定是否满足自己的需求。
6. 获取信息:根据评估结果获取符合需求的信息,并进行整理、管理和保存。
信息检索的方法与途径以及具体的检索步骤可以帮助用户高效地获取所需的信息。
通过清晰地确定信息需求、选择适当的检索工具,制定有效的检索策略以及对检索结果进行评估和获取信息,可以大大提高信息检索的效率和准确性。
专业科训信息检索(Information Retrieval)是指信息按一定的方式组织起来,并根据信息用户的需要找出有关的信息的过程和技术。
狭义的信息检索就是信息检索过程的后半部分,即从信息集合中找出所需要的信息的过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信息查寻(Information Search 或Information Seek)。
信息检索有广义和狭义的之分。
广义的信息检索全称为“信息存储与检索”,是指将信息按一定的方式组织和存储起来,并根据用户的需要找出有关信息的过程。
狭义的信息检索为“信息存储与检索”的后半部分,通常称为“信息查找”或“信息搜索”,是指从信息集合中找出用户所需要的有关信息的过程。
狭义的信息检索包括3个方面的含义:了解用户的信息需求、信息检索的技术或方法、满足信息用户的需求。
一·按存储与检索对象划分,信息检索可以分为:1·文献检索·2数据检索 3·事实检索以上三种信息检索类型的主要区别在于:数据检索和事实检索是要检索出包含在文献中的信息本身,而文献检索则检索出包含所需要信息的文献即可。
二·按存储的载体和实现查找的技术手段为标准划分:1·手工检索 2·机械检索 3·计算机检索其中现在发展比较迅速的计算机检索是“网络信息检索”,也即网络信息搜索,是指互联网用户在网络终端,通过特定的网络搜索工具或是通过浏览的方式,查找并获取信息的行为。
按检索途径划分:(1)直接检索,(2)间接检索三·检索方法信息检索方法包括:普通法、追溯法和分段法。
1.普通法是利用书目、文摘、索引等检索工具进行文献资料查找的方法。
运用这种方法的关键在于熟悉各种检索工具的性质、特点和查找过程,从不同角度查找。
普通法又可分为顺检法和倒检法。
顺检法是从过去到现在按时间顺序检索,费用多、效率低;倒检法是逆时间顺序从近期向远期检索,它强调近期资料,重视当前的信息,主动性效果较好。
1.什么是信息检索?从广义的角度讲,信息检索包含信息存储和信息获取两个过程。
信息存储指通过对大量无序信息的选择和收集、著录和标引等方法,建成各种各样的信息检索工具或信息检索系统,使之成为有序化信息集合的过程。
获取是存储的逆过程,其实质是根据特定的需求,运用以组织好的检索系统,将特定的信息查找出来。
存储是获取的前提和基础,没有存储就没有获取,而获取是存储的目的,二者密切联系,互相依存,缺一不可。
狭义的信息检索是指广义的信息检索的后一个过程,即信息获取的过程,相当于人们所说的信息查检等。
具体来说,狭义的信息检索指通过一定的方法,从已存储的信息中检索出与用户提问相关的文献、数据和事实的过程,即根据用户的特定要求查找所需信息的过程。
2.信息检索效果的评价指标有哪些?(1)检索效果有效性评价,即检索技术效果的评价,是对检索系统满足检索要求的有效程度的评价,主要以查全率和查准率为评价标准。
(2)检索系统使用的评价,包括系统对用户是否需要,是否实用有多大的实用效果,即检索的社会效果的评价,需要应用社会学方法。
(3)检索费用——效率评价,即检索的经济效果的评价,包括检索系统完成检索服务的成本及时间消耗,需要应用经济学方法。
评价信息检索效果的指标主要有6个:收录范围、查全率、查准率、响应时间、用户负担和输出形式。
附:查全率=【检出相关文献信息量/检索系统中相关文献信息总量】*100%=(a/a+c)*100%查准率=【检出相关文献信息量/检出文献信息总量】*100%=(a/a+b)*100%漏检率=【漏检相关文献信息量/检索系统中相关文献信息总量】*100%=(c/a+c)*100%误检率=【误检文献信息量/检出文献信息总量】*100%=(b/a+b)*100% 3.什么是检索语言?检索语言的实质是用于表达一系列概括文献信息内容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的概念标识系统。
它可以是从自然语言中精选出来并加以规范化的一套词汇,可以是代表某种分类体系的一套分类号码,也可以是代表某一类事物的某一方面特征的一套代码(如化合物的各种代码),用于对文献内容进行主题标引、特征描述或逻辑分类。
信息检索一、名词解释:1.信息检索:狭义的信息检索概念是指在信息的海洋中选取符合需要的信息的过程称为信息检索。
而如今发展为包括信息的储存、组织、查询、提取等多个工作过程,所以广义的信息检索又称为信息储存与检索。
