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北外滩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 格式:doc
- 大小:102.00 KB
- 文档页数:3
上海市人民政府令第34号——上海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制定办法正文:----------------------------------------------------------------------------------------------------------------------------------------------------上海市人民政府令第34号《上海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制定办法》已经2015年9月7日市政府第92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5年11月1日起施行。
市长杨雄2015年9月11日上海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制定办法(2015年9月11日上海市人民政府令第34号公布)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了规范本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制定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上海市城乡规划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市行政区域内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审批、修改及其监督活动,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原则要求)制定控制性详细规划应当综合考虑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资源条件、环境状况、人文因素和公共安全,体现保障社会公众利益、提高城市生活质量和环境质量、保护城市基本生态和城市历史风貌的总体要求。
第四条(法定地位)经依法批准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是规划行政管理部门实施相关规划管理的依据。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遵守经依法批准的控制性详细规划。
第五条(管理职责)市人民政府领导全市城乡规划工作。
区、县人民政府按照规定权限,负责本行政区域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工作。
市规划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全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管理工作。
区、县规划行政管理部门按照规定权限,负责本行政区域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组织编制的具体工作,业务上受市规划行政管理部门领导。
第六条(组织编制机关)中心城控制性详细规划和新城、新市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由区、县人民政府会同市规划行政管理部门组织编制。
市人民政府确定的特定区域控制性详细规划,由市规划行政管理部门会同相关区、县人民政府组织编制。
上海2030市区规划图(昆山太仓并入上海)!上海市域2030年远期的整体布局。
一个主城区:北侧以富锦路(绕城高速北段)、翔浏公路、蕰藻浜为界,西侧以嘉金高速、吴淞江、绕城高速西段、规划沪湖客运专线、嘉金高速为界,南侧以黄浦江、大治河为界,东侧以申江南路、迎宾大道、三甲港至狮子林段长江口岸线为界,面积约1620平方公里左右;主城区在外环线以内的660平方公里,可以分为浦西苏州河北、浦西苏州河南、浦东三片;浦东外环线以外,主要是川沙老城区和曹路、合庆、唐镇新城区及外高桥港区,以及康桥园区及航新、浦江、周浦新城区;浦西外环线以外,分为虹桥商务区、宝山-江翔地区,闵行及九新车地区。
主城区范围的划定,主要是覆盖了东西向和南北向两条发展轴线的主体部分,加上江湾五角场、大场、张江科学城、召稼楼、莘庄七宝、真如桃浦地区等六个城市副中心所涵盖的直接影响区。
同时,根据不与省市边界过度接触和与北京对齐的惯例,不把白鹤地区与川沙以南地区、浦东机场周边划入主城区。
三个辅助城区(即内部不能实现自体循环,主要是与主城区采取生态屏障隔离开的、采取组团化城市向乡村形态过渡区域):青浦辅城区,北起吴淞江,东至绕城高速西段,南起沪湖客运专线及练塘、金泽地区上海湖区规划线南侧,西至省市边界,面积约250平方公里;空港辅城区,西起申江南路、东至大海、北至迎宾大道、南至大治河,面积大于300平方公里(涨滩因素);宝山北部辅城区,即翔浏公路以东、长江口以西、省市边界以南、绕城高速北段以北的三个镇和宝钢地区,面积约150平方公里。
三个支撑性的重点新城:南汇、松江、嘉定。
南汇新城除了东海湖工程区域向东不断拓展以外,向西拓展到海港综合开发区西侧的洪庙附近,向北包括大团地区,拓展到大治河一线,远期约450平方公里以上;嘉定新城向西、向北与昆山太仓两地连为一体,面积在280平方公里;松江新城向南拓展到黄浦江,西南的新浜和石湖荡地区与上海湖区联动发展,面积在300平方公里左右。
