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压疮的预防及措施
- 格式:doc
- 大小:20.50 KB
- 文档页数:5
术中压疮预防预案
1.术前探视病人,对有可能出现术中压疮的高危人群包括婴幼儿、高龄、糖尿病、低蛋白血症、恶液质、长期卧床患者等做出评估,制订预防措施。
2.入手术室后,巡回护士检查其全身皮肤情况,若已有压疮应及时与病房护士联系,或让手术医生查看并签名。
3.术中采取的措施:
3.1应用抗压体位垫保持局部皮肤清洁干燥。
3.2手术床单平整清洁防止损伤皮肤。
3.2有压疮的部位用体位垫保护,避免进一步加重;可能出现压疮的部位,也采取保护措施,减轻受压部位压力;对时间长的手术,用体位垫保护外,在手术许可情况下,每隔2小时托起受压部位按摩。
4.术后巡回护士再次检查全身皮肤情况,与病房护士交接并签名。
术后回访,了解病人是否有术后并发症。
【流程】
术前评估
入手术室后,巡回护士检查其全身皮肤情况
手术床单平整清洁,应用抗压体位垫
术后巡回护士再次检查全身皮肤情况
与病房护士交接并签名。
护理工作中的压疮预防压疮是长期卧床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在护理工作中,预防压疮是一项重要任务。
下面将从不同角度进行探讨。
1. 概述压疮是因为长时间压迫某一部位的皮肤和软组织,导致血液循环减少,细胞缺氧、缺血而发生的组织损伤。
预防是最有效的措施,比治疗更重要。
2. 原因长期卧床、大面积烧伤、糖尿病、营养不良等因素都会增加患压疮的风险。
因此,在护理患者时要注意这些因素,及时作出干预。
3. 皮肤评估定期对患者的皮肤进行评估是预防压疮的重要环节。
观察皮肤颜色、温度、湿度、有无瘙痒感等情况,及时发现异常,采取相应措施。
4. 体位转换长期卧床的患者,由于长时间保持相同体位容易产生压力溃疡。
因此,进行定时的体位转换是非常必要的,一般应每隔2-3小时进行一次。
5. 保持皮肤清洁保持患者及时的清洁是预防压疮的关键。
保持皮肤干燥,尤其是对于皮肤摩擦、湿疹等问题更应该引起重视。
6. 使用适当的床具床垫的选择对于预防压疮也起到了关键作用,一些特殊的减压床垫可以有效减少患者身体部位的压力,减少发生压疮的风险。
7. 营养支持营养充足也是预防压疮的一项重要措施。
缺乏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元素会加重患者体内组织的损伤,影响压疮的康复。
8. 配合康复治疗对于已经出现压疮的患者,及时进行康复治疗也非常重要。
保持患部清洁,定期更换敷料,避免感染是治疗的关键步骤。
9. 家属参与在护理工作中,家属的参与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家属可以一起配合进行体位转换、清洁护理等工作,提高预防和治疗的效果。
10. 护理团队的作用在医院或养老院等医疗机构中,护理团队的作用不可忽视。
护士、康复师、营养师等专业人员可以共同合作,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11. 持续教育在护理工作中,知识更新也是非常关键的。
护士需要定期接受培训,学习新的压疮治疗方法,提高护理质量。
12. 总结在护理工作中,对于压疮的预防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通过加强患者皮肤评估、体位转换、清洁护理、营养支持等多项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减少压疮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压疮发生防范预案标题:压疮发生防范预案引言概述:压疮是一种常见但严重的医疗并发症,特殊是对于长期卧床或者坐着的患者来说。
预防压疮的发生至关重要,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来降低患者发生压疮的风险。
本文将详细介绍压疮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匡助医护人员和患者有效预防压疮的发生。
一、了解压疮的原因1.1 压力:长期的压力会导致皮肤受损,形成压疮。
1.2 磨擦:皮肤与床单或者衣物磨擦会导致皮肤表面受损,增加压疮的风险。
1.3 湿度:患者长期处于潮湿环境下,皮肤易受损,易发生压疮。
二、预防压疮的措施2.1 定期翻身:长期卧床或者坐着的患者应定时翻身,减少局部压力。
