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对领导干部心理素质的要求共19页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2.71 MB
- 文档页数:19
努力提高领导干部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调适能力一、什么是心理健康和心理调适能力不管是逢年过节,还是在各种聚会的餐桌上,我们听到最多的祝酒词是“视你身体健康”,有人说,健康是1,其他任何东西都是0,健康是每个人的愿望,可是有多少人能健健康康地安享天年呢?除了人为的环境污染造成各种奇奇怪怪的病致人死亡以外,人和人、人和自身关系的恶化造成人们各种各样的精神疾病,也严重影响着人的健康和寿命,深圳每年自杀2000人。
有人说,我国最严重的病种不是肿瘤,不是心血管病,而是精神障碍。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有精神障碍患者1600万人,每年自杀死亡28.7万人,还有200万人自杀未遂,即每分钟有9人自杀,其中8人未遂,自杀成为15—35岁死亡的首要因素(见2008年第5期理论集萃中的文章)。
领导干部队伍中出现自杀不断见诸报端,香港的《文汇报》引用中国社会科学院统计的一个数据,2003年上半年,中国大陆共有1253名党员干部非正常死亡。
2005年,北京《医药》杂志和精神专科医院曾对北京市年龄在35岁至45岁的200多名领导干部进行了定向精神检测,发现46%的领导干部存在不健康的倾向。
他们或多或少地存在抑郁、焦虑、恐惧、偏执、强迫、应急障碍、适应障碍等等。
生物学家们的研究成果告诉我们,人的自然寿命原本是很长的,按照哺乳动物的生物学规律来算,人的寿命是生长发育数乘以5—7,人的生长发育年龄为25—30岁,那么,从理论上说,人可以活到125—210岁。
可是现在一般人只能活到七八十岁,能活到九十多岁的就很少了,而能健康地活到八十几岁的就更少了,其中的原因不外乎四个因素:遗传基因、环境污染、不良生活方式、不良心理素质。
正因为如此,世界卫生组织在1948年对健康重新定义:健康不仅仅是身体不虚弱,没有疾病,而必须是身体上、心理上、社会上的良好状态。
1989年世界卫生工作会议还把“重视心理社会因素的致病、防病作用”作为《决议》中的重要一条。
学校领导干部心理素质分析学校领导干部心理素质分析学校领导干部作为教育系统的中坚力量,承担着培养未来人才的重要使命,其心理素质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学校的发展和教育工作的质量。
本文将对学校领导干部的心理素质进行分析,以期提高其心理素质,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
首先,学校领导干部应具备坚定的信仰和理想。
作为教育工作者,学校领导干部需要有正确的教育理念和价值观,承担起为社会培养有用之人的责任。
只有坚定的信仰和理想,才能在教育改革和教学实践中保持积极的心态,坚守初心,不被外界因素干扰。
其次,学校领导干部应具备较强的应对压力的能力。
学校领导干部的工作压力是较为庞大的,他们需要应对来自上级、同事、家长以及学生的各种期望和需求。
面对日益严峻的教育形势,他们还需要承受来自各种改革和评估的压力。
因此,学校领导干部应具备良好的心理抗压能力,能够在压力面前保持积极乐观、冷静应对。
再次,学校领导干部应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作为学校领导干部,他们需要与各界人士进行广泛的交流和合作。
处理好与上级、同事、教师、家长、学生等各方面的关系,对于学校的稳定和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因此,学校领导干部应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与不同性格和背景的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共同促进学校事业的发展。
此外,学校领导干部还应具备良好的决策能力。
在日常工作中,学校领导干部需要面对各种问题和困难,需要作出正确、及时的决策。
一个好的决策不仅关系到学校的发展,也关系到师生的利益。
因此,学校领导干部需要具备明确的目标、全面的信息、科学的方法和果断的态度,能够在复杂的情况下做出正确的决策。
最后,学校领导干部应具备不断学习和提升的意识。
教育是一个不断发展的领域,学校领导干部需要始终保持学习的姿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理念。
他们需要关注教育前沿,学习相关政策和理论,及时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以适应时代发展的变化。
综上所述,学校领导干部的心理素质对于学校的发展至关重要。
浅谈新时期对党员领导干部素质能力的新要求推进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关键在于建设一支能够在新世纪新阶段担当重任、经得起风浪考验的高素质的党员领导干部队伍。
胡锦涛总书记根据新时期我党要完成光荣而神圣的历史使命,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造就高素质的党员干部队伍。
