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吸收肋骨钉内固定治疗肋骨骨折100例
- 格式:pdf
- 大小:85.20 KB
- 文档页数:1
可吸收肋骨钉在多发性肋骨析内固定的分析【摘要】目的:讨论可吸收性肋骨钉在多发性肋骨骨折中的内固定作用。
方法:选择15例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可吸收性软固定内固定,对照组采用钢板内固定,比较两组的疗效。
结果:观察组比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高,感染率低,住院时间短。
结论:可吸收性肋骨钉是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的新方法,安全可靠,痛苦小,建议临床推广。
【关键词】可吸收肋骨钉;多发性肋骨骨折;内固定;分析【中图分类号】r6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3-0061-01多发性肋骨骨折是肋骨发生多处骨折,引起胸廓不稳定反常呼吸,初期时病症不明显,延误治疗,断骨会刺破胸腔内脏器,导致呼吸障碍窘迫,刺破肺脏造成气胸或血气胸,刺破心脏或主动脉,可影响心血管循环甚至导致死亡。
是一种比较危险的病候。
治疗时一般采用内固定方法,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科2011年1月—2012年5月,收治的多发性骨折患者15例,其中男性9例,女性6例;年龄最大的66岁,最小的17岁,平均40.2岁;其中车祸中致伤8例,高处坠落3例,重物硬物挤压4例;肋骨单侧骨折5例,肋骨双侧骨折10例;合并血气胸7例,术前选择用多层螺旋ct配合检查,明确骨折部位及数量。
将患者分为观察组8例和对照组7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致伤原因和并发症等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在用多层螺旋ct明确诊断后,开始对症治。
采用静脉复合全身麻醉方式,输液、吸氧,使用抗生素和祛痰药,清除骨折断端刺破胸腔脏器形成的积血,紧急止血,肺修补等操作,病况稳定进行骨折整复手术。
预防感染,减少呼吸道分泌物刺激气管引起呛咳,影响手术效果。
接骨方式对照组采用钢板内固定,观察组采用可吸收肋骨钉内固定治疗。
具体方法如下:1.2.1对照组:患者平卧或侧卧位,根据骨折位置不同采用腋前线、腋中线或后路纵行切口,多段骨折做两处切口或开胸切口。
可吸收肋骨钉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116例黄坚;杨忠义;李岳;柳朝晖;雷鹏飞;陈龙;戴军;付志敏【期刊名称】《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年(卷),期】2009(013)004【摘要】目的总结可吸收肋骨钉内固定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的手术适应证、方法及其经验.方法 116例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采用可吸收肋骨钉在全麻下行手术内固定.结果 16例均获随访,平均时间7(1~15)个月.骨折于3~6月内均获骨性愈合.5例胸廓稍有不对称,其余均未发现有胸廓塌陷或畸形,胸部无明显疼痛,恢复良好.110例恢复术前体力劳动,6例生活可自理.结论对于严重胸壁塌陷的多发性肋骨骨折应行内固定治疗;采用可吸收肋骨钉进行复位固定,方法简单易行,疗效满意.【总页数】3页(P290-292)【作者】黄坚;杨忠义;李岳;柳朝晖;雷鹏飞;陈龙;戴军;付志敏【作者单位】湖南省岳阳市二人民医院胸心外科,岳阳,414000;湖南省岳阳市二人民医院胸心外科,岳阳,414000;湖南省岳阳市二人民医院胸心外科,岳阳,414000;湖南省岳阳市二人民医院胸心外科,岳阳,414000;湖南省岳阳市二人民医院胸心外科,岳阳,414000;湖南省岳阳市二人民医院胸心外科,岳阳,414000;湖南省岳阳市二人民医院胸心外科,岳阳,414000;湖南省岳阳市二人民医院胸心外科,岳阳,414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3.1【相关文献】1.镍钛合金环抱器与可吸收肋骨钉内固定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的疗效对比 [J], 翁贤武;梁诚之;林培锋;张建海;缪寿式;吴海帆2.可吸收肋骨钉与记忆合金接骨板内固定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疗效比较 [J], 田显杨;何双;廖落星3.可吸收肋骨钉内固定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对患者肺功能和血清学指标变化评价[J], 舒健4.爪形肋骨接骨板内固定与可吸收肋骨钉内固定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的效果比较[J], 王志远5.