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三甲医院--急诊需要查看的心电图
- 格式:doc
- 大小:650.59 KB
- 文档页数:5
三甲医院急诊绿色通道管理制度为进一步系统规范“急诊绿色通道”,确保急诊危重患者得到及时、规范、高效的医疗救治,保障医疗安全,降低医疗风险,根据《卫生部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中关于急诊绿色通道管理的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1 绿色通道的范围1.1心衰、呼衰、肾衰等脏器功能衰竭、休克、多发伤、急性大出血、急性中毒、电击伤、溺水等需立即抢救以挽救生命的急危重患者;1.2无家属陪同但须急诊处理的患者;1.3无法确定身份(如弱智且无陪人等)但须急诊处理的患者;1.4不能及时交付医疗费用但须急诊处理的患者;1.5其他应当享受绿色通道的情况。
2 绿色通道的措施2.1危重患者按病情的急缓、重轻享受优先服务,实行“先抢救、后付费”的原则。
“绿色通道”患者原则上应在急诊室就地安置抢救,需转入住院时,上班时间由医务科审批,非上班时间由医院总值班核实审批。
我院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确保患者顺利进入急诊绿色通道。
首诊医生要执行对患者的抢救、向上级医生(或科主任)报告、组织会诊、完成各种医疗文书、必要时陪同患者进行检查或承担转送患者的任务。
2.2对于心跳、呼吸骤停的患者,分诊台护士应立即开始心肺复苏,同时送抢救室抢救;对于病情危急的患者,分诊台护士应立即送入抢救室先进行抢救;对于外伤后有活动性出血的患者,分诊台护士应立即送达清创室,并通知外科医师前来处置。
然后再由家属或陪人补办挂号手续并缴纳有关医疗费用。
2.3医护人员对进入急诊绿色通道的患者应遵循方便、快捷、安全的原则进行急诊处置。
进入急诊绿色通道的急危重患者由急诊护士在患者的检查申请单、检验申请单及急诊处方的右上角加盖“应急专用章”。
院内运送通道、急诊药房、收费处、医技科室、临床科室、手术室等各部门对该伤病员的检查与处理给予绝对优先。
该伤病员不论是否交费,一律先给予挽救生命的诊疗措施。
检查、转诊、住院和手术由本院医务人员陪送。
2.4在抢救过程中,进入急诊绿色通道的急危重患者的病情需要会诊时,会诊医师应在接到通知后10分钟内到位。
急诊科常用检查项目及解读急诊科是医院中一个重要的部门,主要负责处理各类急性疾病和创伤,为患者争取最佳的救治时间。
在急诊科的工作中,医护人员需要依靠各种检查项目来获取患者的病情信息,以便做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本文将介绍急诊科常用的检查项目及其解读。
一、血常规检查血常规检查是急诊科最基本的检查项目之一,通过检测患者的血液成分,可以初步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
血常规检查包括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浓度(Hb)和血小板计数(PLT)等指标。
白细胞计数可用于判断炎症程度,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浓度可反映贫血情况,血小板计数可以评估凝血功能。
医护人员应结合患者的症状和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确定病因和诊断。
二、心电图检查心电图检查是用于评估心脏电活动的一种检查方法,对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很大的帮助。
心电图检查可以检测心脏的节律和速率,判断是否存在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等情况。
在急诊科中,心电图检查尤为重要,可帮助医护人员及时发现心脏相关的疾病,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三、CT检查CT检查是一种高分辨率的断层扫描技术,能够显示人体各个器官的立体影像,对各类疾病的诊断起着关键作用。