上海市北外滩地区地下空间控制性详细规划上海市北外滩地区地下空间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划方案纲要:一、现状背景分析二、规划总则三、需求预测四、总体布局五、专项规划六、地下空间竖向控制规划七、节点详细规划八、规划实施措施九、附则区位条件北外滩区域,地处上海市城区的中心部位,位于虹口区的东南部,与外滩地区接壤,并与浦东陆家嘴地区遥相呼应。
与外滩、浦东陆家嘴CBD地区形成上海的“黄金三角”,是虹口区最具景观资源和商业、办公、经济较为发达区域,也是虹口重点发展两翼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现状资源及背景分析规划范围北外滩地下空间规划范围东起大连路、秦皇岛路,西至吴淞路,南起黄浦江、苏州河,北邻东长治路、长阳路,东西长约23>.5公里,南北宽约400米,规划用地面积约134公顷,岸线长度约为3公里。
一、现状资源及背景分析本规划中,东起大连路、秦皇岛路,西至河南北路,南起黄浦江、苏州河,北邻周家嘴路做为研究范围,针对人防做了细致的分析。
重点地区集中国客中心和白玉兰地块以及公平路公交综合体,主要以航运商业为主,结合本区内4个轨道交通站点开发配合地下商业开发。
地下利用重点区域一、现状资源及背景分析一、现状资源及背景分析土地使用现状地下空间现状分布一、现状资源及背景分析一、现状资源及背景分析公交现状分析客流主要集中在东西向的长治路、长阳路、大名路、杨树浦路等道路上,上下班高峰时段形成拥挤 .一、现状资源及背景分析人防现状分析一、现状资源及背景分析道路系统规划一、现状资源及背景分析存在问题道路交通地区内道路宽度小,且畸形交叉口比较多,道路通行不畅,影响了路网功能的发挥;道路网功能不完善,迫使大量的交通集中在干路上,造成干路上交通压力巨大,高峰小时道路上交通堵塞严重;另外由于地形因素,通向市中心的过境交通主要集中于长治路、大名路这两条东西线道路上,形成较大的道路流量,从而造成高峰时段交通阻塞;本地区与周边地区交通联系不便捷,交通手段单一,道路上早晚交通“潮汐”现象严重,苏州河桥梁成为交通“蜂腰”。
上海市水务局关于《北外滩区域排水规划》行业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水务局•【公布日期】2020.11.06•【字号】沪水务〔2020〕893号•【施行日期】2020.11.0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利综合规定正文上海市水务局关于《北外滩区域排水规划》行业意见的通知沪水务〔2020〕893号上海市虹口区建设和管理委员会:你委《关于组织〈北外滩区域排水规划〉行业审查的请示》(虹建委请〔2020〕32号)收悉。
经研究,现将《北外滩区域排水规划》(以下简称《排水规划》)有关行业意见通知如下:一、关于规划范围同意规划范围东至大连路、南至黄浦江-苏州河、西至河南北路、北至海宁路-周家嘴路,总面积约4平方公里,涉及大名、大连、汉阳3个排水系统。
其中,核心区为周家嘴路-公平路-唐山路-海门路-东大名路-旅顺路-东汉阳路-商丘路围合区域,总面积约81公顷;无车区为公平路-东长治路-新建路-东余杭路围合区域,总面积约23公顷。
二、关于排水体制及排水标准原则同意规划范围内总体维持合流制排水体制,其中汉阳排水系统内无车区及其北侧2个地块共38公顷(周家嘴路-东长治路-新建路-公平路围合区域)排水体制由合流制改为分流制。
规划范围内排水系统设计暴雨重现期为不小于5年一遇。
地块综合径流系数按照控规用地性质选取,分地块计算,大名、大连排水系统约为0.7,汉阳排水系统约为0.6(其中分流制区域为0.5)。
初期雨水量按照分流制区域截流5毫米、合流制区域截流11毫米测算。
新建地块提标调蓄设施建设指标为不低于120立方米/公顷。
日均城镇污水量取日均用水量的90%,地下水渗入量按日均污水量的10%计。
规划日均污水量约5.79万立方米/日,其中分流制区域日均污水量约1.25万立方米/日。
三、关于排水规划方案原则同意《排水规划》通过重新划分排水系统服务范围、系统连通联动的方式,使北外滩区域大名、大连、汉阳3个排水系统协同实现雨水提标及初期雨水控污的目标。
上海市虹口区人民政府关于批转区发改委等三部门编制的《北外滩航运服务集聚区发展规划》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上海市虹口区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09.04.09
•【字号】虹府〔2009〕8号
•【施行日期】2009.04.09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发展规划
正文
上海市虹口区人民政府关于批转区发改委等三部门编制的《北外滩航运服务集聚区发展规划》的通知
虹府〔2009〕8号区政府各部门、各街道办事处、区直属单位:
虹口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虹口区规划和土地管理局、北外滩航运服务集聚区发展办公室编制的《北外滩航运服务集聚区发展规划》已经区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特此通知。
二〇〇九年四月九日。
URBAN DESIGN秦臻摘要/上海北外滩CBD概念性城市设计是2002年10月至2003年3月由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耶鲁大学建筑系、香港大学建筑系联合举办的一次硕士研究生设计与交流活动。