可吸收肋骨钉与记忆合金接骨板内固定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疗效比较 [J], 寇峰; 田莽; 焦新辉; 李亚利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可吸收髓内钉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的临床疗效王小宇【摘要】目的:探讨可吸收髓内钉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本院近期收治的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给予可吸收髓内钉治疗,对照组给予保守治疗。
观察两组24h血氧饱和度、并发症发生率、住院天数。
结果:观察组患者24 h血氧饱和度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住院天数均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可吸收髓内钉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期刊名称】《医学理论与实践》【年(卷),期】2016(000)003【总页数】2页(P346-347)【关键词】多发性肋骨骨折;可吸收髓内钉;临床疗效【作者】王小宇【作者单位】山东省乐陵市人民医院外二科 2536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3.1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交通事故所致各种车祸伤、摔伤、碰撞伤逐渐增多,导致发生多发性肋骨骨折的几率逐年递增。
肋骨是支撑胸廓的重要解剖结构,具有维持机体正常呼吸,保护胸廓内脏器的作用。
胸部创伤中外力通过直接或间接暴力破坏了肋骨的连续性,骨折往往是由高能量暴力直接或间接作用出现的胸部严重损伤,可刺破肋间血管、胸膜及肺组织,引起反常呼吸,低氧血症,不同程度的血气胸,纵隔摆动,甚至伴有失血性休克等,严重影响患者的呼吸、循环,危及生命。
疾病多数因并发症发生率高且严重而备受临床重视。
常规保守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已成为趋势。
本院2014年2月-2015年4月对50例多发肋骨骨折患者,采用可吸收髓内钉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择本院近期收治的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其中观察组男30例,女20例,年龄20~60岁,平均年龄(34±3.5)岁。
单侧多发性肋骨骨折35例,双侧多发性肋骨骨折15例;致伤原因:重物砸伤10例,交通伤30例,高处坠落伤5例,塌方挤压伤5例。
肋骨骨折100例X线及CT诊断结果探究目的比较肋骨骨折X线及CT诊断结果,探讨两种影像学的诊断价值。
方法选取我院自2010年2月至2012年收治的100例肋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50例,参考组患者采用X线进行观察,参考组患者采用CT诊断,两组患者诊断结果与手术结果比较,观察两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灵敏度及特异度。
结果观察组患者诊断率为95.5%,参考组患者诊断率为86.7%,两组数据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诊断灵敏度明显优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患者特异度,明显优于参考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在肋骨骨折的诊断中,CT效果明显优于X线,有着较大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标签:肋骨骨折;X线;CT;诊断结果肋骨骨折是胸部外科常见的急症,疾病准确诊断及治疗对于患者的治疗有着重要作用。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各种影像学诊断广泛使用,然而仍然存在着一些漏诊误诊现象,影响患者的治疗。
临床多采用CT及X线片进行检测,笔者为对两种诊断的结果及临床价值进行分析,对我院自2010年2月至2012年收治的100例肋骨骨折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我院自2010年2月至2012年收治的100例肋骨骨折患者,男65例,女35例,年龄7-58岁,平均年龄32.5岁。
其中单根肋骨骨折42例(共骨折47处),2-8根肋骨骨折58例(其中单根骨折在2处以上13例,共79处)。
其中肩胛骨骨折13例,伴锁骨骨折12例,创伤性湿肺35例,胸椎单发或多发骨折21例,气胸或液气胸11例。
