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护理学说课
- 格式:ppt
- 大小:6.91 MB
- 文档页数:34
《儿科护理学》课程教学大纲一、前言儿科护理学基础是护理专业学生的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临床儿科护理工作中最常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为后期护理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本课程选用人民卫生出版社崔焱主编的《儿科护理学》(第6版)为教材,将护理程序有机地贯穿于教材始终,突出了医学模式和护理模式的转变,充分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突出了儿科护理专业的特点,力求反映当代儿科护理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适应儿科护理教学与临床的需要。
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大纲将教材内容按照按识记、领会、简单应用、综合应用四个层次来规定各章的考核目标与考核要求,以使考生便于理解及掌握好该门课程的重要内容。
在教学方法上,可采用讲授、示教、操练、讨论等不同的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儿科护理学》教学模块、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一)教学模块《儿科护理学》教学包括两个模块。
儿科护理学I主要包括理论课教学和儿科临床基本操作的示教和操练,在学院完成。
具体教学单元和时数安排如下。
儿科护理学II为床旁教学实习,为期2周,内容包括儿科临床护理实践、儿科护理技术示教、儿科护理专题小讲课、儿科护理查房、儿科CBL教学、儿科护理临床进展讲座、儿科高级护理实践见习等。
(二)教学方法包括课堂多媒体教学、问题导向式教学、专题汇报和研讨、高仿真模拟的教学、床旁教学、在线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
(三)教学评价包括闭卷考试、技能考核、专题汇报、阶段测验、个案考核在内的多元化教学评价。
三、《儿科护理学》具体大纲内容第一章绪论目的要求:了解儿科护理学的任务和所涉及的研究范围及儿科护士角色与素质的要求。
课程内容和考核目标:识记1.儿科护理学的任务和所涉及的范围。
2.儿科护士的角色与素质要求。
理解小儿年龄阶段的划分第二章儿童生长发育目的要求:1.了解生长发育的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儿科护理学部分教案第一章:儿科护理学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儿科护理学的定义、范围和重要性掌握儿科护理的基本原则和目标理解儿科护理的发展趋势和挑战1.2 教学内容儿科护理学的定义和范围儿科护理的基本原则和目标儿科护理的发展趋势和挑战1.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儿科护理学的定义、范围和发展趋势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儿科护理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儿科护理的基本原则和目标1.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儿科护理学的基本概念的理解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儿科护理案例的分析能力第二章:儿科护理评估2.1 教学目标掌握儿科护理评估的基本方法和步骤理解儿科护理评估中的重要指标和工具学会运用儿科护理评估结果进行护理计划的制定2.2 教学内容儿科护理评估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儿科护理评估中的重要指标和工具护理计划的制定方法和步骤2.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儿科护理评估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实践操作法:学生进行模拟评估,掌握评估方法和技巧2.4 教学评估模拟评估:评估学生对儿科护理评估方法和步骤的掌握程度护理计划制定:评估学生运用评估结果进行护理计划制定的能力第三章:儿科患者的基本护理3.1 教学目标掌握儿科患者的基本护理技术和方法理解儿科患者的基本护理原则和注意事项学会运用基本护理技术进行儿科患者的护理3.2 教学内容儿科患者的基本护理技术和方法儿科患者的基本护理原则和注意事项基本护理技术在儿科患者中的应用3.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儿科患者的基本护理技术和方法实践操作法:学生进行模拟护理操作,掌握基本护理技术3.4 教学评估模拟护理操作:评估学生对儿科患者基本护理技术的掌握程度护理记录:评估学生对护理过程的记录和表达能力第四章:儿科常见疾病的护理4.1 教学目标掌握儿科常见疾病的护理方法和技巧理解儿科常见疾病的护理原则和注意事项学会运用护理知识对儿科常见疾病进行护理4.2 教学内容儿科常见疾病的护理方法和技巧儿科常见疾病的护理原则和注意事项护理知识在儿科常见疾病护理中的应用4.