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集构成作业
- 格式:doc
- 大小:1.39 MB
- 文档页数:8
、单项选择题二、填空题1、平面构成立体构成2 、形式美3 、互相协调调和性4 、点线面5、规律性骨格非规律性骨格6 、纹理7 、螺旋式发射8 、有规律地节奏感9、渐变密集10 、纯净程度单纯程度11 、逐渐增加减少12 、1666 年13 、256 14、视后像15 、整个外貌外形轮廓16 、有机无机17、概括提炼18、基础点缀装饰划分空间19 、单体20 、摩擦力三、判断题I.x 2. V 3. V 4. V 5. x 6. V 7. V 8. x 9. x 10. VII.x 12. V 13. V 14. V 15. V四、名词解释:1、点:点是相对较小而集中的形。
2、线:线是具有位置、方向和长度的一种几何元素,是点运动后形成的轨迹。
3、面:面是点的密集,或线的移动轨迹。
4、近似:指的是在形状、大小、色彩、肌理等方面有着共同的特征,它体现了在统一中呈现出的生动变化的效果。
5、重复:我们把相同或相近的形态元素进行连续有规律地、有秩序地反复排列。
6、对称:是指作品的各部分依实际或假想的对称轴或对称点两侧形成等形、等量的对应关系,具有稳定与统一的美感。
7、均衡:是从运动规律中升华出来的美的形式法则,轴线或支点两侧会形成不等形而等量的重力上的稳定。
8、骨格:骨格是构成图形的骨架与格式。
9、具象形态:在生活中已经形成的概念,并可以明确指认出的存在物。
10、抽象形态:在造型艺术领域中,特指无法明确指认出的形态或形象,在生活经验中找不到具体的存在物。
11、色彩的变异:即在基本形排列的大小、形状、位置、方向都一样的基础上,在色彩上进行变化来形成色彩突变的视觉效果。
12、空间:是物质存在一种客观形式,我们一般讲的空间是一种具有高、宽、深的三次元立体空间,对于物体而言,就是它在空间中实际占据的位置,这种空间形态也叫视觉空间13、基本形:是指构成图形的元素单位14、交错空间:两个平面相互交叉,平面的二维性质就会因为它们的交叉转为三维空间,前后关系由此产生。
公共场所发生火灾时,该公共场所的现场工作人员有组织、引导在场群众疏散的义务,如果没有做到公安机关应对其拘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六十八条人员密集场所发生火灾,该场所的现场工作人员不履行组织、引导在场人员疏散的义务,情节严重,尚不构成犯罪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
第七十三条本法下列用语的含义:
(一)消防设施,是指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灭火系统、消火栓系统、防烟排烟系统以及应急广播和应急照明、安全疏散设施等。
(二)消防产品,是指专门用于火灾预防、灭火救援和火灾防护、避难、逃生的产品。
(三)公众聚集场所,是指宾馆、饭店、商场、集贸市场、客运车站候车室、客运码头候船厅、民用机场航站楼、体育场馆、会堂以及公共娱乐场所等。
(四)人员密集场所,是指公众聚集场所,医院的门诊楼、病房楼,学校的教学楼、图书馆、食堂和集体宿舍,养老院,福利院,托儿所,幼儿园,公共图书馆的阅览室,公共展览馆、博物馆的展示厅,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生产加工车间和员工集体宿舍,旅游、宗教活动场所等。
扩展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六十四条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尚不构成犯罪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警告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指使或者强令他人违反消防安全规定,冒险作业的;
(二)过失引起火灾的;
(三)在火灾发生后阻拦报警,或者负有报告职责的人员不及时报警的;
(四)扰乱火灾现场秩序,或者拒不执行火灾现场指挥员指挥,影响灭火救援的;
(五)故意破坏或者伪造火灾现场的;
(六)擅自拆封或者使用被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查封的场所、部位的。
人员密集场所应急疏散预案1篇1. 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以下简称“预案”)的编制应遵循以人为本、依法依规、符合实际、注重实效的原则,明确应急职责、规范应急程序、细化保障措施。
预案的实施应遵循分级负责、综合协调、动态管理的原则,全员学习培训、定期实战演练、不断修订完善。