2.CALIS:全称为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hina academic library&information system),其联合目录数据库始建于1997年。
其资源类型包括原文、图片、阴文、文摘、馆藏、相关文献等;育种覆盖中文、英语和日语。
3.引文索引:利用文献引证关系检索相关文献的索引。
引文索引以某一文献(包括作者、题名、发表年份、出处等基本数据)作为标目,标目下著录引用或参考过该文献的全部文献及出处。
它主要供用户从被引文献查找引用文献。
4.截词检索:截词检索是预防漏检提高查全率的一种常用检索技术,大多数系统都提供截词检索的功能。
截词是指在检索词的合适位置进行截断,然后使用截词符进行处理,这样既可节省输入的字符数目,又可达到较高的查全率。
尤其在西文检索系统中,使用截词符处理自由词,对提高查全率的效果非常显著。
5.科技查新:科技查新是文献检索和情报调研相结合的情报研究工作,它以文献为基础,以文献检索和情报调研为手段,以检出结果为依据,通过综合分析,对查新项目的新颖性进行情报学审查,写出有依据、有分析、有对比、有结论的查新报告。
二、填空1.文献按内容层次可分为:一次文献、二次文献和三次文献。
2.计算机信息技术中常用的检索技术是:布尔逻辑检索、截词检索、限制检索、词位检索。
3.信息素质的内涵包括:信息意识、信息技能和信息道德。
4.SCI是什么的缩写: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
5.位置算符W:这个算符表示其两侧的检索词必须紧密相连,除空格和标点符号外,不得插入其他词或字母,两词的词序不可以颠倒,3N:此算符两侧的检索词之间允许间隔最多3个其他词或字母,且两者词序可颠倒。
信息检索1.信息检索的概念。
狭义信息检索是指用户找出有关信息的过程。
广义信息检索是将信息按照一定的方式组织和存储起来,并根据用户的需求找出有关信息的过程。
2. 信息检索的类型(1)按照检索对象的不同划分早期分为:文献检索、事实检索、数据检索。
当前三分方法:文本检索、音频与视频检索、数值检索。
(2)按检索手段划分:手工检索、机器检索3.简述信息检索的基本原理信息检索的基本原理:对信息集合与需求集合的匹配与选择。
实现信息检索,主要涉及三个关键要素:信息集合、用户信息需求、匹配选择。
一、信息集合:信息集合是指有关某一领域的,经采集、加工的信息集合体。
二、需求集合:用户的信息需求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产生的。
当人们在完成某一任务或工作时,经常觉得缺少某些知识,这就产生了信息需求。
三、选择与匹配:要在信息集合中快速获取用户所需信息,需要信息检索提供一种匹配机制,能够把需求集合与信息集合依据某种相似性标准进行比较与判断,进而选择出符合用户需要的信息。
匹配机制至少包括两个要素:第一是匹配标准,即相似性标准;第二是执行匹配的动因。
4.计算机信息检索经历了脱机检索阶段、联机检索阶段、光盘检索阶段、网络检索阶段。
5.信息检索领域的主要研究问题有哪些?⑴信息检索理论:检索语言、检索模型、标引理论、相关性理论、知识组织与表示理论⑵信息检索工具/系统:信息检索系统的结构、功能、设计开发、管理运营、应用评价等⑶信息资源及其收集、加工:信息存储、数据库⑷检索技术与方法:文本检索技术、数值检索技术、音频与视频检索技术、网络搜索技术⑸用户研究与检索策略:用户的查询心理、检索需求及其类型、用户查询信息的行为特征等、用户信息需求分析、检索式构造、相关反馈方法、检索过程调整与控制等⑹其他密切相关的自动化处理技术:自动聚类与分类、自动摘要、信息可视化、信息过滤、信息提取、机器翻译、人机交互等。
信息检索的两种研究方式:以计算机为中心和以用户为中心,以计算机为中心的IR问题是主流。
1.信息检索:信息用户为处理解决各种问题而查找,识别,获取相关的事实,数据,知识的活动及过程。
广义:信息检索就是指信息按照一定的方式组织与存储起来,并根据用户的需要找出相关信息的过程2.信息检索类型:(1)对象内容:文献检索,数据检索,事实检索(2)方式:手工信息检索,机器信息检索(3)对象的信息组织方式:全文检索,超文本检索,超媒体检索3.信息资源:狭义:人类社会活动中经过加工处理的,有序化的并大量累积后的有用的信息的集合。
广义:信息和它的生产者以及信息技术的集合,由三种部分构成:一是人类社会活动中经过加工处理有序化并大量积累后的有用信息的集合;二是为某种目的而生产有用信息的信息生产者的集合;三是加工、处理和传递有用信息的信息技术的集合。
