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食性薄膜
- 格式:ppt
- 大小:247.00 KB
- 文档页数:29
可食性包装膜一、概念:所谓可食性包装膜(Edible Package Films,简称EPF),就是一种以可食性生物大分子物质为主要基质、辅以可食性增塑剂、通过一定的处理工序使各成膜剂分子之间相互作用、在干燥后形成具有一定力学性能和选择透过性的结构致密的薄膜。
二、特点:可食性包装膜一般具有以下特点:①明显的阻水性,可延缓食品中水和油及其它成分的迁移和扩散;②可选择的透气性和抗渗透能力,阻止食品中风味物质的挥发;③较好的物理机械性能,可提高食品表面机械强度使其易于加工处理;④可以作为食品色、香、味、营养强化和抗氧化物质等的载体;⑤可与被包装食品一起食用,对食品和环境无污染。
三、分类及制作1、多糖类可食性包装膜:(1)淀粉可食性包装膜以玉米淀粉、马铃薯淀粉为主料,辅以明胶、甘油等制成的可食膜在抗机械拉力、韧性、透明度和速溶性等方面都优于糯米纸。
(2)改性纤维素可食性包装膜日本最近推出以豆渣为原料的EPF,用于快餐面调味料的包装。
美国的生产研究机构采用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制造可食性纤维素膜也取得了成功。
(3)动植物胶可食性包装膜这类EPF是以动物胶如明胶、骨胶、虫胶,植物胶如葡甘聚糖、角叉胶、果胶、海藻酸钠、普鲁蓝等为基质而制成的EPF。
它具有透明度好、强度高,印刷性、热封性、阻气性和耐水耐湿性较好的特点,已用于调味品、甜味剂、汤料和油脂等食品的包装,还可用于冷冻食品、糖果及果脯等的包膜,以防粘连。
(4)壳聚糖可食性包装膜壳聚糖是虾、蟹、昆虫等甲壳的提取物,即甲壳素经50%左右的浓碱处理后,2位碳上的乙酰氨基被脱乙酰而得到。
甲壳素与壳聚糖具有很好的成膜性和生物降解性,非常适合制造可食性包装材料。
不同种类的酸( 乙酸、甲酸、乳酸、丙酸) 对壳聚糖膜性能的影响不同,发现乳酸壳聚糖膜具有良好的阻氧性、阻湿性和延伸性。
2、蛋白质类可食性包装膜(1)大豆分离蛋白膜该膜以大豆分离蛋白为主要原料,添加甘油,分别在酸性和碱性两种条件下制成可食性膜。
78Food and Life 食品与生活| 乐 活 | 食亦有知 |文 | 王乾坤 乔勇进可以吃的膜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膜是包装材料的一种,食用是绝对不行的。
但是,你可别不信,未来可食性膜将大摇大摆地走入你的生活。
其实,翻阅一下人类食物进化史,就会发现可食性膜还真“古已有之”,古时我们的先人就用叶子和动物皮等包裹食物;到12世纪,我们的祖先就开始用打蜡的方法延长柑橘等果品的保鲜期。
到现代,可食性膜更是发展很快,糯米纸和香肠肠衣比较常见。
现在的可食性膜是指由可食性材料经过特殊工艺形成的复合膜,其主要由脂质、蛋白质和多糖等可食用的天然生物大分子物质构成。
为了能使膜的性质稳定,通常还会添加一些安全可食的成膜材料,比如疏水剂(蜡质、脂肪酸等)和增塑剂(多元醇及脂类)。
更为神奇的是,这些可食性膜还可以做成食品风味料、营养强化剂、抗氧化剂,比如南通大学的专家就在可食用的壳聚糖膜里添加了香茅精油,不仅使膜具有杀菌性,还使食物有了香茅的风味,可谓是“锦上添花”的杰作。
目前,可食性涂膜和可食性包装膜应用领域越来越广,在水果、蔬菜、糖果、坚果和糕点等食品中都有亮眼的应用。
按原料分类,可食性膜大体上可分为多糖可食性膜、蛋白质可食性膜、脂质可食性膜和复合可食性膜4个类别,各类可食性膜都“身怀绝技”。
多糖可食性膜多糖是由糖苷键结合的糖链,由10个以上的单糖组成的聚合糖高分子碳水化合物,有些多糖(如香菇多糖、灵芝多糖)有助于抗衰老、抗炎症、抗畸变等,是一种人体健康所需的活性物质。
