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对辊磨粉机结构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627.00 KB
- 文档页数:29
立式磨粉机结构分析立式磨粉机是在广泛采用国内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结合多年的各种磨机生立式磨粉机产经验,设计开发的先进粉磨设备。
是一种集破碎、干燥、粉磨、分级输送于一体的磨粉行业理想设备。
可广泛应用于水泥、电力、冶金、化工、非金属矿等行业。
用于将块状、颗粒状及粉状原料磨成所要求的粉状物料。
立式磨粉机主要由选粉机、磨辊装置、磨盘装置、加压装置、减速机、电动机、壳体等部分组成。
分离器是一种高效、节能的选粉装置。
磨辊是用来对物料进行碾压粉碎的部件。
磨盘固定在减速机的输出轴上,是磨辊碾压物料的地方。
加压装置是为磨辊提供碾压力的部件,向磨辊提供足够的压力以粉碎物料。
立磨粉机中这些不同的零件,在生产中发挥了不同的作用下面我们来对这些不同的零件进行详细的分析:1、磨盘:包括导向环、风环、挡料圈、衬板、盘体、刮料板和提升装置等。
2、磨辊:辊套为易磨损件,要求有足够的韧性和良好的耐磨性能,这样才能保证立式磨粉机具有较好的使用寿命。
3、选粉机,可分为静态、动态和高效组合式选粉机三大类:a.静态选粉机工作原理类似于旋风筒,结构简单,无可动部件,不易出故障。
但调整不灵活,分离效率不高。
b.动态选粉机这是一个高速旋转的笼子,含尘气体穿过笼子时,细颗粒由空气摩擦带入,粗颗粒直接被叶片碰撞拦下,立式磨粉机转子的速度可以根据要求来调节,转速高时,出料细度就越细,与离心式选粉机的分级原理是一样的。
它有较高的分级精度,细度控制也很方便。
c.高效组合式选粉机将动态选粉机(旋转笼子)和静态选粉机(导风叶)结合在一起,即圆柱形的笼子作为转子,在它的四周均布了导风叶片,使气流上下均匀地进入选粉机区,粗细粉分离清晰,选粉效率高。
不过这种选粉机的阻力较大,因此叶片的磨损也大,在立式磨粉机工作的时候,需要定期的进行更换。
4、加压装置:液压装置,储能器。
5、监视装置:摇臂监视、振动监视。
6、传动装置:电动机、减速器。
7、喷水系统:降低温度、稳定料层。
ZGM型中速辊式磨煤机工作原理及结构特点
一、工作原理
ZGM型中速辊式磨煤机主要由磨辊、磨盘、喷嘴、机架和传动装置等
组成。
工作时,煤粉由给料装置送入磨机,经磨辊的压碾和磨盘的摩擦作
用下,煤粉被细磨成需要的大小。
在磨煤的过程中,喷嘴向磨盘中喷入大
量的热风,使煤粉与热风进行充分的热交换,达到干燥和粉煤分离的目的。
最后,通过通风系统将细磨后的煤粉从出料口排出。
二、结构特点
1.刚性机架:ZGM型中速辊式磨煤机的机架采用整体铸钢结构,具有
高强度和刚性,能够保证机器在高速运转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独特的砂轮机构:磨辊与磨盘之间采用了独特的砂轮机构连接,使
得磨辊具有较高的旋转速度和研磨能力,能够高效地完成煤粉的细磨工作。
3.精细分级系统:ZGM型中速辊式磨煤机配备了先进的精细分级系统,能够根据需要将煤粉进行精细分级,提高煤粉的利用率,并减少粉尘的排放。
4.智能控制系统:磨煤机具有智能化的电气控制系统,能够实现多种
工艺参数的自动调节和远程监控,提高了磨煤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5.可靠的密封装置:磨煤机的进、出料口采用了可靠的密封装置,能
够有效防止粉尘的泄漏和外界杂质的进入,确保了工作环境的清洁和安全。
6.提高磨煤效率:ZGM型中速辊式磨煤机采用了先进的磨辊自动调整
机构,能够根据煤粉的磨煤情况自动调节磨辊的间隙,使煤粉的磨煤效率
得到最大化。
总之,ZGM型中速辊式磨煤机以其独特的工作原理和创新的结构特点,既能够高效地完成煤粉的细磨工作,又能够实现煤粉的干燥和分级,提高
了磨煤效率和运行稳定性,满足了煤炭磨煤系统对煤粉质量的要求,具有
广泛的应用前景。
对辊挤压造粒机辊皮设计
对辊挤压造粒机辊皮设计是一项关键的工艺任务。
辊皮是挤压造粒机中承受高压和摩擦力的主要部件,它的设计和选材直接影响到机器的工作性能和使用寿命。
在对辊挤压造粒机辊皮设计中,首先需要考虑的是材料选择。
辊皮需要具备高强度、耐磨性和耐高温的特性,常用的材料有合金铸铁、高铬铸铁、低合金高强度钢等。
根据实际工作条件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材料是确保辊皮性能良好的关键。
其次,辊皮的结构设计也是十分重要的。
辊皮通常由外套和芯轴组成,外套是承受压力和磨损的关键部分,而芯轴则起到支撑和传递力量的作用。
设计时需要根据工作条件和实际需求来确定外套和芯轴的尺寸和材料选择。
在辊皮的制造过程中,需要保证良好的加工工艺。
这包括材料的加工和热处理过程。
