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_影视中的声音
- 格式:ppt
- 大小:434.00 KB
- 文档页数:33
《电影编剧学》上篇造型——用画面写作第一章:影视剧本是叙事和造型的结合1、影视是用镜头讲故事的艺术。
2、编剧必须经常记住的事实:我们所写的每一句话将来都要以某种视觉的造型的形式出现在银幕上。
3、通过动作或者对话的微妙变化来描写人物心理要困难得多。
4、影视中的人物语言当然也要求性格化,但它更要求运用造型动作和人物造型去刻画人物。
5、影视剧本的叙事部分和造型部分,又各应包括哪些方面呢?A、影视剧本的叙事部分:包括主题、人物、情节、结构、语言。
B、造型部分:综合了画面的光影、色彩、构图以及镜头剪辑所造成的节奏和情节冲击力。
6、模仿作业:天空中,32架轰炸机以三角形的编队,轰轰隆隆的飞过来。
龚文平静的坐在教练机里,死死的盯着前面。
飞机从远处过来,越来越近。
龚文拉下油门,开着教练机往前冲。
三角形编队的轰炸机巨形而庞大,显得教练机像个小不点。
龚文继续往前飞。
有日文旁白:发现敌机,发现敌机…轰炸机加快了速度,龚文青筋暴露,唇角发抖,眼睛里闪烁着悲壮的光芒。
轰炸机轰鸣,越来越近。
教练机成了庞大轰炸机编队前面的一小点。
教练机猛地往前俯冲,攻击最右侧的轰炸机。
轰炸机上的零件蹦上了天。
7、必须养成这样一种习惯,使他所想到的任何东西,都能像表现在银幕上的一系列形象那样地浮现在他的脑海。
8、让摄影师的位置在剧作构思时就得以确定,决不是什么越俎代庖,而是电影编剧的职责所在。
《金色池塘》9、将轰炸时出现的闪电般的白光运用到影片里,一个接一个地在他们的脸上掠过,造成一种震动人心的场面,似乎悲剧即将发生。
10、进入电影剧作中的素材,必须是运动性的造型素材。
11、摄影应当从属于角色的感情和心理状态,创造性的画面应对叙述故事起重要作用。
12、阿尔芒都,“新古典主义风格”第二章:影视剧本是画面和声音的结合1、电影中的声音包括:人声、音响和音乐。
电影剧作者应使用声音作为剧作的元素。
2、声音和画面的结合包括:声画结合、声画分立、声画对位。
视听元素考试重点总结第一章影像第一节基本概念1、(简答)镜头的含义包括哪三方面?1、物理学中的“镜头”:指摄影机上的光学透镜组。
2、拍摄时谈到的“镜头”:指一次开机到一次关机之间所拍摄的画面。
3、剪辑后的镜头:两个剪切点之间的一段画面。
2、(简答)卢米埃尔兄弟时代使用的“活动电影机”,具有的五大优势:1、既能拍又能放,使用赛璐璐软胶片,集拍摄、印、放三位一体。
2、(机器的成本和重量,也都要远远低于爱迪生和其他发明家们的那些设备)成本低,重量轻,便于携带。
手柄式自重不到16榜,适合各种场景的拍摄。
3、(在速度上)放映速度1/16秒,更接近于1/24秒的正常速度。
4、依照缝纫机“动—停—动—停”的原理,制造了电影放映机的机械(片门,遮片),解决了机器的片带牵引问题。
5、同时又是一种投影式的放映机,可以把影像投射在银幕上。
这样便从技术上确立了投影式电影的群体参与性,可以让更多人同时观看。
3、匈牙利电影理论家贝拉。
巴拉兹曾把电影艺术譬喻为一种语言,与戏剧相区别。
这种“新语言”的特征(构成要素)是:1、在同一场面中,电影能够任意改变观者与银幕表现对象的距离,从而产生不同的画面景别。
2、能够把完整的场景分割成不同的部分(镜头)。
3、再同一场面中,能够改变拍摄角度、纵深镜头的焦点。
4、蒙太奇:按照一定的顺序把镜头连接起来,构成完整的画面时间序列。
第二节画框1、画框的概念画框,也叫景框,原是美术创作中使用的一个台词。
简单的说,它是用木条或者线条包围成的一个封闭的四边框,用来把绘画的空间与绘画作品以外的空间分割开,并且相互区别。
影视作品的影像也是在这样一个四边框中呈现,它大致相当于镜头的取景框。
拍摄对象进入画框,也就是俗话说的“闯入镜头”,叫“入画”;相反,出画框就叫“出画”。
通常画框的左边叫“画左”,右画框叫“话右”。
2、画框的作用1、因为画框的包围,才使镜头拍摄到的影像与真实世界相区别。
2、我们看待真真实世界的习惯也决定了我们在结构画框时,带有一些约定俗成的潜规则。
