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的生理功能、缺乏症状、食物来源
- 格式:doc
- 大小:34.00 KB
- 文档页数:6
营养学基础—维生素第二章营养学基础—维生素学习重点:维生素的生理功能、缺乏症、食物来源。
一、概述维生素是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一类微量低分子有机化合物。
人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量不足,每天必须从食物中提供,不参与机体构成也不提供能量,机体长期缺乏某种维生素时会出现相应的缺乏症。
1.分类椐溶解性维生素可分为两大类。
(1)脂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D、E、K,溶于脂肪及有机溶剂,在食物中常于脂类共存。
摄取多时可在肝脏贮存,如摄取过多可引起中毒,摄入不足时,缺乏症状出现缓慢。
(2)水溶性维生素包括B族维生素(B1、B2、B6、PP、B12、叶酸、泛酸、生物素等)和维生素C。
溶于水,易在加工烹调过程中损失。
体内贮存少,易从尿中排出,因此可通过尿中维生素的检测而了解机体代谢情况,摄入不足时,很快出现缺乏症状。
另外,有些化合物,具有生物活性,有人称之为“类维生素”,如类黄酮、肉碱、牛磺酸等。
2.维生素缺乏当某种维生素长期摄入过低时会发生维生素缺乏症。
在营养素缺乏中以维生素缺乏最为多见,维生素缺乏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1)缺乏原因:维生素摄入不足;吸收利用障碍;需要量相对增加。
(2)缺乏分类:原发性维生素缺乏继发性维生素缺乏;临床缺乏与亚临床缺乏。
二、维生素A(一)概念和理化性质维生素A是指含有β-白芷酮环结构的多烯基结构,并具有视黄醇生物活性的一大类物质。
动物体内含有的具有视黄醇生物活性的维生素A包括:视黄醇、视黄醛和视黄酸等物质。
维生素A有维生素A1(视黄醇)和A2(3-脱氢视黄醇)之分,前者主存在于海水鱼的肝脏中,生物活性较高;后者主存在于淡水鱼的肝脏中,生物活性较小。
在红、黄、绿植物中含有的类胡萝卜素中约有1/10为维生素A原,能分解成为维生素A,如α-胡萝卜素、β-胡萝卜素、γ-胡萝卜素、隐黄素等,其中以β-胡萝卜素活性最高。
维生素A对酸、碱、热稳定,但易被氧化和受紫外线破坏。
(二)生理功能1.维持正常视觉维生素A能促进细胞内感光物质视紫红质的合成与再生,维持正常的暗适应能力,从而维持正常视觉。
维生素缺乏的表现一、维生素的定义维生素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一类低分子有机化合物,在物质代谢中起重要作用。
这类物质在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量极微,必须由食物供给。
维生素根据溶解性的不同,分为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
脂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共4种;水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维生素B6、泛酸、叶酸、维生素B12和生物素共9种。
二、缺乏维生素会有哪些表现?维生素A缺乏:维生素A的主要生理功能是维持皮肤黏膜的完整性,是构成视觉细胞的感光物质。
缺乏维生素A会导致皮肤变得干燥、毛囊角化;视觉功能下降,经常感到眼睛干涩,甚至患上干眼症等眼部疾病。
维生素B1缺乏:维生素B1参与体内的能量代谢,在人体正常新陈代谢、神经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维持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摄入不足可致维生素B1缺乏,可致脚气病以及周围神经炎等。
维生素B2缺乏:维生素B2参与体内生物氧化、能量代谢,与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的代谢直接相关,促进机体的生长发育;调节细胞的生长代谢。
当维生素B2缺乏时,表现为唇炎、舌炎、口腔黏膜溃疡、畏光、阴囊炎、阴道炎、脂溢性皮炎等。
维生素B6缺乏:维生素B6参与体内多项生理过程,对机体氨基酸的代谢有重要作用,同时参与多种酶反应,可保持身体及精神系统的健康,在机体预防和治疗疾病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维生素B6缺乏表现为皮肤损害、口炎、舌炎、口唇干裂、免疫功能受损等。