在材料加工方面,需要确保外套和芯轴的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
而在热处理方面,通过适当的热处理工艺,可以提高辊皮的硬度和耐磨性,增强其工作性能。
此外,辊皮的安装和调试也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在安装过程中,需要保证辊皮与其他部件的配合精度,避免出现间隙或过紧现象。
调试过程中,可以通过调整辊皮与辊子之间的间隙来控制挤压力度和颗粒的形状。
综上所述,对辊挤压造粒机辊皮的设计涉及材料选择、结构设计、加工工艺、安装和调试等多个方面。
只有保证每个环节的准确设计和执行,才能确保辊皮在工作过程中的性能和寿命。
小型混凝土搅拌机毕业设计设计背景: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材料之一,搅拌机是混凝土搅拌的主要设备之一、目前市场上的混凝土搅拌机大多体积庞大,操作复杂,不适合一些小型建筑工地使用。
因此,本设计旨在设计一种小型混凝土搅拌机,满足小型建筑工地对混凝土搅拌的需求。
设计原理:小型混凝土搅拌机的设计原理是通过旋转搅拌罐体和搅拌叶片,使混凝土均匀混合。
搅拌罐体采用特殊的结构设计,以提高混凝土的搅拌效果。
搅拌机主要由电机、减速机和搅拌罐体组成。
电机提供动力,减速机降低电机的转速,并通过轴传动将动力传递给搅拌叶片,从而实现混凝土的搅拌。
设计步骤:1.确定设计要求:根据小型建筑工地对混凝土搅拌的需求,确定搅拌机的容量、转速和功率等设计要求。
2.选取电机和减速机:根据设计要求选取合适的电机和减速机。
电机的功率应能满足混凝土搅拌的需要,而减速机的传动比要能使电机输出的转速适合搅拌叶片的旋转速度。
3.设计搅拌罐体和搅拌叶片:根据搅拌机的容量和混凝土的搅拌效果要求,设计合适的搅拌罐体和搅拌叶片。
搅拌罐体应具有合适的形状和内部结构,以提高混凝土的搅拌效果。
4.设计传动系统:根据电机和减速机的选取结果,设计合适的传动系统,将动力传递给搅拌叶片,实现混凝土的搅拌。
5.制造和安装:根据设计结果,制造搅拌机的各个部件,并进行安装和调试。
6.性能测试和评价:对设计的小型混凝土搅拌机进行性能测试,包括搅拌效果、转速稳定性和能耗等方面的评价。
设计特点:1.小型化:相比市场上的混凝土搅拌机,本设计的搅拌机体积更小,便于在小型建筑工地使用。
2.简化操作:本设计的搅拌机操作简单,方便工人使用。
3.搅拌效果好:通过特殊的搅拌罐体和搅拌叶片设计,搅拌效果更好,混凝土搅拌均匀。
总结:通过设计一款小型混凝土搅拌机,能够满足小型建筑工地对混凝土搅拌的需求。
这对于提高小型建筑工地的施工效率,降低人力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本设计可以为混凝土搅拌机的技术创新提供参考和借鉴。
立式磨粉机磨辊轴结构优化与疲劳特性分析表3 磨辊轴壁厚与频率最大变形关系表频率(Hz)最大变形(m)1阶2阶3阶4阶阶2阶3阶4阶5阶226.18226.24776.24870.930.1370.1370.1110.1280.128218.68218.74765.87870.480.1250.1250.1010.1170.117212.96213.02758.73870.03208.36208.42753.62869.7204.51204.58749.88869.49201.24201.3747.14869.46198.13198.19744.75868.56磨辊轴 2.空气密封圈 3.磨辊外挡板 4.左密封圈 6.磨辊轮毂 7.圆柱滚子轴承 8.双列滚子轴承 右密封圈 10.外挡板 11.磨辊内挡板 12.物料 13.图1 典型磨辊轴结构受力分析工作过程中,磨辊轴与水平面夹角15°中的数据,磨辊总研磨力135t,假设磨辊与物料作用区域受力均匀,则每个轴承约受如下力的作用:(2)(3)其中,σ为主应力,σ1、σ2、σ3、分别代表三个方向的主应力,[σ]为材料的许用应力根据以上计算结图2 磨辊轴等效应力分布图(左)与变形云图(右)2 结构优化分析考虑到传统磨辊轴加工过程中细长孔的加工难度大,本文对磨辊轴结构做了改进,改进后的磨辊轴剖视图如图3所示。
改进后的磨辊轴外几何与传统磨辊保持一致,内部呈空腔形,是由圆钢管与等直径的圆盘焊接而成,在圆图3 粉磨截面图图4 磨辊轴最大应力/变形图模态分析在预应力下对实心轴做模态分析,得到如表2所示的六阶变形状态。
表2 实心磨辊轴六阶变形模态阶数频率(Hz)振型最大变形量(m)一177.16向上摆动0.078二177.99上下摆动0.078三735.44右端膨胀0.075四875.8上下扭动0.083五879.16左右摆动0.083六1113.3轴向收缩0.054同时,不同壁厚空心轴的模态分析与变形量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从数据可以看出,模态频率与壁厚的关系比较小,而振动的最大变形量随壁厚的增加而缓慢减小。
