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的多解性练习
- 格式:doc
- 大小:205.50 KB
- 文档页数:3
波的传播的多解性【学习目标】1.理解波传播的时间周期性特征。
2.理解波传播的空间周期性特征。
【要点梳理】要点一、波的传播的多解性的形成原因机械波传播过程中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周期性、传播方向上的双向性、质点振动方向的不确定性都是形成波动问题多解的主要原因.解题时常出现漏解,现归类分析.1.波动图像的周期性形成多解机械波在一个周期内不同时刻图像的形状是不同的,但在相隔时间为周期整数倍的不同时刻图像的形状则是相同的.机械波的这种周期性必然导致波的传播距离、时间和速度等物理量有多值与之对应,即这三个物理量可分别表示为:s n s λ∆=+,t kT t ∆=+,/()/()v s t n s kT t λ∆∆==++,其中0123n =,,,,;0123k =,,,,. 2.波的传播方向的双向性形成多解在一维条件下,机械波既可以向x 轴正方向传播,也可以向x 轴负方向传播,这就是波传播的双向性.3.波形的隐含性形成多解许多波动习题往往只给出完整波形的一部分,或给出了几个特点,而其余部分处于隐含状态.这样,一道习题就有多个图形与之对应,从而形成多解.由于波动的时间周期性、空间周期性及传播的双向性,从而造成波动问题的多解.解题时要先建立通式,再根据限制条件从中取出符合题意的解.要点二、波的传播的多解性的解题方法 1.多解问题的解题技巧(1)方向性不确定出现多解.波总是由波源发出向外传播的,介质中各质点的振动情况是根据波的传播方向来确定的,反之亦然.因此,题目中不确定波的传播方向或者不确定质点的振动方向,就会出现多解,学生在解题时往往凭主观选定某一方向为波的传播方向或质点振动方向,这样就会漏掉一个相反方向的解.【例】图为一列简谐横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图,其中M 点为介质中一质点,此时刻恰好过平衡位置,已知振动周期为0.8 s ,问M 至少过多长时间达到波峰位置?【解析】题设条件中没有给出M 点过平衡位置的振动方向,也没给出波的传播方向,故我们应分情况讨论,当波向右传播时,M 点向下振动,则至少经过3/4T 才能达到波峰;当波向左传播时,质点M 向上振动,则至少需要/4T 才能够到达波峰,所以此题应该有两个答案.即至少再经过0.6 s 或0.2 s ,M 点到达波峰.(2)时间、距离不确定形成多解.沿波的传播方向,相隔一个波长的两个相邻的质点振动的步调是完全相同的,相隔一定周期的前后两个相邻时刻的波形图线是完全相同的,所以题目中没有给定传播时间与周期的关系或传播距离与波长的关系,就会出现多解现象,学生解题时只按t ∆小于T 或x ∆小于λ来解,就会造成用特解取代通解的现象.【例】如图所示。
专题十五 机械振动和机械波必刷62波的多解问题1.(2020·银川·宁夏大学附属中学月考)一列简谐横波沿直线传播,某时刻该列波上正好经过平衡位置的两质点相距6m ,且这两质点之间的波峰只有一个,则该简谐波可能的波长为( ) A .4m 、6m 和12m B .6m 、8m 和12m C .4m 、8m 和14mD .8m 、12m 和14m2.(2020·山东罗庄·临沂十八中高二月考)一列简谐横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t 时刻波形图如图实线所示,此时波刚好传到P 点,0.6s t +时刻的波形如图中虚线所示,a 、b 、c 、P 、Q 是介质中的质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这列波的波速一定是50m /sB .质点a 在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一定小于30cmC .若周期0.8s T =,则在0.8s t +时刻,质点Q 速度最大D .质点c 在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可能为60cm3.(2020·三明市第二中学高二月考)如图所示为一列沿x 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实线为10t =时刻的波形图,虚线为20.2s t =时的波形图。
则( )A .N 、Q 两质点的振动情况总是相同的B .这列波的波速可能为24m /s v =C .10t =时刻的波形图上的M 点经0.5s 可能达到Q 点D .从2t 时刻起再经过0.7s t ∆=质点M 可能处于波峰位置4.(2020·天津高三二模)有一列沿水平绳向右传播的简谐横波,频率为10Hz ,振动方向沿竖直方向。
当绳上的质点P 到达其平衡位置且向下运动时,在其平衡位置右方相距0.9m 处的质点Q 刚好到达最高点,由此可知波速不可能的是( ) A .36m/sB .4m/sC .7.2m/sD .12m/s5.(2020·山东高二学业考试)如图,一列简谐横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a 、b 是x 轴上离坐标原点由近及远的两质点,图甲和图乙分别为x 轴上a 、b 两质点的振动图像,且x ab 为6m 。
教学争鸣新课程NEW CURRICULUM指导。
例如,对于《天净沙·秋思》这样的小令,就应该读出秋风萧瑟的意境中,天涯游子内心的那种愁肠与落寞;对于《蒹葭》这样的爱情诗文,就应该读出追求者对心爱女子求而不得之后内心的辗转反侧、上下求索;对于《背影》这样感情深沉的亲情类文章,就应该读出儿子对父亲所持态度的细微转变。
