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心项目功能定位
- 格式:ppt
- 大小:1.69 MB
- 文档页数:30
上海中心大厦赏析一、上海中心大厦简介上海中心大厦,位于浦东的陆家嘴功能区,占地3万多平方米,所处地块东至东泰路,南依银城南路,北靠花园石桥路,西临银城中路,为上海陆家嘴摩天大楼建设计划最后的压轴工程。
其建筑设计方案由美国Gensler建筑设计事务所完成,主体建筑结构高度为580米,总高度632米,是目前中国国内建设中的第二高楼。
上海中心大厦总投入超过148亿元,按照工程计划,大厦将于2015年全面建成并启用,成为世界第一绿色摩天高楼并与420.5米的金茂大厦、492米的环球金融中心共同构成浦东陆家嘴金融城的金三角,勾勒出上海的摩天大楼全新天际线。
英文名称:Shanghai Tower。
建设地点:陆家嘴金融中心区Z3-2地块。
开工时间:2008年11月29日。
竣工时间:2014年。
占地面积:30368平方米建筑面积:574058平方米,其中地上总建筑面积约410139平方米建筑总高度:632米。
建筑层数:地下结构5层,地上部分包括124层塔楼和7层东西裙房。
结构形式:钢筋混凝土核心筒-外框架结构。
用钢量:约100000吨。
建筑造价:148亿元。
建筑/结构设计单位:M.Arthur Gensler。
建设用途:国际标准的二十四小时甲级办公、超五星级酒店和配套设施、主题精品商业二、设计理念上海中心大厦是上海未来最重要的标志性建筑,这座摩天大楼总高达632米,共121层,将于2014年建成,届时将超越上海环球金融中心,成为中国第一高楼。
上海中心大厦在未来将成为既包含文化传统,又赋予精神形象的一座新地标,此外,还将赋予其一种愿景。
考虑到周边代表着回忆的上海金茂大厦以及象征着对外贸易繁荣的国际金融中心,设计师们希望上海中心大厦是能够是动态的,并以此进行了三位一体的设计。
三幢高楼分别代表着“过去”、“现在”、“将来”,同时也暗示出了上海中心大厦的愿景:“中国,永恒的未来”。
上海中心大厦采用了双层幕墙结构。
通过一系列的科学验证,设计师们确定了双层幕墙的外皮为成几何状扭转的角度120°,内里则逐层缩小。
《上海市主体功能区规划》上海,这座充满魅力与活力的国际化大都市,一直在不断探索和优化自身的发展格局。
主体功能区规划作为统筹区域发展的重要举措,对于实现上海的可持续发展、提升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主体功能区规划,简而言之,就是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强度和发展潜力,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不同类型的功能区域,明确其主体功能定位,并制定相应的发展策略和政策。
对于上海这样一个人口密集、经济发达、资源环境压力较大的城市来说,科学合理的主体功能区规划更是刻不容缓。
在规划过程中,首先要充分考虑上海的自然地理条件。
上海地处长江入海口,地势平坦,河网密布。
东部沿海地区拥有广阔的海岸线和丰富的海洋资源,而西部地区则相对内陆,土地资源相对较为丰富。
这些自然地理特征为上海的主体功能区划分提供了基础依据。
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上海的中心城区,如黄浦区、徐汇区等,具有高度发达的商业、金融和服务业,是城市的经济核心区域。
这些区域的主体功能定位应侧重于现代服务业的创新发展,提升产业的附加值和辐射能力。
而在郊区,如嘉定区、松江区等,具备较大的产业发展空间,可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形成产业集群,推动产业升级。
同时,生态环境保护也是上海主体功能区规划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崇明岛作为上海的生态之岛,应着重加强生态保育,发挥其在调节气候、涵养水源、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此外,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要合理规划绿地、公园等生态空间,提高城市的生态品质,为市民创造更加宜居的环境。
社会公共服务的均衡配置也是规划的关键之一。
在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领域,要根据不同功能区的人口规模和需求,合理布局公共服务设施,确保市民能够享受到公平、优质的公共服务。
例如,在人口密集的区域,要增加学校、医院的数量和规模,提高服务的供给能力。
在交通规划方面,要构建便捷高效的交通网络,加强不同功能区之间的联系。