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儿科常见疾病的护理方法和技巧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儿科疾病案例,引导学生理解护理原则和注意事项4.4 教学评估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对儿科常见疾病护理方法和技巧的理解程度护理计划制定:评估学生运用护理知识进行儿科常见疾病护理计划制定的能力第五章:儿科患者的心理护理5.1 教学目标掌握儿科患者的心理护理方法和技巧理解儿科患者的心理护理原则和注意事项学会运用心理护理知识对儿科患者进行护理儿科患者的心理护理方法和技巧儿科患者的心理护理原则和注意事项心理护理知识在儿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5.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儿科患者的心理护理方法和技巧角色扮演法:学生进行模拟护理操作,掌握心理护理技巧5.4 教学评估模拟护理操作:评估学生对儿科患者心理护理方法和技巧的掌握程度护理记录:评估学生对护理过程的记录和表达能力第六章:儿童生长发育与营养护理6.1 教学目标理解儿童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和影响因素掌握儿童营养需求和评估的方法学会儿童营养不良和肥胖的护理策略6.2 教学内容儿童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和影响因素儿童营养需求和评估的方法儿童营养不良和肥胖的护理策略6.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儿童生长发育和营养需求的基本知识实践操作法:学生进行儿童生长发育和营养评估的模拟操作生长发育和营养评估模拟操作:评估学生对儿童生长发育和营养评估方法的掌握程度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对儿童营养不良和肥胖护理策略的应用能力第七章:儿童免疫接种与传染病护理7.1 教学目标理解儿童免疫接种的重要性和程序掌握儿童传染病的预防和护理措施学会儿童疫苗接种不良反应的识别和处理7.2 教学内容儿童免疫接种的重要性和程序儿童传染病的预防和护理措施儿童疫苗接种不良反应的识别和处理7.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儿童免疫接种和传染病预防的基本知识小组讨论法:学生讨论疫苗接种和传染病护理的案例7.4 教学评估疫苗接种知识测试:评估学生对儿童疫苗接种知识的掌握传染病护理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对儿童传染病护理措施的应用能力第八章:儿童急症护理8.1 教学目标掌握儿童急症的识别和紧急处理原则学会儿童心肺复苏和常见急症护理技术理解儿童急症护理的团队合作和沟通重要性8.2 教学内容儿童急症的识别和紧急处理原则儿童心肺复苏和常见急症护理技术儿童急症护理的团队合作和沟通重要性8.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儿童急症识别和处理的基本知识实践操作法:学生进行儿童心肺复苏和急症护理技术的模拟操作8.4 教学评估心肺复苏技能测试:评估学生对儿童心肺复苏技术的掌握程度急症护理模拟操作:评估学生对儿童急症护理技术的应用能力第九章:儿童康复护理9.1 教学目标理解儿童康复护理的概念和原则掌握儿童康复评估和干预的方法学会儿童康复护理中的心理支持和家庭指导9.2 教学内容儿童康复护理的概念和原则儿童康复评估和干预的方法儿童康复护理中的心理支持和家庭指导9.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儿童康复护理的基本知识和方法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儿童康复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康复评估和干预9.4 教学评估康复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对儿童康复护理方法和技巧的理解程度家庭指导模拟:评估学生对儿童康复护理中家庭指导的能力第十章:儿童安全与事故预防10.1 教学目标理解儿童安全的重要性和事故预防措施掌握儿童伤害预防和处理的方法学会儿童安全教育和家庭合作的重要性10.2 教学内容儿童安全的重要性和事故预防措施儿童伤害预防和处理的方法儿童安全教育和家庭合作的重要性10.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儿童安全和事故预防的基本知识小组讨论法:学生讨论儿童伤害预防和处理的方法10.4 教学评估安全知识和事故预防测试:评估学生对儿童安全和事故预防知识的掌握伤害预防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对儿童伤害预防和处理的应用能力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儿科护理学的定义、范围和重要性需要重点关注的原因:了解儿科护理学的基本概念是学习后续章节的基础,对儿科护理学的定义、范围和重要性的理解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整个学科的认识。