每一单元的文章基本都是同一类型的,所以,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对该类文体具体的诵读方法统一指导。
三、有效利用辅助手段现代科技的进步,也为语文课堂的高效与有趣提供了更大的便利。
多媒体教学已渐渐成为语文课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生动的画面、旋律优美的音乐、翔实的写作背景,这些都丰富了语文教学课堂。
朗诵教学也在逐渐享受着这些高科技带来的便利。
在《背影》诵读中,深沉的配乐可以使作者的感情得到读者的回应,这时一位技艺高超的朗诵者或许会使学生被深沉的父爱感动得泪流满面,那么这节语文课的三维目标之一的情感方面的要求也就顺理成章地达到了。
多媒体教学另一个不可忽略的优势是,语文教师可以在网上下载一些名家诵读的段落,给学生作示范性的诵读,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教师诵读水平不高的缺憾,毕竟教师不是科班出身,无法与名家相媲美。
在初中语文课堂上对辅助手段的有效利用,对于学生诵读水平的提高益处多多。
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也要使那些经典性篇目深入其内心,对他们的感情世界产生深刻的影响,诵读教学则是一种虽然缓慢但却非常有效的方式,所以,每个语文教师都不能忽略这项教学方式在语文课具体教学过程中的运用。
初中语文诵读教学在课堂中的合理运用,是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影响的过程,教师一定要在各方面努力,让学生爱上诵读、爱上语文课堂。
参考文献:植旭秀.重视语文诵读教学,提高教师诵读水平[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5(01):103-104.•编辑郑淼波的多解性问题历来是高考中的一个热点,同时,又是学生学习波的一个难点所在。
专题机械波的多解问题一.造成多解的原因以及处理方法1 原因:波的传播方向不确定。
解决方法:分两种情况分别讨论2.原因:时间与周期的关系不确定造成多解。
解决方法:找出时间与周期的对应关系。
常见题型:波形变化题3.原因:一列波上不同的两个振动质点之间的距离与波长的关系不确定造成多解解决方法:画某一时刻(如t=0时刻)的波形图,找出两质点可能的位置,确定距离与波长的对应关系。
常见题型:题目中会给出两个质点的振动情况二.确定时间与周期或者距离与波长的关系时,有两个思路:其一是根据质点振动确定关系;其二是根据波的平移确定关系。
注意:灵活运用对应关系:振动一个周期的时间,波传播一个波长的距离.振动半个周期的时间,波传播半个波长的距离。
振动1/4个周期的时间,波传播1/4个波长的距离.振动几分之几个周期的时间,波传播几分之几个波长的距离。
三.例题:1.如图所示,一列简谐波在x轴上传播,实线和虚线分别表示前后间隔1s的两个时刻的波形图,则这列简谐波的波速可能是A.0.60m/sB. 0。
75m/sC. 1。
05m/s D。
1.15m/s2.如图所示,实线是一列简谐横波某时刻的波形,虚线是经过0。
5s后的波形.已知波的周期为T,而且0。
25s<T<0.5s,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当波向x轴的正方向传播时,该波的波速为7m/sB。
当波向x轴的正方向传播时,在这0.5s内,x=1。
5m处的质点通过的路程为50cmC. 当波向x轴负方向传播时,x=1。
5m的质点M比x=1。
75m的质点N在0.5s内通过的路程少D. 当t=0.1s时.x=1.5m处的质点的位移一定是03.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t=0时刻的波形如图中实线所示,t=0。
2s时刻的波形如图中的虚线所示,则正确的是( )A。
质点P的运动方向沿y轴正方向B。
波的周期可能为0.27sC。
波的频率可能为8.75HzD。
波的传播速度可能为150m/s4.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在x=12m处的质点的振动图线如图1所示,在x=18m处的质点的振动图线如图2所示。
波传播的周期性和多解问题1.一列简谐横波在x 轴上传播,如图4所示,实线是这列波在t 1=0.1 s 时刻的波形,虚线是这列波在t 2=0.2 s 时刻的波形,求:图4(1)如果此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波速的最小值;(2)如果此波沿x 轴负方向传播,波速的可能值.答案 (1)30 m /s (2)v =(80k +50) m/s(k =0,1,2,3…)解析 (1)由波形图知波长λ=8 m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时,传播距离Δx 满足Δx =kλ+38λ(k =0,1,2,3…) 由v =Δx Δt知,当k =0时波速取最小值. 解得最小波速v min =30 m/s(2)波沿x 轴负方向传播时,传播距离Δx =kλ+58λ(k =0,1,2,3…) 由v =Δx Δt得 v =(80k +50) m/s(k =0,1,2,3…)2.如图5所示,图中的实线是一列简谐横波在t =0时刻的波形图,虚线对应的是t =0.5 s 时的波形图.求:图5(1)如果波沿x 轴负方向传播,且周期T >0.5 s ,则波的速度多大?(2)如果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且周期T 满足0.3 s <T <0.5 s ,则波的速度又是多少? 答案 (1)0.12 m /s (2)0.84 m/s解析 (1)如果波沿x 轴负方向传播,且周期T >0.5 s ,则波向左传播的距离x =14λ=14×24 cm=6 cm波速v =x t =0.06 m 0.5 s=0.12 m/s (2)如果波是沿x 轴正方向传播的,且周期T 满足0.3 s <T <0.5 s ,则波向右传播了1个波长多,所以波传播的距离为x =34λ+λ=74×24 cm =42 cm 波速v =x t =0.42 m 0.5 s=0.84 m/s.。