一方面,要完善中心城区的轨道交通和公共交通系统,缓解交通拥堵;另一方面,要加强郊区与中心城区的交通连接,促进人员和物资的流通,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外滩项目整体定位与发展战略报告一、项目整体定位外滩项目位于上海市中心的黄浦江畔,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风景资源。
本报告针对外滩项目的定位,以发展成为国际一流的商业、休闲和文化中心为目标。
1.商业中心定位外滩项目将打造成为商业活力充沛的区域,拥有一流的商业设施和配套服务。
通过引入国际著名品牌、高端百货、时尚潮流等商业元素,吸引消费者和企业,形成繁荣的商业氛围。
2.休闲中心定位外滩项目将提供多样化的休闲娱乐设施,包括博物馆、艺术展览、电影院、餐饮街区等。
通过丰富的休闲娱乐活动,吸引市民和游客,为他们提供舒适、愉悦的休闲体验。
3.文化中心定位外滩项目将致力于展示上海的文化底蕴和多元的艺术魅力。
通过举办文化节、音乐会、戏剧表演等活动,吸引国内外文化艺术界的精英和观众,推动艺术交流和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二、发展战略1.增加商业项目外滩项目将引入更多的国际品牌和知名企业,打造成为引领时尚潮流的商业中心。
通过租佳商业空间、提供优质的服务和增加特色商业活动,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和商家。
2.多元化休闲设施外滩项目将提供多种类型的休闲娱乐设施,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除了博物馆、艺术展览等传统设施外,还将引入国际级的主题公园、儿童乐园等,形成丰富多样的休闲场所。
3.引进文化艺术项目外滩项目将与国内外的文化艺术机构合作,举办高水平的艺术演出和展览。
通过举办文化节、艺术家驻地、文创市集等活动,推动艺术交流和文化创新,提升整体的文化品味。
4.提升服务品质外滩项目将注重提升服务品质,为居民和游客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
加强设施维护和管理,提高服务人员的素质和专业水平,提供便利的交通、安全的环境、优质的服务,为用户创造舒适、安全、愉悦的生活和消费环境。
5.创新与可持续发展外滩项目将积极引进创新科技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建筑设计、能源利用、环境保护等方面进行创新探索。
通过使用智能设备、节能减排等手段,提升项目的可持续性,努力打造绿色、智能的发展模式。
上海七大CBD 概况在今天的上海,七个风格明晰、个性迥然的CBD 已经突现——陆家嘴、淮海中路、徐家汇、人民广场中心区、虹桥、南京西路静安寺、五角场新江湾城,它们依托原有或新兴的交通或生活区位优势,引领着上海大都市的城市商业风尚。
陆家嘴:中国特色浦东陆家嘴CBD 中心如今已聚集了全球130 多家银行与金融机构、世界500强企业的绝大部分地区总部以及数百家中外资的金融和贸易机构、跨国公司以及中介服务机构,它被称为“最典型的CBD 中心”和“最具中国特色的CBD 中心”。
租金已高达1 美元/天/平方米。
浦东开发的战略提出后,CBD 的概念就出现在了陆家嘴的规划中。
在当时被邀请的6 个国家8 个著名的建筑事务所进行的国际招投标中,英国著名的设计师罗杰斯的方案被选中。
这是一个很理想化的CBD 模式,罗杰斯设想的是很有城市生活气息的一个CBD,有一个中央公园,像纽约中央公园那种模式,大家都会在这个中心公园活动;再外边就是步行系统,这些步行系统将这些圈落互相连接;最外圈是满足交通出行的一个车行系统。
它的特征是把公共绿地和公共休闲空间建设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减少了道路面积在整个区域内的比例、增加了很多步行系统,还有一个lO 万平方米的中心绿地、东方明珠公园、2.5 公里的滨江景观大道,该方案和当时传统的CBD 是有一定的区别,用地很节约,提高了土地的使用率和建筑的利用率。
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这套方案被加以中国特色化的整合,保留了大面积的中心绿地一陆家嘴公园。
同时一栋栋商务写字楼有序地排列在这个公园的旁边。
整合后最大的特色就是道路面积非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多了。
由于摩天高楼和宽阔的车行大道,人在这个CBD 中心活动的“尺寸感”增大了。
而原本每栋可以通过步行系统相连接的高楼也因车行大道而各自独立,这样导致的一个结果正如一些批评家所评论的:所有CBD优点陆家嘴都有,而所有CBD 缺点陆家嘴也都无法摆脱。
因此,人们称这是最典型的CBD,也是最有中国特色的CBD。
