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G网络中的Mobile Ipv6
- 格式:pdf
- 大小:149.37 KB
- 文档页数:2
简述移动ipv6的工作原理
移动IPv6(Mobile IPv6)是一种用于在移动设备与互联网之间进行通信的协议。
它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分为三个步骤:移动节点的注册、报文的路由和地址的更新。
移动节点在连接到新网络时需要向家庭网络进行注册。
注册过程中,移动节点会发送一个注册请求,包含其识别符和新网络的地址信息。
家庭网络会将这些信息存储在注册表中,并为移动节点分配一个全球唯一的主IPv6地址。
接下来,当移动节点发送或接收报文时,家庭网络会将报文转发到移动节点所在的当前网络。
这是通过家庭网络维护的一个称为"绑定缓存"的表来实现的。
绑定缓存记录了移动节点的识别符、主IPv6地址以及当前网络的地址信息。
家庭网络根据绑定缓存中的信息将报文路由到正确的网络。
当移动节点切换到新网络时,它会向家庭网络发送一个地址更新请求。
地址更新请求包含移动节点的识别符、新网络的地址信息以及移动节点之前所在网络的地址信息。
家庭网络使用这些信息来更新绑定缓存中的地址信息,并将报文路由到新网络。
移动IPv6的工作原理可以帮助移动设备在不同的网络之间无缝切换,并保持与互联网的连接。
它通过注册、报文路由和地址更新这三个步骤,实现了对移动设备的支持,使得移动设备可以方便地进行通
信和访问互联网。
这对于现代社会中越来越普及的移动设备使用至关重要,因为它们需要在不同的网络环境中进行移动,并保持持续的互联网连接。
⼿把⼿教你开启移动公⽹IPv6~解放更多可能不推荐任何读者改⽤移动宽带,本⽂只适⽤于已经在⽤移动宽带的⽤户前⾔话说笔者⾃从搬家后,居住的区域没有了联通宽带资源,之前⼀直在使⽤的联通⼤王卡宽带就没法⽤了,那可是1元/天的200M带宽,不⽤还不扣钱,还是⾻⼲⽹供应商!这个价位⾥论宽带质量还真没⼀个能打的。
⽆奈之下移动恰好给我电话,说免费赠送⼀年300M的宽带,让我试试,虽然知道移动的⽹络不好,但不要钱的试试便试试。
因为去年⼯作⾮常忙,不常在家,就没有重度使⽤,⼀年下来倒也没啥⼤问题(⼩问题不断),免费期到了后便⼜续订了但今年稍微得空,重新拾起了⾃媒体,便想在家⾥也搞点事情。
就同意了移动推销电话⾥的升级到千兆带宽的升级计划。
原本30元/⽉的续订费⽤(这个价格因⼈⽽异),额外每⽉加70元订阅升级包,就能升级到千兆带宽。
⽽前六⽉直接免费,后六⽉的价格⼜变半,折合⼀年的升级包只需要210元。
原本基础⽹费⼀年还要360元,全部加起来便是标题所称的的570元了,但明年续费价格如何只能等客服再次通知(移动每年政策都不⼀样)⽽移动的⽹络确实是号称的⼤内⽹,由于IPv4地址池⾮常⼩的的原因,移动没有拿到⾜够的IPv4公⽹IP,所以是不会给家庭⽤户升级成IPv4公⽹的。
对,加钱都不⾏的那种。
再加之移动⽹服务器资源少,跨运营商访问时需要流量结算等⼀系列复杂原因,导致移动宽带⼀直⼈⼈喊打听起来⼗分⽞乎,举⼀个⽣动的⽇常例⼦,移动千兆宽带下使⽤迅雷下载《哈利波特与魔法⽯》,平均速度为XXX,超级VIP都没⽤;⽽在⼯作室中,电信五百兆宽带下同样使⽤迅雷下载《哈利波特与魔法⽯》,速度却能有60+MB/s,直接跑满带宽。
表⾯上看上去千兆的速度是五百兆的两倍,实际上速度却⼤不如后者,这便是移动宽带的实际体验但既然已经⽤上了移动的宽带,暂时还⾛不开(因为我这电信套餐必须299元/⽉,⽤过70元/⽉的电信宽带,哪能还接受299?),就只能想⽅设法去提升联⽹体验了。
IPv6基础介绍文档摘要:IPv6协议,IPv6优点,IPv6基本功能关键字:IPv6,ICMPv6,DHCPv6,PPPoEv6一、IPv6协议介绍IPv6是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的缩写,其中Internet Protocol译为“互联网协议”。
IPv6是IETF(互联网工程任务组,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Force)设计的用于替代现行版本IP协议(IPv4)的下一代IP协议。
目前IP协议的版本号是4(简称为IPv4),它的下一个版本就是IPv6。
1、IPv4设计的不足(a)IPv4地址空间不足IPv4地址采用32比特标识,理论上能够提供的地址数量是43亿。
但由于地址分配的原因,实际可使用的数量不到43亿。
另外,IPv4地址的分配也很不均衡:美国占全球地址空间的一半左右,而欧洲则相对匮乏;亚太地区则更加匮乏。
与此同时,移动IP和宽带技术的发展需要更多的IP地址。
IPv4地址资源紧张直接限制了IP技术应用的进一步发展。