多糖可食性膜是以壳聚糖、淀粉、果胶、纤792024-1维素及其衍生物等高分子多糖为主要原料而制成的。
由于多糖特殊的长链分子结构,其成膜性好,化学性质相对稳定,适应于长时间储存及各种储存环境,但它们都属亲水性聚合物,阻湿性一般较差。
❶ 壳聚糖类可食性膜 壳聚糖可以从虾蟹等甲壳动物的壳中提取获得。
壳聚糖本身具有一定的抗菌性,同时具有很好的成膜性和生物降解性,非常适合制造可食性包装材料。
可食性膜在肉及肉制品保鲜贮藏中的应用“蓝字”可食性膜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肉品包装、保鲜等问题,而且是极具潜力的能够替代传统塑料包装材料的可生物降解的绿色包装材料之一。
首次使用可食膜的记录大约是在十二世纪的中国南方,用熔融蜡将柑橘类水果涂抹包裹。
目前,可食膜已广泛应用于果蔬、海产品、肉类、烘焙食品及其他加工食品中。
鉴于可食膜的独特优势,它在肉品中的应用正在获得社会更多的关注。
本文结合近几年国内外学者对可食性膜在肉及肉制品中的应用情况,综述了几大类可食性膜在肉及肉制品中的应用研究现状,以及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展望,以期为肉品保鲜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1.可食性膜的制备可食性复合膜的加工应用方式主要有2种:湿法和干法。
湿法比较常用,是将高分子成膜材料溶解于水、酒精或两者的混溶剂或其他混合溶剂中,再在其中添加增塑剂、抗菌剂、色素、调味料等,然后通过浸渍、喷洒、涂刷等方式应用于食品表面预成型,最后在一定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将膜溶液烘干。
而干法是依赖于高分子成膜材料固有的热塑性特点,主要通过压缩、模塑、挤压等方式制成膜片,直接用于肉品包装。
2.可食性膜的种类可食膜必须含有至少一种成膜基质,根据成膜基质的不同可分为多糖膜、蛋白质膜、脂质膜和复合膜。
表1给出了不同可食膜的基质及优缺点。
2.1多糖类可食膜的应用由于多糖的强亲水性,使得多糖膜阻水性较差,海藻盐、卡拉胶这类多糖可用于相对厚的膜表面去吸收空气中的水分,为食物提供临时保护水,避免食物进一步水分流失。
通过这种方式,肉品就可以在涂层被脱水之前避免失去大量的水分。
纤维素是可利用的自然资源中最丰富的可再生聚合物,目前已研发了几种方法将其分解后介入可食膜生产中;壳聚糖是目前多糖可食膜中应用最广泛的基质,性能稳定,具有很好的成膜性,不仅对人体有多种保健功能,还具有良好的抗菌能力。
吴琼研究了壳聚糖/海藻酸钠可食膜对冷却猪肉的品质影响,结果显示,猪肉在贮藏期间能保持适宜的湿度和新鲜的色泽,且能有效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淀粉是可食性膜中应用最早的基质,李丽杰等研究表明,木薯淀粉/壳聚糖可食膜能延缓羊肉水分蒸发和腐败变质。
可食性薄膜的包装性能概述可食性薄膜(Edible Packaging Films,EPF),一般分为涂膜(液态)和独立膜(固态)两种。
涂膜的气体通透性较好,而且对机械性要求较低,其应用较广,往往用作食物保鲜。
而独立膜在包装前必须预成形,与塑料合成包装膜相似。
下文所指的可食性薄膜即指可食性独立薄膜。
可食性薄膜想满足食品包装的要求,必须具有一定的包装性能,往往要考查外观性能、机械性能、阻隔性能、热封性能。
1 外观性能通常指厚度、颜色、气味等表观可见的特性。