精选全文完整版(可编辑修改)《影视声音艺术》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5601009 考核方式:考查总学时、学分:48 学时 2.5 学分实验学时:32学时一、课程性质、目的和要求《影视声音艺术》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开设的专业必修课。
本课程培养广播电视行业所需要的声音方面的专业人才。
通过对影视声音元素、功能、特性,以及传声器、调音台等基础设备的技术层面的学习;对声音的层次、构成、艺术特点等艺术方面的学习,通过技术与艺术两方面,加上实验的实际操作,使学生对电视声音有较为系统、全面的把握,提高他们对声音的敏感程度。
本课程的学习必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力图在阐明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的前提下,尽可能地联系操作和应用。
本课程要求学生了解与电视音响系统有关的声学基础知识,了解主要电声器件、设备、系统的原理、结构及电声电视音响技术的发展动态;掌握主要电视音响器件、设备、系统的性能特点、使用方法及维护技能;熟悉电声测量的基本方法和技能;熟悉录音与制作技术。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充分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使用讲授、案例分析、讨论等方法。
有些内容可采用现场实践教学的方式进行。
三、课程教学内容、要点和课时安排第一章视听艺术声音的发展历程(2学时)1.教学内容(1)观摩影视声音艺术的教学入门片《雨中曲》;(2) 影视声音简史;(3)声音在电视节目中的功能;(4)声音在电视中的重要性2.重、难点提示(1) 影视声音的功能和基本作用;(2) 视听结合的认识规律;(3) 影视艺术声音的特征第二章电视中的声音(3学时)1.教学内容(1)声音三大元素及其形式、特点;(2) 声音三大作用;(3)声画组合四种方式(4)声画之间的主辅关系2.重、难点提示(1) 不同语言在各类型节目中的表现;(2) 电视音响的四大类型;(3) 声画关系在不同类型节目中的应用(4)声画之间的主辅关系第三章声音的物理特性(3学时)1.教学内容(1)声音相关的常用物理概念;(2) 声音的生理反应——声音三要素;(3)声音的心理反应——人耳的听觉效应(4)室内声学与音质2.重、难点提示(1) 声音的干涉现象;(2) 痛阈、听阈和动态范围的概念;(3) 声音三要素及相应的物理量(4)人耳的听觉效应,尤其是掩蔽效应和哈斯效应(5)混响声和混响时间第四章传声器(2学时)1.教学内容(1)传声器的工作原理及其特性;(2)传声器的基本特性指标;(3) 传声器的使用原则(4)传声器使用的注意事项2.重、难点提示(1)不同种类传声器的区别;(2)传声器的正确选择;(3)传声器的指向性类型第五章调音台(2学时)1.教学内容(1)调音台的主要部件及功能;(2)数字调音台;(3)调音台的连接与使用2.重、难点提示(1)调音台的作用;(2)调音台各个旋钮、按键、接口、衰减器、显示系统的基本功能;(3)数字调音台的特点(4)与调音台有关的音频连接线和接口,以及音频处理系统的连接方式第六章数字音频基础(2学时)1.教学内容(1)数字音频概念;(2)数字音频转换原理;(3)数字音频工作站2.重、难点提示(1)模数转换步骤;(2)数字音频工作站的特点;(3) 数字音频信号质量保证第七章电视声音构成(2学时)1.教学内容(1)电视声音艺术创作的过程;(2)电视声音构成的原则;(3) 电视声音制作的工艺2.重、难点提示(1)理解声音构成的原则;(2)了解电视声音制作的四种工艺;四、实验教学内容实验项目(一) 声音的联想(2学时):(1)项目类别:选做√选做□(2)项目性质:设计性√验证性√ 综合性□ 创新性□(3)项目主要目的要求:通过音乐、音响描绘视觉形象的功能、方式和手段,通过收听音乐教学片写出感想。
《广电音乐音响》第一章绪论第二节广播影视中声音的发展历程(一)广播的发展历程1906年,无线电“传声”诞生。
1906年12.24日,费登森组织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无线电广播。
