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9课 教育事业的发展习题3 华东师大版
- 格式:doc
- 大小:29.00 KB
- 文档页数:2
第19课教育事业的发展一、单项选择题1.依法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中的“法”指的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1983年,邓小平为北京景山中学题词中表达了教育的“三个面向”,下列表述不属于“三个面向”的是( )A.教育要面向全体 B.教育要面向现代化C.教育要面向世界 D.教育要面向未来3.结合所学,请判断“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不求个个皆梁栋,但愿人人为圣明”这两句标语,应该是针对( )A.植树造林 B.学校教育C.环境保护 D.教育大家养成良好卫生习惯4.近代中国,第一所高等学校出现在哪座城市 ( )A.北京 B.上海 C.广州 D.重庆5.在哪位人物亲自主持下,“文革”中废弃的高考制度被重新恢复,中国的高等教育走上了正轨 ( ) A.周恩来 B.邓小平 C.江泽民 D.陈云6.看图片,结合所学,图片内容反映了下列哪所高校 ( )A.清华大学 B.北京大学 C.复旦大学 D.中国人民大学7.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指的是 ( )①小学②初中③高中④大学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8.以下关于新中国教育事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实施,将基础教育纳入法制化的轨道B.到2001年底,中国已全面实现义务教育C.教育事业的发展为“科教兴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D.1977年,在邓小平的主持下,“文革”中被废弃的高考制度得以恢复9.《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颁布实施是在 ( )A.1976年 B.1978年C.1986年 D.1988年10.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的表现不包括 ( )A.高等教育已形成相当的规模B.高校数量大大增加C.在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办学条件上明显提高D.建立了很多希望小学11.我国在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同时,也在全国实施“希望工程”,其根本原因是 ( ) A.普及义务教育依赖“希望工程”的帮助B.我国少数地区儿童失学现象十分严重C.我国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D.我国农村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十分严重12.到2000年,我国在校学生人数达1100万人左右。
2019年精选初中八年级下册历史第19课教育事业的发展华师大版练习题第七十一篇第1题【单选题】有位老作家来到山西的贫困县,见到一群可爱的山区孩子。
当他把自己的作品送给他们时,孩子们瞪大了渴望的眼睛说:“爷爷,我要上学。
”瞬间,一种难以言表的心酸涌入他的心田。
这种情况的改变应得益于( )A、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义务教育法》颁布B、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C、《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颁布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的颁布【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教育部启动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建成世界一流大学工作,开始于20世纪( )A、80年代B、90年代C、70年代D、2001年【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巨大发展的表现不包括( )A、高等教育已形成相当的规模B、高校数量增加C、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办学条件明显提高D、已有一大批高校成为世界第一流的高水平大学【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战略导弹部队建立②中美关系正常化③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④“科教兴国”战略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③①②④D、④③①②【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北京奥运会令我们中国人终生难忘,屈指一算北京奥运会已经过去了( )A、2年B、4年C、6年D、8年【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2017年3月12日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就是否延长义务教育阶段年限做出了明确回答:目前我国尚不具备延长条件。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党和政府以九年义务教育作为奠基工程实施的发展战略是( )A、科教兴国B、素质教育C、三个面向D、希望工程【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谁抢占了高科技这个前沿阵地,谁就能在21世纪立于不败之地,为此,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启动了( )A、星球大战计划B、尤里卡计划C、《2000年科技进步综合纲要》D、863计划【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明明是初中九年级的学生,正在接受九年义务教育,他所受的这种教育属于( )A、高等教育B、初等教育C、职业教育D、基础教育【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新中国成立以来,高等教育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发展,以下不属于其发展表现的是( )A、学校数量大大增加B、学科门类比较齐全C、教育质量明显提高D、已建成了世界一流大学【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以什么为国策,确立了教育优先发展战略( )A、863计划B、希望工程C、科教兴国D、科技兴国【答案】:【解析】:第11题【单选题】某中学的一名初二学生,学习成绩不佳,并产生了厌学情绪,便弃学帮父母经商。
