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精选语文必修五[第二单元5 滕王阁序]人教版课后辅导练习[含答案解析]五十二
- 格式:docx
- 大小:324.43 KB
- 文档页数:7
课时达标训练5 滕王阁序一、夯基训练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都督阎公之雅.望 雅:崇高。
B.宇文新州之懿.范 懿:美好。
C.命途多舛.舛:乖违,不顺。
D.躬.逢胜饯 躬:鞠躬。
解析:D 项,躬:亲自。
答案:D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①精益求精B.{①时维九月,序属三秋①属予作文以记之C.{①豫章故郡,洪都新府①既克,公问其故D.{①宾主尽东南之美①潦水尽而寒潭清解析:A 项,都是“更加”的意思。
B 项,①属于,是;②通“嘱”,嘱托。
C 项,①旧的,原来的,老的;②原因。
D 项,①全,都;②干涸,没有了。
答案:A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屈.贾谊于长沙 A.窜.梁鸿于海曲 B.雄州雾.列,俊采星.驰C.目.吴会于云间D.宾主尽东南之美.解析:例句,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受委屈。
A项,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逃。
B项,名词作状语,像雾一样,像星星一样。
C项,名词作动词,看,望。
D项,形容词作名词,俊杰,才俊之士。
答案:A4.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古今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千里逢迎..B.俨骖于上路..C.孟学士..之词宗D.时运..不齐解析:A项,“逢迎”古义为“迎接”,今义为“说话和做事故意迎合别人的心意”。
B项,“上路”古义为“高高的道路”,今义为“①走上路程,动身;②上轨道”。
C 项,“学士”古义为“掌管文学撰述的官”,今义为“①指读书人;②学位中最低的一级,大学本科毕业时授予”。
答案:D5.名句填空。
(1)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
(2),访风景于崇阿。
答案:(1)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2)俨骖于上路二、延伸阅读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6~10题。
新修滕王阁记韩愈愈少时则闻江南多临观之美,而滕王阁独为第一,有瑰伟绝特之称。
及得三王①所为序、赋、记等,壮其文辞,益欲往一观而读之,以忘吾忧。
《滕王阁序》练习一、第二、三段是著名的写景段落,历来脍炙人口。
请用自己的语言把这幅“晚秋暮色图”的意境描述出来。
传统诗文描写秋景的意境一般是怎样的?这两段秋景的描述与之有什么不同?(用语文本做)二、分别鉴赏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先观点后分析(写在语文本上)三、读下面对联,完成练习。
清代窦垿所撰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诗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见古人,使我怆然涕下!诸君请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阳城东道崖疆。
潴者!流者!峙者!镇者!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①“一楼何奇”中的“楼”具体指的应该是()岳阳楼A.鹳鹊楼B.岳阳楼 C.滕王阁D.黄鹤楼②“两字关情”中的“两字”指的是() “忧”和“乐”A.王之涣在《登鹳鹊楼》一诗中说到的“千”、“一”。
B.王勃在《滕王阁序》诗中说到的“老”、“穷”。
C.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一文中说的“忧”、“乐”。
D.崔颢在《黄鹤楼》一诗中提到的“愁”、“愈”。
③这副对联的内容丰富,归纳上下联的主要意思正确的应该是( D )A.上联写楼的史实,下联写作者的感慨。
B.上联写楼的史实和传说,下联写洞庭湖的位置。
1C.上联写楼的传说,下联写湖光景色。
D.上联写楼的史实和传说,下联写洞庭湖的风景大观作者的感慨。
2、阅读下面三首唐诗,完成诗后题目。
