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必修5第二单元练习题1
- 格式:doc
- 大小:50.00 KB
- 文档页数:2
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二单元学习检测及参考答案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储(zhǔ)粟轻飏(yáng)流憩(qì)舸(kē)舰迷津B.熟稔(rěn) 盘桓(huán) 懿(yì)范云销雨霁(jì)C.帝阍(hūn)叨(dāo)陪坳(āo)堂决(xuè)起而飞D.逋(bū)慢榆枋(fáng) 洗(xiǎn)马终鲜(xiān)兄弟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乃瞻衡(通“横”)宇策扶老(指拐杖)以流憩B.逮(及,至)奉圣朝谁悲失路(比喻不得志)之人C.夙遭闵凶(不幸)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阻塞)者D.彩(色彩)彻区明是以区区(拳拳,形容自己的私情)不能废远3.下列各组句子中,不全含有通假字的一组是()A.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B.臣以险衅,夙遭闵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C.遥襟甫畅,逸兴遄飞汤之问棘也是已D.适莽苍者,三餐而反此小大之辩也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引壶觞以自酌控蛮荆而引瓯越B.请息交以绝游生物之以息相吹也C.凡在故老,犹蒙矜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D.门虽设而常关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5.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语及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生物之以息相吹也B.千里逢迎,高朋满座C.问征夫以前路D.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6.下列各句中句式特点及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访风景于崇阿A.遂见用于小邑B.农人告余以春及C.童子何知,躬逢胜饯D.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7.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用法及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A.乐琴书以消忧B.雄州雾列,俊采星驰C.目吴会于云间D.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8.对下列各句中的“以”字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②但以刘日薄西山③谨拜表以闻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⑤以八千岁为春⑥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⑦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⑧耕植不足以自给⑨诸侯以惠爱为德⑩倚南窗以寄傲A.①②/③⑥/④⑦⑩/⑤⑨/⑧B. ①④/②③/⑤⑦⑩/⑥⑧/⑨C.①④/②⑥/③⑦⑩/⑤⑨/⑧D. ①⑥/②④/③⑦⑩/⑤⑧/⑨9.下列各种说法中有误的一项是()A.“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是诗人陶渊明发自内心的呼喊,它表明诗人归隐的原因就在于家里的田地无人收拾,同时也说明他是一个热爱劳动,反对不劳而获的人。
【精选】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爱的生命的乐章4自读文本中外诗歌四首落实应用案练习鲁人版必修5练习一、基础考查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炫.耀(xuàn)慰藉.(jiè)剑戟.(jǐ) 打盹.(dǔn)B.红硕.(shuò) 枯萎.(wēi)雾霭.(ǎi) 遐.想(xiá)C.虹霓.(ní) 流岚.(lán)坚贞.(zhēnɡ) 云霄.(xiāo)D.踱.步(duó) 缘.由(yán)栖.身(qī) 提.防(dī)解析:选A。
B项,“萎”读wěi;C项,“贞”读zhēn;D项,“缘”读yuán。
2.下列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瞬间遗忘芬芳健在B.阴影时晨欢畅凄然C.皱纹隐藏爱幕脸庞D.闲遐霹雳荒僻致意解析:选A。
B项,晨—辰;C项,幕—慕;D项,遐—暇。
