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文件标准样本
- 格式:docx
- 大小:15.85 KB
- 文档页数:8
欧洲机械制造业工艺文件标准或样本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欧洲机械制造业工艺文件标准是指在机械制造过程中所需遵循和遵守的一系列规范和标准。
这些文件对于确保机械产品的质量、安全性和性能至关重要。
在欧洲,机械制造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行业,其产品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汽车、航空航天、医疗设备等。
对机械制造业工艺文件标准的遵守至关重要,不仅可以保障产品质量,还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
在欧洲机械制造业中,制定和遵守工艺文件标准是必不可少的。
这些标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工艺流程:工艺文件应详细描述机械产品的制造过程,包括所需的材料、设备、工艺参数等。
工艺流程应尽可能清晰和详细,确保每一个制造步骤都得到正确执行。
2.质量控制:工艺文件中应包括质量控制计划,明确质量检验的环节和标准。
通过严格的质量控制,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制造过程中的问题,确保产品质量。
3.安全措施:工艺文件中还应包括安全措施,确保制造过程中的安全性。
这些安全措施可以包括安全操作规程、紧急处理措施等,帮助员工在工作中避免意外发生。
4.标准化:工艺文件中应遵守相关的标准,如ISO、EN等国际标准。
遵守标准可以确保产品符合法律法规和市场需求,增强产品竞争力。
示例工艺文件标准样本:工艺文件名称:机械零部件加工工艺流程1.产品名称:轴承座2.材料:45#钢3.加工工艺流程:1)锻造:选择φ80圆钢材,锻造成适当形状2)车削:进行精密车削,确保尺寸精度3)铣削:进行表面铣削,提高表面光滑度4)热处理:进行热处理,提高材料硬度5)喷漆:进行涂装,保护表面4.质量控制:1)尺寸检验:每个零件均需进行尺寸检验,确保尺寸精度2)外观检验:进行外观检验,确保表面光滑度3)硬度测试:进行硬度测试,确保材料硬度达标5.安全措施:1)操作规程:员工需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操作安全2)防护措施:员工需佩戴个人防护用具,确保安全生产6.标准化:1)ISO9001认证:公司已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2)EN标准:产品符合EN标准要求欧洲机械制造业工艺文件标准对于确保产品质量、安全性和性能至关重要。
工艺文件编写规范--V1.0--1、目的为使本公司工艺文件的编制、评审、批准、发放、使用、更改、再次批准、标识、回收和作废等相关过程得到规范与管理,特制定本规范。
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生产所需要的工艺文件(工艺规范、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与记录表单)。
3、职责3.1工艺工程师负责工艺文件的编写;3.2生产、研发、质量负责工艺文件的审核;3.3生产高级经理负责工艺文件的批准;3.4生产负责执行工艺文件;3.5质量部负责监督工艺文件的执行;3.6相关部门负责本部门文件的接收和管理;4、编写规范4.1 文件的分类:4.1.1 生产文件:工艺规范:PE制作, Word档;操作规程:PE制作,Word档;作业指导书:PE制作,Excel档;工艺流程图:PE制作,Excel档;标准工时:PE制作,Excel档;4.1.2各类表格:PE根据实际需要制作,Excel档或者Word档;4.2 文件版本的编码、升级与抽换4.2.1版本的编码:字母编码(A~Y,I、O、Z三个字母不用)+数字编码(0~9)4.2.2工艺文件的版本升级1.