1920年美国匹兹堡的KDKA电台进行了首次商业无线电广播,是“世界广播史的首日”在美国,1927年电台增至733座,收音机亦增至650万台,并于同年成立美国全国性广播网。
在欧洲其他国家,电台也纷纷成立并且不断发展1922年,英国广播公司(BBC)于11月14日正式开播。
1922年,记者出身的美国人奥斯邦在上海创办中国第一个50W的广播电台,1926年10.1日,自己建成第一座无线广播电台——哈尔滨电台。
1928.8月在南京创办:中央广播电台。
1927年,奉系军阀空中的东北无线电长途电话监督处又分别在天津、背景建起两座广播电台。
1927年3月,上海新新广播电台(私人经营的商业广播电台)开始播音,主要是播送商业行情和新闻,也有少量音乐节目。
1927年,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建立起全国性政权。
1928年8月在南京创办了“中央广播电台”,呼号为XKMC。
1940年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座人民广播电台——延安新华广播电台(以周恩来为首的广播委员会)。
广播事业的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1949~1966接管国民党电台加以修复,改造私营电台,重点建设新中国中央电台和省市电台。
第二阶段:1966.5.16~1976。
“文革”十年。
广播电视事业遭到极左路线的破坏。
第三阶段:从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至今,这是我国广播事业发展的新阶段。
(二)声音在影视中的发展历程1895年12.28日,电影诞生了。
1927年由于电光管的发明,声波能够转换成电磁波记录在胶片上,结束了无声电影时代。
第一部有声片是1927.10.23播放的美国影片《爵士歌王》。
1925.10.2日,英国人约翰`贝尔德成为能够完整传送、接受电视画面的第一人。
(完整)电视音乐音响各章知识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电视音乐音响各章知识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电视音乐音响各章知识点的全部内容。
第一章视听艺术声音的发展历程(一)舞台艺术是农耕时代产生的艺术,电影是工业化时代长生的艺术,电视是电子时代产生的艺术,这是历史前进、社会发展、科技文明飞跃的必然结果。
(二)法国作曲家圣·桑为《吉兹公爵的被刺》创作了音乐.(三)1913年,扎梅尼克为无声片创作了一本钢琴曲集《几只狐狸———-电影音乐集》(四)第一部有声电影《爵士歌王》(五)音乐的特性1、音乐具有丰富的表情性音乐对人的感情-—喜、怒、哀、乐、忧、思、悲、恐、惊,都能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
真正的音乐,永远是反映寓于人们心底的生活内容,及内心世界的。
托尔斯泰称音乐为“感情的速记".罗丹说:“艺术就是感情."2、音乐剧有动人的描绘功能音乐的描绘是通过声音的运动,声音的模仿以及暗示和象征.声音用直接模仿和近似模仿的方式来描绘.例如:“5 3 "布谷鸟的叫声。
德彪西的《大海》波澜壮阔,写大海的变化无穷,深不可测;而又充满活力,诗情画意。
3、音乐具有强烈的时代感音乐富于时代性,它是历史的记忆,他能引起人们对历史的回忆和感受。
例如:电影《我们的田野》影片名字使用了歌曲名,歌曲是历史的记忆,美好的回忆又与残酷的现实形成鲜明的对比。
4、音乐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音乐源于生活,但是生活环境、声场条件、风俗语言以及民族欣赏习惯的不同,音乐的民族特色特别鲜明。
影视创作中的声音艺术摘要 (1)目录 (1)第一章声音的组成 (2)1.1声音,是听觉艺术的物质构成材料,是寓有艺术生命力和艺术感染力的物质媒介 (2)1.2影视作品中的声音丰富多彩,但目前对声音的分类方法并不统一 (2)1.3声音是一种有效的可以在人脑中形成空间形象的手段 (2)1.4声音还可用来对画的表现进行补充和丰富面 (3)1.5声音表达方式 (3)第二章声音在影视中的运用 (4)2.1.运用声音表达和渲染主题 (4)2.2运用声音调动观众情绪 (4)参考文献 (4)影视创作中的声音艺术摘要:人接受信息途径主要靠眼睛和耳朵,也就是看到和听到,优秀的配音,悠扬的音乐出现在人们耳旁,总能引起一波高潮,让人激动不已,影视中更离不开声音的点缀。
