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集构成作业word精品
- 格式:docx
- 大小:566.58 KB
- 文档页数:8
点线面综合平面构成作业点线面,哎,这听起来像是数学课的那些乏味概念,但其实啊,这可是个充满创意的玩意儿!想象一下,一个简单的点,就像是小小的星星,孤独地漂浮在宇宙中,寂寞得让人心疼。
然后,一个个点慢慢聚在一起,连成一条线,嘿,这可是个了不得的变化。
线条像一条长龙,蜿蜒而行,仿佛在告诉我们,生活就像这条线,有起有落,有曲有直,真是让人唏嘘不已。
再说说面,面儿可就厉害了。
点和线的结合,终于变成了一块完整的面。
那种感觉,就像是看到了一幅美丽的画,五彩斑斓,层次分明。
每一块面都有它自己的故事,有的欢快,有的忧伤。
你看,艺术就是这么奇妙,把简单的几何形状变成了生活的万千风景,真是让人心醉不已。
说到这里,咱们不能不提到点线面在设计上的运用。
那些设计师真是有一手,运用这些基本元素,创造出一个又一个令人惊叹的作品。
你走进一家咖啡馆,墙上挂着抽象的画作,里面的点点线线组合得恰到好处,瞬间就把你吸引住了。
那感觉就像喝到一杯香浓的咖啡,暖心又提神,仿佛一瞬间所有的烦恼都被抛到九霄云外。
点线面不仅仅是艺术里的玩意儿,生活中也无处不在。
走在大街上,你会发现建筑物的轮廓都是由点和线构成的,哪怕是一棵树,枝干和叶子也是这样的关系。
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是由无数的点线面拼凑而成。
每天忙忙碌碌的,早晨一杯咖啡就是一个点,出门上班是条线,晚上回到家,和家人团聚,这面才算完整。
真是个简单却又复杂的道理,细细品味,别有一番滋味。
再聊聊创作的时候,这点线面的组合更是一个无穷无尽的天地。
很多时候,我们的灵感就是在一瞬间迸发出来的。
你在纸上随便划几下,或许就能碰出什么火花。
点点滴滴,线条交错,最终形成一个独特的面。
就像大厨在厨房里,把简单的食材经过精心调配,做出一道美味的佳肴。
这个过程充满了惊喜,让人兴奋不已。
点线面在设计中的运用,考验的可是设计师的审美和技巧。
那可不是随便画几条线就能成的,要讲究构图、色彩和比例。
就像调味品,放多了会腻,放少了则寡淡,得掌握一个平衡。
绝密 ★ 启用前2009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构成 试卷(A )(课程代码 0675)本试卷共5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2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错填、不填均无分。
1.平面构成主要研究“分与和”, 拆解与重构 , 结构与规律 等几个认识过程对形态的控制与心情情绪的表达。
2.形态分为三大部分: 概念形态 、现实形态 、抽象形态。
3.重力是由构图的 决定的。
4.密集骨格中的基本形的形状,大小相差 较大 时,基本形的数量相对应 减少 。
5.色彩构成是以科学的 色彩理论 为前提的一门艺术教育基础课程。
6.色彩的错觉性时由于人们的 视觉生理与心理平衡 而产生的。
7.三原色是指 红 、 绿 、 蓝 三色。
8.色彩的解构与重组的构成方法,就是将人工组织过的色彩和自然进行 、 、 、 的过程。
9.立体构成就是对造型体的空间秩序、空间规律进行研究充分利用。
10.立体构成的基本造型元素是点、线、面、体。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Array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1.平面构成的产生并不是独立的,它与其他几种构成形式共同起源于造型艺术运动中的构成主义,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A 】和战后初期的俄国构成主义运动。
A.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B第二次世界大战后C. 第三次世界大战后D.文艺复兴时期12.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构成”解释为“【 D】”。
A.形状和组成B. 形态和形成C.造型和形态D.形成和造成13.群化是指运用面积【 B 】的基本形构成的简洁设计。
