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食性膜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 格式:pdf
- 大小:377.76 KB
- 文档页数:6
可食性涂膜保鲜技术研究进展提伟钢1 于文越 1 邵士凤2周兴本1刘洋1(1.沈阳农业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110122 2.沈阳乳业有限责任公司 110000)摘要:可食性涂膜保鲜技术是一种安全、卫生的保鲜技术。
本文综述了可食性膜的种类和性质,并重点介绍了该技术在不同种类食品保藏中的应用。
关键词:可食性涂膜保鲜食品Study Progress on Edible Coating FilmsAbstract: Edible filming preservation is an safe and hygienic technology. In this article, the types and the properties of edible films were summarized, and the applications in the different kinds of food of the edible films were emphasized.Key words: edible films;preservation; food1.可食性涂膜介绍很多食品原料在常温状态下暴露在空气中在较短的时间内就会变质,这是因为微生物的大量繁殖、原料中酶的活性以及果蔬原料的后熟作用。
延长食品原料的保藏期通常可以采用的方法是低温和气调保藏,然而这两种方法的成本都较高。
可食性涂膜技术提供了一种可以延长食品原料保藏期的方法。
1.1可食性涂膜保鲜原理可食性膜是以天然可食性物质(如多糖、蛋白质、脂类等)为原料,添加可食性的增塑剂、交联剂等,通过不同分子间相互作用,并以包裹,涂布,微胶囊等形式覆盖于食品表面(或内部),以阻隔水气、氧气或各种溶质的渗透,起保护作用的薄层。
可食性涂膜保鲜的机理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减少物料表面与空气的接触降低干果所含的脂肪氧化的速度以及果蔬类酶促褐变的速度;第二,减少外界微生物对食品原料的污染;第三,降低水分传递的速度,减少果蔬失水及干果类吸潮;第四,降低果蔬类的呼吸强度。
可食性膜在肉及肉制品保鲜贮藏中的应用“蓝字”可食性膜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肉品包装、保鲜等问题,而且是极具潜力的能够替代传统塑料包装材料的可生物降解的绿色包装材料之一。
首次使用可食膜的记录大约是在十二世纪的中国南方,用熔融蜡将柑橘类水果涂抹包裹。
目前,可食膜已广泛应用于果蔬、海产品、肉类、烘焙食品及其他加工食品中。
鉴于可食膜的独特优势,它在肉品中的应用正在获得社会更多的关注。
本文结合近几年国内外学者对可食性膜在肉及肉制品中的应用情况,综述了几大类可食性膜在肉及肉制品中的应用研究现状,以及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展望,以期为肉品保鲜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1.可食性膜的制备可食性复合膜的加工应用方式主要有2种:湿法和干法。
湿法比较常用,是将高分子成膜材料溶解于水、酒精或两者的混溶剂或其他混合溶剂中,再在其中添加增塑剂、抗菌剂、色素、调味料等,然后通过浸渍、喷洒、涂刷等方式应用于食品表面预成型,最后在一定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将膜溶液烘干。
而干法是依赖于高分子成膜材料固有的热塑性特点,主要通过压缩、模塑、挤压等方式制成膜片,直接用于肉品包装。
2.可食性膜的种类可食膜必须含有至少一种成膜基质,根据成膜基质的不同可分为多糖膜、蛋白质膜、脂质膜和复合膜。
表1给出了不同可食膜的基质及优缺点。
2.1多糖类可食膜的应用由于多糖的强亲水性,使得多糖膜阻水性较差,海藻盐、卡拉胶这类多糖可用于相对厚的膜表面去吸收空气中的水分,为食物提供临时保护水,避免食物进一步水分流失。
通过这种方式,肉品就可以在涂层被脱水之前避免失去大量的水分。
纤维素是可利用的自然资源中最丰富的可再生聚合物,目前已研发了几种方法将其分解后介入可食膜生产中;壳聚糖是目前多糖可食膜中应用最广泛的基质,性能稳定,具有很好的成膜性,不仅对人体有多种保健功能,还具有良好的抗菌能力。
吴琼研究了壳聚糖/海藻酸钠可食膜对冷却猪肉的品质影响,结果显示,猪肉在贮藏期间能保持适宜的湿度和新鲜的色泽,且能有效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淀粉是可食性膜中应用最早的基质,李丽杰等研究表明,木薯淀粉/壳聚糖可食膜能延缓羊肉水分蒸发和腐败变质。
可食用膜的概念可食用膜是一种可以用于包装食品并可以食用的薄膜材料。
