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封件基础知识教学文稿
- 格式:ppt
- 大小:2.87 MB
- 文档页数:73
机械基础精品课程教案9. 2 机械密封常识【课题名称】机械密封常识【教学目标与要求】一.知识目标1.了解机械密封的作用、种类、性能和用途。
2.熟悉常用机械密封装置。
二.能力目标能够根据工作条件正确使用密封装置。
三.教学要求使学生了解机械密封的种类、特点及用途。
【教学重点】机械密封的作用【难点分析】【教学方法】讲授为主,配以课件或录像演示,与学生共同回忆实习中所见到的机械密封方式。
【学生分析】如果学生已有实习的经历,应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一起分析学习本次课的内容,否则单纯讲授不会有兴趣,多设疑问?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多给互动的机会效果会更好些。
【教学安排】1学时(45分钟)【教学过程】一.检查旧课掌握情况及讲评作业二.导入新课设问:机器为什么要加入润滑油?润滑剂有哪几种?各有什么特性?润滑的方法又有哪些?如何防止润滑油、脂外泄?三.讲解新课机械密封的目的是阻止润滑剂和工作介质泄漏,以及灰尘和水分侵入机器。
机械密封的方法有接触式和非接触式两种。
接触式机械密封的轴与静止的机座之间相接触,但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其它密封件。
按密封件的不同分为:1.毡圈密封将毛毡制成密封条挤入轴承盖的密封凹槽圈内,靠毡圈贴紧贴转轴,由于毛毡较软,与轴之间不会形成摩擦,达到阻止润滑剂泄漏的作用。
但只能应用在压力较小的场合,如常见的减速器的密封。
其特点是结构简单,成本低,能起到密封的效果。
2.唇形密封圈密封在轴承盖内镶入橡胶密封圈,靠贴橡胶密封圈紧贴转轴,形成密封。
由于橡胶密封圈具有一定的强度,能承受较大的压力,一般可达2.5MPa。
安装时需注意橡胶密封圈的唇口要对准压力较高的箱体内,才能起到密封的效果。
相比之下,唇形密封圈密封的摩擦阻力要比毡圈密封大一些。
3.机械密封橡胶密封圈的动环和静环之间用弹簧支撑,使摩擦面保持一定的压力,防止润滑剂外泄。
它所能承受的压力比唇形密封圈密封还要大一些。
4.非接触式密封轴与静止的机座之间不直接接触,存在一定的间隙。
密封基础知识密封是指在两个相对运动的部件之间的接合处,通过其中一种方式形成的一种静止液态或固态的物质层,用于防止介质泄漏或外部环境的杂质进入。
密封系统广泛应用于机械设备、汽车、飞机、船舶等领域中。
基本结构密封的基本结构包括密封件和密封座。
密封件是指用于保持密封效果的零件,包括密封圈、密封垫片、密封条等。
密封座是指安装在设备上的表面,用于接受密封件的压力,保证密封件与设备的接触平面良好。
常见的密封件有以下几种形式:1.密封圈:密封圈是一种环形零件,通常用于密封液体或气体的介质。
密封圈的材料一般为橡胶、金属、聚四氟乙烯等,根据密封圈的用途和工作条件选择不同的材料。
常见的密封圈有O型圈、U型圈、Y型圈等。
2.密封垫片:密封垫片是一种用于填补接合面间隙的密封件,通常用于静态密封。
密封垫片的材料一般为金属、柔性石墨、鸭子木等。
常见的密封垫片有平垫片、波纹垫片、渐进垫片等。
3.密封条:密封条是一种条状密封件,通常用于防止液体或气体在设备连接处的泄漏。
密封条的材料一般为橡胶、塑料等。
常见的密封条有胶质密封条、塑料密封条等。
密封座可以根据不同应用场景的需要选择不同的材料和结构形式。
常见的密封座有以下几种:1.平面密封座:平面密封座用于两个平行的表面之间的密封,通常使用金属或塑料材料制成。
2.凸缘密封座:凸缘密封座用于连接两个法兰之间的密封,通常使用金属制成。
凸缘间的密封则通过紧固螺栓来实现。
3.圆锥密封座:圆锥密封座用于两个圆锥表面之间的密封,通常使用硬质合金等材料制成。
4.滑动密封座:滑动密封座用于两个相对移动的零件之间的密封,通常使用特殊润滑材料制成。
密封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密封件与密封座之间的接触面形成一个闭合的密封介质层,阻止介质泄漏或外界杂质的进入。
密封的效果取决于密封件和密封座之间的接触压力、密封件的弹性、材料的选择以及接触面的处理等因素。
在实际应用中,密封件和密封座的选择要根据工作条件和介质的性质来确定。
密封件相关知识培训资料前言:密封件是各种液压、气动设备的常用备件,也是保证设备运行状态良好的必要前提。