A. 大而数量多B. 大而数量少C. 小而数量少D. 小而数量多14.重复是指骨格的每一单元的【 D 】均完全相等。
A. 大小面积 C. 形态和体积B. 大小和体积 D. 形状和面积15.在下列可见光中波长最短和最长的分别是【 A 】。
作业尺寸:(统一用25cmX25cm卡纸,4个小图11cmx11cm,边距略大于间距)1 点的构成1-1 a-1 点的线化和图形化(规律性构成)点的形状要简洁,不限于圆点注意线化或图形化的骨骼关系可利用对称的14种基本形式进行组合可利用重复、交替、渐变、发射等形式可利用形与形的8种关系1-1a-2以点的面化作肌理质感构成点的形象不限细密、满布肌理效果、视幻效果、光感效果、浮雕效果1-1 b 等大圆点的均衡感构成(有规律或自由排列)等大圆点7-11个 分离或接触注意点的疏密聚散、空间(空白)的大小变化及点之间的引力关系 注意整体外形的变化,与空间的穿插1-1 c 点的深度空间感构成(非规律性排列)不等大的圆点,数量自定注意大小不同的点之间,点群与点群之间的引力关系 点群之间可以小点联系可利用形与形的8种关系产生变化注意视觉重点的安排和整体的视觉均衡1-1d 有方向性的点群之构成(非规律性排列)有方向性的点可以是几何形、符号或简化了的具象形 强调点的聚散和总体运动趋势 注意视觉重点的安排和层次、空间 注意画内与画外的联系1-2 点的情态感构成(非规律性排列)选择4种不同形态的点,作a 、b 、c 、d ,4幅各具不同性质的情态感构成 点要有方向性,形状不限,可由具象事物联想,例如:飘逸、疾驰、旋转、爆炸、游动、升腾、崩溃等2 线的构成2-1 分别以直线(斜线)、几何曲线作4幅线的构成 2-1a-1 用线作一图形结构简洁、大方、紧凑、完整 平面或立体感或矛盾空间2-1a-2 以线的面化为基础加以变化,作肌理质感或视幻表现2-1b-1 用垂直线、水平线作画面分割以获得一个美好的线条结构2-1b-2 用垂直线、水平线作画面均衡秩序构成2-1c 用斜线或与垂直线、水平线结合作画面均衡秩序构成分割与组合2-1d-1以几何曲线作画面均衡秩序构成2-1d-2以有机曲线作连续运动的构成2-2 线的情态感表现刚直强壮、崇高严峻、温柔妩媚、丰满旺盛、圆滑随和等人情味与生命感运动节奏,视觉旋律和音乐感可由具象的联想或抽象化3 面的构成3-1 面形的画面空间配置形的大小、种类的选择形与形的关系、形与空间的关系黑白灰三个色阶表现3-2 画面空间的分割构成数比分割 自由分割3-3肌理质感构成4 点线面的综合构成——采集重构或打散重组。
密集在构成设计中是一种常用的组织画面的手法,基本形在整个构图中可自由散布,有疏有密。
最密或最疏的地方常常成为整个设计的视觉焦点,在图面中造成一种视觉上的张力,像磁场一样具有吸引力,并有节奏感。
密集也是一种对比的情况,利用基本形数量排列的多少,产生疏密、虚实、松紧的对比效果。
在密集构成中基本形的面积要小,数量要多,以便有密集的效果,基本形的形状可以是相同的或近似的。
在大小和方向上也可有些变化。
在密集的构成中,重要的是基本形的密集组织,一定要有张力和动感的趋势,不能组织涣散。
构成作业之一:点的构成
要求:1、A、B任选其一做
2、24cmX24cm卡纸上按顺序安排4个10cmx10cm的小图,边距略大
于间距
点的构成A
1-1 点的线化和图形化(规律性构成)
点的形状要简洁,不限于圆点
注意线化或图形化的骨骼关系
可利用对称的14种基本形式进行组合
可利用重复、交替、渐变、发射等形式
可利用形与形的8种关系
1-2 以点的面化作肌理质感构成
点的形象不限
细密、满布
肌理效果、视幻效果、光感效果、浮雕效果
2、等大圆点的均衡感构成(有规律或自由排列)
等大圆点7-11个
分离或接触
注意点的疏密聚散、空间(空白)的大小变化及点之间的引力关系注意整体外形的变化,与空间的穿插
3、点的深度空间感构成(非规律性排列)
不等大的圆点,数量自定
注意大小不同的点之间,点群与点群之间的引力关系
点群之间可以小点联系
可利用形与形的8种关系产生变化
注意视觉重点的安排和整体的视觉均衡
4、有方向性的点群之构成(非规律性排列)
有方向性的点可以是几何形、符号或简化了的具象形
强调点的聚散和总体运动趋势
注意视觉重点的安排和层次、空间
注意画内与画外的联系
点的构成B:点的情态感构成(非规律性排列)
选择4种不同形态的点,做4幅各具不同性质的情态感构成
点要有方向性,形状不限,
可由具象事物联想,例如:飘逸、疾驰、旋转、爆炸、游动、升腾、崩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