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学实验6 花
- 格式:ppt
- 大小:11.82 MB
- 文档页数:27
植物学实验指导书浙江林学院植物学科二00五年八月实验室守则1. 实验前需预习实验指导书,明确每次实验的目的、要求和内容。
2. 实验课开始时,必须认真听指导老师的讲解,并认真观察示范动作;实验中必须认真操作,仔细观察,不准高声喧哗,保持室内安静,按时完成作业。
3. 珍惜精密仪器,使用显微镜必须按规程操作,如有损坏,须向指导老师报告并登记,按赔偿制度酌情处理。
4. 爱护公共财物,处处注意节约。
不准在实验台上用小刀刻划和削铅笔,也不准在上面乱涂乱画。
不准用镊子和解剖针在其它物品上乱刺。
5. 实验室器具不得擅自带出室外,若要借用,须经同意并登记。
6. 保持实验室整齐清洁,使用过的实验用品放在实验台上,不得随地乱抛。
7. 实验完毕每人清理自己的实验台,洗涤实验用具,收藏好显微镜;并将完成的作业交给指导老师。
8. 按组轮流打扫实验室。
实验一 光学显微镜和植物细胞的基本构造一、 目的要求1. 了解显微镜的结构、成像原理和操作规程,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及其保养。
2. 了解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及其内含物。
3. 了解植物细胞内含物的鉴定方法。
4. 掌握显微绘图技能。
二、 工具和材料显微镜、擦镜纸、纱布、洗耳球(皮老虎)、“上”字切片、马铃薯、I-IK 液 三、 内容(一) 显微镜的结构显微镜的种类很多,有的简单、有的复杂,而且各有专门的用途、这里所介绍的是复式显微镜,它是植物学实验课中最常用的光学仪器。
复式显微镜的式样虽有不同,但它们的基本结构相同,都是由光学部分和机械部分组成(图1—1)。
物镜粗动手轮目镜转换器镜臂载物推进器聚光镜微动手轮聚光镜升降手轮镜座亮度调节开关光源载物台图1-1 复式显微镜结构图光学部分包括:物镜、目镜、聚光器和光源。
机械部分包括:镜头转换器、粗聚焦器、细聚焦器、镜臂、载物台)、载物推进器、镜座。
(二)显微镜的成像原理光学显微镜是利用光学的成像原理观察植物体结构的。
首先利用反光镜将可见光(自然光或灯光)反射到聚光器中,把光线会聚成束,穿过生物制片(样品),进入到物镜的透镜。
小学科学实验之生命科学观察花的结构花是植物繁殖的器官,通过观察花的结构,我们可以了解花的特点以及植物的繁殖方式。
下面是我对小学生进行的一次生命科学实验,观察花的结构。
实验目的:通过观察花的结构,了解花的特点及植物的繁殖方式。
实验材料:-鲜花(可以是郁金香、百合或其他常见的花)-剪刀-放大镜- 平板玻璃或Mylar透明纸-图钉或订书钉-干净的画纸-彩色铅笔或细线实验步骤:1.准备工作:-将鲜花放入透明塑料袋中,封口并放入冷藏室,确保花朵保存新鲜。
-准备实验室桌面并放置所需材料。
2.观察花的外形:-挑选一朵新鲜而完整的花,将它放在平板玻璃上。
-用放大镜观察花的外形,并用彩色铅笔或细线在画纸上轻轻勾勒出花的轮廓,留出适当的空间。
3.分离花的组成部分:- 用剪刀小心地将花瓣从花茎上剪下来,将它们放在平板玻璃或Mylar透明纸上备用。
- 将花蕊从花茎上剪下来,也放在平板玻璃或Mylar透明纸上备用。
-在画纸上标注花瓣和花蕊的位置,可以用彩色铅笔或细线进行标记。
4.观察花瓣的结构:-用放大镜仔细观察花瓣的结构。
-注意花瓣的颜色、形状和纹理。
-用彩色铅笔或细线在画纸上画出观察到的特点。
5.观察花蕊的结构:-用放大镜仔细观察花蕊的结构。
-注意花蕊的颜色、形状和部件的位置。
-将观察到的特点用彩色铅笔或细线在画纸上画出。
6.探索花的繁殖方式:-用放大镜仔细观察花蕊中的雄蕊和雌蕊。
-观察并了解花的传粉结构、花粉和花蜜的位置。
-理解传粉是植物繁殖的重要过程。
7.总结观察结果:-将观察到的花的结构和特点记录在画纸上,并用彩色铅笔或细线进行标注。
-在画纸上写下自己的发现和体会,对花朵的繁殖方式进行总结。
实验结果和讨论:通过观察花的结构,我们可以发现花是由花瓣和花蕊组成的。
