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材研说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8.16 MB
- 文档页数:25
尊敬的评委、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研说的教材是山东人民出版社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我将从说课标、说教材、说建议三方面,对本册教材进行研说。
首先说课标一、课程总目标《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二、本册教材内容标准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1.初步形成规则意识,遵守活动规则和学校纪律。
2.自觉遵守公共秩序,注意公共安全,做个讲文明有教养的人。
3、感受健康是美丽的、幸福的,形成追求健康,热爱生命的情感和良好个性品质。
4、培养学生崇尚科学、热爱祖国的良好品质。
能力方面1、培养学生参与集体活动及公益活动的能力。
2、培养学生参与社会实践、调查,以及搜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
知识方面1、.初步建立规则的概念,感受集体生活中规则的作用,理解规则的必要性,懂的人们的生活离不开规则。
2、了解基本的健康知识,认识到造成身体疾病的初步原因。
3、初步了解儿童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懂得法律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
4、了解交通的发展状况。
其次说教材我将从教材内容结构及编排体例,设计思路及特点,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关系三方面进行研说。
(一)教材的内容和编排体例本册教科书最前面是写给小朋友的话,然后是书中常用的图标,后面是目录。
本教材共有三个单元,每个单元分别有三个活动主题,每个主题下又包括一些小活动主题。
第一单元生活中讲规则,活动主题分别是我们的约定、做守规则的小学生、我做小小普法员,第二单元健康地生活,活动主题分别是走进健康、远离“诱惑”、健康生活每一天,第三单元交通连着你我他,活动主题分别是从马车到飞机、天南地北任我游、我做交通设计师(二)教科书的设计思路及特点1、以探究性学习为主,体现学习方式的转变探究性学习是问题解决学习方式的一种,它对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能动性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本册教材注重学生的探究问题学习方式,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进而自己分析、探究问题,最终解决问题。
山东人民出版社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加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山东人民出版社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是一本以培养学生品德和社会素养为主要目标的教科书。
本教材内容丰富,涵盖了诚信、尊重、合作、公平、责任等重要的社会价值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学会如何与他人相处,如何尊重他人,如何承担社会责任等。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社会认知能力,对于一些基本的社会规则和价值观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在面对复杂的社会问题时,仍需要教师的引导和指导。
此外,学生的个体差异较大,对于社会问题的理解和处理方式各不相同,因此教师需要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教材中所涉及的重要社会价值观,如诚信、尊重、合作等。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方式,提高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具备良好的品德和社会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教材中的重要社会价值观。
2.难点: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社会价值观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正确处理社会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等。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卡片、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发生在学生身边的社会故事,引发学生对品德和社会问题的关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教材中的重要社会价值观。
3.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4.案例分析:教师展示一些实际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社会价值观进行分析,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5.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所学内容,反思自己在生活中的行为,提出改进措施。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教材中的重要社会价值观,如诚信、尊重、合作等,以及对应的例子和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