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软件评测中心常务副主任张向宏博士
- 格式:ppt
- 大小:22.40 MB
- 文档页数:88
同济大学大型仪器共享平台使用手册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2011年10月目录1平台简介 (1)2用户登录 (3)3平台首页 (4)4基础信息 (6)4.1 信息管理(填报维护) (6)4.2 信息发布 (7)5委托测试 (10)5.1 仪器信息(查询预约) (10)5.2 预约信息 (12)5.3 测试结算 (12)5.4 测试评价 (13)5.5 测试评价查询 (14)6测试管理 (15)6.1 预约信息 (15)6.2 预约信息(审核查询) (17)6.3 结算单查询 (17)7绩效考核 (19)7.1 测试成果 (19)7.2 科研成果 (20)7.3 人才培养 (21)7.4 综合绩效 (22)8其他说明 (23)9 附录大型仪器设备一览表 (26)1平台简介平台功能模块如图1.1所示图1.1 平台功能模块结构图平台主要功能如下:1.用户查询共享仪器设备信息,预约委托测试;2.仪器负责人维护仪器设备的基本信息,处理用户网上预约委托测试申请,登记、查询、统计仪器设备的使用情况;3.仪器设备年度绩效考核、统计仪器预约管理流程如图1.2示:图1.2仪器预约使用流程图2用户登录首先打开IE浏览器,输入连接地址如下:/或通过同济大学主页点击行政机构中的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进入同济大学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页面,在用户登录处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成功后界面如图2.1所示:图2.1 实验室与设备处网站首页图2.1中,用户点击图示中的矩形框内的链接即可进入大型仪器共享平台首页面。
如图2.2所示:图2.2 大型仪器共享平台界面3平台首页同济大学大型仪器共享平台首页如图3.1所示:图3.1 大型仪器共享平台首页该页面分为3大部分,上面部分是一级菜单栏,左边部分是二级菜单栏,右边部分是内容显示区。
显示区有5个链接,分别是“待办箱、收件箱、发件箱、草稿箱、写消息”。
待办箱:点该连接会在下边消息列表列出所有需要处理的消息如图3.2所示:图3.2 消息处理页面该页面上边有一行是查询条件,用户可以输入相关条件查询消息,也可进行分页操作。
第十六届(2017)中国政府网站绩效评估结果发布作者:中国软件评测中心来源:《中国计算机报》2017年第45期2017年11月17日,由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指导,中国软件评测中心主办,北京大学电子政务研究院、人民网、光明网协办的“第十六届中国政府网站绩效评估结果发布暨经验交流会”在北京顺利召开。
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王安耕、北京大学电子政务研究院院长杨凤春,分别做了题目为《政府网站发展路径思考》和《从电子政务到智能政府——“互联网+政务服务”后的电子政务发展新方向》的主题发言。
中国软件评测中心主任助理周亮发布了第十六届政府网站评估结果,并对当前政府网站建设发展的亮点与问题做了总结分析。
中国软件评测中心崔雪峰博士发布了2017年赛迪评测在电子政务领域形成的《2017年中国政府网站规范性建设情况抽样调查》《2017年我国省部级政府网站移动App建设情况调查》等一系列研究报告。
此外,各地方政府网站建设部门负责人分享了各自网站建设的经验做法。
拓尔思、南京大汉、泰得利通、网景盛世、中科汇联、飞天经纬等机构的技术专家,对政府网站建设主流技术进行了生动的演示与讲解。
主要亮点第一,集约化工作全面启动,网站建设迈入新阶段。
自2014年国家提出政府网站集约化建设要求,到《政府网站发展指引》明确网站集约化工作路径以来,各部门、各地区积极探索网站集约化建设模式,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超过三分之二的省级地区已经颁布了集约化建设的政策文件或实施方案。
广东、江苏、贵州省与青岛、深圳、成都、马鞍山、安庆、襄阳等城市纷纷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先后启动了政府网站集约化建设,平台、资源的规范整合正在深入开展。
目前,全国政府网站运行总数已从2015年8月的8.4万余家精简到2.8万家,超过三分之二的网站已经或正在向上级主管、本级门户网站进行整合。
北京、贵阳、六安、罗湖等市政府积极推进统一信息资源库建设。
通过搭建统一分类、统一元数据、统一数据格式、统一调用、统一监管的信息资源库,为网站服务集约化夯实了基础。
C_CMTS基础知识培训目录一、C_CMTS概述 (2)二、C_CMTS系统架构 (3)2.1 系统组成 (4)2.2 基本框架 (5)2.3 关键技术 (6)三、C_CMTS关键技术 (7)3.1 无线传输技术 (8)3.2 数据处理技术 (10)3.3 网络管理技术 (11)3.4 安全技术 (12)四、C_CMTS系统性能评估 (13)4.1 传输性能评估 (14)4.2 可靠性评估 (15)4.3 安全性评估 (17)五、C_CMTS实际应用案例 (18)5.1 城市交通控制系统 (20)5.2 医疗卫生信息系统 (21)5.3 教育信息化系统 (23)六、C_CMTS未来发展挑战与展望 (23)6.1 技术创新 (25)6.2 应用拓展 (25)6.3 行业发展策略 (27)一、C_CMTS概述它将计算机科学、通信工程、电子工程等多个领域的知识融合在一起,为用户提供高效、便捷的通信和多媒体服务。
C_CMTS基础知识培训旨在帮助学员掌握C_CMTS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为进一步深入学习和实践奠定基础。
通信原理:包括数字信号处理、信道编码、调制解调、多路复用等基本原理,以及无线通信、有线通信等多种通信方式。