滕王阁诗王勃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登岳阳楼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①从三首诗中各找出一句与“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同属主谓结构的对偶句:王诗:崔诗:杜诗:2②理解三诗内容,简要回答下列问题(要简述理由):从诗的格律形式来看,三诗有何共同之处?三首是都是律诗,也就是诗的内容有八句,滕王阁诗与黄鹤楼是七言律诗,登岳阳楼是五言律诗从诗的立意内容来看,哪两首更为接近?因为都表达出了物是人亡、繁华不再的感慨。
1.指出下列加点字错误的注音并改正。
棨.戟(qǐ) 舸.舰(kě) 襜.帷(chān) 遄.飞(chuán) 叨.陪(dāo) 彭蠡.(lǐ) 睇眄.(miǎn) 潦.水(liǎo) 涸.辙(hé)【答案】 “舸”应读ɡě;“叨”应读tāo;“潦”应读lǎo。
2.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A .台隍枕夷夏之交B .云销雨霁,彩彻区明C .遥襟甫畅,逸兴遄飞D .俨骖于上路【解析】 B 项,“销”通“消”。
【答案】 B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宾主尽.东南之美潦水尽.而寒潭清 B.⎩⎪⎨⎪⎧识盈虚之有数.弈之为数.,小数也 C.⎩⎪⎨⎪⎧气凌.彭泽之樽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D.⎩⎪⎨⎪⎧纤歌凝而白云遏.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解析】 A 项,全部;没有,干涸。
B 项,定数,天命;技艺,方术。
C 项,超过;登上。
D 项,二句均为“阻止”的意思。
【答案】 D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窜.梁鸿于海曲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B.⎩⎪⎨⎪⎧徐孺下.陈蕃之榻层峦耸翠,上.出重霄 C.⎩⎪⎨⎪⎧襟.三江而带五湖目.吴会于云间 D.⎩⎪⎨⎪⎧宾主尽东南之美.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解析】 A 项,均为使动用法。
B 项,“下”为名词的使动用法;“上”为名词作状语。
C 项,“襟”为意动用法;“目”为名词作动词。
D 项,“美”形容词作名词,意为“俊才”;“雾”为名词作状语。
【答案】 A5.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相同的一组是( )A .奏流水以何惭/童子何知,躬逢胜饯B .俨骖于上路/都督阎公之雅望C .怀帝阍而不见/穷睇眄于中天D .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解析】 A 项,均为宾语前置;B 项,状语后置句/定语后置句;C 项,被动句/状语后置句;D 项,判断句/省略句。
【答案】 A阅读课文中的第4~5自然段,完成6~9题。
《滕王阁序》课后练习一、基础验收1.下列带点字的读音没有错误的一组是()A徐孺.(rǔ)棨.(qǐ)戟襜.(zhān)帷星分翼轸.(zhěn)B萦.(yíng)回胜饯.(jiān)涸.(hé)辙钟鸣鼎.(dǐng)食C东隅.(yú)请缨.(yīng)猖.(chāng)狂衡阳之浦.(fǔ)D暇.(xiá)日雨霁.(jì)邺.(yè)水遥襟甫.(fǔ)畅2.从语音角度看,下列读音规律都相同的一组是()A逦迤伛偻扶摇B参差窈窕舳舻C霹雳徘徊逡巡D螳螂涟漪睇眄3.下列词语书写有错的一组是()A鹤汀凫渚睢园绿竹东隅已逝B落霞孤骛舸舰迷津萍水相逢C棨戟遥临躬逢胜饯逸兴遄飞D无路请缨星分翼轸青云之志4.下面两组虚词的含义和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①穷(且)益坚②若属皆(且)为所虏③宾主尽东南(之)美④臣(之)壮也,犹不如人A.①句与②句相同,③句与④句不同。
B.①句与②句相同,③句与④句也相同。
C.①句与②句不同,③句与④句也不同。
D.①句与②句不同,③句与④句相同。
5.下列各组加点词语含义和用法全不相同的一组是()A.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若属.皆且为所虏B.宾主尽.东南之美潦水尽.而寒潭清满城尽.带黄金甲C.即.冈峦之体势胡天八月即.飞雪即.日因留沛公与饮D.穷.岛屿之萦回穷.且益坚觉宇宙之无穷.6.下面句子中“而”字用法与其他句不同的一项( )A爽籁发而清风生B控蛮荆而引瓯越C天柱高而北辰远D蟹六跪而二螯7.与例句对偶句式结构相同的一项()例:披绣闼,俯雕甍A东隅已逝,桑榆非晚B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C云销雨霁,彩彻区明D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8.对下面句中括号内的词的解说错误的是( )A(睢园)绿竹睢园:西汉梁孝王在睢水旁修建的竹园B气凌(彭泽)之樽彭泽:指陶渊明,他做过彭泽县令二、探究领悟10.诗人说“兴尽悲来”,试问文中是如何来表现这种思想感情?我们又该怎样来理解这种思想感情?答案。