针对IPv4的地址短缺问题,也曾先后出现过几种解决方案。
比较有代表性的是CIDR(Classless Inter-Domain Routing)和NAT(IP Network AddressTranslator)。
但是CIDR和NAT都有各自的弊端和不能解决的问题,由此推动了IPv6的发展。
(b)骨干路由器维护的路由表表项过于庞大由于IPv4发展初期的分配规划问题,造成许多IPv4地址分配不连续,不能有效聚合路由。
日益庞大的路由表耗用较多内存,对设备成本和转发效率产生影响,这一问题促使设备制造商不断升级其路由器产品,以提高路由寻址和转发性能。
(c)不易进行自动配置和重新编制由于IPv4地址只有32比特,并且地址分配不均衡,导致在网络扩容或重新部署时,经常需要重新分配IP地址。
因此需要能够进行自动配置和重新编址以减少维护工作量。
1、引言当前,互联网和无线通信技术保持高速发展,互连网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手机、PDA、笔记本电脑等便携式移动设备的广泛应用,人们希望在移动的过程中仍能保持互联网接入和连续通信。
与IPv4相比,IPv6有更大的地址空间,更有利于移动技术的发展,移动IPv6技术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IETF于1996年1月公布了第一个移动IPv6协议草案,经过24个版本的改进,于2004年6月将移动IPv6协议(MIPv6)提交为标准。
基本移动IPv6协议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如切换延迟、AAA、组播、安全等,其中切换延迟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间题。
切换延迟指的是移动节点从一个网络切换到另一个网络恢复网络层正常通信所需要的时间。
标准移动IPv6协议的切换延迟较长,容易造成连接中断和数据包丢失,无法满足VoIP等实时应用和对数据丢失敏感应用的要求。
在基本移动IPv6协议中,移动节点每次移动都要向远处的家乡代理和通信节点发送绑定注册消息,引入了大量的信令负载.为了实现无缝漫游,提高切换性能,必须改进IPv6切换过程。
2、问题的提出移动IP是在原来IP协议的基础上为了支持节点移动而提出的解决方案,这种技术就是让人们随时随地通过移动终端访问Internet并实现移动终端与Internet的动态连接,从而在不重新启动、不重新配置网络终端,甚至在不中断网络会话的情况下,保持与Internet的无缝连接。
基于IPv6的移动IPv6协议就为新一代Internet 的移动用户(尤其是无线用户)提供了无线支持。
移动节点从一个子网移动到另一个子网就产生了切换。
移动节点在新的网络上获得新的转交地址,新的转交地址不同于前一个网络上的转交地址,因此,移动节点需要向家乡代理重新注册,以及向通信对端重新绑定。
移动IP是关于第三层,即网络层上的协议,由于消息传输和协议处理都需要时间,加上无线链路的高误码率、无线信号强度动态变化等多方面的原因,切换可能导致移动节点在一定时间内不能发送和接收数据分组引起通信对端与移动节点之间的通信暂时中断。
网络IP地址的自动化配置技术自动化配置网络IP地址是指通过使用特定的技术和协议,使计算机或其他网络设备能够自动获得可用的IP地址,并完成与网络的连接。
这项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大大简化了网络管理和配置的过程,提高了网络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网络IP地址自动化配置技术。
一、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简称DHCP)DHCP是一种广泛使用的网络协议,用于分配和管理网络中计算机的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等网络配置信息。
通过DHCP服务器和客户端之间的通信,可以实现自动分配和更新IP地址的过程,极大地简化了网络管理员的工作。
DHCP客户端在启动时会发送DHCP请求,DHCP服务器则会回应并提供可用的IP地址。
这种方式可以有效避免IP地址冲突,使得网络设备能够快速地获得合适的IP地址,而无需手动配置。
二、零配置网络(Zeroconf)零配置网络也被称为“即插即用”网络,旨在使设备在无需网络管理员干预的情况下,能够自动发现、配置和连接到一个局域网或互联网。
零配置网络的核心技术是当设备加入网络时自动分配和配置IP地址。
比较常见的零配置网络技术有:1. 自动私有IP寻址(Automatic Private IP Addressing,简称APIPA):设备在未获取有效IP地址的情况下,会自动分配一个私有IP地址,例如在IPv4网络中的169.254.x.x网段。