一般用游标卡尺在膜上随机取几个点,再计算平均值作为薄膜的厚度;可用色度计来测量样品的颜色值;透明度可用分光光度计测定的透光率(指透过透明或半透明体的光通量与其入射光通量的百分率)间接表示,一般淀粉薄膜的颜色偏白色,透明度较低,蛋白质薄膜颜色偏黄,透明度较高。
2 机械性能可食性包装薄膜必须具有较强的机械强度,经受其在运输、应用和处理中的压力,以维持完整性和屏障特性。
抗拉强度(即单位横截面积的抗张力)和断裂伸长率(膜断裂时伸长的长度与原来长度相比的百分比值)是评价薄膜机械性能的两大指标。
大部分文献资料采用拉伸试验来测定这两个指标,也有用穿刺试验的方法来测定的。
蛋白质薄膜的机械性能明显比淀粉薄膜要好。
迄今为止,几乎没有可食性包装薄膜得到工业化生产和实际商业应用,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可食性薄膜机械强度不足,如塑料薄膜的抗拉强度可以达到可食性薄膜的10倍以上,断裂伸长率达到几十倍以上。
已经有许多种方法用于尝试提高可食性包装薄膜的机械性能,如Ki Myong Kim等对大豆蛋白膜进行热处理24h,使蛋白质薄膜的抗拉强度呈线性的提高。
3 阻隔性能包装材料具有很好的阻隔性能,可以阻止气体的侵入,以免商品受潮霉变,有些材料又需要较好的透气性和透湿性,以利于包装内外的气体交换,所以测量阻隔性至关重要。
一般用阻湿性、阻气性和阻油性三个指标来衡量。
阻湿性是人们研究最多的特性,用水蒸气透过系数表示,系数越大,阻湿性越小,通常,由于可食性薄膜材料的亲水特性,阻湿性都很差,不同的湿度环境也会影响可食性薄膜的机械性能,这也是其没有得到工业化生产和实际商业应用的另一重要原因。
农产品加工2009·11栏目主持人:过程的蒸煮时间、温度很关键,蒸煮金针菇一般在恒温90℃、15min 的条件下进行。
这样,一方面可彻底分解有待产酸的物质;另一方面可有效杀死持续生长的细菌,尤其是嗜酸性细菌。
此外,包装之后的产品杀菌也很关键,这一流程可有效控制调味金针菇的细菌总数和嗜酸性细菌的生长。
(5)其他生产条件要求生产过程中做到严格的监控、控制污染源、保持整洁无污染的生产环境都非常关键,辅助配套的杀菌、清洁、清洗也是有效控制调味金针菇发酸的有效措施。
◇胶体可食性薄膜:食品包装材料的新突破□本刊记者刘润平!!!!!!!!!!!!!!!!!!!!!!!!!!!!!!!!!!!!!!!!!!!!!!应用推广Yingyong Tuiguang段军义可食性包装材料是一种具有包装功能,又为动物或人可食用的包装材料。
它是一种可实现包装材料功能转型的特殊包装材料,是包装材料发展的重点之一。
日前,经北京化工大学苑会林教授与常熟机械总厂有限公司科研人员的共同努力,成功开发出了主要应用于调味品、汤料等食品包装的胶体可食性薄膜,并将大规模组织生产,以满足食品市场对可食性薄膜日益增长的需求。
这种胶体可食性薄膜的原材料为18种氨基酸组成的明胶(Gelatin ),它是一种将胶原三螺旋结构转化为无规则链而获得的蛋白质,同时也是一种热水可溶的多肽混合物,它由存在于高等动物的皮、骨等结缔组织中的胶原蛋白水解而成。
明胶有着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具有溶胶与凝胶的可逆转换性、极好的成膜性以及入口即化等特性;含有多种官能团,其物化性质能被适当调节。
此外,明胶很容易经过浓缩、凝冻、干燥而制得,因此成本低廉。
1.可食性包装材料的类型可食性包装材料的类型大体上可分为五大类。
(1)淀粉类可食性包装材料淀粉类可食性包装材料是以淀粉为主要原料而制成的。
制作时,将淀粉成型剂与胶粘剂按一定比例配置,然后充分搅拌均匀,再通过流延或热压等方式加工制得包装薄膜或具有一定刚性的包装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