在急诊科中,CT检查常用于头部损伤、腹部疾病、胸部感染等的诊断。
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的病情指征,选择合适的CT检查部位和方式,以获得准确的诊断信息。
四、血气分析血气分析是用于检测患者血液气体成分及酸碱平衡状态的检查项目,对于危重患者的监测和救治非常关键。
血气分析结果可反映患者的氧合情况、二氧化碳的排泄情况以及酸碱平衡等指标。
在急诊科中,医护人员可根据血气分析结果调整患者的呼吸支持和液体管理,及时干预危急病情。
五、超声检查超声检查是一种无创的影像检查技术,通过超声波在人体组织中的传播和反射来显示器官结构和功能。
在急诊科中,超声检查常用于腹部疾病的诊断、心脏超声检查、血管超声等。
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选择合适的超声检查项目,获取详细的影像资料。
一旦确认患者发生过敏性休克,立即停用或消除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保持静脉输液通路,更换原有输液装置。
1 .就地抢救,将患者平卧,同时立即通知医生。
2 .立即皮下或肌肉注射0.1%肾上腺素0.5-1.0mg,(患儿可按0.02-0.025m1∕kg给药),如症状未缓解,遵医嘱隔20-30分钟皮下注射0.5mg<>3 .吸氧,改善缺氧状况。
给予心电监护。
呼吸抑制时,遵医嘱注射尼可刹米、洛贝林;如呼吸停止,行人工呼吸;喉头水肿或明显呼吸困难可行气管切开。
4 .遵医嘱予以地塞米松5-10mg静注或氢化考地松100-200mg加入500m1葡萄糖溶液中静滴;抗组织胺类药物如:异丙嗪、苯海拉明;血管活性药物,如多巴胺、间羟胺等。
5 .保暖,防止寒冷加重循环衰竭。
6 .心脏骤停者,须立即给予心肺复苏术。
7 .评估患者生命体征、尿量,并记录。
1判断病情并立即通知医生。
2建立、保证气道通畅及氧气吸入1)协助病人取半卧位或坐位,给予心电监护。
2)迅速清除气道内分泌物。
保持气道通畅,增加通气量,防止感染。
3)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2-31/分。
观察给氧效果,若呼吸过缓或意识障碍加重,遵医嘱应用平喘药、呼吸兴奋剂。
4)遵医嘱查动脉血气分析。
5)必要时应用辅助呼吸器或气管内插管。
3纠正酸碱失衡及电解质紊乱,防治并发症,并做好相应处理。
4防治心衰。
一旦合并心衰,控制输液量及速度,遵医嘱应用利尿剂及强心药物,并记录出入量。
5备好抢救物品及药品,如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包、人工呼吸器、吸痰器及呼吸兴奋剂、强心剂等。
1 .判断病情并立即通知医生。
2 .协助患者取半坐卧位或端坐位,两腿下垂。
3 .高流量面罩吸氧,流量为5-61/分、浓度为40-60%,用50%酒精作湿化氧气。
必要时间歇或连续面罩下加压给氧或正压呼吸。
4 .立即建立静脉通路,遵医嘱予以药物对症治疗。
5 .持续进行心电监护,观察患者心率和心律变化,及时发现潜在的致命性心律失常。
医院急诊检查收费标准
急诊室是医院的重要部门之一,它承担着急诊患者的救治任务。
在医院急诊室,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相应的检查和治疗,而这些检查和治疗都是需要收费的。
那么,医院急诊检查收费标准是怎样的呢?
首先,医院急诊检查收费标准是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和医院内部制定的收费标准
来执行的。
一般来说,医院会对不同的急诊检查项目进行分类,并针对每个项目制定相应的收费标准。
例如,常见的急诊检查项目包括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B
超等,每个项目都有相应的收费标准。
其次,医院急诊检查收费标准还会根据患者的医保情况进行调整。
对于参加了
医保的患者,医院会按照医保规定执行相应的收费标准,而对于未参加医保的患者,则需要按照医院内部制定的收费标准进行支付。
此外,医院急诊检查收费标准还会根据医院的级别和地区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一般来说,三甲医院的急诊检查收费标准会相对较高,而三级以下的医院则相对较低。
