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节 比例与尺度——【公共艺术 美术篇 精品教案】
- 格式:docx
- 大小:3.20 MB
- 文档页数:9
美术中的比例教案教案标题:美术中的比例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比例在美术中的重要性和应用。
2. 学习如何使用比例来创作艺术作品。
3. 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绘画技巧。
教学准备:1. 画纸、铅笔、橡皮擦、彩色铅笔或水彩颜料等绘画工具。
2. 展示一些关于比例在艺术作品中的示例图片。
3. 准备一些简单的绘画练习题,如绘制简单的几何图形等。
教学过程:引入:1. 展示一些关于比例在艺术作品中的示例图片,如人物画、风景画等。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比例在美术中很重要?它如何影响我们的艺术作品?讲解:1. 解释比例的概念:比例是指物体各部分之间的大小关系。
2. 引导学生观察示例图片,指出其中的比例关系,并讨论这些比例关系对整体效果的影响。
3. 介绍一些常用的比例方法,如分割法、测量法等。
实践:1. 给学生分发绘画工具和画纸,让他们选择一个主题(如人物、动物、建筑等)开始绘画。
2. 引导学生观察所选主题的各个部分,并用铅笔简单勾勒出它们的比例关系。
3. 学生根据比例关系,逐渐完善绘画,添加细节和色彩。
总结:1. 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让其他学生评论其比例是否准确、整体效果如何。
2. 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学到的关于比例在美术中的应用和技巧。
3.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继续观察和运用比例的知识。
扩展活动:1. 邀请一位专业艺术家来到教室,与学生分享他们在创作中如何运用比例。
2. 组织学生参观艺术展览,让他们观察和分析展览中作品的比例关系。
3. 给学生布置绘制一幅以比例为主题的艺术作品的任务,鼓励他们发挥创造力和运用所学的比例知识。
教案评估:1. 观察学生在实践环节中的表现,包括他们对比例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 评估学生对示例图片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3. 评估学生在总结环节中对比例在美术中的应用和技巧的理解程度。
旗开得胜《比例与尺度》教案11、名画赏析——毕加索画牛的简化过程教师与学生共同欣赏并讨论“毕加索画牛的简化过程”.师生共同总结出:即使是寥寥几笔去画牛,也1要按照一定的比例,才会有如此艺术美。
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师帕拉第奥曾经说:“美产生于形式,产生于整体与各部分之间的协调,部分之间的协调,以及又是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协调”。
可见任何一件设计作品的完成都要经过一系列的度量、计算、反复考虑,外在形式美的体现,需要技术美的支持,其中比例、尺度的和谐是非常重要的。
2、最美比例同学们知道最美的比例是多少吗? 欣赏图片:最美比例当属古希腊人发明的“黄金分割”,许多画家、艺术家把“黄金分割”当做他们创作中必须深入领会的一种指导方针。
知识拓展:同学们都有着一张美丽俊俏的、帅气的面容,我们的五官也有一个最美比例——三停、五眼。
面对面:请同桌互相观察一下对方的五官比例。
11、赏析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1师生共同讨论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的外观内部造型、设计,从不同的角度审视并感受尺度。
2、师生共同总结:尺度是物给人的心里感受,当我们观测一个要素的大小时,往往运用它周围已知大小的要素当作度量的标准。
已知大小的要素可分为两大类:整体尺度人体尺度。
3、欣赏图片请学生欣赏图片,提出问题:你认识这些建筑吗?这些建筑给了你什么样的心理感受?14、师生共同总结根据心理感受的不同,尺度感大致可以分为:自然尺度雄伟尺度1亲切尺度分组讨论:结合本节所学知识讨论以下图片带给你的视觉以及心理感受。
1、一件自己觉得美的物品或者图案,尝试用比例分11。
美术中的比例教案一、前言比例是美术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它是指物体各部分之间的大小关系。
在美术创作中,掌握比例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直接影响到作品的整体效果。
本文将介绍美术中的比例教案,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比例的概念和应用。
二、比例的概念比例是指物体各部分之间的大小关系。
在美术中,比例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因为它直接影响到作品的整体效果。
比例可以分为两种:绝对比例和相对比例。
1. 绝对比例绝对比例是指物体的实际大小。
在美术中,我们通常使用尺寸来表示绝对比例。