滕王阁序作业题附详细解析(人教必修五)第5课滕王阁序第1课时导学与探究【基础梳理】1.字音(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①翼轸(zhěn)②襜帷(chān)③鹤汀(tīnɡ)④睇眄(dìmiǎn)⑤遄飞(chuán)⑥绣闼(tà)⑦牛斗之墟(xū)⑧萦回(yínɡ)⑨台隍(huánɡ)⑨凫渚(zhǔ)⑪棨戟(qǐ)⑫雕甍(ménɡ)⑬胜饯(jiàn)⑭多舛(chuǎn)⑮雨霁(jì)⑯爽籁(lài)⑰宗悫(què)⑱盛筵(yán)(2)给多音字注音①崇阿(ē)阿妹(ā)②纤歌(xiān)纤夫(qiàn)③冠军(ɡuàn)弱冠(ɡuān)2.辨形组词(1)轸(翼轸)殄(殄灭)(2)驰(奔驰)弛(松弛)(3)饯(胜饯)栈(栈道)(4)遄(遄飞)湍(湍急)(5)墟(丘墟)虚(虚实)(6)潘(潘江)蕃(蕃茂)3.词语解释(1)物华天宝:华,精华。
宝,珍宝。
指物的精华就是天的珍宝。
形容各种珍贵的物品。
(2)人杰地灵:人杰,杰出的人。
灵,灵气。
意指人使地增色,地因人而著名。
即杰出的人物出生或到过的地方,便成为名胜之地,或指杰出人物生于灵秀之地。
(3)胜友如云:胜,指才华出众的。
才华出众的朋友们云集一处。
(4)高朋满座:高,高贵,高尚。
座,座位。
满座尽是高贵的宾朋。
(5)腾蛟起凤:腾,腾越。
起,起舞。
像蛟龙腾空,凤凰飞起。
比喻文辞奇巧优美,才华横溢。
(6)钟鸣鼎食:钟,古代乐器。
鼎,古代炊具。
鼎食,吃饭时排列好几个鼎盛食物。
指吃饭时奏乐列鼎。
形容贵族和富贵人家豪华奢侈的生活。
最早见于《史记》。
(7)云销雨霁:云消雨停。
指满天的云雨顿时消散,形容已经逝去的一切都不会再回来了。
第二单元第5课一、基础知识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逸兴遄.飞遄:迅速B.今兹捧袂.袂:衣袖C.鹤汀凫.渚凫:游水D.访风景于崇阿..崇阿:高大的山陵【答案】C【解析】凫:野鸭。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老当益.壮精益.求精B.序属.三秋属.予作文以记之C.豫章故.郡既克,公问其故.D.宾主尽东南之美.吾妻之美.我者【答案】A【解析】A.均为更加。
B.属于,是/通“嘱”,嘱咐。
C.旧/原因。
D.形容词活用作名词,俊杰/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美。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A.俊采星.驰B.星.分翼轸C.目.吴会于云间D.屈.贾谊于长沙【答案】B【解析】A.名词作状语,像星星一样。
C.名词作动词,看,望。
D.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受委屈。
4.下列有关作家作品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王勃,字子安,初唐文学家。
少有才名,被举为神童,不到二十岁就出仕。
《滕王阁序》是上元二年(675年)重九日,王勃在滕王阁的一次宴会上即席写作的。
B.诗风旷达,酷似杜甫,与晚唐的另一诗人李商隐齐名,被人称“小李杜”之一的杜牧,字牧之,号樊川,京兆万年人,晚唐著名诗人。
杜牧的代表诗作有《清明》《赤壁》等,他的赋和古文也很有名。
C.王维,字摩诘,唐代开元九年(721年)进士,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
王维擅长写山水田园诗,散文也很有特色。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这篇散文是写给友人裴迪的一封信,充满了诗情画意。
D.“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是龚自珍《己亥杂诗》中的名句。
龚自珍,浙江仁和人,清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
他的散文《病梅馆记》同样抒发了对清朝统治者压迫、摧残人才的不满。
【答案】B【解析】“酷似杜甫”有误,应为“酷似李白”。
5.下面两组虚词的含义和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①穷且.益坚②若属皆且.为所虏③宾主尽东南之.美④臣之.壮也,犹不如人A.①句与②句相同,③句与④句不同。
滕王阁序(时间:45分钟 分值:50分)一、基础知识(31分)1.下列句子中,对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2分)( )A .识盈虚之有数.数:数目 B .控蛮荆而引.瓯越 引:连接 C .宇文新州之懿.范 懿:美好 D .气凌.彭泽之樽 凌:超过解析:选A 。
