箱梁负弯矩张拉计算书详解
- 格式:doc
- 大小:73.00 KB
- 文档页数:10
施工方案一、张拉施工方案箱梁及现浇横梁砼标号达到设计强度的100%时方可进行张拉, 张拉前需做砼强度试验。
(1)、预应力张拉程序与顺序①.张拉程序为: 0→初应力(0.1δk)→1.03δk持荷5min回油至δk锚固(其中δk―控制应力)。
②.张拉顺序根据设计要求, 确定其张拉顺序, 先张拉中间束然后张拉两边束;先张拉长束, 然后张拉短束。
(2)、预应力钢绞线的张拉施工①、张拉与锚固预制箱梁钢束均采用两端张拉, 且应在横桥向对称均匀张拉, 顶板负弯矩钢束也应采用两端张拉, 并采取逐根对称均匀张拉。
位置应仔细核对。
预应力工艺完成后用C50水泥浆进行预应力孔道压浆。
为防止预应力钢束锈蚀及松弛, 压浆工作应在张拉工作结束后尽早进行, 最长不超过24小时。
②、初张拉: 主梁两端同时先对千斤顶主缸充油, 使钢丝束略为拉紧, 同时调整锚圈及千斤顶位置, 使孔道、锚具和千斤顶三者之轴线互相吻合, 注意使每根钢丝受力均匀,当钢丝达初应力0.1σcon时作伸长量标记, 并借以观察有无滑丝情况发生。
③、张拉: 采用两端同时逐级加压的方法进行, 两端千斤顶的升压速度应接近相等, 当两端达到1.03σcon时, 维持张拉力不变, 持荷5分钟, 然后两端回油至σcon (不包括千斤顶的内摩阻及钢束与锚具的摩阻力, 这两项摩阻力都应根椐实验确定, 总张拉力应为控制张拉力与千斤顶内摩阻力, 钢束与锚具的摩阻力之和), 同时测量实际伸长量是否与计算值相符。
④、锚固: 打开高压油泵截止阀, 张拉缸油压缓慢降至零, 活塞回程, 锚具夹片即自动跟进锚固。
锚具外多余之钢绞线可采用砂轮切割机切除, 不准用电焊焊割。
⑤、压浆:压浆应在钢束张拉后24小时内进行, 水泥浆的水灰比宜为0.4~0.45, 为减少收缩, 可掺入0.0001水泥用量的铝粉, 管道压浆的顺序宜先下层后上层, 压浆时注意防止相邻孔的串浆而阻塞未压浆孔道。
压浆后要继续进行养生。
30mT梁负弯矩钢束伸长值的计算书30米T梁顶板负弯矩N1束伸长值的计算:一、相应参数的选定(1)、张拉控制应力σcon =1395MPa(设计)执行规范张拉程序0→初应力→σcon(持荷2min锚固)P=1395x140=976500N=195.3KN(2)、每根钢绞线的截面积Ap=140mm2(3)、弹性模量E p=1.95×105MPa(4)、孔道影响系数K取设计值0.0015μ取设计值0.17二、使用相应的公式计算预应力张拉时,理论伸长量ΔL计算公式△L= P p L∕A p E pP p=P[1-e-(kx+μθ )]/(kx+μθ) ,其中:P p——预应力钢绞线平均张拉力(N)P——预应力钢绞线张拉端张拉力(N)x——从张拉端到计算截面的孔道长度(m)θ——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曲线孔道部分切线的夹角之和(rad)k——孔道每米偏差对摩擦的影响系数μ——预应力钢绞线与孔道壁的摩擦系数L——预应力钢绞线长度(mm)A P——预应力钢绞线截面面积(mm2)E P——预应力钢绞线弹性模量(N/mm2)3、N1预应力钢绞线张拉伸长量△L计算。
计算图式如下说明:钢绞线张拉时工作长度50 cm。
(1)、第一段为直线段L1=1.22+0.5=1.72m,(含50cm工作长度)θ=0(rad)(2)、第二段为曲线段L2=1.571m,θ=1571/10000=0.1571(rad)(3)、第三段为直线段L3=11.461/2m=5.7305m,θ=0(rad)。
分段kL+µθe-(KL+µθ)1-e-(KL+µθ)/kL+µθ起点力(KN)终点力(KN)平均张拉力(KN)第一段0.00258 0.99742 0.99872 195.3 194.8 195.05 第二段0.028443 0.971958 0.98590 194.80 189.3 192.05 第三段0.008596 0.99144 0.99581 189.3 187.72 188.51 分段计算伸长量:△L1=195..05x103x1.72x103/(140x1.95x105)=12.28mm。
乌川高架桥负弯矩张拉计算书一、工程概况乌川高架桥中心桩号左幅K52+893(右幅K52+888),左幅桥跨组合为: 16(跨)×40m ;右幅桥跨组合为:15(跨)×40m ,全桥结构体系为先简支连续结构,上部构造为40m 装配式预应力T 梁。
预应力钢铰线采用专业厂家生产的ΦS 15.2mm ,钢铰线面积140mm 2,抗拉强度标准值f pk =1860MPa 。
预制T 梁墩顶处负弯矩锚具采用BM15-4型扁锚及其配件,管道采用扁形金属波纹管,钢铰线锚下控制设计应力为σcon =0.75f pk ,采用张拉力和引伸量双控,实际引伸量与理论引伸量的误差控制在6%以内。
一片主梁负弯矩预应力钢绞线设计工程数量二、40m T 梁负弯矩钢绞线张拉计算(一)、钢绞线理论伸长值计算 1、计算公式及参数(1)、预应力筋的理论伸长量计算公式及参数 pP AE LP L =∆式中:P p —预应力筋的平均张拉力(N );L —预应力筋的长度(mm ); A —预应力筋的截面积(mm 2),取140mm 2;Ep —预应力筋的弹性模量(Mpa ),取2.026x105MPa 。
(2)、预应力筋的平均张拉力计算公式及参数μθμθ+-=+-kx e P P kx P )1()(式中: P —预应力筋张拉端的张拉力(N ); x —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孔道长度(m );θ—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曲线孔道部分切线的夹角之和(rad );k —孔道每米局部偏差对摩擦的影响系数:取0.0015;u —预应力筋与孔道壁的磨擦系数,取0.17。
2、伸长量计算:(1)、T1筋理论伸长量计算 ①、预应力筋的平均张拉力计算 1395140195300k p A N σ=⨯=⨯=两端同时张拉,x 取至跨中位置即x=22.294/2=11.147m θ=平弯角度+竖弯角度=0°+9°=9°=0.1571radN e kx e P P kx P 50.171427015708.017.0147.110015.0)-1(195300μθ)-1()15708.017.0147.110015.0(-)μθ(-=⨯+⨯⨯=+=⨯+⨯+()(0.001511.1470.250.1571)(1)195300(1)189932.68690.001511.1470.250.1571kx P P e e P N kx μθμθ-+-⨯+⨯-⨯-===+⨯+⨯ ②、预应力筋的理论伸长量计算189932.686922294149.29140 2.026100000P p P L L mm AE ⨯∆===⨯⨯ (2)、T2筋理论伸长量计算 ①、预应力筋的平均张拉力计算 1395140195300k p A N σ=⨯=⨯=两端同时张拉,x 取至跨中位置即x= 16.294/2=8.147m θ=平弯角度+竖弯角度=0°+9°=9°=0.1571rad()(0.00158.1470.250.1571)(1)195300(1)190356.68020.00158.1470.250.1571kx P P e e P N kx μθμθ-+-⨯+⨯-⨯-===+⨯+⨯ ②、预应力筋的理论伸长量计算190356.680216294109.35140 2.026100000P p P L L mm AE ⨯∆===⨯⨯ (3)、T3筋理论伸长量计算 ①、预应力筋的平均张拉力计算 1395140195300k p A N σ=⨯=⨯=两端同时张拉,x 取至跨中位置即x= 10.294/2=5.147m