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9课教育事业的发展习题1(华东师大版)第19课教育世界的发展一、选择题1.美国学者费正清在《美国与中国》中说:“毛(泽东)后的领导转变了方针。
为了现代化,国家重视专甚于红,重新建立为国选拔人才的传统制度。
”这种“传统制度”是指A.高考制度 B.九年义务教育制度C.高级职称评定制度 D.高校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制度2. 1983年国庆节前夕,邓小平同志为北京景山中学题词“三个面向”。
“三个面向”的实质是A.通过教育的发展提高国家和民族的竞争力B.教育的发展要适合中国的基本国情C.教育的发展需要加强国际交流和合作D.教育的发展需要具有超前性和国际性3. 20世纪以来,中国历代政府都重视中学历史教育。
下列历史教育目标,分别颁布于1904年、1912年、1936年和1956年。
其中1912年的是A.“多讲本朝仁政,俾知历圣德泽之深厚,以养成国民自强之志气,忠爱之性情”B.“了解劳动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的主人”C.“明于民族之进化,社会变迁,邦国之盛衰,尤宜注意于政体之沿革,与民国建立之本”D.“特别说明其(指中国)历史上之光荣,及近代所受列强侵略之经过,与其原因,以激发学生民族复兴之思想”4. 1977年8月4日,邓小平主持召开了全国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恢复中断的高考制度。
1977年恢复高考①是“科教兴国”发展战略的具体体现②有利于社会的公平竞争③有利于人才的选拔④是“文化大革命”后拨乱反正的重要标志之一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④5. 20世纪以来,中国历代政府都非常重视中学历史教育。
下列历史教育目标,分别颁布于1904年、1912年、1936年和I956年。
颁布于1936年的是A.“多讲本朝仁政,俾知历圣德泽之深厚,以养成国民自强之志气,忠爱之性情”B.“了解劳动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的主人”C.“特别说明其(指中国)历史上之光荣,及近代所受列强侵略之经过,与其原因,以激发学生民族复兴之思想”D.“明于民族之进化,社会变迁,邦国之盛衰,尤宜注意于政体之沿革,与民国建立之本”6.“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最新精选初中八年级下册历史第19课教育事业的发展华师大版课后辅导练习第十六篇第1题【单选题】建国以来,我国现代化建设成就辉煌,下列成就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 第一代籼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②《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③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④ 地地战略导弹部队的组建⑤ “东方红1号”卫星发射成功A、⑤③④②①B、④③⑤①②C、③④⑤①②D、④⑤②③①【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实施“科教兴国”发展战略,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是( )A、九年义务教育B、小学教育C、中等教育D、高等教育【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新明中学初中七年级的周鹏辍学打工了。
他的这一做法违背了( )①《义务教育法》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③《民法通则》④《高等教育法》A、①B、①②C、②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九年义务教育属于( )A、高等教育B、小学教育C、基础教育D、中等教育【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阅读以下对联,“上联:学习文化重科技,尊重知识强教育。
下联:科技繁荣百业荣,教育兴旺万家旺。
”该对联较为合适的横批是( )A、科学发展B、科教兴国C、和谐发展D、改革开放【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近年来,信息化教学正在走进我们的课堂,而传统的“一师、一书、一黑板”的教学方式却渐行渐远。
发生这种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改革开放后西方教育思想的传入B、我国政府提出“科教兴国”战略C、我国在部分地区实施“希望工程”D、863计划的制订推动高技术发展【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教育是一个国家稳固和发展的重要基石,下面措施中制约了中国教育发展的是( )A、孔子创办私学B、八股取士制度C、开办京师大学堂D、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为了帮助贫困地区失学儿童重返校园,中国青少年基金会发起实施了一项着眼于未来、造福于后代的伟大工程,即( )A、希望工程B、阳光工程C、211工程D、985工程【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2012年2月14日,国家最高科技奖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胡锦涛总书记给谢家麟、吴良镛两位院士颁发奖励证书(见右图)。
精选2019-2020年初中八年级下册历史第六单元科学技术与教育文化第19课教育事业的发展华师大版习题精选第五十二篇第1题【单选题】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国在各行各业取得了丰硕成果,下列因果关系搭配正是( )A、一国两制——建立深圳经济特区B、863计划——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C、科教兴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D、科技强军——建立华东军区海军【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中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明确提出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是( )A、科技B、教育C、文艺D、体育【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下列关于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史实,表述正确的是( )A、20世纪初建立起包括初等、中等、高等三个学程的新式教育体制B、京师大学堂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C、京师同文馆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等学府D、京师大学堂开办后,科举制即刻被废除【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这体现了党和国家的( )A、“科教兴国”战略B、“863计划”C、“两弹一星”工程D、“科技立国”政策【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2007年10月3日《河北日报》报道,以往新学期一开学,热点中学的众多择校生让学校领导头疼不已。