波的图象多解问题【思考】1.波动图象多解问题主要由两方面引起:①波图象的周期性;②波传播方向的双向性。
2.由于波的周期性和波的传播方向的不明确导致波动问题中出现系列解、多解问题,主要包括三种情况:① 时间间隔Δt 与周期T 的关系不明确② 波传播的距离Δx 与波长λ的关系不明确③ 传播方向的不明确【预测】1.一列横波沿直线在介质中传播,某时刻直线上相距s 的a 、b 两点均处在平衡位置,如图所示,若a 、b 之间只有一个波峰,且经过时间t 后质点b 第一次到达波峰位置,则这列波的波速可能是 ( )A .t sB .t s t s 232和C .t s t s 434和D .ts t s 636和 2.有一列沿水平绳传播的简谐横波,频率为10Hz ,振动方向沿竖直方向,当绳上的质点P 到达其平衡位置且向下运动时,在其右方相距0.6m 处的质点Q 刚好到达最高点。
由此可知波速和传播方向可能是 ( )A .8m/s ,向右传播B .8m/s ,向左传播C .24m/s ,向右传播D .24m/s ,向左传播3.一列横波在t =0时刻的波形如图中实线所示,在t =1s 时刻的波形如图中虚线所示。
由此可以判定此波的 ( )A .波长一定是4cmB .周期一定是4sC .振幅一定是2cmD .传播速度一定是1cm/s4.一列沿x 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周期为0.5s ;某一时刻,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都相等的各质点依次为P 1、P 2、P 3···已知P 1和P 2之间的距离为20cm ,P 2和P 3之间的距离为80cm ,则P 1的振动传到P 2所需要的时间为 ( )A .0.50sB .0.13sC .0.10sD .0.20s5.一列简谐横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x 轴上相距 1.2m 的两个质点A 和B ,它们的振动方向始终是相反的,已知波的周期是0.2s ,则这列波的波速多大?【例题】6.如图所示,一根张紧的水平弹性长绳上的a 、b 两点,相距14m ,b 点在a 点的右方;当一列简谐横波沿此长绳向右传播时,若a 点的位移达到正的最大时,b 点的位移恰好为零,且向下运动;经过1s 后,a 点的位移为零,且向下运动,而b 点的位移恰好达到负最大,则这列简谐横波的波速可能等于 ( )A .4.67m/sB .6.0m/sC .10.0m/sD .14.0m/s7.在波的传播方向上,有相距1.05m 的两质点a 、b ,当a 到达正向最大位移时,b 恰好在平衡位置,已知a 、b 间的距离小于2个波长,波的频率为200Hz ,求波传播的可能速度。
2.4 波的多解问题1.造成波动问题多解的主要因素(1)周期性:①时间周期性:时间间隔Δt与周期T的关系不明确。
②空间周期性:波传播距离Δx与波长λ的关系不明确。
(2)双向性:①传播方向双向性:波的传播方向不确定。
②振动方向双向性:质点振动方向不确定。
如:a.质点达到最大位移处,则有正向和负向最大位移两种可能。
b.质点由平衡位置开始振动,则起振方向有向上、向下(或向左、向右)两种可能。
c.只告诉波速不指明波的传播方向,应考虑沿两个方向传播的可能,即沿x轴正方向或沿x轴负方向传播。
d.只给出两时刻的波形,则有多次重复出现的可能。
(3)波形的隐含性形成多解:在波动问题中,往往只给出完整波形的一部分,或给出几个特殊点,而其余信息均处于隐含状态。
这样,波形就有多种情况,形成波动问题的多解性。
2.解决波的多解问题的思路一般采用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方法,即找出一个周期内满足条件的关系Δt或Δx,若此关系为时间,则t=nT+Δt(n=0,1,2…);若此关系为距离,则x=nλ+Δx(n=0,1,2…)。
1.时间的多解问题例1.一列简谐横波在x轴上传播,如图4所示,实线是这列波在t1=0.1 s 时刻的波形,虚线是这列波在t 2=0.2 s 时刻的波形,求:图4(1)如果此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波速的最小值;(2)如果此波沿x 轴负方向传播,波速的可能值.答案 (1)30 m/s (2)v =(80k +50) m/s(k =0,1,2,3…)解析 (1)由波形图知波长λ=8 m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时,传播距离Δx 满足Δx =kλ+38λ(k =0,1,2,3…)由v =Δx Δt 知,当k =0时波速取最小值.解得最小波速v min =30 m/s(2)波沿x 轴负方向传播时,传播距离Δx =kλ+58λ(k =0,1,2,3…)由v =Δx Δt 得v =(80k +50) m/s(k =0,1,2,3…)1.一列简谐横波在x 轴上传播,在t 1=0和t 2=0.05 s 时刻,其波形图分别如图中的实线和虚线所示,求:(1)该波的振幅和波长;(2)若这列波向右传播,波速是多少?若这列波向左传播,波速是多少?