θ=平弯角度+竖弯角度=0°+9°=9°=0.1571rad()(0.00155.1470.250.1571)(1)195300(1)190781.94190.0015 5.1470.250.1571kx P P e e P N kx μθμθ-+-⨯+⨯-⨯-===+⨯+⨯②、预应力筋的理论伸长量计算190781.94191029469.24140 2.026100000P p P L L mm AE ⨯∆===⨯⨯ (二)、油压读数计算1、1#千斤顶对应油表读数计算设计张拉应力:σcon =0.75f pk =0.75×1860=1395MPa 千斤顶型号:1# 对应油表编号:0378回归方程:y=0.1857X+0.29022、2#千斤顶对应油表读数计算设计张拉应力:σcon =0.75f pk =1860×0.75=1395MPa 千斤顶型号:2# 对应油表编号:4183回归方程:y=0.1930X-0.0846三、施工注意事项说明1、按《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12.8.3-4条,预应力张拉实际引伸量由两部分组成:L ∆=l ∆1+l ∆2l ∆1—从初应力10%σcon 至最大张拉力103%σcon 间的实测伸长值(mm ) l ∆2--初应力以下推算伸长值(mm ),采用相邻级10%σcon 至20%σcon 的伸长值。
30米梁板负弯矩钢绞线张拉力与伸长量计
算及有关说明
现对新市南塘大桥、车行天桥等30米梁板负弯矩钢绞线张拉力和伸长量的计算作简单的说明:
一、平均张拉力计算公式;
Pp=P(1-e-(kx+μθ))/(kx+μθ)Pp---预应力筋平均张拉力(N)
P----预应力筋张拉端的张拉力(N)
x----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孔道长度(m)
θ---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曲线孔道部分切线的夹角之和(rad)k----孔道每米局部偏差对摩擦的影响系数,取0.0015。
μ---预应力筋与孔道壁的摩擦系数,取0.225(中间值)。
三、伸长量计算公式:
⊿L=P P*X/(Eg*Ag)
⊿L-----此分段伸长量
Pp----- 此分段平均张拉力(KN)
x-------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孔道长度(m)
Eg------钢绞线的弹性模量。
取195000
Ag------钢绞线的截面面积(MM2)
三、详细计算数据见附表;
如:设计起点张拉力、平均张拉力、伸长量计算举例。
第一分段长度X=15M,为直线即θ=0。
设计起点端张拉力(每根):
P=1395*106*139*10-6=193905 N
平均张拉力:
Pp=193905*(1- e-(0.0015*15+0.225* 0))/(0.0015*15+0.225*0)=191740N
伸长量:
⊿L=191740*0.361/(195000*139)=0.0107M。
AK0+174.3、AK1+045.1现浇箱梁张拉计算书及施工方案一、预应力配套张拉机具说明1、张拉机具选用:根据设计文件给定的圆锚张拉数据,采用每个钢绞线根数最多的圆锚进行计算。
查设计文件得:钢绞线张拉控制应力σk=1395MPa;钢绞线截面积:Ay=140㎜²;钢绞线最多根数:n=18。
计算张拉力:Ny=σk×Ay×n=1395×140×18=3515.4KN据此:我部选用规格为500t的油压千斤能满足施工要求。
3、千斤顶的标定和压力表读数的确定①千斤顶的标定:千斤顶、压力表(1块进油表、1块回油表)、高压油泵三者必须固定配套使用。
我部对其已经进行标定,标定报告附后。
②张拉:在张拉过程中,实际伸长量与理论伸长量差值控制在±6%之内,钢束理论伸长量附后。
二、张拉程序及张拉力说明1、根据设计要求,其张拉程序:初张拉0总张拉吨位10%-15%初应力持荷3分钟锚固量测引伸量δ1 张拉到总吨位P 持续3分钟并锚固量测引伸量δ2回油量测引伸δ3(δcon是指张拉时的控制应力,包括预应力损失值)。
设计图纸要求δcon=1395Mpa,钢绞线面积A=140mm²,弹性模量Ey=1.95×105Mpa,标准强1860Mpa,管道摩擦系数μ=0.17,k=0.0015。
2、张拉应力控制(1)预应力筋的张拉控制应力应符合设计要求。
当施工中预应力筋需要超张拉或计锚圈口预应力损失时,可比设计要求提高5%,但在任何情况下不得超过设计规定的最大张拉控制应力。
(2)预应力筋采用应力 控制方法张拉时,应以伸长值进行校核,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的差值应控制在±6%以内,否则应暂停张拉,待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予以调整后,方可继续张拉。
(3)预应力筋的理论伸长值L ∆ (mm)可按下式计算:P P P E A LP L =∆式中:P P ——预应力筋的平均张拉力(N)L ——预应力筋的长度(mm);A P ——预应力筋的截面面积(mm2);E P ——预应力筋的弹性模量(N /mm2)。
箱梁内模负弯矩计算公式在工程结构设计中,箱梁是一种常见的结构形式,它由上、下翼缘和腹板组成,能够承受横向和纵向的荷载。
在设计箱梁结构时,需要对其内模负弯矩进行计算,以确保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本文将介绍箱梁内模负弯矩的计算公式及其相关内容。
1. 箱梁内模负弯矩的定义。
箱梁内模负弯矩是指箱梁结构在受到外部荷载作用时,腹板受拉而翼缘受压时产生的弯曲力矩。
在箱梁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需要对其内模负弯矩进行准确的计算,以保证结构的安全可靠。
2. 箱梁内模负弯矩的计算公式。
箱梁内模负弯矩的计算公式可以通过弯矩的基本原理和结构力学知识推导而来。
在设计中,常用的箱梁内模负弯矩计算公式为:M = σ× S × e。
其中,M为箱梁内模负弯矩,单位为N·m;σ为箱梁的应力,单位为N/m^2;S为箱梁腹板的截面面积,单位为m^2;e为箱梁腹板的受力偏心距,单位为m。
3. 箱梁内模负弯矩计算公式的应用。
在实际工程中,箱梁内模负弯矩的计算公式可以用于确定箱梁结构在受到外部荷载作用时的受力情况,从而进行合理的结构设计和施工。
通过计算箱梁内模负弯矩,可以确定箱梁结构的受力状态,进而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尺寸,确保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4. 箱梁内模负弯矩计算的注意事项。
在进行箱梁内模负弯矩计算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箱梁的应力计算,在计算箱梁内模负弯矩时,需要对箱梁的应力进行准确的计算,考虑到箱梁材料的强度和受力情况,以确保结构的安全性。
(2) 箱梁腹板的截面形状,箱梁腹板的截面形状对内模负弯矩的计算有一定影响,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截面形状,并进行相应的计算。
(3) 箱梁腹板的受力偏心距,箱梁腹板的受力偏心距是箱梁内模负弯矩计算中的重要参数,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确定。
(4) 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在进行箱梁内模负弯矩计算时,需要考虑结构的整体稳定性,避免出现局部失稳的情况。