它由食品级原材料制成,不含有害物质,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可食用膜在食品包装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对于解决传统包装材料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提高食品品质和保鲜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可食用膜作为一种新型的食品包装材料,具有许多优势。
首先,可食用膜可以降低食品包装的环境负担。
传统的食品包装材料通常难以降解,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而可食用膜由天然的食品级原料制成,可以在自然环境中迅速降解,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其次,可食用膜具有良好的食品保鲜性能。
可食用膜可以有效隔绝空气和水分的进入,延长食品的保鲜期,减少食品的损耗。
此外,可食用膜还可以提高食品的品质和卫生安全。
传统的包装材料往往含有一些对人体健康有害的物质,对食品品质和卫生安全构成潜在威胁。
相比之下,可食用膜不含有害物质,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可以保证食品的质量和卫生安全。
此外,可食用膜还可以用于包装各种类型的食品,如糕点、糖果、肉类、蔬菜水果等,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在可食用膜的制备过程中,主要采用的方法包括溶液浇铸法、溶液抽膜法、压延法等。
溶液浇铸法是将可食用原料溶解在溶剂中,然后浇铸在基板上,通过挥发溶剂和干燥过程形成可食用膜。
溶液抽膜法是将可食用原料溶解在溶剂中,然后通过真空抽膜设备将溶解的可食用原料抽出形成可食用膜。
压延法是将可食用原料进行压延加工,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使其形成可食用膜。
这些制备方法简单易行,生产效率高,可以实现大规模生产。
在可食用膜的材料选择上,常用的原料包括淀粉、蛋白质、纤维素等。
淀粉是一种常用的可食用膜原料,它具有良好的可加工性和可降解性,适用于制备一次性食品包装膜。
淀粉可食用膜在湿润环境下具有较好的柔软性和可延展性,可以保持食品的新鲜度和口感。
蛋白质是另一种常用的可食用膜原料,它可以通过在蛋白质溶液中形成膜层,然后通过干燥固化形成可食用膜。
蛋白质可食用膜在强吸湿性、透气性和机械强度方面具有优异的性能,适用于高湿环境下的食品包装。
2023年可食性包装膜行业市场前景分析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长和食品消费的不断增加,食品包装成为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传统的塑料包装材料却给环境和人类带来了越来越多的问题。
为此,可食性包装膜应运而生,其能够被生物降解,有效减少污染。
可食性包装膜行业市场前景分析如下。
一、市场规模全球可食性包装膜市场规模逐年增长,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41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6.5%。
其中,生物可降解聚合物材料占据了主要的市场份额。
二、驱动因素1.严格的环保法规,推动了可食性包装膜的发展。
许多国家和地区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减少塑料污染,这些措施加速了可食性包装膜的研发和应用。
2.消费者对健康和环境友好的产品的需求不断增长。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强化,普通消费者对塑料包装的使用越来越挑剔。
3.食品工业对包装膜的需求在增加。
随着食品产业的不断发展,食品包装材料的需求也不断增长。
很多企业选择可食性包装膜来满足环保需求。
三、市场区域分布欧洲是全球可食性包装膜市场的主要消费国家,其次是北美和亚太地区。
由于近年来亚洲地区消费市场不断扩大,加上各国政府政策支持度不断提高,亚洲市场在未来也将会得到更快的发展。
四、市场竞争目前可食性包装膜市场竞争激烈,主要企业有法国Arkema、美国DuPont、英国Innovia Films和意大利Novamont等。
这些企业都在不断研发新的产品和制造技术,以加强其市场竞争力。
总之,可食性包装膜市场前景较好,随着社会对环保意识的提高,以及政府对塑料污染的严格要求,其市场将会得到不断发展。
未来,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但同时也会为消费者带来更多的选择。
2023年食品薄膜行业市场分析现状
食品薄膜行业是指用于食品包装、保存和加工的一种材料,它具有一定的柔韧性、耐水性、阻隔性和透明性。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食品薄膜行业已经成为一个快速发展的领域。