数:定数。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 )A.⎩⎪⎨⎪⎧孟学士之.词宗宾主尽东南之.美 B.⎩⎪⎨⎪⎧怀帝阍而.不见潦水尽而.寒潭清 C.⎩⎪⎨⎪⎧穷且.益坚臣死且.不避 D.⎩⎪⎨⎪⎧极娱游于.暇日奉晨昏于.万里 解析:选A 。
A 项,均为助词,的。
B 项,表转折;表并列。
C 项,却;尚且。
D 项,在;到。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2分)( )A .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B .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C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D .十旬休假..,胜友如云 解析:选D 。
“休假”古今意义相同。
A 项,古义指后生、晚辈;今义泛指儿童。
B 项,古义指狂放、不拘礼法;今义指狂妄而放肆,含贬义。
C 项,古义指秋季的第三个月,即九月;今义指三年。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没有活用现象的一项是(2分)( )A .屈.贾谊于长沙 B .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C .十旬休.假,胜友如云 D .宾主尽东南之美. 解析:选C 。
A 项,屈:使动用法,使……受冤屈。
B 项,雾:名词作状语,像雾一样。
D 项,美:形容词作名词,俊杰。
5.下列句子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极娱游于暇日A .宇文新州之懿范B .纤歌凝而白云遏C .奉晨昏于万里D .都督阎公之雅望解析:选C。
C项与例句皆为状语后置句。
A、D两项,都是定语后置句。
B项,是被动句。
6.根据语境提示,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名句。
(6分)(1)《滕王阁序》中写景表现虚实相映之美的四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 熟读全文,说说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滕王阁的,并背诵第二至第三段。
背诵时,要注意从句式的对偶和长短交错中体会叙事抒情的起伏变化。
•设题意图:本题目的是让学生在整体把握文章格局的同时,体会文章的情感变化,在背诵时初步认识骈文在行文上的特点。
•参考答案:• 文章从以下几个方面描写滕王阁的景色:“层峦耸翠,上出重霄”两句,从仰视的角度写滕王阁所在地势的景色。
“飞阁流丹,下临无地”写滕王阁本身的壮丽,鲜艳的阁道及阁的高耸。
“鹤汀凫渚”以下四句则描写了阁周围的近景。
“披绣闼”几句从俯视的角度,写了在滕王阁上看到的远景,“云销雨霁”以下四句,描写了滕王阁上眺望的更远的天地。
“渔舟唱晚”以下四句则从听觉上描写了在滕王阁听到的美妙的乐曲。
这样从远近、上下、听觉、视觉等角度描写了滕王阁及周围的景色。
二 骈文十分讲究语言形式美,基本上由对偶句构成,四六句式,多用典故,词彩华美,音韵和谐。
本文有凌云之气,言随意遣,如泉源之涌。
请从文中找出你认为最好的骈句,体味其艺术效果,说说为什么好。
建议仿写一二联。
•设题意图:此题意在让学生感知并欣赏骈文情辞声律音韵之美,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及其表达方式,可根据自己的体验、兴趣选一对偶句加以品味、评价,以达到强化延伸的目的。
•参考答案:•例如:“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 评析:这是全文中最富有思想意义的警句。
历来有志之士对自己的理想总是能尽量克服一切困难执著地追求,就算在郁郁不得志的逆境中,也不消沉放弃。
东汉马援云:“大丈夫为志,穷且益坚,老当益壮。
”作者在此化用,强调“失路之人”不要因年华易逝和处境困顿而自暴自弃。
作者在行文中采用的是对偶句中比较难的正对写法,对仗工稳,语韵铿锵,句中“老当益壮”“穷且益坚”,现代均作为成语使用。
三 《滕王阁序》与《兰亭集序》都是序文,试比较它们思想内容的异同,谈谈你的体会。
•设题意图: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主旨的理解,在理解的思想感情基础上培养学生作比较的能力,提高综合素养。