近日记者在采访时发现,今年中学择校生少了,甚至在有的学校还“绝迹”了——这是推行均衡教育的结果。
推行均衡教育( )A、有助于保障公民平等的受教育权B、体现了我国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C、能够保证社会各项事业的公平与公正D、能够使所有公民平等地接受义务教育【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我国基础教育事业进入“依法治教”新阶段的标志是( )A、“863”计划的实施B、“科教兴国”战略的确立C、《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颁布D、“百家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提出【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党和政府实施“科教兴国”发展战略确定的奠基工程是( )A、学前教育B、九年义务教育C、高等教育D、高新科技【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在那困难的日子里,在那如歌的岁月中,涌现出一个又一个英雄模范人物,其中被称为中国“氢弹之父”,被外国同行亲切而又敬佩地称为“中国土专家” ( ) 就是其中的一位。
精选2019-2020年初中八年级下册历史第19课教育事业的发展华师大版知识点练习第五十三篇第1题【单选题】安徽历史底蕴深厚,下列人物和事件与安徽历史无关的是( )A、许海峰B、第一所希望小学C、改革开放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2008年,夏季奥运会的主办地是在( )A、北京B、雅典C、洛杉矶D、悉尼【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正式实施学位条例,建立学位制是我国发展科学和教育事业的一项重要措施,学位分( )A、二级B、三级C、四级D、五级【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1999年,党和国家作出了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深化教育改革的重点是( )A、增加教育投入B、实施希望工程C、加强老师队伍建设D、提高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这体现了党和国家的( )A、“科教兴国”战略B、“863计划”C、“两弹一星”工程D、“科技立国”政策【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下列不属于落实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措施是:( )A、普及九年义务教育B、恢复高考C、高等院校扩招D、设立学位制度【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举措是( )①从娃娃抓起②普及九年义务教育③落实职业教育④发展高等教育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假如你受教育的合法权利被侵犯,你讨回这种权利的法律依据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B、《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对“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理解最确切的是( )A、不能再让孩子受苦B、办教育要花很多的钱C、既不让孩子受苦,还要办好教育D、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2017年3月12日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就是否延长义务教育阶段年限做出了明确回答:目前我国尚不具备延长条件。
精选2019-2020年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科学技术与教育文化第19课教育事业的发展华师大版课后练习十六第1题【单选题】帮助贫困地区失学儿童重返学校的公益事业,称为( )A、希望工程B、红丝带工程C、蓝丝带工程D、绿丝带工程【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某校开展了别开生面的“品对联韵味,析国策战略”的主题活动。
下列问题中最适合对联“科技繁荣千秋旺,教育发展百业兴”的横批是( )A、科教兴国B、依法治国C、改革开放D、振兴经济【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2014年9月4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标志着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全面启动。
你知道我国历史上因文革而停顿的普通高等学校入学考试制度是哪一年得以恢复的( )A、1978年B、1976年C、1977年D、1986年【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对“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理解最确切的是( )A、不能再让孩子受苦B、办教育要花很多的钱C、既不让孩子受苦,还要办好教育D、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谁抢占了高科技这个前沿阵地,谁就能在21世纪立于不败之地,为此,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启动了( )A、星球大战计划B、尤里卡计划C、《2000年科技进步综合纲要》D、863计划【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改革开放后,我国教育事业取得重大发展,2000年我国基本普及了( )A、学前教育B、六年义务教育C、高等教育D、九年义务教育【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下列关于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史实,表述正确的是( )A、20世纪初建立起包括初等、中等、高等三个学程的新式教育体制B、京师大学堂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C、京师同文馆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等学府D、京师大学堂开办后,科举制即刻被废除【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党和政府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明确提出“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此项战略的提出是在( )A、20世纪70年代B、20世纪80年代C、20世纪90年代D、21世纪初【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1977年毛后的领导转变了方针。