5. 结语。
桥面系负弯矩张拉伸长值及压力表读数计算书1、钢铰线标准强度:f pk=1860MpaΦs15.24钢线标准截面面积:A=139mm2钢铰线标准弹性模量:E p =195000N/mm22、钢绞线张拉控制应力:0.75f pk=1395Mpa单股控制张拉力:P p=0.75f pk×A p=1395×139=193905N 3、预应力钢绞线张拉时理论伸长值△L∆L=Pp×L Ap×Ep其中:L为预应力钢绞线长度(mm)E p为弹性模量N/mm2A p为钢绞线截面面积mm2P p为预应力钢绞线平均张拉力N4、35m箱梁顶板负弯矩张拉计算:T1 单股钢绞线长:8600mm△L=(P p×L)/(A p×E p)=(193905×8600)/(139×195000)=62mmT2 单股钢绞线长:11600mm△L=(P p×L)/(A p×E p)=(193905×11600)/(139×195000)=83mmT3/T4 单股钢绞线长:16600mm△L=(P p×L)/(A p×E p)=(193905×16600)/(139×195000)=119mm5、30m箱梁顶板负弯矩张拉计算:T1 单股钢绞线长:7600mm△L=(P p×L)/(A p×E p)=(193905×7600)/(139×195000)=54mmT2 单股钢绞线长:10600mm△L=(P p×L)/(A p×E p) =(193905×10600)/(139×195000)=76mmT3 单股钢绞线长:15600mm△L=(P p×L)/(A p×E p)=(193905×15600)/(139×195000)=112mm6、压力表读数计算张拉采用两端张拉,张拉程序:0 10%σcon 20%σcon 100%σcon (持荷5min锚固)σcon为张拉时的控制应力,σcon= P p张拉顺序:35m箱梁T4 T3 T2 T130m箱梁T3 T2 T11)QYC270型千斤顶,顶编号2716,压力表编号884直线回归方程:P(MPa)=0.246538F(KN)+0.120432故压力表读数:10%σcon时:0.246538×10%×193.905+0.120432=4.9 MPa 20%σcon时:0.246538×20%×193.905+0.120432=9.7 MPa 100%σcon时:0.246538×100%×193.905+0.120432=47.9 MPa 2)QYC270型千斤顶,顶编号2716,压力表编号930直线回归方程:P(MPa)=0.2432829 F(KN)+0.175059故压力表读数:10%σcon时:0.2432829×10%×193.905+0.175059=4.9 MPa 20%σcon时:0.2432829×20%×193.905+0.175059=9.6 MPa 100%σcon时:0.2432829×100%×193.905+0.175059=47.3 MPa 3)QYC270型千斤顶,顶编号2717,压力表编号774直线回归方程:P(MPa)0.2406259F(KN) +0.358945故压力表读数:10%σcon时:0.2406259×10%×193.905+0.358945=5.0 MPa 20%σcon时:0.2406259×20%×193.905+0.358945=9.7 MPa 100%σcon时:0.2406259×100%×193.905+0.358945=47.0 MPa 4)QYC270型千斤顶,顶编号2717,压力表编号780直线回归方程:P(MPa)0.2364972F(KN) +0.434404故压力表读数:10%σcon时:0.2364972×10%×193.905+0.434404=5.0 MPa 20%σcon时:0.2364972×20%×193.905+0.434404=9.6 MPa 100%σcon时:0.2364972×100%×193.905+0.434404=46.3 MPa。
25-40m箱梁张拉计算书箱梁及预应力盖梁张拉计算书第一章:25m预制箱梁张拉计算一、概况1、设计要求(1)预应力钢束:采用高强度底松弛7丝捻制的预应力钢绞线,公称直径15.2mm,公称面积140mm2,标准强度f pk=1860Mpa,弹性模量E p=1.95*105Mpa,1000h后应力松弛不大于2.5%。
(2)箱梁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85%,且混凝土龄期不小于7d,方科张拉。
(3)施加预应力应采用张拉力与引伸量双控,当预应力钢束张拉达到设计张拉力时,实际引伸值与理论引伸值的误差应控制在6%以内。
(4)锚下控制力为:0.75pk二、计算数据汇总1、公称面积(mm2):As=140 mm2;2、标准强度(Mpa):f pk=1860Mpa;3、预埋金属螺旋管道每延米影响系数:K=0.0015;4、预埋金属螺旋管道每延米摩擦系数:u=0.25;5、张拉根数(个):n=2;6、超张系数:b=1.0三:计算式1、理论伸长值(mm):ΔL=P p*L/(A s*E s)2、预应力平均张拉控制力(N):P p=P*[1-ε-(K*X+ u*θ)]/( K*L+ u*θ)三、预制箱梁中跨计算步骤1、钢绞线长度计算本项目梁板钢绞线共8束,每束2根,张拉时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孔道长度(L)mm,见下表(表1-1)张拉端至计算截面孔道长度表1-12、弧度根据设计图纸,N1-----N6切线角换算为弧度,其数值见下表(表1-2)切线角换算弧度值表1-23、钢绞线有效长度根据设计图纸钢绞线圆弧半径及对应切线角,计算钢绞线有效长度,经计算,其数值见下表(表1-3)钢绞线有效长度表1-34、1-ε-(K*X+ u*θ)经计算,其具体数值见表1-4。
1-ε-(K*X+ u*θ)值表1-45、锚下张拉控制力控制张拉应力(0.75*1860)*钢绞线截面面积(140m㎡)*张拉根数(4)*超张系数(1.0)】/根数/1000。
百色至靖西高速公路BJ-A03合同段工点里程: K7+550~K10+500陆立大桥T梁负弯矩张拉计算书编制:复核:审核:中交第四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百色至靖西高速公路BJ-A03标合同段项目经理部陆立大桥T梁负弯矩张拉计算书一、张拉施工方案我标段K9+875陆立大桥设计为40米T梁,上部采用2联(4×40m)+(4×40m)预应力砼T梁,先简支后结构连续。
T梁负弯矩钢绞线采用高强度低松弛钢绞线,f pk=1860Mpa,公称直径d=15.2mm,公称面积Ay=140mm2,弹性模量Ey=2.00×105Mpa。
锚具采用BM15-5型、BM15-4型系列锚具及其配件,预应力管道采用高密度聚乙烯波纹管。
所有锚具及钢绞线按材料检验批量抽检,严禁使用不合格材料。
所有材料要有厂方提供的质量说明书和出厂时间。
钢绞线要防止生锈和影响水泥粘结的油污。
钢绞线下料采用砂轮切割机按加工长度下料。
墩顶连续段钢筋绑扎结束后,由专人对波纹管进行检查,若有孔眼须用胶布缠好,严禁进浆。
预应力张拉前先对墩顶连续段砼同条件养护砼试件进行试压,达到设计强度90%以上且养护龄期不小于10天方可张拉,钢束张拉时应两端对称、均匀张拉,张拉前先对张拉千斤顶进行校核。
张拉顺序为:100% N3→100% N2→100%N1,张拉程序:0-10%óck-20%óck-ócon (持荷2分钟锚固)--ócon(锚固)。
张拉时实行双控,理论伸长量与实际伸长量相差应控制在±6%之间,否则应分析原因或重新张拉。
张拉完割除钢绞线头,及时压浆。
张拉时做好施工记录。
