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教育科学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30.00 KB
- 文档页数:3
教育学自考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
A. 教育现象B. 教育规律C. 教育方法D. 教育政策答案:B2. 教育的本质属性是()。
A. 社会性B. 历史性C. 阶级性D. 传承性答案:A3. 教育学中,"隐性课程"是指()。
A. 学校正式课程之外的学习内容B. 学校环境和文化对学生的影响C. 学生自发组织的教学活动D. 教师私下教授的知识答案:B4.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个体认知发展的最高阶段是()。
A. 感觉运动阶段B. 前运算阶段C. 具体运算阶段D. 形式运算阶段答案:D5. 教育心理学中的“自我效能感”概念是由()提出的。
A. 阿尔伯特·班杜拉B. 卡尔·罗杰斯C. 亚伯拉罕·马斯洛D. 埃里克·埃里克森答案:A二、填空题1.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________。
答案: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当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这是因为学生之间存在着________的差异。
答案:个体3.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力量,其中“内在动机”是指学生出于对学习内容的________而产生的学习动机。
答案:兴趣或好奇心4. 根据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教育应当为学生提供“________”,以促进其认知发展。
答案:最近发展区5. 教育评估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改进教育和教学,其核心是对学生的________进行评价。
答案:学习成果三、简答题1. 简述教育的三大功能。
答案:教育的三大功能包括个体发展功能、社会适应功能和文化传承功能。
个体发展功能指的是教育通过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塑造个性来促进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
社会适应功能是指教育帮助学生适应社会生活,成为社会所需的人才。
文化传承功能则是指教育在传递文化、价值观和信仰方面的作用,保持社会文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标准预测试卷(一)-自考教育类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试卷与试题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教育研究方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在()A. 直觉观察时期之前B. 直觉观察时期C. 以分析为主的发展时期D. 系统综合发展时期答案:D2. 教育研究的最高水平是()A. 直觉观察水平B. 探究研究水平C. 迁移推广水平D. 理论研究水平答案:D3. 进行教育研究的起始环节是()A. 教育研究设计B. 文献检索C. 理论构思D. 选题答案:D4. 在取样的基本方法中,又叫类型抽样的是()A. 简单随机取样B. 系统随机取样C. 分层随机取样D. 整群随机取样答案:C5. 教育研究中最基本、最常用的一种研究方法是()A. 历史研究B. 观察研究C. 调查研究D. 实验研究答案:B6. 对某一调查对象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的特征变化进行调查,目的是了解研究对象前后的变化和差异情况,这是教育调查研究中的()A. 现状调查B. 相关调查C. 发展调查D. 预测调查答案:C7. 一个测验要能实际测出其所要测量的特性或功能的程度,这是对测量工具要求中的()A. 效度要求B. 信度要求C. 难度要求D. 区分度要求答案:A8. 首次提出“实验科学”概念的是()A. 罗吉尔•培根B. 弗朗西斯•培根C. 达•芬奇D. 伽利略答案:A9. 进行教育实验设计所用的符号中,表示一次测试或观察的是()A. XB. CC. 0D. R答案:C10. 从理性的抽象上升到理性的具体,目的是取同舍异,将具体概括为一般,这是基本思维逻辑方法中的()A. 分析B. 综合C. 归纳D. 演绎答案:B11. 由余果推余因,其结论具有或然性,是归纳分析主要方法中哪一方法的特点?()A. 求同法B. 求异法C. 共变法D. 剩余法答案:D12. 计算未分组数据标准差的公式是()A.B.C.D.答案:B13. 在方差分析中,可处理多个自变量与多个因变量相互关联的数据资料的统计技术是()A. 单因素方差分析B. 三因素方差分析C. 协方差分析D. 多元方差分析答案:D14. 教育研究报告中,列举参考的期刊所表述的主要项目和顺序是()A. 作者姓名、文章标题、期刊刊名和期号B. 文章标题、作者姓名、期刊刊名和期号C. 期刊刊名、文章标题、期号和作者姓名D. 文章标题、期刊刊名、期号和作者姓名答案:A15. 同一层次各指标只能是并列关系,这就要求在编制教育科研成果评价指标体系时要遵循()A. 一致性B. 独立性C. 可测性D. 可行性答案:B第二部分非选择题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6.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参考答案:(P4)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是按照某种途径,有目的、有计划地、系统地进行教育研究和构建教育理论的方式。