维生素B9缺乏:又称叶酸,缺乏表现为巨幼细胞贫血、神经管畸形、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
维生素B12缺乏:巨幼细胞贫血、记忆力下降、表情呆滞、精神抑郁、易激动、以及四肢震颤等症状。
维生素C缺乏:维生素C在机体内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参与机体许多很重要的生物合成过程,参与人体氧化还原反应的完成;增强机体对外界环境的抗应激能力和免疫力,改善胆固醇的代谢,促进胶原蛋白的形成。
长期缺乏易引起坏血病,皮肤出现瘀点,骨质和牙质疏松、牙龈疼痛出血,伤口难愈合、关节疼痛,易患感冒,抵抗力下降等。
维生素的作用和维生素的食物来源维生素是一个人人皆知的响亮名字。
从100年前的起源和物质结构鉴定,到现在营养科学的重要成就和多样性发展,使人们能够全面理解食物、营养与人类健康的关系。
维生素K 可防骨质疏松
维生素K被归为必需营养素,因其有促进凝血的功能,是四种凝血因子在肝内合成必不可少的物质,因此又被称为凝血维生素。
维生素K对维持骨骼健康、预防骨质疏松是至关重要的。
维生素K缺乏会影响血管损伤修复、血管钙化等一系列生理过程。
多项研究表明,维生素K2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可减少癌症的发生和复发几率。
维生素K1主要存在于天然绿色植物中,菠菜、苜蓿、莴苣及西蓝花中维生素K1含量较高;胡萝卜以及一些植物油,如大豆油、菜子油、棉子油等也含有较多的维生素K1。
维生素B6 白肉中含量多
维生素B6在机体物质代谢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参与氨基酸代谢、糖原与脂肪酸代谢,它还参与神经系统中的许多酶促反应而间接影响到神经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等。
近年来的研究显示,维生素B6在降低许多慢性疾病的危险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人体缺乏维生素B6主要可引起皮肤炎症,如脂溢性皮炎;还可引起神经精神症状,如抑郁、易激惹、神经衰弱、记忆力减退等;另外,缺乏维生素B6还可导致免疫功能降低。
维生素B6的食物来源很广泛,动植物中均含有,含量最高的为白色肉类(如鸡肉和鱼肉)。
维生素A 好视力的保证
维生素A是人体最重要的脂溶性维生素之一。
维生素A可参与视觉过程,促进生长发育,维持上皮细胞形态和功能完整,维持免疫和生殖功能等。
各种红、黄、绿色蔬菜和水果中含有维生素A原类胡萝卜素。
(一)维生素的种类、作用、缺乏症及含量食物作为营养素,维生素是人体调节性物质,在人体物质代谢中起重要作用。
维生素需要量很少,常以毫克计,但由于人体不能自行合成或合成量不足,所以必须由食物供给。
维生素分为两大类:一类为脂溶性维生素,由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和维生素K所构成;另一类为水溶性维生素,由维生素C和维生素B所构成。
脂溶性维生素可溶解于脂肪和脂溶剂中,脂溶性维生素进入机体后如有多余则贮存于体内脂类组织内,只有少量的脂溶性维生素随胆汁的分泌排泄体内,因此机体不需要每日通过膳食物摄入。
此外,在食物中还存在着脂溶性维生素的前体物,如食物中和胡萝卜素(维生素A元)为维生素A的前体物。
所以脂溶性维生素的缺乏症很少见。
水溶性维生素溶于水,随饮食摄入的水溶性维生素的多余部分极少在体内贮存,大部分随尿液排泄出体外,因此机体所需的水溶性维生素必须每日由饮食提供。
水溶性维生素的缺乏症状发展迅速,日常生活中多见有水溶性维生素缺乏症的发生。
维生素的作用和种类1、明眸皓齿的维生素A能维护骨骼、牙齿的正常生长,对眼睛有营养作用。
作用:增强机体的抵抗力,促进牙齿和皮肤健康,? 保持粘膜湿润和完整,? 维持身体安宁,? 帮助调节甲状腺功能。
? 含量较多的食物:菠菜、胡萝卜、杏、红辣椒、蛋黄、鱼肝油、西红柿、南瓜、排骨、动物肝脏。
缺少时引起的疾病:夜盲症。
2、精神焕发的维生素B族:能促进糖、脂肪等转化不能量。
维生素B1(硫胺)? 作用:促进消化和身体细胞的代谢功能。
促进糖的代谢并可通便,? 维持神经系统安宁。
? 含量较多的食物:谷类的胚芽、荞麦、花生、棒子、绿叶蔬菜、蛋黄、鱼卵、新鲜菠萝、动物肾脏和肝脏,? 豆类酵母。
缺少时引起的疾病:浮肿、脚气、多发性神经炎、流产、早产。
维生素B2(核黄素)? 作用:促进发育、促进乳汁分泌、有益肝功能、止痒、抗焦虑。
? 含量较多的食物:啤酒酵母、蛋黄、奶酪、牛奶、新鲜蔬菜、家畜、蘑菇、豆制品、排骨、动物肝脏? 缺少时引起的疾病:胎儿发育不? 良,? 口唇? 炎、皮肤炎。