花瓣是花的外层,具有各种不同的颜色和形状。
花蕊是花的内层,包括雄蕊和雌蕊。
雄蕊是花的男性部分,产生花粉,而雌蕊是花的女性部分,产生卵子。
花的繁殖方式通过传粉实现,传粉是花粉从雄蕊传送到雌蕊的过程,有助于植物的繁殖。
园林专业《植物学》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植物学课程学分:3课程总学时数:54 讲授36 实验 18大纲执笔人:廖建良一、课程简介《植物学》是生命科学系园林专业本科生必修的学科基础课之一,在第一学期开设。
《植物学》是一门内容十分广博的学科,研究对象是植物各类群的形态结构、分类和有关的生命活动、发育规律和外界环境间多种多样关系的科学。
《植物学》是进一步学习园林树木学、植物生理学、花卉学、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园林植物保护学等课程的基础。
在内容的安排上既要考虑到基础性、系统性,又要避免与相关专业课程重复。
因此,植物学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了植物形态解剖学和植物分类基本知识。
二、课程目的与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系统掌握植物学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的实验技能,了解植物学的发展动态,受到与植物学有关的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的基本技能和基本素质的培养和训练,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好后续课程打好基础。
植物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研究对象是活的有机体,教学内容涉及到从宏观到微观的多个方面,要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更好地认识和了解植物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理解和掌握植物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就必须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加强实验和野外实习的教学;同时由于教学时数少,在有限的时间内要完成整个植物学的教学任务,就必须广泛应用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教学设备、录像、投影、幻灯等。
只有如此,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独立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
三、教学内容理论教学(36学时)绪论 (2学时)通过绪论的教学,要求学生掌握生物界的划分和学习植物学的重要意义,了解地球上植物的发生和植物对人类及自然界的作用,了解植物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分支学科,以及植物科学在自然科学和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意义、植物科学的发展简史和发展趋势。
第一章植物细胞和组织 (4学时)本章重点要求学生掌握细胞、组织、细胞分裂、细胞的生长和分化等基本概念,有丝分裂的全过程及其意义,组织的类型。
实验报告实验名称:花的组成和发生、花药和花粉的结构课程名称:植物学实验学院:专业班级:姓名:小组成员:日期:指导老师:一、实验目的1.掌握花的主要形态结构、花序的类型;2.了解花的组成与花芽分化过程;3.掌握花药与花粉粒的形成与发育及胚珠与胚囊的结构特点;4.学习花粉离体萌发实验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1.光学显微镜成像原理:物体先经过物镜成放大的实像,再经目镜成放大的虚像,二次放大,便能看清楚微小的物体。
