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课改版第四节糖类油脂蛋白质
- 格式:ppt
- 大小:740.50 KB
- 文档页数:28
统编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第四节基本营养物质》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教案基本营养物质【学习目标】1.了解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组成特点。
2.掌握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特征反应和水解反应。
3.认识糖类、油脂和蛋白质对于日常生活、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学习重难点】重点: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组成特点。
难点: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特征反应和水解反应。
【学习过程】【知识记忆与理解】知识体系梳理一、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组成及结构1.糖类、油脂和蛋白质中均含有的元素是C、H、O,蛋白质中还含有N、S、P等元素。
2.填写下列表格通过以上分子式分析;互为同分异构体的物质是⑦葡萄糖和⑧果糖;⑨蔗糖和⑩麦芽糖。
淀粉和纤维素虽然表达式相同,但其N值不同,所以不互为同分异构体。
营养物质 糖类 油脂 蛋白质 蔗糖 淀粉(或纤维素) 水解条件 (催化剂)酸酸 酸或碱 酶水解产物 葡萄糖和果糖葡萄糖 甘油和高级脂肪酸(或高级脂肪酸盐) 氨基酸重难点探究探究: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葡萄糖、淀粉与银氨溶液反应都能析出银B.植物油能使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糖类、蛋白质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D.淀粉、油脂和蛋白质都能在碱性条件下水解1.葡萄糖为什么能与银氨溶液、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发生反应?2.植物油除了能发生水解反应之外,还能发生哪些反应?3.淀粉和葡萄糖都是白色固体,如何用化学方法鉴别淀粉和葡萄糖?4.淀粉在稀酸作用下水解后,加入银氨溶液加热,发现无银析出,为什么?有机物的特性——用于检验和鉴别1.水溶性(1)难溶于水的有机物:烷烃、烯烃、苯、溴苯、硝基苯、乙酸乙酯、油脂等。
(2)易溶于水的有机物:乙醇、乙酸等。
(3)用水可以鉴别的物质:乙酸与乙酸乙酯、乙醇与己烷、乙醇与油脂等。
2.密度(1)密度比水小的有机物:烃、酯(包括油脂)等。
(2)密度比水大的有机物:溴苯、硝基苯、四氯化碳等。
(3)用密度大小可以鉴别的有机物:苯和溴苯等。
高二化学糖类 油脂 蛋白质全章教案 人教版第一节葡萄糖 蔗糖定义 :具有多烃基醛结构、多烃基酮结构或者能够水解生成多烃基醛结构和多烃基酮结构的物质叫糖类。
由于糖类物质都是由C 、H 、O 三种元素组成的,且分子中H 、O 原子个数比大多数为2:1,可用通式Cn(H 2O)m 表示,因此糖类又称碳水化合物。
说明:通式中的n 、m 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通式只反应出大多数糖的组成,不反应它们的结构特点,学习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糖分子中的氢、氧原子并不是结合成水的形式存在。
(2)有些碳水化合物中氢、氧原子个数比并不是2:1。
如鼠李糖(C 6H 12O 5)(3)有些符合Cn(H 2O)m 通式的物质并不是糖类。
如:甲醛(HCHO)、乙酸(CH 3COOH )、甲酸甲酯(CHOOCH 3)。
碳水化合物这个名称只是习惯叫法,早已失去了原来的意义。
糖的分类:⎪⎪⎪⎪⎩⎪⎪⎪⎪⎨⎧⎩⎨⎧⎩⎨⎧⎩⎨⎧n n O H C O H C O H C O H C O H C O H C )()(5106510611221211221261266126纤维素淀粉多糖麦芽糖蔗糖低聚糖中重点掌握二糖果糖葡萄糖单糖糖类 别 结构特征主 要 性 质重要用途单糖葡萄糖 ( )果糖 C 6H 12O 6 葡萄糖的 同分异构体白色 ,易溶于 ,有 味(比蔗糖 )食品 二糖蔗糖 C 12H 22O 11 食品 麦芽糖 C 12H 22O 11食品多糖淀粉 (C 6H 12O 5)n由葡萄糖单元构成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卜丫纤维素 (C 6H 12O 5)n纺织、造纸、 制_________、人造纤维定义:不能水解生成更简单的糖为 ,单糖中最简单的是 。
一、葡萄糖1.葡萄糖的组成和结构 组成:C 6H 12O 6结构: 葡萄糖为多羟2:葡萄糖的物理性质:葡萄糖是 色(或白色)晶体,溶于 ,有 味. [讨论1]根据葡萄糖的结构,葡萄糖属于哪类物质?[讨论2]根据葡萄糖的结构,葡萄糖具有哪些性质?[醛的性质与醇的性质]醛与醇具体有哪些性质?3:葡萄糖的化学性质 (1)因含有醛基:①能与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 CH 2OH(CHOH)4CHO+2[Ag(NH 3)2]++2OH -②被新制Cu(OH)2氧化 CH 2OH(CHOH)4CHO+2Cu(OH)2(新制的)例1、把氢氧化钠和硫酸铜溶液加入某病人尿液中,微热时如果观察到红色沉淀,说明尿液中含有( )A .食醋B .白酒C .食盐D .葡萄糖 ③与H 2发生加成反应CH 2OH(CHOH)4CHO + H 2催化剂CH 2OH(CHOH)4CH 2OH(己六醇)(2)因含有羟基:与酸发生酯化反应CH 2OH CH CH 2OHOH CH OH CH C OHOH CH 5CH 3COOH3COO (CH )4OOCCH 3CHO5H 2O5.:存在 用途存在:葡萄糖存在与蜂蜜及带有甜味的水果中。