多媒体技术:包括图像处理、音频处理、视频处理等多媒体技术,以及流媒体传输、音视频编解码等关键技术。
网络技术:包括计算机网络、局域网、广域网等网络结构和技术,以及网络协议、网络安全等相关知识。
软件工程:包括软件开发过程、软件测试、软件维护等软件开发方法和技巧,以及软件项目管理、软件质量保证等管理知识。
硬件技术:包括计算机硬件结构、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等硬件设备及其工作原理,以及嵌入式系统开发等相关知识。
通过C_CMTS基础知识培训,学员可以掌握C_CMTS系统的各个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从事相关工作或进一步深入研究奠定基础。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C_CMTS系统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也将越来越广泛,因此具备C_CMTS基础知识的人才具有很高的市场需求和发展前景。
煤矿机器人研究进展、关键技术及发展趋势目录一、内容概览 (2)二、煤矿机器人研究进展 (2)1. 国内外煤矿机器人研究现状 (3)2. 煤矿机器人主要类型及其特点 (4)2.1 采掘机器人 (6)2.2 运输机器人 (7)2.3 巡检机器人 (8)2.4 其他类型机器人 (9)三、煤矿机器人关键技术 (11)1. 自主定位与导航系统 (12)2. 感知与识别技术 (13)3. 决策与控制系统 (14)4. 机械结构与传动技术 (15)5. 能源与动力系统 (16)四、煤矿机器人发展趋势 (18)1. 技术创新与应用拓展 (19)2. 智能化水平提升 (21)3. 机器人系统与煤矿生产流程的融合 (22)4. 安全性与可靠性的提高 (23)五、煤矿机器人实际应用情况分析 (24)1. 煤矿生产中的应用现状 (26)2. 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27)3. 成功应用案例及经验总结 (28)六、煤矿机器人技术发展方向建议 (29)1. 加强基础技术研究与创新 (31)2. 推动产学研合作与交流 (32)3. 制定相关政策和标准规范 (33)4. 加强人才培养与团队建设 (34)七、结论与展望 (35)1. 研究成果总结 (36)2. 未来研究方向与展望 (37)一、内容概览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煤矿机器人技术在近年来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本文将对煤矿机器人研究的最新进展、关键技术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详细的分析和展望。
我们将介绍煤矿机器人的研究背景、意义和市场需求;接着,我们将重点关注煤矿机器人的关键技术研究,包括感知技术、导航技术、控制技术和执行器技术等;我们将对煤矿机器人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包括技术创新、应用领域拓展以及市场规模扩大等方面。
通过本文的阅读,读者可以全面了解煤矿机器人研究的现状、挑战和未来发展方向,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煤矿机器人研究进展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煤矿机器人已成为智能矿山建设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
信创发展研究报告目录1. 内容概览 (2)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2)1.2 研究范围及对象 (3)1.3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4)2. 信创产业现状及趋势分析 (5)2.1 全球信创产业概况 (7)2.2 中国信创产业发展现状 (8)2.3 市场竞争格局及主要企业分析 (9)2.4 发展趋势预测 (11)3. 信创技术发展与创新 (12)3.1 关键技术进展 (13)3.2 技术创新热点 (16)3.3 技术发展趋势与挑战 (18)3.4 技术创新对产业的影响 (19)4. 信创产业生态构建研究 (20)4.1 产业生态系统概述 (22)4.2 主要参与者角色与互动关系 (23)4.3 产业生态构建的挑战与机遇 (24)4.4 产业生态优化路径 (26)5. 信创产业政策环境与标准制定 (27)5.1 政策法规环境分析 (29)5.2 产业政策对产业发展的影响 (30)5.3 标准制定与产业协同发展 (32)5.4 未来政策方向与标准制定建议 (34)6. 信创产业市场分析与预测 (35)6.1 市场规模与增长趋势 (36)6.2 市场细分与竞争格局 (38)6.3 市场发展趋势与机遇 (39)6.4 市场风险与挑战 (41)7. 信创产业发展战略与建议 (42)7.1 发展目标与战略规划 (44)7.2 主要举措与任务 (45)7.3 推动产业发展的建议 (46)7.4 持续发展路径与愿景 (48)8. 结论与展望 (50)1. 内容概览本研究报告围绕“信创”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进行深入探讨,旨在为相关政策制定、产业发展和企业战略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报告首先分析了“信创”起源背景和国家战略定位,梳理了“信创”发展历程及主要节点,重点阐述了“信创”对推动国产软件产业生态建设、保障国家信息安全和促进数字经济发展的意义。
报告从产业链、应用场景、技术优势等方面,对国内主流的“信创”解决方案和参与主体进行深入分析,并与国际先进技术进行对比,揭示“信创”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