光线通过凹透镜后,成正立虚像,而凸透镜则成正立实像。
实像可在屏幕上显现出来,而虚像不能。
2.花是被子植物(被子植物门植物,又称有花植物或开花植物)的繁殖器官,其生物学功能的是结合雄性精细胞与雌性卵细胞以产生种子。
这一进程始于传粉,然后是受精,从而形成种子并加以传播。
对于高等植物而言,种子便是其下一代,而且是各物种在自然分布的主要手段。
同一植物上着生的花的组合称为花序。
3.植物生殖:孢子植物孢子体的雌性生殖器官为颈卵器,雄性生殖器官为精子器。
种子植物花:雄性生殖器官为雄蕊,雌性生殖器官为雌蕊。
三、实验材料以及器材1.材料:桃、黄瓜、百合、柳、蓖麻、葡萄、八仙花、豌豆、锦葵、紫草、油菜、荠莱、蒲公英、向日葵、棉花、茄子、牵牛花、马铃薯、迎春花、小麦、车前草、马蹄莲、茴香、人参、女贞、无花果、繁缕、大戟、唐昌蒲等植物花,油菜花、百合花、小麦穗、桃花芽分化各时期纵切片,油菜花序纵切片,幼嫩百合花药横切片、成熟百合花药横切片、成熟小麦花药横切片。
2.器材:显微镜、电视显微镜、放大镜、单凹载玻片、盖玻片、刀片、镊子、解剖针、纱布、擦镜纸、培养皿、温箱,15%蔗糖溶液。
四、实验步骤1.花的基本形态特征:观察实验材料,根据其花柄、花冠、花萼、花托、雄蕊群和雌蕊群的有无以及形态,对各实验材料进行识别与分类。
2.花芽的分化:取桃花芽分化各时期的纵切永存片。
置于低倍镜下观察其各时期的特征,分析其分化过程。
3.花药的结构和花粉粒的形成与发育A.未成熟花药:取未成熟百合花药横切永存片,先用肉眼进行观察,后置于低倍镜下观察。
实验六植物检索表的编制与使用
一、实验目的
练习植物检索表的编制,熟悉植物检索表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方法
自行采集、鉴定植物标本,根据形态比较方法编写分种检索表。
三、实验结果
(1).定距式检索表的编制
1.簇生叶序---------------三叶委陵菜
1.基生叶序
2.偶数羽状复叶------------------黄山紫荆
2.三出复叶------------------红花酢浆草
1.对生叶序
3. 羽状网脉-----------------撒金桃叶珊瑚
3. 掌状网脉-----------------鸡爪槭
(2).平行式检索表的编制
1簇生叶序------------------三叶委陵菜
1.基生叶序------------------2
2偶数羽状复叶------------------黄山紫荆
2三出复叶------------------红花酢浆草
3对生叶序-----------------4
4羽状网脉-----------------撒金桃叶珊瑚
4掌状网脉-----------------鸡爪槭
四、实验小结
本次实验让我认识到植物在不同方面有着不同的分类,也意识到自己在对于植物形态结构的认识辨别上有着很大的不足。
今后一定要将书本上介绍的植物形态的命名和分类弄懂,记住。
一、实验目的1. 通过花的解剖实验,了解花的结构组成及其功能。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
3. 深入认识植物的生殖过程。
二、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桃花、剪刀、镊子、解剖刀、放大镜、透明胶带、实验报告纸。
2. 仪器:显微镜、解剖镜、培养皿、解剖台。
三、实验步骤1. 观察桃花整体结构,记录花的外部特征,如花瓣、花萼、花托、花柄等。
2. 用剪刀从花柄处剪下桃花,用解剖刀轻轻切开花托,观察花托的内部结构。
3. 用镊子从外向内依次摘下萼片、花瓣,观察萼片、花瓣的形态、颜色、排列方式等。
4. 摘下雄蕊,观察雄蕊的形态、数量、花丝、花药等结构。
5. 摘下雌蕊,观察雌蕊的形态、数量、花柱、柱头、子房等结构。
6. 用解剖刀轻轻切开子房,观察子房内的胚珠、珠柄、珠被等结构。