儿科护理学课程讲稿儿科护理学课程讲稿儿科护理学课程讲稿儿科护理学课程讲稿目前临床上多采用Apgar评分法来确定新生儿窒息程度,内容包括呼吸(respiration)、心率(pulse)、对刺激的反应(grimace)、肌张力(activity)和皮肤颜色(appearance)等五项,每项0~2分,总共10分;这样,Apgar也与上述5个英文单词的字头对应。
评估标准:评分越高,表示窒息程度越轻;对0~3分为重度窒息(苍白窒息),4~7分为轻度窒息(青紫窒息),评分8~10分者为无窒息。
Apgar评分须在生后1min内就评定,不正常者5min必须再评分,见表1,如仍低于6分,神经系统损伤较大,预后较差。
三、复苏方案将出生新生儿置于预热的自控式开放式抢救台上,设置腹壁温度为36.5℃。
用温热毛巾揩干头部及全身,以减少散热;摆好体位,肩部以布卷垫高2~3cm,使颈部轻微仰伸,然后进行复苏。
(1)清理呼吸道(A):如羊水清或稍浑浊,应立即吸净口和鼻腔的黏液,因鼻腔较敏感,受刺激后易触发呼吸,故应先吸口腔,后吸鼻腔,见图1;如羊水混有较多胎粪,于肩娩出前即开始吸净口腔和鼻腔,在肩娩出后,接生者双手紧抱其胸部,复苏者应立即气管插管,吸净气道内的胎粪,然后再建立呼吸。
(2)建立呼吸(B):包括触觉刺激和正压通气。
①触觉刺激:清理呼吸道后拍打或弹足底1~2次,见图2,或沿长轴快速摩擦腰背皮肤1~2次,图3(切忌不要超过2次或粗暴拍打),如出现正常呼吸,心率>100次/min,肤色红润可继续观察。
②正压通气:触觉刺激后无规律呼吸建立或心率<100次/min,应用面罩正压通气,见图4,通气频率40~60次/min,吸呼比1∶2,压力20~40cmH2O,即可见胸廓扩张和听诊呼吸音正常为宜。
面罩正压通气30s后,如无规律呼吸或心率<100次/min,需进行气管插管,进行复苏气囊正压通气,其频率、吸呼比及压力同面罩正压通气。
第二章第二章 生长发育生长发育生长发育授课章节 第二章 生长发育授课形式 讲授 授课时间 2011年 月 日星期 第 节课授课学时 2 授课对象级 科护理 班授课地点教学目的 与 要 求一、掌握小儿生长发育的各项指标,包括测量方法、计算方法和正常值等。
二、了解小儿生长发育的规律及其在实际工作中的意义。
三、了解影响小儿生长发育的因素。
四、了解小儿神经系统的发育规律,小儿感知、运动功能、语言、各神经反射的发育。
重 点 难 点重点:小儿生长发育的各项指标 难点:小儿生长发育的各项指标 教学内容与时间分配导入导入::3min 3min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82min 82min第一节 小儿生长发育的规律及影响因素 一、生长发育的规律二、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 第二节 小儿体格生长发育及评价 一、小儿体格生长常用指标及测量方法 第三节 小儿神经心理发育及评价 小结小结::2min 2min 课后思考题3min 3min教材与教具 《儿科护理学》范玲主编 高职高专第2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年1月 Powerpoint 幻灯片、教材、教案、讲稿、黑板、粉笔、激光笔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案例法、提问法参考资料或相关网站[1] 朱念琼主编《儿科护理学》专科第二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年5月[2] 王慕狄主编《儿科学》 本科第五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9年5月 [3] 沈晓明主编《儿科学》 本科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年2月 [4] 崔焱 主编《儿科护理学》本科第四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年5月 [5] 白厚军主编《儿科护理学应试指南》第一版 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年1月 课后体会生长发育生长发育是小儿不同于成人的重要特点,它包含着机体的质和量的动态变化。
熟悉并掌握生长发育的规律,有助于儿科工作者正确评价小儿生长发育状况,并针对性给予干预,促进小儿健康成长。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注解 Ⅰ导言导言::(3分钟)年轻的父母经常会提出这样的问题:“我们的孩子和邻居家的孩子年龄一样大,但就是没有人家孩子长得高,也没有人家长得胖,是不是缺少什么营养?”的确营养是影响小儿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之一,除了营养因素,还有哪些因素可以影响小儿的生长发育呢?小儿生长发育有什么规律呢?怎样判断它是否正常呢?我们可以通过今天学习来解答以上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