那么,新时期的党员领导干部应具备哪些方面的素质呢?对此,很多领导和学者都曾有过精辟的论述,其中有政治坚定、学识渊博方面的要求,也有追求创新、团结民主方面的要求,更有心系群众、勤俭清廉方面的要求,这些要求都关乎科学发展观的落实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前进。
那在当前推进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领导干部除应具备传统的能力素质外,还应提升哪些方面的新素质和新能力呢?笔者看来,至少应具备以下四个方面的素质和能力。
一、要具备忧患意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具有忧患意识,在自然灾害、社会动乱、异族侵凌和阶级斗争的反复敲击锤打中不断延续的忧患意识,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精神宝库中的重要支柱。
在领导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党的四代领导核心都堪称增强忧患意识的典范,并多次告诫全党形势越好越要增强忧患意识。
从国家来看,保持忧患意识,就是清醒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清醒认识我们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清醒认识共产党人对人民的庄严承诺。
就一个地区来说,保持一种忧患意识,能够让我们从安乐中预见危机、从有利中发现不利、从挑战中看到希望,未雨绸缪,积极主动。
当前,面对推进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新任务,党员领导干部如何增强忧患意识,笔者以为,除了要做到在思想上先人一着、能力上胜人一筹、工作上快人一拍、自律上严人一等外,还应突出以下四个方面:1、要强化本领恐慌感。
60多年前,毛泽东同志曾指出,“我们的队伍里有种恐慌,不是经济恐慌感,也不是政治恐慌,而是本领恐慌。
过去学的本领只有一点点,今天用一些,明天用一些,渐渐告罄了……学习本领,这是我们许多干部迫切需要的。
2010年 第01期(总第192期)世纪桥Shi Ji Q i ao N o .01,2010(G enera lN o .192)领导干部的心理素质与心理调适亓玉花(中共大兴安岭地委党校党史教研室,黑龙江加格达奇 165000)摘要:当前我国社会正处在转型期,生活节奏的加快、新旧观念的冲突、利益关系的重构、竞争的加剧,所有这些都给领导干部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同时也引发领导干部心理问题。
领导干部拥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于领导干部个人的成长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针对这些心理问题,我们应当运用心理学的一般原理,联系领导者的心理实际,对他们的心理调适方法、心理健康标准以及心理健康的培养等问题进行积极探索。
关键词:领导干部;心理素质;心理调适收稿日期:2009-12-14作者简介:亓玉花(1971-),山东莱芜人,大兴安岭地委党校党史教研室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共党史党建。
目前,加强对领导干部心理素质的考核,已被有关部门列为考核干部德才素质的一项重要内容。
而在提高领导干部德才素质的过程中,提升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与心理调适能力,则成为一项基础性工作。
一、领导干部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的重要性心理素质是指人以先天禀赋为基础,在后天环境与教育作用下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心理特征。
心理素质是人的思想活动、认识觉悟、意志毅力、工作能力的综合体现。
主要包括人的适应能力、耐受力、控制力、意识水平、社会交往能力等。
(一)领导干部心理健康是其素质健全的重要标志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应对竞争、成就事业、获得幸福的重要保证。
现代社会变革的深入和工作生活节奏的加快,对人们具备良好心理素质的要求大大增强。
领导干部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不仅是个人发展的需要,也是党的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当前我们正处于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时期,也是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重点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关键时期,领导干部所承担的任务和责任十分繁重,面临的工作压力不断加大。
.心理服务.本栏编辑:陈锐军队领导干部作为部队各级带兵 人,应当掌握提升心理能力的科学方 法,使自己具备良好的心理能力,从而 不断提升管理工作效能。
一、领导干部应具备的基本心理能力心理能力本质上是一种面对现 实、追求目标、克服困难、完善自我、积 极向上的内在力量。