解析:(1)由图可知:A =2 cm ,λ=8 m(2)若波向右传播,则Δx 1=14λ+nλ=2+8n (n =0,1,2,…)v 1=Δx 1Δt =2+8n 0.05=40+160n (n =0,1,2,…)若波向左传播,则Δ x 2=34λ+nλ=6+8n (n =0,1,2,…)v 2=Δx 2Δt =6+8n 0.05=120+160n (n =0,1,2,…)答案: (1)2 cm 8 m (2)40+160n (n =0,1,2,…),120+160n (n =0,1,2,…)2.如图所示,实线是某时刻的波形图,虚线是0.2 s 后的波形图.(1)若波向左传播,求它的可能周期和最大周期;(2)若波向右传播,求它的可能传播速度;(3)若波速是45 m/s ,求波的传播方向.答案 (1)0.84n +3s(n =0,1,2,…) 0.27 s (2)5(4n +1) m/s(n =0,1,2,…) (3)向右解析 (1)波向左传播,传播的时间为Δt =34T +nT (n =0,1,2,…),所以T =4Δt 4n +3=4×0.24n +3 s =0.84n +3s(n =0,1,2,…),最大周期为T max =0.83 s≈0.27 s.(2)波向右传播,Δt =T 4+nT (n =0,1,2,…)所以T =0.84n +1s(n =0,1,2,…),而λ=4 m 所以v =λT =5(4n +1) m/s(n =0,1,2,…).(3)波速是45 m/s ,设波向右传播,由上问求得的向右传播的波速公式得:45 m/s =5(4n +1) m/s ,解得n =2.故假设成立,因此波向右传播.例2.如图5所示,图中的实线是一列简谐横波在t =0时刻的波形图,虚线对应的是t =0.5 s 时的波形图.求:图5(1)如果波沿x 轴负方向传播,且周期T >0.5 s ,则波的速度多大?(2)如果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且周期T 满足0.3 s <T <0.5 s ,则波的速度又是多少?答案 (1)0.12 m/s (2)0.84 m/s解析 (1)如果波沿x 轴负方向传播,且周期T >0.5 s ,则波向左传播的距离x =14λ=14×24 cm =6 cm波速v =x t =0.06 m 0.5 s =0.12 m/s(2)如果波是沿x 轴正方向传播的,且周期T 满足0.3 s <T <0.5 s ,则波向右传播了1个波长多,所以波传播的距离为x =34λ+λ=74×24 cm=42 cm波速v =x t =0.42 m 0.5 s =0.84 m/s.1.如图所示实线是一列简谐横波在t 1=0时刻的波形,虚线是这列波在t 2=0.5 s 时刻的波形,这列波的周期T 符合:3T <t 2-t 1<4T ,问:(1)若波速向右,波速多大?(2)若波速向左,波速多大?(3)若波速大小为74 m/s ,波速方向如何?[解析] (1)波向右传播时,传播距离Δx 满足Δx =kλ+38λ(k =0,1,2,3…)由Δt =Δx v 知传播时间满足Δt =kT +38T (k =0,1,2,3…)由于3T <t 2-t 1<4T因此k 取3故Δt =3T +38T由波形图知λ=8 m波速v =λT解得v =54 m/s(2)波向左传播时,传播距离Δx 满足Δx =kλ+58λ(k =0,1,2,3,…)传播时间满足Δt =kT +58T (k =0,1,2,3…)由3T <t 2-t 1<4T 可知k 取3故Δt =3T +58T波速v =λT解得v =58 m/s(3)波速大小为74 m/s 时,波在Δt 时间内传播的距离为Δx =v Δt =74×0.5 m =37 m =(4λ+5) m所以波向左传播[答案] (1)54 m/s (2)58 m/s (3)波向左传播2.(2019·绵阳三诊)如图所示,一简谐横波在t =0时的波形是图中实线,在t 1=0.2 s 时的波形是图中虚线,P 为介质中x =4 m 处的质点,则( )A .该波一定沿x 轴正方向传播B .该波的传播速度可能为5 m/sC .从t =0开始,质点P 经过0.2 s 沿x 轴正方向运动1 mD .t =0.4 s 时,质点P 的位置y =4 cm[解析] 当波向左传播时,传播的距离x =nλ+34λ=4n +3,0.2=nT +34T ,波速v =20n +15(m/s),T =0.84n +3,n =0、1、2、3… 当波向右传播时,传播的距离x =nλ+14λ=4n +1,0.2=nT +14T ,波速v =20n +5(m/s),T =0.84n +1,n =0、1、2、3… 由于波传播方向的不定性,所以据波形图与时间无法判断该波的传播方向,故A 错误。
波的图像与振动图像的综合及波的多解性问题[学习目标] 1.理解波的图像与振动图像的意义及它们之间的关系.2.理解波的多解性,会分析波的综合问题.一、波的图像与振动图像的综合问题(多选)图1甲为一列简谐横波在t=2 s时的波形图,图乙为这列波上质点P的振动图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1A.该横波向右传播,波速为0.4 m/sB.t=2 s时,质点Q的振动方向为y轴负方向C.在2~4 s时间内,质点P沿x轴向右平移2.0 mD.在2~4 s时间内,质点Q通过的路程为10 cm答案AD解析由题图乙知,在t=2 s时,质点P正通过平衡位置向下振动,根据“上下坡法”可知波向右传播,由题图甲可知波长为λ=1.6 m,由题图乙可知周期T=4 s,则波速为v=λT=1.64m/s=0.4 m/s,A正确;质点Q与质点P相差半个波长,故振动方向相反,则t=2 s时,质点Q沿y轴正方向运动,B错误;质点不会随波迁移,只在平衡位置附近振动,C错误;由题图甲可知振幅A=5 cm,在2~4 s时间内,质点Q通过的路程为s=2A=10 cm,D正确.