小幅度修改(一般为文件总页数在30页内,修改篇幅少于1/3,文件总页数在40页内,修改篇幅少于1/4,以此类推),版本升级时候直接数字编码+1;2.大幅度修改(一般为文件总页数在30页内,修改篇幅多于1/3,文件总页数在40页内,修改篇幅多于1/4,以此类推),版本升级时候跳下一字母,数字编码为0.4.2.3工艺文件的抽换小幅度修改(一般为文件总页数在30页内,修改篇幅少于1/3,文件总页数在40页内,修改篇幅少于1/4,以此类推),采取抽换形式,抽换版次以A0,A1……方式体现,以此类推。
被抽换的页面,需要在当页右上角的“版本”栏用黑色字体标明相应的版次。
4.3 工艺文件制作标准格式4.3.1页面由表头与正文组成,表头含公司名称、公司LOGO、页次。
4.3.2字体规定:1.公司抬头字体:“5号宋体加粗”;2.文件名称字体:“1号宋体加粗”;3.文件内容字体:“5号宋体加粗”;4.英文、数字字体:“5号宋体”;5.文件一级编号字体:“小4号宋体”;5.字体颜色除以下情况,都必须为黑色:(1)改版文件,其修改处字体需以红色字体标注之;(2)注意事项、图例、重量标准、电动起子扭距设置值需以红色字体标注之;(3)其它特殊说明可用蓝色字体标注。
交工技术文件说明样本
1.工程设计:工程设计文件是交工技术文件的基础,包括工程的总体
设计、结构设计、设备设计等内容。
设计文件应符合相关国家标准和规范,具备结构合理、施工可行、安全可靠的特点。
2.施工图:施工图是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需的技术文件,它详细描述了
工程建设的具体细节和操作要求。
施工图应包括平面图、剖面图、立面图等,根据具体情况还可以包括施工工艺图、电气图等。
3.施工工艺:施工工艺是指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技术措施和操
作方法。
施工工艺文件应包括工程施工的各个环节,如基坑开挖、土方回填、混凝土浇筑、钢筋安装、设备安装等。
工艺文件应符合施工图设计的
要求,力求合理、安全、高效。
4.质量控制:质量控制是确保工程项目质量的一项重要工作。
质量控
制文件主要包括质量控制计划、施工质量检验计划、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等。
通过质量控制文件的制定和实施,可有效提高工程的质量水平和可靠性。
5.验收标准:验收标准是工程项目验收的依据,它规定了工程项目验
收时所需符合的技术要求和标准。
验收标准应与设计文件、施工图和质量
控制文件相一致,具备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验收标准的编制工作应在工程
设计和施工过程中进行,以确保验收结果的准确性。
综上所述,交工技术文件是工程项目交付的重要文件,对确保工程项
目的安全、质量和进度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科学、规范的编制和实施,可
以提高工程项目的质量水平和可靠性,实现优质工程的交付。
工艺文件管理制度(标准版)1.引言工艺文件是制造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导生产、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的基础。
工艺文件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有助于规范工艺文件的管理,提高工艺文件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从而为企业的生产和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本文档旨在制定一套标准化的工艺文件管理制度,以规范企业的工艺文件管理。