第19课教育事业的发展【内容标准】列举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和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的史实,认识教育发展在"科教兴国"战略中的地位。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知道义务教育的普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地位等知识。
提高对教育重要性和“科教兴国”战略的认识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对教育重要性和“科教兴国”战略的认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正确的教育方针是我国教育发展的保证;初步树立“科教兴国” 的意识。
【教学要点】重点:义务教育的普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难点: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
【导入新课】复习上一课时重点知识。
今天,同学们坐在教室里接受初中阶段的学习,享受的就是义务教育的权利,这是国家法律给予大家的权利叫“义务教育”?由国家法律规定的对一定年龄的少年儿童实施一定范围的普通教育,叫做“义务教育”。
通俗地说,父母或监护人必须按照政府的法律规定将自己的适龄子女送入学校接受教育【新课探究】一、义务教育的普及1、掌握 1986 年 4 月全国人大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把基础教育纳入法制轨道,开始依法实施九年义务教育。
开始时间:1986年4月。
法律依据:全国人大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2、实施成果:到2001年底,占全国人口85%的地区已基本实现九年制义务教育。
3、指导学生看 117 页和 118 页四幅插图及课文小字,了解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概况。
1 )、教育的初步发展,农村小学入学人数大幅增加2 )、邓小平教育要“三个面向”的题词,是新时期教育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战略方针。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3 )、推行《义务教育法》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困难。
1989年开始我国实施了一项帮助贫困地区失学儿童重返校园的公益事业希望工程。
图为“希望工程——托起明天的太阳”宣传照片。
第19课教育事业的发展内容提要一、义务教育的普及1986年4月,全国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把基础教育纳入法制轨道,开始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
到2001年底,占全国人口85%的地区已基本实现九年义务教育。
二、高等教育迅速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迅速。
“文革”期间,高等教育事业遭到严重破坏。
1977年秋,在邓小平亲自主持下,“文化大革命”中废弃的高考制度被重新恢复,中国的高等教育走上了正轨。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有了更大的发展。
导学目标基础知识了解掌握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教育的发展规划及其成就;《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邓小平“三个面向”;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能力训练过程方法运用资料理解分析指导学生利用课本图片和课外网络等资源,理解邓小平“三个面向”题词的意义,认识青年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必要性调查研究创新求异通过“动脑筋”、“活动与探究”、“自由阅读卡”等项练习,营造自主学习氛围,培养社会调查基本功,形成创新求异思维趋势情感态度价值观爱国情感认识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教育事业的辉煌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增强刻苦学习、立志成材的自觉性,升华爱国主义情感树立科教兴国意识通过调查家乡教育事业发展脉络的活动,加深对基本国情的认识,从小树立起学好本领,建设好祖国和家乡的远大理想教学重点建国以来,党和政府发展教育事业的政策、措施,人民教育事业发展的可喜成就。
教学难点深入理解和领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邓小平“三个面向”、“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指导意义,展望我国教育发展的前景。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形式:新授教师讲解导入新课联系实际,体会新中国教育事业的重要作用:1重温课本81页“自由阅读卡”,启发学生思考回答:加入WTO以后,给我国带来了哪些机遇和挑战?(有助于加强我国同世界各国各地区经济贸易联系,为我国对外开放拓展了新的空间。
同时,在WTO里进行经济贸易活动,必须遵循这个组织规定的许多“游戏规则”,假如有所违犯,可能得不偿失。
第19课教育世界的发展一、选择题1.美国学者费正清在《美国与中国》中说:“毛(泽东)后的领导转变了方针。
为了现代化,国家重视专甚于红,重新建立为国选拔人才的传统制度。
”这种“传统制度”是指A.高考制度 B.九年义务教育制度C.高级职称评定制度 D.高校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制度2. 1983年国庆节前夕,邓小平同志为北京景山中学题词“三个面向”。