我们在设计中以“重塑都市坊间的精神”为题,通过对城市建筑与城市设计的分析探索,力图从文化维度上表达自己对于北外滩CBD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集体记忆场景表演舞台精神生命ABSTRACT/ The urban conceptual design for north Bund CBD in Shanghai is the design activity and academic exchange for postgraduate students from oct.2002 to Mar .2003, which is sponsored by T he College of Architecture of Tongji University,The Architecture Department of Yale University and The Ar-chitecture Department of Hong Kong University. The theme of ÒRebuilding the Urban Spirit among LinongÓ implies that Participants express opinions about CBD from the culture di-mensionality by analyzing urban architecture and urban culture.KEY WORDS/ Collective memory, Settings, Performance stage,Spiritual life作者单位:同济大学建筑与城规学院(上海,200092)收稿日期:2003-07-30重塑都市坊间的精神——上海北外滩CBD地区城市设计探索一、课题概述CBD(中央商务区)起源于经济发达国家的大城市,是国家金融资本发展的必然趋势。
虹口简介由外滩经黄浦江、苏州河交汇处的外白渡桥进入虹口,向右沿东大名路即到与陆家嘴隔江相望的北外滩地区,向左沿北苏州路至四川路桥即为上海市著名的市级商业街――四川北路。
北外滩和四川北路犹如虹口新世纪舒展的两翼,苍劲有力。
2001年底,虹口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做出了“突出重点、发展两翼”的战略部署,北外滩和四川北路由此成为带动虹口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有力抓手。
北外滩地区规划范围东至大连路,西至河南北路,南至黄浦江苏州河,北至周家嘴路海宁路,占地面积3.66平方公里,沿江沿河岸线长度3.53公里。
整个地区位于黄浦江、苏州河交汇处,与外滩、陆家嘴呈“三足鼎立”之势。
整个区域坐北朝南,既享江景,又沐阳光,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北外滩地区航运历史悠久,是上海航运的发祥地之一,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区位优势独特,与陆家嘴、外滩共同构成上海现代服务业的黄金三角;航运产业集聚,聚集了中海集团、中远集箱、港务集团等港航企业巨头和航运要素市场――上海航运交易所;及两千余家航运服务类企业和协会;航运服务功能初显,“建设北外滩航运服务集聚区”已列入上海市现代服务业发展总体规划中。
虹口四大产业1.航运服务业航运虹口定位,全力建设北外滩航运服务集聚区,在形成航运要素市场、发展航运中上游产业和邮轮经济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航运服务业的影响力、辐射力和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形成高层次、宽领域、全方位的航运服务业体系。
到2010年,航运服务业的区级税收占区级税收比重15%以上。
形成航运要素市场。
发挥区域内航运机构的品牌效应,强化航运信息集散、市场研究等功能,拓展航运交易、航运咨询等航运市场服务功能,2.知识服务业增强知识服务业集聚效应,建成一批科技园区,形成一批龙头企业,使知识服务业成为区域经济的重要增长点。
到2010年,知识服务业的区级税收占区级税收比重12%以上。
信息服务业发展。
根据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趋势,加速信息内容的开发利用,加强与通信、传媒等企业集团合作,运用新理念、新技术,促进信息、传媒和电信的融合联动发展,建成上海联合数字内容产业园、数字电视产业园区和数字新媒体产业园区。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黄浦江两岸地区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07.26•【字号】沪府发[2012]71号•【施行日期】2012.07.2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黄浦江两岸地区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沪府发〔2012〕71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现将《黄浦江两岸地区发展“十二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
上海市人民政府2012年7月26日黄浦江两岸地区发展“十二五”规划为推进“十二五”期间黄浦江两岸地区发展,根据《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制定本规划。
一、历程回顾、综合开发现状和发展展望黄浦江两岸地区综合开发正式启动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黄浦江两岸开发工作领导小组的大力推动下,市、区各有关部门按照“百年大计、世纪精品”的总体要求,锐意进取、奋力拼搏,黄浦江两岸地区开发取得了显著成效,“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基本实现。
