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公共艺术(美术篇)】
- 格式:pptx
- 大小:23.12 MB
- 文档页数:23
《书法与艺术》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公共艺术·美术篇》基础模块第三单元《书法与篆刻》第一课《书法与艺术》。
二、设计思路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中国特有的艺术形式。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每一位学生都应学会感受书法艺术之美,树立传承书法艺术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材介绍了五种书体及其代表作的特点,但缺乏对五种书体特点的总结及对书法艺术审美方法的介绍。
为此,在本教学设计中增加了五种书体的特点及书法艺术审美方法。
本课以“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生本主义为教学理念,以“赠书、识书、品书、互赠、共赏、回赠”为教学主线,充分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对《兰亭序》的欣赏为例,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知识的自主建构与生成。
同时利用本地区的文化资源激发学生的文化自信和传承传统文化的自觉性。
以小组教学法为主要教学方法,组内交流与组间竞争的形式使学生能够在活动中学有所乐、学有所悟、学有所得。
三、教材分析本节课主要内容为书法艺术欣赏,以五种书体的特点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学会鉴赏各种书体代表作的特点,并能按教师提供的欣赏方法欣赏艺术作品。
培养学生对艺术美的感知能力、创造能力。
四、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中职一年级评弹表演专业的学生。
他们活泼好动,对美的追求强烈,求知欲更容易被激发。
其中,不少学生少年时期学过书法,又浸润于书法名城,饱受传统文化熏陶。
但他们对书法艺术美的感知是片面的、零散的,需要教师引导他们对书法艺术理论进行系统的梳理、总结与实践。
五、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书法的五种书体及其代表作;(2)掌握篆、隶、楷、行、草五种书体的特点;(3)学会欣赏书法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五种书体特点的探究,学会感悟不同书体书法作品的艺术美;(2)通过对书法美的欣赏,理解“情感”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从而能够在生活中有意识地体验、积累情感,在艺术表演与创作中恰当地运用情感。
中职《公共艺术(美术欣赏)》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二、课程教学设计三、任务单元划分四、考核方式建立过程考核(任务考核)与期末考核(课程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过程考核占55%,期末考核占45%。
五、实施建议(一)教材建议1、美术教材以教科书为主,辅以画册图片、标本实物、作品以及相关的视听影像资料和计算机软件等。
2、在重视美术教科书的内容的同时,还应关注体例、版式的设计,充分体现其视觉特色和可读性,使之易于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愿望与兴趣。
3、美术教科书的主体内容一般包括课题、作品范例、教学辅助图、学习活动图片、文字内容、作业方式和评价要求等。
同时应充分展现美术学习的有关过程与方法,以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感受和体验。
4、美术教科书的编写可采用单元式、单课式或单元和单课组合式等多种方式,注意结构的合理性与完整性。
5、教材的呈现还可以将书本与电子媒体相结合,美术材料与图片文本相结合,以形成集成和互动的优势,加强美术教学的效果,促进学习方式的多样化。
(二)教学建议1、美术教学应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2、美术教学要特别重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美术学习应当从单纯的技能、技巧学习层面提高到美术文化学习的层面。
(三)师资建议1、加强教学中师生的双边关系,既重视教师的教,也重视学生的学。
2、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综合性与探究性学习,加强美术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综合探究的能力。
3、教师应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引导学生以感受、观察、体验、表现以及收集资料等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
4、教师应以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如电影、电视、录像、范画、参观、访问、旅游,甚至故事、游戏、音乐等方式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能力与想像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5、教师应尽可能尝试计算机和网络美术教学,引导学生利用计算机设计、制作出生动的美术作品;鼓励学生利用国际互联网资源,检索丰富的美术信息,开阔视野,展示他们的美术作品,进行交流。
你绝对不能错过的40幅公共艺术画作请选中您要保存的内容,粘贴到此文本框在世界许多地方,公共场所艺术品以不同方式丰富着我们的生活。
这些艺术品向给社区传递重要信息,增强人们的环境意识,促使人们以不同方式对待环境。
这里我们对创造艺术作品的艺术家以及拍摄这些艺术品的摄影师表示敬意。
——丽安娜·伯登·赛德尔▲1.10月13日,在德国柏林,街头艺术家“Sokar uno”正在一栋住宅楼上做壁画,这副壁画是“城市国家”艺术工程的一部分。