维生素的生理功能缺乏症状食物来源
维生素是一类有机化合物,对人体内许多重要生理过程发挥着至关重
要的作用。
我们通常根据其溶解性将维生素分为水溶性维生素和脂溶性维
生素两类。
水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B群和维生素C,它们在人体内不能被储存,因此每天都需要从食物中摄取。
水溶性维生素的主要功能如下:脂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和维生素K,它们
在人体内能够储存,所以不需要每天都摄取。
脂溶性维生素的主要功能如下:
维生素的缺乏症状因维生素种类和严重程度而异。
通常,轻微的维生
素缺乏可以导致疲劳、免疫功能下降、皮肤问题等。
严重的维生素缺乏可
引发严重的神经系统障碍、心血管疾病和免疫系统问题。
因此,保持均衡
的饮食,摄取包含各类维生素的食物是维持健康的重要途径。
除了食物外,一些维生素还可以通过膳食补充剂来摄取。
然而,应该
注意的是,过量维生素的摄取也可能对健康产生负面影响,特别是脂溶性
维生素的摄入。
因此,在补充维生素时应按照医生或营养师的建议进行。
维生素是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有机化合物,是保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物质。
它们通常不能被人体合成,需要通过饮食或补充剂摄入。
维生素被广泛认为是维持人体健康的关键成分之一,因为它们对于人体的各种生理功能和生命活动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对维生素的种类、作用、来源和注意事项进行详细介绍。
一、维生素的种类目前已知的维生素种类有13种,它们分别是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3、维生素B5、维生素B6、维生素B7、维生素B9、维生素B12和维生素C。
维生素A维生素A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存在于动物肝脏、黄油、鸡蛋、牛奶、奶酪、鱼肝油、胡萝卜、菠菜、西红柿、南瓜等食物中。
维生素A对于维护人体视力、皮肤、骨骼和免疫系统都有重要作用。
维生素D维生素D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可以由皮肤在阳光下合成。
维生素D也存在于鱼肝油、鱼类、鸡蛋黄、牛奶、奶酪等食物中。
维生素D对于维护人体骨骼和牙齿健康至关重要。
维生素E维生素E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存在于植物油、坚果、种子、谷物、蔬菜等食物中。
维生素E对于抗氧化、维护心血管健康和促进肌肉生长都有重要作用。
维生素K维生素K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存在于绿叶蔬菜、肝脏、乳制品等食物中。
维生素K对于人体凝血和骨骼健康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维生素B群维生素B群包括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3、维生素B5、维生素B6、维生素B7、维生素B9和维生素B12。
这些维生素都是水溶性维生素,存在于肉类、鱼类、蛋类、豆类、全谷类、绿叶蔬菜等食物中。
维生素B1、维生素B2和维生素B3主要参与能量代谢,对于人体的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和皮肤健康也有重要作用。
维生素B5参与脂肪和糖的代谢,对于皮肤、肠道和神经系统健康也有重要作用。
维生素B6主要参与氨基酸代谢、神经传导和免疫系统功能。
维生素B7主要参与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代谢,对于皮肤、头发和指甲健康有重要作用。
维生素B9是叶酸的一种形式,参与DNA和RNA合成,对于胎儿发育和细胞增长也有重要作用。
各种维生素的介绍、作用及功能、缺乏症、食物来源大全现在医学上发现的维生素主要有:一、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A(视黄醇)、维生素D(骨化醇)、维生素E(生育酚)、维生素K(止血维生素)。
二、水溶性维生素维生素B1(硫胺素)、维生素B2(核黄素)、维生素B3(维生素PP、烟酸)、维生素B5(泛酸)、维生素B6(吡哆素)、维生素B12(钴胺素)、维生素B13(乳酸清)、维生素B15(潘氨酸)、维生素B17(苦杏仁苷)、对氨基苯甲酸、肌醇、维生素C(抗坏血酸)、维生素P(柠檬素)、叶酸(维生素M、维生素B11)、维生素T、维生素U。
