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小露珠
- 格式:docx
- 大小:25.38 KB
- 文档页数:10
三年级上语文补充素材-15小露珠苏教版露珠(自然现象)编辑[lùzhū] 露珠,即降落在树叶、花朵、草丛中的雨水。
露的形成原因和过程与霜一样,只不过它形成时的温度在0°C以上。
闪亮,透明,圆润。
在温暖季节的清晨,人们在路边的草,树叶及农作物上经常可以看到露珠,露与霜一样,也不是从天空中降下来的。
露的形成原因和过程与霜一样,只不过它形成时的温度在0°C以上罢了。
小露珠是怎么形成的?在温暖季节的清晨,人们在路边的草,树叶及农作物上经常可以看到的露珠,露也不是从天空中降下来的。
露的形成原因和过程与霜一样,只不过它形成时的温度在0°C以上罢了。
在0°C以上,空气因冷却而达到水汽饱和时的温度叫做“露点温度”。
在温暖季节里,夜间地面物体强烈辐射冷却的时候,与物体表面相接触的空气温度下降,在它降到“露点”以后就有多余的水汽析出。
因为这时温度在0°C以上,这些多余的水汽就凝结成水滴附着在地面物体上,这就是露。
露和霜一样,也大都出现于天气晴朗、无风或微风的夜晚。
同时,容易有露形成的物体,也往往是表面积相对地大的、表面粗糙的、导热性不良的物体。
有时,在上半夜形成了露,下半夜温度继续降低,使物体上的露珠冻结起来,这叫做冻露。
有人把它归入霜的一类,但是它的形成过程是与霜不同的。
露一般在夜间形成,日出以后,温度升高,露就蒸发消失了。
在农作物生长的季节里,常有露出现。
它对农业生产是有益的。
在我国北方的夏季,蒸发很快,遇到缺雨干旱时,农作物的叶子有时白天被晒得卷缩发干,但是夜间有露,叶子就又恢复了原状。
人们常把”雨露“并称,就是这个道理。
为什么有露水时,一般是晴天?清晨,在田里的庄稼、路边的杂草上,全是湿漉漉的露水。
露水是怎样形成的呢?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遇到这种现象:在冬天当你向窗子玻璃上呵口气时,就会发现玻璃上有一层小水珠,这就是因为水汽遇到较冷的物体表面而产生凝结的结果。
15 小露珠教材分析:这篇优美的童话,写了小露珠有形成到消失的过程,以及小动物和植物对小露珠的喜爱;赞扬了大自然的和谐,融洽和美丽。
全文共七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先交代小露珠形成的时间,再写小露珠形成的地点,最后写小露珠在形成时是怎样变化的。
小露珠就这样悄无声息、毫不张扬地来到了世上。
第二至五自然段写小露珠受到小动物们的喜欢。
小动物们见到小露珠纷纷和她打招呼,并且赞美她“像钻石那么闪亮”“像水晶那么透明”“像珍珠那么圆润”,归结起来,这些赞美称颂的是小露珠美丽的容颜和纯洁的品质,这也正是小动物们都喜欢小露珠的原因。
第六自然段写小露珠装点了花草树木。
小露珠不仅本身很美,而且还会用自己的美来装点别人,让植物们显得更精神更美丽。
第七自然段写小露珠消失的过程,植物与她依依惜别。
课文融科学知识、优美语言、思想启迪于一体,不仅使课文显得生动有趣,引人入胜,富于艺术魅力,而且使儿童的思想得以启迪,性情得以陶冶,知识得以增长,想象力得以发展,为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提供了很好的凭借。
学情分析:学生认识小露珠,但没有认真观察过,对小露珠形成过程不太了解。
但课文中的小动物是学生们非常喜欢的,小动物们的语言非常适合学生们的心理要求,所以学生朗读兴趣会很高。
教学目标:1.凭借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感受小露珠不仅外表美丽,而且具有无私奉献、无怨无悔的高尚品格。
2.读懂课文内容,知道小动物和小植物为什么都喜欢小露珠。
初步感知作者的比喻手法。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训练学生用朗读的形式表达自己对课文的理解的能力。
教学重点:1.读懂小动物和小植物为什么都喜欢小露珠。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读懂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体会小露珠无私奉献、无怨无悔的品质。
教学准备:教学观图、生词卡片课件教学时间: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15、小露珠教材分析:这是一篇优美的童话。
写小露珠由形成到消失的过程以及小动物和植物对小露珠的喜爱,表现了小露珠外表美丽,心灵更美,它在美化、滋润万物的同时蒸发牺牲了自己。
赞扬了小露珠无私奉献、无怨无悔的高贵品质。
全文共7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写小露珠形成的时间和过程。
第二至五自然段写小露珠很美丽,小动物们都很喜欢小露珠。
第六自然段写小露珠美化、滋润了植物。
第七自然段写小露珠与大家深情告别,赞美它无私奉献、无怨无悔的品质。
教学目标: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背诵课文。
2. 学会本课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越来越……越来越……”造句。
3. 凭借对课文的朗读感悟,知道小动物和植物都喜欢小露珠,感受小露珠无私奉献、无怨无悔的品格。
教学重、难点:1、学会本课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越来越……越来越……”造句。
2、凭借对课文的朗读感悟,知道小动物和植物都喜欢小露珠,感受小露珠无私奉献、无怨无悔的品格。
教学用具:生字卡片、小黑板、图片教学用时: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小朋友,你们见过小露珠吗?仔细地观察过吗?那咱们就走进大自然,细细地瞧瞧小露珠,一会老师要请小朋友来说说你的感受。