7. 用放大镜观察花药内的花粉,记录花粉的形态、数量等。
8. 将各部分的解剖结构用透明胶带粘在实验报告纸上,并绘制解剖图。
9. 分析桃花各部分结构的功能,总结花的生殖过程。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花瓣:桃花的花瓣有5片,呈粉红色,排列整齐,具有保护花蕊和吸引传粉者的作用。
2. 萼片:桃花的萼片有5片,呈绿色,排列整齐,具有保护花蕊的作用。
3. 花托:桃花的花托呈绿色,肉质,具有支持花瓣、花萼和花蕊的作用。
4. 花柄:桃花的花柄连接花托和花蕾,负责输送水分和养分。
5. 雄蕊:桃花的雄蕊有5个,每个雄蕊由花丝和花药组成,花药内含有花粉,负责产生精子。
6. 雌蕊:桃花的雌蕊由柱头、花柱和子房组成,柱头负责接收花粉,花柱连接柱头和子房,子房内含有胚珠,负责产生卵细胞。
7. 子房:桃花的子房内含有胚珠,胚珠发育成种子,受精后发育成果实。
8. 花粉:桃花的花粉呈黄色,具有黏性,便于黏附在柱头上。
五、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桃花的结构组成及其功能。
桃花的花瓣、花萼、花托、花柄等结构共同构成了花的整体形态,雄蕊和雌蕊是花的生殖器官,负责产生花粉和卵细胞。
一、实验目的了解花的结构,观察花的各个部分,了解其功能。
二、实验材料新鲜花朵、放大镜、显微镜、解剖刀、镊子、酒精、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油镜。
三、实验方法1. 观察花朵的整体结构,了解花梗、花托、花萼、花冠、雄蕊和雌蕊的位置。
2. 使用放大镜观察花朵的各个部分,了解其形态。
3. 使用解剖刀和镊子,对花朵进行解剖,观察各个部分的结构。
4. 使用显微镜观察花朵的细胞结构。
5. 记录观察结果,撰写实验报告。
四、实验步骤1. 观察花朵的整体结构(1)观察花梗:花梗是连接花朵和枝条的部位,起到支撑和输导的作用。
(2)观察花托:花托是花梗顶端膨大的部分,上面着生花萼、花冠、雄蕊和雌蕊。
(3)观察花萼:花萼是花朵最外层的叶状构造,由若干个萼片组成,主要起到保护花蕾的作用。
(4)观察花冠:花冠是花朵中花瓣的总称,颜色鲜艳,位于花萼上方或内放,主要起到吸引昆虫授粉的作用。
(5)观察雄蕊:雄蕊是花朵的雄性生殖器官,由花药和花丝组成,负责产生花粉。
(6)观察雌蕊:雌蕊是花朵的雌性生殖器官,位于花朵中央,由柱头、花柱和子房组成,负责接收花粉并发育成果实。
2. 使用放大镜观察花朵的各个部分(1)观察花梗、花托、花萼、花冠、雄蕊和雌蕊的形态。
(2)观察花瓣的颜色、形状和排列方式。
(3)观察雄蕊的花药和花丝。
(4)观察雌蕊的柱头、花柱和子房。
3. 使用解剖刀和镊子,对花朵进行解剖(1)将花朵放置在解剖盘上,用解剖刀轻轻切开花托,观察内部结构。
(2)观察花萼、花冠、雄蕊和雌蕊的连接方式。
(3)观察花药和花丝的结构。
(4)观察柱头、花柱和子房的结构。
4. 使用显微镜观察花朵的细胞结构(1)将花朵的各个部分分别放置在显微镜载玻片上,加入适量酒精。
(2)使用油镜观察花药、花丝、柱头、花柱和子房的细胞结构。
(3)记录观察结果。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花梗:花梗是连接花朵和枝条的部位,起到支撑和输导的作用。
2. 花托:花托是花梗顶端膨大的部分,上面着生花萼、花冠、雄蕊和雌蕊。
植物生物学实验指导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目录绪论 (1)实验一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方法 (3)实验二生物绘图 (6)实验三植物细胞基本结构的观察 (9)实验四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显微观察 (12)实验五植物体各种组织的显微观察 (14)实验六根的形态和结构观察 (17)实验七茎的形态和结构观察 (21)实验八低等植物(藻类、菌类和地衣植物) (25)绪论一、实验课教学的目的及意义本课程以验证课堂理论、掌握研究方法和操作技能为宗旨,培养学生独立开展以植物生物学为基础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通过实验教学,要求学生掌握植物生物学实验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以及研究植物的一些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并运用这些方法和技能去研究植物个体发育中植物器官的形态建成与结构;学习植物系统发育过程中植物界各大类群植物的主要的形态特征、代表植物、它们在植物界中的地位和演化规律,认识一些常见的与人类关系密切的植物;理论与实践统一,使学生加深对课堂讲授的内容的认识与理解。
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进行科学探索与实验的能力与素质,以适应新经济时代对科技人才的基本要求。
二、实验室规则1. 学生应提前5-10分钟进入实验室,做好实验前的准备工作。
2. 按号使用显微镜和解剖镜,使用前要检查,使用后要擦试整理,并放回原处.如果发现损坏或发生故障,要及时报告指导教师。
3. 爱护仪器、标本及其他公共设施,节约药品和水电。
损坏物品时应主动向指导教师报告并及时登记。
4. 保持实验室安静、整洁。
实验时不得随意走动和谈笑。
室内禁止吸烟,不准随地吐痰和乱扔纸屑、杂物。
每次实验后,各实验小组要清理实验桌面,并轮流打扫实验室。
5. 最后离开实验室的学生要负责检查水、电、门、窗等是否关严。
三、实验课课程的进行方式及对学生的要求1. 实验前必须预习每次实验课内容,写出简单的实验提纲,并把个人准备好的实验必备物品带到实验室。
2. 必须仔细听取教师对实验课的要求、操作中的重点、难点和应注意问题的讲解。
一、花程式花程式(flower formula)就是将花的组成、排列、位置、对称性以及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用简单的符号及数字写成的方程式。
现将花程式中常用的符号及数字所表示的含义,表述如下:1.符号所表示的含义(1)花各组成部分所用符号一般用花各部分拉丁名词的第一个字母来表示。
如:P 表示花被,是拉丁文Perianthium 的缩写。
K 表示花萼,是德文Kelch 的略写。
C 表示花冠,是拉丁文Corolla 的略写。
A 表示雄蕊,是拉丁文Androecium 的略写。
G 表示雌蕊,是拉丁文Gynoecium 的略写。
(2)花各组成部分形态结构特征所用符号↑表示两侧对称花。
* 表示辐射对称花。
()表示联合。
+ 表示某部分排列的轮数关系(一轮以上)。
-(短横线)表示子房位置。
若子房上位,“-”写在G 下方,如G;如子房下位,则“-”写在G 上方,如Ḡ;如子房半下位,在G 上、下方各写一“”,如。
表示两性花(两性花的符号有时略而不写);♂表示雄花;♀表示雌花。
(♂、♀)表示雌雄同株;(♂/♀)表示雌雄异株。
2.阿拉伯数字的含义阿拉伯数字表示花各部分的数目。
数字都写在代表各部分字母符号的右下方;∞表示数目在十个以上,或数目不定(数目很多);0 表示缺少或退化;雌蕊之后如果有三个数字,第一个数字表示心皮数目,第二个数字表示子房室数,第三个数字表示每室胚珠数(一般只用第一和第二个数字),并用“:”将这三个数字隔开。
3.花程式书写顺序花性别、对称情况、花各部分从外部到内部依次介绍K、C、A、G,并在字母右下方写明数字以表示花各部分数目。
举例说明如下:(1)苹果花:* K(5) C5 A∞(5:5:2)表示两性花,辐射对称;萼片5 枚,合生;花瓣5 枚,分离;雄蕊多数,分离;单雌蕊,子房下位,由5 枚心皮联合形成5 室子房,每室2 个胚珠。
(2)紫藤花:↑K(5) C l+2+(2)A(9)+lG 1:1: ∞表示两性花;两侧对称;萼片5 枚,合生;花瓣5 枚,分离,排成三轮,其中有2 个花瓣联合;雄蕊10 枚,9 枚联合,l 枚分离成二体雄蕊;子房上位,单雌蕊,一室,每室胚珠数不定。