上海四个中心建设规划:国际贸易中心:一、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已取得的成绩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和上海“四个中心”建设的推进,到“十一五”期末,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已具有良好基础,形成基本框架。
(一)市场流通规模扩大,现代化商业模式发展。
2010年,全市实现商品销售总额374万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0705亿元、商业增加值28608亿元,分别比2005年增长19倍、1倍和2 4倍。
全市连锁经营业种业态超过140种,集聚了国内外商贸企业总部和企业运营管理中心、品牌运营中心、资金结算中心、物流中心、分拨中心、销售中心和采购中心等,成为众多国际高端商品和服务品牌的中国地区总部、亚太地区总部。
“十一五”期间,食品流通安全信息追溯系统、冷链技术、物流技术等得到进一步应用,餐饮、维修、洗染、沐浴、家政等生活服务社会化水平提高,上海电子商务交易额由2087亿元增加到4262亿元,上海会展总展出面积由433万平方米增加到804万平方米,年均举办近300个国际展。
(二)市场体系建设加强,物流发展水平提高。
2010年,全市1097家商品交易市场成交额6657亿元,179家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成交额6480亿元。
其中,生产资料成交额占比达到78%。
上海市场的钢铁、有色金属、白银等价格已成为全国市场风向标,铜的价格已成为国际铜市的重要风向标。
上海石油交易所推出我国能源要素市场第一笔液化天然气(LNG)和液化石油气(LPG)现货竞买交易,上海陆上货运交易中心与大宗商品交易市场实现对接。
上海被商务部认定为全国流通领域现代物流示范城市,医药、危险化学品、冷链、汽车等专业物流服务能力和A级物流企业总数在全国领先。
(三)贸易总量不断提高,贸易结构进一步优化。
2010年,本市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36887亿美元,上海关区进出口总额68465亿美元,分别比2005年增长近1倍;上海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65亿吨、集装箱吞吐量29069万标准箱,均居世界第一位;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由2005年的3248亿美元增加到2010年的10467亿美元,年均增长达到264%,占全国比重289%。
上海中心大厦建设和运营的案例今天讲课不谈系统性理论性的东西,主要采用案例方法,通过具体案例来理解全过程咨询工作。
上海中心大厦项目概况PROJECT OVERVIEW“上海中心”位于中国上海浦东陆家嘴金融贸易区核心区,由上海城投、陆家嘴股份和上海建工共同投资开发。
项目于2008年11月29日开工建设,建设周期73个月,总投资180亿元人民币。
是目前已建成项目中中国第一、世界第二高楼。
最早规划是1993年12月批准的,确定了小陆家嘴三栋品字形超高层建筑,经过三个十年建成,上海中心是收官之作,见证了浦东开发三十年的成就。
基地面积:30368平方米绿化率:33%建筑面积:57.8万平方米高度:632米楼层:127层(地上)5层(地下)为什么是632?三栋楼高度是考虑城市天际线140M72M“上海中心”宣传片上海中心大厦项目建设理念Construction concept理念是建设的“纲”。
纲举目张,统揽全局。
建一个什么样的项目,这不是一般功能定位的思考,而是更高层级的理念上去思考,是对建筑全生命周期的指导性作用的思考。
垂直の城市一座竖起来的外滩57.8m ²、3.5万人,规模不小的外国城市,接近老外滩首排建筑总面积不是一栋建筑物,而是竖起来的城市这个重要的理念深刻影响了上海中心全生命周期,不仅建设,还有运营。
上海中心不是一栋冷冰冰的建筑,而是充满活力、功能复合的城市绿色城市半亩园世界最高绿色建筑创建和谐绿色社区中国绿色三星美国LEED 白金级43土地资源利用非传统资源利用水资源利用降低能耗,环保材料利用室内环境能耗下降投资上升匹配国际高端客户理念全球未来发展趋势环保节能是人类发展未来的趋势,是当代人对子孙后代的社会责任。
这不是要不要做,而是如何做得更好?绿色建筑不是采用几项技术,而是系统性的标准,如中国绿色建筑标准、美国LEED 标准。
绿色建筑比同类建筑增加1%-5%投资,综合节能20%-50%。
上海中心大厦塔楼结构设计丁洁民,巢斯,赵昕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目录上海中心大厦塔楼结构设计 (1)摘要 (2)1 工程概况 (3)2 结构体系 (4)3 主要分析结果 (8)3.1 结构动力特性 (8)3.2 地震作用分析结果 (9)3.3 风荷载分析结果 (10)4 关键设计问题 (11)4.1 巨柱受力性态分析及设计 (11)4.2 组合钢板剪力墙设计 (13)4.3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 (15)4.4 风工程研究 (16)4.5 结构控制 (17)4.6 弹塑性动力分析 (18)4.7 考虑施工过程的非荷载效应分析 (19)4.8 抗连续倒塌分析 (21)5 结论 (24)6 参考文献 (25)摘要上海中心大厦建筑高度为632m,位于台风影响区和7度抗震设防地区,建成后将成为中国第一高楼。
