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学实验6 花
- 格式:ppt
- 大小:11.82 MB
- 文档页数:27
植物学实验指导书浙江林学院植物学科二00五年八月实验室守则1. 实验前需预习实验指导书,明确每次实验的目的、要求和内容。
2. 实验课开始时,必须认真听指导老师的讲解,并认真观察示范动作;实验中必须认真操作,仔细观察,不准高声喧哗,保持室内安静,按时完成作业。
3. 珍惜精密仪器,使用显微镜必须按规程操作,如有损坏,须向指导老师报告并登记,按赔偿制度酌情处理。
4. 爱护公共财物,处处注意节约。
不准在实验台上用小刀刻划和削铅笔,也不准在上面乱涂乱画。
不准用镊子和解剖针在其它物品上乱刺。
5. 实验室器具不得擅自带出室外,若要借用,须经同意并登记。
6. 保持实验室整齐清洁,使用过的实验用品放在实验台上,不得随地乱抛。
7. 实验完毕每人清理自己的实验台,洗涤实验用具,收藏好显微镜;并将完成的作业交给指导老师。
8. 按组轮流打扫实验室。
实验一 光学显微镜和植物细胞的基本构造一、 目的要求1. 了解显微镜的结构、成像原理和操作规程,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及其保养。
2. 了解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及其内含物。
3. 了解植物细胞内含物的鉴定方法。
4. 掌握显微绘图技能。
二、 工具和材料显微镜、擦镜纸、纱布、洗耳球(皮老虎)、“上”字切片、马铃薯、I-IK 液 三、 内容(一) 显微镜的结构显微镜的种类很多,有的简单、有的复杂,而且各有专门的用途、这里所介绍的是复式显微镜,它是植物学实验课中最常用的光学仪器。
复式显微镜的式样虽有不同,但它们的基本结构相同,都是由光学部分和机械部分组成(图1—1)。
物镜粗动手轮目镜转换器镜臂载物推进器聚光镜微动手轮聚光镜升降手轮镜座亮度调节开关光源载物台图1-1 复式显微镜结构图光学部分包括:物镜、目镜、聚光器和光源。
机械部分包括:镜头转换器、粗聚焦器、细聚焦器、镜臂、载物台)、载物推进器、镜座。
(二)显微镜的成像原理光学显微镜是利用光学的成像原理观察植物体结构的。
首先利用反光镜将可见光(自然光或灯光)反射到聚光器中,把光线会聚成束,穿过生物制片(样品),进入到物镜的透镜。
小学科学实验之生命科学观察花的结构花是植物繁殖的器官,通过观察花的结构,我们可以了解花的特点以及植物的繁殖方式。
下面是我对小学生进行的一次生命科学实验,观察花的结构。
实验目的:通过观察花的结构,了解花的特点及植物的繁殖方式。
实验材料:-鲜花(可以是郁金香、百合或其他常见的花)-剪刀-放大镜- 平板玻璃或Mylar透明纸-图钉或订书钉-干净的画纸-彩色铅笔或细线实验步骤:1.准备工作:-将鲜花放入透明塑料袋中,封口并放入冷藏室,确保花朵保存新鲜。
-准备实验室桌面并放置所需材料。
2.观察花的外形:-挑选一朵新鲜而完整的花,将它放在平板玻璃上。
-用放大镜观察花的外形,并用彩色铅笔或细线在画纸上轻轻勾勒出花的轮廓,留出适当的空间。
3.分离花的组成部分:- 用剪刀小心地将花瓣从花茎上剪下来,将它们放在平板玻璃或Mylar透明纸上备用。
- 将花蕊从花茎上剪下来,也放在平板玻璃或Mylar透明纸上备用。
-在画纸上标注花瓣和花蕊的位置,可以用彩色铅笔或细线进行标记。
4.观察花瓣的结构:-用放大镜仔细观察花瓣的结构。
-注意花瓣的颜色、形状和纹理。
-用彩色铅笔或细线在画纸上画出观察到的特点。
5.观察花蕊的结构:-用放大镜仔细观察花蕊的结构。
-注意花蕊的颜色、形状和部件的位置。
-将观察到的特点用彩色铅笔或细线在画纸上画出。
6.探索花的繁殖方式:-用放大镜仔细观察花蕊中的雄蕊和雌蕊。
-观察并了解花的传粉结构、花粉和花蜜的位置。
-理解传粉是植物繁殖的重要过程。
7.总结观察结果:-将观察到的花的结构和特点记录在画纸上,并用彩色铅笔或细线进行标注。
-在画纸上写下自己的发现和体会,对花朵的繁殖方式进行总结。
实验结果和讨论:通过观察花的结构,我们可以发现花是由花瓣和花蕊组成的。
花瓣是花的外层,具有各种不同的颜色和形状。
花蕊是花的内层,包括雄蕊和雌蕊。
雄蕊是花的男性部分,产生花粉,而雌蕊是花的女性部分,产生卵子。
花的繁殖方式通过传粉实现,传粉是花粉从雄蕊传送到雌蕊的过程,有助于植物的繁殖。
园林专业《植物学》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植物学课程学分:3课程总学时数:54 讲授36 实验 18大纲执笔人:廖建良一、课程简介《植物学》是生命科学系园林专业本科生必修的学科基础课之一,在第一学期开设。