领导干部作为特 殊群体、关键少数,应具备五个方面基 本心理能力。
—抗逆力。
是指个人面对逆境时能够理性地作出正向的选择、采取 建设性的方法。
通俗地说,就是一个人 处于困难、挫折和失败等逆境时的心 理协调和适应能力。
新时代的领导干 部,肩负的担子越来越重,背负的压力 越来越大。
能够在挫折中磨砺心智的 领导干部,往往有理想、有抱负、敢担 责,具有拿得起、放锝下的心态,能正 确处理个人愿望和组织需要、个人利 益和集体利益之间的关系,做到大事 难事能担当、逆境顺境有胸襟。
但也有 一些领导干部抗逆力不强,在挫折面 前被动退缩,工作不积极、遇到矛盾绕 着走,不信马列信鬼神、不问苍生问H J J 2021 . 6“大师”,不仅理想信念动摇、精神支柱 坍塌,而且因长期无法排遣压力闷闷 不乐、郁郁寡欢,甚至患上抑郁症。
—意志力。
是指一个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标来支配、调节自 己的行动,克服各种困难,从而实现既 定目标的心理过程。
“宝剑锋从磨® 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意志力是自我 引导的精神力量。
只有具备坚强的意 志,才能具有较强的心理调控和承受 能力,才能有效推动个体为实现预定目标不断奋斗,出色完成各项艰巨任 务。
作为主心骨和领头雁的领导干部, 要有力排众议的定力,始终不渝笃定 前行,让部属吃下定心丸,坚定不移跟 着走。
相反,那些目标游移、缺乏意志 力和斗志的领导干部,工作中不敢啃 硬骨头,在逆境和挫折面前,更容易悲 观失望、自我放弃。
一影响力。
是指用别人乐于接受的方式,有效地改变他人的思想和 行动的能力。
影响看似无形,却拥有在领导喷蕾|響夢纖_心理能力芨提并_方法度,可以逐步增强受训者的心理适应 能力。
新时期领导干部应具备的素质第一篇:新时期领导干部应具备的素质新时期领导干部应具备的素质人类进入二十一世纪,面对错综复杂、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面对日新月异的国内形势,每个领导干部既面临着机遇也面临着挑战。
在新世纪新时期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完成党和人民赋予自己的任务,笔者认为作为一名领导干部应具备以下素质。
一、领导干部要切实解决好三个问题1、要牢记讲政治的要求,解决好参加革命为什么的问题。
共产党员从加入党组织的那天起,就始终面临着一个“参加革命为什么”的问题。
解决这个问题不是一朝一夕、一劳永逸的事情,而是主观世界改造的长期任务。
讲政治的基本要求,是必须具有坚定正确的理想和信念,这是解决“参加革命为什么”的基本前提。
那么,参加革命到底是为什么?简单地说这就是一句话: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和信念奋斗终身,也就是要坚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政治信仰,坚定不移地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要强化党的根本宗旨,解决好“现在当官做什么”的问题。
对于党的领导干部来说“现在当官做什么”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它前承“参加革命为什么”,后启“将来身后留什么”,是“为什么、做什么、留什么”的核心所在。
“当官做什么”这个问题,要害在于为谁掌权、为谁用权,如何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这是共产党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集中体现。
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时一定要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把为人民群众谋利益贯穿于各项工作的始终,开展工作要看人民群众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拥护不拥护、欢迎不欢迎,群众高兴的、赞成的事就大胆做,这些认识和做法应该成为各级领导干部正确对待“现在为官做什么”的基本态度。
3、要坚持共产党人的革命气节,解决好“将来身后留什么”的问题。
领导干部对“留什么”的问题一定要有共产党人的高尚情操,加强自身的党性锻炼和修养,严以律己,防微杜渐,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自觉抵制名利、金钱、女色的诱惑,做到一尘不染,两袖清风,永葆共产党人的革命气节。
新时期领导干部应具备的素质新时期领导干部应具备的素质:德是前提德是前提,做官先做人,高尚的品德是领导干部必备素质的前提。
领导干部的德就是党性原则要强,要讲政治。
讲政治的核心是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坚定的政治立场,能否始终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是衡量一名领导干部是否合格的首要条件。
若具备了高尚的政治品德,则工作就有责任感和使命感,就能全面准确地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就能在国际风云变幻的纷繁复杂斗争中是非分明、立场坚定、恪守原则。