“十二五”时期,黄浦江两岸地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必须紧抓发展机遇,应对各种挑战,实现发展的新突破。
(一)历程回顾1.战略启动期(2002年~2003年)以2002年1月市委、市政府宣布黄浦江两岸综合开发启动为标志,黄浦江两岸地区开发正式上升为全市重大战略。
市黄浦江两岸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以及申江两岸开发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宣告成立,市级层面的黄浦江开发管理主体和开发主体逐步到位。
黄浦江两岸地区综合开发相关系列研究逐步展开,两岸地区总体规划和结构性规划启动编制。
《黄浦江两岸开发建设管理办法》等相关政策集中出台,开发审批程序管理办法、非居住房屋拆迁补偿规定等各项制度标准及适用政策逐步实施。
2.基础建设期(2004年~2007年)以2004年年初上海国际客运中心项目、外滩风貌延伸段整治工作启动为标志,黄浦江两岸地区加快推动基础设施建设。
上海北外滩区域控制性详细规划摘要本文档旨在对上海北外滩区域进行控制性详细规划,以促进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和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规划重点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城市交通规划、环境保护与绿化、文化和旅游资源开发等方面。
通过合理规划和有序发展,我们将为北外滩区域带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1. 引言北外滩区域作为上海市重要的经济、文化和旅游中心之一,其发展对于整个城市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规划的目标是为北外滩区域的发展提供指导,促进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同时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
本文将分析北外滩区域的现状,并根据地区特点提出相应的规划措施。
2. 基础设施建设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人口和经济需求,北外滩区域需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我们将着重在水、电、气、通信等方面进行投资,以提高供给水平和可靠性。
此外,我们还将加大对教育、医疗、娱乐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力度,为居民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
3. 城市交通规划城市交通是区域发展的重要支撑,我们将着眼于解决北外滩区域的交通拥堵问题。
在交通规划方面,我们将引入轨道交通,并提升公共交通的覆盖率和便捷性。
同时,我们还将加强道路网络的建设,提升道路通行能力。
此外,我们将推动自行车道的建设,鼓励居民采用环保出行方式。
4. 环境保护与绿化为了保护北外滩区域的生态环境,我们将加强环境保护工作。
具体措施包括严格控制污染排放、加强垃圾分类与处理、推广可再生能源利用等。
同时,我们还将增加绿化覆盖面积,建设更多的公园和绿地,为居民提供良好的休闲空间。
5. 文化和旅游资源开发北外滩区域拥有丰富的文化和旅游资源,我们将充分挖掘其潜力,打造独具特色的文化旅游品牌。
我们计划在区域内建设文化艺术中心、博物馆等文化设施,并推出精品旅游线路,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观光和体验。
6. 结论通过本次详细规划,我们将为上海北外滩区域的发展指明方向,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我们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交通状况、保护环境、开发文化旅游资源等方面的工作,为北外滩区域带来更加繁荣和宜居的未来。
上海北外滩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一、背景介绍北外滩位于上海市的黄浦江畔,是一片具有丰富历史文化底蕴和城市发展潜力的区域。
为了保护和发展北外滩片区的独特魅力,上海市制定了本控制性详细规划,以规划和指导相关建设项目,实现区域内的可持续发展。
二、目标和原则本规划的目标是打造一个以文化、商业和居住为主的现代化区域,提升北外滩的形象和功能。
在规划和设计过程中,我们遵循以下原则:1. 体现历史文化保留和修复原有的历史建筑和文化遗产,通过合理的布局和设计,展示北外滩的历史魅力和文化底蕴。
2. 持续发展和创新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和创新思维,不断探索新的商业、文化和居住模式,推动北外滩持续发展,并为居民和游客提供更好的生活和体验。
3. 环保和可持续性在建设过程中,注重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推动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循环利用,打造一个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北外滩。
三、规划内容1. 功能划分根据区域特点和使用需求,将北外滩划分为不同功能区,包括商业区、文化区、居住区和公共空间等。