植物学实验一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一、实验目的:1. 复习和掌握光学显微镜的使用与维护常识。
2. 练习与掌握临时装片及生物绘图基本技能。
3. 复习与掌握光学显微镜下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二、实验材料与用品:1. 材料:1)新鲜洋葱鳞茎;2)柿胚乳细胞永久片。
2. 用品: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双面刀片;镊子;蒸馏水;碘-碘化钾溶液。
三、具体实验内容与方法:参考实验指导17。
四、实验报告:1. 绘图:洋葱鳞叶表皮细胞的显微结构;2. 思考回答: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结构差异。
植物学实验二植物分生组织和成熟组织一、实验目的:1. 掌握分生组织的结构特征(包括有丝分裂)及其在植物体内的分布。
2. 掌握保护组织、薄壁组织、机械组织、输导组织等成熟组织的结构特征及其在植物体内的分布。
3. 理解分生组织的活动与植物生长发育的关系。
4. 了解各类成熟组织的结构对植物功能的适应性。
二、实验材料与用品:1. 材料:(1)菠菜嫩叶片(观察表皮结构);(2) 永久制片:洋葱幼根纵切、蚕豆幼根横切(观察分生组织);南瓜茎纵切(观察输导组织);芹菜叶柄横切、纵切(观察机械组织、厚角组织)。
2. 用品: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双面刀片,镊子,蒸馏水。
三、具体实验内容与方法:参考实验指导19、20、21.四、实验报告:1. 绘图:1)洋葱根尖分生组织; 2)菠菜叶表皮一部分(至少包含一气孔器);3)芹菜叶柄横切(示厚角组织)。
2. 思考回答:1)侧生分生组织与顶端分生组织比较,在结构上有哪些相似与不同之处?2)导管与管胞有何结构差异?各出现于那些植物类群?植物学实验三花的形态与结构一、实验目的:1. 掌握花的基本组成部分。
2. 掌握花程式和花图式的运用。
3. 了解不同植物类群花的形态差异。
二、实验材料与用品:1. 新鲜材料:1)二月兰(诸葛菜)花;2)海棠花;3)五角枫花。
2. 用品: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双面刀片;镊子;解剖针;蒸馏水。
花的解剖实验报告解剖并观察花的结构一、实验目的认识花的基本结构;了解雄蕊和雌蕊的类型;了解子房的类型和结构;尝试书写花程式。
ﻫ二、实验器材ﻫ显微镜、解剖针、刀片、百合子房横切。
三、实验内容1.花的形态结构的观察; 2。
花药和子房形态结构的观察;四、实验步骤(一)观察花的结构1、花柄(花梗):连接花与茎。
2、花被:花萼:由萼片组成,分为离生萼和合生萼;花冠:由花瓣组成,排列为一轮或数轮,按生长方式可分为离瓣花冠和合瓣花冠。
3、雄蕊:一朵花中所有雄蕊组成雄蕊群,推蕊的数目因植物种类而异。
根据推蕊数目以及花丝与花药的离合,雄蕊分为离生雄蕊和合生雄蕊.4、雌蕊:(1)雌蕊的类型雌蕊位于花的中央,是花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柱头、1 / 3... 精选文档供参考...花柱和子房3部分组成的.不同种类的植物其雌蕊的类型、子房的位置、胎座的类型常有不同。
单雌蕊:一朵花中只有一个雌蕊,此雌蕊只由一个心皮构成称单雌蕊,如桃、李等.合生雌蕊:一朵花中只有一个雌蕊,此雌蕊由2个以上的心皮卷合而成,称为合生雌蕊,又称复雌蕊,如柑橘等。
离生雌蕊:一朵花中有数个彼此分离的雌蕊称为离生雌蕊,如木兰、毛茛等。
(2)子房的位置根据子房在花托上着生位置及花托的连合程度,子房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子房上位:子房仅以底部与花托相连,叫子房上位。
图A子房半下位:又叫子房中位。
子房的下半部陷于花托中,并与花托愈合,子房上半部仍露在外,花的其余部分着生在花托边缘。
图B、C。