分析波的图像与振动图像的综合问题,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1)由振动图像确定波的周期(质点振动周期),由波的图像确定波长,进而计算波速.(2)先在振动图像中确定与波的图像对应时刻质点的振动方向,然后根据波的图像确定波的传播方向.注意:波的图像对应时刻不一定是振动图像中t=0的时刻.二、Δt 后波形图的画法1.平移法:算出波在Δt 时间内传播的距离Δx =v Δt ,把波形沿波的传播方向平移Δx .如果Δx 较大,可化为Δx =nλ+Δx ′,由于波的空间周期性,可以去整留零,只需平移Δx ′即可,平移波形后一定要注意把图像补画完整.2.特殊点法:找出波形图一个波形中相邻的几个特殊点(如波峰、波谷、平衡位置等点),画出这些特殊点在Δt 时刻的位置,然后用正、余弦曲线连起来画出波形图,如果Δt 较长,可先表示为Δt =nT +Δt ′.由于时间的周期性,可以去整留零,只需画出特殊点在Δt ′时刻的波形图.特殊点法适用于特殊时间,Δt 或Δt ′必须为14T 的整数倍才好确定特殊点的位置来画波形.特殊点法画波形图较为简单易行.如图2甲为某波在t =1.0 s 时的图像,图乙为参与该波动P 质点的振动图像.图2(1)求该波的波速;(2)画出Δt =3.5 s 时的波形. 答案 (1)4 m/s (2)见解析图解析 (1)由题图甲得波长λ=4 m ,由题图乙得周期T =1.0 s ,所以波速v =λT =4 m/s.(2)法一:平移法由题图乙可知1.0 s 时质点P 向y 轴负方向振动,所以题图甲中的波沿x 轴负方向传播,传播距离Δx =v Δt =4×3.5 m =14 m =(3+12)λ,所以只需将波形沿x 轴负方向平移12λ=2 m 即可,如图(a)所示法二:特殊点法如图(b)所示,在图中取两特殊质点a 、b ,因Δt =3.5 s =312T ,舍弃3,取T2,找出a 、b 两质点振动T2后的位置a ′、b ′,过a ′、b ′画出正弦曲线即可.三、波的多解问题1.波的传播方向的双向性形成多解凡是没有指明机械波沿哪个方向传播,就要讨论两个方向的可能性. 2.波的时间的周期性形成多解机械波在传播过程中,t 时刻与t +nT (n =1,2…)时刻的波形完全重合,即同一波形图可能是不同时刻形成的.3.波的空间的周期性形成多解将某一波形沿波的传播方向平移波长的整数倍的距离,平移后的波形与原波形完全重合,这就是波的空间周期性.4.质点在振动中情况不明形成多解在波动问题中,如讲到某质点在某时刻处于最大位移处,就包含有处于正向最大位移处与负向最大位移处两种可能;讲到质点从平衡位置开始振动,就可能是沿y 轴正方向或负方向两个方向振动.一列简谐横波图像如图3所示,t 1时刻的波形如图中实线所示,t 2时刻的波形如图中虚线所示,已知Δt =t 2-t 1=0.5 s ,图3(1)这列波的周期可能是多大? (2)这列波可能的波速表达式是怎样的? (3)若波向左传播,且3T <Δt <4T ,波速为多大? (4)若波速v =68 m/s ,则波向哪个方向传播? 答案 见解析解析 (1)(2)由题图可知波长λ=8 m , 当波向右传播时Δt =nT 1+T 14T 1=24n +1s(n =0,1,2,…)v 右=λT 1=4(4n +1) m/s(n =0,1,2,…)当波向左传播时Δt =nT 2+34T 2T 2=24n +3s(n =0,1,2,…)v 左=λT 2=4(4n +3) m/s(n =0,1,2,…).(3)若波向左传播,且3T <Δt <4T 则Δt =334T ,T =215 s ,v 1=λT=60 m/s(4)Δt 内波传播的距离为:x =v Δt =68×0.5 m =34 m =414λ,故波向右传播.解决波的多解问题的一般思路1.首先考虑传播方向的双向性:如果题目未说明波的传播方向或没有其他条件暗示,应首先按波传播方向的可能性进行讨论.2.对设定的传播方向,首先确定Δt 和T (或确定Δx 和λ)的关系,一般先确定最简单的情况,即一个周期内(或一个波长内)的情况,然后在此基础上加nT (或nλ).3.应注意题目是否有限制条件,如有的题目限制波的传播方向,或限制时间Δt 大于或小于一个周期等.所以解题时应综合考虑,加强多解意识,认真分析题意.针对训练 (多选)(2019·天津卷)一列简谐横波沿x 轴传播,已知x 轴上x 1=1 m 和x 2=7 m 处质点的振动图像分别如图4甲、乙所示,则此列波的传播速率可能是( )图4A .7 m/sB .2 m/sC .1.2 m/sD .1 m/s 答案 BC解析 由两质点的振动图像可知,t =0时刻,x 1=1 m 处的质点处于平衡位置向下运动,x 2=7 m 处的质点位于波峰处,该波的周期为T =4 s .若该简谐横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则两质点间的距离为(n +14)λ=6 m(n =0、1、2…),则λ=244n +1 m ,由波速的公式得v =λT =64n +1 m/s(n =0、1、2…),n =0时,v =6 m/s ;n =1时,v =1.2 m/s ;n =2时,v =23 m/s ,C 正确;若该简谐横波沿x 轴负方向传播,则两质点间的距离为(n +34)λ=6 m(n =0、1、2…),则λ=244n +3 m ,由波速的公式得v =λT =64n +3 m/s(n =0、1、2…),n =0时,v =2 m/s ;n =1时,v =67 m/s ,B 正确,A 、D 错误.(多选)一列简谐横波沿直线传播,在波的传播方向上有A 、B 两点.在t 时刻A 、B 两点间形成如图5甲所示波形,在(t +3 s)时刻A 、B 两点间形成如图乙所示波形,已知A 、B 两点平衡位置间的距离a =9 m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5A .