JBT56811993小型辊式磨粉机JB/T5681—93小型辊式磨粉机试验方法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畴本标准规定了磨粉机的性能试验和生产试验的试验条件、测试项目及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小型辊式磨粉机(即小型辊式磨粉筛理组合机)的性能试验和生产试验。
2 引用标准GB1351 小麦GB1355 小麦粉GB5491 粮食、油料检验抽样、分样法GB5492 粮食、油料检验色泽、气味、口味鉴定法GB5494 粮食、油料检验杂质、不完善粒检验法GB5497 粮食、油料检验水分测定法GB5498 粮食、油料检验容量测定法GB5504 粮食、油料检验小麦粉加工精度检验法GB5505 粮食、油料检验灰分测定法GB5506 粮食、油料检验面筋测定法GB5507 粮食、油料检验粉类粗细度测定法GB5509 粮食、油料检验粉类磁性金属物测定法GB5519 粮食、油料检验千粒重测定法JB/T5680 小型辊式磨粉机ZBX91 002.2 小型面粉加工成套设备试验方法3 性能试验3.1 试验目的对样机的技术性能进行测定,考核其是否达到设计或改进要求。
3.2 试验条件及要求3.2.1 试验场地和样机安装应能满足性能试验各项指标测定的要求。
3.2.2 样机的操作、性能指标的测定及小麦面粉样品的检验工作均应配备固定的熟练人员。
3.2.3 试验使用Y系列电动机,其功率配套应符合JB/T5681的规定。
3.2.4 试验用的仪器、外表见附录A(参考件),使用前均应通过校验、检定,取得合格证书并在有效期内。
3.2.5 试验电压应为380V,偏差应在±5%范畴内。
3.2.6 试验中电动机的平均负荷不得超过额定功率的110%。
3.2.7 试验前调查样机差不多情形,将样机各项差不多参数填入表1。
3.2.8 试验前应检验试验用小麦的品质,将结果填入表2。
3.2.9 试验用小麦应为三等或三等以上同一品种的小麦,试验前应将小麦清理洁净,并进行水分调剂处理,润麦时刻需18~24h,处理后小麦水分应在13.0% ~14.0%范畴内。
小麦磨粉机工作原理与构造
小麦磨粉机是一种常见的粉碎设备,主要用于将小麦等谷物磨成粉末,以便于食品加工和制作。
其工作原理和构造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
一、工作原理
小麦磨粉机的工作原理是利用高速旋转的磨盘和磨齿将小麦等谷物磨成粉末。
具体来说,小麦磨粉机的主要部件包括电机、磨盘、磨齿、筛网等。
当电机启动后,磨盘开始高速旋转,同时磨齿也开始旋转。
小麦等谷物被放入磨盘中,随着磨盘和磨齿的旋转,小麦被磨成粉末,然后通过筛网过滤出来,最终得到所需的小麦粉。
二、构造
小麦磨粉机的构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电机:小麦磨粉机的电机是其核心部件,主要用于驱动磨盘和磨齿的旋转。
2.磨盘:磨盘是小麦磨粉机的主要工作部件,其直径一般在20-30厘米之间。
磨盘通常由铸铁或不锈钢制成,表面光滑,耐磨性能好。
3.磨齿:磨齿是磨盘上的凸起部分,其数量和形状不同,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进行调整。
磨齿通常由高速钢或硬质合金制成,具有较高的硬度和耐磨性能。
4.筛网:筛网是用于过滤小麦粉的部件,其孔径大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筛网通常由不锈钢制成,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能。
小麦磨粉机的工作原理和构造是非常重要的,只有了解其原理和构造,才能更好地使用和维护小麦磨粉机,从而提高其工作效率和使用寿命。
小麦磨粉机工作原理与构造
小麦磨粉机是一种用于加工小麦粉的机器。
其主要功能是将小麦磨成粉末,以供食品加工和制作面食等用途。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小麦磨粉机的工作原理和构造。
小麦磨粉机的工作原理
小麦磨粉机的工作原理是将小麦粒经过进料装置送入磨盘中,磨盘内的磨轮高速旋转,同时将小麦压实,使其受到撞击和摩擦后磨成粉末,最终通过出粉口流出成品。
该机器的磨盘采用多辊式结构,每个磨辊之间都有一定的间隙,使得小麦在磨粉的过程中能够受到多次撞击和摩擦,提高了磨粉的效率和质量。
小麦磨粉机的构造
小麦磨粉机的构造包括磨盘、进料口、磨轮、出粉口等部分,其中磨盘是该机器的核心部件。
磨盘由底座、磨盘转轴、磨盘和磨轮组成。
底座是该机器的支架,磨盘转轴固定在底座上,磨盘则安装在磨盘转轴上,磨轮则安装在磨盘内侧,通过电动机驱动磨盘高速旋转。