由于高度超高、建筑形态复杂、风荷载及地震作用显著,为实现其高效和安全的结构设计,需解决众多的技术难题。
本文对上海中心大厦的结构设计进行了介绍。
首先介绍了项目概况,包括项目定位及功能、设计团队构成、建筑形态特征以及采用的基础形式。
其次对结构体系构成和主要的结构分析结果进行介绍,主要内容包括本项目采用的巨型框架-伸臂-核心筒混合结构体系的各组成部分和主要的地震和风荷载分析结果。
最后对项目结构设计的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介绍,包括巨柱受力性态分析、组合钢板剪力墙设计、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风工程研究、结构控制、弹塑性动力分析、非荷载效应分析以及抗连续倒塌分析等。
关键词:上海中心大厦、结构设计、巨型框架-伸臂-核心筒体系、混合结构1 工程概况上海中心大厦位于上海陆家嘴金融中心区Z3-1地块,基地邻近有上海金茂大厦、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等多幢超高层建筑。
上海中心大厦建成后将成为满足公众审美层面与专业审美层面的标志性、地标性建筑,成为商务活动中心,商务交流休憩中心和市民休闲娱乐中心。
该项目用地面积30370平米,地上建筑面积38万平米,地下建筑面积16万平米,建筑总高度为632m,结构高度为574m。
上海城市发展的战略定位上海作为中国最大的城市之一,一直以来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为了适应国内外经济发展的形势变化,上海市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城市发展战略,旨在推动上海成为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并提高城市的国际竞争力。
以下是上海城市发展的战略定位。
首先,上海将继续致力于打造国际金融中心。
上海已经成为中国金融业的核心城市,不仅是国内各类金融机构的总部所在地,还有着完善的金融市场和合规制度。
上海将进一步扩大金融领域的开放程度,吸引更多的国际金融机构进驻,并加强金融创新和金融科技的发展,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其次,上海将加强大湾区发展。
大湾区是指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等地区组成的经济区域。
上海将发挥自身的优势,加强与周边城市的合作,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产业的集聚和协同发展。
同时,上海还将加强与港澳地区的合作,推动大湾区经济的一体化发展,提升国际竞争力。
第三,上海将致力于建设国际贸易中心。
上海一直以来都是中国的外贸大市,通过不断开放和自身的发展,上海已经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门户城市。
上海将继续促进贸易便利化,加强与国际贸易组织的合作,扩大对外贸易规模,并逐步将自由贸易试验区打造为国际贸易中心。
第四,上海将加大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力度。
文化创意产业是现代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上海将继续加大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支持力度,推动文化与科技、金融、教育等产业的融合,培育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文化创意企业和品牌,推动上海的软实力进一步提升。
最后,上海还将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快速发展,环保和生态建设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议题。