2.工艺文件管理原则2.1科学性原则工艺文件应基于科学、合理的工艺流程和技术要求编制,确保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产品质量的可靠性。
2.2系统性原则工艺文件管理应涵盖工艺文件的编制、审核、批准、发布、实施、修订等全过程,形成完整的工艺文件管理体系。
2.3动态管理原则工艺文件管理应适应生产发展和工艺改进的需要,及时对工艺文件进行修订和完善,确保工艺文件的现行有效。
2.4保密原则工艺文件涉及企业的核心技术,应严格控制工艺文件的传播和使用范围,防止技术外泄。
3.工艺文件管理职责3.1工艺文件编制部门负责制定、修订工艺文件,确保工艺文件的正确性、完整性和可行性。
3.2工艺文件审核部门负责对工艺文件进行审核,确保工艺文件符合相关法规、标准和企业内部规定。
3.3工艺文件批准部门负责对审核合格的工艺文件进行批准,具有对工艺文件的最终决策权。
3.4工艺文件发布部门负责将批准的工艺文件发布到相关部门和岗位,确保工艺文件的有效实施。
3.5工艺文件实施部门负责按照工艺文件要求组织生产,并对工艺文件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
3.6工艺文件修订部门负责根据生产实际和工艺改进情况,对工艺文件进行修订,提高工艺文件的适应性。
4.工艺文件管理流程4.1工艺文件编制编制依据工艺文件编制应依据产品图纸、技术标准、工艺规程等相关资料进行。
编制要求工艺文件应明确工艺流程、工艺参数、操作方法、质量控制等内容,确保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
编制审批工艺文件编制完成后,需提交至工艺文件审核部门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由工艺文件批准部门进行批准。
4.2工艺文件发布发布范围工艺文件发布范围应涵盖相关部门和岗位,确保相关人员了解和掌握工艺文件内容。
文件编号NA生效日期2013/08/22编制审核批准工艺文件编写规范--V1.0--1、目的为使本公司工艺文件的编制、评审、批准、发放、使用、更改、再次批准、标识、回收和作废等相关过程得到规范与管理,特制定本规范。
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生产所需要的工艺文件(工艺规范、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与记录表单)。
3、职责3.1工艺工程师负责工艺文件的编写;3.2生产、研发、质量负责工艺文件的审核;3.3生产高级经理负责工艺文件的批准;3.4生产负责执行工艺文件;3.5质量部负责监督工艺文件的执行;3.6相关部门负责本部门文件的接收和管理;4、编写规范4.1 文件的分类:4.1.1 生产文件:工艺规范:PE制作, Word档;操作规程:PE制作,Word档;作业指导书:PE制作,Excel档;工艺流程图:PE制作,Excel档;标准工时:PE制作,Excel档;4.1.2各类表格:PE根据实际需要制作,Excel档或者Word档;4.2 文件版本的编码、升级与抽换4.2.1版本的编码:字母编码(A~Y,I、O、Z三个字母不用)+数字编码(0~9)4.2.2工艺文件的版本升级1.小幅度修改(一般为文件总页数在30页内,修改篇幅少于1/3,文件总页数在40页内,修改篇幅少于1/4,以此类推),版本升级时候直接数字编码+1;2.大幅度修改(一般为文件总页数在30页内,修改篇幅多于1/3,文件总页数在40页内,修改篇幅多于1/4,以此类推),版本升级时候跳下一字母,数字编码为0.4.2.3工艺文件的抽换小幅度修改(一般为文件总页数在30页内,修改篇幅少于1/3,文件总页数在40页内,修改篇幅少于1/4,以此类推),采取抽换形式,抽换版次以A0,A1……方式体现,以此类推。
被抽换的页面,需要在当页右上角的“版本”栏用黑色字体标明相应的版次。
4.3 工艺文件制作标准格式4.3.1页面由表头与正文组成,表头含公司名称、公司LOGO、页次。
