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二节 雕塑——【公共艺术 美术篇 精品教案】
- 格式:docx
- 大小:544.35 KB
- 文档页数:12
1
附页
1
图片展示
铜雕泥雕
木雕石雕
陶雕
通过引导,总结雕塑的定义
陵墓前或陵墓内的雕塑是中国古代盛行厚葬的
1
◆历史背景:盛行厚葬的体现,秦汉时期雕塑空前
繁盛。
赏析《秦始皇兵马俑》雕塑群
整体赏析:图片带给大家怎样的感受?
学生尝试分析,教师补充。
◆特点:秦俑雕塑群以巨大的体量和数量、群体的
组合、气宇轩昂的形象,造成震撼人心的艺术感
染力。
在人物和车马的塑造上表现出力求模仿生
活真实的倾向,发式、服装的很多细节表现得非
常具体,军士佩带的兵器用的是实物。
塑造的基
本方法是模制与手塑相结合,入窑烧制后再加彩
绘。
在秦始皇陵地下甬道中还发现两辆彩绘铜车
马,大小约相当于实物的一半,制作技艺精工。
1。
美术教案-雕塑艺术(10篇)春天来了幼儿美术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通过剪贴蝴蝶,丰富学生剪贴画的技法和表现内容。
2、使学生感受对称的自然美。
培养学生脑、手、眼的协调配合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
教学重点:进行蝴蝶纹样的设计,使学生掌握剪贴技法。
教学难点:如何准确概括表现出蝴蝶的结构特征是本次活动的难点。
活动准备:1、活动前家长带学生观察过春天的美丽景色。
2、教师范作,ppt课件,一段录像教学过程:一、导入阶段:放录像,播放一段画面(远处的山、树林、小溪,不时天空飞出几只漂亮的小鸟,进出草地、花朵)画面暂停,问:“这段风景美不美?”(美)“但老师觉得少点什么”然后继续播放录像,(镜头出现许多飞舞的蝴蝶,各式各样的蝴蝶在花丛中飞舞)停止播放。
“再加上这样许多美丽的蝴蝶是不是更美呀!”现在我们仔细观察蝴蝶的形状。
出示蝴蝶的照片(用实物投影仪)认识蝴蝶“谁能说出蝴蝶每个部分的名称?”(头、胸、腹、翅膀、触角)强调翅膀有两对,都长在胸上,花纹对称。
“蝴蝶长的美不美呀?”(美)“你们想不想自己亲手做几只美丽的蝴蝶?”今天老师就来教小朋友用彩色纸剪贴美丽的蝴蝶,大家有没有信心学?(有)二、教师示范讲解教师展示活动工具:彩色纸、画笔、白色底板纸、固体胶棒、剪刀,进行示范讲解蝴蝶的对称画法(视频展示台上操作)。
1、学生一起欣赏一些优秀作品,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2、教师示范制作方法要求:蝴蝶剪好打开后粘贴在底板纸的上面部分,胶水涂在有画笔的一面。
三、学生操作,教师辅导(播放背景音乐)1、教师巡回辅导,帮助个别能力差的学生。
2、提醒学生注意颜色搭配,蝴蝶贴好后可以在下方剪贴一些花花草草,注意用剪刀时的技能。
3、提醒学生注意用剪刀时的安全,并做到纸屑要放入篓子里。
四、展示作品。
1、将学生作品布置成花园,播放背景音乐,学生互相欣赏。
今天2、教师小结:今天小朋友们剪贴的作品十分漂亮,都表现出了春天的美丽,等爸爸妈妈有空的时候一定要出去走一走、看一看春天美丽的景色噢!幼儿园大班艺术教案篇二观看“动画片”对每个孩子来说都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
高中美术雕塑的教案教案标题:高中美术雕塑的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雕塑的历史与发展,掌握雕塑与其他艺术形式的关系。
2. 熟悉雕塑材料与工具的使用,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艺术创造力。
3. 掌握基本的雕塑技法,如造型、拓扑、雕刻等。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实践艺术创作过程。
教学重点:1. 学习雕塑的基本原理与技法,包括造型、拓扑、雕刻等。
2. 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和审美意识。
3. 鼓励学生进行实践性的艺术创作。
教学准备:1. 图片和视频资料,介绍不同时期和类型的雕塑作品。
2. 雕塑工具和材料,如泥土、石膏、金属丝等。
3. 参考教学材料,包括艺术史和雕塑技法相关的书籍、文章等。
4. 定制雕塑学习计划,包括学生的学习目标、任务和评价方式等。
教学过程:引入:1. 利用图片和视频资料,让学生观赏不同时期和类型的雕塑作品,引导学生思考雕塑在艺术中的地位和作用。
知识讲授:2. 介绍雕塑的历史与发展,从古代到现代,让学生了解不同时期的雕塑特点。
3. 介绍雕塑材料与工具的使用,包括泥土、石膏、金属丝等,并讲解它们的特点和用途。
4. 探讨雕塑与其他艺术形式的关系,如绘画、建筑等,让学生明确雕塑的独特性和表现力。
技法学习:5. 分批次教授雕塑基本技法,包括造型、拓扑和雕刻等。
6. 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性的雕塑训练,从简单的几何形状开始,逐渐引导学生创作更复杂的作品。
7. 引导学生进行作品的审美评价和改进,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创意。
艺术创作:8. 设计一个雕塑创作项目,让学生在小组或个人合作中完成。