“三个面向”的实质是A.通过教育的发展提高国家和民族的竞争力B.教育的发展要适合中国的基本国情C.教育的发展需要加强国际交流和合作D.教育的发展需要具有超前性和国际性3. 20世纪以来,中国历代政府都重视中学历史教育。
下列历史教育目标,分别颁布于19 04年、1912年、1936年和1956年。
其中1912年的是A.“多讲本朝仁政,俾知历圣德泽之深厚,以养成国民自强之志气,忠爱之性情”B.“了解劳动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的主人”C.“明于民族之进化,社会变迁,邦国之盛衰,尤宜注意于政体之沿革,与民国建立之本”D.“特别说明其(指中国)历史上之光荣,及近代所受列强侵略之经过,与其原因,以激发学生民族复兴之思想”4. 1977年8月4日,邓小平主持召开了全国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恢复中断的高考制度。
1977年恢复高考①是“科教兴国”发展战略的具体体现②有利于社会的公平竞争③有利于人才的选拔④是“文化大革命”后拨乱反正的重要标志之一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④5. 20世纪以来,中国历代政府都非常重视中学历史教育。
下列历史教育目标,分别颁布于1904年、1912年、1936年和I956年。
颁布于1936年的是A.“多讲本朝仁政,俾知历圣德泽之深厚,以养成国民自强之志气,忠爱之性情”B.“了解劳动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的主人”C.“特别说明其(指中国)历史上之光荣,及近代所受列强侵略之经过,与其原因,以激发学生民族复兴之思想”D.“明于民族之进化,社会变迁,邦国之盛衰,尤宜注意于政体之沿革,与民国建立之本”6.“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第19课《教育事业的发展》学案一、新课程标准对本节课的要求列举九年制义务教育基本普及和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的史实,认识教育发展在“科教兴国”战略中的地位。
二、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1.重点义务教育的普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教育在“科教兴国战略众的地位”。
2.难点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
三、学生学习方法自主学习法小组合作讨论法等四、自学提纲(一)阅读课本完成填空一)义务教育的普及1.开始时间:年4月。
2.法律依据:全国人大通过的《》。
3.实施成果:到2001年底,占全国人口85%的地区已基本实现九年制义务教育。
4.历史意义⑴不仅给中国的基础教育带来了生机和活力。
⑵而且为实施“”战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高等教育迅速发展1.20世纪50年代初,进行院系调整。
2.“”期间,高等教育遭到严重破坏。
3. 年,“文革”中废弃的高考制度被重新恢复。
4.改革开放的20年,形成。
5.20世纪90年代,开始改革高等教育体制。
⑴改革目的:适应的需要。
⑵改革目标:①优化,全面提高;②理顺政府、和之间的关系,建立和完善政府统筹规划和,学校面向社会办学的新体制。
⑶意义:高等院校的办学自主权进一步扩大,高校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更趋合理,初步实现了的优化配置,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小组讨论1.《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有何重大意义?2.义务教育的普及面临哪些问题?3.文革后,我国的教育事业是怎样发展起来的?你能用最简练的语言概括教育对“科教兴国”战略的意义吗?五、自我检测题1、九年制义务教育属于()A、小学教育B、基础教育C、中等教育D、高等教育2、20世纪90年代以来,党和政府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明确提出要把()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A、科技B、教育C、文艺D、体育3、我国“科教兴国”战略实施的奠基工程是()A、高等教育B、学前教育C、九年制义务教育D、高中教育4、我国的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开始于()A、20世纪60年代B、20世纪70年代C、20世纪80年代D、20世纪90年代5、1989年我国实施了一项帮助贫困地区失学儿童重返校园的公益事业,称为()A、“春蕾计划”B、“863”计划C、希望工程D、“211工程”6、1986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我国开始实施()A、六年制义务教育B、八年制义务教育C、九年制义务教育D、十二年制义务教育7、占我国人口85%的地区基本实现了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是在()A、1978年初B、1986年底C、2000年初D、2001年底六、当堂检测题1、下列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的是()①希望工程的开展②“春蕾计划”的实施③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普及④高等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A、①②③④B、①②C、②③D、③④2、“文革”结束后,经过20多年的不断改革和调整,我国形成了()的高等教育体系①适应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②培养层次分明③办学形式多样④学科门类齐全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④3、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的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目标是()①优化教育结构,全面提高教育质量②理顺政府、社会和高校之间的关系③建立和完善政府统筹规划和宏观管理,学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新体制④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②④4、我国党和政府尤其重视基础教育发展的主要表现是颁布了()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D、《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5、全国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时间是()A、1978年9月B、1980年5月C、1983年9月D、1986年4月七、拔高思考题课外学史探究八、课后作业:随堂练九、谈谈学习本节课的感受十、名人名言与教师寄语诗书勤乃有,不勤腹空虚。