《植物学》是一门内容十分广博的学科,研究对象是植物各类群的形态结构、分类和有关的生命活动、发育规律和外界环境间多种多样关系的科学。
《植物学》是进一步学习园林树木学、植物生理学、花卉学、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园林植物保护学等课程的基础。
在内容的安排上既要考虑到基础性、系统性,又要避免与相关专业课程重复。
因此,植物学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了植物形态解剖学和植物分类基本知识。
二、课程目的与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系统掌握植物学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的实验技能,了解植物学的发展动态,受到与植物学有关的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的基本技能和基本素质的培养和训练,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好后续课程打好基础。
植物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研究对象是活的有机体,教学内容涉及到从宏观到微观的多个方面,要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更好地认识和了解植物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理解和掌握植物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就必须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加强实验和野外实习的教学;同时由于教学时数少,在有限的时间内要完成整个植物学的教学任务,就必须广泛应用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教学设备、录像、投影、幻灯等。
只有如此,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独立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
三、教学内容理论教学(36学时)绪论 (2学时)通过绪论的教学,要求学生掌握生物界的划分和学习植物学的重要意义,了解地球上植物的发生和植物对人类及自然界的作用,了解植物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分支学科,以及植物科学在自然科学和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意义、植物科学的发展简史和发展趋势。
第一章植物细胞和组织 (4学时)本章重点要求学生掌握细胞、组织、细胞分裂、细胞的生长和分化等基本概念,有丝分裂的全过程及其意义,组织的类型。
实验报告实验名称:花的组成和发生、花药和花粉的结构课程名称:植物学实验学院:专业班级:姓名:小组成员:日期:指导老师:一、实验目的1.掌握花的主要形态结构、花序的类型;2.了解花的组成与花芽分化过程;3.掌握花药与花粉粒的形成与发育及胚珠与胚囊的结构特点;4.学习花粉离体萌发实验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1.光学显微镜成像原理:物体先经过物镜成放大的实像,再经目镜成放大的虚像,二次放大,便能看清楚微小的物体。
光线通过凹透镜后,成正立虚像,而凸透镜则成正立实像。
实像可在屏幕上显现出来,而虚像不能。
2.花是被子植物(被子植物门植物,又称有花植物或开花植物)的繁殖器官,其生物学功能的是结合雄性精细胞与雌性卵细胞以产生种子。
这一进程始于传粉,然后是受精,从而形成种子并加以传播。
对于高等植物而言,种子便是其下一代,而且是各物种在自然分布的主要手段。
同一植物上着生的花的组合称为花序。
3.植物生殖:孢子植物孢子体的雌性生殖器官为颈卵器,雄性生殖器官为精子器。
种子植物花:雄性生殖器官为雄蕊,雌性生殖器官为雌蕊。