若周期为4 s ,波一定向右传播B .若周期大于4 s ,波可能向右传播C .若波速为8.5 m/s ,波一定向左传播D .该波波速可能的最小值为0.5 m/s 答案 ACD解析 若波向右传播,3 s =(n +34)T 1(n =0,1,2,…),T 1=124n +3 s ≤4 s ,B 错误;若波向左传播,3 s =(n +14)T 2(n =0,1,2,…),T 2=124n +1 s .由于n 是整数,当n =0,T =4 s 时,符合T 1通项,波向右传播,故A 正确;由题图知波长λ=6 m ,若波速为8.5 m/s ,波在3 s 内传播的距离为x =v t =8.5×3 m =25.5 m =414λ,根据波形的平移,波一定向左传播,故C 正确;波在3 s 内传播的最小距离为向左传播1.5 m ,波速可能的最小值为v min =1.53m/s =0.5 m/s ,故D 正确.1.(波的图像与振动图像的综合应用)(多选)如图6所示,图(a)为一列简谐横波在t =0.1 s 时刻的波形图,Q 是平衡位置为x =4 m 处的质点,图(b)为质点Q 的振动图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6A .该波的周期是0.1 sB .该波的传播速度为40 m/sC .该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D .t =0.4 s 时,质点P 的速度方向向下 答案 BD解析 由题图(a)得到该波的波长为λ=8 m ,由题图(b)得到该波的周期为T =0.2 s ,所以波速为v =λT =80.2 m/s =40 m/s ,故A 错误,B 正确;t =0.1 s 时,Q 点处在平衡位置,且向下振动,根据波形平移法可知该波沿x 轴负方向传播,故C 错误;根据振动规律可知t =0.4 s 时,质点P 的速度方向向下,故D 正确.2.(Δt 后波形图的画法)如图7所示为一列沿x 轴负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某一时刻的图像,请画出再经过14T 后的波的图像.(T 为波源的振动周期)图7答案 见解析图解析 将图像沿x 轴负方向平移14个波长,如图虚线所示.3.(波的多解问题)(多选)(2020·南昌期中)一列简谐横波沿直线由A 向B 传播,A 、B 相距0.45 m ,如图8所示是A 处质点的振动图像.当A 处质点运动到波峰位置时,B 处质点刚好到达平衡位置且向y 轴正方向运动,这列波的波速可能是( )图8A .4.5 m/sB .3.0 m/sC .1.5 m/sD .0.5 m/s 答案 AD解析 由题图可知周期为0.4 s .由题可知A 、B 间距和波长的关系为x =(n +14)λ,再由公式v=λT 得v = 4.54n +1 m/s(n =0,1,2,…),当n =0时,v =4.5 m/s ,当n =1时,v =0.9 m/s ,当n =2时,v =0.5 m/s ,选项A 、D 正确.4.(波的多解问题)(2021·绵阳南山中学高二月考)一列简谐横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t =0时刻的波形如图9中实线所示,t =0.1 s 时刻的波形如图中虚线所示.波源不在坐标原点O ,P 是传播介质中平衡位置离坐标原点2.5 m 处的一个质点.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图9A .质点P 的振幅为0.05 mB .波的频率可能为0.75 HzC .波的传播速度可能为50 m/sD .在t =0.1 s 时刻,平衡位置与质点P 平衡位置相距5 m 处的质点一定沿x 轴正方向运动 答案 C解析 质点P 的振幅为0.1 m ,故A 错误;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则Δt =nT +T4,周期为T=0.44n +1(s)(n =0,1,2,…),f =1T =4n +10.4 (Hz),所以波的频率可能为2.5 Hz ,12.5 Hz,22.5 Hz ,…,B 错误;波速v =λf =4×4n +10.4 m/s =(40n +10) m/s ,当n =1时,v =50 m/s ,C 正确;质点只能在其平衡位置附近振动,不可能沿x 轴正方向运动,故D 错误.。
【巩固练习】一、选择题1.一列横波以10 m/s的速率沿水平方向传播.某时刻的波形如图中的实线所示,经时间Δt后的波形如图12-3-37中的虚线所示.已知2T>Δt>T(T为这列波的周期).由此可知Δt可能是().A.0.3 s B.0.5 s C.0.6 s D.0.7 s2.一列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如图12-3-38中实线所示,在t=1 s时的波形如图12-3-38中虚线所示.由此可以判定此波的().A.波长一定是4 cm B.周期一定是4 sC.振幅一定是2 cm D.传播速度一定是1 cm/s3.一简谐横波在图中x轴上传播,实线和虚线分别是t1和t2时刻的波形图,已知t2-t1=1.0 s.由图判断下列哪一个波速是不可能的?()A.1 m/s B.3 m/s C.5 m/s D.10 m/s4.如图所示,一简谐横波在x轴上传播,轴上a、b两点相距12 m.t=0时a点为波峰,b点为波谷;t=0.5 s时,a点为波谷,b点为波峰.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波一定沿x轴正方向传播B.波长可能是8 mC.周期可能是0.5 s D.波速一定是24 m/s5.一列间谐横波沿直线由A向B传播,A.B相距0.45m,如图是A处质点的震动图像。
