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1精品教学设计1:8.2 征税和纳税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412.44 KB
- 文档页数:3
课时2 征税和纳税[课标要求]分析个人所得税、增值税等重要税种;知道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理解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素养目标]政治认同:认同我国的财税体制。
科学精神:正确认识税收的种类、税收的作用。
法治意识:增强依法征税、依法纳税意识。
一、税收及其种类知识梳理1.税收的含义与特征(1)税收的含义:人们习惯将税和税的征收合称为税收。
(2)税收的本质: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3)税收的基本特征①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的特征。
这些特征是税收区别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的主要标志。
②税收的三个基本特征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
税收的无偿性要求它具有强制性,强制性是无偿性的保障。
税收的强制性和无偿性又决定了它必须具有固定性。
试判断: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要充分发挥财政的作用,就要提高税率。
() 提示×。
税收虽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但税收具有固定性,税率不是可以随意提高的;而且税率提高了,财政收入不一定就必然增加。
2.我国税收的种类(1)根据征税对象划分,目前我国税收分为流转税、所得税、资源税、财产税和行为税五大类。
(2)影响很大的两个税种: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
①增值税可以避免对一个经营额重复征税,也可以防止前一生产经营环节企业的偷漏税行为。
②个人所得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
重点突破1.税收的基本特征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区别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强制征税。
纳税人必须依法纳税,税务机关必须依国家取得税收收入,既不需要返还给纳税人,也不需要对纳税人直接付出任国家在征税之前就以法律的形式,预先规定了征税对象和税率,不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不能典例1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新修订的个人所得税法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
这是税收法定原则的要求。
这说明()①税收具有固定性的特征②税收具有无偿性的特征③国家政治权力是税收的保证④税收是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 A解析税收的变动经法定部门批准,这样能够体现税收的固定性特征,①③符合题意。
《征税和纳税》本框是《经济生活》第三单元第八课第二框内容。
主要介绍税收的含义、特征、种类及作为纳税人要依法纳税的相关知识,因为税收是组织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所以这节课是对《国家财政》的深化和延伸。
分为两目,第一目:税收及其种类,首先介绍税收的含义,阐述税收的三个基本特征及相互关系,以及税收的额种类。
第二目: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介绍了四种违反税法的现象,引导学生树立纳税意识。
【知识与能力目标】理解税收的含义和税收的基本特征,了解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的内容及其作用。
懂得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掌握并会加以区分违反税法的四种主要现象。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税收的三个基本特征,各种税种以及四种违反税法的行为的学习,提高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懂得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增强学生对税收征管和使用的监督意识。
【教学重点】税收的基本特征【教学难点】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搜集税收为我们生活带来的便利你知道的有关违反税法的事例导入新课:观看视频什么是税收?税收从哪儿来?税收对我们有什么作用?讲授新课:1.税收及其种类教师:在汉语中,由“禾”和“兑”两字组成。
“禾”指农产品,“兑”有送达的意思。
思考:你能从字义上说出什么是“税”吗?学生:回答问题教师:送达给谁?学生:送给国家(政府)教师:为什么送给它?学生: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有了税收,财政才能发挥它的巨大作用。
教师:这说明什么问题?学生:有国必有税,有税必有法。
教师:给税收下一个定义(1)税收的含义学生:人们习惯上将税和税的征收合称为税收。
从本质上看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教师:从五个角度把握税收的本质过渡:论东方还是西方,税收的共同点就在于,都是交给国家的财富。
这部分交给国家的财富有没有直接的补偿?国家凭什么让人们不得不交这部分财富?结合税收的含义,你能归纳出税收的特征吗?学生:回答问题(2)税收的特征教师:没有直接补偿,税收具有无偿性;凭借政治权力,强制征收,说明税收具有强制性。
第八课第二框征税和纳税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理解税收的本质2.理解税收的基本特征及其相互关系3.了解税种的基本构成要素4.了解增值税的内容及其作用5.懂得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6.了解社会主义税收的性质7.了解违反税法的四种主要现象二.能力目标1.能够准确把握税收基本特征的理解能力2.能够准确认识有关税收作用的理解能力3.能够准确区分各种违反税法的现象并了解与之相应的处罚的实践参与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认同我国税收的性质,拥护社会主义国家关于税收的法律和政策2.牢固树立纳税光荣的信念,并自觉遵守宪法,依法诚信纳税3.以主人翁的态度监督国家对税收的征管和使用,同偷税、欠税、骗税和抗税等违反税法的行为作斗争。