工艺文件编写规定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产品用工艺文件的类型格式、组成及填写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本企业生产的产品及其组成部分在组织生产和生产准备过程中工艺文件的编制工作。
2. 引用标准GB 1.1-2011 标准化工作导则标准编写的基本规定GB 4457.3-84 机械制图字体3. 一般规定工艺文件的文字表达准确、简明、通俗易懂,逻辑严谨,避免产生不易理解或不同理解的可能性、工艺文件术语、符号和计量单位应符合有关标准。
字体符号GB4457.3-84。
4. 工艺文件类型4.1 专用工艺文件针对某一个产品或零、部整件所编写的通用工艺文件。
4.2 典型工艺文件为一组结构及工艺特征相似的零、部件所设计的通用工艺文件。
4.3 工艺细则为某一专业工种共同遵守的通用操作规程。
4.4 汇总表按产品汇总某一工艺细则、某一典型工艺及汇总简易装配件或编制工艺图册等。
4.5 材料消耗工艺定额明细表在一定的生产条件下,生产单位产品或零件所需消耗材料的数量标准。
4.6 工艺路线分配表产品或零部件在生产过程中,由毛坯准备到成品包装入库的全部工艺过程的先后顺序分配表。
5. 工艺文件的格式公司采用的工艺文件格式列于下表中,供工艺设计人员选用:6 工艺文件的组成6.1 专用工艺文件6.1.1 复杂机械加工零件工艺文件1、艺表1(1a)2、艺表 23、艺表20(20 a)4、艺表24(放在有关工序之后)6.1.2 一般机械加工及冲压零件工艺文件1、艺表1(1a)2、艺表 23、艺表21(21a)4、艺表24(放在有关工序之后)6.1.3 焊接工艺文件1、艺表1(1a)2、艺表 23、艺表22(22a)6.1.4 装配、绕线工艺文件1、艺表1(1a)2、艺表 23、艺表74、艺表235、艺表25(放在没有检验点工序之后与本工序一起编页)6、艺表246.2 典型工艺文件根据工艺特点,工艺文件组成格式参照6.16.3汇总表1、艺表 1(1a)2、艺表 66.4 工艺路线分配表1、艺表 1(1a)2、艺表 243、艺表 56.5各厂材料消耗工艺定额明细表艺表 36.6 产品材料消耗工艺定额综合明细表艺表 4注:艺表24使用情况根据工艺文件复杂程度可增减,或放在首页、末页或某工序之后。
服装生产技术工艺文件服装生产技术文件很多,它是服装制作的重要依据。
我们把服装生产技术文件分为三大类,即生产文件、技术文件与质量文件。
生产文件重要包括:原辅材料耗料明细、原辅材料实物色卡、原辅材料备料明细、原辅材料清点明细、生产通知单、生产计划、装箱单,以及各种生产进度报表(如裁剪日报、缝制日报、包装日报)等等。
生产文件的核心为生产通知单。
技术文件主要包括:服装尺码单、样品确认意见、缝制工艺(缝纫指示书)、工艺更改意见、流水首件确认意见、缝制工序分解图、工时定额等等。
其核心文件为缝制工艺。
质量文件主要包括:服装质检报告、返修率报告表、质量分析报告、样品质量确认报告、首件产品质量确认报告等等。
上述各种生产技术文件可根据工厂实际需要进行制定,掌握各种生产数字、进行表格化生产技术管理并根据需要制作各种表格是服装生产技术管理者必备的素质。
在前面的章节中,我们对其中的一些文件已经做了介绍,这里我们主要对缝纫指示书的编写与基本格式做些较详细的说明。
一、缝制工艺的编制缝制工艺是根据工艺方案和有关技术资料编写的。
构成缝纫工艺依据的主要资料有:确认样品、产品订货要求、效果图及结构图、相关技术标准;机器设备明细;生产计划和投入本批生产计划;工人技术水平;原辅材料供应情况;新技术、新工艺项目的实施和鉴定情况;已经达到和计划达到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以及其它有关技术文件等。
其核心依据是确认样品。
(一)编写缝纫工艺的依据和要求1、编制缝纫工艺的依据①根据客供样品及有关文字说明或本企业试制的确认样;②根据定单指定的款式、规格、型号及生产批量;③根据本企业现有的设备配备与缝纫附件及可能使用的专用设备与缝纫附件;④根据客户提出的补充意见及销售地区的相关资料(如风土人情及特点等);⑤产品技术标准(国际标准、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等)规定的各项技术条件;⑥样品试制(确认样、船样)记录与改进意见;⑦原辅材料检验报告;⑧原辅材料理化测试报告(如面料的缩水率实验报告等);⑨原辅材料确认样卡;⑩产品缝制相关的操作样板。