4.按其所依附的载体的划分:体裁信息资源、实物信息资源、文献信息资源、网络信息资源按信息资源的加工程度划分(含区分):一次信息资源:未经过加工或粗略加工的原始信息资源,特点是比较零散,系统性不强,但包括所有的重要内容二次信息资源:对大量一次信息资源进行加工、整理、标引、著录、浓缩,并予以有序化编排而形成的结果,主要指各种目录、题录、索引、文摘等三次信息资源:指通过二次信息资源提供的线索,对某范围内的一次信息资源进行分析、研究、加工而成的信息资源5.主题信息需求:查新需求、查准需求、查全需求6.信息检索的效果评价(分析题)查全率(R)=被检出相关文献数/系统中的相关文献数查准率(P)= 被检出相关文献数/被检出文献总数7.联机检索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1)结构:组成部分:主机系统、通信系统、终端系统;功能模块:信息资源选择与采集子系统、标引子系统、建库子系统、词表管理子系统、用户接口子系统、提问处理子系统(2)工作原理:联机数据库、文档组织,检索流程8.网络检索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1)结构:自动索引程序、数据库、检索代理文件(2)工作原理:通过自动索引程序Robot来广泛搜索网络信息资源数据,经过一系列的判断、选择、标引、加工、分类、组织等处理后形成供检索用的数据库,创建目录索引,并大多以web页面的形式向用户提供有关的资源导航、目录索引及检索界面9.信息检索经典模型(区分):(1)布尔检索模型:是基于集合论和布尔代数的一种简单检索模型,运用布尔代数的方法,用布尔表达式表示用户提问,通过对文献标示与提问式的逻辑比较来检索文献(2)向量模型:又称代数模型,是检索系统所有数学模型中最有创造性,最能揭示文献之间关系,使用最复杂要求最高的模型(3)概率模型:基于概率排序原理,即文献应该根据自身与提问的相关概率来排序输出10.信息检索语言结构原理(1)定义:信息检索语言是用来描述文献特征,表达主题提问的一种专门的人工语言,是由给定领域中一切可用来描述信息内容和信息需求的词汇或符号,及其使用规则构成的供标引和检索的工具。
导电功能陶瓷会议文献1 先进功能陶瓷材料【作者】李永祥;殷庆瑞;【机构】美国陶瓷学会;同济大学;【摘要】<正>7.1 概述先进功能陶瓷是包括具有电、磁、光、声、热、力学等不同性能及其交叉偶合效应的压电、磁电、热电、光电等能量互换的功能材料,主要种类有电子陶瓷、磁性陶瓷、敏感陶瓷、光学陶瓷、生物陶瓷、快离子导体和高温超导陶瓷等。
目前,产业规模最大的功能陶瓷是新型元器件用的信息功能陶瓷或电子陶瓷,约占60%-80%的份额,主要包括:电介质陶瓷(电绝缘陶瓷和电容器陶瓷)、铁电陶瓷、压电陶瓷、微波陶瓷、半导∙【会议录名称】中国新材料产业发展报告(2005)∙【会议时间】2005-11∙【分类号】TQ174会议文献2 功能陶瓷材料及应用研究新进展【作者】李龙土;【机构】清华大学材料系新型陶瓷与精细工艺国家重点实验室;【摘要】<正>功能陶瓷及其元器件在电子信息、通信技术、集成电路、计算机、自动控制、航空航天、海洋超声、汽车和精密仪器等现代高新技术领域应用日益广泛。
随着以数字化、网络化、集成化为主要特征的电子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作为新型电子元器件的关键基础材料,功能陶瓷面临严峻的挑战和空前的发展机遇。
它是新世纪最具发展活力的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之一。
高性能、低成本、片式化和微型化是功能陶瓷及其元器件的发展趋势。
本文主要介绍∙【会议录名称】中国硅酸盐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会议名称】中国硅酸盐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会议时间】2003∙【会议地点】中国北京∙【分类号】TQ174∙【主办单位】中国硅酸盐学会(The Chinese Ceramic Society)学位论文1稀土氧化物基功能陶瓷的非线性电学行为研究【作者】李统业;【导师】王豫;【作者基本信息】西南交通大学,材料学,2009,博士【摘要】稀土元素广泛地应用于发光材料、激光材料、永磁材料、磁致冷材料、磁致伸缩材料、储氢材料、高温超导材料等高技术领域,已经引起了广泛的重视。
这些功能材料都是基于稀土作为掺杂元素或者其中的复合元素,对稀土基功能材料的研究,特别是稀土基电性功能材料的研究基本上还是一个空白。
本文对稀土基陶瓷的电学性能展开了系统地研究,发现Pr6O11和Tb4O7陶瓷具有非线性电学行为,可以作为电子和电力系统的保护装置。
第1章介绍了稀土元素的种类、基本性质和主要应用,强调了对稀土基电性功能材料研究的必要性,然后对压敏电阻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最后提出了本文的研究内容。