2023年自考专业(小学教育)《科学、技术、社会》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第1卷一.全考点综合测验(共20题)1.【单选题】试图描述科学知识体系内部结构的第一人是()A.开普勒B.培根C.圣西门D.亚里土多德2.【单选题】我国古代数学体系初步形成的标志是()A.《周髀算经》B.《九章算术》C.《数书九章》D.《黄帝九算算法细草》3.【多选题】从社会条件的角度看,STS产生和发展的主要社会土壤是()A.和平运动B.环境运动C.人权运动D.科学运动E.工业运动4.【单选题】古埃及人制作的木乃伊显示了当时()A.手工业技术B.医学水平C.书写技术D.数学水平5.【多选题】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主要是()A.科学技术对生产的影响B.科学技术对生活的影响C.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D.科学技术对人类思维的影响E.科学技术对家庭的影响6.【填空题】马克思指出,在其现实性上,人是一切______ 的总和。
7.【填空题】国际经济竞争和综合国力较量的焦点是______。
8.【单选题】生产力进步的主要标志是()A.生产资料所有制B.劳动工具的状况和水平C.生产关系的变革D.劳动产品的分配制度9.【单选题】美国的STS内容结构可称为()A.三元模式B.复合三元模式C.理论—应用模式D.研究—教育模式10.【多选题】交叉学科的特点有()A.研究问题的实践性B.研究成果的科学性C.研究主题的全球性D.研究对象的复杂性E.研究主体的群体性11.【多选题】下列文化中,产生于“两河流域”的是()A.古埃及文化B.巴比伦文化C.新巴比伦文化D.苏美尔文化E.古印度文化12.【单选题】科学发展模式主要有:综合实践模式、历史主义模式和()A.知识论模式B.研究纲领模式C.实用主义模式D.学科发展模式13.【填空题】实施科技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条件是通过STS教育提高全民的STS意识和STS______。
14.【单选题】第一次科学革命的起点是()A.粒子物理学提出B.星云说发表C.量子论提出D.天文学革命15.【填空题】科学活动的主要内容是实验和______。
自考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1.在科学研究中,下列属于观察研究的是()。
A.实验B.访谈C.观察D.问卷调查2.科学研究中,提出假设的依据主要是()。
A.已有知识和经验B.个人主观意识C.猜测和臆测D.随机假设3.下列属于科学研究的特征的是()。
A.主观性B.客观性C.主观与客观并存D.随意性4.科学研究中最重要的环节是()。
A.假设B.观察C.数据分析D.结论5.标准成立,即使相关观察和实验都不再支持起初的理论,科学家也仍然坚持原有理论或观点。
这是()。
A.科学直观性B.科学经验性C.科学竞争性D.科学秩序性二、简答/论述题1.论述科学研究中的可重复性原则及其重要性。
可重复性原则是科学研究中的基本原则之一,指的是研究结果应该能够被其他研究者重现和验证。
这一原则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可重复性是科学研究的基础,是保证研究结论的可靠性和科学性的重要手段。
通过重复实验或观察,其他研究者可以验证研究者的结论,确保研究结果不是偶然发生或个别实验的结果。
只有经过反复验证,才能使科学的结论逐渐确立。
其次,可重复性有利于发现科学研究中可能存在的错误和瑕疵。
当其他研究者尝试重复一个研究结果时,他们可能发现实验设计的缺陷、操作方法的不当或其他问题,这有助于纠正和改进研究方法和结果的准确性。
最后,可重复性还能促进科学创新和进步。
通过重复验证,其他研究者可能发现新的结果或得出不同的结论,从而推动学术领域的发展。
科学研究的进步依赖于多方共同努力和验证。
2.说明实证科学研究方法中的几个基本步骤。
实证科学研究方法是一种以实证为基础的科学研究方法,具有一定的步骤和程序。
以下是实证科学研究方法中的几个基本步骤:(1)问题提出和研究目的明确:研究者首先需要明确研究的主题和目的,明确自己要解答的问题或要验证的假设。
(2)搜集和整理相关资料:在进行实证研究之前,研究者需要搜集和整理与研究主题相关的资料,包括已有的研究成果、统计数据、文献等。
教育学自考试题及答案一. 选择题1.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A. 教育规律B. 教育理论C. 教育现象D. 教育实践答案:C. 教育现象2. 教育学的基本任务是:A. 描述教育现象B. 分析教育问题C. 构建教育体系D. 促进教育发展答案:B. 分析教育问题3. 教育学研究中的“教育原理”是指:A. 教育目的的规定B. 教育方法的选择C. 教育规律的总结D. 教育内容的确定答案:C. 教育规律的总结4. 教育学研究的方法主要包括:A. 观察法B. 实验法C. 访谈法D. 文献法答案:D. 文献法5. 教育学的发展趋势是:A. 个体化教育B. 统一化教育C. 分工化教育D. 多元化教育答案:D. 多元化教育二. 简答题1. 什么是教育学?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教育规律和教育问题的学科。