所有患者入院均接受临床观察及处理,患者基本生命体征稳定后,入院1-5天内进行影像学检查。
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50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及病情等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可进行比较。
1.2方法:X线诊断方法:使用仪器为美国GE飞天6000DR摄片机。
设置参数为:100kHz、65/80KV、0.6/1.2mm2。
肋骨内固定在多发肋骨骨折中的应用【摘要】目的探讨肋骨内固定在多发肋骨骨折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3月一2011年10月收治的多发肋骨骨折47例,分别采用合金钛板、可吸收肋骨钉、可吸收螺钉行肋骨内固定。
结果全组病例痊愈46例,死亡1例,死亡原因为急性肺栓塞。
结论对多发肋骨骨折行肋骨内固定是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内固定;肋骨骨折;可吸收肋骨钉;可吸收螺钉我院自2009年3月一2011年10月分别采用合金钛板、可吸收肋骨钉、可吸收螺钉行肋骨内固定治疗多发肋骨骨折47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性29例,女性18例;年龄27~74岁,平均57.6岁。
致伤原因:道路交通伤37例,坠落伤5例,殴伤2例,锐器切割伤2例,驼鸟踢伤l例。
单侧肋骨骨折37例,双侧肋骨骨折10例.肋骨骨折数目3一14根,其中多根多处骨折26例,23例有局部胸壁塌陷.合并伤:血(气)胸43例,肺挫(裂)伤45例。
心包裂伤2例,心肌挫伤5例,肝脾破裂3例,肠管挫裂伤2例,肾挫伤7例,锁骨骨折3例,肩胛骨骨折4例,四肢骨折5例,骨盆骨折4例.其中9例合并失血性休克。
1.2治疗方法全组病例均行气管插管全麻,需处理胸内病变者行双腔插管全麻。
若需处理胸内病变手术切口取后外侧切口,若单纯行肋骨内固定则依术前胸部x线,根据肋骨骨折部位、数目及术前估计需固定肋骨部位取相应部位斜切口或垂直切口。
本组病例需开胸者多行后外侧切口;勿需处理胸内病变者若为后肋骨折,多取绕肩胛下角“l”形切口;若为腋段肋骨骨折则取腋下垂直切口;若为前肋骨折则取需固定部位斜形切口。
逐层切开胸壁各层,暴露骨折断端。
行合金钛板和可吸收肋骨钉固定14例,均剥离肋骨骨膜4—8cm,行解剖复位后选择大小合适的合金钛板,或由肋骨两断端扩髓嵌入合适型号的可吸收肋骨钉。
行可吸收螺钉组剥离骨膜l~2cm后用2把组织钳分别夹住两断端行解剖复位,由断端一侧2cm 用2.5mm克氏针钻人穿过断端进入对侧l cm,然后钉入可吸收螺钉,必要时于断端两侧用双7号丝线捆绑后再将两丝线打结固定。
2013年1月第20卷第2期胸腔镜下应用可吸收肋骨钉固定术治疗多发肋骨骨折效果观察梁诚之肋骨骨折是临床上的常见疾病,多伴随有各种并发症,造成严重后果,目前肋骨骨折多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但是对于内固定材料的选择存有争议[1]。
可吸收肋骨钉是一种新型材料,是由高分子聚合物以碳原子为支架,由C、H、O在一定条件下发生聚合反应,脱去一小分子化合物而成。
胸腔镜是20世纪9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外科手段,是治疗肋骨骨折的一种较为安全、便利、微创的技术[2]。
本文具体探讨胸腔镜下应用可吸收肋骨钉固定术治疗多发肋骨骨折的效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及分组 选取2008年6月至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单纯多发肋骨骨折患者80例。
入选标准:经CT扫描或X线胸片证实,排除伴有颅脑损伤或其他严重并发症;患者知情同意。
其中男46例,女34例;年龄20~73岁,平均年龄(43.9±1.3)岁;肋骨骨折3~13根,平均(5.9±0.3)根。
主要骨折部位:第6~9肋骨48例(60.0%),第3~4肋骨30例(37.5%),其他部位2例(2.5%)。
手术在伤后2h至7d进行。
致伤原因:车祸伤38例(47.5%),打伤22例(27.5%),坠落伤10例(12.5%),挤压伤7例(8.8%),其他3例(3.8%)。
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
两组基线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保守治疗,通过胸带包扎固定,加强营养,促进骨折愈合。
治疗组采用胸腔镜下可吸收肋骨钉固定术,术前常规进行胸部正位片和患侧的肋骨切线位片、胸部螺旋CT连续扫描,主要根据CT检查对肋骨骨折进行精确定位,术中还可以利用胸腔镜从胸膜腔内进行肋骨骨折的定位。
患者采用全麻,双腔气管插管后取健侧卧位,常规消毒铺巾,根据骨折断端连线,选择对应的胸腔镜切口探查胸腔内情况。
切口长度略短于骨折断端连线,暴露骨折断端,剥除骨折断端2cm骨膜,用力拉开两侧骨折端,用骨孔尺扩张两侧骨折断端骨髓腔,置入相应大小的可吸收肋骨钉。