例如,一个画布的尺寸为50cm x 50cm,那么在这个画布上画一个人物,他的身高应该是多少呢?这就需要根据实际比例来计算。
2. 相对比例相对比例是指物体各部分之间的大小关系。
在美术中,我们通常使用比例尺来表示相对比例。
例如,一个人物的头部大小与身体大小的比例是多少?这就需要根据相对比例来计算。
三、比例教案1. 教学目标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应该能够:•掌握比例的概念和应用;•熟练使用比例尺和尺寸计算比例;•能够在创作中运用比例,创作出具有艺术性的作品。
2. 教学内容(1)比例的概念在教学开始前,首先要让学生了解比例的概念。
可以通过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来展示比例的概念,让学生对比例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2)比例尺的使用比例尺是计算相对比例的重要工具。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实际操作来让学生掌握比例尺的使用方法。
例如,让学生在纸上画一个人物,然后使用比例尺来计算各部分的大小关系。
(3)尺寸的计算尺寸是计算绝对比例的重要工具。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实际操作来让学生掌握尺寸的计算方法。
例如,让学生在纸上画一个人物,然后使用尺寸来计算人物的实际大小。
(4)创作实践在教学结束前,可以让学生进行一次创作实践,让他们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创作中。
例如,让学生画一幅风景画,要求画面中的各部分大小比例协调,达到艺术效果。
3. 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例如讲解、演示、实践等。
《美术中的比例》教案教案:美术中的比例教学目标:1.了解比例在美术创作中的重要性;2.掌握比例的基本概念和运用方法;3.通过实践作品,培养学生的观察和绘画技巧。
教学内容:1.比例在美术创作中的重要性;2.比例的基本概念和运用方法;3.比例在实践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画笔、画纸、颜料等绘画工具;2.提前准备好几张比例失衡或失调的图片;3.准备投影仪或显示设备。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1.展示几张比例失衡或失调的图片给学生观看,引导学生谈谈对这些图片的感受。
2.提问:你认为在美术创作中,比例的作用有哪些?第二步:讲解比例的概念(10分钟)1.用幻灯片或黑板上绘制比例的示意图,向学生介绍比例的概念。
2.分析比例在美术创作中的具体应用,如肖像画、静物画等。
第三步:探讨比例的基本概念(15分钟)1.分小组,每组3-4人,给每组几张不同尺寸的图片,要求学生分别找出图片中具有规律的比例关系。
2.学生发言,讨论不同的比例关系。
3.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比例的概念和运用方法。
第四步:示范和练习(30分钟)1.教师示范如何在绘画中运用比例。
2.学生模仿教师的示范,自选一个素材进行实践练习,同时要求考虑比例的平衡和协调。
3.教师巡视指导,对学生的绘画过程进行点评。
第五步:展示和评价(20分钟)1.学生展示他们的作品,并分享他们在作品中运用比例的体验和感受。
2.学生之间互相观摩和评价,提出改进和意见建议。
第六步:总结和拓展(10分钟)1.教师对学生的绘画作品进行总结和评价,鼓励学生分析自己作品中的比例关系。
2.提出一些作业问题,让学生在课后进行拓展学习,如:比例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等。
教学资源:1.幻灯片或黑板、粉笔、画笔、画纸、颜料等绘画工具;2.几张比例失衡或失调的图片。
教学评估:1.对学生练习的绘画作品进行评价,评估他们在比例应用上的掌握程度;2.听取学生对比例在美术创作中的意义和运用的总结。
教学扩展:1.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发现身边的比例关系;2.设计一些绘画任务,要求学生运用比例的知识进行创作,如:绘制一副自由主题的画作,要求体现一定比例的规律。
《美术中的比例》教案(一)【教学目的】:1、学习美术中的比例知识,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
2、了解比例在美术作品中的关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学习此例关系,设计一个花瓶,提高设计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比例知识,知道黄金比例,能够有意识地发现生活中的比例。
【教学难点】:从比例的角度考虑设计一个好看的花瓶。
【课前准备】:教具:教学图片、花瓶、学生作品若干学具:剪刀、胶水、彩纸、油画棒。
【教学过程】:1、《出示溪山行旅图》:(1) 画上画的什么?(2) 山和人物的大小对比如何?(3) 这样对比有何作用?师:宋代画家范宽的《溪山行旅图》描写了我国陕西一带的风光,山处在画的中央,顶天立地,雄佛壮观下面的商人赶着驴,显得很小,这就更突出了大山高耸伪气势。
这幅画成功地运用了山和人物之间的比例关系,是我国山水画的杰作。