5 滕王阁序【基础训练·夯实学问】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A.多舛.(chuǎn)叨.陪(tāo)潦.水(liǎo)星分翼轸.(zhēn)B.孤鹜.(wú)胜饯.(jiān)涸.辙(hé)钟鸣鼎.食(dǐng)C.睇眄.(miǎn)帝阍.(hūn)棨.戟(jǐ)衡阳之浦.(fǔ)D.瓯.越(ōu)雕甍.(méng)捧袂.(mèi)遥襟甫.畅(fǔ)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襟三江而.带五湖怀帝阍而.不见B.慕宗悫之.长风谁悲失路之.人C.奉宣室以.何年处涸辙以.犹欢D.窜梁鸿于.海曲遂见用于.小邑3.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A.襟三江而带五湖B.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C.雄州雾列,俊采星驰D.千里逢迎,高朋满座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B.时运..不齐,命途多舛C.千里逢迎..,高朋满座D.童子..何知,躬逢胜饯5.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相同的一组是()A.奏流水以何惭童子何知,躬逢胜饯B.俨骖腓于上路都督阎公之雅望C.怀帝阍而不见穷睇眄于中天D.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6.下列对《滕王阁序》中有关典故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表明自己明珠暗投,有似屈原和贾谊。
B.“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表明自己生不逢时,有对皇帝的怨恨之情。
C.“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表明自己虽身处逆境,仍能达观看待。
D.“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表明自己不会怨世恨俗而放任自流。
7.下列对课文中相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二十八星宿是中国古代天文学家为观测日、月、五星运行而划分的二十八个星区,用来说明日、月、五星运行所到的位置。
“星分翼轸”“龙光射牛斗之墟”中的“翼”“轸”“牛”“斗”都属于二十八星宿。
滕王阁序一、通假字云销雨霁(“”通“”)二、古今异义1.童子..何知,躬逢胜饯古义: 今义:男孩子,泛指儿童2.千里逢迎..,高朋满座古义:今义:说话和做事故意迎合别人的心意(含贬义)3.俨骖于上路..古义:今义:指走上路程;动身三、一词多义1.故豫章故郡,洪都新府()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颇蔺相如列传》)()君安与项伯有故(《鸿门宴》)()暮去朝来颜色故(《琵琶行并序》)()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陈涉世家》)()大人故嫌迟(《孔雀东南飞并序》)()2.高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千里逢迎,高朋满座()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愚公移山》)()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劳苦而功高如此(《鸿门宴》)()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张衡传》)()3.序时维九月,序属三秋()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寡人之于国也》)()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送东阳马生序》()4.共秋水共长天一色()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与朱元思书》)()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廉颇蔺相如列传》)()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核舟记》)()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烛之武退秦师》)()四、词类活用(一)名词的活用1.名词作动词(1)目.吴会于云间( )(2)兰亭已矣,梓泽丘墟..( )2.名词作状语(1)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2)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 )(3)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3.名词的使动用法徐孺下.陈蕃之榻( )4.名词的意动用法襟.三江而带.五湖( )(二)动词的活用动词的使动用法(1)屈.贾谊于长沙( )(2)窜.梁鸿于海曲( )(三)形容词的活用形容词作名词宾主尽东南之美.( )五、判断下列文言文句式的类型并翻译1.物华天宝。