第2章对本论文涉及的实验方法和表征手段进行了阐述。
实验方法方面,详细描述了本论文所采用的传统陶瓷制备工艺技术。
表征手段方面,对微结构、缺陷能级和晶界势垒参数的分析过程进行了介绍。
第3章对纯氧化镨陶瓷的微结构和电学性能进行了系统地研究。
当烧结温度为600℃时开始出现非线性电学特性,烧结温度超过1000℃时氧化镨陶瓷的相对密度才有明显的提高。
交流阻抗分析表明在陶瓷晶界处存在晶界高阻层。
鉴于在晶界处没有偏析相,提出晶界高阻层起源于晶界势垒。
通过不同温度下测量... 更多还原【Abstract】Rare-earth elements have received a great deal attention due to wide application in luminescent materials, lasermaterials, permanent-magnet materials, magnetic refrigerationmaterials, magnetostrictive materials, hydrogen storage materials, high temperature superconductor and other high technology fields.Rare earth elements as doping or composition exist in thesefunctional materials, rare earth-based functional ceramics, especially for rare earth-based electrical functional ceramics, have rec... 更多还原【关键词】稀土氧化物;氧化镨;氧化铽;压敏电阻;氧吸附;【Key words】Rare earth oxide;Pr6O11;Tb4O7;Varistor;Oxygen absorption;∙【网络出版投稿人】西南交通大学【网络出版年期】2011年02期∙【分类号】TQ174.1∙【下载频次】144∙攻读期成果学位论文2中低温质子陶瓷膜燃料电池的设计与制备研究【作者】林彬;【导师】孟广耀;刘杏芹;【作者基本信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材料学,2010,博士【摘要】能源和环境问题已经共同成为人类社会所面临的重大挑战,决定着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和未来。
燃料电池做为一种高效、环境友好的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引起了全世界范围内的巨大关注。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继第一代磷酸盐燃料电池(PAFC)和第二代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MCFC)成为第三代燃料电池系统,也被称为高温(500℃—1000℃)燃料电池系统,其具有低温室气体排放、高能源转换效率、燃料适应性强以及高系统组装性等优点,被世界各国家和地区放在重要能源战略位置,经近十年的加速发展,正努力步入市场化进程。
实现产业化是目前SOFC发展所面临的最大挑战和最核心目标。
本论文针对目前SOFCs产业化发展阶段中所遇到的关键材料和制备技术的巨大挑战,提出“中低温(intermediate-to-low temperature)+简易(simple)"的研究观点和发展思路,综合考虑电解质、阴极、阳极和连接材料等关键材料和相关制备技术,研究和发展了质子陶瓷膜燃料电池(Protonic Ceramic Membrane Fuel Cells, PCMFCs)和简易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imple Solid... 更多还原【Abstract】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issues have become major challenges that all country is now facing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Fuel cells, which are electrochemical devices thatconvert chemical energy directly to electrical energy, have received enormous attention for their high energy conversion efficiency and low impact to environment. Solid oxide fuel cell (SOFC), also called high temperature (500℃—1000℃) fuel cell system, is thethird-generation fuel cell system followed the first molten carb... 