2.2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可以减少细菌感染,降低发生压疮的风险。
2.3 使用合适的床垫:选择适合患者体型和健康状况的床垫,减少对皮肤的压力。
三、皮肤护理3.1 保持皮肤水分:保持皮肤水分可以增加皮肤的弹性,减少皮肤干燥和受损的可能性。
3.2 使用护肤品:选择适合患者肤质的护肤品,保护皮肤免受外界刺激。
3.3 定期检查皮肤:定期检查患者的皮肤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
四、饮食调理4.1 补充足够的营养:患者需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和维生素,促进皮肤修复和再生。
4.2 控制血糖:糖尿病患者需要控制血糖水平,减少糖尿病对皮肤的伤害。
4.3 饮食均衡:均衡饮食可以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减少感染的风险。
五、定期评估5.1 定期评估患者的压疮风险:根据患者的健康状况和生活方式,评估患者发生压疮的风险。
5.2 制定个性化的预防方案: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预防压疮方案,针对性地进行预防。
5.3 定期监测效果:定期监测预防措施的效果,及时调整和改进预防方案。
结论:通过了解压疮的原因、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进行皮肤护理、饮食调理以及定期评估患者的压疮风险,可以有效预防压疮的发生。
医护人员和患者应该共同努力,做好压疮的预防工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压疮发生防范预案引言概述:压疮是指由于长时间的压迫,导致皮肤和组织受损的一种常见并发症。
预防和管理压疮对于保护患者的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阐述压疮发生的原因和预防措施。
一、了解压疮发生的原因1.1 长时间的压力:长时间的压迫会导致皮肤和组织缺血缺氧,从而引发压疮的发生。
1.2 摩擦和剪切力:摩擦和剪切力会导致皮肤表面的细胞破裂和损伤,增加压疮的风险。
1.3 湿度和湿润:患者长时间处于潮湿的环境中,容易导致皮肤软化和易损伤,增加压疮的发生。
二、预防压疮的措施2.1 定期翻身:对于长时间卧床的患者,定期翻身可以减少压力集中在特定部位,降低压疮的发生风险。
2.2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保持患者皮肤清洁干燥,可以减少湿度和湿润对皮肤的损伤,预防压疮的发生。
2.3 使用合适的床垫和坐垫:选择合适的床垫和坐垫,能够减少摩擦和剪切力对皮肤的损伤,降低压疮的风险。
三、压疮的早期识别和管理3.1 定期皮肤评估:定期对患者的皮肤进行评估,及时发现和处理早期的皮肤损伤,防止压疮的进一步发展。
3.2 保持皮肤健康:加强皮肤护理,保持皮肤的健康状态,可以减少皮肤易损伤,预防压疮的发生。
3.3 使用适当的敷料:对于已经出现压疮的患者,使用适当的敷料进行伤口的处理,促进伤口愈合,防止感染的发生。
四、培训和教育4.1 培训医护人员:医护人员应接受相关培训,了解压疮的预防和管理知识,提高对压疮的认识和处理能力。
4.2 患者和家属教育: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相关教育,提醒他们关注皮肤健康,合理预防压疮的发生。
4.3 建立压疮预防团队:建立专业的压疮预防团队,定期开展培训和教育活动,提高整个医疗机构对压疮的防范意识。
结论:通过了解压疮发生的原因,采取预防措施,早期识别和管理压疮,以及进行培训和教育,可以有效降低压疮的发生率。
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应共同努力,加强对压疮的防范和预防工作,保护患者的健康。
患者皮肤压疮预防及报告制度一、背景介绍患者皮肤压疮是指由于长时间接受压迫,导致皮肤组织缺血、缺氧、坏死的病理性损伤。
它是医疗机构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临床上对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为了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保障患者的健康和安全,本文旨在建立患者皮肤压疮预防及报告制度。