工艺管理实用手册(实用文档)引言工艺管理作为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对于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手册旨在为工艺管理人员提供一份实用的指导,帮助其更好地开展工艺管理工作。
第一章工艺管理的基本概念1.1工艺管理的定义工艺管理是指对生产过程中各项工艺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和改进的一种管理方法。
其目的是确保产品在规定的质量、成本和交货期内完成生产。
1.2工艺管理的目标工艺管理的目标主要包括: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缩短生产周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资源消耗、保障生产安全等。
1.3工艺管理的任务工艺管理的任务包括:制定工艺方案、编制工艺规程、制定工艺标准、组织工艺评审、进行工艺改进等。
第二章工艺管理的基本流程2.1工艺策划工艺策划是工艺管理的首要环节,主要包括产品分析、工艺方案制定、工艺路线设计等。
工艺策划的目的是为生产过程提供明确的指导,确保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
2.2工艺设计工艺设计是根据工艺策划的结果,对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各项工艺活动进行具体设计。
工艺设计包括制定工艺规程、编制工艺卡片、设计工艺装备等。
2.3工艺评审工艺评审是对工艺设计的结果进行审查,以确保工艺设计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工艺评审的主要内容包括工艺规程的合理性、工艺卡片的完整性、工艺装备的可靠性等。
2.4工艺实施工艺实施是将工艺设计的结果应用于生产过程。
工艺实施的主要任务包括:组织生产、控制生产过程、解决生产问题等。
2.5工艺改进工艺改进是根据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现有工艺进行优化和改进。
工艺改进的目的是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等。
第三章工艺管理的常用方法3.1工艺标准化工艺标准化是通过对工艺过程进行规范化、统一化,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的一种方法。
工艺标准化的内容包括:工艺规程、工艺卡片、工艺装备等。
3.2工艺流程优化工艺流程优化是通过对现有工艺流程进行分析和改进,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的一种方法。
工艺标准化范本(一)工艺标准化的任务工艺标准化是为了使产品生产过程能够切实保证产品的质量,同时又能提高效率、降低消耗。
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工艺标准化要完成以下几项任务:1.为产品设计和工艺设计之间、各种工艺过程之间沟通渠道,保证衔接配套,保证管理水平的提高,进一步提高或保证工艺与工艺方案的质量。
2.对具有重复性的工艺和工艺方案的设计与编制工作进行一次性设计,减少技术准备工作量,缩短技术准备周期。
3.统一和简化工艺文件,改善技术管理和技术文件管理的条件。
4.压缩工艺装备的品种规格,缩短生产准备周期。
5.对典型零部件的工艺和操作实行标准化,为组织成组加工和专业化生产创造条件。