当A处质点运动到波峰位置时,B处质点刚好到达平衡位置且向y轴正方向运动,这列波的波速可能是()A.4.5/s B .3.0m/s C .1.5m/s D .0.7m/s6.(2015 龙岩校级模拟)一列简谐横波沿直线传播,该直线上平衡位置相距9 m的a、b两质点的振动图象如图所示.下列描述该波的图象可能的是( )7.(2015 宜春校级模拟)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t=0时刻的波形如图中实线所示,t=0.1 s时刻的波形如图中虚线所示.波源不在坐标原点O,P是传播介质中离坐标原点2.5 m处的一个质点.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波的频率可能为7.5 HzB.波的传播速度可能为50 m/sC.质点P的振幅为0.1 mD.在t=0.1 s时刻与P相距5 m处的质点也一定向上振动8.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传播,周期为T,t=0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
波的多解问题专项练习1、一列简谐横波沿直线AB 传播,已知A 、B 两质点平衡位置间的距离是3m ,且在某一时刻,A 、B 两质点的位移均为零,A 、B 之间只有一个波峰,则这列横波的波长可能是( )A 、3mB 、6mC 、2mD 、4m2、如图所示,绳中有一列正弦横波,沿x 轴正向传播,,b 是绳上两点,它们在x轴上的距离小于一个波长,当点振动到最高点时,b 点恰好经过平衡位置向上运动。
试在图上、b 之间画出波形图。
5、一列横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图如图中实线所示,经0.02s 后波形如图中虚线所示,则该波的波速和频率f 可能是( )A .=5m /sB .=45m /sC .f =50HzD .f =37.5Hz6.图5所示为一列简谐横波在t=20s 时的波形图,图6是这列波中P 点的振动图线,那么该波的传播速度和传播方向是:( )A .s cm v /25=,向左传播B .s cm v /25=,向右传播C .s cm v /50=,向左传播D .s cm v /50=,向右传播7.一根张紧的水平弹性长绳上有a、b两点相距14m ,b点在a点的右方.当一列简谐横波沿此长绳向右传播时,若a点的位移达到正极大值时,b点的位移恰为0,且向下运动.经过1s 后,a点的位移为0,且向下运动,而b点的位移恰达到负极大值.则这列简谐横波的波速可能等于( )A .4.67m/sB .6m/sC .10m/sD .14m/s8.一简谐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已知轴上x 1=0和x 2=1m 两处的振动图象分别如图9所示,又知此波的波长大于1m ,则此波的传播速度v =_____m/s .(取整数)9.一列波以速率v 传播,如图2所示,t 1时刻的波形的实线,t 2时刻的波形为虚线,两时刻之差t 1-t 2=0.03s ,且小于一个周期T ,有下列各组判断中,可能正确的是:( )A .T =0.12s ,v =100m /sB .T =0.04s ,v =300m /sC .T =0.12s ,v =300m /sD .T =0.04s ,v =100m /s 图5 图6图2。
轻松解决波的多解问题
一、典型问题
1. 波长与距离的关系不确定(λ与s)
2. 周期与时间关系不确定(t与T)
3. 传播方向不确定(x与-x)
4. 传播方向、距离与波长关系不确定
5. 周期与时间、波长与距离关系均不确定
6. 质点振动方向、距离与波长的关系均不确定
二、多解问题总结
1. 时间周期性和空间周期性
质点振动时间(也是波传播时间)可以写成
相应的波传播的距离可以写成
并且有
若,则
在波传播方向上有两个质点,如图A所示,若质点a与质点b的平衡位置相距,则b 比a的振动要落后,如果a在某一时刻正处在正向最大位移处,则b一定处在平衡位置,a、b间只有个波形(见图B)。
再过,b也将到达正向最大位移处,因为a的振动状态传播到b 的时间为。
同理可分析a、b相距时的情形。
若a、b相距波长的整数倍,b比a的振动落后周期的整数倍,但在振动中,a、b振动情况完全相同。
这就是波动在空间距离和运动时间上周期性的表现。
2. 双向性特点
波在介质中的传播沿各个方向,但在波的图象中,传播方向只限在两个方向上:沿x 轴正方向或沿x轴负方向。
若波的传播方向未定,应注意对两种可能的传播方向进行讨论。
波传播的多解性问题授课内容:例题1、有一列沿水平绳传播的简谐横波,频率为10Hz,振动方向沿竖直方向.当绳上的质点P到达其平衡位置且向下运动时,在其右方相距0.6m处的质点Q刚好到达最高点.由此可知波速和传播方向可能是()A、8m/s,向右传播B、8m/s,向左传播;C、24m/s,向右传播D、24m/s,向左传播;例题2、如图所示,实线是一列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图,虚线是这列简谐横波在t=0.2s时刻的波形图,波中质点的振动周期T大于0.2s,求:(1)由图中读出波的振幅和波长;(2)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波速是多大?波动周期是多大?(3)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波速是多大?波动周期是多大?图二例题3、如图所示,实线为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波在t=0时的波形,而虚线是该波在t=0.5s时的波形,此列波的周期大于0.3s而小于0.5s,该波的波速为( )A.2m/s B.10m/sC.18m/s D.6m/s图三例题4、一根张紧的水平弹性长绳上的a、b两点相距4.2m,b点在a 点的右方,一列简谐波沿水平绳向右传播,波速为20m/s,波长大于2m。