子房下位:子房埋于下陷的花托中,并与花托愈合称子房下位,花的其余部分着生在子房的上面花托的边缘.图D、E。
(3)胎座的类型胚珠着生于子房上,着生的部位叫胎座。
胎座的类型如下图所示.A。
单雌蕊,单子房,边缘胎座;B。
离生雌蕊,单子房,边缘胎座;C.合生雌蕊,单室复子房,侧膜胎座;D、E.合生雌蕊,多室2 / 3... 精选文档供参考...复子房,中轴胎座;F。
合生雌蕊,子房一室,特立中央胎座(二)花程式的♀:雌花♂:雄花♀两性花↑两侧对称花*辐射对称花 K:花萼 C:花冠P:花被A :雄蕊群G:雌蕊群右下角数字的意义():联合0:缺失∞:无穷+:不止一轮G:子房上位 G:子房下位G:子房周位G(2:1)():联合 2:心皮数目1:子房室数用:连接心皮数和子房室数例:*K(5)C5A(∞)G(5:5)↑K(5)C(5)A2+2G(2:2)♂P4A4♀P4G(2:1)五.实验报告1。
植物学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对植物进行观察和分析,了解植物的结构、生长习性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实验材料•小苏打•水•盐水溶液•酸性溶液•细胞显微镜实验步骤1.观察植物的开花时间和花朵的颜色,并记录下观察结果。
2.将一些植物的根部分别浸泡在小苏打溶液、盐水溶液和酸性溶液中,观察植物的反应,并记录下观察结果。
3.利用细胞显微镜观察植物的细胞结构,并拍照记录下观察结果。
实验结果1.观察花朵的颜色和开花时间发现,不同植物的花朵颜色和开花时间各不相同。
有些植物的花朵颜色鲜艳,开花时间较短暂;而有些植物的花朵颜色较暗淡,开花时间较长久。
2.在小苏打溶液中浸泡的植物根部呈碱性反应,颜色变得较为黄绿。
在盐水溶液中浸泡的植物根部呈现出脱水的状态,颜色变得较为干燥。
在酸性溶液中浸泡的植物根部呈酸性反应,颜色变得较为红紫。
3.通过细胞显微镜观察,植物的细胞结构呈现出多样性。
有些植物细胞的形状规则,色素丰富;而有些植物细胞的形状不规则,色素较少。
细胞的大小和形状也存在差异,有些细胞较大,有些则较小细长。
实验讨论1.不同植物的花朵颜色和开花时间的差异可能与其遗传基因有关。
不同的基因组合会导致不同的花朵颜色和开花时间,并使得植物在不同的时间段内被传粉和繁殖。
2.植物对不同环境的适应能力也体现在其对不同溶液的反应上。
不同溶液中的化学性质会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产生影响,导致植物表现出不同的症状和特征。
3.细胞结构的差异可能与植物在进化过程中的适应环境的策略有关。
细胞的形状和颜色可以反映植物对光照和水分的吸收和利用效率,从而实现其生长和繁殖的目的。
4.此次实验仅仅是对少数植物进行的观察和分析,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实验来验证结论的普适性和准确性。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植物的结构、生长习性和适应环境的能力有了初步的了解。
不同植物的花朵颜色和开花时间各不相同,并且植物对不同溶液的反应也存在差异。
植物的细胞结构呈现出多样性,代表了植物在进化过程中的适应环境的策略。
延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课程教案授课科目:植物学实验授课专业:生物科学授课教师及职称:曹娟云,副教授实验一、植物细胞一、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掌握显微镜的使用,识别植物细胞的结构,了解植物细胞的后含物和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学会临时装片的制作。
二、实验材料白菜、菠菜、洋葱、马铃薯、红辣椒及各种装片。
三、实验内容1、显微镜的使用。
2、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⑴植物细胞:取洋葱叶肉一小块制成临时装片。