它主要关注教育的目的、内容、方法以及教育过程中的各种因素,旨在为教育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2. 教育学的基本任务是什么?教育学的基本任务是分析教育问题。
它通过对教育现象、教育规律的研究,揭示教育活动的内在规律及其对个体、社会和国家发展的影响,为教育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3. 教育学研究中的“教育原理”指的是什么?教育学研究中的“教育原理”是指总结归纳出的指导教育实践的准则和规律。
它能够帮助教育工作者更好地制定教育目标、选择教育方法、确定教育内容,以实现教育的良好效果。
4. 教育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有哪些?教育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包括观察法、实验法、访谈法和文献法。
观察法通过对教育现象的观察和记录来获取数据;实验法通过设计实验条件,观察和比较不同教育因素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访谈法通过与教育参与者的交流来了解他们的观点和体验;文献法通过研究文献资料,总结教育经验和教育理论。
5. 教育学的发展趋势是什么?教育学的发展趋势是多元化教育。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对教育的需求多样化,传统的统一化教育已经不能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
多元化教育提倡个体差异化教育,尊重不同学生的特点和发展需求,为他们提供符合个体需求的教育。
2022年自考专业(小学教育)小学教育科学研究考试真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小题1、我国学校教育的改革,可以追溯到建国前艾伟的()A.识字教学试验B.汉字教学试验C.阅读教学试验D.作文教学试验2、下列属于教育科学讨论预备阶段的主要工作是()A.形成科学事实B.形成科学理论C.选择课题D.总结讨论工作3、在内容上大多与社会热点问题有关,偏重于解决较为重大的实践问题和一些应用性较强的重大理论问题。
这类课题一般称为()A.理论性课题B.纵向课题C.横向课题D.应用性课题4、提出教学目标分类学理论的是()A.夸美纽斯B.巴班斯基C.布鲁姆D.杜威5、在讨论假设中,对查看答案【二、名词解释】1测量就是依据肯定的规章把所考察对象的某些属性用数字表示出来的过程,其实质是“根据法则给事物指派数字”。
2准试验是指未随机安排被试,只把已有的讨论对象作为被试,对无关变量作尽可能的掌握,无法完全掌握误差来源的试验。
3概率又叫“或然率”,它是表示随机大事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一个数。
我们可以把概率理解为一个随机大事在由可能发生的同类大事组成的总体中消失的比率。
4内容分析法也是一种主要以文献(也包括一些人类行为)为讨论对象的社会科学讨论方法。
它起源于历史讨论,是社会科学家借用自然科学的定量分析的方法,对历史文献的内容进行分析而进展起来的。
【三、简答题】1(1)客观性原则,也称价值中立原则,它要求在搜集资料、分析和解释结果时不带有价值偏见。
(2)操作性原则,即在讨论中所使用的概念、术语要有明确的、可操作性的语义规定,使其能够进行定性或定量的测量。
(3)公共性原则,即用明确的文化符号清晰地表达讨论工作的讨论程序、方法和成果,以保证同行专家了解整个讨论过程。
(4)检验性原则,即同行专家能在相同的讨论条件下,依照相同的程序和方法重演讨论过程,并得到同样的结果。
(5)系统性原则,它要求讨论活动具有中心概念、可检验命题以及具有统整作用的理论构架,以便使各项讨论成果渐渐累积成一个学问系统,获得对讨论对象的整体熟悉。
全国自考(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3. 名词解释题 4. 简答题 5. 论述题单项选择题1.下列不是按调查手段划分的是( )A.问卷调查B.现状调查C.访谈调查D.调查表法正确答案:B解析:教育调查按照调查手段来划分可以分为问卷调查、访谈调查、测量调查和调查表法。
2.教育研究中历史研究法运用的目的是( )A.对史料进行分析探讨B.考察教育演进的内在成因C.弄清不同时期教育具体发展概况D.发现和揭示教育演变的规律正确答案:D解析:通过历史研究揭示教育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帮助我们认识现代教育的实质。
3.对同一著作的不同版本,鉴别是否善本,即无删节、无缺页,是经专家处理过的“精本”或作者本人的稿本,需要采用( )A.分析的方法B.对比的方法C.校勘的方法D.考证的方法正确答案:C解析:教育史料的鉴别考证内容和基本方式中文献原型考证是对同一著作的不同版本,鉴别是否是善本,即无删节、无缺页,是经专家校勘注释过的“精本”或作者本人的稿本。
这就需要采用校勘方法,对不同版本、不同内容或前后进行比较对照。
4.在观察活动中要求研究者进行隐蔽性研究观察的是( )A.参与性观察B.非参与性观察C.直接观察D.间接观察正确答案:A解析:参与性观察是研究者直接参加到所观察对象的群体和活动当中去,不暴露研究者真正身份,在参与活动中进行隐蔽性的研究观察。
5.观察计划的主要内容包括活动的时间安排、观察场地的布置和分配、观察人员与被观察者的安排以及( )A.观察目标的具体确定B.观察方案的具体判定C.观察内容的详细分解D.观察任务的具体安排正确答案:C解析:观察计划的主要内容包括活动的时间安排、观察场地的布置和分配、观察人员与被观察者的安排以及观察内容的详细分解。