新时期领导干部应具备的素质:才是基础才是基础,才是德之资,德是才之帅。
领导干部的才就是要有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和实际工作才能,尤其是在当今科技日新月异和知识经济时代,客观上要求领导干部必备渊博的学识基础,具备政治洞察才能、把握政策才能、观察识别才能、组织协调才能、开拓进取才能、凝聚干部才能、语言文字表达才能、调节自我才能等等。
新时期领导干部应具备的素质:廉是保证廉是保证,公生明、廉生威。
公正清廉是做人的基本原则,也是对领导干部的起码要求。
廉在古今中外都是最影响人格人品的因素之一,是体现领导干部内在素质和外部形象的关键所在。
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如何防止权的滥用、利的诱惑、名的干扰、势的压力,每个领导干部都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古人云:"官正民服、官直民从、官曲民忧、官败民怨"。
南宋岳飞有一声响彻天地、贯穿古今的长叹:"只要武将不伯死,文官不贪钱,国家就有希望"。
在当今反腐倡廉这个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大问题上,领导干部守廉洁,树廉威更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领导干部必须要有"出污泥而不染"的荷花正气;要有甘于清贫乐于奉献的思想;要有艰苦朴素、量力而行的节俭精神,切实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
不仅自己要率先垂范,而且要教育自己的子女、亲属时刻不忘"廉"字。
新时期领导干部应具备的素质:实是关键实是关键,所谓实,就是领导干部在工作中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
领导干部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为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领导干部要着力培养以下五个方面的心理素质:(一)坚定的信念。
信念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理论主张或思想见解坚信不疑,并积极身体力行的精神状态。
信念是人的精神支柱,有什么样的信念就有什么样的行为。
人生是硕果累累,还是庸碌无为,全在于拥有什么样的信念。
领导干部所产生的各种心理危机,除了少部分是因个人品性确有问题外,大部分是理想信念发生动摇。
因此,每一位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坚持正确而坚定的信念,只有这样,才能在纷繁复杂的现实中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保持坚定的政治立场;才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才能摆脱作风上的低级庸俗,抵御生活上的腐化堕落,带领广大群众为实现远大理想而努力奋斗。
(二)顽强的意志。
意志是人为了一定的目的,自觉地确定自己的行为,并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心理过程。
意志从来都是在与困难打交道的过程中得以体现的,做舒坦的事情不需要什么意志。
当前工作中,领导干部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很多,培养坚强的意志尤为重要。
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对经过科学论证的事情,要坚持不懈地贯彻落实下去。
即使困难和挫折再大,也从不迷失方向。
要练就钢丝般的神经和磐石般坚定的意志,遇到困难不退缩,遇到挫折不气馁。
要有那么一股子韧劲,历经百折而不挠。
要有承载压力的品质,努力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那些一遇到困难就打退堂鼓,一遇到挫折就精神崩溃的人,心理上是不健全的,政治上也是不成熟的。
(三)理性的态度。
要理性地看待现实,工作中做到处变不惊、临危不乱,越是在困难、挫折面前,越要保持冷静,理智地处理各种复杂的问题。
要理性地看待自己,要有自知之明,既看到自己的优点,又了解自己的缺点,在赞扬、拥护和奉承面前,不能忘乎所以,迷失自己。
要做到得意时谦逊,失意时淡泊,临顺境警醒,遇逆境从容。
要有较强的自我控制能力,坚守道德底线,做到慎初、慎独、慎交友,决不能放纵自我。
I才苑广角领导艺术I L I N G D A O Y I SH U领导干部如何培养健康当前.领导干部面对纷繁复:杂、竞争激烈的国际形势和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艰:巨任务.要想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做好工作、打开局面,除了要t 具有良好的政治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外,还必须具有健康良好的:心理素质。
因此。
各级党委及其组:织、人事部门,要把关心领导干部:的心理压力问题作为新形势下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