进料口位于磨盘的中央部位,用于将小麦粒送入磨盘内。
磨盘的出粉口则沿着磨盘的边缘设置,可以将磨成的小麦粉流出机器。
此外,小麦磨粉机还配备有电动机、电控盘等部件,用于控制机器的运转和磨粉的质量。
总之,小麦磨粉机是一种常用的加工小麦粉的机器,其工作原理是利用磨盘和磨轮的高速旋转,将小麦磨成粉末。
该机器的构造主要包括磨盘、进料口、磨轮、出粉口等部分。
如果您需要购买小麦磨粉
机,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合适的型号和品牌。
立磨的构造及原理一、立磨发展概况水泥生产主要设备:“三磨一烧”,“三磨”指煤磨、生料磨、水泥磨,“一烧”则指回转窑的熟料煅烧;都是主要的耗能设备.四大粉磨设备:立磨辊压机辊筒磨球磨机而传统球磨机有效功太低,很大部分变为无用功而浪费,如热能;靠料床挤压原理粉磨的立磨(也称辊式磨),有效功是球磨机的2.5倍,可大量节省电能,粉磨煤和水泥原料单位电耗节省5kwh/t,较球磨机节电30%;磨水泥节省8kwh/t.上世纪60年代前,刚开发出的立磨,结构不完善,磨损件不耐磨,只能磨较软的煤,寿命也不长,仍主要靠球磨机.上世纪70年代,随着新型干法水泥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规模的不断扩大,节能要求的提高,使立磨技术不断进步完善,特别是液压加压技术替代弹簧加压技术,在粉磨生料上应用越来越多.80年代,开展了立磨粉磨水泥和矿渣的研究,预粉磨或终粉磨,随着耐磨材料技术的不断发展,粉磨矿渣更具优势,节能50~60%.二、ZJTL3840立磨技术性能、结构概述、立磨的特点及工作原理;立磨是一种理想的大型粉磨设备,广泛应用于水泥、电力、冶金、化工、非金属矿等行业。
它集破碎、干燥、粉磨、分级输送于一体,生产效率高,可将块状、颗粒状及粉状原料磨成所要求的粉状物料。
立磨的研发与生产技术要求很高,我国相关研究机构曾在80年代就提出在水泥行业大力推广立磨的建议,而且当时也有一些厂家推出了自己的立磨产品。
但在当时的研发水平局限下,这时的立磨产品具有不可避免的技术缺陷,因此很多水泥生产厂家最后重又转投球磨机。
近几年来,随着磨粉机械研发技术的大幅提升,国外磨粉机生产企业的立磨技术已经日臻成熟,立磨的产品技术优势也日益凸显。
在这种形势下,国内磨粉机生产企业吸取国外成功经验,进行重大技术改革,也相继重新推出了具有自己相关专利技术的立磨产品,并逐渐的为国内水泥、电力、化工行业所接受,成为行业粉磨首选设备。
3、技术性能1、型号:ZJTL38402、磨盘直径:3950mm3、磨辊数量:44、磨盘转速:29.4r/min5、磨机装机功率:2100KW6、入磨物料粒度:≤80mm7、入磨物料水分:≤12%8、磨机产量:200t/h9、出磨物料细度:≤12%10、出磨物料水分:≤0.5 %11、入磨风量:360000m3/h12、入磨温度:≤300℃13、出磨风量:400000m3/h14、出磨温度:≤95℃15、料层厚度:120mm四、立磨的特点1、磨盘和磨辊的相对滑动差小,因而允许磨石转速较快,磨辊工作压力较高,因而与其他型式磨辊在同规格的条件下相比,产量较高。
洛阳理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I 小型对辊磨粉机结构设计
摘 要 摘要:本设计是小型对辊磨粉机的结构设计,主要包括:机架和磨辊设计、喂料机构设计、传动机构设计、筛粉机构设计。 本设计工作原理是利用一对水平放置的等径齿辊(或光辊),采用链条传动将快辊上的力传递给慢辊,达到不等速且相对旋转的工作方式,以剪切、挤压、研磨(或挤压和研磨)的方法将小麦粉碎,通过筛粉机构打散物料促使麸皮和面粉分离提取出来。本机的工作效率高,既适合小型面粉厂又适合个体家庭。本设计主要特点在于所设计的机构简单,实用性强,便于加工。其所用的材料便宜,所以本机的制造成本很低。本设计所设计的磨粉机具有成本低,效率高的特点。
关键词:对辊磨粉机,链条传动,筛粉机构 洛阳理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II Design for the structure of small Roller mill
ABSTRACT ABSTRACT:The thesis is about the design of the Small Roll Mill, mainly including: the Machine Frame and Grinding Roll design, Feeding Machine design, and Sifter Machine design. The principle of the design is a method which is in different speed but relative rotation, using a pair of horizontal and same radius pin-roll