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下册《用坐标表示平移》练习题及答案(人教版)
- 格式:docx
- 大小:495.24 KB
- 文档页数:9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七章7.2.1 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同步练习题1.如图是李明家附近区域的平面示意图,如果宠物店所在位置的坐标为(2,-4),儿童公园所在位置的坐标为(0,-3),则学校所在的位置是( )A.(4,-3) B.(4,3) C.(5,-1) D.(2,1)2.象棋在中国有着三千多年的历史,由于用具简单,趣味性强,成为流行极为广泛的益智游戏.如图,是一局象棋残局,已知表示棋子“马”和“车”的点的坐标分别为(4,3),(-2,1),则表示棋子“炮”的点的坐标为( )A.(3,2) B.(1,3) C.(0,3) D.(-3,3)3.某镇三个厂址的地理位置如下:汽车配件厂在饲料厂的正南1 000 m,酒厂在汽车配件厂的正西800 m处,若酒厂的坐标是(-800,-1 000),则选取的坐标原点是__________.4.(探究变式)以学校所在的位置为原点,分别以向东、向北方向为x轴、y 轴正方向.若出校门向东走100米,再向北走120米记作(100,120),小强家的位置是(-150,200)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出校门向南走400米,再向东走150米是小明的家,则小明家的位置应记作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如图是轰炸机机群的一个飞行队形,如果最后两架轰炸机的平面坐标分别为A(-2,1)和B(-2,-3),那么第一架轰炸机C的平面坐标是__ ____________________.6.小兰和爸爸、妈妈到人民公园游玩,回到家后,她利用平面直角坐标系画出了公园的景区地图(如图),可是她忘记了在图中标出原点和x轴、y轴,只知道游乐园的位置D的坐标为(2,-2),你能帮她求出其他各景点所在位置的坐标吗?7.如图,四艘船M,N,P,Q与灯塔O的距离均为50海里,则在灯塔O 南偏西20°且与O相距50海里的船是( )A.船M B.船N C.船P D.船Q8.方格纸上有A,B两点,若以B点为原点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则A点坐标为(-4,3),若以A点为原点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则B点坐标为( )A.(-4,-3) B.(-4,3) C.(4,-3) D.(4,3)9.如图,图书馆相对于大门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操场相对于大门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车站相对于大门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___.10. 某飞行监控中心发现某飞机从某个飞机场起飞后沿正南方向飞行100千米,然后向正西方向飞行300千米,又测得该机场的位置位于监控中心的西100千米,北300千米的地方,若以监控中心为坐标原点,以正东、正北方向为x轴、y轴的正方向,请指出该飞机现在的位置____________________.(用坐标表示)11. 如图是某市旅游景点的示意图,试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用坐标表示各个景点的位置.12. 如图标出了李明家附近的一些地方.(1)根据图中所建立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写出学校、邮局的坐标;(2)某星期日早晨,李明从家里出发,沿着(-2,-1),(-1,-2),(1,-2),(2,-1),(1,-1),(1,3),(-1,0),(0,-1)的路线转了一下,写出他路上经过的地方;(3)连接他在(2)中经过的地点,你能得到什么图形?答案:1. B2. B3. 饲料厂4. 出校门向西走150米,再向北走200米是小强家(150,-400)5. (2,-1)6. 解:由题意可知,是以点F为坐标原点(0,0),射线FA为y轴的正半轴建立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则音乐台的位置A(0,4),湖心亭的位置B(-3,2),望春亭的位置C(-2,-2),牡丹园的位置E(3,3)7. C8. C9. 北偏东56°,3_km 北偏西34°,6_km 正南,4_km10. (-400,200)11. 解:答案不唯一,如:以中心广场为原点,以正东、正北方向分别为x轴、y轴的正方向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则钟楼(-2,4),碑林(4,4),古塔(-4,2),公园(3,-3)12. 解:(1)学校(1,3),邮局(0,-1) (2)李明家→商店→公园→汽车站→水果店→学校→游乐场→邮局(3)一艘帆船。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第四节平移复习题(含答案) 画图并填空:如图,方格纸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为1,在方格纸中将△ABC经过一次平移后得到△A′B′C′,图中标出来点A,点B′、点C和它的对应点C′.(1)请画出平移前后的△ABC和△A′B′C′;(注意并标注好字母)(2)利用网格画出△ABC中BC边上的中线AD;(注意并标注好字母)(3)利用网格画出△ABC中AB边上的高CE;(注意并标注好字母)(4)△A′B′C′的面积为.【答案】(1)详见解析;(2)详见解析;(3)详见解析;(4)6.【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画出△ABC和△A′B′C′即可;(2)作出△ABC中BC边上的中线AD即可;(3)过点C向AB的延长线作垂线,垂足为E即可;(4)直接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1)如图,△ABC和△A′B′C′即为所求;(2)如图,线段AD即为所求;(3)如图,线段CE即为所求;(4)S△A′B′C′=1×3×4=6.2【点睛】考查的是作图-平移变换,熟知图形平移不变性的性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62.作图题(1)如图①,点C是∠AOB边OB上的一点,在图中作出点C到OA的垂线段CD,垂足为D.再过C点作OA的平行线CE.(2)如图①,在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ABC的顶点都在正方形顶点上,将△ABC先向左平移2个单位,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得到△A′B′C′,请你画出平移后的△A′B′C′.【答案】(1)如图所示:CD,CE即为所求;见解析;(2)如图所示:△A′B′C′,即为所求.见解析.【解析】【分析】(1)直接利用作一角等于已知角的作法以及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作法分别得出答案;(2)利用平移的性质得出对应点位置进而得出答案.【详解】(1)如图所示:CD,CE即为所求;(2)如图所示:△A′B′C′,即为所求.【点睛】本题考查平移变换以及基本作图,正确掌握基本作图方法是解题关键.63.如图,在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的小正方形组成的网格中,△ABC的顶点A,B,C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利用网格作图:(1)过AB的中点D作DE∥BC交AC于点E;(2)将△ABC水平向右平移4个单位得到△A1B1C1,画出△A1B1C1.【答案】(1)图形见解析;(2)图形见解析.【解析】【分析】(1)找出AB的中点D,用三角尺的一边与BC重合,用一个直尺靠紧三角尺的另一边,推动三角尺,但不能转动,直到三角尺与BC重合的边经过AB中点时,即可过D作DE∥BC交AC于点E;(2)根据网格结构找出点A、B、C平移后的对应点A1、B1、C1的位置,然后顺次连接即可;【详解】【点睛】本题考查作图-平移变换,熟知图形平移不变性的性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也考查了作平行线.64.如图,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个单位,每个小方格的顶点叫格点.(1)画出△ABC的AB边上的中线CD.(2)画出△ABC向右平移4个单位后得到的△A1B1C1.(3)图中AC与A1C1的关系是:______.【答案】(1)作图见解析;(2)作图见解析;(3)平行且相等【解析】【分析】(1)根据中线的定义得出AB的中点即可得出△ABC的AB边上的中线CD;(2)平移A,B,C各点,得出各对应点,连接得出△111A B C;(3)利用平移的性质得出AC与A1C1的关系;【详解】(1)△ABC的AB上的中线CD如图所示,(2)△111A B C如图所示,(3)根据平移的性质得出,AC与11A C的关系是:平行且相等;65.在如图所示的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格点三角形(顶点是网格线的交点的三角形)ABC的顶点A、C的坐标分别为(﹣4,4),(﹣1,2).(1)请在如图所示的网格平面内作出平面直角坐标系;(2)将△ABC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然后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长度,得到△A′B′C′,画出平移后的△A′B′C′.(3)求S△A′B′C′的面积.【答案】(1)见解析;(2)见解析;(3)S△A′B′C′=4.【解析】【分析】(1)根据点A、点C的坐标确定出坐标原点,然后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即可;(2)根据网格结构找出平移后的点A′、B′、C′的位置,然后顺次连接即可;(3)根据三角形的面积等于三角形所在的矩形的面积减去四周三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列式计算即可得解.【详解】解:(1)如图,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2)如图,△A′B′C′为所作;(3)S△A′B′C′=3×4﹣12×2×1﹣12×2×3﹣12×2×4=4.【点睛】本题考查了根据已知点的坐标确定平面直角坐标系、图形的平移变换,熟练掌握网格结构,准确找出对应点的位置是解题的关键,(3)利用三角形所在的矩形的面积减去四周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求解是常用的方法.66.如图,ABC ∆的顶点都在每个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的方格纸的格点上,将ABC ∆向右平移2格,再向上平移3格,得到A B C '''∆ .(1)请在图中画出A B C '''∆;(2)ABC ∆的面积为 ;(3)若AC 的长约为2.6,则AC 边上的高约为 (结果保留分数).【答案】(1)见解析;(2)3;(3)3013【解析】【分析】 (1)根据平移的方向与距离进行作图;(2)根据△ABC 中BC 为3,BC 边上的高为2,求得三角形的面积;(3)设AC 边上的高为h ,根据△ABC 的面积为3,列出方程求解即可.【详解】(1)如图所示:(2)△ABC 的面积为12×3×2=3; (3)设AC 边上的高为h ,则12×AC ×h=3, 即12×2.6×h=3, 解得h=3013.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运用平移变换作图,图时要先找到图形的关键点,分别把这几个关键点按照平移的方向和距离确定对应点后,再顺次连接对应点即可得到平移后的图形.67.如图,方格纸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为1.在方格纸内将格点ABC ∆经过一次平移后得到'''A B C ∆,图中标出了点B 的对应点'B .(1)在给定方格纸中画出平移后的'''A B C ∆;(2)画出ABC ∆中AC 边上的中线BD 和AB 边上的高线CE .【答案】(1)见解析(2)见解析【解析】【分析】(1)直接利用平移的性质得出对应点位置进而得出答案;(2)利用三角形高线以及中线作法得出答案.【详解】(1)如图所示:'''A B C 即为所求;(2)如图所示:中线BD 和高线CE 即为所求.【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平移变换以及基本作图,正确得出对应点位置是解题关键.68.如图,把△ABC 先向上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到△A 1B 1C 1.(1)在图中画出△A 1B 1C 1,并写出点A 1、B 1、C 1的坐标;(2)连接A 1A 、C 1C ,则四边形A 1ACC 1的面积为______.【答案】(1) 画图见解析,点A 1(0,5)、B 1(-1,2)、C 1(3,2);(2)15.【解析】【分析】(1)将△ABC的三个顶点分别向上平移3个单位长度,然后再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连接各点,可以得到△A1B1C1,根据网格特点,找到各点横纵坐标即可找到△A1B1C1三个顶点的坐标;(2)四边形的面积可看成两个底为5,高为3的三角形的和,由三角形面积公式进行计算即可得.【详解】(1) △A1B1C1如图所示,点A1(0,5)、B1(-1,2)、C1(3,2);(2)四边形A1ACC1的面积为:11⨯⨯+⨯⨯=15,535322故答案为:15.【点睛】本题考查了作图——平移变换,四边形的面积,熟练掌握平移的性质以及网格的结构特征是解题的关键.69.如图为一梯级平面图,一只老鼠沿图形A→B→C的路线跑,一只猫同时沿梯级(折线)A→C→D的路线追,结果在距离C点6米的D点处,猫捉到了.老鼠,其中老鼠的速度是猫的57(1)填空,用含x的式子表示:(2)求梯级(折线)A→C的长度.【答案】(1)(2)36米.【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结合图形即可解答;(2)设梯级(折线)A→C的长度为x米,v米/秒,根据猫追上老鼠时,猫和老鼠猫的速度为v米/秒,则老鼠的速度为57用到时间相同列出方程,解方程即可求解.【详解】(1)(2)设梯级(折线)A→C的长度为x米,猫的速度为v米/秒,则老鼠的速度为57v米/秒,由题意可得,6657x xv v+-=,解得x=36.答:梯级(折线)A→C的长度为36米.【点睛】本题考查了列代数式及方程的应用问题,解题的关键是深入把握题意,准确找出命题中隐含的数量关系.70.如图,利用网格点和三角板画图或计算.(1)若点A平移后的对应点是A′,在给定方格纸中画出平移后的三角形A′B′C′;(2)作三角形A′B′C′的高A′D(3)记网格的边长为1,求三角形A′B′C′的面积.【答案】(1)见解析;(2)见解析;(3)8.【解析】【分析】(1)利用点A和它的对应点A′的位置可确定△ABC先向下平移1个单位,再向左平移7个单位得到△A′B′C′,然后利用此平移规律画出点B、C的对应点B′、C′,即可得到△A′B′C′;(2))从A点向B C''的延长线作垂线,垂足为点D,AD即为三角形A′B′C′的高;(3)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计算.【详解】解:(1)如图:(2)如图所示:(3) ∵记网格的边长为1,∴1442A B CS'''=⨯⨯=8【点睛】本题考查了作图-平移变换:确定平移后图形的基本要素有两个:平移方向、平移距离.作图时要先找到图形的关键点.。
七年级数学下册《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练习题及答案(人教版)一、单选题1.如图,点A位于点O的()A.南偏东25°方向上B.东偏南65°方向上C.南偏东65°方向上D.南偏东55°方向上2.2022年第19届亚运会将在浙江杭州举行,金华将作为亚运会的分会场.以下表示金华市地理位置最合理的是()A.距离杭州市200公里B.在浙江省C.在杭州市的西南方D.东经119.65°,北纬29.08°3.下列能够确定位置的是()A.甲地在乙地北偏东30°的方向上B.一只风筝飞到距A地20米处C.影院座位位于一楼二排D.某市位于北纬30°,东经120°4.根据下列表述,能够确定具体位置的是()A.北偏东25°方向B.距学校800米处C.温州大剧院音乐厅8排D.东经20°北纬30°5.在军事演习中,利用雷达跟踪某一“敌方”目标,需要确定该目标的()A.方向B.距离C.大小D.方向与距离6.如图是北京地铁部分线路图.若车公庄坐标为(﹣3,3),崇文门站坐标为(8,﹣2),则雍和宫站的坐标为()A .(8,6)B .(6,8)C .(﹣6,﹣8)D .(﹣8,﹣6)7.气象台为了预报台风,首先要确定台风中心的位置,则下列说法能确定台风中心位置的是( )A .北纬128︒,东经36︒B .距电台500海里C .西太平洋D .在电台的西北方向8.如图,若“帅”的位置用(1,-1)表示,“馬”的位置用(4,-1)表示,则“兵”的位置可表示为( )A .()1,2-B .()1,2--C .()3,2--D .()3,2-9.象棋在中国有着三千多年的历史,由于用具简单,趣味性强,成为流行极为广泛的益智游戏.如图,是一局象棋残局,已知表示棋子“炮”和“車”的点的坐标分别为(1,2),(2,0)-,则表示棋子“馬”的点的坐标为( )A .(4,2)B .(2,4)C .(3,2)D .(2, 1)10.如图,矩形BCDE 的各边分别平行于x 轴或y 轴,物体甲和物体乙由点A (2,0)同时出发,沿矩形BCDE 的边作环绕运动,物体甲按逆时针方向以1个单位/秒匀速运动,物体乙按顺时针方向以2个单位/秒匀速运动,则两个物体运动后的第2017次相遇地点的坐标是( )A.(2,0)B.(﹣1,1)C.(﹣2,1)D.(﹣1,﹣1)二、填空题11.如图,水立方所在位置表示3街与3路的十字路口,玲珑塔所在位置表示4街与7路的十字路口.如果→→→→→”表示从水立方到玲珑塔的用(3,3)表示水立方的位置,那么“(3,3)(3,4)(3,5)(3,6)(3,7)(4,7)一种路线.请你用这种形式写出一种从水立方到玲珑塔的路线,且使该路线经过鸟巢:__________.12.课间操时,小华、小军、小刚的位置如图,小军对小华说,如果我的位置用(0,﹣2)表示,小刚的位置用(2,0)表示,那么你的位置可以表示为__________.13.如图所示的棋盘放置在某个平面直角坐标系内,棋子A的坐标为(﹣2,﹣3),棋子B的坐标为(1,﹣2),那么棋子C的坐标是_____.14.如图,这是一所学校的平面示意图.已知教学楼的位置坐标为(300,0)(小正方形的边长代表100m 长).则校门的坐标为________;图书馆的坐标为___________;实验楼的坐标为___________.15.如图,每个小方格的边长均为1,若用(1,3)→(2,3)→(3,3)→(4,3)→(4,2)→(4,1)表示由A到B的路径,请你试写出一条由A到C的路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解答题16.如图,这是某城市部分简图,若宾馆、市场的位置分别用坐标(2,2)、(4,3)表示,请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再分别写出其他各地的坐标.17.小丽和爸爸、妈妈到人民公园游玩,回到家后,她利用平面直角坐标系画出了公园的景区地图,如图所示.可是她忘记了在图中标出原点和x轴、y轴;若游乐园D的坐标为(1,-2),你能帮她先画出平面直角坐标系,并写出其他各景点的坐标吗?18.如图,这是某市部分简图,已知医院的坐标为(1,﹣2),请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分别写出其余各地的坐标.19.请你在下图中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并写出各地点的坐标..20.下图是某公园局部的平面示意图(每个小方格的边长为100米).以中心广场为原点,以向东为横轴的正方向,向北为纵轴的正方向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1)分别写出湖心亭、南门和东门三个地点的坐标;(2)某星期天的上午,苗苗在公园沿(-500,0)→(-200,-100)→(200,-200)→(300,300)→(0,400)的路线游玩了半天,请你写出她在路上经过的景点名称.参考答案1.C2.D3.D4.D5.D6.A7.A8.A9.A10.B→→→→→→→11.答案不唯一,如:(3,3)(4,3)(5,3)(5,4)(5,5)(5,6)(5,7)(4,7)12.(-2,-3)13.(2,1)14.(-200,0)(200,300);(200,-200).15.(1,3)→(2,3)→(2,4)→(3,4)(本题是开放性问题,有多种答案)16.火车站(0,0),体育场(-4,3),文化宫(-3,1),医院(-2,-2),超市(2,-3).17.音乐台A的坐标为(−1,4),湖心亭B的坐标为(−4,2),望春亭C的坐标为(−3,−1),牡丹园E的坐标为(2,3).18.见解析体育场(﹣1,3 )文化宫(0,1)火车站(3,0)宾馆(5,2)市场(7,3)超市(5,﹣3).19.以映月湖为原点,水平方向为x轴,竖直方向为y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则映月湖(0,0);景山(5,0);游乐园(-2,3);碑林(7,5);大学城(3,7).20.(1)湖心亭(-300,200),南门(100,-300),东门(500,0)(2)西门→望春亭→游乐园→牡丹园→音乐台。