把对干部心理素质的考察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把心理素质方面的要求作为f部德:才素质的一项重要内容.把干部的心理调适能力作为衡量干部综:合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一、充分认识领导干部具:有健康心理素质的重要性1.领导干部具有健康心理素:质.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重视和关心领导干部:心理健康.培养领导干部良好的-心理素质.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因为领:导干部心理健康.是其素质健全和全面发展的重要标志。
心理健:康,是一个人应对竞争、成就事:业、获得幸福的重要保证。
当今社:会各种竞争非常激烈.人们的生:活节奏普遍加快.压力日益加大,’60人才资源开发201010口王艳玲由此所产生的心理障碍、心理疾病也逐渐增多。
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有各种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者约占人口总数的20%。
作为现代领导干部.除了面对一般人都面临的心理压力之外.还面临着自己的T作岗位和工作职责的压力.更容易被心理问题所困扰。
所以.领导干部只有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才能更好地适应新形势.才有利于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领导干部心理健康同题是选拔任用干部的一项重要依据。
领导干部心理健康问题是当前选拔和任用干部T作中需要引起足够重视和认真对待的一个问题。
我们党选拔任用干部.历来重视德才兼备的原则。
干部的德才由多种要素组成.包括f部的思想品德、理论素养、政策水平、业务能力等,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领导干部的心理素质。
良好的心理素质_领导干部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为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领导干部要着力培养以下五个方面的心理素质:(一)坚定的信念。
信念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理论主张或思想见解坚信不疑,并积极身体力行的精神状态。
信念是人的精神支柱,有什么样的信念就有什么样的行为。
人生是硕果累累,还是庸碌无为,全在于拥有什么样的信念。
领导干部所产生的各种心理危机,除了少部分是因个人品性确有问题外,大部分是理想信念发生动摇。
因此,每一位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坚持正确而坚定的信念,只有这样,才能在纷繁复杂的现实中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保持坚定的政治立场;才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才能摆脱作风上的低级庸俗,抵御生活上的腐化堕落,带领广大群众为实现远大理想而努力奋斗。
(二)顽强的意志。
意志是人为了一定的目的,自觉地确定自己的行为,并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心理过程。
意志从来都是在与困难打交道的过程中得以体现的,做舒坦的事情不需要什么意志。
当前工作中,领导干部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很多,培养坚强的意志尤为重要。
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对经过科学论证的事情,要坚持不懈地贯彻落实下去。
即使困难和挫折再大,也从不迷失方向。
要练就钢丝般的神经和磐石般坚定的意志,遇到困难不退缩,遇到挫折不气馁。
要有那么一股子韧劲,历经百折而不挠。
要有承载压力的品质,努力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那些一遇到困难就打退堂鼓,一遇到挫折就精神崩溃的人,心理上是不健全的,政治上也是不成熟的。
(三)理性的态度。
要理性地看待现实,工作中做到处变不惊、临危不乱,越是在困难、挫折面前,越要保持冷静,理智地处理各种复杂的问题。
要理性地看待自己,要有自知之明,既看到自己的优点,又了解自己的缺点,在赞扬、拥护和奉承面前,不能忘乎所以,迷失自己。
要做到得意时谦逊,失意时淡泊,临顺境警醒,遇逆境从容。
要有较强的自我控制能力,坚守道德底线,做到慎初、慎独、慎交友,决不能放纵自我。
试论新形势下领导干部素质论文摘要:干部队伍的素质是执政党建设的一个根本问题。
为了更好地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就必须提高领导干部的素质.使其具有多方面的才能。