上海将加强环境治理,提高大气、水质和土壤质量,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上海的城市发展战略定位是打造国际金融中心、加强大湾区发展、建设国际贸易中心、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和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这些战略定位不仅符合上海自身的优势和特点,也有助于推动中国经济的升级和提升上海的国际竞争力。
三、项目功能定位3.1商场1-4层的区位划分本项目四面临街,东面临解放南路,西面临芙蓉巷,南面临曙光中路,北临五星商厦规划路,东西向街道长约75米,南北向街道长约90米,拥有较多的街铺资源。
项目暂划分为A、B、C、D四个区。
以现阶段项目周边的商业气氛来衡量:A区临项目北侧规划路和芙蓉巷,目前的商业气氛欠佳;B、D区临解放南路,已形成一定的商业氛围;C、D 区临规划中的曙光路步行街,未来的商业价值不可限量。
综合以上因素,我司认为B、C、D区相对本项目而言,具备商业的地缘优势,适宜销售;而A区相对本项目而言,其商业氛围不佳,现阶段缺乏销售的商业价值,适宜招商引入大型百货公司,以激发人气带动本项目其它商铺的销售。
3.2商场的商品定位及功能定位注:各楼层规划不同的功能以及商品组合是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及消费习性,还有各类型商品对租金的承受能力综合而定。
参考目前国外大型购物中心的功能规划,大都是把商场的主力消费群所喜爱的商品设置在较低楼层,以营造商场旺场的气氛,而将电器、家居类等相对较冷场的商品摆放在较高楼层,另外又把大众喜好的“美食”、“娱乐”类放在商场的最高楼层,是为了带动较高楼层的人流量。
不同楼层设置不同的主题,是希望能达到消费人流平均分布的目的。
3.3商品定位以经营中高档商品为主,提供完善的配套及特色服务,全面提升经营形象,体现项目定位优势及长远市场竞争力。
3.4功能定位⑴柳州五星全新概念的立体园林商城。
⑵全面导入园林绿化,强化旅游功能。
⑶传统骑楼商业文化的现代版,承传百年繁华。
⑷具有极强的休闲、观光、购物功能,集购、食、娱、休于一体。
四、商场目标客户定位4.1租赁使用商场的目标群分析⑴消费群:品牌形象店/连锁店/专业店/传统商户/个体工商户⑵特征:◆以经营中高档服装、鞋帽、金银玉器、生活用品、精品等传统商品为主◆中小型商户具备精品特色经营意识◆对整体区域形象及交通条件提升,加强旅游文化建设带动经贸发展非常乐观◆近年出现大批年轻创业经营商户,经营潮流前卫产品,吸引众多青少年消费群体4.2商场的目标消费群分析其实商场与明星、商品品牌一样,都必须要有自己的追捧者(即目标消费群),而商场的市场定位和功能规划的制订亦是以目标消费群的需求为基础的。
上海中心项目功能定位首先,上海中心项目作为一个商业中心,其功能定位之一是满足人们的购物需求。
项目内设有大型商场,提供各类时尚、奢侈品牌,以及家居、餐饮、休闲娱乐等多种类型的商店。
不仅为上海本地居民提供了丰富多样的购物选择,还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游客前来消费,进一步带动了周边商业的繁荣。
其次,上海中心项目还是一个商务办公中心,为诸多国内外知名企业提供了高档办公空间。
项目内设有现代化的办公楼,配备了先进的办公设施和技术支持,满足不同企业的办公需求。
由于其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项目成为众多企业首选的办公地点,给上海市中心商务活动带来了活力。
此外,上海中心项目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娱乐功能。
项目内设有多个观光景点,如观光层、天桥、咖啡厅等,供游客观光、拍照和休息。
观光层可以俯瞰整个上海市中心,为游客带来震撼的视觉体验。
同时,项目还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和展览,如艺术展览、音乐会等,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文化娱乐选择。
最后,上海中心项目还具备公共空间的功能,为市民提供了一个休闲、放松的场所。
项目内设有公共广场、花园和步行街等,供市民进行休闲散步、户外运动等活动。
同时,项目周边还有公共交通、停车场等便利设施,方便市民前来参观、购物和娱乐。
综上所述,上海中心项目的功能定位多元化,结合商业、办公、文化娱乐和公共空间于一体,旨在成为一座全方位的城市综合体。
它不仅是一个商业中心,为上海市民和游客提供了丰富多样的购物场所和品牌选择,也是一个商务办公中心,满足不同企业的办公需求。
同时,项目还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娱乐功能,为市民和游客带来了精彩纷呈的观光和文化体验。
此外,项目还具备公共空间的功能,为市民提供了一个休闲、放松的场所。
总之,上海中心项目在功能定位上具有多元化的特点,为上海市中心带来了独特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