第七章平面直角坐标系7.2.2 用坐标表示平移一、选择题1、如图,如果将三角形ABC向左平移2格得到三角形A′B′C′,则顶点A′的位置用数对表示为( )A.(5,1) B.(1,1)C.(7,1) D.(3,3)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三角形ABC的顶点都在方格纸的格点上,如果将三角形ABC先向右平移4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1个单位长度,得到三角形A1B1C1,那么点A的对应点A1的坐标为( )A.(4,3) B.(2,4)C.(3,1) D.(2,5)3、将△ABC的各点的横坐标都加上3,纵坐标不变,所得图形与原图形相比()A.向右平移了3个单位B. 向左平移了3个单位C. 向上平移了3个单位D. 向下平移了3个单位4、把点P1(2,一3)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长度到达点P2处,则P2的坐标是()A.(5,-1)B.(-1,-5)C.(5,-5)D.(-1,-1)5、在如图所示的单位正方形网格中,三角形ABC经过平移后得到三角形A1B1C1,已知在AC上一点P(2.4,2)平移后的对应点为P1,则P1点的坐标为( )A.(1.4,-1)B.(1.5,2)C.(-1.6,-1)D.(2.4,1)二、填空题6、线段CD是由线段AB平移得到的。
点A(–1,4)的对应点为C(4,7),则点B(– 4,– 1)的对应点D的坐标为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动点从原点O出发,按向上.向右.向下.向右的方向依次平移,每次移动一个单位,得到点A1(0,1),A2(1,1),A3(1,0),A4(2,0),…那么点A2016的坐标为.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线段AB的两个端点分别是A(4,-1)、B(1,1),将线段AB 平移后得到线段A′B′(点A’与点A对应).若点A′的坐标为(-2,2),则点B′的坐标为__________.9、△ABC的三个顶点A(1,2),B(-1,-2),C(-2,3)将其平移到点A′(-1,-2)处,使A与A′重合,则B′、C′两点坐标分别为, .10、点P(-5,1)沿x轴正方向平移2个单位,在沿y轴负方向平移4个单位所得的点的坐标为。
七年级数学(下)第七章《平面直角坐标系——用坐标表示平移》练习题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如图所示,将点A向右平移几个单位长度可得到点BA.3个单位长度B.4个单位长度C.5个单位长度D.6个单位长度【答案】B长度,故选B.2.如图所示,将点A向下平移5个单位长度后,将重合于图中的A.点C B.点FC.点D D.点E【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用坐标表示平移.注意左右移动改变点的横坐标,左减右加;上下移动改变点的纵坐标,下减上加.因为点A的纵坐标是2,向下平移5个单位长度,即2–5=–3,所以与点E重合,故选D.3.如图所示,将点A行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5个单位长度,得到A';将点B先向下平移5个单位长度,再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得到B';则A'与B'相距A.4个单位长度B.5个单位长度C.6个单位长度D.7个单位长度【答案】A相距4个单位长度,故选A.4.如图所示,点G(–2,–2),将点G先向右平移6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5个单位长度,得到G′,则G′的坐标为A.(6,5) B.(4,5)C.(6,3) D.(4,3)【答案】D5.将线段AB在坐标系中作平行移动,已知A(-1,2),B(1,1),将线段AB平移后,其两个端点的坐标变为A(-2,1),B(0,0),则它平移的情况是A.向上平移了1个单位长度,向左平移了1个单位长度B.向下平移了1个单位长度,向左平移了1个单位长度C.向下平移了1个单位长度,向右平移了1个单位长度D.向上平移了1个单位长度,向右平移了1个单位长度【答案】B【解析】由点A,B的平移规律可知,此题规律是(x–1,y–1),照此规律可知线段AB向下平移了1个单位长度,向左平移了1个单位长度.故选B.6.三角形ABC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是A(2,1),B(1,3),C(3,0),将三角形ABC向左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1个单位长度,则平移后三个顶点的坐标为A.(5,0),(4,2),(6,–1)B.(–1,0),(–2,2),(0,–1)C.(–1,2),(–2,4),(0,1)D.(5,2),(4,4),(6,1)【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图形的平移及平移特征.分别将A、B、C三点的横坐标都减去3,纵坐标都减去1得(–1,0),(–2,2),(0,–1),故选B.二、填空题:请将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7.将点(–3,1)向右平移4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长度,可以得到对应点__________.【答案】(1,3)【解析】–3+4=1,1+2=3,∴点A′的坐标是(1,3).故答案为:(1,3).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如果把一个图形各个点的横坐标都加上(或减去)一个正数a,相应的新图形就是把原图形向__________(或向__________)平移__________个单位长度.【答案】右;左;a【解析】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如果把一个图形各个点的横坐标都加上(或都减去)一个正数a,相应的新图形就是把原图形向右(或向左)平移a个单位长度.9.已知三角形ABC,A(–3,2),B(1,1),C(–1,–2),现将三角形ABC平移,使点A到点(1,–2)的位置上,则点B,C的坐标分别为______,________.【答案】(5,–3);(3,–6)点C横坐标为:–1+4=3;纵坐标为:–2+(–4)=–6;∴B点的坐标为(5,–3),C点的坐标为(3,–6).10.已知点A(–4,–6),将点A先向右平移4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6个单位长度,得到A′,则A′的坐标为__________.【答案】(0,0)【解析】由题中平移规律可知:A′的横坐标为–4+4=0;纵坐标为–6+6=0;∴A′的坐标为(0,0).故答案为:(0,0).11.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右边的图案是由左边的图案经过平移得到的,左边图案中左、右眼睛的坐标分别是(–4,2),(–2,2),右边图案中左眼的坐标是(3,4),则右边图案中右眼的坐标是__________.【答案】(5,4)【解析】由左图案中左眼的坐标是(-4,2),右图案中左眼的坐标是(3,4),可知左图案向右平移了7个单位长度,向上平移了2个单位长度变为右图案.因此右眼的坐标由(-2,2)变为(5,4).12.如图,一个机器人从原点O点出发,向正东方向走3米到达A1点,再向正北方向走6米到达A2点,再向正西方向走9米到达A3点,再向正南方向走12米到达A4点,再向正东方向走15米到达A5点,按如此规律走下去,当机器人走到A6点时,A6点的坐标是________.【答案】(9,12)【解析】根据题意建立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题中机器人运动的过程,实质上是坐标系中点的平移过程,即A1(3,0)→A2(3,6)→A3(–6,6)→A4(–6,–6)→A5(9,–6)→A6(9,12).因此,在以O点为坐标原点,正北方向为y轴正方向的平面坐标系中,A6的坐标为(9,12).故答案为(9,12).三、解答题: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3.如图,有一条小船.若把小船平移,使点A平移到点B,请你在图中画出平移后的小船.【解析】平移后的小船如答图所示.14.如图所示,三角形A′B′C′是三角形ABC经过平移得到的,三角形ABC中任意一点P(x1,y1)平移后的对应点为P′(x1+6,y1+4).分别写出点A′,B′,C′的坐标.【解析】A′(2,3),B′(1,0),C′(5,1).15.坐标平面内有4个点A(0,2),B(–1,0),C(1,–1),D(3,1).(1)建立坐标系,描出这4个点;(2)顺次连接A,B,C,D,组成四边形ABCD,求四边形ABC D的面积.【解析】(1)根据题意,直接描点;坐标系及4个点的位置,如图所示;(2)分别过A、C两点作x轴的平行线,过B、D两点作y轴的平行线,围成矩形,利用“割补法”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如图,用矩形EFGH围住四边形ABCD,则S四边形ABCD=S矩形EFGH–S三角形ABE–S三角形BCF–S三角形CDG–S三角形ADH=3×4–12×1×2–12×1×2–12×2×2–12×1×3=6.5.16.三角形ABC沿x轴正方向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沿y轴负方向平移1个单位长度得到三角形EFG.(1)写出三角形EFG的三个顶点坐标;(2)求三角形EFG的面积.【解析】(1)如图所示:点E(4,1),点F(0,–2),点G(5,–3);(2)S三角形EFG=4×5–12×4×3–12×1×5–12×1×4=192.。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5.4平移课时练习题(含答案)一、单选题1.“水是生命之源,滋润着世间万物”国家节水标志由水滴,手掌和地球变形而成.寓意:像对待掌上明珠一样,珍惜每一滴水!以下通过平移节水标志得到的图形是()A.B.C.D.2.在下列现象中,属于平移的是()A.月亮绕地球运动B.翻开书中的每一页纸张C.教室可移动黑板的左右移动D.投掷出去的铅球3.下列几种运动中属于平移的有()①水平运输带上砖的运动;②笔直的铁路上行驶的动车(忽略车轮的转动);③升降机上下做机械运动;④足球场上足球的运动.A.4种B.3种C.2种D.1种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2,1),B(3,-1),平移线段AB,使点B落在点B1(-1,-2)处,则点A的对应点A1的坐标为()A.(0,-2)B.(-2,0)C.(0,-4)D.(-4,0)5.佳佳将坐标系中一图案横向拉长2倍,又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若想变回原来的图案,需要变化后的图案上各点坐标()A.纵坐标不变,横坐标减2 B.纵坐标不变,横坐标先除以2,再均减2C.纵坐标不变,横坐标除以2 D.纵坐标不变,横坐标先减2,再均除以26.如图,ΔABC是直角三角形,它的直角边AB=6,BC=8,将ΔABC沿边BC的方向平移到ΔDEF 的位置,DE交AC于点G,BE=2,ΔCEG的面积为13.5,下列结论:①ΔABC平移的距离是4:②DG=1.5;③AD∥CF;④四边形ADFC的面积为6.其中正确的结论是()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7.如图所示,将三角形ABC平移得到三角形EFG,则图中共有平行线(含虚线)()A.3对B.4对C.5对D.6对8.如图,△ABC沿直线BC向右平移得到△DEF,已知EC=2,BF=8,则CF的长为()A.3B.4C.5D.69.如图,将△ABC向右平移8个单位长度得到△DEF,且点B,E,C,F在同一条直线上,若EC=4,则BC的长度是()A.11B.12C.13D.1410.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将四边形ABCD先向上平移,再向左平移得到四边形A1B1C1D1,已知A1(−3,5),B1(−4,3),A(3,3),则点B坐标为()A.(1,2)B.(2,1)C.(1,4)D.(4,1)1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OBC的顶点O与原点重合,顶点B在x轴正半轴上,顶点A 的坐标为(−1,2).按以下步骤作图:先以点O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作弧,分别交边OA,OB于点D,E;再分别以点D,E为圆心,大于12DE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在∠AOB内交于点F,作射线OF交AC边于点G.则点G的坐标为()A.(3−√5,2)B.(√5,2)C.(√5−2,2)D.(√5−1,2) 12.如图,在数轴上,点A表示1,现将点A沿数轴做如下移动;第一次将点A向左移动3个单位长度到达点A1,第二次将点A向右移动6个单位长度到达点A2,第三次将点A2向左移动9个单位长度到达点A3,按照这种移动规律移动下去,第n次移动到点A n,如果点A n与原点的距离不小于17,那么n的最小值是()A.9B.10C.11D.12二、填空题13.如图,将△ABC沿直线BC方向平移3个单位得到△DEF,若BC=5,则BF=.14.如图,将△ABC沿BC方向平移至△DEF处.若EC=2BE=2,则CF的长为.1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A(9,-7)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则平移后对应的点A‘的坐标是。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七章第二节用坐标表示平移习题(含答案)一、单选题1.将点(-3,4)向右平移3个单位、向下平移2个单位后的坐标为( ) A.(-6,0) B.(6,0) C.(0,-2) D.(0,2)【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平移中点的变化规律是:横坐标右移加,左移减;纵坐标上移加,下移减,即可求解.【详解】解:横坐标右移加,左移减;纵坐标上移加,下移减,将点A(-3,4)向右平移3个单位,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得到的点A′的坐标是(0,2).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图形的平移与图形上某点的平移相同,难度适中.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M(﹣1,3),先向右平移2个单位,再向下平移4个单位,得到的点的坐标为()A.(﹣3,﹣1)B.(﹣3,7)C.(1,﹣1)D.(1,7)【答案】C【解析】【分析】直接利用平移中点的变化规律求解即可.平移中点的变化规律是:横坐标右移加,左移减;纵坐标上移加,下移减.【详解】解:点M(﹣1,3),先向右平移2个单位,再向下平移4个单位,得到的点的坐标为(﹣1+2,3﹣4),即(1,﹣1),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平移中点的变化规律:左右移动改变点的横坐标,左减,右加;上下移动改变点的纵坐标,下减,上加.3.已知点A的坐标为(1,3),点B的坐标为(3,1),将线段AB沿某一方向平移后,点A的对应点的坐标为(﹣2,1),则点B的对应点的坐标为( ) A.(6,3) B.(0,3) C.(6,﹣1) D.(0,﹣1)【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点A、点A的对应点的坐标确定出平移规律,然后根据规律求解点B 的对应点的坐标即可.【详解】解:由题意A (1,3)的对应点的坐标为(-2,1),∴平移规律为横坐标减3,纵坐标减2,∴点B (3,1)的对应点的坐标为(0,-1).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平移中点的变化规律是:横坐标右移加,左移减;纵坐标上移加,下移减,本题根据对应点的坐标确定出平移规律是解题的关键.4.抛物线23y x =先向下平移1个单位,再向左平移2个单位,所得的抛物线是( )A .23(2)1y x =+-.B .23(2)1y x =-+C .2(2)1y x =--D .23(2)1y x =++ 【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函数图象平移的法则“左加右减,上加下减”的原则进行解答即可.【详解】由“上加下减”的原则可知,将抛物线y=3x 2先向向下平移1个单位可得到抛物线y=3x 2-1;由“左加右减”的原则可知,将抛物线y=3x 2-1先向左平移2个单位可得到抛物线23(2)1y x =+-.