9. 引导学生进行雕塑项目的规划和分工,鼓励他们探索个人的创作风格与主题。
10. 提供良好的创作环境和支持,鼓励学生展示和分享自己的作品。
评估与反馈:11. 针对学生的雕塑作品进行评估,注意综合考虑创意、造型、技法等方面。
12. 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和建议,帮助他们提高创作水平和表达能力。
扩展活动:13. 组织参观雕塑展览或艺术博物馆,拓展学生的艺术视野。
美术教案——雕塑艺术优秀范文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雕塑艺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认识雕塑艺术在生活中的应用和价值。
2. 培养学生对雕塑艺术的欣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3. 提高学生对美术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和创新精神。
教学内容:一、导入:欣赏雕塑作品,引导学生关注雕塑艺术教师展示一些国内外著名的雕塑作品,如《掷铁饼者》、《断臂维纳斯》等,引导学生关注雕塑艺术的美感特点。
二、雕塑艺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1. 教师讲解雕塑的定义:雕塑是指利用一定的物质材料,通过雕刻、塑造等手段,创造出具有三维空间艺术形象的作品。
2. 分析雕塑艺术的特点:立体性、空间性、动态性、材质美等。
三、雕塑艺术在生活中的应用和价值1. 教师展示一些生活中的雕塑作品,如城市雕塑、园林雕塑等,引导学生了解雕塑艺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2. 讨论雕塑艺术在生活中的价值:美化环境、丰富文化、传承历史、表达情感等。
四、雕塑艺术欣赏能力的培养1. 教师引导学生从形式、内容、技法等方面欣赏雕塑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雕塑作品的欣赏心得。
五、雕塑艺术创作能力的培养1. 教师示范雕塑创作的基本技巧,如雕刻、塑造等。
2. 学生动手实践,进行简单的雕塑创作,体验雕塑创作的乐趣。
3. 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作品,互相评价、交流,提高创作能力。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学生对雕塑艺术的认识和欣赏水平。
2. 评价学生在雕塑创作中的表现,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 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创作作品,综合评价学生对教案内容的掌握程度。
六、雕塑材料的探索与使用1. 教师介绍不同种类的雕塑材料,如石材、木材、金属、塑料等。
2. 学生亲身体验不同材料的质感,了解各自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3. 学生根据自己喜欢的材料进行小规模雕塑创作,锻炼对材料的运用能力。
七、雕塑艺术与情感表达1. 教师讲解雕塑艺术如何表达情感,如通过造型、线条、色彩等。
雕塑之美美术教案雕塑之美美术教案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雕塑之美美术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雕塑之美美术教案1一、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雕塑艺术的语言、特点、分类和材料等,了解雕塑的审美特点2、初步学习分析和鉴赏雕塑作品的基本方法,能用历史的、艺术的眼光去看待各具美感的雕塑艺术。
3、通过对中外不同风格的雕塑作品的欣赏,提高美术鉴赏力,加深对雕塑艺术的理解。
二、教学重点:分析雕塑作品的艺术成就三、教学难点:了解不同时期中外雕塑作品的艺术特点四、教学准备:图片、雕塑作品、课件五、教学过程:1、引入:出示课题——雕塑之美2、讲授新课:(1)看书,提出问题:书中向我们展示了几副雕塑作品,你认为它们可以分成几大类?为什么?分成中国古代雕塑与现代雕塑、外国古代雕塑与现代雕塑四大类。
你怎样区别古代雕塑和现代雕塑呢?(3)整理收集的资料。
请学生将自己收集的资料按要求分类。
(4)提出问题:怎样欣赏一件雕塑作品?雕塑作品和绘画作品在欣赏方法上最大的不同是什么?雕塑作品可以分成几大类?你能在展板上或书上区别出这几类吗?(5)欣赏:采用讨论的方式,请学生依据自己带来的雕塑作品资料,畅谈自己的`认识和感受。
(6)欣赏书中作品:引导学生赏析中国古代和外国古代雕塑作品。
引导学生赏析中国现代和外国现代雕塑作品。
3、作业:学生整理自己的收获和体会,以组为单位进行交流。
4、小结。
雕塑之美美术教案2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雕塑艺术的语言、特点、分类和材料等,了解雕塑的审美特点2.初步学习分析和鉴赏雕塑作品的基本方法,能用历史的、艺术的眼光去看待各具美感的雕塑艺术。