(路透社/ Fabrizio Bensch)▲2.11月6日,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圣马丁广场,第四“黎巴嫩共和国”学校学生创作的雕塑作品“宣言("Manifiesta)”作为“室外展览”作品之一展出。
这些学生自称“地球卫士”,来自几所技术和艺术高中学校。
他们全部使用废塑料制作雕塑。
学生们受到艺术家埃德加尔多·罗德里格兹(Edgardo Rodriguez)的指导,旨在反思人类制造的废物的影响,传递关爱地球的信息。
(法新社/盖蒂图片社/Daniel Garcia)▲3.10月16日,在厄瓜多尔首都基多圣罗克市场的外面,艺术家阿尔罗瓦·阿尔瓦多(Alvaro Cordova)在画一幅代表厄瓜多尔本土文化的壁画。
阿尔瓦多的作品参加了该市艺术基金ConArte组织的壁画比赛。
(美联社/ Dolores Ochoa)▲4.在洛杉矶韩国城Dan Sung Sa饭店的上方,挂着一幅巨幅画,画上韩国国旗两面分别是朝鲜前领导人金正日(左二)和韩国前总统金大中(右二)。
画的下方有副画着一对翅膀的壁画,一位女子从这张壁画前走过。
(路透社/(Lucy Nicholson)▲5.9月4日,在台湾台北桃园海军基地举行的桃园大地艺术节上,一位女孩在荷兰艺术家弗洛伦泰因·霍夫曼(Florentijn Hofman)最新作品——只25米大的白兔前玩。
去年霍夫曼的大黄鸭曾在这里吸引了数百万参观者,艺术节组织者希望这只白兔取得同样的效果。
2套《公共艺术(美术)》期末测试卷及答案2套《公共艺术(美术)》期末测试卷及答案期末测试卷及答案(一)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1. 绘画是在________度(维)空间中创造的造型艺术,而雕塑是在________度(维)空间中创造的造型艺术。
2. 玉石雕塑在中原文化史中有南北两个中心,南方为良渚文化,北方为________。
3.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美术三杰是指________、米开朗琪罗、________。
4. ________以壁画、雕塑和建筑三位一体的表现形式,直观而形象地诠释佛教经典,弘扬教义的佛教艺术。
5. ________是埃及金子塔中最大的金字塔;巴黎圣母院位于法国,是典型的________建筑。
6. 工艺品既具有________价值,又具有________价值。
7. 中国文字书写经历了几千年的演变,形成了多样的表现力和书写方式,大致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草书、________、________五种字体。
8. 中唐草书代表人物中,________和________被喻为“顛张醉素”。
9. 篆刻艺术可以分为朱文也叫作________和白文也叫作________。
10.视觉传达设计的基本的基本构成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和插图。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以下属于帛画的是()A.《松岩阁楼图》B.《步辇图》C.《人物御龙图》D.《消夏图》2. 东晋顾恺之的代表作品是()A.《游春图》B. 《潇湘图》C. 《洛神赋图》D. 《韩熙载夜宴图》3.《溪山行旅图》的作者是()A.荆浩B. 王维C. 关全D. 范宽4. 唐代画圣吴道子的代表作是()A. 《送子天王图》B. 《捣练图》C. 《女史箴图》D.《龙凤仕女图》5. 《清明上河图》的作者是()A. 马远B. 夏珪C. 黄公望D. 张择端6.《日出·印象》的作者是()A. 毕加索B. 梵高C. 莫奈D. 马奈7. 作品《格尔尼卡》的作者是()A. 马蒂斯B. 毕加索C. 康定斯基D. 戈雅8. 补色关系正确的是()A. 橙与绿B. 黄与紫C. 蓝与青D. 红与黑9. 雕塑艺术中杰出的代表作品“说唱俑”“马踏飞燕”属于()A.西晋B.汉代C.秦代D.战国10. 佛宫寺木塔是属于哪国的建筑()A. 印度建筑B.中国建筑C.伊斯兰建筑D. 缅甸建筑11. 意大利的米兰大教堂属于()A. 罗马建筑B. 拜占廷建筑C. 哥特式建筑D. 希腊建筑12. 不属于四大名绣的是()A. 苏绣B. 徽绣C. 湘绣D. 粤绣13.我国古代流行时间最长,产量最大的一种瓷器是()A.白瓷B. 青瓷C. 青花瓷D. 彩瓷14. 正确的执笔要做到()A.指虚掌实腕平B.指实掌虚腕平C.指虚掌虚腕直D.指实掌实腕直15.天下第一行书的是()A.《兰亭序》B. 《祭侄稿》C.《黄州寒食帖》D. 《黄庭经》16. 宋徽宗赵佶的书法誉为()A. 八分书B. 瘦金体C. 漆书D. 六分半书17. 属于中国楷书四大家之一的是()A. 赵孟頫B. 褚遂良C. 苏轼D. 智永18. ()是古人镌刻在石上的一种文字,书体介于金文和小篆之间。
《中外建筑艺术》说课稿一、说教材(一)教材分析《中外建筑艺术》是人教版《公共艺术·美术篇》第二单元雕塑与建筑中的内容,教学内容包括中国建筑艺术和外国建筑艺术两个领域。
建筑艺术是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外建筑艺术有着不同的发展历程和样式风格.由于中外建筑艺术在文化背景上有所不同,因此,在欣赏过程中要体会建筑作品所传达出的时代精神气质和思想风貌等。
按照《中等职业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以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为主题,通过美术鉴赏和实践活动,培养、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修养、创新意识及实践能力,使之成为高素质的全面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
”因此本课时的教学以美术鉴赏为先导,注重培养学生运用自主学习的方法进行学习和创造,学会欣赏、理解形式美与内涵美的统一,提高审美能力;引导学生尊重中外建筑艺术的风格和特点,真正理解建筑艺术的作用和用途;通过学习,发掘学生的潜能,体验动手实践的快乐,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对事物的分析、评价和判断能力。
(二)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让学生了解中外建筑艺术的特点及文化与历史背景等;2。
通过欣赏和分析,让学生感受中外建筑艺术不同的地域特征、样式风格和精神内涵;3。