故选A.本题考查二次函数图象与几何变换,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函数图象平移的法则“左加右减,上加下减”的原则.5.将点A(3, 1)向上平移2个单位得到点B , 点B 的坐标是( )A .(5,3)B .(1, 3)C .(3, 3)D .(5, 1)【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点的平移规律,向上平移2个单位,将纵坐标加2即可.【详解】点A(3, 1)向上平移2个单位,纵坐标加2得(3, 3),故B 的坐标是(3, 3),选C.【点睛】本题考查点的平移,熟练掌握上下平移是改变纵坐标,左右平移改变横坐标是关键,与函数图像平移的“左加右减”要进行区分. 6.点()34--,先向上平移5个单位,再向右平移4个单位后的坐标为( )A .()20,B .()71-,C .()19-,D .()11, 【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坐标系中点的平移规律,上下平移改变纵坐标,左右平移改变横坐标,即可解答.向上平移5个单位,纵坐标为-4+5=1,向右平移4个单位,横坐标为-3+4=1,所以平移后的坐标为()11,,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坐标系中点的平移,熟记平移规律是解题的关键.7.将△ABC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后得到△A'B'C'.若点A的坐标是(-3,7),则点A'的坐标是( )A.(-5,5) B.(-1,9) C.(-5,7) D.(-1,7)【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平移点的变化规律(横坐标右移加,左移减;纵坐标上移加,下移减)求解.【详解】解:∵△ABC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后得到△A′B′C′,∴点A(-3,7)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的点A′的坐标为(-5,7).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把一个图形各个点的横坐标都加上(或减去)一个整数a,相应的新图形就是把原图形向右(或向左)平移a个单位长度;如果把它各个点的纵坐标都加(或减去)一个整数a,相应的新图形就是把原图形向上(或向下)平移a个单位长度.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2,3)向右平移2个单位,所得到的点的坐标是()A.(2,5 )B.(4,3 )C.(0,3 )D.(2,1 )【答案】B【解析】【分析】把点(2,3)的横坐标加2,纵坐标不变得到(4,3),就是平移后的对应点的坐标.【详解】点(2,3)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的点的坐标为(4,3).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掌握平移的规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9.在如图所示的网格中,有两个完全相同的直角三角形纸片,如果把其中一个三角形纸片先横向平移m格,再纵向平移n格,就能使它的一条边与另一个三角形纸片的一条边重合,拼接成一个四边形,那么m n 的结果()A.只有一个确定的值B.有两个不同的值C.有三个不同的值D.有三个以上不同的值【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使一个三角形的一条边与另一个三角形的一条边重合,分情况讨论平移方式,然后分别求出m+n即可.【详解】解:①上边的三角形向右平移两个单位,向下平移三个单位,此时m+n=5;②上边的三角形向右平移两个单位,向下平移五个单位,此时m+n=7;③上边的三角形向左平移两个单位,向下平移三个单位,此时m+n=5;所以m n+的结果有两个不同的值,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图形的平移,根据题目要求判断出平移方式是解题关键.A B,其中点A,B的对应点分别10.如图,线段AB经过平移得到线段''A B 为点'A,'B,这四个点都在格点上.若线段AB上有一个点(),P a b,则点P在''上的对应点P'的坐标为()A .()2,3a b -+B .()2,3a b --C .()2,3a b ++D .()2,3a b ++ 【答案】A【解析】【分析】 先根据点A 到它的对应点'A 的平移规律即可得到线段AB 到线段''A B 的平移规律,从而得到点P 到对应点P' 的平移规律,即可得到P'的坐标【详解】解:∵点A (1,﹣1)到它的对应点'A (﹣1,2)的平移规律是:先向左平移2个单位,再向上平移3个单位,∴AB 到线段''A B 的平移规律是:先向左平移2个单位,再向上平移3个单位,∴点(),P a b 平移后对应点P'的坐标为:()2,3a b -+故选A.【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坐标与图形的变化——平移:横坐标为左减右加,纵坐标为上加下减,掌握点的平移规律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七章第二节用坐标表示平移习题 (含答案)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 A,B 的坐标分别为 A(a,0),B(b,0). 且 a,b 满足 a 3 +(a-2b+7)2=0.现同时将点 A,B 分别向左平移 2 个单位, 再向上平移 2 个单位,分别得到点 A,B 的对应点 C,D,连接 AC,BD.(1)请直接写出 A,B 两点的坐标. (2)如图,点 P 是线段 AC 上的一个动点,点 Q 是线段 CD 的中点,连接 PQ,PO,当点 P 在线段 AC 上移动 时(不与 A,C 重合),请找出∠PQD,∠OPQ, ∠POB 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3)在坐标轴上是否存在点 M,使三角形 MAD 的面积与三角形 ACD 的面 积相等?若存在,直接写出点 M 的坐标;若不存在,试说明理由.【答案】(1) A(-3,0) B(2,0); 【解析】 【分析】 (1)根据平方与绝对值的非负性即可求解;(2)过点 P 作 PE∥AB,由平 移的性质可得 AB∥CD,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即可求解;(3)先求出△ACD 的面 积,再根据 M 在 x 轴上与 y 轴上分别求解. 【详解】 解:(1)依题意得 a 3=0,a-2b+7=0,解得 a=-3,b=2,∴A(-3,0) B(2,0)∵将点 A,B 分别向左平移 2 个单位,再向上平移 2 个单位,分别得到点 A,B 的对应点 C,D,∴C(-5,2),D(0,2)(2)∥PQD+∥OPQ+∥POB=360°证明:过点 P 作 PE∥AB,由平移的性质可得 AB∥CD,∥AB∥PE∥CD,∥∥PQD+∥EPQ =180°,∥OPE +∥POB=180°,∥∥PQD+∥EPQ+∥OPE +∥POB=360°,即∥PQD+∥OPQ+∥POB=360° (3) 先求出△ACD 的面积为 1 5 2 =52①M 在 x 轴上再根据△MAD 的高与△ACD 相等即 AM=CD=5,故坐标为(-8,0),(2,0),②M 在 y 轴上,根据△MAD 的高为 AO=3,得出 MD= 10 3由 D(0,2)得出 M(0, 16 ),(0, 4 ).33故存在符合条件的 M 点坐标为(-8,0),(2,0),(0, 16 ),(0, 4 ).33【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直角坐标系的坐标特点,解题的关键是熟知坐标的平移与面积 的计算.82.△ABC 在网格中的位置如图所示,请根据下列要求作图: (1)过点 C 作 AB 的平行线; (2)过点 A 作 BC 的垂线段,垂足为 D; (3)将△ABC 先向下平移 3 格,再向右平移 2 格得到△EFG(点 A 的对 应点为点 E,点 B 的对应点为点 F,点 C 的对应点为点 G)【答案】(1)见解析;(2)见解析;(3)见解析. 【解析】 【分析】 (1)平移 AB,使它经过点 C,则可得到直线 l 满足条件; (2)利用网格特点作 AD⊥BC 于 D; (3)根据图形平移的性质画出△EFG 即可. 【详解】 (1)如图,直线 l 为所作; (2)如图,AD 为所作; (3)如图,△EFG 为所作.【点睛】 本题考查了平移变换:确定平移后图形的基本要素有两个:平移方向、平移 距离.作图时要先找到图形的关键点,分别把这几个关键点按照平移的方向和距 离确定对应点后,再顺次连接对应点即可得到平移后的图形. 83.适当建立直角坐标系,描出点(0,0),(5,4),(3,0),(5,1), (5,-1),(3,0),(4,-2),(0,0),并用线段顺次连接各点.⑴看图案像 什么?⑵作如下变化:纵坐标不变,横坐标减 2,并顺次连接各点,所得的图案 与原来相比有什么变化?【答案】(1)“鱼”;(2)向左平移 2 个单位. 【解析】 【分析】 (1)描点根据顺序连线即可. (2)根据平移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没有变化可以知道,图案大小形状没有变化, 位置向左平移两个单位. 【详解】解:(1)像“鱼”. (2)纵坐标不变,横坐标减 2,即向左平移两个单位,根据平移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 小没有变化可以知道,图案大小形状没有变化,位置向左平移两个单位.【点睛】本题考查坐标轴画图,细心画图即可. 84.在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表示下面各点 A(0,3),B(1,-3), C(3,-5),D(-3,-5),E(3,5),F(5,6),G(5,0)根据描点回答问题:(1)A 点到原点的距离是________. (2)将点 C 向 x 轴的负方向平移 6 个单位,它与点______重合. (3)连接 CE,则直线 CE 与坐标轴是什么关系? (4)在以上七个点中,任意两点所形成的直线中,直接写出互相垂直的直线. 【答案】(1)3;(2)D;(3)垂直;(4)直线 CD 与 CE 垂直,直线 CD 与 FG 垂 直. 【解析】 【分析】 (1)根据 A 点坐标可得出 A 点在 y 轴上,即可得出 A 点到原点的距离; (2)根据点的平移的性质得出平移后的位置; (3)利用图形性质得出直线 CE 与坐标轴的位置关系; (4)利用图形性质得出互相垂直的直线. 【详解】 解:由题意得,如图所示:(1)A 点到原点的距离是 3. (2)将点 C 向 x 轴的负方向平移 6 个单位,它与点 D 重合. (3)直线 CE 与 y 轴平行,与 x 轴垂直; (4)直线 CD 与 CE 垂直,直线 CD 与 FG 垂直. 故答案为:(1)3;(2)D;(3)垂直;(4)直线 CD 与 CE 垂直,直线 CD 与 FG 垂直.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点的坐标性质以及平移的性质,根据坐标系得出各点的位置 是解题关键. 85.已知直角坐标平面内两点 A(-2,-3)、B(3,-3),将点 B 向上平 移 5 个单位到达点 C,求:(1)A、B 两点间的距离; (2)写出点 C 的坐标; (3)四边形 OABC 的面积. 【答案】(1) 5;(2) (3,2);(3)15.【解析】 【分析】 (1)A、B 两点的横坐标差的绝对值即为 A、B 两点间的距离; (2)将点 B 的横坐标不变,纵坐标加 5 即可求出点 C 的坐标; (3)四边形 OABC 的面积等于三角形 ODC 面积与梯形 OABD 的面积之和. 【详解】 (1)因为点 A(-2,-3)、点 B(3,-3),所以 AB=3-(-2)=5; (2)因为点 B(3,-3),将点 B 向上平移 5 个单位到达点 C,所以点 C 的坐 标为(3,2); (3)如图,设 BC 与 x 轴交于点 D,则S四边形 OABC=S三角形 ODC+S梯形 OABD=1 2×3×2+1 2(3+5)×3=3+12=15.【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直角坐标系的点,解题的关键是熟知坐标点的定义与性质.86.如图,△ABC 的顶点 A 在原点,B、C 坐标分别为 B(3,0),C(2,2),将△ABC向左平移 1 个单位后再向下平移 2 单位,可得到△A′B′C′.(1)请画出平移后的△A′B′C′的图形;(2)写出△A′B′C′各个顶点的坐标;(3)求△ABC 的面积.【答案】见解析;(2) A′(﹣1,﹣2),B′(2,﹣2),C′(1,0);(3) 3. 【解析】 【分析】 1)根据图形平移的性质画出∥A′B′C′即可; (2)根据各点在坐标系的位置写出各点坐标即可; (3)利用底乘以高除以 2 即可求出三角形 ABC 的面积. 【详解】 解:(1)△A′B′C′如图所示;(2)A′(﹣1,﹣2),B′(2,﹣2),C′(1,0);(3)S△ABC=1 2×3×2=3.【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作图与平移变换,解题的关键是熟知坐标系的特点.87.在纸上建立直角坐标系,根据点的坐标描出下列各点:(0,0),(5,3),(3,0),(5,1),(5,-1),(4,-2),然后按照(0,0)→(5,3)→(3,0)→(5,1)→(5,-1)→(3,0)→(4,-2)→(0,0)的顺序用线段连接起来.(1)看看你得到的图案像什么? (2)如果把这些点的横坐标都加上 1,纵坐标都减去 2,再按照原来的顺序 将得到的各点用线段连接起来,这个图案与原图案在大小、形状和位置上有什么 变化?【答案】(1)一条可爱的小鱼;(2)见解析. 【解析】 【分析】 (1)根据题意画出图形,观察即可解答;(2)根据题意画出图形,与原图 形比较即可解答. 【详解】 解:(1)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将各点描出,连接后我们可以得到一条可爱 的小鱼,如图①. (2)如果把这些点的横坐标都加上 1,纵坐标都减去 2,再按原来的顺序连接, 仍得到一条小鱼,这条小鱼的大小、形状与原来的完全一样,它的位置可以看作 将原来的小鱼先向右平移 1 个单位长度,然后再向下平移 2 个单位长度得到, 如图②.【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坐标与图形的性质,利用已知点得出在坐标系中位置是解题关键.8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是A(−2,2)、B(2,0),C(−4,−2).(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ABC;(2)若将(1)中的△ABC平移,使点B的对应点B′坐标为(6,2),画出平移后的△A′B′C′;(3)求△A′B′C′的面积.【答案】(1)见解析;(2)见解析;(3)△A′B′C′的面积为10.【解析】【分析】(1)根据点A、B、C的坐标描点,从而可得到△ABC;(2)利用点B和B′的坐标关系可判断△ABC先向右平移4个单位,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得到△A′B′C′,利用此平移规律写出A′、C′的坐标,然后描点即可得到△A′B′C′;(3)用一个矩形的面积分别减去三个三角形的面积去计算△A′B′C′的面积.【详解】(1)如图,△ABC为所作;(2)如图,△A′B′C′为所作;(3)△A′B′C′的面积=6×4−12×2×6−12×2×4−12×4×2=10.【点睛】本题考查作图-平移变换,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平移变换的性质.89.如图,三角形DEF是三角形ABC经过某种变换得到的图形,点A与点D、点B与点E、点C与点F分别是对应点.观察点与点的坐标之间的关系,解答下列问题:(1)分别写出点A与点D、点B与点E、点C与点F的坐标,并说出三角形DEF是由三角形ABC经过怎样的变换得到的;(2)若点Q(a+3,4-b)是点P(2a,2b-3)通过上述变换得到的,求a-b 的值.【答案】(1)A(2,4),D(-1,1),B(1,2),E(-2,-1),C(4,1),F(1,-2),平移方法见解析;(2)a-b=8.3【解析】【分析】(1)根据各点在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写出坐标,然后根据图形的位置确定平移方法即可;(2)根据(1)中的平移规律可得关于a、b的方程,解方程求得a、b的值后即可求得答案.【详解】(1)A(2,4),D(-1,1),B(1,2),E(-2,-1),C(4,1),F(1,-2);三角形DEF是由三角形ABC先向左平移3个单位,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得到的(或先向下平移3个单位,再向左平移3个单位得到的).(2)由题意得2a-3=a+3,2b-3-3=4-b,,解得a=6,b=10310=8.∴a-b=6-【点睛】本题考查了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能够利用平面直角坐标系写出点的坐标、熟练掌握平移规律是解题的关键.90.如图,长方形ABCD在坐标平面内,点A的坐标是A(√2,1),且边AB,CD与x轴平行,边AD,BC与y轴平行,AB=4,AD=2.(1)求B,C,D三点的坐标;(2)怎样平移,才能使A点与原点O重合?【答案】(1)B (4+√2,1),C (4+√2,3),D (√2,3);(2)见解析.【解析】【分析】(1)根据长方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求出BC到y轴的距离,CD到x轴的距离,然后写出点B、C、D的坐标即可;(2)根据图形写出平移方法即可.【详解】(1)∵A(√2,1),AB=4,AD=2,∴BC到y轴的距离为4+√2,CD到x轴的距离2+1=3,∴点B的坐标为(4+√2,1),点C的坐标为(4+√2,3),点D的坐标为(√2,3);(2)由图可知,先向下平移1个单位长度,再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或先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1个单位长度).【点睛】本题考查了坐标与图形性质,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熟练掌握长方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并准确识图是解题的关键.。