3.通过对中外不同风格的雕塑作品的欣赏,提高美术鉴赏力,加深对雕塑艺术的理解。
教学重点:分析雕塑作品的艺术成就教学难点:了解不同时期中外雕塑作品的艺术特点教学过程:一、引入:出示课题——雕塑之美二、讲授新课:中外古代雕塑作品欣赏学生作业纸:中国古代雕塑和外国古代雕塑在材料上有何相同010101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卢舍那佛(卢舍那大佛通高17.14 米,头部高4 米,发髻呈波纹状,面部丰满圆润,眉如弯月,目光慈祥,眼睛半睁半合,俯视着脚下的芸芸众生,嘴边微露笑意,显出内心的平和与安宁。
荐)公共艺术(美术篇)教案第七单元--设计表现第二节比例与尺度(文化艺术与体育类美术绘画)比例与尺度》教案学科:美术课题:比例与尺度教材:《公共艺术》美术篇(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公共基础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知识目标:1、了解比例在设计中的特征与作用。
2、了解尺度在设计中的特征与作用。
能力目标:1、回味数学中的黄金分割,思考和谐的比例在设计中的应用。
2、了解参照要素的分类,了解尺度感的分类。
通过阅读设计作品和观赏图片场景,分析其中各个元素存在的情感目标比例关系,分析不同的图片场景反映到人们心理上不同的尺度感。
教学重点:和谐合理的比例与尺度感的分类在视觉上准确的进行判断。
教学难点:和谐合理的比例与尺度感的分类在视觉上准确的进行判断。
教法:启发引导法、图解法、积极评价法、视觉引导法。
学法:研究体验法、总结归纳法、讨论法。
导入:1、名画赏析——XXX画牛的简化过程。
教师与学生共同欣赏并讨论“XXX画牛的简化过程”。
师生共同总结出:即使是寥寥几笔去画牛,也要按照一定的比例,才会有如此艺术美。
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师XXX曾经说:“美产生于形式,产生于整体与各部分之间的协调,部分之间的协调,以及又是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协调”。
可见任何一件设计作品的完成都要经过一系列的度量、计算、反复考虑,外在形式美的体现,需要技术美的支持,其中比例、尺度的和谐是非常重要的。
2、最美比例。
同学们知道最美的比例是多少吗?教师讲解“黄金分割”,并通过图片的比较难理解,直观的给学生进行讲解。
最美比例当属古希腊人发明的“黄金分割”,许多画家、艺术家把“黄金分割”当做他们创作中必须深入领会的一种指导方针。
知识拓展:同学们都有着一张美丽俊俏的、帅气的面容,我们的五官也有一个最美比例——三停、五眼。
面对面:请同桌互相观察一下对方的五官比例。
教学环节:1、赏析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
师生共同讨论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的外观内部造型、设计,从不同的角度审视并感受尺度。
美术课《雕塑》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教案1. 教学目标通过本堂课的教学,学生将能够:- 理解雕塑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研究使用不同材料和工具创作雕塑作品;- 发展创造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探索雕塑的艺术特点和表现形式。
2. 教学内容本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雕塑的定义和分类;- 雕塑的材料和工具;- 雕塑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雕塑作品的创作设计。
3. 教学过程3.1 引入通过展示一些著名雕塑作品的图片和介绍,引起学生对雕塑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创造力。
3.2 知识讲解通过简要讲解雕塑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帮助学生对雕塑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了解。
3.3 实践操作3.3.1 材料和工具介绍:向学生介绍常用的雕塑材料和工具,如粘土、木块、刀具等。
3.3.2 技巧和方法讲解:教授学生一些基本的雕塑技巧和方法,如捏塑、刻削、组合等。
3.3.3 创作设计: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技巧,自由发挥创造力,设计并创作属于自己的雕塑作品。
3.4 展示和评价学生将自己的雕塑作品展示给全班同学,并进行互相欣赏和评价,分享创作过程和心得体会。
4. 教学评价- 通过学生对雕塑作品的创作和展示,评价他们对雕塑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通过观察学生在创作过程中的表现,评价他们的创造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通过学生对同学作品的欣赏和评价,评价他们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合作精神。