(二)工艺标准化的内容1、工艺术语标准化工艺术语是工艺领域内的共同技术语言,它是制定工艺标准、编制工艺文件和做好各项工艺工作的基础。
工艺术语不统一,不仅会影工作,如原机械工业部曾颁发《铸造法》,以及响技术交流,甚至会影响生产技术工作的正常进行。
对工艺术语进行标准化,形统一的技术用语,使之对同一概念、同一事物有一个统一的理解和解释,是进行正常的技术交流和使生产技术工作顺利进行的必要前提。
我国已制定了一批工艺方面的术语标准,如《机械制造工艺基本术语》等,对于一些工艺文件中常用的名词、术语、符号,作出了统一的规定。
企业在工艺工作中,应该按照这些统一的规定使用名词、术语和符号。
对国家或行业尚无统一规定的,应在本企业内作出统一的规定。
工艺符号的标准化也很重要。
工艺符号是企业中技术人员、生产管理人员和操作工人之间表达工艺语言的工具,在重要零件的工艺方案、工装设计任务书、工艺规程的工艺简图中大量使用。
目前不少企业中应用的工艺符号是根据各自的经验规定的,缺乏规范性,给工艺工作中正确传递信息造成很大的不便。
有关部门已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如原机械工业部曾颁发JB2435-78《铸造工艺符号及其表示方法》,以及JB/Z174-82《机械工艺定位与夹紧符号》,都对工艺符号民标准化作出了一系列的规定。
铁塔相关术语解释铁塔生产的主要工序目前,虽然一些数控自动线进入了铁塔行业,大大提高了铁塔生产的工艺水平和生产效率。
但是,目前自动线还不能覆盖所有的工艺过程,一些简单加工件也没必要采用自动线生产,再加上引进自动线资金投入比较大,因此,铁塔生产厂家,一般都采取自动线生产和手工加工相结合的方法。
(一)、手工加工手工加工的主要工序如下:1、下料:根据工艺卡片、图纸、任务单的要求,将型材切割成所需的形状及尺寸要求的工艺过程。
2、压号:也叫打钢印,是根据生产指令将产品部件的编号用钢字码压制到产品相应部位的工艺过程。
3、号料:在铁塔部件上根据样杆、样板或图纸划出孔位、孔径符号、火曲线、切角线、切肢线等加工工艺标记的工艺过程。
4、制孔:用机械设备在铁塔构件上制出符合标准的孔,可分为冲孔、钻孔和割孔。
5、切角:指按要求将角钢上的一部分切去,以解决该角钢与其它构件的碰撞问题。
切角方式包括:切小角、切大角、切肢。
切小角是指按要求将角钢端头一个肢边切去一个三角形。
切大角也称切筋,是指按要求将角钢端头一个肢边靠楞部分切去一个三角形,同时也将角钢楞和另一肢边切去一部分。
切肢是指按要求将角钢的一个面切去一部分下面是国网公司铁塔制图规定中的有关插图,“切空角”即为“切肢”。
刨根是将角钢内圆弧刨成直角,也称清根。
7、制弯:将角钢、钢板等构件,进行弯曲变形达到安装要求的工序。
分为热曲和冷曲。
有关术语:热曲:也叫火曲,指将构件加热到一定温度后的弯曲加工。
冷曲:指将构件在环境温度下的弯曲加工。
打扁:指将角钢的一肢边合到另一肢边的变形加工,也叫压扁。
曲线:产品部件上弯曲部位的弯曲基准线。
傍曲:指角钢向某一肢的方向弯曲。
曲筋:指角钢棱沿两肢角分线向某方向的弯曲。
正曲正号:是对钢板弯曲而言,指号料时将样板的无字面贴到钢板上进行号料,而弯曲时是面向样板的有字面向上弯曲可供参考,其中6、铲刨:包括铲背和刨根。
铲背是将角钢背按要求刨成圆弧形,正曲反号:是对钢板弯曲而言,指号料时将样板的有字面贴到钢板上进行号料,而弯曲时是面向样板的有字面向上弯曲。
硫化橡胶工艺标准文件1. 引言硫化橡胶工艺是橡胶制品生产中的关键工艺之一。
本文件旨在制定硫化橡胶的标准工艺流程,以确保橡胶制品的质量和性能。
2.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硫化橡胶的工艺流程,适用于各类橡胶制品的生产。
3. 规定和术语3.1 规定3.1.1 橡胶配方:硫化橡胶所用的橡胶原料配比和添加剂配比。
3.1.2 硫化温度和时间:硫化橡胶的温度和时间要求。
3.1.3 硫化压力:硫化橡胶的压力要求。
3.2 术语3.2.1 硫化:橡胶在一定温度、时间和压力下发生化学反应,使橡胶变硬,增加强度和耐磨性的过程。
4. 工艺流程4.1 橡胶配方4.1.1 硫化橡胶的配方应符合相关的橡胶材料标准。