教学重点1.税收的含义及基本特征2.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教学难点1.增值税2.个人所得税3.偷税、欠税、骗税、抗税教学方法围绕学生关注的经济现象或经济问题,选取学生身边的比较典型的背景材料,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把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融入经济现象、经济问题中,融入到具体的背景材料中。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考大家一个问题,看大家是否关注时政。
今年12月1日,一个与我们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的新税种要开征了,知道是什么税吗?生:燃油税。
师:很好。
知道燃油税是怎么回事吗?(教师介绍)燃油税开征后,将取代公路养路费。
每升油的价格将增加30%的燃油税。
为什么要用燃油税来取代养路费呢?燃油税的开征将有什么作用呢?(多媒体播放开征燃油税的理由)要理解这个问题,需要我们学习关于税收的知识。
讲授新课二、征税和纳税(多媒体)1、税收及其种类(多媒体)探究活动:东西方税收的共同特点。
(多媒体显示)税:汉语禾(农产品)+兑(送达)英语:tax money paid by cit izens to the government for public purposes引导学生从字义上探究什么是“税”。
征税和纳税【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要理解和掌握税收的含义、基本特征及其关系;了解我国的税种分类,理解和掌握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
2.能力目标通过税收及其基本特征的学习,培养自己分析、理解基本原理的能力,提高自己理解事物内部联系、把握事物本质的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对各种具体税种的学习,提高自己运用比较的方法观察、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认同我国税收的性质,拥护社会主义国家关于税收的法律和政策;牢固树立纳税光荣的信念,并自觉遵守税法,依法诚信纳税;以主人翁的态度监督国家对税收的征管和使用,同偷税、欠税、骗税和抗税等违反税法的行为作斗争。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税收的基本特征及其相互关系难点: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区别四种违反税法的行为。
【教具准备】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方法】师生对话,及启发式教学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在学习了财政及其作用后,我们今天来学习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税收,以及同税收相联系的依法纳税。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68—69页内容,思考问题:税收的含义是什么?二、进行新课(一)税收及其特征1、税收的含义税收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依靠政治权力,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如何理解?(学生回答)主体:国家凭借:国家的政治权力依据:税法目的:保证国家实现政治职能特点:无偿取得地位:是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2、税收的特征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设疑)税收需要国家凭借政治权利来征收,这体现了税收的什么特征?强制性——税收的强制性是指,国家凭借其政治权力强制征税。
(展示)列宁说:“所谓赋税就是国家不用付任何报酬而向居民取得东西。
”体现了税收的什么特征?无偿性——税收的无偿性是指国家取得税收收入,既不需要返还给纳税人,也不需要对纳税人直接付出任何代价。
税收具有强制性和无偿型,是否意味着国家可以随意征税?固定性——税收的固定性是指,国家在征税之前就以法律形式,预先规定了征税的对象和税率,不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不能随意改变。
征税和纳税图片展示:个税的起征点:3500(2)个人所得税,是国家对个人所得征收的一种税。
①征税对象:个人所得②纳税人:取得所得的个人概括总结为两点:境内居住,在境内外取得收入的个人;不居住,在我国境内取得收入的个人。
比如,一个外国旅游客在深圳购买我国发行的社会福利彩票中了一等奖。
(应税项目是偶然所得)③税率:超额累进税率、比例税率超额累进税率有什么样的特点?纳税人所得越高,税率越高;所得越低,税率越低。
高收入者多纳税,少收入者少纳税。
④重要作用:财政收入重要来源,调节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
⑤个税:某公司职员月工资6000元,那么他每月该缴纳多少个人所得税?(起征点3500元)他的应缴所得税额为:2500元(1)不超过1500元应纳:1500*3%=45元(2)超过1500应纳:1000*10%=100元应纳个税:145元。
图文展示:晓庆公司税案偷税1458.3万元,被判刑一年半。
这启示我们要怎么做呢?二、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1.依法纳税的必要性(原因)(1)我国税收的性质: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2)在我国,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3)国家的兴旺发达、繁荣富强与每个公民息息相关,国家各项职能的实现,必须以社会各界缴纳的各种税收作为物质基础。
(4)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每个公民在享受国家提供的各种服务的同时,必须承担义务,自觉诚信纳税。
2.违反税收的行为及其处罚现实生活中存在的违反税收的行为有偷税、欠税、骗税和抗税。
(1)偷税偷税是指纳税人有意违反税法规定,用欺骗、隐瞒等方式不缴或少缴应纳税款的行为。