2.出示《维鲁维斯的人》(1) 人存站立和伸张四肢时,在圆形和正方形有何比例关系?(2) 师简单介绍这幅作品。
4、师介绍黄金分割的知识(1) 把一条线段分成两部分,便其中一部分与全长的址等于另一部分与这部分的比,使用1:0.618的比值分割称为黄金分割。
因这种比例在造型上址较美观而得名。
(2) 师用黄金分割的知识分析《吧黎圣母院》。
5、欣赏同学们的设计作品(1) 这些作品你觉得哪件最漂亮?为什么?(2) 从比例的角度分析,它们成功之处在哪里?三.作业练习:(1) 用比例知识先在稿纸上设计一个漂亮的花瓶,再用彩纸剪下来。
(2) 为这个花瓶添加图案花纹。
四:作品展示1. 你为什么设计这种式样的花瓶。
2. 你能否介绍一下你是怎么设计的?3. 你最喜欢哪幅作品。
五.课堂小结,提出希望,布置下节课工具教学反思:对于上节课来说,这节好多了,有了透视的一点基础,对于比例就比较好理解和接受,我在上课的过程中顺便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收效好了很多。
《美术中的比例》教案(二)【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能发现美术中的比例知识。
《美术中的比例》教案《美术中的比例》教案学习领域:造型·表现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学生通过欣赏、分析艺术作品中“比例”的巧妙之处,了解比例的概念,并能在绘画和制作中加以运用。
2.过程和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分析、体验等活动,使学生感知不同比例带来的不同视觉感受,从而掌握运用比例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感受到比例在艺术作品中的重要性,培养他们发现美、欣赏美的能力,激发学生对艺术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观察和分析艺术作品中的比例关系,使学生了解比例的概念及基本特征。
难点:如何巧妙地运用比例的知识来表现生活,创作出更美的作品。
教学准备:教师:PPT课件、图片、范画等。
学生:绘画工具(绘画纸、水彩笔、油画棒等)、尺子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欣赏作品,请学生思考:这些画有什么共同之处?2.学生回答,引出“比例”这一主题。
3.教师引导:比例在艺术作品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它直接影响着作品的视觉效果。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美术中的比例”。
二、新课学习(20分钟)1.讲解什么是比例:长度、宽度和面积等在数学中所占的比重。
2.比例的分类:等比比例、不等比比例和调和比例。
(1)等比比例:各部分之间的长度、面积等相等,如正方形、圆等。
举例分析。
(2)不等比比例:各部分之间的长度、面积等不相等,但彼此成一定的规律,如黄金分割等。
举例分析。
(3)调和比例:各部分之间的长度、面积等既不相等,也不成一定规律,但是经过调整后可以形成一种协调统一的效果。
举例分析。
3.分析艺术作品中的比例(结合图片):(1)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作品中的比例关系。
(2)中国古代的建筑和家具中常用的比例。
(3)现代艺术作品中的比例创新。
4.学生活动:尝试运用比例的知识,画出不同比例的图形,感受不同比例带来的不同视觉效果。
5.学生展示作品并交流感受。
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六年级美术教案《美术作品中的比例》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比例在美术作品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和审美观念。
3. 引导学生运用比例知识创作出更美观、和谐的美术作品。
二、教学内容:1. 比例的概念及在美术作品中的应用。
2. 欣赏和分析经典美术作品中的比例关系。
3. 创作实践:运用比例知识创作美术作品。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比例在美术作品中的运用。
2.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比例知识创作出具有美感的作品。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比例的概念和作用。
2. 示范法:展示经典美术作品,分析其中的比例关系。
3. 实践法:让学生动手创作,实践比例在美术作品中的应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具有明显比例失调的美术作品,引发学生对比例的思考。
2. 新课导入:讲解比例的概念,让学生了解比例在美术作品中的重要性。
3. 欣赏与分析:展示经典美术作品,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的比例关系,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4. 实践操作:让学生动手创作,尝试运用比例知识创作美术作品。