2019-2020年初中八年级下册历史第19课教育事业的发展华师大版复习特训四十四第1题【单选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教育公平的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
”以下教育思想或措施能体现这一精神的是( )①“有教无类”②颁布《九年义务教育》③“三个面向”思想④发展希望工程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我国基本实现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是在( )A、1983年B、1986年C、1992年D、2000年【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邓小平说:“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
”为了帮助贫困地区失学儿童重返校园,中国青少年基金会发起实施了一项着眼于未来、造福后代的伟大工程,这就是( )A、阳光工程B、希望工程C、“211”工程D、幸福工程【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2008年,夏季奥运会的主办地是在( )A、北京B、雅典C、洛杉矶D、悉尼【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据报道,某地一位家长不让学生上初中,被学校以违反了《义务教育法》为名告上了法庭,这种情况最早可能发生于( )B、1984年C、1986年D、2000年【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近年来,信息化教学正在走进我们的课堂,而传统的“一师、一书、一黑板”的教学方式却渐行渐远。
发生这种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改革开放后西方教育思想的传入B、我国政府提出“科教兴国”战略C、我国在部分地区实施“希望工程”D、863计划的制订推动高技术发展【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在党和政府实施的教育发展战略中,成为科教兴国奠基工程的是( )A、素质教育B、九年义务教育C、职业教育D、高等教育【答案】:第8题【单选题】八年级(2)班开展“品对联,颂国策”的主题活动。
2019-2020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9课教育事业的发展学案华东师大版点击新目标通过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对教育重要性和“科教兴国”战略的认识能力。
温故而知新1986年3月,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位科学家的上书,中央制定出中国高技术发展计划纲要,又称___________。
1986年4月,全国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把基础教育纳入法制轨道,开始依法实施_________________。
课堂进行时一、阅读课本找出下列问题的答案:1、到_______年底,占全国人口85%的地区已基本实现九年制义务教育。
不仅给中国的基础教育带来了生机和活力,而且为实施“ ___”战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期间,高等教育遭到严重破坏。
年,被废弃的高考制度被重新恢复,中国的高等教育走上了正轨。
3、改革开放后,经过20年的改革和调整,我国已形成了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学科门类齐全的高等教育体系。
4、20世纪90年代,为了适应的需要,开始改革高等教育体制。
通过改革,高等院校的______________进一步扩大,高校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更趋合理,初步实现了的优化配置,为实施“___________”战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小组合作,探究下列问题:1、20世纪50年代初和90年代后期,我国的高等教育经历了两次改革。
这两次改革各有什么特点?2、改革开放以来高等教育取得了哪些主要的成就?三、课堂小结:1983年邓小平提出的教育要面向_______,面向_______,面向_________,成为新时期教育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战略方针。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和高等教育迅速发展,为实施“”战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课堂大练兵1、九年制义务教育属于()A.小学教育B.基础教育C.中等教育D.高等教育2、20世纪90年代以来,党和政府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明确提出要把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A.科技B.教育C.文艺D.体育3、我国的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开始于()A.20世纪60年代B.20世纪70年代C.20世纪80年代D.20世纪90年代5、1989年我国实施了一项帮助贫困地区失学儿童重返校园的公益事业,称为()A.“春蕾计划”B.“863”计划C.希望工程D.“山花工程”6、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提出的会议是()A.中共十三大 B. 中共十四大 C. 中共十五大 D. 中共十六大7. 下列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的是()①希望工程的开展②“春蕾计划”的实施③义务教育的普及④高等教育迅速发展A.①②③④B.①②C.②③D.③④8. 下列中国教育发展历程中的几件大事,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①创办京师大学堂②废除科举制③恢复高考④颁布义务教育法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④①③ D.④③②①9.阅读材料:第四条:国家、社会、学校、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第19课教育事业的发展课时训练:1、改革开放以来,为了振兴科技和繁荣经济,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所采取的重大举措是()A.