这使设备能够在没有DHCP服务器的情况下进行通信。
2. 子网划分(Subnetting):在IPv6网络中,使用子网划分技术可以自动为设备分配唯一的IP地址,以适应网络拓扑结构的变化。
三、移动IP(Mobile IP)移动IP是一种网络协议,用于实现移动设备在不同网络之间切换时仍能保持连接不中断的功能。
该协议允许设备在切换网络时保持原有的IP地址,不会因网络切换而需要重新获取IP地址。
移动通信中的移动Ipv6技术移动通信中的移动 IPv6 技术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移动通信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的普及,以及各种移动应用的不断涌现,人们对于移动通信的需求越来越高。
在这个背景下,移动 IPv6 技术应运而生,为移动通信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一、什么是移动 IPv6 技术IPv6(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是互联网协议的第六版,它是为了解决 IPv4 地址资源不足而提出的。
IPv6 拥有巨大的地址空间,可以为地球上的每一粒沙子都分配一个独立的 IP 地址。
移动 IPv6 技术则是在 IPv6 的基础上,为移动设备在不同网络之间的无缝切换提供支持。
简单来说,当你的手机或者其他移动设备从一个 WiFi 网络切换到另一个 WiFi 网络,或者从 WiFi 切换到移动数据网络时,移动 IPv6 技术能够确保你的网络连接不中断,并且让你的应用能够持续正常运行,而不会出现掉线或者需要重新登录的情况。
二、移动 IPv6 技术的工作原理移动 IPv6 技术的核心概念包括家乡地址、转交地址和绑定更新。
家乡地址是移动设备在其归属网络中所拥有的固定 IP 地址。
无论设备移动到何处,这个地址都保持不变,就像你的家庭住址一样,是一个固定的标识。
转交地址则是移动设备在当前所连接的外地网络中获得的临时 IP 地址。
当设备移动到新的网络时,会获取新的转交地址。
绑定更新则是移动设备向家乡代理和通信对端发送的消息,用于告知它们自己当前的转交地址。
通过这种方式,家乡代理和通信对端就能够将数据正确地路由到移动设备的当前位置。
当移动设备在外地网络中发送数据包时,数据包的源地址是家乡地址,目的地址是通信对端的地址。
外地网络的路由器会根据移动设备的绑定更新,将数据包正确地转发到通信对端。
而当通信对端向移动设备发送数据包时,数据包的目的地址是移动设备的家乡地址。
浅谈IPv6基本技术原理和特点IPv6是互联网协议的第六个版本,是IPv4的升级版,具备了更多的地址空间和更好的性能。
下面我们将从IPv6的基本技术原理和特点两个方面进行浅谈。
一、IPv6的基本技术原理1. 扩展的地址空间:IPv6采用128位的地址表示,相比IPv4的32位地址空间来说,地址数量大大增加。
这样每一台设备都能拥有一个唯一的IPv6地址,解决了IPv4地址不足的问题。
2. 简化的地址分配与路由选择:IPv6采用了无类别域间路由(CIDR)来进行地址分配和路由选择,简化了网络管理。
IPv6还引入了自动地址配置机制(如SLAAC和DHCPv6),使得设备能够自动获得IPv6地址,减少了管理员的工作量。
3. 支持QoS和安全机制:IPv6新增了流量标签(Traffic Class)和流标签(Flow Label)字段,支持QoS(Quality of Service)机制,能够提供更好的服务质量。
IPv6还引入了IPsec协议作为默认安全机制,使得网络通信更加安全可靠。
4. 支持移动性:IPv6引入了移动IPv6(Mobile IPv6)协议,支持设备的漫游和移动性。
移动IPv6使得设备从一个IPv6网络无缝地切换到另一个IPv6网络,同时保持其连接和地址不变,提供了更好的移动性支持。
3. 简化的头部格式:IPv6头部格式相对IPv4更加简化,取消了IPv4中的分片和头部长度等字段,减少了每个数据包的头部开销,提高了传输效率。
4. 增强的安全性:IPv6内建了IPsec协议,作为默认的安全机制,提供了加密、认证和完整性保护功能,能够实现端到端的安全通信。
5. 支持多播和任播:IPv6支持多播和任播,能够实现一对多和一对最近的通信,提高了网络资源的利用效率。
总结:IPv6作为IPv4的升级版,解决了IPv4地址不足、安全性差和扩展性差等问题。
其基本技术原理包括扩展的地址空间、简化的地址分配与路由选择、支持QoS和安全机制、支持移动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