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上列车去画画2
- 格式:ppt
- 大小:3.52 MB
- 文档页数:16
一年级美术上册教案《第15课乘上列车去画画》人教版教学内容《第15课乘上列车去画画》是一堂富有创意与想象力的美术课。
课程以乘坐列车旅行为主题,让学生在绘画过程中,培养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通过描绘列车行进中的风景变化,引导学生学会运用线条、色彩表达情感,提高绘画技能。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列车的特点和造型,学会用线条、色彩表现列车。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绘画技能。
3.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自然的情感,增强审美意识。
教学难点1. 列车的结构和造型表现。
2. 风景的动态描绘与列车行进的关系。
3. 学生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
教具学具准备1. 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绘画用品。
2. 列车图片、视频等参考资料。
3. 课堂展示板、投影仪等教学设备。
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谈论乘坐列车的经历,激发学生对本课的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介绍列车的结构和造型,分析列车行进中的风景变化。
3. 示范与指导:教师示范如何用线条、色彩表现列车和风景,指导学生进行绘画练习。
4. 学生练习:学生独立完成一幅关于列车行进中的风景画。
5.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的重要性。
板书设计1. 《第15课乘上列车去画画》2. 重点内容:列车的结构和造型、风景的动态描绘、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
3.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内容讲解、示范与指导、学生练习、展示与评价、总结。
作业设计1. 课后绘制一幅关于列车行进中的风景画,要求运用本节课所学的线条、色彩表现技巧。
2. 家长协助孩子观察生活中的列车和风景,激发孩子的想象力。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想象、创造,培养他们的绘画技能和审美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他们充分的创作空间。
同时,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画让学生观察贴的是否正确、合理,并说一说为什么?之后,教师讲解物体的前后遮挡部分的画法,物体在车箱里的绘画顺序是:由下向上画、由前向后画。
2.教师演示画画箱的车箱画法四句话:
(1)先画车箱长方形。
(2)再画车轮小圆形。
(3)火车铁轨两条线。
(4)车身图案任你添。
其中车身图案可以用点、线、面来装饰(注意:自己的本子有多大,车箱的长度画多长。
)
3.启发学生根据教师在黑板上的范画的车箱,自己还能画出什么样的车箱外形。
4.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把火车箱装满各种货物,并让学生到黑板上来把车箱画满自己喜欢的东西。
四、学生练习
1.再次提示学生物体被遮挡部分画法。
2.教师巡视指导(放音乐)。
五、课堂总结
1.再次提示学生作品一个连一个贴在黑板右侧变成一列装满货物的火车,并让学生评说哪个车的好与坏。
2.教师总结发言,引导学生说一说应把这么多的东西送到祖国四面八方,最后放一段火车渐渐开走的,表示司机叔叔开着火车带着学生的心愿走远。
第26课时
一、引导阶段:
1、回忆上节课坐“火车”出去“旅游”的见闻,说说自己准备表现什么?
2、(在大白纸上贴上火车)让我们把旅途中的见闻画下来好吗?
教师和学生一起讨论如何添加人物和景物。
(最好分配给各合作组具体的任务,如:1组负责画人贴到火车上,2组负责画北京的风土人情……)
二、发展阶段:
1、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工具、材料,通过画、撕、剪、贴等造型手段表现出自己对人物、景物的想象。
在作业过程中鼓励学生无拘无束的大胆、自由的表现。
热情的与同学交流、分工合作。
2、作业完成后布置在教室里,同学们扮成火车和导游,继续玩开火车旅游的游戏。
“导游”向大家介绍时主要谈自己对祖国悠久历史的热爱及自己收集的祖国近几年来的巨大变化。
三、收拾整理。
课后拓展:
让学生回家把本课学到的祖国的悠久历史、改革开放伟大成就跟父母讲一讲。
要学生在平时生活中能注意自己身边的美感。
《乘上列车去画画》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绘画技巧;2.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想象力;3.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动手能力。
二、作业内容作业主题:乘上列车去画画1. 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5人;2. 准备:每组选定一个目的地(如森林、海边、城市等),准备相应的素材(如地图、画笔、颜料、纸张等);3. 绘画:根据所选目的地,绘制一幅列车行驶过程中的风景画,要求画面生动、色彩丰富;4. 分享:每组选派一名代表,向全班展示并分享本组的作品,讲述创作过程和灵感来源。
三、作业要求1. 合作:各小组需紧密合作,共同完成作业;2. 创新:鼓励学生在绘画过程中发挥想象力,创新表现手法;3. 完成时间:本节课结束前,各小组需完成作品并分享;4. 素材:各小组需自行准备所需的绘画素材;5. 安全:注意安全,避免在绘制过程中发生意外。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画面生动、色彩丰富、创意性强、团队合作默契;2. 评价方式:教师评价与小组互评相结合,重点考察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3. 奖励机制:评选出优秀作品,给予一定的奖励,以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作业反馈1. 学生反馈:请学生就本次作业的完成情况、收获和不足之处进行自我评价,并提出改进意见;2. 教师反馈:教师根据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给予针对性的反馈和建议,包括技术指导、创意启发和团队合作方面的建议;3. 家长反馈:请家长对本次作业进行评价,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美术学习情况,并给出建议和意见。
通过本次《乘上列车去画画》的作业设计,旨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创新思维和想象力,同时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动手能力。
通过分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提高绘画技巧,培养创意和合作意识。
通过教师评价与小组互评相结合的方式,对作业进行评价,以便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不足之处,进而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最后,通过家长反馈,加强家校沟通,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乘上列车去画画》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提高学生观察、思考和动手能力,培养美术兴趣和爱好。
2. 通过列车绘画主题,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培养创新思维。
3. 巩固色彩运用技巧,提高绘画表现力。
二、作业内容1. 作业主题:乘上列车去画画2. 作业材料:彩色画笔、水彩笔、画纸等美术用品。
3. 作业步骤:(1)选择一辆喜欢的列车图片,仔细观察列车的各个部分和场景;(2)根据自己的想象,将这些部分和场景绘制成一幅完整的列车绘画作品;(3)可以使用多种色彩,强调画面的视觉效果,提高表现力。
三、作业要求1. 绘画作品要体现出列车的特点和场景,注意细节的描绘;2. 鼓励创新思维,发挥想象力,作品要有自己的风格;3. 绘画作品要整洁、美观,符合美术基本要求;4. 作业时间:每生完成时间为1小时左右。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作品主题明确、内容丰富、色彩运用恰当、画面整洁美观;2. 评价方式:教师评价与学生互评相结合,针对每个学生的作品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3. 评价结果:对于优秀作品,将给予一定的奖励,并在班级内展示。
五、作业反馈1. 学生提交作业后,教师进行批改并给出反馈意见;2. 对于作业中出现的问题,教师会及时进行指导,帮助学生改进;3. 学生根据反馈意见对自己的作品进行修改和完善;4. 对于仍有疑问的地方,学生可以向教师咨询,寻求帮助。
在《乘上列车去画画》这一课时的作业设计中,我们注重了以下几个方面:1. 结合课程主题,设计了以列车为主题的绘画作业,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培养创新思维;2. 提供了必要的美术用品,帮助学生完成作业;3. 制定了明确的作业要求,确保学生能够按照标准完成作品;4. 采用了多种评价方式,确保评价的公正性和准确性;5. 提供了一定的反馈机制,帮助学生改进自己的作品。
通过这一课时的作业设计,我们希望能够提高学生的观察、思考和动手能力,培养他们的美术兴趣和爱好,同时巩固色彩运用技巧,提高绘画表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