关键词:声音影视艺术第一章声音的组成1.1声音,是听觉艺术的物质构成材料,是寓有艺术生命力和艺术感染力的物质媒介。
影视作品中的声音是影视“声画艺术”特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区别其他艺术门类的重要特征之一。
1.2影视作品中的声音丰富多彩,但目前对声音的分类方法并不统一。
北京电影学院录音系的孙欣在其《影视同期声录音》一书中按照《电影艺术词典》与《现代影视技术辞典》中对声音的分类方法,认为影视作品中的声音分为语言、音乐、音响三大类。
我认为这种分类应是比较清楚和全面的。
1.3声音是一种有效的可以在人脑中形成空间形象的手段。
在影视制作中,我们可以用它来表达和揭示影视主题。
就声音而言,当我们一提到电影《大话西游》周星驰那段经典对白“曾经有份真诚的爱情放在我的面前,我没有珍惜,等到后来才后悔,如果上天能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会对那个女孩子讲三个字:我爱你!如果一定要在这份爱加上个日期,我希望是一万年!!”可以说是家喻户晓,而且被人们频频用作互侃的玩笑。
而就音乐而言,它的表现力几乎是无限的,它可以表情,亦可以表意,或者表达某个情景和场景。
例如,当我们听到《二泉映月》时,我们会从乐曲中感到一种凄凉和悲苦,这就是表情我们还可以从中体会到旧社会艺人那种辛酸的生活和心灵的痛苦,这就是表意我们还可以通过这支乐曲联想到凄楚萧瑟的江南风景,联想到那个瞎子阿炳在大街小巷卖艺的情景。
第二章影视视听语言.txt21春暖花会开!如果你曾经历过冬天,那么你就会有春色!如果你有着信念,那么春天一定会遥远;如果你正在付出,那么总有一天你会拥有花开满圆。
第二章影视视听语言第一节景别景别,是指被摄主体和画面形象在电视屏幕框架结构中所呈现出的大小和范围。
从某中意义上讲,景别的选择就是摄像者画面叙述方式和故事结构方式的选择。
不同景别,往往表现着不同的视野、空间范围、视觉韵律和节奏。
景别不同,表现内容和功用均不相同。
远景镜头远景即表现广阔空间或开阔场面的画面。
远景是电视景别中视距最远、表现空间范围最大的一种景别。
远景视野深远宽阔,主要表现地理环境、自然风貌和开阔的场景和场面。
如果细分,远景画面还可分为大远景和远景两类。
远景画面特点为开朗、塑展,一些宏大形体的轮廓线能够在画面中表现清楚。
如张艺谋的影片《英雄》,在秦国攻打攻打赵国一场戏当中,多次使用远景镜头来展现秦军虎狼之师的威猛强大,千军万马全副武装,喊声震天,一声令下,箭如飞蝗铺天盖地地射将下来,展示了宏大壮烈的战争奇观,气势磅礴,给观众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而在无名与残剑在箭竹海展开意念中决斗的一场戏中,摄影师则通过远景镜头展示了空间环境的湖光山色、水光潋滟的景象,营造了幽静、安谧、优美的情调,给人以如诗如画、美不胜收之感。
全景镜头全景即表现人物全身形象或某一种具体场景全貌的画面。
全景主要用来表现被摄对象的全貌或被摄人体的全身同时保留一定范围的环境和活动空间。
全景画面能够完整地表现人物的形体动作,可以通过对人物形体动作的表现来反映人物内心情感和心理状态。
如影片《大红灯笼高高挂》中,三姨太梅珊出于对颂莲的嫉妒,故意大清早在陈府屋顶平台上唱戏,颂莲寻声而去,这时导演将颂莲安排在两栋犬牙交错的房屋之间这样一个全景中,通过对人物和环境的交代,隐喻出现颂莲已身不由己地陷入妻妾间勾心斗角、争风吃醋的境遇。
中景镜头中景即表现成年人膝盖以上部分或场景局部的画面,更重视具体动作和情节,常被作为叙事性的描写。
智慧树知到《影视剪辑》2021章节测试答案绪论1、“视觉暂留”被认为是一种()的生理现象。
A、依赖于视力好坏B、依赖于视觉经验C、依赖于影像经验D、普遍存在正确答案:D2、剪辑思维提倡的是()的思维方式。
A、1+1=2B、1+1<2C、1+1>2D、1+1=0正确答案:C3、广义的影视剪辑是()。