商业区商业区位于北外滩的核心地段,主要规划高档购物中心、餐饮娱乐场所和办公楼等,为居民和游客提供丰富多样的商业服务和消费体验。
文化区文化区中心围绕历史建筑和文化遗产展开,规划了博物馆、艺术中心和演艺场所等,致力于保护和传承北外滩的历史文化,同时丰富居民和游客的文化生活。
居住区居住区规划了高品质住宅、公寓和服务设施,为居民提供舒适宜居的居住环境,并配备绿地、健身设施等公共空间,增加居民的生活品质。
公共空间为了提供良好的城市公共环境,规划了公园、步行街和景观广场等公共空间,为居民和游客提供休闲娱乐和社交交流的场所。
2. 建筑高度和体量控制为了保护北外滩的景观特色和城市整体形象,规划中设置了建筑高度和体量的控制要求,确保建设项目与周边环境相协调。
3. 交通规划在交通规划上,注重提升北外滩的交通便利性和可达性。
规划中考虑了公交、地铁和步行等多种交通方式,并设置了交通枢纽和停车设施,方便居民和游客出行。
上海北外滩地带控制性详细规划概述本文档旨在对上海北外滩地带进行控制性详细规划,以实现该区域的合理开发和改善。
该规划将包括土地利用、建筑高度、交通规划、绿化空间等方面的具体规划措施。
土地利用规划在上海北外滩地带的土地利用规划中,将注重提高土地的综合利用效益,确保最大化地满足人们的需求。
首先,将划分出不同用途的土地,包括商业、居住、办公等。
其次,将合理安排不同类型用地的比例,以确保区域内的城市功能得到平衡发展。
建筑高度规划为保护和凸显北外滩地带的独特性,建筑高度规划将非常重要。
高度规划将按照景观和人居环境的需要进行,同时注重保护并提升历史建筑的特色。
高度限制将根据区域特点和城市发展需要进行设定,并严格执行。
交通规划为解决北外滩地带的交通拥堵问题,交通规划将投入重点考虑。
规划中将优先考虑公共交通,并提供便捷的地铁、公交等交通工具,以减少私家车的使用。
同时还将建设便捷的步行和自行车通道,鼓励环保出行方式。
绿化空间规划绿化空间是城市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北外滩地带也将注重绿化空间的规划和建设。
规划中将建立大面积的公园和绿地,提供居民休闲活动的场所。
同时,将保留并修复现有的绿化景观,并增加植物种类的多样性。
建筑风格与文化注重北外滩地带是上海历史文化的重要区域,因此在规划中将注重保留和凸显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文化特色。
建筑风格将与周边环境相协调,注重保护历史建筑和文化遗产,并鼓励新建建筑与传统建筑相结合。
结论通过上海北外滩地带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我们将实现该区域的合理开发和改善目标。
土地利用规划、建筑高度规划、交通规划、绿化空间规划以及建筑风格与文化保护等措施将有助于打造一个宜居、宜游、宜业的区域,提升市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形象。
参考文献暂无。
上海北外滩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上海市北外滩地区东起大连路、秦皇岛路、西至河南北路,南起黄浦江、苏州河,北邻周家嘴路,规划用地面积3.66平方公里。
按照上海市人民政府对黄浦江两岸地区,“百年大计、世纪精品”的要求,结合北外滩地区的优势和实际情况,从功能、结构、形态、环境多方面对北外滩地区进行全面调整,建设以航运为特色的,商贸办公发达,居住舒适、交通便捷、历史文化内涵丰富的新兴城区。
根据现状和黄浦江两岸的规划,对北外滩地区的功能结构作了相应的调整,规划划分为5个功能区:
1、商住综合区(河南南路、吴淞路以东地区):
2、商务办公区(虹口港以西、吴淞路以东地区):
3、航运商贸区(虹口港以东、公平路以西、黄浦江以北、长治路以南地区)
4、提篮桥历史风貌及现代商业街区(公平路以东、大连路以西、黄浦江以北、唐山路以南地区)
5、高档居住区(周家嘴路以南、汉阳路以北、大连路以西、吴淞路以东的地区)
北外滩地区地块的开发强度由南至北逐渐递增,开发功能也由公共活动设施向办公、公寓、住宅过渡。
通过对地区道路的调整和梳理,规划形成的二横六纵干路为骨架辅以若干支路的方格网状道路网,建立多形式、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化的公共交通系统,沿江(东大名路?杨树浦路)布置有轨电车,届时共有3条市区地铁线(M 线)通过北外滩地区。
规划保留黄浦江上现存的泰公路、其秦线等两条过江轮渡及轮渡站,今后根据客流要求逐步改进;向舒适化的水上巴士发展。
在该段黄浦江段规划两条越江车行隧道连接北外滩和浦东地区。
规划本着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设计原则,建设合适居住和城市发展的都市绿化系统:
1、规划在国际客运中心北侧和海员医院西侧基地,设置总面积在21000平方米左右的大型集中绿地和广场。
2、在吴淞路与东长治路的交汇处,规划建设25000平方米的大面积绿地。
3、规划在下海庙和摩西教堂之间建设一块面积约为26000平方米的大型公共绿地。
4、在吴淞路西侧的商业居住综合区内,规划结合原有昆山花园设置了一处面积约4000平方米左右的城市公共绿地以及11000平方米左右的沿苏州河的滨河绿地。
北外滩地区是近代优秀建筑分布密集的区域,文化气息浓厚。
在建筑总体上要求现代、简洁、高科技为特色,在保护建筑集中的地区和提篮桥历史风貌及现代商业街区应体现传统建筑的特色和风格。
在黄浦江滨江部分,提篮桥历史风貌和现代商业街区的南侧基地内设置体现21世纪外滩风貌高达200米的上海之光摩天轮,形成该地区鲜明的城市形象,并促进地区文化娱乐设施的发展。
充分发挥北外滩地区历史文化内涵丰富的特点,塑造以历史为背景、文化为主线的,新旧融合的城市环境和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