《糖类油脂蛋白质》教材分析一、本章在教材中的地位糖类、油脂、蛋白质是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
因此,本章的知识与生产和生活实际有密切的联系。
学生通过本章的学习,能够提高科学素质,丰富生活常识,有利于学生正确地认识和处理有关饮食营养、卫生健康等日常生活问题。
从知识的内在联系来看:本章是烃的衍生物有关知识的延续和发展,即从单官能团的物质延续和发展到多官能团的物质,从小分子延续和发展到高分子。
同时本章又是第八章的前期知识准备,通过淀粉、纤维素、蛋白质等天然高分子的学习,为学习合成高分子作好铺垫。
从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来看:本章是联系生物学、生理学、营养学和医学的重要纽带,其学习的内容与人的生命和社会活动息息相关。
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物质分子中官能团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
所以学习这一章对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本章的学习,能让学生体验到这就是“身边的化学”,“生命的化学”。
二、教学目标本章教学重点: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性质和用途。
本章教学难点:油脂的组成和结构,蛋白质的组成。
2.能力目标(1)通过引导利用组成与结构的推断,培养学生逻辑推理、分析探讨和知识迁移的能力。
(2)通过学生动手实验培养操作技能与观察能力,使之正确进行实验分析,从而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并抽象形成规律性认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3)培养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和严密考虑问题的思维能力。
对学生进行初步的科学实验方法的训练。
(4)通过研究性课题的开展,培养学生调查研究、收集资料、分析归纳等社会实践能力。
3.科学思想(1)通过对糖类、油脂、蛋白质化学性质的教学,使学生认识物质结构和性质的辩证关系。
(2)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对实验现象进行比较、分析,从而得出正确结论,并引导学生总结实验成败的关键,培养学生对化学现象与化学本质的辩证认识及认真细致、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3)通过化学学科与其它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唤起学生热爱科学的信念。
《糖、油脂和蛋白质》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糖、油脂和蛋白质》。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糖、油脂和蛋白质”是高中化学必修课程中的重要内容,它位于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 2 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的第四节。
这部分内容不仅是对前面有机化合物知识的延续和拓展,也为后续选修模块中有机化学的深入学习奠定了基础。
教材首先介绍了糖类的组成、分类和主要性质,接着讲述了油脂的组成、结构和性质,最后阐述了蛋白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用途。
通过对这三种重要有机化合物的学习,学生能够进一步认识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了解它们在生命活动和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等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对有机化合物有了一定的了解,掌握了甲烷、乙烯、苯等简单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
但对于糖类、油脂和蛋白质这三种有机化合物,学生的认识还比较肤浅,缺乏系统的知识体系。
此外,高中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但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实验探究、多媒体辅助等教学手段,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组成和结构特点。
(2)掌握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主要性质。
(3)知道糖类、油脂和蛋白质在生命活动和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表达能力。
(3)通过对糖类、油脂和蛋白质性质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类比推理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了解糖类、油脂和蛋白质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