更多还原【关键词】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阴极支撑;中低温阴极;质子陶瓷膜燃料电池;简易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Key words】Solid oxide fuel cell;Cathode-supported SOFC;Intermediate-to-low temperature cathode;Protonic ceramicmembrane fuel cell;Simple solid oxide fuel cell;∙【网络出版投稿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网络出版年期】2010年10期∙【分类号】TM911.4∙【被引频次】1∙【下载频次】496 期刊论文1功能材料及其发展【作者】洪沛;顾圣祥;【机构】南京工程学院;江苏理工大学南京210013;镇江212013;【摘要】电、磁等特性的功能材料是电工电子技术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介绍了当今相关材料的现状和展望。
更多还原【关键词】功能材料;磁性;超导;压电;陶瓷;∙【分类号】TB34∙【被引频次】3∙【下载频次】169期刊论文2稀土在功能陶瓷新材料中的应用及市场前景【作者】詹志洪;【机构】长沙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摘要】在论述稀土与功能陶瓷的密切关系的基础上,分析了稀土对改进超导陶瓷、压电陶瓷、导电陶瓷、介电陶瓷、敏感陶瓷等功能陶瓷性能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并对稀土在功能陶瓷中的应用及市场前景进行了展望。
更多还原【关键词】稀土;功能陶瓷;性能改进;市场前景;∙【分类号】TB34∙【被引频次】2∙【下载频次】259日本开发的陶瓷物质功能纤维【作者】赵家祥;段谨源;【机构】天津纺织工学院科技信息研究室;天津纺织工学院功能纤维研究所;【摘要】叙述了陶瓷材料的概念、性能、用途及其在纺织方面的应用。
在实际生产中,大多采取以高浓度填充陶瓷粉末的聚合物为芯、普通成纤聚合物为鞘的方法,来获得“芯鞘复合纤维”,达到陶瓷功能与纤维性能两方面的互补。
论述了3个开发要点,一是要保证陶瓷物质的粒度在1μm左右,二是要努力消除粉粒的凝聚现象,三是用高温处理的方法对陶瓷粉末进行充分地干燥。
根据陶瓷纤维的功能,简要分类为导电纤维、抗菌纤维、消臭纤维、防紫外线纤维、远红外纤维和蓄热保温纤维共6类,并介绍了日本对这些纤维开发应用的情况。
更多还原【关键词】 功能性高分子纤维; 陶瓷纤维; 技术开发; 日本;∙ 【分类号】TQ343.41 ∙ 【被引频次】4 ∙【下载频次】78氧化物功能陶瓷的制备与性能研究【作者】 高玲;【导师】 刘向宏; 卢亚锋;【作者基本信息】 东北大学, 材料学, 2008, 硕士【摘要】 氧化物功能陶瓷材料作为功能材料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电子技术、能源工程等新技术领域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有两个:一个是在磁存储器、传感器件中有巨大应用潜力的具有庞磁电阻效应的锰基钙钛矿结构氧化物,另一个是被广泛用作高温燃料电池用固体电解质和高温涂层材料的稳定型氧化锆。
通过分别对锰基钙钛矿结构氧化物和稳定型氧化锆功能陶瓷的结构和性能的全面分析,提出了本论文的实验目的和研究内容,并分别对这两种材料的制备、结构及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
具体研究如下:1、详细研究了复合体系样品的制备过程,概述了单相多晶La2/3Ca1/3MnO3的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不同含量掺杂相BaZrO3对La2/3Ca1/3MnO3电输运行为和磁电阻性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