二、预防措施1. 严格评估患者的风险等级针对每位患者,医护人员应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
评估指标包括患者的年龄、营养状况、活动水平、慢性疾病等,以便精准判断其患病风险。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如定时翻身、使用垫圈等。
2. 加强患者皮肤护理患者的皮肤容易受到外界刺激,增加压疮的发生概率。
医护人员应保持患者皮肤的清洁和湿润,避免过度清洁和摩擦。
对于糖尿病、老年患者等高风险人群,应加强对皮肤护理的关注。
3. 选择适当的床垫及压力释放装置床垫对于预防压疮起到关键作用。
医疗机构应选用符合标准的床垫,包括气垫床、泡沫床垫等。
并对不同等级的压力释放装置进行分类使用,更好地保护患者的皮肤。
4. 配合营养支持患者合理的营养摄入对于皮肤健康至关重要。
医护人员应配合患者的营养需求,根据专业的膳食指导,合理安排患者的饮食,增加营养物质的摄入。
三、报告制度1. 建立患者压疮报告表医疗机构应当建立统一的患者压疮报告表格,记录患者皮肤压疮的发生情况。
报告表格应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压疮等级等必要信息。
医护人员在发现或确认患者患有压疮后,应及时向上级汇报,并将相关信息填写到报告表格中。
2. 压疮情况报告的流程医疗机构应明确压疮情况报告的流程,确保信息的及时准确传递。
一般的流程包括医护人员发现压疮后,立即向值班护士报告,并上报给科室负责人。
科室负责人收到报告后,需追踪压疮的处理情况,并做出相应的纠正措施。
3. 报告数据的分析与反馈医疗机构应定期对患者压疮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
报告数据可以提供给相关科室进行进一步研究,并进行相关的干预措施。
压疮发生防范预案引言概述:压疮是一种常见的医疗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进程。
为了减少压疮的发生,医疗机构和护理人员需要制定有效的防范预案。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出发,详细阐述如何制定和执行压疮发生防范预案。
正文内容:1. 评估和识别高危人群1.1 定期评估患者的压疮风险等级1.2 识别高危患者的特征和因素1.3 了解患者的病史和病情,及时调整护理计划1.4 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与医疗团队共同评估和识别高危人群1.5 培训护理人员,提高他们对高危人群的识别能力2. 有效的压力分散和减轻2.1 使用合适的床垫和床垫覆盖物2.2 定期更换体位,避免长期保持一个姿式2.3 使用特殊的护理技术,如旋转护理和体位调整2.4 鼓励患者主动活动,避免长期卧床不动2.5 教育患者和家属,提高他们对压力分散和减轻的重要性的认识3. 皮肤护理和保湿3.1 定期检查皮肤,及时发现和处理皮肤问题3.2 使用温和的清洁剂和保湿剂3.3 避免使用刺激性的药物和化学物质3.4 培训护理人员,提高他们对皮肤护理和保湿的知识和技能3.5 鼓励患者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定期洗澡和保持干燥清洁4. 营养和水分管理4.1 提供均衡的营养饮食,包括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4.2 鼓励患者多饮水,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4.3 定期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及时调整饮食计划4.4 培训护理人员,提高他们对营养和水分管理的认识和技能4.5 与营养师和饮食科医生密切合作,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计划5. 教育和培训5.1 向患者和家属提供关于压疮的教育和宣传5.2 培训护理人员,提高他们对压疮发生防范的意识和能力5.3 定期组织研讨会和培训课程,更新护理人员的知识和技能5.4 建立良好的团队合作和沟通机制,促进知识和经验的分享5.5 定期评估和监测防范预案的执行效果,及时调整和改进总结:压疮发生防范预案的制定和执行是减少压疮发生的重要措施。
通过评估和识别高危人群、有效的压力分散和减轻、皮肤护理和保湿、营养和水分管理以及教育和培训等五个方面的措施,可以有效地预防和减少压疮的发生。