to transmitting power from the fast roll to the slow one through chains, and smashing wheat by cutting, squeezing and grinding then separating the flour from bran by breaking materials up through the sifter machine. The machine has a high efficiency, which is suitable for small flour-factory but also an individual family. The main feature of the design is simple, practical and easy to process. The materials are cheap, so the manufacturing cost of the machine is very low. The design of the milling machine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ow cost and high efficiency.
KEY WORDS: The roller mill, chain drive, screening mechanism 洛阳理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III 目 录
前 言 ................................................................................................ 1 第1章 绪论 ...................................................................................... 2 1.1 课题背景 ............................................................................... 2 1.1.1 磨粉机的使用现状 ..................................................... 2 1.1.2 磨粉机的分类 ............................................................. 2 1.1.3 对辊磨粉机的特点 ..................................................... 2 1.2 课题研究现实意义 ............................................................... 2 1.3 设计的主要研究内容 ........................................................... 3 第2章 设计方案的确定和关键技术的解决方法 ............................ 4 2.1 总体结构与主要工作构件 ................................................... 4 2.1.1 机架 ............................................................................. 4 2.1.2 外形 ............................................................................. 4 2.1.3 与机架有关部分 ......................................................... 4 2.1.4 磨辊及其支承与冷却 ................................................. 5 2.1.5 磨辊与轴系零件的连接 .............................................. 6 2.2 传动系统 ............................................................................... 6 2.2.1 快辊拖动 ..................................................................... 6 2.2.2 辊间传动 ..................................................................... 