论文关键词:队伍建设;领导干部素质干部队伍的素质特别是各级领导班子的素质对于全党的路线的贯彻执行.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一个无产阶级政党,能否培养和造就一批忠于党的事业.素质好、党性强、有组织领导能力和实际本领的领导干部队伍.关系到党的政治路线能否实现,关系到革命和建设事业的成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命运问题。
因此,加强干部队伍素质建设是执政党建设的一个根本问题。
在新形势下,为了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更好地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党的领导干部应具有多方面的才能,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才能发挥其先锋模范作用,使国家政治稳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具体说,领导干部应具有如下素质:一、优良的政治素质所渭政治素质,是指领导干部关于自身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品质和思想作风的总和。
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干部“四化”标准中的革命化,也就是一般俗称的“德行”。
领导干部的政治素质,是反映自身的社会聚合力状况的素质,是决定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幸福观、节操观、责任感、义务感、荣誉感等思想观念的内在基础。
具体来说.领导干部的政治素质包括:(1)要有坚定的政治方向。
就必须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坚持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坚决贯彻执行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
(2)要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所在。
领导干部要坚持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经常深入群众,倾听群众的呼声.关心群众的冷暖.把群众视为自己的衣食父母.而不足高高在上做官当老爷.少说空话.多干实事。
(3)能正确行使手中的权力。
作为领导干部.必须树立正确的权力观,解决好权力是谁赋予的以及为谁掌权怎么用权的问题.时刻牢记当官为什么、在位时做了什么、不在位时给人留下什么.保持清醒的头脑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办事公道.为政清廉,自觉地接受群众监督。
现代领导者的素质要求文档Document of quality requirements of modern leaders现代领导者的素质要求文档小泰温馨提示:发言稿是参加会议者为了在会议或重要活动上表达自己意见、看法或汇报思想工作情况而事先准备好的文稿。
按照用途、性质来划分,是演讲上一个重要的准备工作。
本文档根据会议演讲稿的要求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修改及打印。
浅谈现代领导者的素质要求摘要:素质是构成事物的基本成分,反映事物的性质和特点。
领导者素质是从事领导活动所必备的基本条件,是一种潜在的领导能力。
政治、知识、能力、生理和心理是我们现代领导者所应具备的素质要求,也是领导者走向成功的关系因素。
关键词:素质现代领导素质要求正文:素质是构成事物的基本成分,反映事物的性质和特点。
人的素质在心理学上是指人的先天的解剖生理特点,是心理活动发展的自然前提。
领导干部的素质,不仅仅是与生理特征相关的心理特征,也包含在此基础上后天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个性能力、知识能力、作风等的总和。
它是领导者从事领导活动所必备的基本条件,是一种潜在的领导能力。
当前,人类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国际风云变幻莫测,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了攻坚阶段,将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以及党的十六大四中全会提出的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党和国家提出一系列目标的实现,很在程度上取决于各级领导,取决于他们的素质状况。
时代需要具备高素质的领导者,而高素质的领导者,是领导和推动我们党的事业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
那么,新时代对领导者素质有何要求,现代领导又应具备哪些素质?一、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是现代领导者首要条件毛泽东同志说:“政治是统帅,是灵魂,是生命线”。
江泽民同志也一再强调领导干部要讲政治。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各级领导班子要坚持不懈地加强思想政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