3.下列句子中对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舒婷是朦胧诗派的代表作家之一,与北岛、顾城齐名。
但事实上,她的诗歌更接近上一代意味较浓的传统诗,反抗性淡漠了许多。
B.雅克·普雷韦尔是法国当代最受欢迎的大众诗人之一。
他的诗歌《公园里》,绝不是那类轻飘飘、甜腻腻的爱情诗,它濡染了文明进步的光彩,照耀了一代代人,既古典又现代,既短暂又永恒。
C.叶芝是爱尔兰诗人和作家。
他的诗歌《当你老了》,始于一次对时间的假设,时间成为诗篇展开的唯一的背景,它成为爱的试金石,让爱在其上反复磨砺而显现真相。
此诗通篇运用排比,增加了诗的张力,提升了情感的力度和分量。
D.普希金是俄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现代标准俄语的创始人。
他的抒情诗作《小花》中,那朵“枯萎,失去芬芳”的小花是引发作者联想的引子。
此诗以细腻的笔触、深挚的感情,表达出丰富的内容,达到了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解析:选C。
运用“排比”错,应是“对比”。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单独二孩”政策实施以后,新生人口必然会增长,一方面将改善“4-2-1”的家庭结构,另一方面劳动资源增加,也会减轻适龄劳动人口赡养老年人。
苏教版语文必修五第二单元第11课《旧日的时光》同步练习一、基础攻坚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奇.数通缉.豆萁.放荡不羁.犄.角之势B.商榷.雀.跃宫阙.声名鹊.起生性怯.懦C.茁.壮琢.磨浑浊.着.手成春擢.发难数D.谚.语笑靥.砚.台狼吞虎咽.雁.过拔毛答案:C解析:C全部读zhuó;A通缉jí,豆萁qí,其余读jī;B生性怯qiè懦,其余读què;D 笑靥yè,其余读yàn。
2.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王实甫,中国元代戏剧家。
他的作品抒情性强,曲词优美,对戏曲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我们通常称王实甫和关汉卿、马致远、白朴为“元曲四大家”。
B.《论语》是记载孔子及部分弟子言行的一部典籍。
与《孟子》《大学》《中庸》合称“四书”,是儒学同时也是中国文化的经典著作。
C.《旧日的时光》是美国诗人罗伯特•彭斯根据民歌整理而成,该诗后来成为电影《魂断蓝桥》的插曲《友谊地久天长》,传唱世界各地。
D.莎士比亚,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戏剧家和诗人。
《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罗密欧与朱丽叶》是他著名的四大悲剧。
答案:B解析:A.王实甫不是“元曲四大家”,当为“郑光祖”;C“美国”当为“英国或苏格兰”;D.《罗密欧与朱丽叶》当为《麦克白》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大师的这段经历非常重要,但流传的说法不一,而所有的当事人、知情人都已去世,我们斟酌以后拟采用大师儿子所讲的为准。
B.时光的流逝不能让我淡忘对故乡浓浓的思念,反之,随着年龄的增长,对故乡的思念愈发日久弥坚。
C.栖息地的缩减以及遍布亚洲的偷猎行为,使得野生虎的数量急剧减少,将来老虎能否在大自然中继续生存取决于人类的实际行动。
D.素有“庐山第一景”之称的石门涧,是庐山的西大门。
这里一年四季泉水叮咚,鸟语花香,青松翠柏,云蒸雾绕。
第二单元5《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同步练习(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高中语文必修上册5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同步练习阅读课文,完成下列各题。
(1) 新闻评论,是媒体编辑或作者对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新闻事件和有普遍意义的社会现象、热门话题,运用分析和综合的方法,就事论理,有着鲜明针对性和指导性的一种新闻文体。
阅读课文后,推测作者是针对下列选项中的哪些事件或问题撰写本文的。
A.鲁班、华佗、李时珍……这些伟人在各自的领域不断追求卓越,留下惊世之作。
B.近年来,我国工业广而未精、大而不强,甚至生产了那么多年的钢,却造不出一个润滑的圆珠笔尖上的钢珠。
C.2016 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
"D.2016 年3 月,某记者以应聘小时工为由,进入某便利店暗访。
暗访期间发现,该店存在便当过期3 天仍出售、头天关东煮次日继续卖、豆浆掺水、料理食材未按要求清洗等情况。
(2) 新闻评论讲究观点鲜明。
阅读课文,下列最能体现文章观点的一项是A.今天,我们迎来了一个更加注重精细品质和独特体验的时代。
B.职业与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但人与人却从来都有职业品质、专业精神的差别。
C.坚守工匠精神,是为了擦亮爱岗敬业、劳动光荣的价值原色,倡导质量至上、品质取胜的市场风尚,展现创新引领、追求卓越的时代精神。