5. 作品展示与评价:展示学生作品,相互评价,教师给予指导和鼓励。
6.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鼓励学生在今后的美术创作中运用比例知识,提高作品质量。
六、教学准备:1. 准备经典美术作品图片及相关资料。
2. 准备绘画工具和材料,如画纸、画笔、颜料等。
3. 准备投影仪或白板,用于展示作品和讲解。
七、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具有明显比例失调的美术作品,引发学生对比例的思考。
2. 新课导入:讲解比例的概念,让学生了解比例在美术作品中的重要性。
3. 欣赏与分析:展示经典美术作品,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的比例关系,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4. 实践操作:让学生动手创作,尝试运用比例知识创作美术作品。
5. 作品展示与评价:展示学生作品,相互评价,教师给予指导和鼓励。
六、教学准备:1. 准备经典美术作品图片及相关资料。
《美术中的比例知识》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比例的基本概念,理解比例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
2. 培养学生对比例美的感知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素养。
3. 引导学生运用比例知识进行美术创作,发展他们的艺术想象力。
二、教学内容:1. 比例的基本概念:比例的定义、比例的类型。
2. 比例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人物比例、物体比例、画面比例。
3. 比例美的感知:欣赏经典美术作品,分析其中的比例关系。
4. 实践练习:运用比例知识进行美术创作。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比例的基本概念,比例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
难点:比例美的感知,运用比例知识进行美术创作。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比例的基本概念,分析经典美术作品。
2. 示范法:演示如何运用比例知识进行美术创作。
3. 练习法:学生动手实践,进行美术创作。
五、教学准备:1. 教学PPT:包含比例的基本概念、经典美术作品等。
2. 绘画材料:如画纸、画笔、水彩等。
3. 参考资料:有关比例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的书籍、文章等。
4. 展示空间:用于展示学生作品。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幅经典美术作品,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的比例关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讲解比例的基本概念:介绍比例的定义、比例的类型,如等比例、不等比例等。
3. 分析比例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讲解人物比例、物体比例、画面比例等方面的应用。
4. 感受比例美:欣赏一系列经典美术作品,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的比例关系,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
5. 实践练习:让学生动手实践,运用比例知识进行美术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七、课后作业:1. 绘制一幅以比例为主题的美术作品,要求运用所学的比例知识。
八、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九、教学评价:1. 学生作品的完成情况,考察学生对比例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美术教案美术中的比例教案标题:美术教案-美术中的比例教学目标:1. 了解比例在美术中的重要性和应用。
2. 掌握绘画中的比例技巧,能够准确地表达物体的大小和形状。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绘画技巧,提高他们的艺术创作能力。
教学准备:1. 幻灯片或图片展示比例在美术中的应用实例。
2. 艺术作品的图片或实物,以供学生观察和分析。
3. 绘画工具,如铅笔、颜料、画笔等。
4. 绘画纸或画板。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使用幻灯片或图片展示比例在美术中的应用实例,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 引导学生思考比例在日常生活和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性。
2. 知识讲解(10分钟)- 解释比例的概念,即物体在尺寸和大小上的相对关系。