6.对某一调查对象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的特征变化进行调查,目的是了解研究对象前后的变化和差异情况。
这种调查是( )A.现状调查B.发展调查C.相关调查D.预测调查正确答案:B解析:现状调查的目的是对教育现象的真实情况作出具体的描述,以便于了解情况,发现问题,改进工作;相关调查的目的是寻找相关因素以便探讨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全国自考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教育实验研究)模拟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填空题 3. 名词解释题 4. 简答题 5. 论述题单项选择题1.直接以原教学班作为实验组或对照组的实验称之为( )A.前实验B.后实验C.准实验D.真实验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教育实验研究2.不能随机分派被试者,不能完全控制无关变量的实验是( )A.前实验B.准实验C.真实验D.假实验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教育实验研究3.实验研究的三个不同水平的发展阶段是( )A.探索一验证一确认B.确认一验证一探索C.确认一探索一验证D.探索一确认一验证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教育实验研究4.能严格地随机分派被试者,能系统操纵自变量并完全控制无关变量,有很高的内在效度的实验是( )A.前实验B.准实验C.真实验D.假实验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教育实验研究5.实验设计质量的评鉴标准是实验的( )A.内在效度和结构效度B.内容效度和内在效度C.外在效度和外在效度D.结构效度和总体效度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教育实验研究6.外在效度分为_________两类。
( )A.总体效度和生态效度B.内容效度和生态效度C.生态效度和内容效度D.结构效度和总体效度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教育实验研究7.单组前后测设计的基本模式是( )A.XOB.O1XO2C.R XOD.R O1XO2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教育实验研究8.教育实验设计中,单组后测设计的基本模式是( ) A.RXOB.R O1XO2C.XOD.O1XO2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教育实验研究9.实验组、控制组前后测设计的基本模式是( )A.XOB.R XOC.R O1XO2R O33 O4D.R X O2R O1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教育实验研究10.教育实验设计模式为O1O2O3O4O5O6O7O8的设计是( ) A.实验组控制组前后测设计B.循环实验设计C.时间序列设计D.多因素序列设计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教育实验研究11.实验组、控制组后测设计的优点之一是能消除前测与后测、前测与自变量的__________影响,内在效度较高。
全国2020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代码:00456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在教育研究中,试图对一种教育现象进行一因一果式的简单归因分析,往往是比较困难的。
这反映了教育研究活动的哪一特征?(A)A、复杂性B、境域性C、整合性D、模糊性2、一般来说,按研究目的的不同,教育研究可划分为四种类型。
回答“为什么”的研究,侧重的是基本理论和基本规律,如关于教育本质的研究、学生主体性的研究等。
这种类型的研究为(A)A、基础研究B、应用研究C、评价研究D、预测研究3、教育学学科形成时期是教育研究发展的重要阶段之一。
这一阶段中主张使经验论与唯理论结合,把世界统一在思维基础上的学者是(D)A、培根B、笛卡尔C、莱布尼茨D、康德4、某一研究要从1000名学生中抽取100人作为样本,每隔9人抽取1人,然后按学生序号,从1000名学生中选取第一个样本单位,如这个号码为5,其后按5,15,25,35,..直到抽够100名学生为止。
这种取样方法属于(C)0 A、简单随机取样B、分层随机取样C、系统随机取样D、整群随机取样5、在教育研究设计中,研究者应明确研究的分析单位和研究内容,而研究内容是分析单位的属性和特征,它一般包括(B)A、状态、问题和解决方法B、状态、意向性和行为C、状态、行为和解决方法D、意向性、问题和行为6、在对教育文献等级的划分中,未公开发表的教育活动当事人的个人日记、信函、手稿、作业、试卷以及教育机构的会议记录、活动实录、备忘录等属于(A)A、零次文献B、一次文献C、二次文献D、三次文献7、按照事物由近及远、由新到旧的顺序查找资料的方法称为(B)A、顺查法B、逆查法C、追踪法D、引文查找法8、当总体方差未知,对平均数差异显著性检验最常用的方法是(B)A、Z检验B、t检验C、χ2检验D、F检验9、具有详细的观察计划、明确的观察指标体系等内容的可控制的观察称为(C)A、参与性观察B、非参与性观察C、结构性观察D、非结构性观察10、陈老师在一份问卷调查中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大多数教师认为体罚有害于学生身心发展,你同意吗”这一问题设计违反了哪种基本要求?