手术室压疮防护制度
一、术前评估
(一)术前访视时详细询问患者:皮肤是否容易过敏、受伤后是否容易愈合。
第一次检查患者全身皮肤情况,特别是身体受压部位的皮肤情况。
有异常情况要详细记录于手术患者术前访视单备注栏中。
(二)大脏器移植手术患者和手术难度高且时间长的患者,全身营养情况差、糖尿病、过度消瘦、过度肥胖的患者,需填写压疮护理预报单。
二、术中护理
(一)手术当天第二次检查患者全身皮肤情况。
(二)正确放置手术体位。
患者全身骨隆突和皮肤受压部位均用软垫保护。
接触皮肤的床单要保持平整、干燥。
(三)正确放置电刀的负极板。
(四)在不影响手术操作及无菌原则的情况下,巡回护士可适当对患者受压部位做局部按摩;对于手术时间长、术中病情不稳定且不宜做局部按摩的患者,考虑可能发生压疮的可在手术安全核查单备注栏中注明。
三、术后护理
(一)手术后患者及时恢复成平卧位,去除电刀的负极板时特别要检查该处皮肤有无灼伤。
第三次检查患者的皮肤情况,特别是身体受压部位的皮肤情况,如有问题及时对症处理,报告护士长,详细记录并与病房护士交班。
(二)手术后患者若因特殊原因暂时不能搬运到另外的手术床,而手术床单
潮湿的,应设法加铺床单或更换床单,并保持床单平整。
三、本制度自2021年xx月xx日起施行。
手术室预防压疮管理工作规范
1、术前对患者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的评估,对高分值的高危患者进行严密的护理和观察。
2、合理放置体位,因尾骶部和足跟部是人体承受压力最大的部分,所以在放置体位时要着重注意这些部位的合理放置,避免局部受压。
同时在放置手术体位时要符合人体力学原理,避免发生在侧卧位时两膝间垫枕增加下肢压力。
3、使用合理的体位枕,合理放置衬垫物和支撑物。
安置体位应着重注意各种衬垫物和支撑物的放置位置、支撑点、着力点和固定点,要满足手术和患者的需要,保证患者的呼吸循环、神经系统的功能不受损害。
在使用约束带时也要加衬垫,且松紧适宜。
4、保护受压部位的皮肤,将润宝(石蜡油)预先涂于患者受压的皮肤处,使之在受压皮肤上形成一层油性保护膜,保持皮肤正常屏障功能。
5、定时给受压部位进行减压按摩,当手术超过1 h,在不影响手术操作的前提下,对受压部位进行减压按摩,以减轻局部受压,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6、护理操作规范,避免损伤皮肤,在摆放体位及其它护理操作时动作轻柔,特别是受压部位,避免拖拉等动作造成皮肤表皮的损伤,同时还应避免受压部位皮肤的意外损伤。
7、保持患者的正常体温,术中将手术室的温度控制在22 ℃~
25 ℃,使用棉被、毛毯等遮盖物保持患者的体温,在冲洗胸腹腔时使用温热冲洗液。
8、术中加强对患者皮肤情况的观察,在不影响手术的前提下每2 h帮助患者放松约束带,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9、术毕根据受压部位皮肤的情况用酒精按柔受压部位,使局部营养状况得到改善,酌情延长患者逗留时间15-30分钟。
压疮预防制度
患者住院期间积极消除诱发因素,护士工作中做到“六勤”:勤观察、勤翻身、勤按摩、勤擦洗、勤整理、勤更换。
每班切实落实防范措施,并对皮肤情况严格交接班。
一、避免局部组织长期受压:
1、有压疮危险的患者建立翻身卡,定时翻身。
2、保护骨隆突出处和支持身体空隙处。
3、正确使用石膏、绷带及夹板固定。
二、避免摩擦力和剪切力的作用。
三、避免局部潮湿等不良刺激。
四、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1、对长期卧床患者,每日进行全范围关节运动,维持关节的活动性和肌肉紧张,促进肢体血液循环,减少压疮的发生。
2、检查、按摩受压部位,定期为患者进行温水擦浴,全身按摩。
五、改善机体营养状况,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摄入高蛋白、高热量饮食,必要时输血、血浆或人体白蛋白,同时补充足够的矿物质和维生素。
尤其是维生素C。
以增强机体抵抗力和组织修复能力。
不能进食的患者,考虑由静脉补充。
六、健康教育:向患者及家属介绍压疮发生、发展、及预防,治疗护理的一般知识。
预防压疮的注意事项压疮是指因长期压迫引起皮肤和组织缺氧及损伤的一种皮肤病。
它常见于长期卧床的患者,特别是老年人和行动不便的人群。
压疮的治疗难度较大,并且患者的生理和心理痛苦也较大。
因此,预防压疮十分重要。
以下是预防压疮的一些注意事项。
1. 保持皮肤的干燥和清洁:保持患者的皮肤清洁干燥是预防压疮的重要措施。
保持皮肤的清洁可以防止细菌的滋生,而保持皮肤的干燥可以减少摩擦和增加皮肤的耐受力。