- 引导学生思考比例在美术中的应用,如画布上的物体大小、人物的身高等。
3. 示范与实践(20分钟)- 展示一幅艺术作品的图片或实物,让学生观察并分析其中的比例关系。
- 示范如何使用比例技巧绘画,如通过简单的几何形状勾勒物体的大致轮廓,再逐渐添加细节和阴影。
- 让学生跟随示范,使用铅笔或画笔进行绘画实践,注重比例的准确性。
4. 创作实践(15分钟)- 提供一些不同主题的图片或实物供学生选择,并要求他们根据所学的比例技巧进行绘画创作。
-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同时注重比例的正确表达。
5. 展示与评价(10分钟)- 让学生展示他们的绘画作品,并互相欣赏和评价。
- 引导学生讨论作品中比例的准确性和艺术效果,提出改进的建议。
6. 总结(5分钟)- 强调比例在美术创作中的重要性,以及通过练习和实践可以提高比例技巧。
-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欣赏艺术作品,进一步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在绘画作品中尝试不同的比例表达方式,如放大、缩小、扭曲等,以创造出独特的艺术效果。
2. 引导学生研究不同艺术家的作品,分析他们在比例运用上的特点和技巧。
3. 组织美术展览或分享会,让学生展示和交流他们的绘画作品,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创作欲望。
《美术中的比例知识》教案设计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比例在美术创作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对比例知识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内容:1. 介绍比例的定义和作用。
2. 通过实例展示比例在美术作品中的应用。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现实生活中的比例实例,如建筑物、人体等。
2. 展示一些著名的美术作品,让学生观察其中的比例关系。
作业:1. 学生自己找一个身边的物体,画出它的比例关系。
第二章:比例的基本概念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比例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比例的定义和表示方法。
2. 比例的计算方法。
教学活动:1. 通过实际例子讲解比例的定义和表示方法。
2. 引导学生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如身高的比例、画人物头像等。
作业:1. 学生自己找一个物体,计算其比例关系,并用图形表示出来。
第三章:比例在绘画中的应用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比例在绘画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运用比例知识进行绘画创作的能力。
教学内容:1. 比例在绘画中的作用。
2. 比例在绘画中的运用方法。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一些著名的绘画作品,了解其在比例上的特点。
2. 让学生自己进行绘画创作,运用比例知识来提高作品的比例准确性。
作业:1. 学生自己进行绘画创作,要求在作品中运用比例知识,如画人物全身像。
第四章:比例在设计中的应用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比例在设计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运用比例知识进行设计创作的能力。
教学内容:1. 比例在设计中的作用。
2. 比例在设计中的运用方法。
1. 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一些著名的设计作品,了解其在比例上的特点。
2. 让学生自己进行设计创作,运用比例知识来提高作品的协调性。
作业:1. 学生自己进行设计创作,要求在作品中运用比例知识,如设计一张海报。
第五章:总结与拓展教学目标:1. 让学生回顾和总结所学到的比例知识。
2. 培养学生对比例知识的进一步学习和探索的兴趣。
精选教课教课设计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plan教师学科教课设计[ 20–20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课科: 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 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 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美术中的比率》教课设计教课目的:1.认知目标:学习美术中的比率知识, 初步认识、认识比率,知道黄金比率,能够存心识地发现生活中的比率。
用剪贴的方法表现器皿陶瓷瓶的比率变化认识形成比率美感的规律。
运用赏识资料剖析比较解决。