D.工匠精神并不以成功为旨归,却足以为成功铺就通天大道。
(3) 新闻评论注重行文的逻辑性,梳理《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一文的思路。
阅读课文,完成下列各题。
(1) 提炼课文中“工匠精神”的含义,与下面这段文字中的“匠人心态"进行比较,指出其内涵的不同。
与中国封建社会的漫长性与顽固性相适应,中国的“匠文化”也是非常强大的。
中国旧时代的知识分子尤其是技术人员从来没有享受过现代意义上的“家"的地位。
例如,我们有举世无双的木构建筑,但我们的“鲁班”们从来没有改变过“工匠"的身份;我们有过杰出的表演艺术家,他们却从来没有改变过“戏子”的地位;我们也不乏世界一流的美术家,他们照样被称为“画匠"!这种培养匠人的制度与贬低杰出人物的意识长期延续,造成了我国艺术家相当普遍的“匠人心态”,其主要特征是创造意识薄弱,习惯于承袭前人,仿效他人,重复自己;不敢超越,不敢反叛,从而窒息了自己的创造灵气,而增添了创作中的匠气。
高中语文必修5第2课《装在套子里的人》课后练习题(附答案)一、基础巩固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鞭笞.(tà)丧.葬(sānɡ)胆怯.(qiè) 削.铅笔(xiāo)B.祈.祷(qí) 难堪.(kān)怂.恿(cǒnɡ) 契诃.夫(hē)C.孤僻.(pì) 撮.合(cuō)讥诮.(qiào) 怔.怔(zhènɡ)D.滑稽.(jī) 揉皱.(zhòu)辖.制(xián) 鲜.见(xiǎn)解析:A项,鞭笞(chī);B项,怂(sǒnɡ)恿;D项,辖(xiá)制。
答案:C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目不暇接拾人牙慧听信谗言下缀题名B.哀声叹气吃荤吃素噩梦连连消遣娱乐C.没精打采通霄做梦安然无恙锄强扶弱D.兴高采烈天崖海角心神不定暗箭伤人解析:B项,哀—唉;C项,霄—宵;D项,崖—涯。
答案:A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1)可是这个老穿着雨鞋、拿着雨伞的小人物,却把整个中学________了足足十五年!(2)他们不敢大声说话,不敢写信,不敢交朋友,不敢看书,不敢________穷人,不敢教人念书写字……(3)为了避免我们的谈话被人家误解________闹出什么乱子起见,我得把我们的谈话内容报告校长——把大意说明一下。
A.管制接济以至B.管制周济以至C.辖制接济以致D.辖制周济以致解析:管制:①强制管理;②对罪犯或坏分子施制强行管束。
辖制:管束,控制。
接济:在物质上援助。
周济:对贫困的人给予物质上的帮助。
以至:表示在时间、数量、程度、范围上的延伸,或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由于前半句话所说的动作、情况的程度很深而形成的结果。
以致: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下文是上述的原因所形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结果)。
答案:D4.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装在套子里的人》一文中,契诃夫塑造了一个性格孤僻、胆小怕事、害怕变革的“守法良民”别里科夫的形象。
第5课滕王阁序一座突兀而起的高楼,一种沉思静默的怀想。
这是你吗?名传千古的滕王阁。
你在守望什么?是在践行一种千年的约定吗?十几个世纪前的某一天,一位青年才俊曾登临,用惊风落雨的笔触依傍过你,抚慰过你,赞美过你;一颗伟大的灵魂也曾经走近过你,凝视过你。
君不闻,拍打江岸的涛声,那是王勃跳动不已的才思;君不见,台阁依旧寂寞,那是王勃抑郁而苍凉的心境。
美字体文不加点谁人腾蛟起凤倚马可待王勃绣口锦心赏美文王勃:把名字写在水上的诗人古今中外,诗人早逝不乏例子,似乎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如英国的雪莱、济慈,我国唐代的王勃、李贺,明代的夏完淳,现代的朱湘、海子、顾城等等。
诗人的一生,就像流水落花,随春天而来,又随春天而逝,正如济慈为自己所题的墓志铭:诗人,是把自己的名字写在水上的人。
在唐朝的诗坛中,王勃是一个真正的天才,14岁及第,可谓是少年得志,写了包括“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佳句,咏诵千古,被誉为“初唐四杰”;25岁时,便写出了杰出的散文《滕王阁序》,展现了“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登峰造极的意境,达到了个人成就的鼎盛时期。
但他一生却仕途坎坷,多次遭贬,而且连父亲也受到牵累。
更为遗憾的是,他的生命如惊鸿一瞥,25岁即因渡海溺水,像一颗彗星划过夜空,刚刚在文化长河里绽放出人生中最耀目的一束光华,又立刻湮灭在这漫漫长河之中。
历史并未给王勃留下太多的表演空间,他的生命太短暂了,但所幸的是,他以一篇《滕王阁序》显露了他的绝世才华,确立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树立了一座宏伟的丰碑。
王勃一生与水相系,近水成名,最后溺水而亡。
或许王勃本身就是水的精灵,上苍只是暂时召唤他来为人间留下令人惊羡的诗文,然后匆匆离去。
也只有这种解释,才能诠释他的诗文,为何有如此灵动与恢宏的气韵。