4.1.2 橡胶配方要保证添加剂和橡胶的充分混合。
4.2 硫化温度和时间4.2.1 硫化温度和时间应根据橡胶种类和要求确定。
4.2.2 硫化温度的控制精度不应大于±2°C。
4.2.3 硫化时间的控制精度不应大于±5分钟。
4.3 硫化压力4.3.1 硫化压力应根据橡胶种类和要求确定。
4.3.2 硫化压力的控制精度不应大于±0.1MPa。
5. 操作规程5.1 设备检查5.1.1 检查硫化设备的外部和内部结构是否完好。
5.1.2 检查硫化设备的温度和压力传感器的准确度。
5.2 设备准备5.2.1 根据橡胶配方准备好所需的橡胶材料和添加剂。
5.2.2 检查硫化设备的温度、压力和时间设置是否符合要求。
5.3 橡胶制品硫化5.3.1 将橡胶材料和添加剂按照配方要求加入硫化设备。
5.3.2 关闭硫化设备的密封门,并启动硫化设备。
5.3.3 控制硫化温度、时间和压力,确保硫化过程符合要求。
5.3.4 硫化完成后,停止硫化设备并打开密封门。
5.4 橡胶制品质量检验5.4.1 根据相关标准对硫化橡胶制品进行质量检验。
5.4.2 确保硫化橡胶制品符合质量要求,并记录相关数据。
6. 质量控制6.1 硫化橡胶工艺过程中,要进行定期的质量检验,确保橡胶制品的质量和性能稳定。
1、SJ/T10532.1-94工艺管理基本要求本标准规定了电子行业企业工艺管理的基本任务、工艺管理体系、工艺部门的职能和各有关部门的主要工艺职能。
本标准适用于电子行业各企业。
2、SJ/T10532.2-94工艺管理工艺工作程序本标准规定了电子行业产品工艺工作个阶段的工作程序,每个阶段应完成的主要任务及相互关系。
本标准适用于电子行业各企业。
3、SJ/T10532.3-94工艺管理产品设计工艺性审查本标准规定了产品设计工艺性审查的目的、任务、内容和程序。
本标准适用于电子产品设计的工艺性分析与审查。
4、SJ/T10532.4-94工艺管理工艺方案设计本标准规定了设计工艺方案的原则、依据、工艺方案的种类、内容、设计程序、书写格式和更改程序。
本标准适用于电子产品工艺方案的设计。
5、SJ/T10532.5-94工艺管理工艺规程设计本标准规定了工艺规程的类型、文件格式及其使用范围,工艺规程设计的基本要求,主要依据,工艺规程的设计和审批程序。
本标准适用于电子产品工艺规程的设计。
6、SJ/T10532.6-94工艺管理工艺装备设计与管理本标准规定了工艺装备(简称工装)设计、验证的一般规则及其管理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电子产品工装的设计与管理。
自制工艺设备的设计与管理可参照本标准。
7、SJ/T10532.7-94工艺管理工艺定额编制本标准规定了材料消耗工艺定额、能源消耗工艺定额、工时工艺定额的编制原则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电子产品材料消耗工艺定额、能源消耗工艺定额、工时工艺定额的编制。
8、SJ/T10532.8-94工艺管理工艺评审本标准规定了工艺评审的基本要求,主要内容,评审组织管理和评审程序。
本标准适用于电子军用产品的工艺评审。
民用产品也可参照使用。
9、SJ/T10532.9-94工艺管理生产现场工艺管理本标准规定了生产现场工艺管理的基本任务,要求和主要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电子产品生产现场工艺管理。
10、SJ/T10532.10-94工艺管理定置管理本标准规定了定置管理的基本任务、要求和主要内容。
服装生产技术工艺文件服装生产技术文件很多,它是服装制作的重要依据。
我们把服装生产技术文件分为三大类,即生产文件、技术文件与质量文件。
生产文件重要包括:原辅材料耗料明细、原辅材料实物色卡、原辅材料备料明细、原辅材料清点明细、生产通知单、生产计划、装箱单,以及各种生产进度报表(如裁剪日报、缝制日报、包装日报)等等。
生产文件的核心为生产通知单。
技术文件主要包括:服装尺码单、样品确认意见、缝制工艺(缝纫指示书)、工艺更改意见、流水首件确认意见、缝制工序分解图、工时定额等等。
其核心文件为缝制工艺。