2.技术目标:经过学习学生会丈量出黄金切割点,并运用比率知识对简单的物件进行剖析,进而学习运用比率美化生活的方法,学习比率关系, 设计一个花瓶, 提升设计能力。
3. 情义目标:经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感觉比率的形式美感;认识比率在美术作品中的关系,培育学生的创建精神。
认识到美术与科学的联系,培育学生谨慎的学习态度。
教课要点 :认识黄金比率,能在生活中发现比率的美,会用比率知识剖析、赏识美术作品。
教课难点 :运用比率知识剖析作品,从比率的角度考虑设计一个有比率美感的花瓶。
课前准备 :教具:教课图片、花瓶、学生作品若干学具:剪刀、胶水、彩纸、油画棒。
教课过程 :一、导入新课在造型艺术领域中比率是形式美法例之一,平常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一些美的造型,美的建筑,我们感觉它美,一个是由于色彩美,形象美,再有就是它的比率美。
今日我们就来研究美术中的比率知识。
比率:最早出此刻数学中,一般长度与长度、面积与面积的比率。
如长的与短的、大的与小的等都形成比率。
二、讲解新课1. 中国画中是如何运用比率的《出示溪山行旅图》:(1)画上画的什么 ?(2)山和人物的大小对照方何 ?(3)这样对照有何作用 ?师: 宋朝画家范宽的《溪山行旅图》描绘了我国陕西一带的风光 , 山处在画的中央 , 顶天立地 , 雄佛壮观下边的商人赶着驴 , 显得很小 , 这就更突出了大山高耸气概。
美术中的比例教案教案主题:美术中的比例教学目标:1. 理解比例在美术创作中的重要性;2. 学习使用比例来调整画面的构图;3. 提高学生对美的感知能力。
教学准备:1. 比例相关的图片和艺术品;2. 绘画工具和纸张;3. 教学投影仪或白板。
教学步骤:Step 1:引入比例的概念(10分钟)1. 在教学投影仪或白板上展示不同比例的图片和艺术品,引导学生观察其中的比例关系;2. 引导学生讨论比例对于美术作品的重要性;3. 定义比例概念:比例是指物体或者图像在各个方面的尺寸或者大小之间的相对关系。
Step 2:比例的使用(20分钟)1. 给学生提供一些不同尺寸的图片和艺术品,引导他们分析其中的比例关系;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使用比例来调整画面的构图,突出重点或者创造某种情感效果;3. 学生尝试使用不同比例进行绘画实践。
Step 3:实践绘画(30分钟)1. 学生根据自己选定的主题或者形象进行绘画实践,要求他们使用比例来调整画面的构图;2. 教师在学生绘画过程中进行指导和反馈,帮助他们理解和运用比例的概念。
Step 4:总结和展示(10分钟)1. 学生展示他们的绘画作品,并分享他们在绘画中使用比例的体验和感受;2. 教师总结课堂内容,强调比例在美术创作中的重要性;3. 鼓励学生在以后的绘画实践中继续运用比例的知识。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继续实践使用比例进行绘画,在不同题材和风格的作品中运用比例的技巧;2. 学生可以学习研究不同艺术家如何运用比例来创作,从中获得灵感和启示;3. 学生可以尝试使用数学的方法来研究和计算比例,在绘画中运用数学知识。
《美术作品中的比例》教案
《美术作品中的比例》教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构图的一般知识。
2、培养学生组织画面、安排画面的能力。
3、进一步加强学生锻炼、概括的造型能力。
教学重难点:构图的组织与安排。
教具学具: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讲授新课:
1、导入:构图又叫布局或经营位置。
一幅画如何安排好所表现物象的位置以及多种物象的组合关系是我们今天要解决的问题。
2、教师演示说明
师:任何一幅画面的构图都存在着这13种基本变化,只有大小适当,位置适中,聚散合理的才是比较完美的构图。
3、静物构图与风景构图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它们都有一个表现主题,而且都要把主题物象安排在画面的重要位置上,使之突出、明确、大小、位置、比例适度。
不同点:(1)静物是人为的在一定环境下摆放的物象组合,空间是有限的。
风景属大自然的造化,无边无有暗香盈袖界,空间是无限的。
(2)静物构图所考虑的是如何将有限空间中的物象合理的安排在画面之中,而风景则要在自然中选取所要表现对象,即取景。
(3)静物的大小、位置、聚散关系比较容易判断,因为它相对集中、独立,而风景是连绵不断的无限空间形态,且形态变化万千,层层叠叠,透视变化也比较大。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静物写生
四、小结:表扬优秀作业。
美术课程教案二:用比例尺描绘静物在绘画创作中,准确把握比例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通常都是通过肉眼观察来判断比例,并将其落实到画纸上。
但是,在数字化时代的今天,我们可以利用比例尺这一工具来更加准确地描述静物。
本篇文章将介绍如何在美术课程教学中使用比例尺进行绘画创作。
一、美术教学中的比例尺比例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具,其主要作用是帮助我们准确地测量物体的大小关系。
在美术教学中,比例尺的使用特别广泛,尤其在描绘静物时更为常见。
使用比例尺能够帮助学生们更准确地把握静物的大小关系,提高他们的绘画技巧和观察能力。