第7章平面直角坐标系7.2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7.2.2用坐标表示平移班级:姓名:知识点1用坐标表示点的平移1.将点A(2,1)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到点A',则点A'的坐标是()A.(0,1)B.(2,-1)C.(4,1)D.(2,3)2.把点A(-2,1)向上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后得到B,点B的坐标是()A.(-5,3)B.(1,3)C.(1,-3)D.(-5,-1)3.点P(2,-3)先向左平移4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长度,得到点P'的坐标是.4.将点A(-3,-2)先沿y轴向上平移5个单位长度,再沿x轴向左平移4个单位长度得到点A',则点A'的坐标是.5.将点A(1,-3)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点B(a,b),则ab=.6.(1)如图,将点A向右平移几个单位长度可得到点B()A.3个单位长度B.4个单位长度C.5个单位长度D.6个单位长度(2)将点A向下平移5个单位长度后,将重合于图中的()A.点CB.点FC.点DD.点E(3)将点A先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5个单位长度,得到A',将点B先向下平移5个单位长度,再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得到B',则A'与B'相距()A.4个单位长度B.5个单位长度C.6个单位长度D.7个单位长度(4)点G(-2,-2),将点G先向右平移6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5个单位长度,得到G',则G'的坐标为()A.(6,5)B.(4,5)C.(6,3)D.(4,3)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A(x,y)向左平移5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3个单位长度后与点B(-3,2)重合,则点A的坐标是()A.(2,5)B.(-8,5)C.(-8,-1)D.(2,-1)知识点2用坐标表示图形的平移8.将一个三角形的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向上平移1个单位长度,再向左平移4个单位长度所得点的坐标分别是(2,1),(-1,3),(4,-5),则平移前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是()A.(6,0),(3,2),(8,-6)B.(-1,-5),(2,-7),(3,-1)C.(1,5),(2,-7),(-3,1)D.(-1,5),(2,-7),(-3,1)9.如图,将三角形PQR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长度,则点P平移后的坐标是()A.(-2,-4)B.(-2,4)C.(2,-3)D.(-1,-3)10.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右边的图案是由左边的图案经过平移以后得到的.左图案中左右眼睛的坐标分别是(-4,2),(-2,2),右图中左眼的坐标是(3,4),则右图案中右眼的坐标是.11.如图,三角形OAB 的顶点B 的坐标为(4,0),把三角形OAB 沿x 轴向右平移得到三角形CDE.如果CB=1,那么OE 的长为.12.如图,A,B 的坐标分别为(1,0),(0,2),若将线段AB 平移至A 1B 1,A 1,B 1的坐标分别为(2,a),(b,3),则a+b=.13.如图,梯形A'B'C'D'可以由梯形ABCD 经过怎样的平移得到?对应点的坐标有什么变化?综合点学科内综合14.如图,点A,B 的坐标分别为(1,2),(4,0),将三角形AOB 沿x 轴向右平移,得到三角形CDE,已知DB=1,则点C 的坐标为.15.如图,三角形A'B'C'是由三角形ABC 平移后得到的,已知三角形ABC 中一点P(x 0,y 0)经平移后对应点为P'(x 0+5,y 0-2).(1)已知A(-1,2),B(-4,5),C(-3,0),请写出A',B',C'的坐标;(2)试说明三角形A'B'C'是如何由三角形ABC平移得到的;(3)请直接写出三角形A'B'C'的面积为_____.拓展训练拓展点坐标中的规律探究16.如图,三角形DEF 是三角形ABC 经过某种变换后得到的图形,分别写出点A 与点D,点B 与点E,点C 与点F 的坐标,并观察它们的关系,如果三角形ABC 中任一点M 的坐标(x,y),那么它的对应点N的坐标是什么?第7章平面直角坐标系7.2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7.2.2用坐标表示平移答案与点拨1.A(点拨:点A'的横坐标为2-2=0,纵坐标为1,∴A'的坐标为(0,1).故选A.)2.B(点拨:∵A(-2,1)向上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后得到B,∴1+2=3,-2+3=1;点B的坐标是(1,3).故选B.)3.(-2,-2)(点拨:点(2,-3)向左平移4个单位长度,横坐标为:2-4=-2,向上平移1个单位长度,纵坐标为:-3+1=-2,∴点P'(-2,-2).)4.(-7,3)(点拨:点A(-3,-2)先沿y轴向上平移5个单位长度,再沿x轴向左平移4个单位长度得到点A',∴A'的坐标是(-3-4,-2+5),即(-7,3).)5.-15(点拨:将点A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纵坐标不变,横坐标增加2,此时点的坐标为(3,-3),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长度,横坐标不变,纵坐标减2,此时的坐标为(3,-5),即点B坐标为(3,-5),∴a=3,b=-5,∴ab=3×(-5)=-15.)6.(1)B(2)D(3)A(点拨:先分别找到A',B'的位置,再观察它们之间的距离.)(4)D7.D(点拨:逆向思考,把点(-3,2)先向右平移5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长度可得到A点坐标.)8.A(点拨:将平移后各点横坐标加4,纵坐标减1,可得到平移前的点的坐标分别是:(2+4,1-1),(-1+4,3-1),(4+4,-5-1),即(6,0),(3,2),(8,-6).)9.A(点拨:由图形知点P的坐标为P(-4,-1),由平移规律得平移后P点的坐标是(-4+2,-1-3)即(-2,-4).故选A.)10.(5,4)(点拨:左眼坐标由(-4,2)到(3,4)是向右平移7个单位长度,又向上平移2个单位长度,右眼由(-2,2)作同样的平移得坐标为(5,4).)11.7(点拨:因为三角形OAB的顶点B的坐标为(4,0),所以OB=4,所以OC=OB-CB=4-1=3,因此平移的距离为3.因为把三角形OAB沿x轴向右平移得到三角形CDE,所以CE=OB=4,所以OE=OC+CE=3+4=7.)12.2(点拨:∵A,B的坐标分别为(1,0),(0,2),若将线段AB平移至A1B1,A1,B1的坐标分别为(2,a),(b,3),可知线段AB向右平移了1个单位长度,向上平移了1个单位长度,则a=0+1=1,b=0+1=1,则a+b=1+1=2.)13.可由ABCD向左平移7个单位长度,向上平移7个单位长度得到.各对应点的坐标横坐标减7,纵坐标加7.14.(4,2)(点拨:O与D是一对对应点,因此平移距离为OD=OB-DB=4-1=3,因此平行规律为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所以A(1,2)的对应点C的坐标为(4,2).)15.(1)A'(4,0),B'(1,3),C'(2,-2)(2)三角形ABC向右平移5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长度(或先下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右平移5个单位长度)即可得到三角形A'B'C'.(3)616.A(4,3),D(-4,-3),B(3,1),E(-3,-1),C(1,2),F(-1,-2);N(-x,-y)。
答卷时应注意事项1、拿到试卷,要认真仔细的先填好自己的考生信息。
2、拿到试卷不要提笔就写,先大致的浏览一遍,有多少大题,每个大题里有几个小题,有什么题型,哪些容易,哪些难,做到心里有底;3、审题,每个题目都要多读几遍,不仅要读大题,还要读小题,不放过每一个字,遇到暂时弄不懂题意的题目,手指点读,多读几遍题目,就能理解题意了;容易混乱的地方也应该多读几遍,比如从小到大,从左到右这样的题;4、每个题目做完了以后,把自己的手从试卷上完全移开,好好的看看有没有被自己的手臂挡住而遗漏的题;试卷第1页和第2页上下衔接的地方一定要注意,仔细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小题;5、中途遇到真的解决不了的难题,注意安排好时间,先把后面会做的做完,再来重新读题,结合平时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解答难题;一定要镇定,不能因此慌了手脚,影响下面的答题;6、卷面要清洁,字迹要清工整,非常重要;7、做完的试卷要检查,这样可以发现刚才可能留下的错误或是可以检查是否有漏题,检查的时候,用手指点读题目,不要管自己的答案,重新分析题意,所有计算题重新计算,判断题重新判断,填空题重新填空,之后把检查的结果与先前做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亲爱的小朋友,你们好!经过两个月的学习,你们一定有不小的收获吧,用你的自信和智慧,认真答题,相信你一定会闯关成功。
相信你是最棒的!7.2.1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课后练习一、选择题1.小明向同学介绍自己家的位置,下列表述最恰当的是()A.在学校的东南方向B.在东南方向900米处C.距学校900米处D.在学校东南方向900米处2.象棋在中国有着三千多年的历史,由于用具简单,趣味性强,成为流行极为广泛的益智游戏.如图,是一局象棋残局,已知表示棋子“马”和“车”的点的坐标分别为(4,3),(-2,1),则表示棋子“炮”的点的坐标为()A.(3,2)B.(1,3)C.(0,3)D.(-3,3)3.小张和小陈都在电影院看电影,小张的位置用(a,b)表示,小陈的位置用(x,y)表示,我们约定“排数在前,列数在后”,若小张恰在小陈的正前方,则()A.a=xB.b=yC.a=yD.b=x4.如图是小李设计的49方格扫雷游戏,“★”代表地雷(图中显示的地雷在游戏中都是隐藏的),点A可用(2,3)表示,如果小惠不想因点到地雷而结束游戏的话,下列选项中,她应该点()A.(7,2)B.(2,6)C.(7,6)D.(4,5)5.如图是某电视塔周围的建筑群平面示意图,这个电视塔的位置用A表示.某人由点B出发到电视塔,他的路径表示错误的是(注:街在前,巷在后)()A.(2,2)→(2,5)→(5,6)B.(2,2)→(2,5)→(6,5)C.(2,2)→(6,2)→(6,5)D.(2,2)→(2,3)→(6,3)→(6,5)6.下列数据不能确定物体位置的是()A .电影票5排8号B .东经118o 北纬40C .希望路25号D .北偏东307.海事救灾船前去救援某海域失火货轮,需要确定()A.方位B.距离C.方位和距离D.失火轮船的国籍二、填空题8.某人从A 点沿北偏东60︒的方向走了100米到达点B ,再从点B 沿南偏西10︒的方向走了100米到达点C ,那么点C 在点A 的南偏东__度的方向上.9.课间操时,小华、小军、小刚的位置如图,小华对小刚说,如果我的位置用(-1,-2)表示,小军的位置用(1,-1)表示,那么你的位置可以表示成________.10.对于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的点P (a ,b ),若点P 的坐标为(a +kb ,ka +b )(其中k 为常数,且k ≠0),则称点P 为点P 的“k 属派生点”,例如:P (1,4)的“2属派生点”为P (1+2×4,2×1+4),即P ′(9,6).若点P 在x 轴的正半轴上,点P 的“k 属派生点”为点P ′,且线段PP ′的长度为线段OP 长度的5倍,则k 的值为___.11.如图,一只甲虫在55⨯的方格(每小格边长为1)上沿着网格线运动.它从A 处出发去看望B .C .D 处的其它甲虫,规定:向上向右走为正,向下向左走为负、如果从A 到B 记为:(1,4)A B →++,从B 到A 记为:(1,4)B A →--,其中第一个数表示左右方向,→A C14.图中标明了李明同学家附近的一些地方,已知李明同学家位于((1)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写出学校,邮局的坐标;(2)某星期日早晨,李明同学从家里出发,沿着((1,3)、(-1,0)、(0,15.如图,对于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任意两点过点B作直线n⊥y作d1(A,B),即d1B),即d2(A,B)=特别地,当AB⊥x轴时,规定。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七章第二节用坐标表示平移习题(含答案)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 (﹣3,0)B (0,4)把△AOB 按如图标记的方式连续做旋转变换,这样得到的第2017个三角形中,O 点的对应点的坐标为_____.【答案】(8064,0)【解析】解:∵A (﹣3,0),B (0,4),∴OA =3,OB =4,由勾股定理得:AB =,∴△ABC 的周长=3+4+5=12.∵△OAB 每连续变换3次后与原来的状态一样,2017÷3=672…1,∴第2017个三角形的直角顶点是第673个循环组第一个三角形的直角顶点,∴三角形2017的直角顶点O 的横坐标=672×12=8064,∴三角形2017的直角顶点O 的坐标为(8064,0).故答案为:(8064,0).点睛:本题考查了坐标与图形变化﹣旋转,仔细观察图形得到每三个三角形为一个循环组依次循环是解题的关键,也是求解的难点.4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 x y 经过某种变换后得到(1,2)P y x '-++,我们把点(1,2)P y x '-++叫做点(,)P x y 的终结点.已知点1P 的终结点为2P ,点2P 的终结点为3P ,点3P 的终结点为4P ,这样依次得到1P 、2P 、3P 、4P 、…n P 、…,若点1P 的坐标为(2,0),则点2017P 的坐标为__________.【答案】(2,0)【解析】分析:按题中所示规律,依次往后列举出一些点的坐标,观察这些点的坐标特征求解.详解:根据题意得,P1(2,0),P2(1,4),P3(-3,3),P4(-2,-1),P5(2,0),P6(1,4),…….可以得到从第一个点开始,每4个点的坐标为一个循环.因为2017=504×4+1,所以P2017与P1的坐标相同.故答案为(2,0).点睛:找数字的变化规律通常用列举法,按照一定的顺序列举一定数量的运算过程和结果,从运算过程中归纳出运算结果或运算结果的规律,当所得结果按一定的数量循环时,则可根据循环的规律来解答.4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坐标为(1,0),线段OA绕原点O沿逆时针方向旋转45°,并且每次的长度增加一倍,例如:OA1=2OA,∠A1OA=45°.按照这种规律变换下去,点A2017的纵坐标为_____.【答案】22016【解析】根据点A0的坐标为(1,0),可得OA=1.然后根据题意,将线段OA绕原点O沿逆时针方向旋转45°,可知360°÷45°=8,可得A1、A9、A17、···A2017都在第一象限,再根据OA1=2OA=2,∠A1OA=45°,可求得A1的纵坐标为同理可得,A 99;∴A201720172016故答案为:20162.44.点P(2,m )在x 轴上,则B (m -1,m+1)在第________________象限.【答案】二【解析】【分析】根据x 轴上的点的坐标特征可得m=0,然后把m 代入点B 的坐标中,即可确定出点B 的具体坐标,根据点B 的坐标即判断所在的象限.【详解】∵点P (2,m )在x 轴上,∴m=0,∵点B (m-1,m+1),∴B (-1,1),∴点B 在第二象限,故答案为:二.【点睛】本题考查了点的坐标特征,熟练掌握点的坐标特征是解题的关键.坐标轴上的点的特征:x 轴上的点的纵坐标为0,y 轴上的点的横坐标为0;坐标平面被两条坐标轴分成了四个象限,每个象限内的点的坐标符号各有特点,各象限点的坐标的符号特征:一象限(+,+),二象限(-,+),三象限(-,-),四象限(+,-).45.已知线段MN 平行于x 轴,且MN 的长度为5,若()2,2M -,则点N的坐标______.【答案】()7,2-或()3,2--.【解析】【分析】根据“平行于x 轴的直线上的点的坐标的特征”结合已知条件分析解答即可.【详解】∵MN ∵x 轴,且M 的坐标为(2,-2),∵可设点N 的坐标为(a ,-2),又∵MN=5, ∵25a -=,∵25a -=或25a -=-,解得:7a =或3a =-,∵点N 的坐标为(7,-2)或(-3,-2).故答案为:(7,-2)或(-3,-2).【点睛】本题解题有以下两个要点:(1)平行于x 轴的直线上的点的纵坐标相等;(2)平行于x 轴的直线上两点间的距离等于这两个点的横坐标差的绝对值.4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线段AB 的两个端点的坐标分别为A (-2,1),B (1,3),将线段AB 经过平移后得到线段A ′B ′,若点A 的对应点为A ′(3,2),则点B 的对应点B ′的坐标是___.【答案】(6,4)【解析】【分析】先求出点A 经过怎样的平移得到A ′,再将B 进行同样的平移即可.【详解】∵-2+5=3,1+1=2,∴A 点向右平移5个单位长度,向上平移1个单位长度,∴1+5=6,3+1=4,∴点B ′的坐标为(6,4).【点睛】此题主要考察线段的平移,根据对应点的平移分式相同是解题的关键.47.如图,一个粒子在第一象限运动,在第一秒内,它从原点运动到(0,1),接着它按如图所示的横轴、纵轴的平行方向来回运动,(即(0,0)→(0,1)→(1,1)→(1,0)→ (2,0)→…),且每秒移动一个单位,那么粒子运动到点(3,0)时经过了________秒,粒子运动60秒后的坐标为_________________.【答案】15 (7,3)【解析】分析:该题是点的坐标规律,通过对部分点分析,设粒子运动到12,,,n A A A ⋯时所用的间分别为12,,,n a a a ⋯, 12342,6,12,20,a a a a ==== 找出规律.详解:由题意,设粒子运动到12,,,n A A A ⋯时所用的间分别为12,,,n a a a ⋯,则12342,6,12,20,a a a a ====1122,a =⨯=2236,a =⨯=33412,a =⨯=44520,a =⨯= ,()1n a n n =+,第12秒的时候在()33,3,A 向下运动3秒,到点()3,0.即在第15秒的时候运动到点()3,0.77856,A =⨯=即粒子运动56秒后到点()77,7.A 然后粒子向下运动4秒后到点()7,3. 即粒子运动60秒后的坐标为()7,3.故答案为:()15,7,3.点睛:属于找规律题目,找出它们之间的规律是解题的关键.4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的坐标为(﹣2,,以原点O为中心,将点A 顺时针旋转165°得到点A ′,则点A ′的坐标为___________.【答案】(【解析】作AB ⊥x 轴于点B ,∴AB=OB=2,则tan ∠AOB=AB BO == ∴∠AOB=60°,∴∠AOy=30°,∴将点A 顺时针旋转165°得到点A ′后,∠A ′OC=165°-30°-90°=45°,OA ′=OA=2OB=4,∴A ′C=OC=即A ′(−),故答案为:(.49.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设一动点M 自P 0(1,0)处向上运动1个单位至P 1(1,1),然后向左运动2个单位至P 2处,再向下运动3个单位至P 3处,再向右运动4个单位至P 4处,再向上运动5个单位至P 5处,…如此继续运动下去,设P n (x n ,y n ),n =1,2,3,…求x 1+x 2+…+x 99+x 100的值.【答案】50【解析】由题意可得:x1+x2+x3+x4=1﹣1﹣1+3=2;x5+x6+x7+x8=3﹣3﹣3+5=2;…x97+x98+x99+x100=2;∴原式=2×(100÷4)=50.故答案为:50.50.如图,在△ABC中,BC=6,将△ABC沿BC方向平移得到△A′B′C′,连接AA′,若A′B′恰好经过AC的中点O,则AA′的长度为_____.【答案】3【解析】【分析】先根据平移的性质得到AA′=BB′,AA′∥BB′,则可判定四边形ABB′A′为平行四边形,所以AB∥A′B′,再证明OB′为△ABC的中位线得到BB′=CB′=1BC=3,2于是得到AA′=3.【详解】∵△ABC沿BC方向平移得到△A′B′C′,∴AA′=BB′,AA′∥BB′,∴四边形ABB′A′为平行四边形,∴AB∥A′B′,∵点O为AC的中点,∴OB′为△ABC的中位线,∴BB′=CB′=12BC=3,∴AA′=3.故答案是:3.点睛:考查了平移的性质:把一个图形整体沿某一直线方向移动,会得到一个新的图形,新图形与原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新图形中的每一点,都是由原图形中的某一点移动后得到的,这两个点是对应点.连接各组对应点的线段平行且相等.。