2.预案根据设定灾情的严重程度和场所的危险性,从低到高依次分为以下五级:(1)一级预案是针对可能发生无人员伤亡或被困,燃烧面积小的普通建筑火灾的预案;(2)二级预案是针对可能发生3人以下伤亡或被困,燃烧面积大的普通建筑火灾,燃烧面积较小的高层建筑、地下建筑、人员密集场所、易燃易爆危险品场所、重要场所等特殊场所火灾的预案;(3)三级预案是针对可能发生3人以上10人以下伤亡或被困,燃烧面积小的高层建筑、地下建筑、人员密集场所、易燃易爆危险品场所、重要场所等特殊场所火灾的预案;(4)四级预案是针对可能发生10人以上30人以下伤亡或被困,燃烧面积较大的高层建筑、地下建筑、人员密集场所、易燃易爆危险品场所、重要场所等特殊场所火灾的预案;(5)五级预案是针对可能发生30人以上伤亡或被困,燃烧面积大的高层建筑、地下建筑、人员密集场所、易燃易爆危险品场所、重要场所等特殊场所火灾的预案。
3. 按照单位规模大小、功能及业态划分、管理层次等要素,可分为总预案、分预案和专项预案三类。
4.预案编制应成立预案编制组,成立以单位主要负责人或分管负责人为组长,单位相关部门人员参加的预案编制工作组。
5.单位应编制总预案,单位内各部门应结合岗位火灾危险性编写分预案,消防安全重点部位应编写专项预案。
6.多产权、多家使用单位应委托统一消防安全管理的部门编制总预案,各单位、业主应根据自身实际制定分预案。
7.预案评审通过后,由本单位主要负责人签署发布,以正式文本的形式发放到每一名员工。
8.预案应明确最有可能发生火灾事故的情况列表,表中含有着火地点、火灾事故性质以及火灾事故影响人员的状况等。
平面构成作业要求篇一:平面构成作业平面构成作业:1、肌理构成练习2张2、体现形式美法则的构成2张(如对称与均衡,对比与调和)3、点的构成:体现空间和立体2张4、以多点为中心向四周放射组合的线的连接构成1张;线的交叉组合构成1张5、面的构成:图与底的错视1张6、基本形的旋转放射式放置和自由放置选1张;冲突空间练习1张7、多方向自由排列的重复构成1张篇二:平面构成考试要求平面构成考试作业内容一:1. 题目:类型1:将某一首歌曲以视觉的形式加以表现。
类型2:将某一个文学作品的内容主旨进行视觉呈现。
2. 要求:(1)选择其中一种类型,以点线面的综合方式将歌曲或文学作品画面的感觉进行抽象表达。
(2)画面感觉与听觉或视觉感受能够达到统一,表达精准,视觉冲击力强,形式完整,运用无彩色表现。
(3)设计说明内容:①自拟作业题目;②注明相关背景材料或引文(歌曲名字、歌词、曲风或文学作品内容概要、风格);③说明你的设计作品如何对唱曲或文学作品进行的诠释。
(4)尺寸:20×20cm (按表现内容设计成1幅画面)内容二:1. 题目:以点线面形式进行组合,形成“圆润/粗糙、拥挤/顺畅、自由/束缚、安静/感动、顽强/脆弱”的视觉感受。
(利用现在平面构成表现形式-重复、近似、渐变、放射、特异、密集、空间、分割、肌理、对比)2. 要求:(1)选择上面供应的反义词中的其中两组,分别设计4幅画面;(2)含义表达精准,形式感强,运用无彩色表现;(3)尺寸:8×8cm 共4幅(在相关图片下面注明“词语”)要求:1 )在1月2日交作业,逾期不交将视为缺考,鞋用图案与颜色也在1月2号收齐上交,含光盘。
2)班干部在收齐上交前,将两门作业均拍照成照片,留意拍照时将姓名班级指导老师拍下,分别各刻成2个光盘,并在每个光盘标注班级与考试题目卷面为A3卡纸/板纸,板式如下篇三:平面构成作业支配(统一用25cmX25cm卡纸,4个小图11cmx11cm,作业尺寸:边距略大于间距) 1 点的构成1-1 a-1 点的线化和图形化(规律性构成)点的样子要简洁,不限于圆点留意线化或图形化的骨骼关系可利用对称的14种基本形式进行组合可利用重复、交替、渐变、放射等形式可利用形与形的8种关系1-1 a-2以点的面化作肌理质感构成点的形象不限细密、满布肌理效果、视幻效果、光感效果、浮雕效果1-1 b 等大圆点的均衡感构成(有规律或自由排列)等大圆点7-11个分别或接触留意点的疏密聚散、空间(空白)的大小改变及点之间的引力关系留意整体外形的改变,与空间的穿插1-1 c 点的深度空间感构成(非规律性排列)不等大的圆点,数量自定留意大小不同的点之间,点群与点群之间的引力关系点群之间可以小点联系可利用形与形的8种关系产生改变留意视觉重点的支配和整体的视觉均衡1-1d 有方向性的点群之构成(非规律性排列)有方向性的点可以是几何形、符号或简化了的具象形强调点的聚散和总体运动趋势留意视觉重点的支配和层次、空间留意画内与画外的联系1-2 点的情态感构成(非规律性排列)选择4种不同形态的点,作a、b、c、d ,4幅各具不同性质的情态感构成点要有方向性,样子不限,可由具象事物联想,例如:飘逸、奔驰、旋转、爆炸、游动、升腾、崩溃等2 线的构成2-1 分别以直线(斜线)、几何曲线作4幅线的构成2-1a-1 用线作一图形结构简洁、大方、紧凑、完整平面或立体感或冲突空间2-1a-2 以线的面化为基础加以改变,作肌理质感或视幻表现2-1b-1 用垂直线、水平线作画面分割以获得一个美妙的线条结构2-1b-2 用垂直线、水平线作画面均衡秩序构成《平面构成作业要求》由:创业找项目整理转载请保留,感谢!。
三大构成三大构成应用概述第一章实用标准文档教案课程概述平面构成主要是研究平面设计色彩及立体构成。
三大构成包括平面、如何按美的法则怎样处理形象与形象之间的联系,中如何创造形象,构成,设计出所需的图形。
色彩构成主要讲授色彩构成的基本原理,色彩的作用与三要素,色彩的配制及色彩与心理,情感。
立体构成是并提高学生对立体设计中形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立体造型的构成方法,式美规律的认识,从而提高其设计和审美能力。