2013年1月第20卷第2期胸腔镜下应用可吸收肋骨钉固定术治疗多发肋骨骨折效果观察梁诚之肋骨骨折是临床上的常见疾病,多伴随有各种并发症,造成严重后果,目前肋骨骨折多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但是对于内固定材料的选择存有争议[1]。
可吸收肋骨钉是一种新型材料,是由高分子聚合物以碳原子为支架,由C、H、O在一定条件下发生聚合反应,脱去一小分子化合物而成。
胸腔镜是20世纪9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外科手段,是治疗肋骨骨折的一种较为安全、便利、微创的技术[2]。
本文具体探讨胸腔镜下应用可吸收肋骨钉固定术治疗多发肋骨骨折的效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及分组 选取2008年6月至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单纯多发肋骨骨折患者80例。
入选标准:经CT扫描或X线胸片证实,排除伴有颅脑损伤或其他严重并发症;患者知情同意。
其中男46例,女34例;年龄20~73岁,平均年龄(43.9±1.3)岁;肋骨骨折3~13根,平均(5.9±0.3)根。
主要骨折部位:第6~9肋骨48例(60.0%),第3~4肋骨30例(37.5%),其他部位2例(2.5%)。
手术在伤后2h至7d进行。
致伤原因:车祸伤38例(47.5%),打伤22例(27.5%),坠落伤10例(12.5%),挤压伤7例(8.8%),其他3例(3.8%)。
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
两组基线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保守治疗,通过胸带包扎固定,加强营养,促进骨折愈合。
治疗组采用胸腔镜下可吸收肋骨钉固定术,术前常规进行胸部正位片和患侧的肋骨切线位片、胸部螺旋CT连续扫描,主要根据CT检查对肋骨骨折进行精确定位,术中还可以利用胸腔镜从胸膜腔内进行肋骨骨折的定位。
患者采用全麻,双腔气管插管后取健侧卧位,常规消毒铺巾,根据骨折断端连线,选择对应的胸腔镜切口探查胸腔内情况。
切口长度略短于骨折断端连线,暴露骨折断端,剥除骨折断端2cm骨膜,用力拉开两侧骨折端,用骨孔尺扩张两侧骨折断端骨髓腔,置入相应大小的可吸收肋骨钉。
可吸收肋骨钉内固定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的效果观作者:张栋军来源:《中外医疗》2012年第28期[摘要] 目的探讨可吸收肋骨钉内固定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
方法将2008年7月—2011年12月期间该院胸外科收治的180例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可吸收肋骨钉内固定术,对照组采用保守治疗。
结果观察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住院天数为(8.5±1.4)d,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5.2±2.2)d (P[关键词] 多发性;肋骨骨折;可吸收肋骨钉;内固定术[中图分类号] R68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2)10(a)-0061-02肋骨骨折是以肋骨局部微肿疼痛,深呼吸、咳嗽或喷嚏时疼痛加剧,甚则伛偻难仰,局部压痛明显等为主要表现的骨折。
肋骨骨折在胸部创伤中约占61%~90%,多发性肋骨骨折能够导致连枷胸从而影响呼吸及循环功能,故而常需及时固定以稳定呼吸及循环功能[1]。
2008年7月—2011年12月期间,该院采用可吸收肋骨钉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12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该院胸外科收治的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180例,全部患者均经肋骨X线片确诊,均有骨折端明显移位或多根、多处骨折。
该组180例患者中,男性153例,女性27例;年龄21~65岁,平均年龄41.9岁;全部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肺挫伤,其中合并血气胸者35例;交通事故伤140例,坠落伤26例,挤压伤14例;单侧骨折139例,双侧骨折41例。
180例患者中120例患者采用可吸收肋骨钉内固定术的作为观察组,均在术前常规行CT检查,明确肋骨骨折的部位及数量;其余60例因经济、病情等原因未进行手术而采用保守治疗的作为对照组。
1.2 手术方法全部患者在明确诊断后给予必要的对症、支持处理及术前准备,若有危及生命的损伤则需优先处理,待患者病情稳定后再行肋骨骨折内固定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