二、 理论伸长值计算1、 理论伸长量计算钢绞线采用15.2mm 单根截面面积140mm 2 标准强度Ryb=1860MPa 弹性模量Ey=2.00×105MPa 管道摩擦系数μ=0.17 管道偏差系数K=0.0015 锚下控制应力δ=0.75×Ryb=1860×0.75=1395MPa每股控制张拉力1395×140=195300N4股钢绞线控制张拉力N=195300×4=781200N=781.2KN5股钢绞线控制张拉力N=195300×5=976500N=976.5KN 计算公式:()()01kx kx L y y y y Pe PL e L A E A E kL μθμθμθ-+-+⎡⎤-∆==⎢⎥+⎣⎦⎰ 其中式中: P ·········钢绞线张拉力L ∆·········预应力钢绞线的计算伸长量 L ·········预应力钢绞线的长度y E ·········预应力钢绞线的弹性模量y A ·········钢绞线的截面积 简化计算式:y yPL L A E ∆=P·········钢绞线平均张拉力,·········预应力钢绞线的计算伸长量LL·········预应力钢绞线的长度E·········预应力钢绞线的弹性模量yA·········钢绞线的截面积y△L=Σ(P P L/AyEg)根据上叙公式和规范要求,整理出我标段40mT梁负弯矩理论伸长量结果如表所示:三、张拉数据表我部于9月底进场YCW250B预应力用液压千斤顶两台,已通过广西预应力机具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验,根据其检验报告,千斤顶回归方程:1、(1)、预应力用液压千斤顶编号:1(2)、压力表编号为61224.12E(3)、线形回归方程:F=5.084P-1.602相关系数为:r=0.999892、(1)、预应力用液压千斤顶编号:12336(2)、压力表编号为61489.12E(3)、线形回归方程:F=4.75P-1.429相关系数为:r=0.99975F ——控制张拉应力(KN)P ——油表读数(MP)根据上叙回归方程,整理张拉数据见表。
千斤顶张拉力与对应油表读数计算一、锚下控制应力:σK=0.75fpa=1395Mpa二、预应力筋的截面面积Ap=140mm2三、单根钢绞线张拉的张拉力F=σk*Ap=1395Mpa*140mm2=195300N四、25m箱梁钢绞线的张拉控制力:3根钢绞线束:F1=3*σK*AP=3*195.3KN=585.9KN4根钢绞线束:F2=4*σK*AP=4*195.3KN=781.2KN5根钢绞线束:F3=5*σK*AP=5*195.3KN=976.5KN五、1#千斤顶张拉、9953号油表时:千斤顶回归方程:P=0.0478F(KN)+0.66式中:P——油压表读数(Mpa) F——千斤顶拉力(KN)油压表读数计算如下六、1#千斤顶张拉、5247号油表时:千斤顶回归方程:P=0.0484F(KN)-0.25式中:P——油压表读数(Mpa) F——千斤顶拉力(KN)油压表读数计算如下七、2#千斤顶张拉、7297号油表时:千斤顶回归方程:P=0.0482F(KN)+0.22式中:P——油压表读数(Mpa) F——千斤顶拉力(KN)油压表读数计算如下八、2#千斤顶张拉、7424号油表时:千斤顶回归方程:P=0.0502F(KN)+0.21式中:P——油压表读数(Mpa) F——千斤顶拉力(KN)油压表读数计算如下伸长量验算一、锚下控制应力:σK=0.75fpa=1395Mpa二、预应力筋的截面面积Ap=140mm2三、单根钢绞线张拉的张拉力P=σk*Ap=1395Mpa*140mm2=195300N四、预应力平均张拉力计算公式及参数:Pp=P*(1-e-(kx+μθ)/(kx+μθ)式中:Pp——预应力筋的平均张拉力(N)P ——预应力筋张拉端的张拉力(N)X——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孔道长度(m)θ——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曲线孔道部分切线的夹角之和(rad) K——孔道每米局部偏差对摩擦的影响系数,取0.0015μ——预应力筋与孔道壁的摩擦系数,取0.25五、预应力筋的理论伸长量计算公式及参数:△L=Pp*L/Ap*Ep式中:Pp——预应力筋平均张拉力(N)L——预应力筋的长度(mm)Ap——预应力筋的截面面积(mm2),取140mm2Ep——预应力筋的弹性模量(N/mm2),取1.95×105Pa六、伸长量计算:(1)20m中跨一片预制箱梁1、N1束一端的伸长量:单根钢绞线张拉的张拉力p=0.75×1860×140=195300N从张拉端开始分段计算至跨径中心线:X工作长=0.46m ;X斜直=6.384m;X曲=2.88m ; X直=0.437m;θ=5.5*π/180=0.09599rad伸长量计算如下:设计伸长量为139mm2、N2束一端的伸长量:单根钢绞线张拉的张拉力p=0.75×1860×140=195300N从张拉端开始分段计算至跨径中心线:X工作长=0.46m; X斜直=4.923m;X曲=2.88m;X直=1.915m;θ=5.5*π/180=0.09599rad伸长量计算如下:设计伸长量为138mm3、N3束一端的伸长量:单根钢绞线张拉的张拉力p=0.75×1860×140=195300N从张拉端开始分段计算至跨径中心线:X工作长=0.46m;X斜直=1.066m;X曲=0.733m;X直=7.783m;θ=1.4*π/180=0.024435rad伸长量计算如下:设计伸长量137mm(2)20m边跨一片预制箱梁1、N1束一端的伸长量:单根钢绞线张拉的张拉力p=0.75×1860×140=195300N从张拉端开始分段计算至跨径中心线:X工作长=0.46m;X斜直=4.772m;X曲=2.88m;X直=2.097m;θ=5.5*π/180=0.09599rad伸长量计算如下:设计伸长量139mm2、N2束一端的伸长量:单根钢绞线张拉的张拉力p=0.75×1860×140=195300N从张拉端开始分段计算至跨径中心线:X工作长=0.46m;X斜直=4.556m;X曲=3.49m;X直=4.267m;θ=5*π/180=0.0873rad伸长量计算如下:设计伸长量为173mm3、N3束一端的伸长量:单根钢绞线张拉的张拉力p=0.75×1860×140=195300N从张拉端开始分段计算至跨径中心线:X工作长=0.46m;X斜直=2.961m;X曲=3.49m;X直=5.867mθ=5*π/180=0.0873rad伸长量计算如下:设计伸长量为173mm4、N4束一端的伸长量:单根钢绞线张拉的张拉力p=0.75×1860×140=195300N从张拉端开始分段计算至跨径中心线:X工作长=0.46m;X斜直=1.017m;X曲=0.733m;X直=10.501mθ=1.4*π/180=0.0244rad伸长量计算如下:设计伸长量为173mm(3)25m箱梁顶板束钢绞线1、T1束一端的伸长量:单根钢绞线张拉的张拉力p=0.75×1860×140=195300N从张拉端开始分段计算至桥墩中心线:X工作长=0.46m;X直=3.5m;伸长量△L工作长=P*L/(Ap*Ep)=195300*0.46/(140*1.95*105)=3.29mm伸长量△L直=P*L/(Ap*Ep)=195300*3.5/(140*1.95*105)=25.03mm△L=(△L工作长+△L直)*2=(3.29+25.03)*2=56.64mm设计伸长量为50mm2、T2束一端的伸长量:单根钢绞线张拉的张拉力p=0.75×1860×140=195300N从张拉端开始分段计算至桥墩中心线:X工作长=0.46m ;X直=7m;伸长量△L工作长=P*L/(Ap*Ep)=195300*0.46/(140*1.95*105)=3.29mm伸长量△L直=P*L/(Ap*Ep)=195300*7/(140*1.95*105)=50.07mm△L=(△L工作长+△L直)*2=(3.29+50.07)*2=106.72mm设计伸长量为106.72mm亲爱的各位老师,您们好!我叫xxx,我的毕业论文题目是《数字图书馆资源共享中云计算的现状、颈瓶与对策研究》。