某时刻b点达到波峰位置,而a点正处于平衡位置且向上运动,则这列波的周期可能是()A.0.12s B.0.28s C.0.168s D.0.84s例题5、一根张紧的水平弹性长绳上的a、b两点,相距14.0m,b点在a点的右方。
当一列简谐横波沿此长绳向右传播时,若a点的位移达到正极大时,b点的位移恰为零,且向下运动。
经过1.00s后,a点的位移为零,且向下运动,而b点的位移恰达到负极大。
则这简谐横波的波速可能等于( )A.4.67m/s B.6m/s C.10m/s D.14m/s图五例题6、一列简谐横波向右传播,波速为v,沿波传播方向上有相距为L的P、Q两质点,如图所示。
某时刻P、Q两质点都处于平衡位置,且P、Q间仅有一个波峰。
经过时间t,Q质点第一次运动到波谷。
波的多解性练习
1.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传播,周期为T·t=0时刻的
波形如图所示.此时平衡位置位于x=3 m处的质点
正在向上运动,若a、b两质点平衡位置的坐标分
别为x a=2.5 m, x=5.5 m,则
A.当a质点处在波峰时,b质点恰在波谷
B.t=T/4时,a质点正在向y轴负方向运动
C.t=3T/4时,b质点正在向y轴负方向运动
D.在某一时刻,a、b两质点的位移和速度可能相同
2.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振幅为A。
t=0时,平衡位置在x=0处的质元位于y=0处,且向y轴负方向运动;此时,平衡位置在x=0.15 m处的质元位于y=A处。
该波的波长可能等于
A.0.60m
B.0.20 m
C.0.12 m
D.0.086 m
3.一列简谐横波沿直线传播,该直线上的a、b两点相距4.42 m。
图中实、虚两条曲线分别表示平衡位置在a、b两点处质点的振动曲线。
从图示可知
A.此列波的频率一定是10Hz
B.此列波的波长一定是0.1m
C.此列波的传播速度可能是34 m/s
D.a点一定比b点距波源近
4.一列简谐横波沿直线由a向b传播,相距10.5m的a、b两处的质点振动图象如图中a、b 所示,则
A.该波的振幅可能是20cm
B.该波的波长可能是8.4m
C.该波的波速可能是l0.5m/s
D.该波由a传播到b可能历时7s
5. a、b是一列横波上的两个质点,它们在x轴上的距离s=30m,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当a 振动到最高点时b恰好经过平衡位置;经过3s,波传播了30m,并且a经过平衡位置时,b 恰好到达最高点,那么
A 波速一定是10m/s
B 波的周期一定是4s
C 波长可能是24m C 频率可能是1.25Hz
6.在介质中有一沿水平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
一顶点由平衡位置竖直向上运动,经
0.1 s到达最大位移处.在这段时间内波传播了0.5 m。
则这列波
A.周期是0.2 s
B.波长是0.5 m
C.波速是2 m/s
D.经1.6 s传播了8 m
7.一列沿着x轴正方向传播的横波,
在t=0时刻的波形如图甲所示.图甲
中某质点的振动图象如图乙所示.质
点N的振幅是m,振动周期为s,图乙表示质点(从质点K、L、M、N中选填)的振动图象.该波的波速为m/s.
8.如图所示,实线是某时刻的波的图像,虚线是经过0.2s后该波的图像。
(1)若波向左传播,求它传播的最小距离;
(2)若波向右传播,求它的最大周期;
(3)若波速是35cm/s,求波的传播方向;
(4)若波速是35cm/s,求质点P在0.2s内通过
的路程和位移。
9.有两列简谐横波a、b在同一媒质中沿x轴正方向传播,波速均为v=2.5m/s。
在t=0时,两列波的波峰正好在x=2.5m处重合,如图所示。
(1)求两列波的周期T a和T b。
(2)求t=0时,两列波的波峰重合处的所有位置。
(3)分析并判断在t=0时
是否存在两列波的波谷重合处。
若有,求出这些点得横坐标;若
无,请说明理由。
1.C
2.AC
3.AC
4.D
5.ACD
6.D
7.0.8;4;L ;0.5
8.(1)3m ;(2)0.8s ;(3)向左;(4)路程为14cm ,位移为-2cm 。
9. 解:(1)从图中可以看出两列波的波长分别为λa =2.5m ,λb =4.0m ,因此它们的周期分别为 2.52.5a
a T v λ==s =1s 4.02.5
b
b T v λ== s =1.6s (2)两列波的最小公倍数为 S =20m
t =0时,两列波的波峰生命处的所有位置为x =(2.5±20k )m ,k =0,1,2,3,……
(3)要找两列波的波谷与波谷重合处,必须从波峰重合处出发,找到这两列波半波长的厅数倍恰好相等的位置。
设距离x =2.5m 为L 处两列波的波谷与波谷相遇,并设 L =(2m -1)2a
λ L =(2n -1),式中m 、n 均为正整数
只要找到相应的m 、n 即可将λa =2.5m ,λb =4.0m 代入并整理,得21 4.0821 2.55a b m n λλ-===- 由于上式中m 、n 在整数范围内无解,所以不存在波谷与波谷重合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