2. 定期转身和换床位:长期卧床的患者需要定期转身和换床位,减少长时间的压迫,分散压力,促进血液循环。
转身的频率和姿势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进行调整。
3. 使用床垫和坐垫:合适的床垫和坐垫可以减少对皮肤的压力。
选择具有适当硬度和弹性的床垫和坐垫,可以减少对皮肤的摩擦和剪切力。
4. 注意饮食和营养:合理的饮食和营养摄取对预防压疮有着重要影响。
患者应保持良好的营养状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增加皮肤组织的抵抗力和修复能力。
5. 观察和评估患者的风险因素:通过对患者的身体状况、活动能力和营养状况等进行评估,了解患者的压疮风险,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对高风险的患者需密切观察,定期评估。
6. 锻炼和康复训练:适度的锻炼和康复训练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肌肉力量和活动能力,减少长期卧床对皮肤的压力,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
7. 维持适宜的室温和湿度:适宜的室温和湿度有助于皮肤的正常代谢和新陈代谢。
过低或过高的室温和湿度可能对皮肤产生负面影响,增加压疮的发生风险。
8. 预防感染:预防感染也是预防压疮重要的一环。
及时处理和控制感染,减少细菌对皮肤组织的伤害,增加皮肤的耐受力。
9. 定期评估压疮的风险和发展情况:对患者进行定期的评估,了解压疮的风险和发展情况,及时采取预防和治疗措施。
10. 提供良好的心理支持:压疮对患者身体和心理都会产生负面影响。
提供良好的心理支持,帮助患者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有助于预防和治疗压疮。
综上所述,预防压疮需要综合多种措施和注意事项。
ICU患者压力性溃疡预防压力性溃疡是指长时间压迫或摩擦超过人体组织耐受能力而引起的皮肤和组织损伤的病症。
在医院的重症监护室(ICU)中,患者往往无法主动改变体位或移动身体,容易出现压力性溃疡。
预防压力性溃疡对于ICU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床位选择、体位转换、皮肤护理等方面,全面介绍ICU患者压力性溃疡的预防措施。
一、床位选择选择合适的床位对于预防压力性溃疡非常重要。
首先,应该避免将患者安置在冷风吹过或有窗户的位置,防止患者受到寒风的刺激。
其次,床位的硬度也需要考虑。
过硬的床垫容易产生高压力区域,增加溃疡发生的风险。
因此,选择适度柔软并能够缓解压力的床垫非常重要。
二、体位转换由于ICU患者多为卧床不起的病患,长时间处于相同的体位容易造成部分组织的缺血和缺氧,增加发生压力性溃疡的风险。
因此,进行定期的体位转换是预防压力性溃疡的重要措施之一。
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嘱,合理安排体位转换的时间和方法。
通常建议每两小时进行一次体位转换,并注意保持患者的肢体处于正确的位置,避免过度压迫或摩擦。
三、皮肤护理有效的皮肤护理是预防压力性溃疡不可或缺的环节。
医护人员应定期检查患者的皮肤状况,发现任何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在患者浮肿或潮湿的部位,应保持皮肤的清洁和干燥。
使用温水和中性洗液进行清洗,并避免使用过热的水或有刺激性的洗涤剂。
另外,患者的皮肤应保持充分的滋润。
可以使用专门的皮肤保湿剂,避免皮肤过于干燥,增加其抵御压力的能力。
四、减轻压力除了上述措施,减轻压力也是预防压力性溃疡的重要方面。
医护人员应随时调整患者的姿势,减轻压力所集中的部位。
可以使用特殊的垫子和枕头,改变患者的体位,减少压力分布。
另外,在患者需要动手术或其他操作时,应尽可能使用无创伤的操作方式,减少对皮肤的损伤和压迫。
总结起来,预防ICU患者压力性溃疡需要从床位选择、体位转换、皮肤护理、减轻压力等多个方面综合考虑。
通过合理的床位安排,定期的体位转换,有效的皮肤护理和减轻压力,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患者发生压力性溃疡的风险,提高其康复质量。
预防压疮操作规范标题:预防压疮操作规范引言概述:压疮是一种常见但可预防的医疗并发症,对于卧床或者长期坐着的患者来说尤其重要。