同时,不同地区的医院也会根据当地的物价水平和医疗资源情况来进行相应的调整。
需要提醒患者的是,在前往医院急诊检查时,一定要咨询清楚相关的收费标准,避免因为费用问题而耽误治疗。
同时,患者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医院进行就诊,以减少不必要的经济负担。
总的来说,医院急诊检查收费标准是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和医院内部制定的收费
标准来执行的,同时也会根据患者的医保情况、医院的级别和地区的不同进行相应的调整。
患者在就诊前应该了解清楚相关的收费标准,以便做好经济准备。
希望医院在收费方面能够更加合理公正,让患者在急诊检查时能够得到更好的服务和照顾。
临床常见的11种心电图今天我们讲临床常见的11种心电图,讲讲它的主要特点,看了这些以后,大家基本可以分辨这些常见的心电图,特别是应付一下执业医师考试,应该没有多大问题。
11种心电图目录为:1.正常心电图2.窦性心动过缓3.窦性心动过速4房室传导阻滞5.房早与室早6.心房扑动7.房颤8.室速9.室扑10.室颤11.心肌梗死(一)各波形的意义心电图记录的是心肌细胞除极和复极过程中电位变化。
(二)关于心电图纸附:算心率心律齐:HR=60/P-P(或R-R)心律不齐:3s(或6s)内的QRS波群数乘以20(或10),既可算出心室率搞清楚了上面这些,下面我们就开始看心电图!1、正常心电图1)窦性P波(振幅:<0.25mv、时限:<0.12s)2)P-R间期0.12-0.20s3)心率:60-100次/分这个大家一般扫一眼就可以看出来。
窦速与窦缓口诀:小三大五窦速缓,三五之间无异变。
2.窦性心动过缓=大于五格3.窦性心动过速=小于三格4.房室传导阻滞说到房室传导阻滞,大家先记一对夫妻,丈夫外遇的故事:(记住这个↓,下面常用到)P波代表老婆QRS代表老公一度—老公经常性晚归,但还是回来了。
二度I型—老公晚上回家越来越晚,有时候太晚就没有回来。
二度II型—老公晚上回家时间比较固定了,但是经常不回家了!三度—离婚了,老公老婆就各玩各的啦!一度房室传导阻滞;老公虽然晚归,但是终究还是回来了!P-R间期持续>0.20S(五个小格,一个正方形的格),但是每个P波后面还是有QRS波群。
二度I型房室传导阻滞:老公回家越来越晚,有时候太晚了就不会来了P-R间期逐渐延长,直至脱落一个QRS波,脱落后的第一个P-R间期又恢复正常,而后渐延长,直至又脱落QRS波,如此循环往复的过程,称文氏现象。
二度II型房室传导阻滞:老公晚上回家时间固定(PR间期相等),但是经常不回家了!(QRS波群突然漏搏);P-R间期固定,规律性的出现QRS波脱落;每两个P波,有一个P波未下传,称2:1传导阻滞;每3个P波有一个未下传,称3:2传导阻滞。
急诊科特殊病例(48例--1)1、我有一次值班。
夜间(大约晚上12点)来了一个病人,指着剑突区诉不适,家属大嚷心脏问题,但心电图未见异常,随后出现呕吐,当时病人清醒,查看过往病历,有类似病史,最终以“胃炎”出院,患者有高血压病史,但无正规治疗,在门诊已予心痛定含服,故进病房后血压不高,予制酸治疗,接着患者“睡着”了,唤之应答,但不醒,以为正常睡觉,谁知逐渐出现烦躁,查体双瞳孔不等大,病理征未引出,心率、呼吸平稳,但我为保险行头颅CT,谁知脑干大量出血,破入脑室。
即予气管插管,当时咽反射灵敏,但气管插管后就出现心率减慢、自主呼吸停止。
这回才知道脑干大量出血不是都是早期昏迷!汗!!2、病人50多岁,因鼻塞低热就诊查血象胸片后以"上感" 予以"庆大霉素、病毒唑"静点.2天后病人诉耳聋,疑为庆大所致,遂改为"氨苄西林"静点,仍不见好转.同行建议耳鼻喉科检查,约一周后病人往上级医院确诊为"鼻咽癌" 因病人是熟人后来得知,恍然大捂"中年人鼻塞耳聋追问病史有鼻出血应该首先排除鼻咽癌呀"3、今天在急诊遇到一个病人,24岁,诉头痛难忍,敲打桌面,我以为三叉神经痛,后做头颅CT,结果示颅内出血,汗!!4、碰到一个40岁女性,诉打鼾1月,爱人陪她过来看。
病人诉乏力,头晕,查体神经系统体征均阴性。
当然要预约PSG了。
当时想打鼾病史才1月,会不会有其它问题,于是和旁边的医生交流了一下,说“拍个头颅CT”吧。