7 2.3 操纵系统 ............................................................................... 8 2.3.1 料门调节机构 ............................................................. 8 2.3.2 筛粉机构 ..................................................................... 9 第3章 本机工作原理与操作方法 ................................................. 10 3.1 工作原理 ............................................................................. 10 3.2 操作方法 ............................................................................. 10 3.3 本机的结构特点 ................................................................. 10 3.4 换辊操作步骤 ..................................................................... 11 3.5 关于噪声控制与污染问题 ................................................. 11 第4章 计算部分 ............................................................................. 12 洛阳理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IV 4.1 动力计算、选配电机 ......................................................... 12 4.2 三角带传动设计 ................................................................. 12 4.3 链轮减速箱设计 ................................................................. 14 4.4 磨辊受力分析 ..................................................................... 15 4.4.1 磨辊轴的结构设计 ................................................... 15 4.4.2 磨辊受力分析 ........................................................... 15 4.5 磨辊轴承的选择计算 ......................................................... 18 4.5.1 磨辊轴承的选择 ....................................................... 18 4.5.2 轴承校核设计 ........................................................... 18 4.6 慢辊轴的强度、刚度校核 ................................................. 20 4.7 料门机构设计 ..................................................................... 21 4.8 主要设计参数 ..................................................................... 21 结 论 .............................................................................................. 23 谢 辞 ................................................................................................ 24 参考文献 ..........................................................................................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