箱梁顶板负弯矩预应力筋的张拉数值计算作者:熊明祥来源:《价值工程》2017年第14期摘要:预应力筋的张拉数值计算和测量是预应力结构施工质量控制的关键和重点,张拉数值计算是基础、是重中之重。
张拉数值计算准确与否对预应力构件的质量和使用寿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张拉数值计算涉及内容多、步骤复杂、难度大。
以某高速公路A2标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箱梁顶板负弯矩预应力筋(低松弛钢绞线)的张拉数值计算为例,介绍了桥梁工程中箱梁顶板负弯矩预应力筋的张拉数值计算内容、计算方法、计算步骤、要点和注意事项。
Abstract: Numerical calculation and measurement of prestressed tendon is the key point of construction quality control of prestressed structure, and tension numerical calculation is the foundation and the most important. Whether the tension numerical calculation is accurate or not plays a decisive role in the quality and service life of the prestressed component. Tensioning numerical calculation involves the content, more complicated and difficult steps. Taking the tension numerical calculation of negative prestressed tendons (low relaxation strand) of prestressed reinforced concrete box beam on A2 highway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numerical calculation,calculation method, calculation steps, main points and points of attention of the tension moment of negative bending moment prestressed reinforcement of box beam roof in bridge engineering.关键词:箱梁;顶板;负弯矩;预应力筋;张拉;数值Key words: box beam;roof;negative bending moment;prestressing tendons;tension;numerical中图分类号:U44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14-0089-030 引言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广泛应用在各种建筑工程中。
40米箱梁顶板负弯矩钢束张拉理论伸长量一、顶板负弯矩钢束理论伸长量1、T1钢束负弯矩预应力筋T1采用三束4φ15.2的钢绞线束,由于每束中的每根钢绞线受力是一样的,因此每束中的每根钢绞线的伸长量也是一致的,故我们可以计算每束中的一根钢绞伸长量即可。
张拉时采用单顶单根钢束单端张拉,因此需计算全幅钢束伸长量。
工具夹片至锚垫板距离约为20cm,而每根钢绞线的张拉端控制力为:张拉控制力N k=75%*R y b*140=0.75*1860*140=195300N=195.3KN,A y=140mm2, E g=1.95*105MPa,预应力孔道采用圆形金属波纹管,故μ=0.25,k=0.0015,回缩量为6mm(一端)。
将负弯矩钢束全段计算:θ=0。
/180。
*π=0rad将数据列入下表得:将表中的数据代入下式,得理论伸长量:ΔL=PL/A y E g分段求得:ΔL=0.057m=57mm2、T2钢束负弯矩预应力筋T2采用二束4φ15.2的钢绞线束,由于每束中的每根钢绞线受力是一样的,因此每束中的每根钢绞线的伸长量也是一致的,故我们可以计算每束中的一根钢绞伸长量即可。
张拉时采用单顶单根钢束单端张拉,因此需计算全幅钢束伸长量。
工具夹片至锚垫板距离约为20cm,而每根钢绞线的张拉端控制力为:张拉控制力N k=75%*R y b*140=0.75*1860*140=195300N=195.3KN,A y=140mm2, E g=1.95*105MPa,预应力孔道采用圆形金属波纹管,故μ=0.25,k=0.0015,回缩量为6mm(一端)。
将负弯矩钢束全段计算:θ=0。
/180。
*π=0rad将各段数据列入下表得:将表中的数据代入下式,得理论伸长量:ΔL=PL/A y E g分段求得:ΔL=0.078m=78mm3、N3钢束负弯矩预应力筋T3采用四束4φ15.2的钢绞线束,由于每束中的每根钢绞线受力是一样的,因此每束中的每根钢绞线的伸长量也是一致的,故我们可以计算每束中的一根钢绞伸长量即可。
目录一、编制依据 (2)二、工程概况 (2)三、张拉施工方案 (3)1、施工准备 (3)2、张拉 (3)四、压浆施工方案 (5)1、水泥浆拌制 (5)2、压浆 (5)五、施工注意事项 (5)六、安全保证措施及文明施工 (6)1、安全保证措施 (6)2、文明施工 (6)一、编制依据1、205国道丰南至古冶段改建工程两阶段施工图设计;2、国家交通部发布的有关规范的要求;3、《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D62/2004;4、业主及总监办下发的有关文件;5、本合同段沿线的水文地质条件;6、我单位以往施工类似工程所积累的经验。
二、工程概况205国道SG-6合同有3-25米中桥一座。
箱梁顶板设计为钢绞线进行负弯矩张拉,即浇筑湿接头及绞缝结束后砼强度达到100%,开始张拉墩顶负弯矩施工。
空心板孔道压浆采用C50水泥浆。
主要材料,墩顶连续负弯矩预应力钢绞线采用高强度低松弛钢绞线,并符合《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国家标准》(GB/T5224-2003)的规范要求。
单根直径ΦS15.2mm,截面积A=140mm2,标准强度f PK=1860MPa,弹性模量=1.95×105MPa。
钢绞线采用两端张拉,每束钢绞线的张拉控制力为0.75fp。
计Ey算参数μ=0.25、K=0.0015。
施工时,实测伸长量的误差应控制在±6%内,否则应查明原因,重新张拉。
施工前,提前做好钢绞线、水泥、膨胀剂、外加剂等原材料试验工作与水泥浆配合比工作。
水泥浆配合比审批报告总监办均已批复。
其中水泥采用冀东水泥P.042.5R。
膨胀剂采用秦皇岛顺凯达有限公司SKD-14。
上述原材料经试验均符合规范要求。
水自备打井,经化验符合规范要求。
三、张拉施工方案1、施工准备(1)张拉前的准备工作有:穿束、安装锚具、安装顶压器和千斤顶、接油路、安装工具。
(2)材料进场后,技术人员对其进行外观检查,钢绞线表面无裂纹、毛刺、机械损伤、氧化铁或油渍,检查厂方的质量保证书,货单必须统一,取样试验,符合设计要求。