(人教版)七年级下第五章 5.4 平移课时练(锦州中学)学校:姓名:班级:考号: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1. 将左图中的图案平移后,可以得到的图案是()A. B. C. D.2. 下列各网格中的图形是用其图形中的一部分平移得到的是()A. B. C. D.3. 如图,将周长为8的三角形ABC沿BC方向平移1个单位得到三角形DEF,则四边形ABFD 的周长为()A. 6B. 8C. 10D. 124. 如图所示,△ABC平移到△DEF的位置,下列结论不成立的是( )A. AC=DFB. AD=BEC. AB=EFD. ∠C=∠F5. 两个三角形是通过平移得到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平移过程中,两三角形周长不变B. 平移过程中,两三角形面积不变C. 平移过程中,两三角形的对应线段一定相等D. 平移过程中,两三角形的对应边必平行1 / 86. 如图,在10×6的网格中,每个小方格的边长都是1个单位,将△ABC平移到△DEF的位置,下面正确的平移步骤是( )A. 先把△ABC向左平移5个单位,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B. 先把△ABC向右平移5个单位,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C. 先把△ABC向左平移5个单位,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D. 先把△ABC向右平移5个单位,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7. 如图,将三角形ABC沿着XY方向平移一定的距离就得到三角形MNL,则下列结论:①AM∥BN;②AM=BN;③BC=ML;④∠ACB=∠MNL,其中正确的有()A. 1个B. 2个C. 3个D. 4个8. 如图,将四边形ABCD先向左平移3个单位,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那么点A的对应点A'的坐标是()A. (6,1)B. (0,1)C. (0,-3)D. (6,-3)9. 某数学兴趣小组开展动手操作活动,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三种图形,现计划用铁丝按照图形制作相应的造型,则所用铁丝的长度关系是( )A. 甲种方案所用铁丝最长B. 乙种方案所用铁丝最长C. 丙种方案所用铁丝最长D. 三种方案所用铁丝一样长10. 如图,点O在直线AB上,点A1,A2,A3,…在射线OA上,点B1,B2,B3,…在射线OB上,图中的每一个实线段和虚线段的长均为1个单位长度.一个动点M从O点出发,按如图所示的箭头方向沿着实线段和以O为圆心的半圆匀速运动,速度为每秒1个单位长度.按此规律,则动点M到达A101点处所需时间为( )秒.A. 5 050πB. 5 050π+101C. 5 055πD. 5 055π+101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将点P(-1,4)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后,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长度,得到点P1,则点P1的坐标为.12. 若线段CD是由线段AB平移得到的,点A(-2,3)的对应点为C(3,6),则点B(-5,-2)的对应点D 的坐标是.13. 已知△ABC的三个顶点坐标为A(4,5),B(-2,4),C(5,-7),将△ABC向左平移6个单位长度,则此时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B,C.14. 如图,把直角梯形ABCD沿AD方向平移到梯形EFGH的位置,HG=24cm,MG=8cm,MC=6cm,则阴影部分的面积是cm2.15.如图所示,大正方形ABCD内有一小正方形DEFG,对角线DF长为6 cm,已知小正方形DEFG3 / 8向东北方向平移3 cm就得到正方形D'E'BG',则大正方形ABCD的面积为.16. 1+1=________.17. 如图,A,B的坐标为(2,0),(0,1).若将线段AB平移至A1B1,则a+b的值为.评卷人得分三、解答题,它们的总宽度是3米.总高度是2米,图中所成角度均为直角,现要在从A到B的台阶上铺上地毯,求地毯的总长度.19. (探究题)如图,某住宅小区内有一长方形地块,想在长方形地块内修筑同样宽的两条小路,余下部分绿化,小路的宽为2 m,则绿化的面积为多少?20. 如图所示,已知在△ABC中,BC=4 cm,把△ABC沿BC方向平移2 cm得到△DEF.问:(1)图中与∠A相等的角有多少个?(2)图中的平行线共有多少对?请分别写出来.(3)BE∶BC∶BF的值是多少?21. (本小题满分8分)在平面上,七个边长均为1的等边三角形,分别用①至⑦表示(如图6).从④⑤⑥⑦组成的图形中,取出一个三角形,使剩下的图形经过一次平移,与①②③组成的图形拼成一个正六边形.(1)你取出的是哪个三角形?写出平移的方向和平移的距离;(2)将取出的三角形任意放置在拼成的正六边形所在平面上,问:正六边形没有被三角形盖住的面积能否等于5?请说明理由.222. 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D∥BC,且AD<BC,△ABC平移到△DEF的位置.(1)指出平移的方向和平移的距离;(2)试说明AD+BC=BF.参考答案1. 【答案】A【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且连接对应点的线段平行(或在同一条直线上)且相等来判断.2. 【答案】C【解析】由题意可知,只有C选项的图形是用其图形中的一部分平移得到的.5 / 83. 【答案】C【解析】根据题意,将周长为8的三角形ABC沿边BC向右平移1个单位得到三角形DEF,故AD=CF=1,AB+BC+AC=8,AC=DF,所以AB+BC+CF+DF+AD=8+1+1=10,即四边形ABFD的周长为10.4. 【答案】C【解析】根据平移的性质, 平移前后,两图形的大小不变、形状不变,因为△ABC 平移到△DEF的位置,得AC=DF,∠C=∠F,AB=DE.由AB=DE,得AB+BD=DE+BD,即AD=BE.所以选项A,B,D都成立,只有选项C不成立.5. 【答案】D【解析】在平移的过程中,两三角形的对应边必平行或在同一条直线上.6. 【答案】A【解析】三角形DEF在三角形ABC的左侧五个单位,下侧2个单位,故应该选A.7. 【答案】B【解析】由平移的性质可知①②正确,所以选B.8. 【答案】B【解析】因为A(3,-1),先向左平移3个单位,横坐标减3,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纵坐标加2,故选B.9. 【答案】D【解析】由图形的平移可得出:甲所用铁丝的长度为:2a+2b,乙所用铁丝的长度为:2a+2b,丙所用铁丝的长度为:2a+2b,故三种方案所用铁丝一样长.10. 【答案】B【解析】动点M从O点出发到A点,在直线AB上运动了4个单位长度,在以O4为圆心的半圆运动了(π·1+π·2+π·3+π·4)个单位长度.∵100+1=4×25+1,点处运动的单位长度=4×25+(π·1+π·2+…+π·100)+1=101+5050π,∴动点M到达A101点处运动所需时间=(101+5050π)÷1=(101+5050π)秒.故选B.∴动点M到达A10111. 【答案】(1,1)【解析】根据点的坐标的平移规律,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即点的横坐标加2;向下平移3(1,1).个单位长度,即点的纵坐标减3,可得平移后点P的坐标为P112. 【答案】(0,1)【解析】点C(3,6),点A(-2,3),C的横坐标3=-2+5,C的纵坐标6=3+3,根据点的平移规律可知A点到C点,向右平移5个单位,向上平移了3个单位,按此平移由B点(-5,-2),可得D点坐标为(0,1).13. 【答案】(-2,5);(-8,4);(-1,-7)【解析】左右平移点的纵坐标保持不变,横坐标改变. △ABC向左平移6个单位长度,则三个顶点的纵坐标保持不变,横坐标分别减去6,得A (-2,5),B (-8,4),C (-1,-7).14. 【答案】168【解析】本题运用了转化思想,把不规则图形的面积转化为规则图形的面积.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所以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直角梯形ABCD的面积减去直角梯形EFMD的面积,也就是直角梯形DMGH的面积,所以阴影部分的面积为12×(24-6+24)×8=168(cm2).15. 【答案】812cm2【解析】如图所示.(1)根据平移的性质可知BF=3cm,所以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长为DF+FB=9cm,所以正方形ABCD的面积为12×9×9=812(cm2).16. 【答案】2【解析】1+1=2.17. 【答案】2【解析】由B(0,1) 平移得B1(a,2)知将线段AB向上平移1个单位长度,由A(2,0)平移得A1(3,b)知将线段AB向右平移1个单位长度,则a=1, b=1.所以a+b=2.18.【答案】由平移的性质可知,把所有台阶的宽平移至BC上,发现总和恰好与BC相等,若把所有台阶的高平移到AC上,发现总和恰好与AC相等.所以地毯的总长度为3+2=5(米).19.【答案】如图所示,把两条小路平移到长方形地块ABCD的最上边和最左边,则余下部分EFCG是长方形.7 / 8∵CF =32-2=30(m),CG =20-2=18(m),∴长方形EFCG 的面积=30×18=540(m 2). 答:绿化的面积为540m 2.20.(1) 【答案】共有3个,分别是∠D ,∠EMC ,∠AMD.(2) 【答案】两对,AB ∥DE ,AC ∥DF.(3) 【答案】∵△ABC 沿BC 方向平移2 cm,∴BE =CF =2 cm . 又∵BC =4 cm, ∴BF =6 cm .∴BE ∶BC ∶BF =1∶2∶3.21.(1) 【答案】取出三角形⑦,由④⑤⑥组成的几何图形,向上平移的距离为1时,与①②③组成的图形拼成一个正六边形.(2) 【答案】记未被盖住的面积为S ,则S 能等于52.理由如下:正六边形的面积为S 正六角形=6×√34=3√32,正三角形的面积为S 正三角形=√34,正三角形任意放置在正六边形所在平面,则S 最小=S 正六边形-S 正三角形=3√32-√34=5√34, S 最大=S 正六边形-0=3√32=6√34.因为√1004=52,且6√34=√1084>√1004>√754=5√34.所以,S 能等于52.22.(1) 【答案】平移的方向是点A 到点D 的方向,平移的距离是线段AD 的长度;(2) 【答案】∵△ABC 平移到△DEF 的位置,∴CF=AD .∵CF+BC=BF ,∴AD+BC=BF .。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七章第二节用坐标表示平移习题(含答案)一、单选题1.ABC 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2,1)A ,(4,3)B ,(0,2)C ,将ABC 平移到了A B C ''',其中(1,3)A '-,则C '点的坐标为( )A .(3,6)-B .(2,1)-C .()3,4-D .(2,5)【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直角坐标系中,图形的平移和点的坐标的关系,即可得到答案.【详解】∵(2,1)A ,(1,3)A '-∴将ABC 向左平移3个单位,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得到了A B C ''', ∵(0,2)C ,∴C '()3,4-,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直角坐标系中,图形的平移和点的坐标的关系,理解平移前后对应点坐标的变化规律,是解题的关键.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一张透明纸片覆盖在直线31y x =-上,并在纸片上描出直线上一点A ,现将纸片沿x 轴正方向平移2个单位,要使点A 重新落在直线上,则可将纸片( )A .沿y 轴正方向平移2个单位B .沿y 轴负方向平移了2个单位C .沿y 轴正方向平移6个单位D .沿y 轴负方向平移了6个单位【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平移规律:左加右减,上加下减,即可得解.【详解】由题意,得平移后的A 在直线()32137y x x =--=-,若要重新落在直线31y x =-上,则可将纸片沿y 轴正方向平移6个单位, 故选:C.【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直线的平移规律,熟练掌握,即可解题.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将(5,2)M 先向上平移3个单位,再向左平移2个单位,则称动后的点的坐标是( )A .(2,0)B .(3,5)C .(8,4)D .(2,3) 【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平移变换与坐标变化规律:横坐标,右移加,左移减;纵坐标,上移加,下移减,可得答案.【详解】∵点(5,2)M∴先向上平移3个单位,再向左平移2个单位后得到的点的坐标是(5−2,2+3),即(3,5),故选:B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坐标与图形的变化,关键是掌握点的坐标的变化规律.4.点P (x,y )平移后得到点P ’(x+1,y-2);其平移的方式是( )A .先向左平移1个单位,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B .先向左平移1个单位,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C .先向右平移1个单位,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D . 先向右平移1个单位,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坐标轴中点平移遵循左减右加,上加下减,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点(,)P x y 平移后得到点(1,2)P x y '+-,遵循左减右加,上加下减, ∴先向右平移1个单位,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 故答案为:D.【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坐标轴中点平移的知识点,解题关键在于对点平移的理解:左减右加,上加下减.5.将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点P (32)a b -+平移到点Q (a ,b )的位置,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向左平移3个单位,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B .向下平移3个单位,再向左平移2个单位C .向右平移3个单位,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D .向下平移3个单位,再向右平移2个单位【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横坐标右移加,左移减;纵坐标上移加,下移减求解即可.【详解】解:∵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点P (32)a b -+平移到点(a ,b )的位置, ∴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到的,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坐标与图形变化的平移,平移中点的变化规律是:横坐标右移加,左移减;纵坐标上移加,下移减.6.点()2,3--向左平移3个单位后所得点的坐标为( )A .()2,0-B .()2,6--C .()5,3--D .()1,3-【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横坐标右移加,左移减”解答即可.【详解】点()2,3--向左平移3个单位后所得点的坐标为()5,3--.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图形的平移规律.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图形的平移与图形上某点的平移相同.平移的变化规律是:横坐标右移加,左移减;纵坐标上移加,下移减.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P 先向左平移5个单位,再向上平移3个单位得到点()2,1,Q -则点P 的坐标是( )A .(32)-,B .()3,4C .()7,4-D .(72)--,【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向左平移横坐标减,向上平移纵坐标加即可求解,注意始点和终点的区别.【详解】解:由题意可知点P 的坐标为()25,13-+-,即P ()3,2-;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移,熟记平移中点的变化规律:横坐标右移加,坐移减;纵坐标上移加,下移减是解题的关键.8.点(5,6)Q 向左平移2个单位后的坐标是( )A .(5,4)B .(5,8)C .(7,6)D .(3,6)【答案】D【解析】【分析】直接利用平移中点的变化规律求解即可.【详解】∵点(5,6)Q 向左平移2个单位,∴平移后的横坐标为5-2=3,∴平移后的坐标为(3,6),故选D.【点睛】本题是对点平移的考查,熟练掌握点平移的规律是解决本题的关键.9.将点() 1,5P -向左平移 3个单位,再向上平移6个单位,得到点Q ,点Q 的坐标为( )A .()2,1-B .()4,1C .()4,11-D .()2,11--【答案】A【解析】【分析】在直角坐标系中,横坐标,右移加,左移减;纵坐标,上移加,下移减,据此求解即可.【详解】∵点()1,5P -向左平移 3个单位,再向上平移6个单位,得到点Q ∴点Q 的横坐标为1-3=-2,纵坐标为-5+6=1即Q 的坐标为()2,1-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横坐标,右移加,左移减;纵坐标,上移加,下移减.1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三角形各点的横坐标保持不变,纵坐标都减去2,则所得图形与原图形的关系是:将原图形( )A .向左平移2个单位B .向右平移2个单位C .向上平移2个单位D .向下平移2个单位【答案】D【解析】【分析】直接利用平移中点的变化规律求解即可,平移中点的变化规律是:横坐标右移加,左移减;纵坐标上移加,下移减;【详解】解:纵坐标都减去2,即坐标系中的图形向下平移2个单位长度.【点睛】本题考查图形的平移问题,用到的知识点为:纵坐标改变,图形是上下平移,向下平移纵坐标减小,向上平移纵坐标增加,是中考常考的内容.。