(D)A、语义清楚B、面向对象C、语句简洁D、价值中立11、研究者为了探索影响学生智力发展的因素所进行的智商测量属于(C)A、定名测量B、定序测量C、定距测量D、比率测量12、教育研究方法中,在人为控制条件下揭示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最有效方法是(C)A、观察法B、调查法C、实验法D、叙事研究法13、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勒温倡导的行动研究取向是(A)/161A、技术取向B、实践取向C、解放取向D、批判取向14、通过教育叙事研究获得某种教育理论或教育信念的主要方式是(B)A、演绎B、归纳C、比较D、综合15、在教育研究的定量分析中,判断两个样本统计量是否存在实质性差异,主要借助于(D)A、总体参数估计B、因素分析C、方差分析D、假设检验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全国自考(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模拟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3. 名词解释题 4. 简答题 5. 论述题单项选择题1.历史研究法的特点不包括( )A.历史性B.具体性C.以逻辑分析法为主D.能做精确的量的分析正确答案:D解析:历史研究法的特点是历史性;具体性;历史研究是以逻辑分析法为主。
2.不属于历史分析法特点的是( )A.丰富性B.直观性C.具体性D.本质性正确答案:D解析:历史的分析方法的特点是丰富性、直观性和具体性。
本质性是逻辑的分析方法的特点。
3.教育史料的鉴别考证除辨伪、年代、地点考证外,还有( )A.作者和客观性考证B.作者和文献原形考证C.证真和作者考证D.证真和文献原形考证正确答案:B解析:教育史料的鉴别考证内容和基本方式有辨伪考证、年代考证、地点考证、作者考证和文献原形考证。
另外,相关学科如人类学、天文学等的发展,促进了史料鉴别考证工作。
4.突破了人的生理能力的局限,扩展了观察的深度和广度的观察类型是( )A.实验室中的观察B.直接观察C.间接观察D.参与性观察正确答案:C解析:间接观察足利用一定的仪器或其他技术手段为中介对观察对象进行的观察。
这种观察突破了人的生理能力的局限,扩展了观察的深度和广度。
5.对全结构式教育观察特点描述错误的是( )A.在实验室中进行B.有详细的观察计划C.有明确的观察指标体系D.可局部控制正确答案:D解析:全结构式教育观察的特点是:(1)在实验室中进行;(2)有详细的观察计划;(3)有明确的观察指标体系;(4)可全面控制。
由此可知D项是错误表述。
6.下列对“行为核对表”的描述错误的是( )A.主要用来核对重要行为的呈现与否B.观察项目需预先列出表格C.只判断行为出现与否D.提供行为性质的材料正确答案:D解析:行为核对表只判断行为出现与否,不提供行为性质的材料。
7.对当前义务教育质量的调查,属于( )A.现状调查B.相关调查C.发展调查D.预测调查正确答案:A解析:现状调查是指对调查对象的当前状况和基本特征的调查,其目的是对教育现象的真实情况作出具体的描述,以便于了解情况,发现问题,改进工作。
自考四川教育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教育学是一门研究教育现象、教育规律的科学,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教育的本质、目的、内容、方法、组织形式等。
以下哪项不是教育学的研究内容?A. 教育政策的制定B. 教育心理学C. 教育评价D. 教育技术的应用答案:D2.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儿童在7至11岁之间通常处于哪个发展阶段?A. 感觉运动阶段B. 前运算阶段C. 具体运算阶段D. 形式运算阶段答案:C3.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是相辅相成的。
以下哪项不是教师主导作用的体现?A.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B. 制定教学计划C. 完全控制学习过程D.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答案:C4. 以下哪项不是教育评价的功能?A. 鉴定功能B. 诊断功能C. 激励功能D. 惩罚功能答案:D5. 教育心理学认为,以下哪种学习动机属于内在动机?A. 为了获得奖励而学习B. 为了取悦父母而学习C. 对学习内容本身感兴趣D. 为了超过同学而学习答案:C6. 在教育学中,教育目的的分类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B. 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C. 知识本位的教育目的D. 能力本位的教育目的答案:C7. 根据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以下哪项不属于认知领域目标?A. 知识B. 理解C. 应用D. 情感答案:D8. 在班级管理中,以下哪项不是有效的班级激励策略?A. 定期举行班级活动B. 对学生进行物质奖励C. 忽视学生的个性差异D. 建立公平的评价体系答案:C9. 以下哪项不是教育法律关系中的主体?A. 学校B. 教师C. 学生D. 教育行政部门答案:C10. 在教育研究方法中,以下哪项不属于定量研究方法?A. 实验法B. 调查法C. 观察法D. 案例研究法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1. 