A、上下镜头的连接B、前后段落的连接C、创作过程的一个环节D、贯穿于整个创作过程正确答案:D4、学习剪辑的几个阶段包括()。
A、熟悉工艺流程B、学习剪接技术C、加强文学修养D、掌握操作技术正确答案:ABCD5、造成运动幻觉的因素包括()。
A、视觉暂留B、心理暂留C、完形生理D、完形心理正确答案:AD6、动态影像来自于人类独特的视觉生理现象。
()正确答案:X7、每一次具体连接,都涉及相邻两个镜头或者两个段落,从而作用于整体结构。
()正确答案:√8、不论是狭义的剪辑还是广义的剪辑,都建立在连接的概念上。
()正确答案:√9、必须等拍摄阶段完成后才能进入剪辑阶段正确答案:X10、只有剪辑师才需要具有剪辑思维正确答案:X第一章测试1、Premiere素材窗口中哪种方式可以清晰看到素材的分辨率信息?()A、使用缩略图方式B、使用列表模式C、检查标签颜色D、使用搜索功能正确答案:B2、使用出入点编辑法进行编辑操作时,如何给时间线加入一段素材并不影响时间线整体长度?()A、使用插入功能B、使用覆盖功能C、直接将素材拖拽到时间线末尾空白处D、使用出入点编辑法一定会影响时间线整体长度正确答案:B3、Premiere是否能够使用某项工具完成抠除绿幕的功能?()A、可以,使用键控工具B、可以,使用裁剪工具C、可以,使用颜色校正功能D、不可以正确答案:A4、关于素材复制和粘贴属性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A、可以复制素材的效果控件B、可以复制关键帧C、可以选中多个素材共同粘贴D、可以复制素材原始属性如分辨率,帧率等正确答案:BCD5、关于H.264的描述,以下哪个说法是正确的?()A、它是特点是画质基本无损B、它的码率越高,画质越好C、它是一种视频编码方式D、它是一种视频格式6、Premiere如何给素材进行色彩校正?()A、可以使用颜色板块的功能B、可以使用效果中的颜色校正功能C、可以使用效果中的风格化功能D、可以直接在源窗口对素材色彩进行校正正确答案:ABC7、Premiere在输出面板中无法修改输出时长,必须在时间线上更改。
影视声音创作与数字制作技术(笔记)第一章影视艺术是视听结合的艺术第一节影视艺术发展的历史一、声音艺术创作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发展1声音记录技术的发展2电影是声画结合的记录技术3广播电视技术的发展二、视听结合促进了影视大发展声音的引入给电影带来的一系列的变化:首先,借助声音,电影更接近于生活,反映现实,其表现的局限性大大减小。
其次,由于电影增加了内在的感情运动一一音乐,和理性思维的运动一一语言,其内在的运动更加丰富了。
此外,原有的蒙太奇理论由于声音的出现进一步丰富,电影节奏的形成因素不仅丰富了,并且复杂细腻了。
于是,声音称为现代电影艺术表现手段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视觉画面一起共同构筑银幕空间,推动叙事,完成艺术形象的塑造。
第二节影视声音的构成一、影视声音的分类影视声音就是影视作品中的有声语言,它与画面一起构成了影视艺术作品的两大基本元素。
二、语言影视声音中的语言,是指影视作品中各种角色发出的有声语言。
在影视作品中,语言起到叙述客观事实、交代情节、交流思想、抒发感情、发表议论、增强现实感、刻画人物性格、揭示人物内心世界等作用,特别是能够充分表现画面中蕴含的深层次的思想意义。
1对白对白又称对话,是由影视作品中的角色扮演者一一演员,在影视拍摄现场或后期制作的录音棚内根据剧情内容同步创造的。
2同期声基本特点:首先,它在具体的行为时空中展开,有声语言成为事件的一部分,一方面使画面保持了本来的意义,另一方面又使语言具有了可靠的真实性。
其次,它有明显的个性化特征。
此外,它能较好地表达相对完整的抽象意义。
3解说词解说词是指附加语影像之上的画外语言,用来解释、议论、抒情、介绍背景、表达作者观点等。
一种是在故事性影片中出现的语言形式,也是旁白,它是主要以第一人称出现,对故事中的某个事件、某个人物进行评论;另一种是在纪录片、新闻片、专题片和广告片中出现议论、评说或出现提示声。
三、音乐音乐是抽象的概括艺术,它的作用是表达情绪和情感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