七年级数学下册平面直角坐标系(用坐标表示平移)练习题(含答案解析)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填空题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把点A (5,-2)向右平移3个单位,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得到的点B 的坐标为______.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对正方形ABCD 及其内部的每个点进行如下操作:把每个点的横、纵坐标都乘以同一个实数t ,将得到的点先向右平移a 个单位,再向上平移b 个单位(a >0,b >0),得到正方形A B C D ''''及其内部的点,其中点A ,B 的对应点分别为A ',B '.①a =__,b =__;①已知正方形ABCD 内部的一个点F 经过上述操作后得到的对应点F '与点F 重合,则点F 的坐标是 __.3.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 的顶点A ,B ,C 的位置用数对分别表示为(4,6),(1,3),(5,3),则顶点D 的位置用数对表示为 ________.4.如图,在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组成的网格中,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ABC 的三个顶点均在格点(网格线的交点)上.以原点O 为位似中心,画出111A B C △,使它与△ABC 的相似比为2,且它与△ABC 在位似中心O 的两侧,并写出点B 的对应点1B 的坐标是______.二、单选题5.如图,平移①ABC 到①BDE 的位置,且点D 在边AB 的延长线上,连接EC ,CD ,若AB =BC ,那么在以下四个结论:①四边形ABEC 是平行四边形;①四边形BDEC 是菱形;①AC DC ⊥;①DC 平分①BDE ,正确的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6.将点P (﹣5,4)先向右平移4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长度后的坐标是( )A .(﹣1,6)B .(﹣9,6)C .(﹣1,2)D .(﹣9,2)7.如图,将ABC 先向右平移3个单位,再绕原点O 旋转180︒,得到A B C ''',则点A 的对应点A '的坐标是( )A .(2,0)B .(2,3)--C .(1,3)--D .(3,1)--8.已知1y =4x y +的平方根为( )AB .C .2D .±2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四边形格点的横坐标都减去2,纵坐标保持不变,所得图形与原图形相比( ) A .向右平移了2个单位B .向左平移了2个单位C .向上平移了2个单位D .向下平移了2个单位1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A ()21,m 沿着y 轴的正方向向上平移()24+m 个单位后得到点B .有四个点E()21,-m , F ()224,+m m , M ()21,3+m , N ()21,4m ,一定在线段AB 上的是( )A .点EB .点FC .点MD .点N 1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M 到y 轴的距离为2,到x 轴的距离比到y 轴距离的2倍少1,则点M 的坐标为( )A .()3,2B .()3,2-C .()2,3-D .()2,3-12.将点P (3,4)向下平移1个单位长度后,落在函数k y x =的图象上,则k 的值为( ) A .12k = B .10k = C .9k = D .8k13.A B C '''∆是由ABC ∆平移得到的,点()1,4A -的对应点为()1,7A ',点()1,1B 的对应点为()3,4B ',则点()4,1C --的对应点C '的坐标为( )A .()6,2-B .()6,4--C .()2,2-D .()2,4--三、解答题14.如图,能否通过平移、轴对称或旋转,由ABC 得到DEC ?15.阅读下列材料:问题:如图(1),已知正方形ABCD中,E、F分别是BC、CD边上的点,且①EAF=45°.解决下列问题:(1)图(1)中的线段BE、EF、FD之间的数量关系是______.(2)图(2),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8,E、F分别是BC、CD边上的点,且①EAF=45°,AG①EF于点G,求①EFC的周长.参考答案:1.(8,-4)【分析】直接利用平移中点的变化规律求解即可.【详解】解:原来点的横坐标是5,纵坐标是-2,向右平移3个单位,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得到新点的横坐标是5+3=8,纵坐标为-2-2=-4.则点B的坐标为(8,-4).故答案为:(8,-4).【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平移中点的变化规律:左右移动改变点的横坐标,左减,右加;上下移动改变点的纵坐标,下减,上加.2. 12##0.5 2 (1,4)【分析】首先根据点A 到A ',B 到B '的点的坐标可得方程组3102t a t b -+=-⎧⎨⨯+=⎩,3202t a t b +=⎧⎨⨯+=⎩,解可得t 、a 、b 的值,设F 点的坐标为(x ,y ),点F '点F 重合可列出方程组,再解可得F 点坐标.【详解】解:①由点A 到A ',可得方程组3102t a t b -+=-⎧⎨⨯+=⎩; 由B 到B ',可得方程组3202t a t b +=⎧⎨⨯+=⎩, 解得12122t a b ⎧=⎪⎪⎪=⎨⎪=⎪⎪⎩, 故答案为:12,2①设F 点的坐标为(x ,y ),点F '点F 重合得到方程组1122122x x y y ⎧+=⎪⎪⎨⎪+=⎪⎩, 解得14x y =⎧⎨=⎩, 即F (1,4).故答案为:(1,4).【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关键是正确理解题意,根据点的坐标列出方程组. 3.(8,6)【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对边平行且相等,得出点的平移方式,解答即可.【详解】解:∵平行四边形ABCD 的顶点A ,B ,C 的位置用数对分别表示为(4,6),(1,3),(5,3), 由A ,B 坐标可得B 向右平移3个单位,向上平移3个单位,可以得到点A①点D 可由点C 向右平移3个单位,向上平移3个单位得到,∵点C 坐标为(5,3)则点D 坐标为(8,6);故答案为:(8,6).【点睛】此题考查了坐标与图形,涉及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以及点的平移,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以及点的平移规律是解题的关键.4.图见解析,点1B 的坐标是(-4,-2)【分析】直接利用位似图形的性质画出三角形顶点的对应点,再顺次连接即可画出图形,根据点1B 的位置写出坐标即可.【详解】解:如图所示:111A B C △就是所要求画的,点B 的对应点1B 的坐标是(-4,-2),故答案为:(-4,-2).【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位似变换,正确得出对应点位置是解题关键.5.D【分析】利用平移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菱形的判定与性质逐项判断即可.【详解】解:①平移①ABC 到①BDE 的位置,且点D 在边AB 的延长线上,①AD CE AC BE ∥,∥,①四边形ABEC 是平行四边形,故①正确;①平移①ABC 到①BDE 的位置,①AB =BD=CE ,BC =DE ,①AB =BC ,①AB =BD=CE =BC =DE ,①四边形BDEC 是菱形,故①正确;①四边形BDEC 是菱形,①BE CD ⊥,①AC BE ,AC CD ∴⊥,故①正确;①四边形BDEC 是菱形,①DC 平分①BDE ,故①正确;①正确的有4个.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移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菱形的判定与性质.6.C【分析】直接利用平移中点的变化规律求解即可.【详解】将点()54P ﹣,先向右平移4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长度后的坐标是()5442+﹣,﹣,即()12﹣,, 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坐标与图形的变化-平移,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图形的平移与图形上某点的平移相同,平移点的变化规律是:横坐标右移加、左移减;纵坐标上移加、下移减.7.C【分析】先画出平移后的图形,再利用旋转的性质画出旋转后的图形即可求解.【详解】解:先画出①ABC 平移后的①DEF ,再利用旋转得到①A 'B 'C ',由图像可知A '(-1,-3),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图形的平移和旋转,解题关键是掌握绕原点旋转的图形的坐标特点,即对应点的横纵坐标都互为相反数.8.B【分析】根据二次根式有意义列不等式组410140xx-≥⎧⎨-≥⎩,求出14x=与1y=,再求代数式的值,然后求平方根即可.【详解】解:410 140xx-≥⎧⎨-≥⎩,解得14x=,当14x=时,1y=,①144124x y+=⨯+=,①4x y+的平方根为: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代数式的值,平方根,掌握二次根式有意义条件,代数式的值,平方根是解题关键.9.B【分析】根据平移中点的变化规律是:横坐标右移加,左移减;纵坐标上移加,下移减,可得答案.【详解】解: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四边形格点的横坐标都减去2,纵坐标保持不变,所得图形与原图形相比向左平移了2个单位.故选:B.【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图形的平移与图形上某点的平移相同.平移中点的变化规律是:横坐标右移加,左移减;纵坐标上移加,下移减.10.C【分析】根据平移的过程以及四个点的坐标进行分析比较即可判断.【详解】解:①将A(1,m2)沿着y的正方向向上平移m2+4个单位后得到B点,①B(1,2m2+4),①m2≥0,①2m2+4>0,①线段AB在第一象限,点B在点A上方,且与y轴平行,距离y轴1个单位,因为点E(1,-m2)在点A下方,当m=0时,E点可以跟A点重合,点E不一定在线段AB上.点F(m2+4,m2)距离y轴(m2+4)个单位,不在线段AB上;点M(1,m2+3)在点A上方,且距离y轴1个单位,在线段AB上;点N(1,4m2)是将A沿着y的正方向向上平移3m2个单位后得到的,不一定在线段AB上,有可能在线段AB延长线上.所以一定在线段AB上的是M点.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坐标与图形的变化-平移,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平移的性质.11.D【分析】根据题意得出点M到x轴的距离为2×2-1=3,然后结合图象即可确定点的坐标.【详解】解:①点M到y轴的距离为2,到x轴的距离比到y轴距离的2倍少1,①点M到x轴的距离为2×2-1=3,①点M在第四象限,①M(2,-3),故选:D.【点睛】题目主要考查坐标系中点到坐标轴的距离,理解题意,结合函数图象求解是解题关键.12.C【分析】首先求出P点平移后得到的点的坐标为(3,3),再利用待定系数法把点代入反比例函数关系式,即可求得k的值.【详解】解:点P(3,4)向下平移1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点(3,3),把(3,3)代入函数kyx中,得k=9,故选C.【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求反比例函数解析式,根据平移方式求点的坐标,正确求出P点平移后的点的坐标是解题的关键.13.C【分析】直接利用平移中点的变化规律求解即可.【详解】由点A(−1,4)的对应点为A′(1,7)知平移方式为向右平移2个单位、向上平移3个单位,①点C(−4,−1)的对应点C′的坐标为(−2,2),故选C.【点睛】此题考查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解题关键在于得到平移的方式.14.左图中①ACB绕着点C顺时针旋转90°能得到①DCE.右图中①ACB绕着点C顺时针旋转90°,再沿着BC翻折,能得到①DCE.【分析】根据旋转以及轴对称的性质解答即可.【详解】解:左图中①ACB绕着点C顺时针旋转90°得到①DCE.右图中①ACB绕着点C顺时针旋转90°,再沿着BC翻折,得到①DCE.【点睛】本题考查了图形的旋转以及对称翻折,熟知旋转以及轴对称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5.(1)EF=BE+DF(2)过程见解析【分析】对于(1),先将①DAF绕点A顺时针旋转90°,得到①BAH,可得①ADF①①ABH,再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AF=AH,①EAF=①EAH,然后根据“SAS”证明①F AE①①HAE,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得出答案;对于(2),先根据(1),得①F AE①①HAE,可得AG=AB=AD,再根据“HL”证明Rt①AEG①Rt①ABE,得EG=BE,同理GF=DF,可得答案.(1)EF=BE+DF.理由如下:如图,将①DAF绕点A顺时针旋转90°,得到①BAH,①①ADF①①ABH,①①DAF=①BAH,AF=AH,第 11 页 共 11 页 ①①EAF=①EAH=45°.①AE=AE ,①①F AE ①①HAE ,①EF=HE=BE+HB ,①EF=BE+DF ;(2)由(1),得①F AE ①①HAE ,AG ,AB 分别是①F AE 和①HAE 的高,①AG=AB=AD=8.在Rt ①AEG 和Rt ①ABE 中,AE AE AG AB =⎧⎨=⎩, ①Rt ①AEG ①Rt ①ABE (HL ),①EG=BE ,同理GF=DF ,①①EFG 的周长=EC+EF+FC=EC+EG+GF+FC=EC+BE+DF+FC=BC+CD=16.【点睛】这是一道关于正方形和旋转的综合题目,考查了旋转的性质,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同步练习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如图,有一抛物线形拱桥,当拱顶离水面2m时,水面宽4m,当水面宽增加()4m 时,则水面应下降的高度是()A.2m B.1m C D.)2m 2.如图是雷达屏幕在一次探测中发现的多个目标,其中对目标A的位置表述正确的是()A.在南偏东75º方向处B.在5km处C.在南偏东15º方向5km处D.在南偏东75º方向5km处3.如图是被墨迹污染的旅游区各景点地图,隐约可见,第一景点的坐标为(0,3),第二景点的坐标为(5,3),景区车站坐标为(0,0),则车站大约在()A .点AB .点BC .点CD .点D4.下列图形中,表示南偏西60︒的射线是( ).A .B .C .D .5.如图,若炮的位置是()47,,那么卒的位置可以记作( )A .(43),B .()15,C .()34,D .(33),6.下列语句正确的是( ).A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3,5)-与(5,3)-表示两个不同的点B .平行于x 轴的直线上所有点的横坐标都相同C .若点(,)P a b 在y 轴上,则0b =P 到x轴的距离为3D.点(3,4)7.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A(-1,0)做如下的连续平移,A(-1,0)→A1(-1,1)→A2(2,1)→A3(2,-4)→A4(-5,-4)→A5(-5,5)…,按此规律平移下去,则A102的点坐标是()A.(100,101)B.(101,100)C.(102,101)D.(103,102)二、填空题8.如图的方格图是某学校平面示意图,若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花坛的位置可用坐标(3,0)表示,则教学楼的位置用坐标表示为______.9.如图,若在象棋棋盘上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使“兵”位于点(1,1),“炮”位于点(﹣1,2),则“马”位于点_________.10.如图,已知棋子“车”的位置表示为(﹣2,3),棋子“马”的位置表示为(1,3),则棋子“炮”的位置可表示为________.11.如图,利用平面直角坐标系画出的正方形网格中,若(12)A ,,(21)B ,,则点C 的坐标为________.12.如图,四个白色全等直角三角形与四个黑色全等三角形按如所示方式摆放成“风车”型,且黑色三角形的顶点E 、F 、G 、H 分别在白色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上,已知∠ABO =90°,OB =3,AB =4,若点A 、E 、D 在同一直线上,则OE 的长为______.13.对于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的点P (a ,b ),若点P 的坐标为(a +kb ,ka +b )(其中k 为常数,且k ≠0),则称点P 为点P 的“k 属派生点”,例如:P (1,4)的“2属派生点”为P (1+2×4,2×1+4),即P ′(9,6).