(出示:小露珠图片)想说点什么吗?2、导入课题:这么美、这么可爱的小露珠,想不想去大自然中找找它?那就让我们走进夜幕,去寻找小露珠的踪迹吧!二、一读课文1、提出要求:下面就请同学们自己来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学生自读3、检查:出示小黑板(1)降临精神(2)蒸发笑盈盈水晶(3)钻石乐曲(4)蟋蟀珍珠招手指名读,齐读三、二读课文过渡:同学们读得不错,下面要请同学们再来读读课文。
1、提出要求:注意要把句子读通顺,特别是一些难读的句子要多读几遍。
2、学生自读3、检查:同学们你们有没有找到一些比较难读的句子啊,指名读,齐读相机出示小黑板:(1)小露珠反射着霞光,所有的植物都变得格外精神,连那些衰老的花草、树木也都显现出生机。
15、小露珠教材分析:这篇优美的通话写了小露珠由形成到消失的过程,以及小动物和植物对小露珠的喜爱,赞扬了大自然的和谐、融洽和美丽。
本文共7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小露珠的形成过程,从夜幕降临到黎明,,小露珠越滚越大。
第二到第五自然段写小露珠“闪亮”、“透明”“圆润”,十分美丽,所以小动物们都很喜欢小露珠。
第六自然段写植物因为小露珠而显得更精神、更美丽。
第七自然段写小露珠消失的过程,植物都与她依依惜别。
教学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7个生字只识不写,认识一个多音字,学习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越来越……越来越……”、造句。
教学重难点:学习字词义、选词口头造句,规范的书写生字词。
教学准备:课件、生词卡片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1—5小节。
2 学会本课9/11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
认识三个多音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越来越……越来越……”造句。
3 凭借对课文的朗读感悟,知道小动物喜欢小露珠,感受小露珠的美丽教学难点:重学会本课生字,朗读、背诵课文。
感受课文的语言,感悟小露珠的美。
教学过程一、课前谈话猜谜语(1)千条线,万条线,落在河里看不见。
(雨)(2)天上有面鼓,藏在云深处,响时先冒火,声音震山谷。
(雷)刚才,小朋友们猜出的雨和雷都是自然现象,老师再出一个有关自然现象的谜语给你们猜:(3)闪亮透明小圆球,不大不小像豆豆。
花草、树叶作摇篮,摇来摇去真自在。
太阳出来去无踪,那是自然奇观。
(小露珠)(设计意图: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导入新课1、小朋友真聪明,一下就猜到了。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15课《小露珠》。
(板书课题:小露珠)2、(出示小露珠的图片)说说你看到的小露珠给你留下的印象,指名回答。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小露珠是美丽、可爱的,那么这么可爱的小露珠是什么时候形成的?又是怎样形成的呢?通过学习课文以后就自然可以得到答案。
15.小露珠15.小露珠教材分析:《小露珠》是苏教版语文第五册一篇优美的童话。
写小露珠由形成到消失的过程,以及小动物和植物对小露珠的喜爱,赞扬了大自然的和谐、融洽和美丽。
课文融科学知识、优美语言、思想启迪于一体,有利于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美好情操。
语言准确、生动形象,为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提供了很好的凭借。
中年级段的学习要求“能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的人物,留心周围的事物”,“注重观察,抓事物特征,展开丰富的联想。
”可以在本课教学中得到充分发挥。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其中绿线中的7个生字只识不写。
认识一个多音字“钻”,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越来越……越来越……”造句。
3.凭借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感受小动物和植物对小露珠的喜爱,感受大自然的和谐、融洽、美丽,感受课文准确、优美的语言文字。
教学重、难点:1.以读促悟,理解小动物和植物都喜欢小露珠的原因。
2.通过反复有感情的朗读,想象文中所描绘的美的意境,感受大自然的和谐和美丽。
教法学法:本课通过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指导学生多角度地研读文本,提高审美情趣。
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合作中交流,表达中提高,并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感悟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地朗读课文。
3.了解小露珠的形成过程。
教学重、难点:1.学会本课生字,能正确朗读课文。
2.了解小露珠的形成过程。
教学过程:一、导入1.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他是谁呢?(欣赏图片),你看到了什么样的小露珠?出示:()的小露珠(晶莹剔透,闪闪发光,光彩熠熠,透明闪亮……)这节课我们就要走进课文,和文中的小露珠交个朋友。
一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1.课前我们已经预习了这篇文章,读通读熟了课文,下面谁会读这些词。
2.出示生字新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