制定“八六三计划”B.恢复普通高校入学制度C.实施“五个一工程”D.实施九年义务教育2、我国从何时开始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A、1954B、1956C、1978D、19863、哪一年,在“文革”中废弃的高考制度重新恢复()A、1971B、1976C、1977D、1978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表现不包括()A、高等院校的数量大大增加B、学科门类齐全C、办学形式多样化D、国家“统包统配”5、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和完善()A国家计划经济体制B国家“统包统配”制度C劳动就业制度D政府统筹规划和宏观调控,高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新体制6、作为新时期我国教育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战略方针——“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是谁提出来的()A、毛泽东B、邓小平C、江泽民D、胡锦涛7、下列中国教育发展历程中的几件大事,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①创办京师大学堂②废除科举制③恢复高考④颁布义务教育法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②④①③D.④③②①8、《义务教育法》规定:“凡满六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
条件不具备的地区,可以推迟到七周岁入学。
”对这个规定,有人认为,儿童入学是家长和学校的事,家长和学校让上学就上,不让上学就不上。
又有人认为,上学是我们自己的事,既是我们对国家和社会的义务,也是我们接受教育的权利,必须依法执行。
能让上学就上,不让上学就不上。
你赞成上述两种观点哪一种?为什么?1—7:D D C D D B A思维拓展材料:希望工程希望工程是中国青基会发起倡导并组织实施的一项社会公益事业,其宗旨是资助贫困地区失学儿童重返校园,建设希望小学,改善农村办学条件。
希望工程的实施,改变了一大批失学儿童的命运,改善了贫困地区的办学条件,唤起了全社会的重教意识,促进了基础教育的发展;弘扬了扶贫济困、助人为乐的优良传统,推动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第19课教育事业的发展1、改革开放以来,为了振兴科技和繁荣经济,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所采取的重大举措是()A。
制定“八六三计划" B.恢复普通高校入学制度C.实施“五个一工程" D。
实施九年义务教育2、我国从何时开始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 )A、1954B、1956C、1978D、19863、哪一年,在“文革”中废弃的高考制度重新恢复()A、1971B、1976C、1977D、1978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表现不包括()A、高等院校的数量大大增加B、学科门类齐全C、办学形式多样化D、国家“统包统配”5、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和完善( )A国家计划经济体制B国家“统包统配”制度C劳动就业制度D政府统筹规划和宏观调控,高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新体制6、作为新时期我国教育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战略方针——“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是谁提出来的()A、毛泽东B、邓小平C、江泽民D、胡锦涛7、下列中国教育发展历程中的几件大事,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①创办京师大学堂②废除科举制③恢复高考④颁布义务教育法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④①③ D.④③②①8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999年党和国家作出了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国家将发展教育纳入法制化轨道。
到2000年,全国普及义务教育的人口覆盖率达85%,青壮年文盲率下降到5%,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
2001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268万人,占普通高中毕业生的78。
8%,在校学生达719万多人.材料二杨振宁认为,计算机、生物工程、信息工程是这几十年最重要的三大成果,大大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在今后三四十年也将是经济发展的火车头.经济的发展是因为有不断的科技创新,而科技发展要靠教育.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教育迅速发展的事实,其中的“将发展教育纳入法制化轨道”是什么意思?能举出和你密切相关的一个例子吗?你知道高校扩招的原因有哪些吗?(2)科技、教育和经济发展有什么联系?你能用一句话概括出科技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吗?为此,我国实施了什么战略?参考答案1—7:D D C D D B A8.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
最新精选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9课教育事业的发展华师大版复习巩固第九十六篇第1题【单选题】在那困难的日子里,在那如歌的岁月中,涌现出一个又一个英雄模范人物,其中被称为中国“氢弹之父”,被外国同行亲切而又敬佩地称为“中国土专家” ( ) 就是其中的一位。
A、钱学森B、于敏C、邓稼先D、钱三强【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1986年,我国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我国现行的义务教育阶段是指( )A、幼儿教育阶段B、小学教育阶段C、小学到初中阶段D、初中到高中阶段【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谁抢占了高科技这个前沿阵地,谁就能在21世纪立于不败之地,为此,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启动了( )A、星球大战计划B、尤里卡计划C、《2000年科技进步综合纲要》D、863计划【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1982年1月5日,FOLLOWME第一次在中央电视台播出,掀起了全民学外语的高潮。