跨径30+40+30米天桥预应力现浇箱梁张拉计算书一、预应力材料要求及设计参数要点30+40+30米跨径的天桥现浇箱梁张拉用预应力钢绞线采用符合《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5224-2003)标准的φs15.2,其公称直径为15.2mm,试验检测公称截面积140.2mm2,抗拉强度标准值fpk =1860MPa,张拉控制应力σcon=0.75fpk=1395MPa,单股张拉控制力P=195.6KN。
即:腹板束YM15-16张拉控制力为:3129.6KN,顶板束BM15-5张拉控制力为:195.6KN。
试验检测钢绞线理论弹性模量Ep=2.0×105MPa,松弛系数Ⅱ级,ζ=0.3。
全桥共第一联现浇箱梁的预应力钢绞线腹板采用16φs15.2mm,腹板需用单根总长度为101.48m;顶板采用5φs15.2mm单根需用长度17m,合计总重22.57t。
锚具采用YM15-16,计24套,BM15-5和BM15-5P,各12套。
波纹管采用φ内=90mm的金属波纹管,共需1197.16m,扁管90×19mm采用金属波纹管,需198m。
二、张拉控制顺序及程序依据设计图纸,本桥箱梁砼浇筑工、共一联,梁高2.1米,分两次浇筑完成;当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100%且其龄期不小于10天后方可进行预应力钢束张拉。
钢束张拉时,采用两端张拉,左右腹板上应对称均匀进行。
预应力筋按技术规范和设计图纸进行张拉,张拉程序为0→初应力→量测延伸量δ0→25%σK→张拉至设计吨位P→持荷5min 。
箱梁每侧腹板上各六束(为F1、F2、F3、F1a、F2a、F3a)钢绞线,具体预应力钢束的张拉顺序为:F2(F2a)→F3(F3a)→F1(F1a)。
顶板扁束负弯矩在腹板钢束张拉完成后,由箱梁两侧向中间采用单端交替张拉。
顶板负弯矩钢束在全联箱梁浇筑并腹板张拉完毕后再进行张拉,施工时预留张拉孔。
三、腹板钢绞线下料长度计算钢绞线的下料长度按公式L=L0+(L1+L2+L3+L4)确定。
XXXXX项目第三合同段KXXXXX一桥桥面系负弯矩张拉计算说明一、预应力张拉计算说明根据XXX项目XXXXX桥设计图纸,结合《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提供的张拉计算公式进行张拉计算。
采用平均张拉法,计算箱梁主体钢束张拉力和预应力筋理论伸长值。
1、计算参数确定:采用符合GB/T 5224-2003标准的低松弛高强度预应力钢绞线。
单根钢绞线直径为15.2mm,钢绞线公称面积为139mm2,抗拉强度标准值1860MPa,弹性模量Eg=1.95×105MPa, 预应力筋与孔道壁的摩擦系数μ=0.25,孔道每米局部偏差对摩擦的影响系数K=0.0015。
钢绞线张拉控制应力为1860*0.75=1395 MPa。
钢筋回缩和锚具变形为6mm (一端)。
二、T梁桥面负弯矩张拉计算1)钢束T1钢绞线:Ay=1×139=139mm2,L=AB+BC+CD=1.193+1.587+8.367=11.147m。
钢束的张拉力a、张拉力的计算:ΡA=σk×Ay/1000=1395×139/1000=193.905KNΡB= P A=193.905KNΡC=ΡB*[1-e-(Kx+μθ)]/(Kx +μθ)μ=0.25,k=0.0015,θ=0.1571rad ,x=1.587m,ΡC=189.92KNb、伸长值的计算:△L AB=ΡA *L/Ay*Eg=8.54mm△L BC=ΡC*L/Ay*Eg=11.1mm△L CD=ΡC *L/Ay*Eg=58.62mm理论伸长值L=2(△L AB +△L BC +△L CD )=156mm伸长值=理论伸长值+ 回缩量=156.52+12=168mm2)钢束T2钢绞线:Ay=1×139=139mm2,L=AB+BC+CD=1.193+1.587+5.367=8.147m。
钢束的张拉力a、张拉力的计算:ΡA=σk×Ay/1000=1395×139/1000=193.905KNΡB= P A=193.905KNΡC=ΡB*[1-e-(Kx+μθ)]/(Kx +μθ)μ=0.25,k=0.0015,θ=0.1571rad ,x=1.587m,ΡC=189.92KNb、伸长值的计算:△L AB=ΡA *L/Ay*Eg=8.54mm△L BC=ΡC*L/Ay*Eg=11.1mm△L CD=ΡC *L/Ay*Eg=37.60mm理论伸长值L=2(△L AB +△L BC +△L CD )=114mm伸长值=理论伸长值+ 回缩量=114+12=126mm3)钢束T3钢绞线:Ay=1×139=139mm2,L=AB+BC+CD=1.193+1.587+2.367=5.147m。
千斤顶张拉力与对应油表读数计算一、锚下控制应力:σK=0.75fpa=1395Mpa二、预应力筋的截面面积Ap=140mm2三、单根钢绞线张拉的张拉力F=σk*Ap=1395Mpa*140mm2=195300N四、25m箱梁钢绞线的张拉控制力:3根钢绞线束:F1=3*σK*AP=3*195.3KN=585.9KN4根钢绞线束:F2=4*σK*AP=4*195.3KN=781.2KN5根钢绞线束:F3=5*σK*AP=5*195.3KN=976.5KN五、1#千斤顶张拉、9953号油表时:千斤顶回归方程:P=0.0478F(KN)+0.66式中:P——油压表读数(Mpa) F——千斤顶拉力(KN)油压表读数计算如下六、#千斤顶张拉、5247号油表时:千斤顶回归方程:P=0.0484F(KN)-0.25式中:P——油压表读数(Mpa) F——千斤顶拉力(KN)油压表读数计算如下七、2#千斤顶张拉、7297号油表时:千斤顶回归方程:P=0.0482F(KN)+0.22式中:P——油压表读数(Mpa) F——千斤顶拉力(KN)油压表读数计算如下八、2#千斤顶张拉、7424号油表时:千斤顶回归方程:P=0.0502F(KN)+0.21式中:P——油压表读数(Mpa) F——千斤顶拉力(KN)油压表读数计算如下伸长量验算一、锚下控制应力:σK=0.75fpa=1395Mpa二、预应力筋的截面面积Ap=140mm2三、单根钢绞线张拉的张拉力P=σk*Ap=1395Mpa*140mm2=195300N四、预应力平均张拉力计算公式及参数:Pp=P*(1-e-(kx+μθ)/(kx+μθ)式中:Pp——预应力筋的平均张拉力(N)P ——预应力筋张拉端的张拉力(N)X——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孔道长度(m)θ——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曲线孔道部分切线的夹角之和(rad) K——孔道每米局部偏差对摩擦的影响系数,取0.0015μ——预应力筋与孔道壁的摩擦系数,取0.25五、预应力筋的理论伸长量计算公式及参数:△L=Pp*L/Ap*Ep式中:Pp——预应力筋平均张拉力(N)L——预应力筋的长度(mm)Ap——预应力筋的截面面积(mm2),取140mm2Ep——预应力筋的弹性模量(N/mm2),取1.95×105Pa六、伸长量计算:(1)20m中跨一片预制箱梁1、N1束一端的伸长量:单根钢绞线张拉的张拉力p=0.75×1860×140=195300N从张拉端开始分段计算至跨径中心线:X工作长=0.46m ;X斜直=6.384m;X曲=2.88m ; X直=0.437m;θ=5.5*π/180=0.09599rad伸长量计算如下:设计伸长量为139mm2、N2束一端的伸长量:单根钢绞线张拉的张拉力p=0.75×1860×140=195300N从张拉端开始分段计算至跨径中心线:X工作长=0.46m; X斜直=4.923m;X曲=2.88m;X直=1.915m;θ=5.5*π/180=0.09599rad伸长量计算如下:设计伸长量为138mm3、N3束一端的伸长量:单根钢绞线张拉的张拉力p=0.75×1860×140=195300N从张拉端开始分段计算至跨径中心线:X工作长=0.46m;X斜直=1.066m;X曲=0.733m;X直=7.783m;θ=1.4*π/180=0.024435rad伸长量计算如下:设计伸长量137mm(2)20m边跨一片预制箱梁1、N1束一端的伸长量:单根钢绞线张拉的张拉力p=0.75×1860×140=195300N从张拉端开始分段计算至跨径中心线:X工作长=0.46m;X斜直=4.772m;X曲=2.88m;X直=2.097m;θ=5.5*π/180=0.09599rad伸长量计算如下:设计伸长量139mm2、N2束一端的伸长量:单根钢绞线张拉的张拉力p=0.75×1860×140=195300N从张拉端开始分段计算至跨径中心线:X工作长=0.46m;X斜直=4.556m;X曲=3.49m;X直=4.267m;θ=5*π/180=0.0873rad伸长量计算如下:设计伸长量为173mm3、N3束一端的伸长量:单根钢绞线张拉的张拉力p=0.75×1860×140=195300N从张拉端开始分段计算至跨径中心线:X工作长=0.46m;X斜直=2.961m;X曲=3.49m;X直=5.867mθ=5*π/180=0.0873rad伸长量计算如下:设计伸长量为173mm4、N4束一端的伸长量:单根钢绞线张拉的张拉力p=0.75×1860×140=195300N从张拉端开始分段计算至跨径中心线:X工作长=0.46m;X斜直=1.017m;X曲=0.733m; X直=10.501mθ=1.4*π/180=0.0244rad伸长量计算如下:设计伸长量为173mm(3)25m箱梁顶板束钢绞线1、T1束一端的伸长量:单根钢绞线张拉的张拉力p=0.75×1860×140=195300N从张拉端开始分段计算至桥墩中心线:X工作长=0.46m;X直=3.5m;伸长量△L工作长=P*L/(Ap*Ep)=195300*0.46/(140*1.95*105)=3.29mm伸长量△L直=P*L/(Ap*Ep)=195300*3.5/(140*1.95*105)=25.03mm△L=(△L工作长+△L直)*2=(3.29+25.03)*2=56.64mm设计伸长量为50mm2、T2束一端的伸长量:单根钢绞线张拉的张拉力p=0.75×1860×140=195300N从张拉端开始分段计算至桥墩中心线:X工作长=0.46m ;X直=7m;伸长量△L工作长=P*L/(Ap*Ep)=195300*0.46/(140*1.95*105)=3.29mm伸长量△L直=P*L/(Ap*Ep)=195300*7/(140*1.95*105)=50.07mm△L=(△L工作长+△L直)*2=(3.29+50.07)*2=106.72mm设计伸长量为106.72mm亲爱的各位老师,您们好!我叫xxx,我的毕业论文题目是《数字图书馆资源共享中云计算的现状、颈瓶与对策研究》。
预制箱梁张拉计算书预应力钢绞线施工时,采用张拉应力和伸长值双控,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误差不得超过6%,后张预应力技术一般用于预制大跨径简支连续梁、简支板结构,各种现浇预应力结构或块体拼装结构。
预应力施工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预应力筋张拉是预应力砼结构的关键工序,施工质量关系到桥梁的安全和人身安全,因此必须慎重对待。
一般现行常接触到的预应力钢材主要:有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PC光面钢丝、刻痕钢丝、冷拔低碳钢丝、精轧螺纹钢等材料。
对于后张法预应力施工时孔道成型方法主要有:金属螺旋管、胶管抽芯、钢管抽芯、充气充水胶管抽芯等方法。
本人接触多的是混凝土预应力钢绞线(PCstrand、1×7公称直径15,24mm,f pk=1860Mpa,270级高强底松弛),成孔方法多采用金属螺旋管成孔,本文就以此两项先决条件进行论述。
1 施工准备:1.1 熟悉图纸:拿到施工图纸应先查阅施工说明中关于预应力钢绞线的规格,一般预应力钢束采用ASTMA416-270级低松弛钢绞线,其标准强度为f pk=1860Mpa,1×7公称直径15,24mm,锚下控制力为Δk=0.75 f pk Mpa。
1.2 根据施工方法确定计算参数:注:摘自《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2000)附录G-8根据钢绞线试验结果取得钢绞线实际弹性模量Ep(一般为1.9~2.04×105Mpa)1.3 材料检测:金属螺旋管根据《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2000)附录G-7之要求检测;锚具根据《公路桥梁预应力钢绞线用YM锚具、连接器规格系列》(JT/T 329.1-1997)及《公路桥梁预应力钢绞线用锚具、连接器试验方法及检验规则》(JT/T 329.2-1997)之要求检测;钢绞线根据《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5224-2003之要求检测2 理论伸长量计算:后张法预应力钢绞线在张拉过程中,主要受到以下两方面的因素影响:一是管道弯曲影响引起的摩擦力,二是管道偏差影响引起的摩擦力;两项因素导致钢绞线张拉时,锚下控制应力沿着管壁向跨中逐渐减小,因而每一段的钢绞线的伸长值也是不相同的。
箱梁负弯矩张拉施工方案计算书1施工工艺中横梁内设置波纹管接头→穿设钢绞线→安装扁锚及夹片→预应力张拉→封锚→管道压浆。
1.1设置波纹管接头在中横梁钢筋安装同时设置波纹管接头,波纹管接头安装应牢固,连接处应用胶布缠封严实,防止漏浆。
因接头波纹管附近焊接作业较多,中横梁浇筑前应检查接头波纹管是否有烫伤,接头安装是否被扰动。
若出现问题及时整改,以免漏浆给后续压浆作业带来不便。
1.2穿设钢绞线1.2.1根据通用图可知锚下控制应力为:0.75f pk=1395Mpa,公称直径d=15.2mm 的低松弛高强度钢绞线。
1.2.2钢绞线下料要求①20m梁:φ内=70*25mm扁管孔道(T2)内钢绞线长度6米,工作长度每端30cm,T2每根钢绞线下料6.6米,每个孔道内4根钢绞线。
φ内=90*25mm扁管孔道(T1、T3)内钢绞线长度6米、13米,工作长度每端30Cm,T1、T3每根钢绞线下料分别为6.6米、13.6米,每个孔道内5根钢绞线。
②30m梁:φ内=60*25mm扁管孔道(T2)内钢绞线长度10米,工作长度每端30cm,T2每根钢绞线下料10.6米,每个孔道内3根钢绞线。
φ内=70*25mm扁管孔道(T1、T3)内钢绞线长度7米、15米,工作长度每端30Cm,T1、T3每根钢绞线下料分别为7.6米、15.6米,每个孔道内4根钢绞线。
钢绞线下料禁止采用气割焊、电弧焊,必须采用砂轮切割机割断。
1.2.3钢绞线穿设若无法全部穿过,应找到管道堵塞处,疏通管道后再进行穿设。
1.3安装扁锚及夹片1.3.1扁锚及夹片应在张拉当天安装,避免因过早安装致使扁锚及夹片锈蚀,影响张拉质量。
1.3.2 20m箱梁T1、T3管道应安装BM15-5扁锚,T2管道应安装BM15-4扁锚;30m箱梁T1、T3管道应安装BM15-4扁锚,T2管道应安装BM15-3扁锚。
扁锚安装前应清理出锚垫板张拉面,凿除锚垫板张拉面混凝土,使扁锚能够紧密结合在锚垫板的凹槽内。
1.3.3夹片安装应均匀的敲打夹片,直至将夹片与钢绞线敲打紧密。
1.4顶面负弯矩钢束的张拉施工1.4.1预制箱梁顶板负弯矩张拉工序:安装油顶→张拉→持压5分钟→卸顶。
1.4.2中横梁及其两侧与顶板负弯矩束同长度范围内的湿接缝混凝土龄期达到7天、强度达到设计的85%后,即可进行顶板负弯矩张拉工作。
扁锚及夹片安装当天及时张拉。
1.4.3顶板负弯矩张拉钢束T1、T2、T3采用两端张拉,张拉千斤顶就位应准确。