而站在赣江边的滕王阁,假如它能对自己的命运做出最终裁决的话,我想它宁愿选择被毁,随王勃而去,因为王勃是它唯一的知音,正如俞伯牙终生放弃琴道,是因钟子期之死。
5 荆轲刺秦王一、课文精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4题。
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卿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太子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曰:“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轲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樊於期乃前曰:“为之奈何?”荆轲曰:“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
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将军岂有意乎?”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遂自刎。
太子闻之,驰往,伏尸而哭,极哀。
既已,无可奈何,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1。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进兵北略.地略:掠夺,夺取。
B.诚.能得樊将军首诚:如果,假使。
C.秦之遇.将军遇:会面,碰到。
D.今闻购.将军之首购:重金征求。
项,“遇”,对待。
2。
下列对文中词语相关含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太子”指封建时代君主儿子中被确定继承君位的人,有时也可指其他儿子。
B.“卿”,古代高级官职或爵位的称谓.文中称荆轲为“荆卿”是对他的敬称。
C.“足下”是我国古代交际用语,下称上或同辈相称的敬辞.D。
“长者”,我国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对年纪大、辈分高、德高望重的人称“长者”。
项,“有时也可指其他儿子”错。
其他儿子称“皇子".《现代汉语词典》注释“太子”为“帝王的儿子中已经确定继承帝位或王位的"。
滕王阁序(时间:45分钟 分值:50分)一、基础知识(31分)1.下列句子中,对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2分)( )A .识盈虚之有数.数:数目 B .控蛮荆而引.瓯越 引:连接 C .宇文新州之懿.范 懿:美好 D .气凌.彭泽之樽 凌:超过解析:选A 。
数:定数。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 )A.⎩⎪⎨⎪⎧孟学士之.词宗宾主尽东南之.美 B.⎩⎪⎨⎪⎧怀帝阍而.不见潦水尽而.寒潭清 C.⎩⎪⎨⎪⎧穷且.益坚臣死且.不避 D.⎩⎪⎨⎪⎧极娱游于.暇日奉晨昏于.万里 解析:选A 。
A 项,均为助词,的。
B 项,表转折;表并列。
C 项,却;尚且。
D 项,在;到。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2分)( )A .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B .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C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D .十旬休假..,胜友如云 解析:选D 。
“休假”古今意义相同。
A 项,古义指后生、晚辈;今义泛指儿童。
B 项,古义指狂放、不拘礼法;今义指狂妄而放肆,含贬义。
C 项,古义指秋季的第三个月,即九月;今义指三年。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没有活用现象的一项是(2分)( )A .屈.贾谊于长沙 B .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C .十旬休.假,胜友如云 D .宾主尽东南之美. 解析:选C 。
A 项,屈:使动用法,使……受冤屈。
B 项,雾:名词作状语,像雾一样。
D 项,美:形容词作名词,俊杰。
5.下列句子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极娱游于暇日A .宇文新州之懿范B .纤歌凝而白云遏C .奉晨昏于万里D .都督阎公之雅望解析:选C。
C项与例句皆为状语后置句。
A、D两项,都是定语后置句。
B项,是被动句。
6.根据语境提示,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名句。
(6分)(1)《滕王阁序》中写景表现虚实相映之美的四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语段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合众社新德里1948年1月30日电]①甘地今天被一名印度教极端分子行刺身死,噩耗使印度举国上下悲恸欲绝,惊恐不安。