若点P 在x 轴的正半轴上,点P 的“k 属派生点”为点P ′,且线段PP ′的长度为线段OP 长度的5倍,则k 的值为___.三、解答题14.在雷达探测区域,可以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表示位置.在某次行动中,当我方两架飞机在A (-1,2)与B (3,2)位置时,可疑飞机在(-1,-3)位置,你能找到这个直角坐标系的横、纵坐标的位置吗?把它们表示出来并确定可疑飞机的位置,说说你的做法.15.如图,是一个简单的平面示意图,已知OA =2km ,OB =6km ,OC =BD =4km ,点E 为OC 的中点,回答下列问题:(1)由图可知,高铁站在小明家南偏西65°方向6km 处.请类似这种方法用方向与距离描述学校、博物馆相对于小明家的位置;(2)图中到小明家距离相同的是哪些地方?(3)若小强家在小明家北偏西60°方向2km 处,请在图中标出小强家的位置.16.下图是一零一校园内一些地点的分布示意图,在图中,分别以正东、正北方向为x 轴、y 轴的正方向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当表示礼堂的点的坐标为()2,0,表示第三教学楼的点的坐标为()3,2-时,图中画出平面直角坐标系,并写出田径场、图书馆和第一教学楼的坐标.参考答案:1.B【分析】以拱形桥顶为坐标原点,建立如图直角坐标系xOy ,水面宽为AB 与y 轴交于E ,水面下降后宽度为CD 与y 轴交于F ,由OE =2m ,AB =4m ,抛物线的对称轴为y 轴,可求点B (2,-2)利用待定系数法可求抛物线解析式为212y x =-,设水面下降nm ,可求D n -2-),由点D 在抛物线上,代入解析式212n =--2-解方程即可. 【详解】解:以拱形桥顶为坐标原点,建立如图直角坐标系xOy ,水面宽为AB ,与y 轴交于E ,水面下降后宽度为CD ,与y 轴交于F ,∠OE =2m ,AB =4m ,抛物线的对称轴为y 轴,∠点B (2,-2)设抛物线为y =ax 2,∠抛物线过点B ,∠-2=4a , ∠12a =-, ∠抛物线解析式为212y x =-, 设水面下降nm ,∠CD =AB +()()4=4+4=∠D n -2-),∠点D 在抛物线上,∠212n =--2-, 解得n =1.故选择B .【点睛】本题考查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待定系数法求抛物线解析式,利用抛物线上点坐标与解析式关系求解是关键.2.D【分析】根据方向角的定义解答即可.【详解】观察图形可得,目标A在南偏东75°方向5km处,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方向角的定义,正确理解方向角的意义是解题关键.3.B【分析】根据已知的坐标,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即可解答.【详解】根据已知的坐标,可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如图,由此可得到坐标原点是B点,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内容,熟练掌握点的坐标特点是解题的关键.4.D【分析】根据方位角的概念,由南向西旋转60度即可.【详解】根据方位角的概念,结合题意要求和选项,由南向西旋转60度,故选D.【点睛】考查了方向角,用方向角描述方向时,通常以正北或正南方向为角的始边,以对象所处的射线为终边,故描述方向角时,一般先叙述北或南,再叙述偏东或偏西.(注意几个方向的角平分线按日常习惯,即东北,东南,西北,西南).5.B【分析】根据炮的位置所代表的点的横纵坐标,与卒的位置所代表的点的横纵坐标之间的数量关系确定卒的位置即可.【详解】解:∠炮的位置(4,7),观察图可知,炮的横坐标比卒大3,纵坐标比卒大2,∠卒的横坐标为:431-=,卒的纵坐标为:725-=,∠卒的位置应该表示为:(1,5),故选:B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坐标确定位置,正确找出两点间的坐标位置关系是解题关键. 6.A【分析】根据平行与坐标轴的直线上点的坐标特点、坐标的概念、坐标轴上点的坐标特点及点到坐标轴的距离等知识点逐一判断即可得.【详解】A.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3,5) 与 (5,−3) 表示两个不同的点,此选项正确,符合题意;B.平行于 x 轴的直线上所有点的纵坐标都相同,此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C.若点 P (a ,b ) 在 y 轴上,则a =0 ,此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D.点 P (−3,4) 到 x 轴的距离为4,此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坐标与图形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平行与坐标轴的直线上点的坐标特点、坐标的概念、坐标轴上点的坐标特点及点到坐标轴的距离等知识点.7.C【分析】根据题意可知,点A 平移时每4次为一个周期,由102÷4=25•••2,可知点A 102的坐标与A 4n +2的点的坐标规律相同,分别求出A 2,A 6,A 10的坐标,找出规律,进而求解即可.【详解】解:由题意可知,将点A (-1,0)向上平移1个单位长度得到A 1(-1,1),再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得到A 2(2,1),再向下平移5个单位长度得到A 3(2,-4),再向左平移7个单位长度得到A 4(-5,-4);再向上平移9个单位长度得到A 5(-5,5)…, ∠点A 平移时每4次为一个周期.∠102÷4=25•••2,∠点A102的坐标与A4n+2的点的坐标规律相同.∠A2(2,1),A6(6,5),A10(10,9),以此类推,∠A4n+2(4n+2,4n+1),∠A102的点坐标是(102,101).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规律型:点的坐标.分析题意得出点A平移时每4次为一个周期,进而得到点A102的坐标与A4n+2的点的坐标规律相同是解题的关键.8.(2,1).【分析】根据已知点的坐标即可建立恰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进一步求得要求点的坐标.【详解】解:如图所示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则教学楼的位置是(2,1).故答案为:(2,1).【点睛】此题考查了平面内点的位置的确定,能够根据已知点确定平面直角坐标系.9.(4,﹣1)【分析】直接利用已知点坐标得出原点位置,再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得出答案.【详解】解:如图所示:“马”位于点(4,﹣1).故答案为:(4,﹣1).【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坐标确定位置,正确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是解题关键. 10.(3,2)【分析】根据“车”的位置,向下3个单位,再向左2个单位,可得坐标原点,根据“炮”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可得答案.【详解】解:由题意可建立如图所示坐标系:则棋子“炮”的位置应记为(3,2),故答案是:(3,2).【点睛】本题考查了坐标确定位置,利用“车”的位置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是解题关键. 11.()3,1-【分析】根据A 、B 两点坐标找到原点坐标即可解答;【详解】解:由(12)A ,,(21)B ,,可得平面直角坐标系如下图:∠C 点坐标(3,-1),【点睛】本题考查了平面直角坐标系,掌握坐标的定义是解题关键.12.4537##8137【分析】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得出点A 、B 、C 、D 的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分别求出直线AD ,直线OC 的解析式,联立解方程组可得点E 的坐标,即可求解.【详解】解: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如图:∠∠ABO =90°,OB =3,AB =4,△ABO ∠∠CDO ,∠OD =OB =3,CD =AB =4,∠点A (-4,-3) ,B (0,-3) ,C (3,-4) ,D (3,0),设直线AD 的解析式为y =kx +b ,∠4330k b k b -+=-⎧⎨+=⎩,解得3797k b ⎧=⎪⎪⎨⎪=-⎪⎩, ∠直线AD 的解析式为3977y x =-, 设直线OC 的解析式为y =mx ,把C(3,-4)代入,∠3m=-4,解得m=-43,∠直线OC的解析式为y=-43 x,联立397743y xy x⎧=-⎪⎪⎨⎪=-⎪⎩,解得27373637xy⎧=⎪⎪⎨⎪=-⎪⎩,∠2736 ()3737E-,,∠4537 OE=,故答案为:45 37.【点睛】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坐标与图形性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的解析式,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是解题的关键.13.±5【分析】先根据点P在x轴正半轴确定出点P的坐标,然后利用k表示出P'的坐标,继而表示出线段PP′的长,再根据线段PP′的长为线段OP长的5倍得到关于k的方程,解方程即可求得答案.【详解】解:设P(m,0)(m>0),由题意:P′(m,mk),∠PP′=5OP,∠|mk|=5m,∠m>0,∠|k|=5,∠k=±5.故答案为:±5.【点睛】本题考查了新定义下的阅读理解能力,涉及了点的坐标,绝对值的性质,两点间的距离等知识,正确理解新定义是解题的关键.14.能;可疑飞机在图中的位置见解析.【分析】根据A、B的纵坐标相等,可得AB平行于x轴,且线段AB为4个单位长度,在AB的下方两个单位画x轴,在距A点处1个单位画x轴的垂线,可得平面直角坐标系,根据点的坐标,可得可疑飞机C点的位置.【详解】解:能.如下图,可疑飞机在第三象限的C点处,在点A的正北方向距A点2个单位.【点睛】本题考查了坐标确定位置,利用平行于AB且在AB的下方一个单位画x轴,在距A点处1个单位画化x轴的垂线是解题关键.15.(1)学校在小明家北偏东45°方向2km处,博物馆在小明家南偏东50°方向4 km处(2)图中到小明家距离相同的是学校和公园和影院(3)见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学校在小明家北偏东45°方向2km处,博物馆在小明家南偏东50方向4km处;(2)观察图形,根据OA,OE,OD的长度及图中各角度,即可得出结论.(3)作北偏西60°角,取OE = 2即可.(1)解:学校在小明家北偏东45°方向2km处,博物馆在小明家南偏东50°方向4 km处;(2)图中到小明家距离相同的是学校和公园和影院;(3)如图,点F即为小强家.【点睛】本题考查了方向角,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运用方位角及确定位置需要两个元素.16.坐标系见解析;田径场的坐标为(1,5),图书馆的坐标为(-1,3),第一教学楼的坐标为(-3,-2).【分析】根据题意建立直角坐标系,然后读出坐标即可.【详解】解:根据题意建立直角坐标系如下:则田径场的坐标为(1,5),图书馆的坐标为(-1,3),第一教学楼的坐标为(-3,-2).【点睛】题目主要考查直角坐标系的应用,理解题意建立合适的直角坐标系是解题关键.。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七章第二节用坐标表示平移习题(含答案)已知点P(a﹣2,2a+8),分别根据下列条件求出点P的坐标.(1)点P在x轴上;(2)点P在y轴上;(3)点Q的坐标为(1,5),直线PQ∥y轴;(4)点P到x轴、y轴的距离相等.【答案】(1)P(﹣6,0);(2)P(0,12);(3)P(1,14);(4)P(﹣12,﹣12)或(﹣4,4).【解析】试题分析:(1)利用x轴上点的坐标性质纵坐标为0,进而得出a的值,即可得出答案;(2)利用y轴上点的坐标性质横坐标为0,进而得出a的值,即可得出答案;(3)利用平行于y轴直线的性质,横坐标相等,进而得出a的值,进而得出答案;(4)利用点P到x轴、y轴的距离相等,得出横纵坐标相等或相反数进而得出答案.试题解析:(1)∵点P(a﹣2,2a+8),在x轴上,∴2a+8=0,解得:a=﹣4,故a﹣2=﹣4﹣2=﹣6,则P(﹣6,0);(2)∵点P(a﹣2,2a+8),在y轴上,∴a﹣2=0,解得:a=2,故2a+8=2×2+8=12,则P(0,12);(3)∵点Q的坐标为(1,5),直线PQ∥y轴;,∴a﹣2=1,解得:a=3,故2a+8=14,则P(1,14);(4)∵点P到x轴、y轴的距离相等,∴a﹣2=2a+8或a﹣2+2a+8=0,解得:a1=﹣10,a2=﹣2,故当a=﹣10则:a﹣2=﹣12,2a+8=﹣12,则P(﹣12,﹣12);故当a=﹣2则:a﹣2=﹣4,2a+8=4,则P(﹣4,4).综上所述:P(﹣12,﹣12)或(﹣4,4).92.已知:如图,把△ABC向上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到△A′B′C′.⑴写出A′、B′、C′的坐标;⑵求出△ABC的面积;⑶点P在y轴上,且△BCP与△ABC的面积相等,求点P的坐标.【答案】(1)A′(0,4)、B′(﹣1,1)、C′(3,1);(2)S△ABC=6;(3)(0,1)或(0,﹣5).【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横坐标右移加,左移减,纵坐标上移加,下移减即可得出三个顶点的坐标;(3)由图可知△ABC底边为4,高为3,利用面积公式求解即可;(4)设点P的坐标为(0,y),根据△BCP的面积等于△ABC的面积,|y+2|×4=6,解方程即可.列出方程12试题解析:(1)如图所示:A′(0,4)、B′(﹣1,1)、C′(3,1);(2)S△ABC=1×(3+1)×3=6;2(3)设点P坐标为(0,y),∵BC=4,点P到BC的距离为|y+2|,由题意得1×4×|y+2|=6,2解得y=1或y=﹣5,所以点P的坐标为(0,1)或(0,﹣5).93.如图,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的正方形,在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后,四边形ABCD四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2,0),B(-1,2),C (3,3),D(4, 0).(1)画出四边形ABCD;(2)把四边形ABCD向下平移4个单位长度,再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到四边形A′B′C′D′,画出四边形A′B′C′D′,并写出C′的坐标.(3)求出四边形ABCD的面积.【答案】(1)作图见解析;(2)作图见解析,C′(1,-1)(2)12.5.【解析】【分析】(1)根据已知点坐标画出四边形ABCD ;(2)利用平移的性质得出对应点位置进而得出答案(3)分割四边形,进而利用梯形面积求法以及三角形面积求法得出答案;【详解】(1)如图①所示(2)如图①所示,且C '(1,-1)(3)如图①所示:1111241134212.5222ABCD S =⨯⨯+⨯⨯+⨯⨯+⨯= (割补方法不唯一)【点睛】略94.在△ABC 中,以线段AB 为边作△ABD ,使得AD=BD ,连接DC ,再以DC 为边作△CDE ,使得DC=DE ,∠CDE=∠ADB=a 。
新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七章平面直角坐标系7.2.2《用坐标表示平移》(解析版)一、选择题1、如图1所示,为了得到点B需将点A向右平移( )A、3个单位长度B、4个单位长度C、5个单位长度D、6个单位长度2、如图1所示,将点A向下平移5个单位长度后,将重合于图中的( )A、点CB、点FC、点DD、点E3、如图1所示,将点A行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5个单位长度,得到;将点B先向下平移5个单位长度,再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得到;则与相距( )A、4个单位长度B、5个单位长度C、6个单位长度D、7个单位长度4、如图1所示,点G(-2,-2),将点G先向右平移6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5 个单位长度,得到G′,则G′的坐标为( )A、(6,5)B、(4,5)C、(6,3)D、(4,3)5、点P(8,3)向上平移6个单位长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点P的横坐标加6,纵坐标不变B、点P的纵坐标加6,横坐标不变C、点P的横坐标减6,纵坐标不变D、点P的纵坐标减6,横坐标不变6、把点A(0,0)先向右平移1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的点B位于()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7、将点A(a ,-3)先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4个单位长度得到点B(4,b),则a和b的值分别为()A、(1,4)B、(4,1)C、(2,1)D、(1,2)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P(-2,3)沿x轴方向向右平移3个单位得到点Q,则点Q的坐标是()A、(-2,6)B、(-2,0)C、(1,3)D、(-5,3)9、将某图形的横坐标都减去2,纵坐标不变,则该图形()A、向右平移2个单位B、向左平移2个单位C、向上平移2个单位D、向下平移2个单位10、线段CD是由线段AB平移得到的,点A(﹣1,5)的对应点为C(4,8),则点B(﹣4,﹣2)的对应点D的坐标为()A、(﹣9,﹣5)B、(﹣9,1)C、(1,﹣5)D、(1,1)11、已知三角形ABC平移后得到三角形A1B1C1,且A(-2,3),B(-4,-1),C1(m ,n),C(m+5,n+3),则A1,B1两点的坐标为()A、(3,6),(1,2)B、(-7,0),(-9,-4)C、(1,8),(-1,4)D、(-7,-2),(0,-9)12、如图,一只跳蚤在第一象限及x轴、y轴上跳动,在第一秒钟,它从原点跳动到(0,1),然后接着按图中箭头所示方向跳动:即(0,0)→(0,1)→(1,1)→(1,0)→…,且每秒跳动一个单位,那么第35秒时跳蚤所在位置的坐标是()A、(4,0)B、(5,0)C、(0,5)D、(5,5)13、已知点A(-4,-6),将点A先向右平移4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6个单位长度,得到A′,则A′的坐标为()A、(0,0)B、(1,1)C、(2,2)D、(5,5)14、已知平面内两点M、N,如果它们平移的方式相同,那么平移后它们之间的相对位置是()A、不能确定B、发生变化C、不发生变化D、需分情况说明15、已知△ABC,A(-3,2),B(1,1),C(-1,-2),现将△ABC平移,使点A到点(1,-2) 的位置上,则点B,C平移后对应点的坐标分别为()A、(-3,5),(-6,3)B、(5,-3),(3,-6)C、(-6,3),(-3,5)D、(3,-6),(5,-3)二、填空题16、将点P(-3,4)向下平移3个单位,向左平移2个单位后得到点Q,则点Q的坐标为________.17、三角形ABC的三个顶点A(1,2),B(-1,-2),C(-2,3),将其平移到点A′(-1,-2)处,且使A与A′重合,则B、C两点对应点的坐标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18、如图,已知A(0,1),B(2,0),把线段AB平移后得到线段CD,其中C(1,a),D(b ,1)则a+b =________.1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点M(1,3)与点N(x ,3)之间的距离是5,则x的值是________.20、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右边的蝴蝶是由左边的蝴蝶飞过去以后得到的,左图案中左右翅尖的坐标分别是(-4,2)、(-2,2),右图案中左翅尖的坐标是(3,4),则右图案中右翅尖的坐标是________.