5. 扩展活动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创作能力,建议在本节课后组织以下扩展活动:- 参观雕塑艺术展览;- 邀请专业雕塑艺术家来学校进行讲座或工作坊;- 组织学生参加雕塑比赛或展示活动。
以上是美术课《雕塑》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教案的简要内容,欢迎大家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11附页赏析《拉奥孔》初赏作品:说一说这件雕塑作品雕刻了哪些人物?人物动作、姿态、表情是怎样的?你的感觉是怎样的?作者想通过人像表达怎样的情感?理解作品:教师结合学生的感受讲解这幅雕塑作品的创作背景,更深入理解作品纯熟的艺术表现力和雕刻技巧。
赏析《掷铁饼者》古希腊雕塑艺术的里程碑,显示出希腊雕刻艺术已经完全成熟。
交流讨论:作品塑造了什么姿态?象征着什么?1111分组欣赏:《青年像》作品通过哪些方面的带塑造来表现罗马青年的健美身躯?引导学生从面部、衣纹刻画感受罗马雕塑的精致、写实。
11赏析《大卫》整体观察:看到这尊雕像带给你怎样的视觉感受?从哪些方面让你感觉到作者用准确的解剖学来塑造人物形象?(肌肉、体格等的艺术表现)局部刻画:从雕像的目光中你读到了什么?从雕像的姿态看他正在做什么?作者想通过雕像传达什么精神?教师从作品整体造型到局部刻画逐步引导学生结合作品创作背景感受这种人文精神和英雄气概,从而更深入理解作品和作者要传达的精神。
11类比欣赏《阿波罗与达芙妮》和《丘比特与普赛克》播放一段舒缓的音乐引导学生从雕像的整体姿态到局部刻画观察雕刻的细腻与华丽之感,并结合作品创作背景感受作品的意境。
11交流讨论:雕像塑造的人物在做什么?紧皱的眉头,托腮的手臂,低俯的躯干,弯曲的下肢让你联想到什么?你的感觉是怎样的?引导学生做同样的动作来体会雕塑中人物的情感。
介绍作者:罗丹生平及代表作通过短片认识罗丹,了解作者所塑造的作品伟大之处的原因。
罗丹深受米开朗基罗作品的启发,从而确立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
《青铜时代》、《思想者》、《雨果》、《加莱义民》和《巴尔扎克》、《走路的人》等作品。
赏析《马赛曲》赏析作品:结合马赛曲的背景音乐欣赏感受浮雕作品,从人物刻画了解作者吕德浪漫主义的象征手法以及作品传达给我们的巨大艺术感染力。
20世纪雕塑的两大主流之一是康丁斯坦·布朗库西。
布朗库西对现代雕塑的贡献是多方面的。
他11最重要的贡献是创始了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象征物,这种象征物的雕塑形式简洁、强调形体的基本属性。
《雕塑艺术》教案第一篇:《雕塑艺术》教案教学方案《雕塑艺术》教案课型:欣赏课教学对象:高中二年级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雕塑艺术及其特点,提高对雕塑艺术的欣赏能力教学重点:雕塑及其艺术特点难点:雕塑艺术的特点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有关兵马俑的书籍和图片教学过程:导引:1、两位同学上讲台摆一个他们自己认为很酷的姿势,在让下面的同学讨论一下两位同学的姿势如何?由此引入今天的课题。
2、问一下同学们平时见过哪些雕塑?给他们留下怎么样的印象?能看出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吗?一、导入新课:先出示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作品的图片各一张。
问美术分为哪几类?再问一下同学们知道它们之间的区别吗?由此引出雕塑念。
雕塑:可雕性、可塑性的材料,通过雕、塑、铸、焊等手段制作反映社会生活,表达审美理想的三维实体的造型艺术。
二、雕塑的分类:1)、按材料:石雕、木雕、竹雕、泥雕、金属雕、冰雕、石膏像等 2)、按空间形制(形态):圆雕、浮雕、透雕圆雕:不附着背景的完全立体的可从四面观赏的一种雕塑。
如《思想者》、《菊花仙子》浮雕:在平面上雕出凸起的厚度,根据凸起的高度可分为浅浮雕和高浮雕透雕:在浮雕的基础上镂空背景部分,有重视一面艺术效果的单面雕,也有双面雕。
如室内的屏风3)、按功用和所放的位置:城市雕塑、园林雕塑、纪念性雕塑、室内雕塑等三、雕塑艺术的特点:1、雕塑的形体:雕塑作为三维空间的实体,给予人的感受,首先来自它的形体。
形体美是雕塑的形式美的灵魂。
雕塑的形体,不仅要比例匀称、结构严谨,更要通过形体展示形象的动势、情绪与生命力。
例如,a、罗丹的《思想者》。
罗丹是法国近代最著名的雕塑家,被称为“近代雕塑之父”。
他是旧时期(古典主义)的最后一位雕塑家,又是新时期(现代主义)最初一位雕刻家。
这尊雕塑是罗丹为《地狱之门》中央的门楣而作的。
雕塑的人物形态是弯腰屈膝,右手托着下颚,嘴咬着自己的粗手,陷入苦苦的思索之中。
眉弓突起,双眼深陷隐于暗影之第二篇:教案——雕塑艺术立体的音符——雕塑艺术教学目标:1、了解雕塑艺术的主要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