二、在美术课程中使用比例尺的方法使用比例尺进行绘画创作需要遵循一定的步骤:1.选择静物:首先需要在教室内选择一个静物,并确定画它的角度和位置。
2.测量静物:使用比例尺测量静物的实际大小,比如高度、宽度、长度等。
3.确定画纸尺寸:根据测量的静物实际大小,确定画纸的尺寸,并在画纸上画出边框。
4.求出比例尺:根据静物实际大小和画纸尺寸,求出比例尺,并在画纸边缘绘制比例尺。
5.落实比例关系:通过比例尺,将静物的大小关系精确地落实到画纸上,并开始绘画。
三、使用比例尺的优点相比于传统的“肉眼观察”方法,使用比例尺有以下几个优点:1.更加准确:使用比例尺能够帮助学生们更加准确地绘制静物,避免出现大小关系不协调的问题。
2.节省时间:使用比例尺能够避免学生们不必要的猜测和试错,节省时间和精力。
3.提高观察能力:通过使用比例尺,能够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绘画技巧,从而提高其艺术水平。
四、使用比例尺的注意事项1.准备充分:使用比例尺需要一定的准备工作,学生们需要提前准备好比例尺、画纸等绘画工具。
2.规划好画面:在绘画之前,需要规划好画面,确定好静物的位置和角度。
3.细心认真:使用比例尺需要细心认真,一旦出现错误需要及时调整和修改,避免影响绘画效果。
在美术教学中,使用比例尺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能够帮助学生们更加准确地绘制静物,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绘画技巧。
《美术中的比例》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
把握好整体与局部之间的比例关系,对于完成一件高质量的艺术作品非常重要。
正是有了这些精心设计的比例关系,人们才创造出一件件艺术精品。
比例最早出现在数学中,美术中的比例是指造型各部分之间的尺寸关系。
在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之间都存在着比例,不同尺寸和数量变化可以给人带来不同的美感。
本课即是要引导学生掌握“黄金分割比”的知识并在实践中学会运用。
本课除了注重学习美术中比例的知识概念,还非常注重学生自主探究与反思的学习过程。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美术中的比例知识,大胆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艺术实践,逐渐提高学生的空间感知能力,培养他们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知道比例来源于数学,甚至有些学生知道“黄金分割比”的比值约为0.618,但是,他们对于生活和艺术作品中蕴藏的比例关系知之甚少,对于怎样运用比例知识也不是很清楚。
在本课教学中,教师运用多种物品的比较,找出他们的比例关系,再以一件或两件物品为例,深入分析,寻找其中蕴藏的比例关系,帮助学生理解比例知识在美术中的运用。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初步认识、了解比例知识,并运用比例的形式美法则对简单的物品进行分析,能够有意识地发现生活和艺术作品中比例的美感。
知道“黄金分割比”,学会测量出“黄金分割点”,运用“黄金分割比”美化自己的生活。
2.过程与方法以体验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主,引导学生根据所学“黄金分割比”的知识,设计一个比例关系适宜且装饰美观的花瓶。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比例这一形式美法则的探究精神和研究意识,树立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教学重点:了解美术中的比例知识,感受“黄金分割比”的美,并且能够找到生活和艺术作品中的“黄金分割比”。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美术中的比例知识进行艺术实践。
教学过程:一、导入1.拼图体验出示山、人、马、树木等大小不一的图片,请学生用这些图片组成一幅画。
旗开得胜《比例与尺度》
教案
1
1、名画赏析——毕加索画牛的简化过程
教师与学生共同欣赏并讨论“毕加索画牛的简化过程”.
师生共同总结出:即使是寥寥几笔去画牛,也
1
要按照一定的比例,才会有如此艺术美。
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师帕拉第奥曾经说:“美产生于形式,产生于整体与各部分之间的协调,部分之间的协调,以及又是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协调”。
可见任何一件设计作品的完成都要经过一系列的度
量、计算、反复考虑,外在形式美的体现,需要技术美的支持,其中比例、尺度的和谐是非常重要的。
2、最美比例
同学们知道最美的比例是多少吗? 欣赏图片:
最美比例当属古希腊人发明的“黄金分割”,
许多画家、艺术家把“黄金分割”当做他们创作
中必须深入领会的一种指导方针。
知识拓展:
同学们都有着一张美丽俊俏的、帅气的面容,
我们的五官也有一个最美比例——三停、五眼。
面对面:
请同桌互相观察一下对方的五官比例。
1
1、赏析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