预防压疮的操作规范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减少医疗费用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定期翻身1.1 确定翻身频率: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风险评估确定翻身频率,普通建议每2-4小时翻身一次。
1.2 翻身技巧:在翻身时应避免磨擦皮肤,可使用护士或者护理员的匡助,注意保持患者的身体平衡。
1.3 观察皮肤情况:翻身后应子细观察患者的皮肤情况,发现异常应及时处理。
二、保持皮肤清洁2.1 使用温水清洁皮肤:避免使用过热或者过冷的水清洁皮肤,使用温水和温和的皂液进行清洁。
2.2 避免磨擦:清洁皮肤时应轻柔动作,避免过度磨擦,特别是对于易受压部位的皮肤。
2.3 保持皮肤干燥:清洁后应用柔软毛巾轻轻拭干皮肤,避免皮肤长期处于潮湿状态。
三、使用合适的床垫3.1 选择适当的床垫:根据患者的体重和活动能力选择合适的床垫,避免过硬或者过软的床垫。
3.2 定期更换床单:定期更换床单和床垫套,保持床上环境清洁干燥。
3.3 使用防压疮床垫:对于高危患者,可考虑使用防压疮床垫,减少长期压迫皮肤的风险。
四、保持营养均衡4.1 补充蛋白质:蛋白质是皮肤修复和再生的重要营养成份,患者应摄入足够的蛋白质。
4.2 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维生素C和锌等对于皮肤健康也非常重要,患者应保持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
4.3 增加水分摄入: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有助于皮肤的保湿和修复,患者应每天饮水量充足。
五、定期评估和记录5.1 风险评估:定期对患者进行压疮风险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调整预防措施。
5.2 记录皮肤情况:护理人员应定期记录患者的皮肤情况,包括颜色、温度、湿度等,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5.3 定期培训:护理人员应接受定期的预防压疮操作规范培训,提高对于压疮预防的认识和技能。
结论:预防压疮的操作规范是一项综合性工作,需要全体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
通过规范的操作和细致的护理,可以有效降低患者患压疮的风险,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如何预防ICU患者的压疮ICU(重症监护室)患者由于长时间躺卧,活动受限,身体虚弱等原因,往往容易出现压疮问题。
预防ICU患者的压疮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医疗效果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介绍一些有效的预防措施,以降低ICU患者出现压疮的风险。
1. 确保床垫和床单的质量床垫和床单对于缓解压力、保护皮肤很关键。
在应对ICU患者的压疮预防中,选择高质量的床垫和床单至关重要。
床垫应选择具有良好回弹性和体温调节功能的医用床垫。
床单应选择柔软舒适,透气性好的纯棉材质,避免使用合成材质,以减少对皮肤的刺激。
2. 保持患者皮肤清洁与保湿ICU患者通常无法自行更换体位,容易滋生细菌,导致感染。
因此,保持患者的皮肤清洁是预防压疮的关键措施之一。
每天定时给患者进行清洁护理,使用温水和适宜的皂基洗剂轻柔清洁皮肤,并注意用清洁巾轻拭皮肤皱褶处。
在清洁后,涂抹适量的保湿剂,以保护皮肤的水分,预防皲裂,避免皮肤干燥导致的压疮。
3. 定期更换体位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容易造成局部压力集中,进而导致压疮。
对于ICU患者,因其活动受限,需要依靠护理人员进行定期体位转换。
建议每2小时更换一次体位,通过改变患者的躺卧姿势,减少对特定部位的持续压力,使得压力均匀分布在不同的部位上,从而降低压疮风险。
4. 合理饮食和补充营养合理的饮食和营养摄入对于ICU患者的康复和压疮预防至关重要。
首先,需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年龄和营养需求,制定出合理的膳食方案。
其次,保证膳食的多样性,提供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