( )翻译:2.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
最新精选语文必修五[第二单元5 滕王阁序]人教版课后辅导练习[含答案解析]五
十二
第1题【单选题】
比较下列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奉宣室以何年③老当益壮
②处涸辙以犹欢④穷且益坚
A、①和②相同,③和④相同
B、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不同
C、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
D、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下列各句在文中的意思,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自己宁愿舍弃一生的功名富贵,到万里以外去朝夕侍奉父亲。
B、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自己并不像是谢玄那样出色的人才,却能在今日的宴会上结识各
位名士。
C、他日趋庭,叨陪里对;今兹捧袂,喜托龙门:过些时候自己将到父亲那里聆听教会;今天举起双
袖作揖谒见阎公,(受到阎公的接待)十分高兴,好像登上龙门一样。
D、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杨得意生不逢时,(只能)抚弄着司马相如的赋独自叹惋。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比较下列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奉宣室以何年②处涸辙以犹欢? ③老当益壮④穷且益坚
A、①和②相同,③和④相同
B、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不同
C、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
D、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近日,有江西“滕学”专家公布,根据日藏唐本研究成果,《滕王阁序》中传唱千古的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恐怕要改写。
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应最接近王勃原著原始面貌。
①因为,落霞、秋水、长天等都是自然景观,冒出来动物“孤鹜”一词,不那么对仗
②雾、鹜音近,正伪难分
③依据日藏唐本,一些专家认为,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中,可能是“孤雾”而不是“孤鹜”
④日藏古本写于唐景龙元年(公元707年)七月,此时王勃《滕王阁诗序》面世不足32年
⑤此名句,自北宋《文苑英华》本以来,两宋、明、清,历代官、坊诸本均作“孤鹜”
⑥唯见此日藏唐本作“孤雾”
A、③①④②⑤⑥
B、③①⑤⑥②④
C、⑤①③②④⑥
D、⑤⑥③①④②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下列各句的翻译错误的一项是( )
A、南昌故郡,洪都新府。
星分翼轸,地接衡庐:昔日的南昌郡城,如今是洪州都府。
它处在翼、轸
二星的分管区域,与庐山和衡山接壤
B、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儒下陈蕃之榻:(这里)物有光华,天有珍宝,宝剑
的光气直射牛、斗二星之间;人有俊杰,地有灵秀,徐儒子(竟然)在太守陈蕃家下榻。
C、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雄伟的州城像雾一样涌起,俊美的人
才像流星一样飞驰。
城池倚据在荆楚和华夏交接的地方,(宴会上)客人和主人都是东南一代的
俊杰。
D、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清霜,王将军之武库:词采如蛟龙腾空、凤凰起飞,那是文词宗
主孟轲;紫电和清霜这样的宝剑,出自王将军的武库里。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本文选自《王子安集》。
作者王勃,字子安,才华横溢,能诗能文,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