甘地刚被刺,孟买就爆发了骚乱。
②这位被人民尊奉为“印度的伟大灵魂”的领袖,于当日下午5时45分(即美国东部时间早上7时15分),在他16岁孙女玛妮怀中死去,享年78岁。
③就在半小时以前,一个名叫拉姆·纳脱拉姆的狂热的印度教徒用左轮手枪向甘地连开三枪,子弹射进了他那由于多年苦行和经常绝食而变得衰弱不堪的身躯。
④甘地是在波拉宫的华丽花园中遇刺的。
当时在场的有他的一千名追随者。
他正带着这些人来到一座塔前,这里是他经常做晚祷的地方。
⑤甘地穿着平日爱穿的口袋一般肥大的土布印度袍。
他在离那座小塔几步远的地方遭到枪击。
⑥甘地当即摔倒在地。
他用印度教徒常用的双手加额表示宽恕凶手。
三颗子弹在近距离射穿了他的身体,一颗命中右腿,一颗击穿腹部,第三颗则射透了胸膛。
⑦死前,他没有说一句话。
然而,就在他遭到枪击前的一刹那间,他说:“你来晚了。
”有的目击者认为,这句话是他说给凶手听的。
⑧这名凶手一直站在花园小径旁,双手合十,做出印度教徒顶礼的样子。
然而,他的手心中却藏着一支小口径左轮手枪。
他向甘地连开三枪后,又开第四枪企图自杀。
然而,这颗子弹只不过擦破了他的头皮。
1.将①~⑥段的内容概括成一句话新闻。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圣雄”甘地被印度教极端分子残忍行刺身死,国内不安。
2.本文开头有何特色?试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开头用例叙手法,开门见山写出甘地被刺,国内恐慌,扣人心弦。
必修5第二单元复习检测题
编题:蒋旭辉审题:陈和清
1. 下列各组加点词语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D)
A.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B. 潦水尽.而寒潭清。
宾主尽.东南之美。
C. 即.冈峦之体势。
胡天八月即.飞雪。
D. 穷.岛屿之萦回。
穷.睇眄于中天。
D A:属于、种类 B:消退,全、都 C:随着,就
2. “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这句话依次涉及哪几个历史人物(B)
A. 曹操谢灵运李白陈子昂
B. 梁孝王陶渊明曹植谢灵运
C. 屈原贾谊陶渊明曹丕
D. 贾谊冯唐谢灵运陶渊明
3. 找出与例句句式结构相同的一项(D)
例:披绣闼,俯雕甍
A.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B. 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C. 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D. 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
D 都为动宾结构
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C)
A. 台隍枕.夷夏之交。
枕:倚,据
B. 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区:天空
C. 襟.三江而带五湖。
襟:像衣襟一样
D. 披.绣闼,俯雕甍。
披:打开
C 以……为襟
5.下列对有关语句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
A.“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本句在色彩上,上句淡雅,下句浓重,浓淡对比,突出了秋日景物的特征。
B.“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此句写滕王阁周围景物,是近景。
C.“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此句写彩霞自上而下,写孤鹜自下而上,相映增辉;青天碧水,天水相接,上下浑然一色,写尽了晚秋暮色之美。
D.“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此句所写为眼前所见之实景,登高远眺,目之所见,耳之所闻,集于笔端。
D 眼前所见之实景错
6.“四美具,二难并”一句中“二难”是指(C)
A. 难人、难事
B. 难兄、难弟
C. 贤主、嘉宾
D. 良辰、美景
7.“东隅已逝,桑榆非晚”中的“东隅”和“桑榆”是指(D)
A. 在朝和在野
B. 早晨和傍晚
C. 市井和山林
D.日出之处和日落之处
8.对下列典故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
A.“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表明自己怀才不遇有似屈原和贾谊。
B.“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表明自己生不逢时,有对皇帝的怨恨之情。
C.“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表明自己身处逆境,仍能达观看待。