三、实验材料以及器材1.材料:桃、黄瓜、百合、柳、蓖麻、葡萄、八仙花、豌豆、锦葵、紫草、油菜、荠莱、蒲公英、向日葵、棉花、茄子、牵牛花、马铃薯、迎春花、小麦、车前草、马蹄莲、茴香、人参、女贞、无花果、繁缕、大戟、唐昌蒲等植物花,油菜花、百合花、小麦穗、桃花芽分化各时期纵切片,油菜花序纵切片,幼嫩百合花药横切片、成熟百合花药横切片、成熟小麦花药横切片。
2.器材:显微镜、电视显微镜、放大镜、单凹载玻片、盖玻片、刀片、镊子、解剖针、纱布、擦镜纸、培养皿、温箱,15%蔗糖溶液。
四、实验步骤1.花的基本形态特征:观察实验材料,根据其花柄、花冠、花萼、花托、雄蕊群和雌蕊群的有无以及形态,对各实验材料进行识别与分类。
2.花芽的分化:取桃花芽分化各时期的纵切永存片。
置于低倍镜下观察其各时期的特征,分析其分化过程。
3.花药的结构和花粉粒的形成与发育A.未成熟花药:取未成熟百合花药横切永存片,先用肉眼进行观察,后置于低倍镜下观察。
实验六植物检索表的编制与使用
一、实验目的
练习植物检索表的编制,熟悉植物检索表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方法
自行采集、鉴定植物标本,根据形态比较方法编写分种检索表。
三、实验结果
(1).定距式检索表的编制
1.簇生叶序---------------三叶委陵菜
1.基生叶序
2.偶数羽状复叶------------------黄山紫荆
2.三出复叶------------------红花酢浆草
1.对生叶序
3. 羽状网脉-----------------撒金桃叶珊瑚
3. 掌状网脉-----------------鸡爪槭
(2).平行式检索表的编制
1簇生叶序------------------三叶委陵菜
1.基生叶序------------------2
2偶数羽状复叶------------------黄山紫荆
2三出复叶------------------红花酢浆草
3对生叶序-----------------4
4羽状网脉-----------------撒金桃叶珊瑚
4掌状网脉-----------------鸡爪槭
四、实验小结
本次实验让我认识到植物在不同方面有着不同的分类,也意识到自己在对于植物形态结构的认识辨别上有着很大的不足。
今后一定要将书本上介绍的植物形态的命名和分类弄懂,记住。
一、实验目的1. 通过花的解剖实验,了解花的结构组成及其功能。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
3. 深入认识植物的生殖过程。
二、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桃花、剪刀、镊子、解剖刀、放大镜、透明胶带、实验报告纸。
2. 仪器:显微镜、解剖镜、培养皿、解剖台。
三、实验步骤1. 观察桃花整体结构,记录花的外部特征,如花瓣、花萼、花托、花柄等。
2. 用剪刀从花柄处剪下桃花,用解剖刀轻轻切开花托,观察花托的内部结构。
3. 用镊子从外向内依次摘下萼片、花瓣,观察萼片、花瓣的形态、颜色、排列方式等。
4. 摘下雄蕊,观察雄蕊的形态、数量、花丝、花药等结构。
5. 摘下雌蕊,观察雌蕊的形态、数量、花柱、柱头、子房等结构。
6. 用解剖刀轻轻切开子房,观察子房内的胚珠、珠柄、珠被等结构。
7. 用放大镜观察花药内的花粉,记录花粉的形态、数量等。
8. 将各部分的解剖结构用透明胶带粘在实验报告纸上,并绘制解剖图。
9. 分析桃花各部分结构的功能,总结花的生殖过程。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花瓣:桃花的花瓣有5片,呈粉红色,排列整齐,具有保护花蕊和吸引传粉者的作用。
2. 萼片:桃花的萼片有5片,呈绿色,排列整齐,具有保护花蕊的作用。
3. 花托:桃花的花托呈绿色,肉质,具有支持花瓣、花萼和花蕊的作用。
4. 花柄:桃花的花柄连接花托和花蕾,负责输送水分和养分。
5. 雄蕊:桃花的雄蕊有5个,每个雄蕊由花丝和花药组成,花药内含有花粉,负责产生精子。
6. 雌蕊:桃花的雌蕊由柱头、花柱和子房组成,柱头负责接收花粉,花柱连接柱头和子房,子房内含有胚珠,负责产生卵细胞。
7. 子房:桃花的子房内含有胚珠,胚珠发育成种子,受精后发育成果实。
8. 花粉:桃花的花粉呈黄色,具有黏性,便于黏附在柱头上。
五、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桃花的结构组成及其功能。
桃花的花瓣、花萼、花托、花柄等结构共同构成了花的整体形态,雄蕊和雌蕊是花的生殖器官,负责产生花粉和卵细胞。
一、实验目的了解花的结构,观察花的各个部分,了解其功能。
二、实验材料新鲜花朵、放大镜、显微镜、解剖刀、镊子、酒精、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油镜。