等结果出来后,大吃一惊!脑干血肿!5、从外院转来一个胸外伤病人,已经放臵双侧胸腔闭式引流.和气管切开.双侧胸引管畅通,行呼吸机辅助呼吸血氧饱和度只有60%-80%.复查胸片见双肺复张好,未见有严重创伤性湿肺.给地塞米松后血氧仍未见好转.赶紧请教老板.老板过来看了一眼说:管子细了(指气管插管).马上换了粗的气管插管,惊人的一幕发生了:病人的血氧饱和度一下就飚到98%.我们无语,从此开始仰望老板. 一机械通气病人,呼吸机气道压力一直高,病人SPO2在90%左右。
医疗设备在三甲医院的标准配置前言三甲医院作为中国医疗体系的骨干,承担着高标准的医疗服务和疾病诊疗任务。
其医疗设备配置直接影响到医院的诊疗水平和医疗质量。
本文档旨在详细阐述三甲医院在各个科室中应有的医疗设备标准配置,以指导医院建设和发展。
目录1. 内科2. 外科3. 妇产科4. 儿科5. 急诊科6. 康复科7. 医技科室1. 内科- 心脏监护仪- 血液透析机- 呼吸机- 除颤仪- 微量泵- 心电图机- 脑电图机- 血糖仪- 血气分析仪2. 外科- 手术室设备:包括无影灯、手术床、手术台、高频电刀、吸引器等- 腹腔镜- 胆道镜- 关节镜- 椎间盘镜- 电钻- 骨折内固定器- 体外冲击波碎石机3. 妇产科- 妇产科检查床- 胎儿监护仪- 高频电波刀- 宫腔镜- 腹腔镜- 阴道镜- 乳腺钼靶X光机- 胎心仪4. 儿科- 儿童监护仪- 儿童呼吸机- 儿童高频振荡器- 儿童输液泵- 儿童微量元素分析仪- 儿童心电图机5. 急诊科- 急诊抢救床- 急诊监护仪- 自动体外除颤器(AED)- 呼吸复苏机- 急诊心电图机- 血糖监测仪- 血气分析仪- 急诊微量泵6. 康复科- 电动起立床- 上下肢康复器- 平衡训练器- 言语康复器- 吞咽康复器- 电疗仪- 磁疗仪- 超声波治疗仪7. 医技科室- 医学影像科:X光机、CT机、MRI机、DSA血管造影机等- 检验科:自动生化分析仪、血球计数仪、尿分析仪、病理切片机等- 病理科:冰冻切片机、石蜡切片机、免疫组化染色机等- 输血科:血液保存箱、血液分离机等结语本文档提供的医疗设备配置标准仅供参考,具体的设备配置应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地域特点和患者需求进行调整。
同时,医院还应定期对设备进行更新和维护,确保医疗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急诊科常用医疗设备介绍
在急诊科中,各种各样的医疗设备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帮助医
生快速、准确地诊断和处理急诊患者。
本文将介绍几种急诊科常用的
医疗设备,包括血压计、心电图机、呼吸机、除颤仪等。
血压计是急诊科中最基本的医疗设备之一,用于测量患者的血压值。
通过血压计可以了解患者的血压情况,及时判断患者是否存在高血压、低血压等情况,为后续的治疗提供重要参考。
心电图机是另一种不可或缺的急诊科医疗设备,用于监测患者的心
电图信号。
通过心电图机可以检测患者的心脏功能,及时发现心律失常、心肌梗死等疾病,指导医生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呼吸机在急诊科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用于辅助患者进行呼吸。
对于呼吸困难的患者,呼吸机可以提供必要的氧气,维持患者的呼吸
功能,是急诊科必备的设备之一。
除颤仪用于处理心脏骤停等紧急情况,能够给予患者及时的除颤治疗。
在急诊科中,除颤仪是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的重要设备,医生需要
熟练掌握操作方法,迅速进行必要的除颤处理。
除了以上介绍的几种常用医疗设备,急诊科还会配备其他各种各样
的设备,如X射线机、CT、B超等,用于帮助医生进行更全面、准确
的诊断。
这些医疗设备的作用和价值不言而喻,是提高急诊科抢救效
率和治疗水平的重要保障。
总的来说,急诊科常用的医疗设备种类繁多,每一种设备都有其特定的作用和用途,医生们需要熟练掌握这些设备的操作方法,以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相信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急诊科医疗设备的性能会越来越先进,为急诊抢救工作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