对于我们美芝公司来说,自动化程度较高,也就意味着设备对液压、气动等部件的密封应用相当的广泛,特别是高压、高温、冲击性大等比较恶劣工况,更加对密封件的要求提出了严格要求。
然而,大多同事对密封件的相关知识仅仅停留在比较感性认识上,甚至会油压密封件和气压密封件混乱使用,造成了很多不必要的后果,所以很有必要对密封件的相关知识做一个简单的培训。
希望大家看后有所了解,对日后的工作会有很大的帮助。
密封件按不同的用途,密封件大致是按下列的分类:1.按作用分类:分为轴用密封、孔用密封、防尘密封、导向环、固定密封、回转密封;2.按材料分类:分为橡胶、聚氨酯、工程塑料等。
3.按使用介质分类:油压用、气压用、普通水用等等。
一般使用密封圈注意以下常识:1.采购:选择信誉好的品牌或者长期合作的供应厂家及供应渠道,以保证在产品质量方面,能很好地把关,保持平稳的质量水平。
2.储存:密封件存放温度最好在摄氏30度以下,避免密封件产生高温老化;密封件必须存放在密封包装内,避免和空气中的水份或尘埃接触;密封件必须避开强光照射,避免密封件被空气中臭氧侵蚀或提早老化。
所以,建议用户在选择供货厂家或进入一家密封件商店采购时,必须察看密封件是否贮存妥当,及是否超过保存期限,否则不论密封件生产厂能提供如何高质量的密封件,送到用户手中的也可能只是已报废的密封件而已。
3.设计:在使用高质量的密封件的同时,很多用户为了减轻成本,或在不知道的情况下,在导向和防尘等其他环节选择了不适合的产品,从而产生泄漏或渗漏等问题。
4.安装:在安装密封件时,最重要的事项就是避免造成密封件的损坏,除了适合的光洁度、安全的倒角、去除毛刺,还有适当的工具,在安装途中还应避免粉尘沾在密封件表面,安装了密封件后如何适当放置,以避免损伤密封件,清洁的液压介质等。
5.使用:很多时配套用户在完成工序后,设备即使已通过了测试,送到用户使用一段日子之后,还是会有问题出现,一般情况下,可能是密封件选择不当,也可能是由于使用不当造成的,例如油温太高,导致密封件烧毁,可检查冷却系统是否操作正常,活塞杆表面是否有磨损而泄漏,检查液压油内是否有否碎屑,滤清器是否失效等等下面就以日本NOK液压密封件标准详细说明。
密封技术基础知识一、密封技术1.1泄露泄露是机械设备常产生的故障之一。
造成泄露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由于机械加工的结果,机械产品的表面必然存在各种缺陷和形状及尺寸偏差,因此,在机械零件联接处不可避免地会产生间隙;二是密封两侧存在压力差,工作介质就会通过间隙而泄露。
减小或消除间隙是阻止泄露的主要途径。
密封的作用就是将接合面间的间隙封住,隔离或切断泄露通道,增加泄露通道中的阻力,或者在通道中加设小型做功元件,对泄露物造成压力,与引起泄露的压差部分抵消或完全平衡,以阻止泄露。
对于真空系统的密封,除上述密封介质直接通过密封面泄露外,还要考虑下面两种泄露形式:渗漏。
即在压力差作用下,被密封的介质通过密封件材料的毛细管的泄露称为渗漏;扩散。
即在浓度差作用下,被密封的介质通过密封间隙或密封材料的毛细管产生的物质传递成为扩散。
1.2 密封的分类密封可分为相对静止接合面间的静密封和相对运动接合面间的动密封两大类。
静密封主要有点密封,胶密封和接触密封三大类。
根据工作压力,静密封由可分为中低压静密封和高压静密封。
中低压静密封常用材质较软,垫片较宽的垫密封,高压静密封则用材料较硬,接触宽度很窄的金属垫片。
动密封可以分为旋转密封和往复密封两种基本类型。
按密封件与其作用相对运动的零部件是否接触,可以分为接触式密封和非接触式密封。
一般说来,接触式密封的密封性好,但受摩擦磨损限制,适用于密封面线速度较低的场合。
非接触式密封的密封性较差,适用于较高速度的场合。
1.3 密封的选型对密封的基本要求是密封性好,安全可靠,寿命长,并应力求结构紧凑,系统简单,制造维修方便,成本低廉。
大多数密封件是易损件,应保证互换性,实现标准化,系列化。
1.4 密封材料1.4.1 密封材料的种类及用途密封材料应满足密封功能的要求。
由于被密封的介质不同,以及设备的工作条件不同,要求密封材料的具有不同的适应性。
对密封材料的要求一般是:1)材料致密性好,不易泄露介质;2)有适当的机械强度和硬度;3)压缩性和回弹性好,永久变形小;4)高温下不软化,不分解,低温下不硬化,不脆裂;5)抗腐蚀性能好,在酸,碱,油等介质中能长期工作,其体积和硬度变化小,且不粘附在金属表面上;6)摩擦系数小,耐磨性好;7)具有与密封面结合的柔软性;8)耐老化性好,经久耐用;9)加工制造方便,价格便宜,取材容易。