首先,市场需求不断增加。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意识的增强,人们对食品包装的要求越来越高。
食品薄膜作为一种重要的包装材料,能够保护食品的新鲜度、品质和安全性,因此在市场上有着广泛的应用。
其次,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食品薄膜行业的生产技术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比如,利用纳米技术在食品薄膜中添加抗菌剂,可以有效延长食品的保鲜期;利用封口技术可以提高食品包装的密封性和阻隔性,避免食品受到污染和物理性损害。
再次,行业竞争激烈。
随着食品薄膜市场的不断扩大,行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很多企业纷纷进入这个行业,并通过技术创新、产品差异化和市场营销等手段来争夺市场份额。
这也促使整个行业的发展和现代化。
此外,环境保护意识日益增强。
近年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食品薄膜行业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一方面,人们对包装材料的环保性能要求越来越高,对可降解性能较好的薄膜更加青睐;另一方面,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的环保政策和法规,对使用环境友好的包装材料给予一定的倾斜政策支持。
综上所述,食品薄膜行业市场正在迅速发展,市场需求不断增加,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行业竞争激烈,环境保护意识日益增强。
未来,随着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意识的进一步提高,食品薄膜行业将进一步发展壮大,并有望实现更加可持续的发展。
膜技术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摘要:膜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分离与过滤技术,已经在水处理、食品加工、制药、能源等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分析膜技术的发展现状,包括各领域中的应用案例,并对未来膜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引言膜技术是一种以膜为核心的分离与过滤技术,通过选择性通过或拒绝分子和颗粒的运动,实现分离纯化的过程。
目前,膜技术已经成为许多行业的重要工具,并在环境、能源、水处理、食品加工、制药等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对膜技术的现状进行分析,同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一、膜技术的发展现状1. 水处理领域膜技术在水处理领域中起着关键作用。
逆渗透膜和超滤膜被广泛应用于海水淡化、饮用水处理等领域。
膜技术可以高效地去除颗粒物、微生物、重金属等污染物,达到高纯度的水处理要求。
2. 食品加工领域膜技术在食品加工领域中也有重要应用。
例如,微滤膜、超滤膜和纳滤膜被广泛用于乳制品、果汁、啤酒和葡萄酒等的澄清过程中。
膜技术在食品加工中不仅可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口感,还可以减少传统加工过程中对食品的热处理,从而更好地保留营养成分。
3. 制药领域膜技术在制药领域中应用广泛,包括药物分离纯化、浓缩、深度过滤等。
微滤膜和超滤膜可以去除大分子杂质、颗粒物和细菌,从而改善药品的质量和纯度。
此外,纳滤膜和渗透膜还可以用于药物提取和分离、控释系统等方面。
4. 环境领域膜技术在环境领域中也有广泛应用。
例如,微滤膜和超滤膜可以高效地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和微生物,而渗透膜可以用于浓缩和回收废水中的有用物质。
膜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改善环境污染问题,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二、膜技术的未来趋势1. 新型膜材料的研发未来的膜技术将继续推进新型膜材料的研发。
通过改变膜结构和材料的性质,可以实现更高的通量、更好的选择性和更长的使用寿命。
例如,纳米孔径膜、可调控孔径膜、生物膜等将成为研究的热点。
2. 膜技术与其他技术的结合未来膜技术将与其他技术相结合,形成更加高效的膜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