20m箱梁张拉顺序为T3、T1、T2号钢束,逐根对称单根张拉,30m箱梁张拉顺序为T3、T2、T1号钢束,逐根对称单根张拉。
钢束张拉采用双控。
锚下控制应力为0.75f。
每束预应力具体张拉程序如下:0-10%σk-20%σk -100%σk。
持荷5分钟。
预应力的伸长量L=b+c-2a (L表示实测伸长量;a表示10%σk的伸长量;b表示20%的伸长量;c表示100%的伸长量)预制箱梁的理论伸长值(两端):20m箱梁为T1=43mm,T2=43mm,T3=93mm;30m箱梁为T1=50mm,T2=71mm,T3=107mm。
每束钢绞线断丝或滑丝不超过1丝,每个断面断丝之和不超过该断面钢丝总数的1%1.5封锚预应力张拉完后立即做预应力封锚工作。
封锚前用砂轮切割机切除多余的钢绞线,保留钢绞线外露长度在3-5cm。
封锚是用砂浆将钢绞线及锚具一同封掉,注意留进浆孔和出浆孔,最好用塑料软管接出为宜。
1.6顶面负弯矩压浆1.6.1压浆前对压浆所用的设备进行性能检查,复合要求后方可进行压浆工作。
1.6.2清洗管道,首先用无油脂的压缩空气清洗管道,再用空压机压缩空气吹干管道,并用水泥浆将锚具周围的钢绞线间隙和孔洞封填,以防冒浆。
1.6.3拌制水泥浆,水泥为PO.52.5普通硅酸盐水泥,先加水,再放入水泥,经充分拌和以后,在加入压浆剂,拌和时间不少于2min以上,直至达到均匀的稠度为止。
稠度控制在规范范围内。
1.6.4孔道压浆顺序由下而上进行,同时必须由监理工程师在场,管道压浆自梁一端注入,另一端流出。
流出的水泥浆的稠度须达到14~16s,压力表的压力控制0.7Mpa上下。
水泥浆自调制压入孔道的延续时间不超过30~45min,并在使用前和压浆过程中不断搅动。
压浆时注意一定要进行孔道的饱压施工。
1.6.5压浆时,每一工作班按要求制取3组试件(每组为6个,70.7mm ×70.7mm×70.7mm立方体试件),标准养生28天,检查其抗压强度作为质量评定依据。
抗压强度应不低设计图纸规定。
2钢绞线及张拉机具性能指标2.1钢绞线采用∮j15.2标准型低松弛级钢绞线,弹性模量E P=1.95×105MPa;松弛率ρ=0.035,松弛系数ξ=0.3,截面面积A P=140㎜2。
2.2锚具采用BM15-3、BM15-4、BM15-5扁形锚具;2.3千斤顶采用YCQ25Q型千斤顶;最大张拉力225KN;最大行程200㎜;3张拉方法及张拉程序3.1 T1、T2、T3采取两端对称单根张拉,3.2张拉程序0→初应力10%δcon→20%δcon→100%δcon(持荷5min锚固)。
4张拉参数计算4.1预应力钢绞线平均张拉力计算P(1-e-(Κχ+μθ)Pp= (式1);Kx+μθ式中:Pp-预应力平均张拉力(N);P—预应力钢绞线两端张拉力(N);X—从张拉端至设计断面的孔道长度(m);θ—从张拉端至设计断面曲线孔道切线的夹角之和(rad);k—孔道每米局部偏差对摩擦的影响系数,取0.0015;μ—预应力钢绞线与孔道壁的摩擦系数,取0.25;根据施工图说明可知:锚下控制应力0.75f pk=1395Mpa控制张拉力P=1395*n*140=195300N(n为预应力筋的根数,当n=1时),即张拉力F=195.300 KN。
x值由箱梁的设计图纸可知:①20m箱梁x T1=6.6-0.6=6(m);x T2=6.6-0.6=6(m) ;x T3=13.6-0.6=13(m)。
②30m箱梁x T1=7.6-0.6=7(m);x T2=10.6-0.6=10(m);x T3=15.6-0.6=15(m)。
θ值由箱梁的设计图纸可知均为0。
代入(式1)得:得出各根钢绞线的Pp值;Pp值见表1。
表.1 Pp-预应力平均张拉力(N)4.2计算钢绞线的伸长量值ΔL(mm)由公式ΔL=(PpL)/(ApEp) (式2)式中:Pp-预应力平均张拉力(N);L—钢绞线长度(mm);取值为x N1,x N2,x N3;Ap—钢绞线的截面积,140mm2;Ep—钢绞线的弹性模量,1.95×105。
由以上式1、式2得出钢绞线的伸长值见表2。
表2 钢束引伸量一览表单位:mm4.3张拉程序夹片具有自锚性能的锚具0 初应力 1.0σk(锚固)(持荷5min);预应力计算:①F=σk×Ap =0.75R b y×Ap=1395×140=195.300KN由此可知单根初应力=10%×F=10%×195.300=19.53 KN;单根20%应力=20%×F=30%×195.300=39.06 KN;单根100%应力=100%×F=100%×195.300=195.30 KN;根据张拉千斤顶的检测报告选用配套的千斤顶和压力表。
预制箱梁采用两端同时张拉,所以同时使用两个千斤顶和压力表。
各级应力控制下的压力表读数计算见表4。
②实际伸长量计算:100%+20%-2*10%=c+b-2ac为张拉力100%时的读数b为张拉力20%时的读数a为张拉力10%时的读数实际引伸量值与理论引伸量值的误差应控制在6%以内。
6施工注意事项6.1钢绞线钢绞线存放在干燥处,避免潮湿锈蚀,工地存放时,要高出地面200mm,并及时用帆布进行覆盖。
钢绞线下料时,应将钢绞线表面油污、泥土清理干净,下料长度应按设计图纸给定的长度下料,以便张拉,钢绞线使用砂轮机进行切割,不得使用电弧切割。
穿钢绞线前,须将孔道清理干净,以免孔道被杂物堵塞,在未穿钢绞线前,应将孔道封堵,直至穿钢绞线和锚具时为止。
安装锚具和夹片时,要将两张拉端的钢绞线外露长度调成相等,不得出现两端外露长度相差超过15cm。
锚具和夹片要专人领取和保管,做到需要多少,领取多少,避免多余的锚具和夹片出现生锈和损坏,影响使用。
6.2张拉张拉的前提条件:在低温时,浇筑连续接头、中横梁及两侧的湿接缝,两侧湿接缝的浇筑长度与顶板负弯矩束相同的长度。
待砼的强度达到85%后,且砼龄期不小于7d,方可进行张拉顶板负弯矩钢束。
张拉前,将场内的挡板安装在两张拉端前3-4米的位置。
严禁切断负弯距张拉槽口处箱梁顶板下层纵、横向钢筋,张拉负弯距钢束时也不宜随便截断该钢筋。
6.3压浆待梁体的钢绞线张拉完毕后,应清理锚具端的压浆孔和孔道内的杂质,并将袋装水泥、外加剂、水泥浆搅拌机、压浆机等准备齐全,经试验人员检查无误,下发压浆配合比后,方可进行拌制水泥浆。
水泥浆(C50)使用水泥浆自动拌合机拌制,拌制的水泥浆要求无杂质、拌制均匀,不得出现有大的水泥团,易发生孔道压浆时堵管。
从开始拌制到压入孔道内的时间应控制在30至45分钟,对于因延时导致的流动性降低的水泥浆,不得通过加水来增加其流动性。
拌制的水泥浆其水灰比宜为0.35至0.45,稠度宜控制在14至18s之间。
水泥浆的水灰比、稠度和泌水率等参数由试验人员控制,未经允许,不得私自变动配合比。
压浆使用活塞式压浆机,先从下层向上层孔道,一个一个的进行。
压浆应缓慢、均匀地进行,不得中断,最大压浆压力宜为0.5至0.7MPa,压浆应保证孔道内浆液饱满和密实,饱满的标志是,出浆孔排出的浆液稠度和进浆孔的稠度相同为止,密实的控制要点是,在进出浆孔端,各设置一个开关,当出浆孔排出的浆液达到饱满时,关闭出浆孔开关,保持压浆压力不小于0.5MPa,稳压期不小于2min,之后在关闭进浆孔开关,停止压浆机工作。
进行下一压浆孔道的压浆工作。
待水泥浆初凝后,取下进出孔的开关及其附件,清理干净,待下次使用。
7安全注意事项7.1所有工作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上岗,在张拉两端应安放挡板。
7.2作业中,操作要平稳、均匀,张拉时两端不得站人。
在测量伸长量时,先停止张拉,操作人员站在侧面进行操作。
7.3张拉区域禁止非工作人员进入,周围要设置明显警示标志。
7.4钢绞线张拉后若发现断、滑丝及伸长值超标问题,需要卸荷重张时,要有专人巡视,在张拉作业区域内,防止其它人员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