此外,适当增加患者的水分摄入,维持皮肤的水分平衡,有助于预防皮肤疾病的发生。
5. 加强患者皮肤观察和评估定期观察和评估患者的皮肤状况,及时发现和干预可能产生压疮的部位。
特别关注身体易受压的部位,如脊椎、骨骼突起部位等,随时做好记录。
一旦发现红肿、水疱、溃疡等异常症状,应立即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
6. 应用压疮预防器具在预防ICU患者压疮上,可以适当应用一些压疮预防器具。
手术室压疮管理制度压疮,也被称为压力性溃疡,是由于身体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导致血液循环不畅,局部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形成的组织溃烂坏死。
手术室作为医疗护理的重要场所,对于预防压疮的管理制度有着严格的要求。
本文将就手术室压疮管理制度进行探讨。
一、压疮的风险评估压疮的风险评估是预防压疮的第一步。
手术室应建立压疮风险评估与记录系统,对所有手术患者进行全面的压疮风险评估。
评估应包括患者的年龄、体重、活动能力、营养状况、皮肤状况以及手术的部位和时间等因素。
根据评估结果,确定是否需要采取预防措施以及采取何种预防措施。
二、预防性护理措施1、保持皮肤清洁和干燥:保持皮肤清洁和干燥是预防压疮的关键。
在手术前,应对患者进行全身清洁,并更换清洁的手术服。
在手术过程中,应注意保持患者的皮肤干燥,避免潮湿环境。
2、定期改变体位:在手术过程中,应根据手术需要,每隔一段时间改变患者的体位,以减轻局部组织的压力。
3、使用保护器具:对于有压疮风险的患者,手术室应使用适当的保护器具,如减压垫、减压床单等,以减轻压力。
4、营养支持:对于营养不良的患者,手术室应提供必要的营养支持,以增强患者的皮肤抵抗力。
三、压疮的监测与记录手术室应建立压疮监测与记录系统,对已经发生的压疮进行及时记录和处理。
记录应包括压疮的部位、大小、深度、颜色、是否有渗出物以及处理措施等信息。
同时,应根据压疮的发展情况,及时调整治疗和护理措施。
四、培训和教育手术室应对医护人员进行压疮预防和管理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压疮预防意识和技能水平。
培训和教育应包括压疮的形成机制、风险评估方法、预防措施、处理方法等内容。
五、总结与展望手术室压疮管理制度是保障手术患者健康的重要措施之一。
通过建立全面的压疮风险评估与记录系统,采取预防性护理措施,加强压疮的监测与记录以及培训和教育等措施,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治疗压疮。
然而,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术室应不断完善和优化压疮管理制度,提高压疮预防和管理的效果和质量。
智汇自我·防治Family life guide -47-彭炼君 (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手术室)压疮是病人手术中很多见的一个问题,是因为在压力、摩擦力或者是剪切力的影响下,使病人骨头隆起部位皮肤或是组织受到了一定损害。
做好压疮的预防工作对病人身体康复非常重要,有效的预防及护理可减轻病人的疼痛,降低压疮的发生,促进病人身体的恢复。
下面我们一起了解下如何预防术中压疮。
造成压疮的机制(1)压力的影响:压疮的出现与压力和压力的作用时间有着很大关系,而且也会受到病人皮肤的耐受力以及支持结构的影响。
(2)如果病人身体同时受到压力、剪切力和摩擦力的影响,这些力在不同部位产生作用,病人身上就会发生多处损伤。
(3)外在因素的影响:主要有摩擦力、剪切力以及环境潮湿等作用下而引发的压疮。
(4)内在因素的影响:主要包含有病人的年龄、体重、自身活动量较少、病人患有代谢性疾病以及有营养不良等问题。
引起压疮的原因(1)病人自身素质存在的问题。
(2)病人手术时体位摆放不正确造成的。
(3)与病人手术的总体时间有很大关系:如果手术延续很长时间,组织以及骨头隆起处皮肤受到损害的风险就会越大。
但这也不是说所有手术时间较长的病人都会得压疮。
(4)与病人手术时使用的麻醉药有很大关系:麻醉药会抑制病人的自主神经系统,病人可能会发生血压降低或是血管扩张等问题,这样就会影响病人组织的血液灌注,当组织灌注变少后,就会引发压疮。
如何预防术中出现压疮?压力方面的预防(1)使用体位垫减少压力:病人进行手术时,可以根据情况选择适合的泡沫垫或是水袋等来保护容易受压的部位,这样可有效扩大病人的受压力面,使局部受压的压强明显变小,降低压疮的发生。