这一“高潮”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高考制度的恢复B、教育事业的发展C、对外开放的实行D、广电事业的发展【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我国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举措不包括是指( )A、“863”计划B、普及九年义务教育C、发展高等教育D、可持续发展【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是指( )A、扫盲阶段B、小学六年级阶段C、从小学到初中九年教育D、从小学到高中十二年教育【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我国的教师节是( )A、6月10日B、9月10日C、8月10日D、10月10日【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建国以来,我国现代化建设成就辉煌,下列各项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第一代籼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②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③《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④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C、④②①③D、④①②③【答案】:【解析】:第9题【判断题】1986年,党和政府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第19课教育世界的发展
(一)、选择题
1、某校八年级一班开展“品对联,颂国策”的主题活动,活动中挂出了“科技繁荣千秋旺,教育发展百业兴”的一副对联。
这副对联歌颂的国策是()
A、一国两制
B、对外开放
C、科教兴国
D、和平共处
2、实施义务教育是当前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阶段。
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是指()
(1)小学(2)初中(3)高中(4)大学
A、(1)(2)
B、(3)(4)
C、(1)(2)(3)(4)
D、(1)(2)(3)
3、据报道,某地一位家长不让孩子上初中,被学校以违反《义务教育法》告上法庭,这种情况最早可能发生在()
A、1984年
B、1986年
C、1988年
D、2000年
4、2008年9月1日,一个必将被历史所铭记的日子——在这一天,中国实现了城乡义务教育全部免除学杂费。
这是我国着力改善和保障民生的一项重大举措,是我国教育史上的又一座里程碑。
这一举措是哪一部法律的具体体现()
A、《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5、据统计,1949年我国有普通高校200多所。
到2000年,我国有普通高校1000多所。
这一变化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等教育()
A、办学效益、办学条件明显提高
B、学校数量大大增加
C、学科门类比较齐全 D 、学校布局结构日趋合理
6、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教育事业有很大发展。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到2000年,全国基本实现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B、在科教兴国战略中把科技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C、从整体上看,高等教育虽已形成相当规模,但学科门类还不齐全
D、高等学校的科研工作成绩显著,获得的国家发明奖占全国的三分之二左右
(二)综合
2007年8月31日,胡锦涛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的未来发展,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归根到底靠人才,人才培养的基础在教育。
教育是提高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基本途径,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工程。
”
纵观中国教育的发展史,结合所学只是回答下列问题:
1、春秋时期,我国有一位大教育家是谁?他为教育做出了怎样的贡献?
2、汉武帝时期的中国古代最高学府是什么?他大力推行何种教育?
3、隋唐时期采用怎样的方式来选拔人才?这一制度在何时被废除?
4、近代中国的开明人士主张学习西方,改革教育。
在哪一运动时期开始创办新式学堂?戊戌变法时期创办的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是什么?
5、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非常重视基础教育发展,为保证学龄儿童的受教育权利,于1986年颁布实施了哪一法律文件?20世纪90年代以来,党和政府又实施了哪一发展战略?
(三)拓展延伸
作为初二的学生,你正在接受九年义务教育,作为受益者,你有什么想法吗?请谈一谈。
(四)达标检测
1、九年义务教育属于:()
A、高等教育
B、中等教育
C、基础教育
D、小学教育
2、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以什么为国策,确立了教育优先发展战略:()
A、863计划
B、希望工程
C、科教兴国
D、科技兴国
3、新明中学初中七年级的周鹏辍学打工了。
他的这一做法违背了①《义务教育法》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③《民法通则》④《高等教育法》()
A、①
B、①②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4、教育部启动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建成世界一流大学工作,开始于20世纪()
A、80年代
B、90年代
C、70年代
D、2001年
5、填空:______年,全国基本实现九年义务教育;______是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
6、简答: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的重大成就有哪些?
2、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在什么时间?其主要内容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