偷税也可以。
征税和纳税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通过纳税申报活动,了解我国的五大税种,知道增值税、个人所得税的含义及作用。
(2)通过典型税案分析,了解生活中偷税、欠税、骗税、抗税等违反税法的行为及其异同点。
(3)通过违法心理分析,使学生了解税收的含义、本质,理解税收的三个基本特征及其关系。
能力目标通过模拟纳税申报、典型税案分析等活动,能辨别具体经济活动中需纳的税种,区分不同的违反税法的行为,说明三大特征的关系,提高学生辨别比较能力,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案件剖析、参与网上监督、标语设计等活动,树立义务意识和权利意识,依法纳税,积极参与征税监督与检举,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
教学重点:税收的本质及特征教学难点:为什么要依法纳税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讲授法、学生探究式学习、合作式学习教学手段:投影多媒体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旧知巩固:投影问题,学生背诵,组内互查,教师抽查背诵或默写。
1.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有哪些?2.财政在经济和生活中发挥着哪些作用?导入新课:税收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学习税收的有关知识,认识依法纳税的必要性,有助于我们增强权利义务观念,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二课时:征税和纳税。
投影出示本课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本课的学习内容。
1.理解税收的含义和特征。
(重点)2.理解增值税、个人所得税的作用。
3.理解违反税法的行为及其表现,树立纳税人意识,履行依法纳税的基本义务。
(难点)让学生拿出下发的导学案,带着“自主学习”中的问题,阅读教材,找出问题的答案。
1.税收的本质是什么?2.税收的基本特征有哪些?三者有何关系?3.我国税收的种类有哪些?4.增值税(征税对象、纳税人、作用)5.个人所得税(征税对象、纳税人、税率、作用)6.公民为什么要依法纳税?7.现实生活中违反税法的现象有哪些?8.针对违反税法的现象,公民应持什么样的态度(纳税人意识)?学生看书找出答案,存疑问题小组内讨论交流解决。
征税和纳税
【课题】必修一经济生活——第三单元第八课第二目《征税和纳税》
【课时】1课时
【内容简析】
本课时在《国家财政》基础上,进一步讲述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税收,围绕税收的含义、基本特征、种类、违反税法的行为等层层递进,逐步展开,让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树立依法纳税是公民应尽的基本义务的意识,努力做一个自觉诚信纳税的好公民。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识记税收的含义、基本特征及种类;理解增值税、个人所得税的优点、作用;理解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偷税、欠税、骗税、抗税是违法行为。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理解事物内部联系、把握事物本质的能力;通过对各税种的学习,提高学生的辨别比较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道德、情感与价值观:通过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税收的基本特征的教学,初步使学生认识依法纳税是公民应尽的义务,诚信纳税是守法的表现。
【教学重点】税收的含义及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违反税法的几种行为
【教学方法及策略】1、情景教学法;2、合作探究法;3、自主学习探究法;4、图片演示法【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学生自主完成预习任务
课件展示:
学生活动:思考国家建造市民公园、图书馆等公共
设施所需资金的主要来源是什么?
教师活动:学生回答基础上,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税收
一、【知识解读】税收的含义
二、【走进生活】阳阳一家的税收生活
课件展示:
教师活动:简述阳阳一家的家庭成员及陈先生公司的年利润情况
课件展示:阳阳一家家庭会议的内容
学生活动:围绕爸爸、妈妈、阳阳各自的观点,小组合作,完成探究单中的相关练习
1、你认为阳阳爸爸不肯交税的原因是什么?他最终能逃脱纳税吗?
学生活动:回答略
教师活动:引出税收的基本特征及相互关系
(如图)
2、爸爸的疑问:我国的税收种类有哪些?
学生活动:概括我国税收的主要种类:流转税、所得税、资源税、财产税、行为税
教师活动:重点讲述我国的主要税收种类——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归纳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的
征税对象、纳税人及作用
3、阳阳爸爸的决定属于什么行为?你还能列举生活中其他涉税违法现象吗?
学生活动:回答略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完成下列表格(如图)
课件展示:实战演练(涉税违法现象的具体事例)4、你赞同阳阳的观点吗?请说说你的理由
学生活动:回答略
教师活动: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引出——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同桌合作,思考公民为什么要依法纳税?
5、爸爸的疑惑:我们缴纳的税款能不能财尽其用,真正为老百姓服务呢?
学生活动:思考怎么才能有效解决此类问题?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归纳(我们除了要增强义务意识,依法纳税、诚信纳税之外,还要增强权利意识,关注国家对税收的征管和使用,对贪污和浪费国家资财的行为进行批评和检举,以维护人民和国家的利益)
三、【实话实说】税收与中学生有没有关系?
四、【课堂小结】
课件展示:(知识清单)
五、【情感升华】
课件播放:FLASH《小左小右——每个人都纳税》教师活动:依法纳税,利国利民,税收之树常青!
六、【作业布置】完成作业本相应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