教育的构成要素包括以下哪些方面?A. 教育者B. 受教育者C. 教育内容D. 教育方法E. 教育环境答案:A, B, C, D12.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学生的认知发展?A. 遗传因素B. 社会文化因素C. 学校教育D. 个人兴趣E. 家庭背景答案:A, B, C, E13. 在教育评价中,以下哪些属于评价的基本原则?A. 客观性原则B. 公正性原则C. 激励性原则D. 惩罚性原则E. 发展性原则答案:A, B, C, E14. 以下哪些属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A. 学习理论B. 学习动机C. 学习策略D. 学习评价E. 学习环境设计答案:A, B, C, D, E15. 教育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条件包括以下哪些?A. 法律规范B. 法律事实C. 法律行为D. 法律后果E. 法律程序答案:A, B, C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6. 简述教育的三大功能。
全国自考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教育调查研究)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填空题 3. 名词解释题 4. 简答题 5. 论述题单项选择题1.调查研究,是指以__________为基础的研究。
( )A.观察B.调查C.研究D.事实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教育调查研究2.教育调查研究得出的结论,一般是揭示事物的( )A.因果关系B.相关关系C.结构关系D.主从关系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教育调查研究3.调查研究作为一种经典的研究活动,最早是在西方国家的___________中采用的。
( )A.自然研究B.社会研究C.生物研究D.心理研究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教育调查研究4.在开展教育调查研究时,调查者可以依据调查方案进行具体操作,具有较强的( )A.可行性B.现实性C.可操作性D.可能性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教育调查研究5.研究者对某一范围内所有被研究对象进行调查,称为( )B.全面调查C.现状调查D.发展调查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教育调查研究6.适于对调查对象进行深入访谈的调查类型是( )A.抽样调查B.个案调查C.现状调查D.发展调查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教育调查研究7.教育调查研究,按照调查目的来划分,可分为( )A.个案调查和抽样调查B.现状调查和预测调查C.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D.测量调查和调查表法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教育调查研究8.教育调查研究最常用的类型是( )A.个案调查B.普遍调查C.抽样调查D.整体调查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教育调查研究9.研究者对调查对象当前状况和基本特征的调查称为( )A.发展调查B.现状调查C.相关调查D.预测调查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教育调查研究10.研究者用事先设计好的问卷,让调查对象作答,以便了解调查对象对某一教育问题和教育现象的看法的调查是( )A.访谈调查B.问卷调查C.测量调查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教育调查研究11.研究者利用测验量表了解研究对象知识水平和个性心理特征的调查是( )A.访谈调查B.问卷调查C.测量调查D.调查表调查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教育调查研究12.调查的实施是整个调查工作的_________环节。
全国自考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教育实验研究)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填空题 3. 名词解释题 4. 简答题 5. 论述题单项选择题1.科学实验法最早用于__________的研究。
( )A.医学B.物理学C.动物学D.生理学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教育实验研究2.首次提出“实验教育学”名称的学者是( )A.拉伊B.梅依量C.桑代克D.高尔顿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教育实验研究3.首次提出“实验科学”概念的是( )A.伽利略B.达.芬奇C.哥白尼D.罗吉尔.培根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教育实验研究4.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创办于( )A.1879年B.1881年C.1883年D.1885年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教育实验研究5.1901年首次提出“实验教育学”名称的教育家是德国的( ) A.冯特B.梅伊曼C.拉伊D.杜威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教育实验研究6.教育实验研究的共同的本质特征是有意识地_________,探索教育活动内在的因果规律。