(2)手术时给病人用体位用具:在对病人进行手术时可使用一些能够减少压疮发生的用具,如常用的温性敷贴,可对病人容易发生压疮部位起到很好的保护效果。
(3)适当调整病人受压的位置:如果病人的手术需要很长时间,那么手术进行过程中,手术室护士经过主治医生的允许,对手术床角度做出适宜调整,比如稍稍偏向左侧倾斜点或是偏向右侧倾斜点。
一、压疮的预防措施
1.术前访视时,了解患者皮肤特点。
2.术前查对时,对患者作全身状况及皮肤情况评估。
制定个案皮肤护理计划并实施:(可能含以下内容。
1.病情致皮肤损伤非常难免,或术中情况变化时,向护士长申请褥疮预报。
(>6小时丶高龄,瘦,被迫体位>4小时)。
3、用气垫床。
4、贴褥疮膜,局部涂石蜡油。
(保护、支持皮肤,提高耐磨力和抗张力)术后酌情保留揭去。
揭去时方法要得当一向四周轻轻拉起。
5、安置体位时,动作轻、稳、准,避免皮肤张力过大,避免垫单或者皮肤皱褶,避免皮肤受压到剪切力。
(体位安置好后,可以于受压部位上下端轻轻抬起患者,然后稳稳放下。
)
6、调节手术床前后倾角度,减轻受压部位支重力。
7、消毒皮肤时候,注意消毒剂勿过多,避免渗入灼伤皮肤,发现渗入立即擦除
8、尽力保持床单及垫单干燥。
9、做好术中患者的保暖措施,尽量减少暴露,以增加皮肤的受压耐
受。
10、电极板粘贴在离手术较近且肌肉、血管丰富的部位,术中保持清
洁、干燥、防止灼伤皮肤。
11、对体弱、消瘦、水肿的病人,在受压局部垫软枕,以防止骨突处皮肤过度受压
12、术中加强对受压皮肤的观察,必要时对特殊着力点部位予以按
摩。
13、实施术中按摩护理。
两种时间隔方案备选:根据具体情况选择1或2。
1、卧定后2小时第一次按摩,以后每小时按摩。
2、卧定后每小时按摩。
(颈椎手术必用)颈、腰、脊柱俯卧患者头按摩的含义及手:
1抬起受压部位,缓解血运障碍。
2改变支重。
3适度力按摩,避免摩擦。
4、评估加垫的位置及效果。
5、如实随时记录皮肤护理情况,含提出按摩的次数和时间
6、经常与清醒患者沟通,了解及感受,及时给予适当护理和应对知道。
术后评估及处理
术后评估及处理:
对患者做全身状况及皮肤情况评估。
有压红的处理:当场按摩致恢复基本正常,并涂以碘伏。
有明显压迹的处理:当场按摩,涂以碘伏,并向病房交班。
比压迹更严重的情况或拿不准的情况的处理:当场处理同时报告护士长或其他高年资同事请求指导。
14、如发生压疮按护理部制定的皮肤压力登记报告制度上报并留存记录。
二、手术压疮发生的因素
1.手术体位
2.手术时间手术持续时间是组织损伤的重要指标。
手术时间超过4小时,组织损伤的风险将增加两倍。
手术持续时间并不总是产生压疮的首要预示。
3.手术患者自身
4.麻醉麻醉使用的所有药物都会抑制植物神经系统,导致一定程度的血管扩张,血压降低,而血压降低会导致组织灌注减少。
麻醉和手术低体温的综合作用导致灌注减少。
5. 易受损伤的手术患者65岁或65岁以上的患者压疮发生率最高。
老人的肤更可能遭受组织损伤,因为老人的皮弹性更差,真皮更薄,胶原、肌肉和脂肪组织更少。
三、常见手术体位的重点保护部位和摆放要点
(一)平卧位平卧位摆放重点保护部位:枕部、骶尾部、足跟部。
摆放要点:
1. 避免头部的过伸或过屈;
2. 约束手臂的单子要保持平整,不能在身体下形成皱褶;
3. 双腿分开,避免两腿相互接触使用单极电刀时造成烧伤
4. 重点保护部位采取相应保护措施
(二)俯卧位俯卧位重点保护部位:前额、髂前上嵴、膝关节、足尖、眼睛、鼻尖
摆放要点:
1. 保护好病员的眼睛,避免角膜的损伤;
2. 腋下加软垫或水袋,避免腋神经受压;
3.双上肢置于头部上方,固定好手的位置;
4. 膝部及足背部给予软垫或水袋保护,约束带不要压迫腘窝部 5 .重点保护部位采取相应保护措施。
(三)侧卧位侧卧位重点保护部位:耳廓、肩部、肘部外侧、髂嵴、膝关节外侧、足尖、眼睛、受压侧外踝、女病人的乳房。
摆放要点
1. 头部下使用薄垫,使颈椎与身体轴线一致
2. 腋下加软垫或水袋,避免腋神经受压
3. 侧卧固定器选择支点的位置是腰骶部和耻骨联合,注意保护与身体接触的地方;
4. 双腿间放置泡沫垫,应放置在大腿根部,充分将两腿分开;
5 .肾侧卧位时,上腿伸直,下腿弯曲;同时注意将腰放在腰桥的位置;
6.胸侧卧位时,上腿弯曲,下腿伸直;
(四)截石位传统截石位重点保护部位:枕部、双侧肩胛部和骶尾部、腘窝。
摆放要点:
1. 调整腿架合适的高度;双腿外展时,避免外旋;
2. 腿架上加软垫,避免腿架边缘压迫腘窝;
3. 双手自然放于身体两侧;
4. 臀部置于床缘或略出床缘
5. 重点保护部位采取相应保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