【教学目标】理解并掌握通过理论与实践训练使学生懂得学习构成的作用与意义,能应用构成的基本原理与视觉语言进行有目构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从而培养学生对艺术视觉形态的创造能力和审美的的视觉形象创造,能力,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设计的学习打下基础。
【教学重点】.认识与了解平面构成的设计元素、形式法则。
1.掌握平面构成的主要构成形及表现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掌握色彩构成的基本知识,对孟塞尔色立体上的各种色彩标号的3理解与运用。
懂得色彩构成的不同类型和表现形式。
.对几种类型的色彩混合理论的理解与运用。
4文案大全.实用标准文档色色彩的联想、.通过学习能对色彩的情感、色彩的性格与象征、5色彩与形状、色彩的音乐感的理论有一个嗅觉的联想、彩的味觉、充分的理解并能熟练地运用。
.能理解与把握对色彩的对比构成、色彩的调和构成、色彩的调性6以及在实际的设计中构成、色彩的采集重构的每一种构成理论特点,的运用。
懂得立体构成的不同类型和表现形式。
了解立体构成的基本概念,7.掌握一定的制作技巧和表达方法,以及不同材质的使用。
【教学难点】让学生能用视觉艺课程重点在于让学生了解造型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术的专业眼光去看待事物、分析事物和表现事物。
培养学生有构成的视角看待事物难点在于学生摆脱常规的视觉束缚,的习惯。
【主要容】第一章概论.平面构成的基本原理第二章第一节平面构成的形态要素第二节平面构成的基本形第三节形式美的法则平面构成的表现形式与应用第三章重复构成第一节近似构成第二节文案大全.实用标准文档渐变构成第三节发射构成第四节特异构成第五节分割构成第六节密集构成第七节对比构成第八节肌理构成第九节色彩构成的基本原理第四章色彩的产生第一节色彩的基本属性第二节色彩构成的表现形式与应用第五章色彩混合第一节色彩对比第二节色彩调和第三节色彩情感第四节色彩创意构成第五节立体构成的基本原理第六章立体构成的常用材质第七章立体构成的表现形式与应用第八章第一节半立体构成第二节单元立体构成第三节多元立体文案大全.实用标准文档特殊肌理第四节【授课方法】讲授法,各种相关资料图片,幻灯片等。
平面构成特异作业篇一:平面构成考试作业ti(深大艺设2)《平面构成》期末考试内容:1. 题目:以点线面形式进行组合,形成“圆润/粗糙、拥挤/顺畅、自由/束缚、平静/激动、坚强/软弱”的视觉感受。
(利用现在平面构成表现形式-重复、近似、渐变、发射、特异、密集、空间、分割、肌理、对比)2. 要求:(1)选择上面提供的反义词中的其中两组,分别设计4幅画面(1张A3大小纸张上,划分四宫格);(2)含义表达准确,形式感强,运用无彩色表现;(3)尺寸:10×10cm 共4幅(在相关图片下面注明“词语”)其他要求:1 )在6月26日交《色彩平面构成》作业,逾期不交将视为缺考,《立体构成》在6月21日前收齐上交,含光盘。
2)班干部在收齐上交前,将两门作业均拍照成照片,注意拍照时将姓名班级指导老师拍下,分别各刻成2个光盘,并在每个光盘标注年级与课程考试名称卷面为A3卡纸/板纸,板式如下:篇二:《平面构成》教案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授课教案平面构成15材料班陈丹蓉2020-02-27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授课教案第 1 页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授课教案第 2 页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授课教案第 3 页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授课教案篇三:平面构成学习心得在王老师为期四周的课程教授下,我对这次平面构成可做了一下总结:“平面构成”是现代视觉传达艺术的基础, 它是探讨和研究平面设计中基本要素的构成, 形成规律以及应用等问题, 是二维空间的构成。
在现代社会中,“平面构成”已成为学习艺术设计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平面构成” 是将现有自然形态中的点、线、面等抽象符号元素用艺术的审美法则,把它进行归纳和演义,在二维的平面内, 按照一定秩序和法则进行分解、重组,在设计构成的理念中达到新的理想形态。
该课程主要强调点、线、面单纯的艺术训练,通过抽象形态体现形式美的法则。
强调形态元素的比例、平衡、对比、节奏、律动、推移的同时,用图形设计的形式,给人们视觉美感,用形象符号元素的叠加,减少,造成严谨又无穷率动变化的构图,扩大了传统图案的表现手段和领域,极大丰富了现代图形艺术,对培养学生的艺术思维能力,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