D.“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表明自己不会怨世恨俗而放任自流。
9.下列加点词语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B)
A.轻飏.(yáng) 壶觞.(shāng) 出岫.(yòu) 景翳翳.(yì)
B.曷.不(hé) 耘耔.(zǐ) 登东皋.(gāo) 棹.孤舟(zhào)
C.熹.微(xī) 流憩.(qì) 遐.观(xiá) 眄.庭柯(gài)
D.西畴.(chóu) 盘桓.(huán) 遑遑.(huáng) 载.欣载奔(zǎi)
B A岫,xiù C眄,miǎn D载zài
10.下列各组句子中词语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C)
A.①归去来兮!(来,助词,无义)②复驾言兮焉求(言,助词,无义)
B.①载欣载奔(载,义同“载歌载舞”的“载”)②引壶觞以自酌(觞,酒杯)
C.①或植杖而耘耔(耔,培苗)②景翳翳以将入(景,风景,景物)
D.①策扶老以流憩(扶老,手杖;流憩,游息)②审容膝之易安(审,觉察,自知)
C “景”通“影”,日光
11.下列各句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A.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散文家、辞赋家,一名潜,字元亮,自号靖节先生,因宅旁长有五棵柳树,世人“五柳先生”称之。
B.陶渊明的作品《桃花源记(并序)》描绘了一幅没有剥削的社会图景,反应了古代农民的愿望与要求,是现实主义描写与浪漫主义精神结合的典范之作。
C.辞,是介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
因为起源于战国时的楚国,也叫楚辞、楚辞体。
到了汉代,人们一般将辞赋并称。
这种文体,富有抒情的浪漫色彩,很像诗,但是压韵和句式比较自由。
令,故以陶令相称。
A 陶渊明,世称靖节先生,自号五柳先生
12.选出注音有误的一项(C)
A.险衅(xìn)夙(sù)遭闵凶门衰祚(zuò)薄
B.床蓐(rù)茕(qióng)茕孑(jié)立猥(wěi)以微贱
C.逋(pū)慢陨(yǔn)首犹蒙矜(jīn)育
D.拔擢(zhuó)宠命优渥(wò)终鲜(xiǎn)兄弟
C 逋bū
13.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A.外无期.(jī)功强.(qiǎng)近之亲
B.既无伯叔,终鲜.(xiǎn)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C.臣以险衅.(xìn),夙.(sù)遭闵.(mǐn)凶
D.寻蒙国恩,除臣洗.(xiǎn)马
E.宠命优渥,岂敢盘桓.(huán)
F.日薄.(bó)西山,气息奄奄。
14.下列各句中的“以”的用法相同的是(C )
①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②臣具以表闻③猥以微贱,当侍东宫④优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⑤但以刘日薄西山⑥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⑦是以区区不敢废远⑧谨拜表以闻
A.①②③④B.⑤⑥⑦⑧C.①⑤⑦D.②④⑥
C 都是连词,因为
1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A.臣以险衅,夙.(早时)遭闵凶
..(通“悯”)
B.生孩六月,慈父见.(用在动词前,表示对第一人称有所动作。
)背
C.门衰诈薄,晚有儿息.(子)
D.寻蒙国恩,除.(授予官职)臣洗马
E.听.(准许、成全)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F.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成人自立)
G.欲苟顺私情,则告诉
..(申诉)不许
H.臣之辛苦
..(辛酸苦楚)
I.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安慰)
16.选出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项(C)
A.拜.臣郎中谨拜.表以闻B.犹蒙矜.育不矜.名节
C.未曾废.离是以区区不能废.远D.慈父见.背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C 停止
17.默写填空
(1)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2)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但以刘,,
,。
(3)既无伯叔,终鲜兄弟,,。
(4)母孙二人,更相为命,。
(5)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
,。
(6),。
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7)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