( )A.模仿现实B.变革现实C.尊重现实D.接受现实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教育实验研究7.在研究方法上,自然科学实验更关注定量的陈述,而教育实验则更强调_________的结合。
( )A.自然与社会B.定性与定量C.实验与数学D.物质与精神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教育实验研究8.教育实验研究的共同特点不包含( )A.明确的研究假设B.数据处理C.合理控制无关变量D.特质目标的建立及测评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教育实验研究9.按实验假设命题“若A则B”的构成划分,关注假设命题中反应B的实际构成的实验是( )A.对照B.因素型C.反应型D.函数型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教育实验研究10.研究者为了判定研究对象具有哪些性质,或者鉴别某种因素是否存在以及某些因素之间是否具有某种关系而进行的实验是( )A.定性实验B.定量实验C.对照实验D.模拟实验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教育实验研究11.主要目的在于收集事实材料,确认所研究的对象是否具有研究假设内容的基本特征的实验是( )A.确认性实验B.探索性实验C.验证性实验D.对照性实验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教育实验研究填空题12.教育实验研究是沿着两条基本线索发展起来的,一条是受_________实验方法的影响,另一条是从一般_________本身分化发展而来。
全国自考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教育观察研究)模拟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填空题 3. 名词解释题 4. 简答题单项选择题1.影响观察客观性的因素有先人为主,无意过失和( )A.自觉性B.假象C.经验D.计划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教育观察研究2.研究者中现场观察过程中以及对观察结果的解释都易受_________的干扰。
( )A.客观因素B.主观因素C.感情因素D.文化因素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教育观察研究3.全结构式教育观察要求实施的情境是( )A.日常教育教学B.课外校外活动C.自然状态D.实验室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教育观察研究4.最能集中体现教育观察法完备状态的是( )A.参与性教育观察B.非参与性教育观察C.全结构式教育观察D.半结构式教育观察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教育观察研究5.以下哪一项不是全结构式教育观察的特点? ( )A.在自然情境中进行B.有详细的观察计划C.有明确的观察指标体系D.可全面控制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教育观察研究6.全结构式教育观察最主要的缺陷是( )A.条件较高B.难于运用C.理论复杂D.自然性差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教育观察研究7.半结构式教育观察研究大多实施于( )A.初中B.高中C.大学D.幼儿园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教育观察研究8.描述记录法是教育观察研究中重要的记录方法之一。
它一般分为( )A.日记描述法、轶事记录法和取样记录法B.日记描述法、轶事记录法和时间记录法C.日记描述法、轶事记录法和地点记录法D.日记描述法、轶事记录法和连续记录法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教育观察研究9.描述记录的优点是可以用__________对所观察的事件做详细的记录,并做分析。
( )A.数字B.符号C.文字D.图形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教育观察研究10.取样记录法较之描述观察,具有更好的( )A.客观性、可控性和有效性B.科学性、合理性和全面性C.可控性、精确性和科学性D.有效性、合理性和科学性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教育观察研究11.以活动作为选择标准,记录每次活动出现的次数及时间的记录法是( )A.时间取样法B.行为取样法C.活动取样法D.事件取样法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教育观察研究12.为了达到快速准确地记录观察结果,可以通过训练观察人员的记录速度和制定观察记录_________等手段来实现。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20分)