称“初唐四杰”。
B、滕王阁,是唐高祖之子李元英任洪州都督时修建的一所楼阁。
李元英后封为滕王,所以此楼命名
为“滕王阁”。
唐高宗时阎某任洪州都督又重新修缮,王勃在赴交趾探父途中,正遇当地在此大
宴宾客,于是被邀参加宴会,在宴会上赋诗,并写下了这篇著名的序文。
C、这篇序文,实际是一篇四字或六字相对偶的骈文。
作者在文中抒发了对祖国美丽富饶的大好河山
的热爱之情,当然也流露了宿命论的消极情绪。
D、文中用典贴切,简练含蓄。
如“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
A、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B、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C、遥襟甫畅,逸兴遄飞
D、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
【答案】:
【解析】:
第8题【填空题】
关山难越,______? ______,尽是他乡之客。
【答案】:
【解析】:
第9题【填空题】
______,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______。
【答案】:
【解析】:
第10题【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江上风劲折奇才(节选)
葛昌永
好一个王勃,他哪里是在写序!他是在借滕王阁盛会的机会,抒发他那久积于胸的块垒!明日,他又要从这里,从这里张帆,去天涯海角,看望因他的才气而被拖累贬官的老父亲。
那年迈的老父远在南海之外的地老天荒的蛮野之地。
“上有青冥之长天,下有渌水之波澜。
天长地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
”他翻山越州,不远万里,逢水张一叶小帆,在州骑一只瘦驴,抱着满怀的忧怨,去省自己无辜受过的高堂。
“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能不感慨万千吗?而昨日,春风得意马蹄疾,小小年纪的王勃,已经以卓冠群芳的才气,名重当朝,可惜因着一篇讥讽流俗、评砭时弊的戏文,竟然遭遣。
祸不单行,可怜一介少年才子,从此被弃之川野江湖!二十多岁的人留下的文章,百世生辉,千秋垂范,可天地之大,却容不下一个王勃!这江风好大好劲呀!明日,他要乘风远去,别中原的山水、江南的山水,别滕王阁上亲眼目睹他写序的人们。
明日的明日,他还要乘着风漂洋过海,去交趾省亲。
可是还没有见到老父亲,大海便吞噬了他年仅27岁的生命!27岁呀,正是英姿勃发的年龄。
巍峨的滕王阁呀,你因了王勃才真正巍峨,你又为王勃做过什么呢?那黄鹤楼的费先生,成了驾鹤而飞的仙人;岳阳楼的范仲淹,成为垂范古今的名臣。
而你呢?滕王阁?你是用苍凉的感叹铭刻下自己的人文基因,践踏着悲酸的倾诉而成为江南的名楼的吧?江风呀,你小些吧,再小些吧;海风呀,你小些吧,再小些吧;天风呀,你小些吧,再小些吧!风劲一时休,休杀少年才!
“天杀少年才”,这是我来这里,领受滕王阁上飞卷的江风时,首先掠过脑海的一个闪念。
那时的滕王阁,一定不像今天的滕王阁;那时的江风,却不会有异于今日的江风。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滕王阁废毁了多少次,修建了多少次,面貌一次又异于一次,而王勃的文章,又有谁能写出新的来代替呢?一千多年了,任时光飞逝,而《滕王阁序》永在。
王勃,还有贾谊、李贺,可以说是短命的,是命途多舛的,可是他们的生命价值是不朽的,给后代人留下的宝贵财富,永远滋润和哺育着后人。
与当时能够掌握他们
命运的人,能够掌握他们命运而迫害他们的人相比,不是日月与流星的对照吗?只可惜他们这些英才,可以留下流传千秋的锦绣文章,却不能躲过他所处的时代给予他们的一次又一次的灾难。
人间啊,一代又一代的时尚,一代又一代的福灾。
谁能躲得过那铺天盖地的风霜雨雪?谁能躲得过无情的春夏秋冬?陈子昂,也算一代英杰吧,却栽在一个小小县令手里,被那鸡狗之徒迫害。
呜呼,难道就因为天有不平,世界才有这么传奇这么丰富吗?
在这样唏嘘中,天已垂暮,江阴之气氤氲而至,于是,我们收拾起徘徊复徘徊,踟蹰复踟蹰,回到旅馆。
夜里,江风还在刮着。
(原文有删改)
文章一开始就说“好一个王勃,他哪里是在写序”,结合全文来看,这篇“序”说的是哪篇文章?作者认为王勃写这篇“序”的目的是什么?
作者在文中引用“黄鹤楼的费先生”“岳阳楼的范仲淹”的作用是什么?
文章中多次写到“江风”,如“这江风好大好劲呀”“江风呀,你小些吧,再小些吧”“江风还在刮着”等,试分析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作者在文中还提到了贾谊、李贺,结合所学的有关知识和本文的内容谈谈王勃与这两人的异同。
【答案】: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