培养学生运用自主学习的方法进行学习和创造,学会欣赏、理解形式美与内涵美的统一,提高审美能力;(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中外建筑艺术的种类;建筑的定义。
教学难点:中外建筑艺术特点的区分;中国民居建筑和外国教堂建筑的特点。
解决方法:通过欣赏、分析、感受、对比等多种方式,自主探究,领会中外建筑艺术的区别。
二、说教法基于上面的教材分析,我根据自己对研究性学习“启发式”教学模式和新课程改革的理论认识,结合本校学生实际,主要突出了几个方面:一是创设问题情景,充分调动学生求知欲,并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探究心理。
二是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就是把教和学的各种方法综合起来统一组织运用于教学过程,以求获得最佳效果.三、说学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结合学生特点,以提升他们对美术欣赏的兴趣和主动性为目标,有针对性的引导他们自学自我提升。
《包装设计》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包装设计》是人教版《公共艺术·美术篇》第四单元艺术设计第三课的内容,这单元内容已是基础模块五个单元中后面的课程了,之前学生通过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美术鉴赏能力,为本单元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本课为动手实践课,目的是通过动手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审美情趣。
在此基础上,将课程内容上升到关爱家人的层面上。
二、设计理念紧密围绕大纲要求:按照《中等职业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本课的设计理念定位在不断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并通过包装DIY来激发学生进行简单、大胆的包装创意与制作活动,并对课程进行了课前、课上、课后三方面的设计布置。
设计活动注重教师与学生、学生与亲人之间的互动,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运用信息化教学,建立多层次教学:课前教师通过网络下发一部分包装盒的平面制作图、装饰包装盒的DIY小装饰物等,并发布主题,请学生在课前尝试完成包装盒的制作。
对于包装盒制作过程中的问题,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发问,对于包装盒的结构与折法等问题,也可以通过网络交流完成。
教师选择比较突出的问题或选择较多的包装盒平面制作图作为案例在课堂上进行演示、讲解。
人文关怀:所有的艺术设计都来源于生活,更要回归于生活。
学生能将所学的内容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是最有价值的一件事,因此在本课教学设计中安排让学生为自己最亲的人选择一份礼物,通过我们的包装配合礼物来完整地表达对亲人的爱。
三、教学目标1.利用工具、平面图纸,按照绘画与折叠的规范,制作完成一个包装盒。
2.包装盒上的图文位置、色彩等要搭配合理。
三维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折叠的规范。
2.能力目标通过教学过程的引领,学生首先能够通过简单的DIY来美化包装,最后结合挑选的礼物完成一份创意礼品包装盒。
3.情感目标对家人的关爱:孩子需要父母的关爱,其实父母更需要孩子的关爱。
生活中除了学习成绩可以回报父母,还要在生活的点滴细节中让父母时刻体会到孩子给予他们的爱。
《标识设计》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标识设计》是人教版《公共艺术·美术篇》第四单元艺术设计第一课的内容,这单元内容已是基础模块五个单元中后面的课程了,之前学生通过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美术鉴赏能力,为本单元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本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围绕学生对标识的认知、鉴赏能力以及标识的设计流程展开。
二、设计理念紧密围绕大纲要求:按照《中等职业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本课的设计理念定位在不断提高学生对标识的鉴赏能力,并激发学生进行简单、大胆的标识创意与制作活动,并对课程进行了课前、课上、课后三方面的设计布置。
运用信息化手段,建立多层次教学:课前请学生通过网络完成一个表格填写任务(表格内容详见教学过程),这一任务的完成情况将作为一个实践成绩分记录在册。
表格内容为课堂教学重难点做好了充分准备,课后可以让在课堂上表现出创作兴趣以及具有一定绘画基础的学生进一步完成标识的设计制作,并给予适当的分数鼓励,然后将其作品展示在艺术墙上。
这样将有限的一课时做了延伸,也让学生在艺术领域中实现了自我价值。
三、教学目标1.通过结合学生熟悉的标识案例进行欣赏与分析,让学生对标识有一个基本的评判标准,能够从内涵、形象、色彩、创意等方面解读标识,帮助学生学会欣赏标识。
2.指导学生为自己的专业设计一个简单的标识,在标识的设计与制作过程中了解标识的设计规律和设计程序,同时引导学生加强对本专业的了解与热爱。
三维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商标、标徽、公共标识的划分;了解标识设计的基本规律与流程;理解标识的特点与简化。
2.能力目标:通过学习,学生对优秀的标识设计作品有了一定的评判标准,在此基础上尝试为自己的班级或专业设计一个有特点的标识,出设计稿即可。
3.情感目标:在对标识的设计与制作过程中,学生可以增强对专业的热爱与了解,增强对专业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四、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掌握标识的特点教学难点:如何在标识设计中体现本专业的特色五、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1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