1.西方国家最早确认“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的是( )。
A.法国的《人权宣言》
B.美国的《独立宣言》
C.英国的《权利法案》
D.法国第五共和国宪法
2.一党制是指一个国家长期由( )执掌政权的政党制度。
A.复数的政党
B.一个政党
C.在野党
D.执政党
3.在美国,从纵向结构可将政府体制分为3个层级,即联邦政府、州政府( )。
A.省政府
B.市政府
C.地方政府
D.中央政府
4.“保护少数人的代表权和意见权”是代议民主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阐述这一理论的人物是( )。
A.洛克
B.密尔
C.霍布斯
D.布丹
5.法国政府体制是以( )为权力中心的政府体制。
A.总理
B.委员会
C.总统
D.国会
6.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制定的新宪法规定,检察机关与法院分立,检察官不是司法官,而是( )。
A.审判官
B.国家行政官
C.内阁官房长官
D.国家裁判官
7.著名的“政府解体和革命”思想是由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 )提出。
A.霍布斯
B.洛克
C.布丹
D.卢梭
8.西方国家的利益团体可以分为特殊利益集团和( )。
A.公共利益集团
B.垄断利益集团
C.民间利益集团
D.政府利益集团
9.美国地方政府有2级和3级两种,它们是县(市)、乡(镇);或县(市)、乡、( )。
A.集(镇、村)
B.镇(集、村)
C.村(集、镇)
D.市(集、镇)
10.法国是一个中央集权型单一制国家,20世纪80年代,以1982年通过的( )为契机,开始了权力下放和地方自治的改革。
A.权利法案
B.地方自治法案
C.推进地方分权法案
D.权力下放法案11.西方国家的君主立宪制可分为二元君主制和( )两种。
A.专制君主制
B.绝对君主制
C.相对君主制
D.议会君主制
12.所谓英国的“非平衡的两院制是指上院对下院的议案没有最终否决权,只有( )。
A.放弃权
B.延搁权
C.协调权
D.重审权
13.以一国的( )承认为标准,政党可以分为合法政党和非法政党。
A.司法
B.法律
C.元首
D.政府
14.英国议会君主制是英国王权、( )与资产阶级三大力量长期斗争妥协的产物。
A.平民
B.封建主
C.贵族
D.无产阶级
15.政党分类以政党的意识形态或政治倾向为划分标准,可以把政党分为右翼政党、左翼政党和( )。
A.执政党
B.反对党
C.在野党
D.中间政党
16.英国议会君主制的建立是通过( )方式实现的。
A.自上而下的改革
B.王权、贵族与资产阶级妥协
C.暴力革命
D.自下而上的改革
17.行政法院起源于( )。
A.法国
B.英国
C.美国
D.日本
18.第一次确立“国家与主权”这两个概念之间联系的是近代主权学说的代表人物( )。
A.布丹
B.洛克
C.密斯
D.霍布斯
19.历史学家一般把罗马历史分为王权时代,共和时代和( )三个阶段。
A.民主时代
B.帝国时代
C.古罗马时代
D.封建专制时代
20.雅典城邦民主制是指国家中全体公民享有( ),行使决定国家大事和参与国家管理权力的政治制度。
A.平等权利
B.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工作权利
D.自治权利转贴
8.西方国家的法律及其体系,大体上在主要西方国家中可以分为两大法系,即( )。
A.大陆法系
B.德国法系
C.英美法系
D.日本法系
E.亚洲法系
9.在英国,从立法方面看,议会下院委员会有常识委员会、选任委员会、私议案委员会和( )等五种类型。
A.联合委员会
B.财政委员会
C.全院委员会
D.政策委员会
E.咨询委员会
10.西方议会立法功能表现出一定的立法程序,这程序包括:法案的提出、法案的讨论和( )。
A.法案的通过
B.法案的修正
C.法律的公布
D.法案的自由裁量
E.法案反馈三、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
每小题1分,共10分)
1.司法审查制度起源于美国。
( )
2.现代西方民主制度最早表现为英国资产阶级建立的代议制政府。
( )
3.二次大战以后,日本检察机关与法院分立,检察官不是司法官,而是国家行政官。
( )
4.有法制等于有法治。
( )
5.英国的制度是生长出来的,不是创造出来的,这正是英国政治发展的特色。
( )
6.单一制国家按地方权力大小分为中央集权型单一制和地方自治型单一制两类。
( )
7.特区政府是国家为某种政治的、经济的或其他某些特殊目的而设置的地方政府。
( )
8.法国是最早建立多党制的国家。
( )
9.政党及政党政治的出现,是阶级斗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 )
10.作为国家政治制度的选举制度产生于奴隶制国家。
( )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
1.两院制
2.多党制
3.议会
4.普选制
五、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1.国家结构形式及其实质。
2.利益集团与政党关系。
3.古罗马政治制度的意义。
4.现代政党的出现与代议民主制之间的联系。
六、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美国三权分立制衡模式分析。
2.试论政党政治的运作。
转自:<a href='/zxks/'>育路自学考试网</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