三、解答题21、如图,在平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1)线段CD是线段AB经过怎样的平移后得到的?(2)线段AC是线段BD经过怎样的平移后得到的?22、如图,四边形ABCD各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2,8),(-11,6),(-14,0),(0,0).(1)确定这个四边形的面积,你是怎么做的?(2)如果四边形ABCD各个顶点的纵坐标保持不变,横坐标增加2,所得的新四边形的面积是多少?23、与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如图.(1)分别写出下列各点的坐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说明由经过怎样的平移得到:________;(3)若点(,)是内部一点,则平移后内的对应点的坐标为________;(4)求的面积.答案解析部分一、选择题1、【答案】B【考点】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解析】【解答】结合图形可以得知A向右平移4个单位长度可得到点B.【分析】坐标系中的点的平移规律是从观察坐标系中点的变化规律总结得到的.2、【答案】D【考点】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解析】【解答】将点A向下平移5个单位长度后,将重合于图中的点E.【分析】坐标系中的点的平移规律是从观察坐标系中点的变化规律总结得到的.3、【答案】A【考点】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解析】解答:根据平移的特点可以知道,点A、B经过相同的平移得到分别得到点与,所以点与间的距离与点A、B之间的距离相等,均为4个单位长度.分析:先左右平移还是先上下平移坐标系内的点不影响平移后点的位置.4、【答案】D【考点】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解析】【解答】点G(-2,-2),将点G先向右平移6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5个单位长度,得到G′的坐标为(4,3).【分析】按要求在坐标系内平移点G,即可得知点G′的坐标.5、【答案】B【考点】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解析】【解答】向上平移6个单位长度,即纵坐标加6,横坐标不变.【分析】坐标系中的点上下平移时:横坐标不变,向正方向平移几个单位长度,纵坐标就加几,向负方向平移几个单位长度,纵坐标就减几.6、【答案】D【考点】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解析】【解答】由平移规律得点B为(1,-2),又横坐标为正,纵坐标为负是第四象限内的点的特征,所以选择D【分析】坐标系中的点的平移规律为:左右移横变,上下移纵变;正方向移加,负方向移减.7、【答案】C【考点】解一元一次方程,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解析】【解答】由平移规律可知,由点A平移后得到的点B坐标为(a+2,1),又∵点B为(4,b),∴a+2=4,b=1,∴a=-2,b=1.【分析】根据平移规律得到点B的坐标,再与所给的点B的坐标对比得到关于a与b 的一元一次方程,解该方程即可.8、【答案】C【考点】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解析】【解答】将点P(-2,3)向右平移3个单位得到点Q,即点Q 的横坐标加3,纵坐标不变,则点Q的坐标是(1,3),故选C.【分析】根据坐标系内点的坐标的平移规律解题.9、【答案】B【考点】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解析】【解答】由平移规律可知横坐标左减右加,故选B.【分析】图形和图形上任何一点发生平移变换时,其坐标变化是一致的,所以可以应用相同的平移规律.10、【答案】D【考点】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解析】【解答】由于点A(﹣1,5)的对应点为C(4,8),即点A向右平移5个单位,再向上平移3个单位得到点C,因此点B(﹣4,﹣2)向右平移5个单位,再向上平移3个单位得到点D,那么点D的坐标为(1,1).【分析】先根据点A和对应点C的坐标得到平移的规律为向右平移5个单位,再向上平移3个单位,然后根据此规律把点B进行平移,再写出平移后的对应点D的坐标.11、【答案】B【考点】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解析】【解答】∵C1(m ,n),C(m+5,n+3),又∵三角形ABC 平移后得到三角形A1B1C1,∴根据平移规律可知三角形ABC平移向左平移5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长度后得到三角形A1B1C1又∵点A为(-2,3),点B为(-4,-1),∴A1,B1两点的坐标为(-7,0),(-9,-4).【分析】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的坐标的平移规律:横坐标左减右加,纵坐标上加下减.12、【答案】B【考点】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解析】【解答】跳蚤运动的速度是每秒运动一个单位长度,(0,0)→(0,1)→(1,1)→(1,0)用的秒数分别是1秒,2秒,3秒,到(2,0)用4秒,到(2,2)用6秒,到(0,2)用8秒,到(0,3)用9秒,到(3,3)用12秒,到(4,0)用16秒,依此类推,到(5,0)用35秒.故第35秒时跳蚤所在位置的坐标是(5,0).【分析】本题只能根据所给规律逐次计算,特别要注意跳蚤每秒跳动一个单位.13、【答案】A【考点】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解析】【解答】将点A(-4,-6)先向右平移4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6个单位长度,即横坐标加4,纵坐标加6,所以A′的坐标为(0,0).【分析】本题根据平移规律:横坐标左加右减,纵坐标上加下减,来解题.14、【答案】C【考点】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解析】【解答】因为平移方式相同,所以平移前后两点之间的相对位置不发生变化.【分析】平移的方式相同,两个点及两个图像的相对位置都不发生变化,但是两个点与图形的位置发生来变化.15、【答案】B【考点】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解析】【解答】因为使点A到点(1,-2) ,所以△ABC是先向右平移4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4个单位长度,所以点B,C的横坐标分别加4,纵坐标分别减4,即点B,C平移后对应点的坐标分别为(5,-3),(3,-6).【分析】本题先根据点A的平移确定平移方式,再求出点B,C平移后对应点的坐标.二、填空题16、【答案】(-5,1)【考点】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解析】【解答】将点P(-3,4)向下平移3个单位,向左平移2个单位,即点P的纵坐标减3,横坐标减2,所以得到点Q的坐标为(-5,1).【分析】本题根据平移规律:横坐标左减右加,纵坐标下减上加.17、【答案】(-3,-6);(-4,-1)【考点】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解析】【解答】根据题意可知使点A到点A′,所以△ABC是先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4个单位长度,所以点B,C的横坐标分别减2,纵坐标分别减4,即点B、C平移后对应点的坐标分别为(-3,-6),(-4,-1).【分析】本题先根据点A的平移确定平移方式,再求出点B,C平移后对应点的坐标.18、【答案】1或2【考点】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解析】【解答】①当点A平移到点C时,可以判断线段AB向右平移1个单位,由点B就平移到点D可以判断线段AB向下平移1个单位,那么可知a=0,b=2,即a+b=2;②当点A平移到点D时,可以判断线段AB没有向下平移,由点B就平移到点C可以判断线段AB向右平移1个单位,那么可知a=0,b=1,即a+b=1;综上所述a+b=1或2.【分析】本题分两种情况:点A平移到点C或点D.19、【答案】-4或6【考点】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解析】【解答】当点N在点M左边时,那么点M向左平移5个单位得到点N(-4,3);当点N在点M右边时,那么点M向右平移5个单位得到点N(6,3);综上所述x的值为-4或6.【分析】分点N在点M左边或右边.20、【答案】(5,4)【考点】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解析】【解答】因为左图案中左翅尖的坐标是(-4,2),右图案中左翅尖的坐标是(3,4),所以蝴蝶先向右飞7个单位,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所以右图案中右翅尖的坐标是(5,4).【分析】本题先根据左翅尖的平移确定平移方式,再求出右翅尖平移后对应点的坐标.三、解答题21、【答案】(1)将线段AB向右平移3个小格(向下平移4 个小格),再向下平移4个小格(向右平移3个小格),得线段CD.(2)将线段BD向左平移3个小格(向下平移1个小格),再向下平移1个小格(向左平移3个小格),得到线段AC.【考点】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解析】【解答】(1)将线段AB向右平移3个小格(向下平移4 个小格),再向下平移4个小格(向右平移3个小格),得线段CD.(2)将线段BD向左平移3个小格(向下平移1个小格),再向下平移1个小格(向左平移3个小格),得到线段AC.【分析】先左右平移还是先上下平移不影响平移后图形与点的位置.23、【答案】(1)解:可将这个四边形切割成三个三角形和一个长方形,S=×3×6+×9×2+×2×8+9×6=9+9+8+54=80.(2)横坐标增加2,纵坐标不变,则四边形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形状和大小都不变,其面积仍是80.【考点】三角形的面积,平移的性质,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解析】【分析】本题(2)中,实际是将图形进行了平移,根据平移的性质:平移只改变图形的位置,不改变图形的形状与大小,所以新得到的图形面积仍为80.25、【答案】(1)解:(-3,1);(-2,-2);(-1,-1)(2)先向左平移4个单位,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或先向下平移2个单位,再向左平移4个单位。
七年级数学下册《用坐标表示平移》练习题及答案(人教版)
一、单选题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1,1向右平移2个单位后,得到的点的坐标是( ) A .()3,1 B .()1,1- C .()1,3 D .1,1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9A m m +向右平移4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到点B ,若点B 在第二象限,则m 的取值范围是( )
A .114m -<<-
B .74m -<<-
C .7m <-
D .4m >-
3.已知平面内两点M 、N ,如果它们平移的方式相同,那么平移后它们之间的相对位置是( )
A .不能确定
B .发生变化
C .不发生变化
D .需分情况说明
4.如图,线段AB 经过平移得到线段CD ,其中A 、B 的对应点分别是C 、D ,这四个点都在格点上,若线段AB 上有一点P (a ,b ),则点P 在CD 上的对应点P ′的坐标为:( )
A .(a -4,b +2)
B .(a -4,b -2)
C .(a +4,b +2)
D .(a +4,b -2)
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3,2)向左平移2个单位,向上平移1个单位后得到对应点B ,则点B 的坐标为( )
A .(5,1)
B .(5,3)
C .(1,3)
D .(1,1)
6.如图,A ,B 两点的坐标分别为(-2,0),(0,1),将线段AB 平移到线段A 1B 1的位置.若A 1(b ,1),B 1(-1,a ),则b -a 的值是( )
A .-7
B .-5
C .-3
D .-1
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三角形的三个顶点的横坐标保持不变,纵坐标都减去5,则所得图形可看成是将原图形( )
A .向左平移5个单位
B .向右平移5个单位
C .向上平移5个单位
D .向下平移5个单位
8.将点()2,1A 向右平移2个单位得到点'A ,再将点'A 关于x 轴反射得到点A ″,则点A ″的坐标是( )
A .()2,3-
B .()4,1-
C .()4,1-
D .()0,1-
9.如图,把Rt ABC △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其中90CAB ∠=︒ ,5BC =,点A ,
B 的坐标分别为(1,0),(4,0),将AB
C 沿x 轴向右平移,当点C 落在直线26y x =-上时,线段BC 平移的距离为( ).
A .4
B .5
C .6
D .8
1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P(3,-2)向下平移4个单位长度,得到点P 的坐标为( )
A .(-1,-2)
B .(3,-6)
C .(7,-2)
D .(3,-2)
二、填空题
11.已知ABC 的顶点A 的坐标为(1,2),经过平移后的对应点A ′的坐标为(﹣1,3),则顶点B (﹣2,1)平移后的对应点B ′的坐标为_____.
12.点(-2,3)向右平移2个单位后的坐标为__________.
13.将点A(-2,-1)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得到点B ,则点B 的坐标是________
14.将点()2,1P -向左平移1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到点Q ,点Q 的坐标为________.
15.如图所示,直角梯形ABCD 沿直线DC 方向平移可得直角梯形HFGE ,如果AB =4,BC =9,BI =1.2,HI =3那么阴影面积为_________.
三、解答题
1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网格中,三角形ABC 的顶点坐标分别是(1,2),(2,1),(3,2)A B C -- .将三角形ABC 平移,使顶点B 平移到坐标原点O 处,得到三角形11A OC .
(1)1A 的坐标是________,1C 的坐标是________.
(2)画出平移后的11OA C ∆ .
(3)求11OA C ∆的面积.
1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出下列各点:A (3,0),B (-4,3),C (-4, -2),并解答:
(1)点A 到原点O 的距离是 个单位长度;
(2)将点B 向下平移__________个单位,它会与点C 重合;
(3)连接BC ,直线BC 与y 轴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_.
1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BC ∆的三个顶点坐标分别是2,1,1,()()2,3,3()A B C ---
(1)将ABC ∆向上平移4个单位长度得到111A B C ∆,请画出111A B C ∆;
(2)请画出与ABC ∆关于y 轴对称的222A B C ∆;
(3)请写出12A A 、的坐标.
19.如图,在下面的平面直角坐标系(每个小正方形网格的边长都是1)中,ABC 的顶点都在网格点上,其中点A 坐标为(2,2)-.
(1)写出点B 、C 的坐标:B ______ ,C ______ ;
(2)若将ABC 先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1个单位长度,得到A B C ''',请你画出A B C '''.
(3)求ABC 的面积.
20.如图是某台阶的一部分,如果建立适当的坐标系,使A 点的坐标为(0,0),B 点的坐标为(1,1)
(1)直接写出C ,D ,E ,F 的坐标;
(2)如果台阶有10级,你能求得该台阶的长度和高度吗?
参考答案 1.A 2.B
3.C
4.A
5.C
6.B
7.D
8.B
9.A
10.B
11.(-4,2)
12.(0,3)
13.(1,-1)
14.()1,1
15.8.4
16.
【详解】解:(1)顶点B 平移到坐标原点O 处是先向左平移2个单位,再向下平移1个单位,即横坐标减2,纵坐标减1,点A 、C 的平移规律和点B 一样,所以11A (1,3),C (5,1)---
(2)平移后的三角形11A OC 如图所示
(3)如图,设线段11AC 与x 轴的交点为D
11OA D OC D S S +
1
2= 1=
(1)点A 到原点O 的距离是3个单位长度;
(3)2,3,),1(()2A A --.
)解:如图所示,A B C '''即为所求;
1113ABC S
=【详解】解:(1)以
所以C ,D ,E ,F 各点的坐标分别为C (2,2),D (3,3),E (4,4),F (5,5).
(2)每级台阶高为1,宽也为1
所以10级台阶的高度是10,长度为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