各种维生素简要介绍、作用及功能、缺乏症以及食物中的主要来源。
维生素A(视黄醇)——更多介绍作用及功能:与视觉有关,并能维持粘膜正常功能,调节皮肤状态。
帮助人体生长和组织修补,对眼睛保健很重要,能抵御细菌以免感染,保护上皮组织健康,促进骨骼与牙齿发育。
缺乏症:夜盲症、眼球干燥,皮肤干燥及痕痒。
主要食物来源:红萝卜、绿叶蔬菜、蛋黄及肝。
维生素B1(硫胺素)——更多介绍作用及功能:强化神经系统,保证心脏正常活动。
促进碳水化合物之新陈代谢,能维护神经系统健康,稳定食欲,刺激生长以及保持良好的肌肉状况。
缺乏症:情绪低落、肠胃不适、手脚麻木、脚气病。
主要食物来源:糙米、豆类、牛奶、家禽。
维生素B2(核黄素)——更多介绍功能:维持眼睛视力,防止白内瘴,维持口腔及消化道粘膜的健康。
促进碳水化合物、脂肪与蛋白质之新陈代谢,并有助于形成抗体及红血球,维持细胞呼吸。
缺乏症:嘴角开裂、溃疡,口腔内粘膜发炎,眼睛易疲劳。
主要食物来源:动物肝脏、瘦肉、酵母、大豆、米糠及绿叶蔬菜。
维生素B3(烟酸)(烟草酸、烟碱酸)——更多介绍作用及功能:保持皮肤健康及促进血液循环,有助神经系统正常工作。
强健消化系统,有助于皮肤的保健及美容,改善偏头痛、高血压、腹泻、加速血液循环,治疗口疮,消除口臭,减少胆固醇。
缺乏症:头痛,疲劳,呕吐,肌肉酸痛。
百度首页 | 登录新闻网页贴吧知道 MP3 图片百科帮助百度百科 > 浏览词条编辑词条发表评论历史版本打印添加到搜藏维生素c维生素C又叫抗坏血酸,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
英文名称:Vitamin C ,Ascorbic Acid性质分子式:C6H8O6;分子量:176.12u;CAS号:50-81-7;酸性,在溶液中会氧化分解。
物理性质外观:无色晶体;熔点:190 - 192℃;沸点:(无);紫外吸收最大值:245nm;荧光光谱:激发波长-无nm,荧光波长-无nm;维生素性质溶解性:水溶性维生素;推荐摄入量:每日60毫克;最高摄入量:引起腹泻之量;缺乏症状:坏血病;过量症状:腹泻;主要食物来源:柑桔类水果、蔬菜等维生素C主要生理功能1、促进骨胶原的生物合成。
利于组织创伤口的更快愈合;2、促进氨基酸中酪氨酸和色氨酸的代谢,延长肌体寿命。
3、改善铁、钙和叶酸的利用。
4、改善脂肪和类脂特别是胆固醇的代谢,预防心血管病。
5、促进牙齿和骨骼的生长,防止牙床出血。
;6、增强肌体对外界环境的抗应激能力和免疫力。
药物作用维生素C在体内参与多种反应,如参与氧化还原过程,在生物氧化和还原作用以及细胞呼吸中起重要作用。
从组织水平看,维生素C的主要作用是与细胞间质的合成有关。
包括胶原,牙和骨的基质,以及毛细血管内皮细胞间的接合物。
因此,当维生素C缺乏所引起的坏血病时,伴有胶原合成缺陷,表现为创伤难以愈合,牙齿形成障碍和毛细血管破损引起大量瘀血点,瘀血点融合形成瘀斑。
维生素C和坏血病有一段很长的历史渊源。
希波克拉底是第一个提到坏血病的人。
他描述当时士兵牙床溃烂、牙齿脱落。
;早期的海上旅行引起了人们对坏血病的重视,船队离开港口3—4个月,船员往往会因此患上坏血病,人们开始发现这是由于海上旅行缺乏新鲜蔬菜和水果的缘故。
1932年英国军医从柠檬汁中离析出具有抗坏血病的晶状物质,1933年瑞士科学家合成了维生素C,又叫做抗坏血酸。
维生素C的功能、缺乏症及食物来源
维生素C为水溶性,极易氧化,易被碱、热、铜破坏。
大家都知道,维生素C很重要。
维生素C具体有什么作用呢?特别是家中有婴幼儿的,该重视预防维生素引起的一些病症,有哪些食物VC的含量高呢?
(1)生理功能:
①抗坏血病作用:维生素c能促进组织中胶原蛋白形成,胶原蛋白不能
正常合成,会导致坏血病,维生素c是治疗坏血病的特效药;
②促进伤口愈合:维生素c缺乏时伤口愈合不良,其原因和坏血病发生原因一样;
③治疗贫血:维生素c可以促进对铁的吸收,有利于血红蛋白的合成;
④保护和解毒功能:人体患重病或发生中毒时,使用维生素c是有益处的。
此外,维生素c还有保护心脏、防止动脉硬化和提高免疫能力等重要作用,甚至有人认为维生素c有一定的解毒、抗癌和预防感冒的作用。
(2)缺乏症:缺乏时易患坏血病,表现为毛细血管脆弱,皮下出血;牙龈出血、溃烂,还可引起骨膜下出血,以致肢体在出血局部疼痛、肿胀等。
(3)食物来源:主要来源于新鲜水果与蔬菜。
柑橘、山楂、鲜枣、番茄、白菜及绿色蔬菜中含量较丰富。
某些野果如酸枣、猕猴桃、刺梨等含维生素c丰富。
烹调中应注意减少维生素c的损失,因为维生素c具有水溶性、不耐热,蔬菜要现切现洗、急火快炒,以减少维生素C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