三、实验方法1. 观察花朵的整体结构,了解花梗、花托、花萼、花冠、雄蕊和雌蕊的位置。
2. 使用放大镜观察花朵的各个部分,了解其形态。
3. 使用解剖刀和镊子,对花朵进行解剖,观察各个部分的结构。
4. 使用显微镜观察花朵的细胞结构。
5. 记录观察结果,撰写实验报告。
四、实验步骤1. 观察花朵的整体结构(1)观察花梗:花梗是连接花朵和枝条的部位,起到支撑和输导的作用。
(2)观察花托:花托是花梗顶端膨大的部分,上面着生花萼、花冠、雄蕊和雌蕊。
(3)观察花萼:花萼是花朵最外层的叶状构造,由若干个萼片组成,主要起到保护花蕾的作用。
(4)观察花冠:花冠是花朵中花瓣的总称,颜色鲜艳,位于花萼上方或内放,主要起到吸引昆虫授粉的作用。
(5)观察雄蕊:雄蕊是花朵的雄性生殖器官,由花药和花丝组成,负责产生花粉。
(6)观察雌蕊:雌蕊是花朵的雌性生殖器官,位于花朵中央,由柱头、花柱和子房组成,负责接收花粉并发育成果实。
2. 使用放大镜观察花朵的各个部分(1)观察花梗、花托、花萼、花冠、雄蕊和雌蕊的形态。
(2)观察花瓣的颜色、形状和排列方式。
(3)观察雄蕊的花药和花丝。
(4)观察雌蕊的柱头、花柱和子房。
3. 使用解剖刀和镊子,对花朵进行解剖(1)将花朵放置在解剖盘上,用解剖刀轻轻切开花托,观察内部结构。
(2)观察花萼、花冠、雄蕊和雌蕊的连接方式。
(3)观察花药和花丝的结构。
(4)观察柱头、花柱和子房的结构。
4. 使用显微镜观察花朵的细胞结构(1)将花朵的各个部分分别放置在显微镜载玻片上,加入适量酒精。
(2)使用油镜观察花药、花丝、柱头、花柱和子房的细胞结构。
(3)记录观察结果。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花梗:花梗是连接花朵和枝条的部位,起到支撑和输导的作用。
2. 花托:花托是花梗顶端膨大的部分,上面着生花萼、花冠、雄蕊和雌蕊。
植物生物学实验指导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目录绪论 (1)实验一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方法 (3)实验二生物绘图 (6)实验三植物细胞基本结构的观察 (9)实验四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显微观察 (12)实验五植物体各种组织的显微观察 (14)实验六根的形态和结构观察 (17)实验七茎的形态和结构观察 (21)实验八低等植物(藻类、菌类和地衣植物) (25)绪论一、实验课教学的目的及意义本课程以验证课堂理论、掌握研究方法和操作技能为宗旨,培养学生独立开展以植物生物学为基础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通过实验教学,要求学生掌握植物生物学实验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以及研究植物的一些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并运用这些方法和技能去研究植物个体发育中植物器官的形态建成与结构;学习植物系统发育过程中植物界各大类群植物的主要的形态特征、代表植物、它们在植物界中的地位和演化规律,认识一些常见的与人类关系密切的植物;理论与实践统一,使学生加深对课堂讲授的内容的认识与理解。
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进行科学探索与实验的能力与素质,以适应新经济时代对科技人才的基本要求。
二、实验室规则1. 学生应提前5-10分钟进入实验室,做好实验前的准备工作。
2. 按号使用显微镜和解剖镜,使用前要检查,使用后要擦试整理,并放回原处.如果发现损坏或发生故障,要及时报告指导教师。
3. 爱护仪器、标本及其他公共设施,节约药品和水电。
损坏物品时应主动向指导教师报告并及时登记。
4. 保持实验室安静、整洁。
实验时不得随意走动和谈笑。
室内禁止吸烟,不准随地吐痰和乱扔纸屑、杂物。
每次实验后,各实验小组要清理实验桌面,并轮流打扫实验室。
5. 最后离开实验室的学生要负责检查水、电、门、窗等是否关严。
三、实验课课程的进行方式及对学生的要求1. 实验前必须预习每次实验课内容,写出简单的实验提纲,并把个人准备好的实验必备物品带到实验室。
2. 必须仔细听取教师对实验课的要求、操作中的重点、难点和应注意问题的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