质量文件主要包括:服装质检报告、返修率报告表、质量分析报告、样品质量确认报告、首件产品质量确认报告等等。
上述各种生产技术文件可根据工厂实际需要进行制定,掌握各种生产数字、进行表格化生产技术管理并根据需要制作各种表格是服装生产技术管理者必备的素质。
在前面的章节中,我们对其中的一些文件已经做了介绍,这里我们主要对缝纫指示书的编写与基本格式做些较详细的说明。
一、缝制工艺的编制缝制工艺是根据工艺方案和有关技术资料编写的。
构成缝纫工艺依据的主要资料有:确认样品、产品订货要求、效果图及结构图、相关技术标准;机器设备明细;生产计划和投入本批生产计划;工人技术水平;原辅材料供应情况;新技术、新工艺项目的实施和鉴定情况;已经达到和计划达到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以及其它有关技术文件等。
其核心依据是确认样品。
(一)编写缝纫工艺的依据和要求1、编制缝纫工艺的依据①根据客供样品及有关文字说明或本企业试制的确认样;②根据定单指定的款式、规格、型号及生产批量;③根据本企业现有的设备配备与缝纫附件及可能使用的专用设备与缝纫附件;④根据客户提出的补充意见及销售地区的相关资料(如风土人情及特点等);⑤产品技术标准(国际标准、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等)规定的各项技术条件;⑥样品试制(确认样、船样)记录与改进意见;⑦原辅材料检验报告;⑧原辅材料理化测试报告(如面料的缩水率实验报告等);⑨原辅材料确认样卡;⑩产品缝制相关的操作样板。
压力容器产品工艺文件一、产品概述:本压力容器为一款用于储存和输送压缩气体或液体的设备,由设计、制造、安装、调试和使用五个环节组成。
本文将对这五个环节进行详细描述。
二、设计:1. 根据用户需求和相关标准,确定压力容器的工作压力、温度、材料、几何尺寸等设计参数。
2. 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进行压力容器的结构设计,采用有限元分析法进行强度校核。
3. 制定设计文件,包括压力容器的技术规范、设计图纸、材料清单等。
三、制造:1. 购买合格的原材料,包括金属板材、焊接材料、密封材料等。
2. 利用数控剪板机对金属板材进行裁剪,确保尺寸准确。
3. 使用焊接工艺对金属板材进行组装,包括对接焊、角焊、立焊等。
4. 对焊接接头进行无损检测,确保焊缝质量符合要求。
5. 完成焊接后,对压力容器进行喷砂处理,消除焊接残渣和氧化皮。
6. 进行压力试验,验证压力容器的耐压性能。
7. 进行泄漏试验,确保压力容器的密封性。
8. 完成涂装、标识等表面处理工作。
四、安装:1. 根据设计文件要求,选择合适的安装场地。
2. 使用合适的起重设备,将压力容器安装到指定位置。
3. 进行管道连接,确保与其他设备的接口密封可靠。
4. 安装仪表、阀门等附件,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五、调试及使用:1. 进行系统调试,确保压力容器和相关设备的配合运行。
2. 对压力容器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
3. 按照使用说明书规范使用压力容器,防止超负荷使用和操作失误。
六、结束语:本工艺文件详细介绍了压力容器的设计、制造、安装、调试和使用过程。
只有严格按照文件要求执行每个环节,才能保证压力容器的安全运行和长久使用。
七、质量控制:在压力容器的制造过程中,质量控制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以下是一些质量控制措施:1. 原材料检验:在购买原材料时,要求供应商提供相关的质量检验证书,并对关键材料进行验收检查。
检查内容包括材料标识、尺寸、化学成分、力学性能等。
2. 焊接质量控制:焊接是制造过程中最关键的步骤之一,焊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压力容器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