密封基础知识介绍分解目录一、密封技术概述 (2)1. 密封定义及作用 (3)2. 密封技术发展历程 (3)3. 密封技术应用领域 (5)二、密封基本原理及分类 (6)1. 密封基本原理 (7)2. 密封类型及特点 (9)(1)按密封结构分类 (10)(2)按密封材料分类 (12)(3)按密封作用分类 (13)三、密封基础知识介绍 (14)1. 密封件基本知识 (15)(1)密封件定义及功能 (17)(2)密封件种类与选用 (18)(3)密封件的材料选择 (18)2. 密封介质及选择 (19)(1)液体介质 (21)(2)气体介质 (21)(3)其他介质及选择要点 (22)3. 密封技术参数与要求 (23)(1)压力范围及允许泄漏量 (25)(2)温度范围及影响 (26)(3)转速与摩擦性能要求 (27)四、密封安装与维护知识 (28)1. 密封安装注意事项 (29)(1)安装前的准备事项 (30)(2)安装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31)(3)安装后的检查与验收 (32)2. 密封维护与管理 (32)(1)日常检查与维护 (34)(2)定期维护与保养 (35)(3)密封件的更换与报废标准 (35)五、密封故障分析及解决方法 (36)1. 密封故障类型及原因分析 (37)(1)常见密封故障类型 (39)(2)故障原因分析及排查方法 (40)2. 密封故障解决方法与预防措施 (41)一、密封技术概述密封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工程技术,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机械、化工、汽车、航空航天等。
密封技术的主要目的是防止介质(如液体、气体、固体颗粒)在特定空间或设备内发生泄漏,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提高工作效率,并保障人员安全。
密封技术涉及的领域广泛,涵盖材料科学、流体力学、热力学、摩擦学等多个学科。
密封技术按照不同的分类方式可以划分为多种类型,按照密封件的结构形式,可以分为静态密封和动态密封两大类。
静态密封主要用于固定位置的密封,如法兰连接处的密封垫、螺纹连接的密封剂等。
密封基础知识1.1泄露泄露是机械设备常产生的故障之一。
造成泄露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由于机械加工的结果,机械产品的表面必然存在各种缺陷和形状及尺寸偏差,因此,在机械零件联接处不可避免地会产纶间隙;二是密封两侧存在压力差,工作介质就会通过间隙而泄露。
减小或消除间隙是阻止泄露的主要途径。
密封的作用就是将接合面间的间隙封住,隔离或切断泄露通道,增加泄露通道中的阻力,或者在通道中加设小型做功元件,对泄露物造成压力,与引起泄露的压差部分抵消或完全平衡,以阻止泄露。
对于真空系统的密封,除上述密封介质直接通过密封面泄露外,还要考虑下面两种泄露形式:渗漏。
即在压力差作用下,被密封的介质通过密封件材料的毛细管的泄露称为渗漏;扩散。
即在浓度差作用下,被密封的介质通过密封间隙或密封材料的毛细管产生的物质传递成为扩散。
1.2密封的分类密封可分为相对静止接合面间的静密封和相对运动接合面间的动密封两大类。
静密封主要有点密封,胶密封和接触密封三大类。
根据工作压力, 静密封由可分为中低压静密封和高压静密封。
中低压静密封常用材质较软,垫片较宽的垫密封,高压静密封则用材料较硬,接触宽度很窄的金属垫片。
动密封可以分为旋转密封和往复密封两种基本类型。
按密封件与其作用相对运动的零部件是否接触,可以分为接触式密封和非接触式密封。
一般说来,接触式密封的密封性好,但受摩擦磨损限制,适用于密封面线速度较低的场合。
非接触式密封的密封性较差,适用于较高速度的场合。
1.3密封的选型对密封的基本要求是密封性好,安全可靠,寿命长,并应力求结构紧凑, 系统简单,制造维修方便,成本低廉。
大多数密封件是易损件,应保证互换性,实现标准化,系列化。
1.4密封材料1.4.1密封材料的种类及用途密封材料应满足密封功能的要求。
由于被密封的介质不同,以及设备的工作条件不同,要求密封材料的具有不同的适应性。
对密封材料的要求一般是:1)材料致密性好,不易泄露介质;2)有适当的机械强度和硬度;3)压缩性和冋弹性好,永久变形小;4)高温下不软化,不分解,低温下不硬化,不脆裂;5)抗腐蚀性能好,在酸,碱,油等介质中能长期工作,其体积和硬度变化小,且不粘附在金属表而上;6)摩擦系数小,耐磨性好;7)具有与密封面结合的柔软性;8)耐老化性好,经久耐用;9)加工制造方便,价格便宜,取材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