⑵质体的类型:①、叶绿体:取菠菜近上表皮或近下表皮的叶肉细胞制成临时装片。
②、有色体:取红辣椒果实表皮制成临时装片。
③、白色体:取白菜叶柄表皮制成临时装片。
⑶后含物:刮去马铃薯汁液制成临时装片。
⑷纹孔、胞间连丝:取柿胚乳细胞,观察胞间连丝。
取辣椒果皮观察纹孔。
⑸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取洋葱根尖切片,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各个时期。
四、作业1、绘一个洋葱表皮细胞,注明各部分结构。
2、绘菠菜部分下表皮细胞,示叶绿体。
3、绘白菜叶柄部分表皮细胞,示白色体。
4、绘红辣椒部分果皮细胞,示有色体和纹孔。
5、绘马铃薯的淀粉粒。
6、绘柿胚乳细胞,示胞间连丝。
实验二、植物组织一、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掌握各种组织的类型和分布。
二、实验材料各种切片、装片。
三、实验内容1、分生组织:⑴顶端分生组织---洋葱根尖纵切(分生区)。
⑵侧生分类组织---椴树茎横切(形成层)。
2、保护组织:⑴初生保护组织---豇豆叶表皮装片(表皮)。
⑵次生保护组织---椴树茎横切(周皮)。
3、薄壁组织:⑴通气组织---睡莲叶横切(气腔)。
⑵同化组织---夹竹桃叶横切(叶肉、复表皮)。
⑶储藏组织---马铃薯块茎横切(淀粉粒)。
4、机械组织:⑴厚角组织---蓖麻叶柄横切、芹菜叶柄横切(徒手切片)。
⑵厚壁组织---草纸纤维、梨果肉右细胞。
5、输导组织:⑴导管、筛管、伴胞---南瓜茎横切。
⑵管胞---松茎离析材料(临时装片)。
6、分泌结构:⑴外分泌结构---棉花茎横切(腺毛)。
《药用植物学》实验指导(供中药学专业使用)生药学科实验室管理制度1. 实验室是进行科学实验、培养严谨求实作风、启迪思维探索创新的场所。
进入实验室工作学习的所有人员必须持严肃科学的态度,入室必须穿白工作服着装整洁。
2. 实验室工作人员负责实验室实验设备器材的管理及建设等各项工作任务。
3. 实验室必须经常处于整齐清洁规范有序安全的良好工作状态;禁止在室内吸烟嬉戏、喧哗。
4. 凡进入实验室工作、学习的人员需进行登记,必须服从本室工作人员的管理遵守实验室的规章制度。
不迟到、早退、不无故缺席、不准利用实验室仪器设备进行与教学科研实验无关的活动;不动用与本实验无关的设备器材。
实验结束后如数清点归还实验室设备器材,若有损坏丢失者按仪器设备损坏丢失处理办法处理。
5. 实验前需进行认真准备,明确实验目的、掌握实验的基本要求原理和方法步骤;了解有关仪器设备的性能配置;熟悉操作规程及安全注意事项。
6. 科学实验中应科学操作,细致观察。
如实记录及时整理实验数据记录并写出实验报告。
7. 爱护实验材料;不得损坏永久装片;不得解剖或损坏腊叶标本;不得将实验材料带出实验室。
8. 爱护仪器设备设施及其它物品;严格按操作规程使用仪器设备不擅离职守。
发现设备故障或其它异常情况时,应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并及时报告使用实验室及实验室内的仪器设备。
必须按要求做好使用登记和记录。
9. 实验结束后离室前物品归还原处,清洁室内卫生。
废弃物倒入指定地点以免造成堵塞或腐蚀管道、污染环境。
仔细进行安全检查,注意关机、关电、关水、关门窗等。
实验一显微镜的构造、使用保护及植物细胞的结构实验目的:1、掌握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并学习正确的使用和保护方法。
2、掌握临时制片(水装片)—撕取表皮法。
3、了解植物细胞的基本构造。
材料及设备:材料的永久装片、显微镜、洋葱鳞茎。
实验内容:一、显微镜的构造显微镜是进行药用植物学实验的重要仪器,凡进行药用植物微细结构的观察,都必须依靠显微镜的帮助,因而在初次进行药用植物学实验之前必须了解显微镜的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