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詹天佑》教
- 格式:docx
- 大小:21.29 KB
- 文档页数:3
原文詹天佑是我國傑出的工程師。
從北京到張家口這一段鐵路,最早是在他的主持下修築成功的。
這是第一條完全由我國的工程技術人員設計施工的鐵路幹線。
從北京到張家口的鐵路長200公里,是聯結華北和西北的交通要道。
當時,清政府剛提出修築的計畫,帝國主義國家就出來阻撓,他們都要爭奪這條鐵路的修築權,想進一步控制我國的北部,帝國主義者誰也不肯讓誰,事情爭持了好久也得不到解決。
他們最後提出一個條件:清政府如果用本國的工程師來修築鐵路,他們就不再過問。
他們以為這樣一要脅(xi é),鐵路就沒法子動工,最後還得求助於他們。
帝國主義者完全想錯了,中國那時候已經有了自己的工程師,詹天佑就是其中的一位。
1905年,清政府任命詹天佑為總工程師,修築從北京到張家口的鐵路。
消息一傳出來,全國轟動,大家說這一回咱們可爭了一口氣。
帝國主義者卻認為這是個笑話。
有一家外國報紙輕蔑地說:“能在南口以北修築鐵路的中國工程師還沒有出世呢。
”原來從南口往北過居庸(yōnɡ)關到八達嶺,一路都是高山深澗,懸崖峭壁。
他們認為,這樣艱巨的工程,外國的工程師也不敢輕易嘗試,中國人是無論如何也完成不了的。
詹天佑不怕困難,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務,馬上開始勘(kān)測線路。
哪里要開山,哪里要架橋,哪里要把陡坡鏟平,哪里要把彎度改小,都要經過勘測,進行周密計算。
詹天佑經常勉勵工作人員,說:“我們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點兒馬虎。
‘大概’‘差不多’這類說法不應該出自工程人員之口。
”他親自帶著學生和工人,扛著標杆,背著經緯(wěi)儀,在峭壁上定點、測繪。
塞外常常狂風怒號,黃沙滿天,一不小心還有墜入深谷的危險。
不管條件怎樣惡劣,詹天佑始終堅持在野外工作。
白天,他攀山越嶺,勘測線路;晚上,他就在油燈下繪圖、計算。
為了尋找一條合適的線路,他常常請教當地的農民。
遇到困難,他總是想:這是中國人自己修築的第一條鐵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則,不但惹些外國人要譏笑,還會使中國的工程師失掉信心。
人教版《詹天佑》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021年在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要改变的是教案的模式化,只备“课”不备“人”,只备“形”不备“神”,只备结果,不备过程,教师的教案充其量只是教师的“备忘录”。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詹天佑》教案,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詹天佑》教案1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学会11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杰出、修筑、设计等词语。
能抄写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2.感情朗读,并背诵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
3.搜集文中相关的资料,为综合性学习做准备。
二.方法与过程目标:感悟课文内容,能抓住具体事例中的关键词、句、段,体会詹天佑的爱国热情和创新精神,并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体会詹天佑的爱国热情和创新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抓住关键句段,体会詹天佑的爱国热情和创新精神,并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五.教学准备:詹天佑像,“人”字形的线路图。
学生搜集詹天佑以及当时社会背景的资料、有关京张铁路地理环境的地图。
六.教学时间:2课时七.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看图引入,揭示课题1.师出示詹天佑像,你们知道这是谁吗?通过搜集资料,你知道詹天佑的哪些事情呢?生交流自己搜集的关于詹天佑的资料。
教学预设:如果生没搜集,就由教师做简要介绍。
2.听了资料介绍,说说詹天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生自由谈3.看来詹天佑已经在你们的心中留下了美好的印象,那这节课让我们走进课文,近距离地了解(师指课题詹天佑),生齐读。
二.初读课文,感知詹天佑1.师:课文中,有一句话归纳出了詹天佑是个什么样的人,让我们一起来找到它。
2.生找到句子齐读(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三.合作学习,了解人物1.生默读课文思考:杰出、爱国在文中哪些文段中表现出来的?自己读到这些文段后的体会是什么?2.与小组内同学讨论一下,互相交换意见,以小组为单位得出小组的观点,派出小组代表在全班进行交流。
《詹天佑》观课报告我就“学生参与情况观课报告”这一维度,进行了观察,并对课堂上学生的回答问题的参与情况进行了记录与分析。
课堂是学生开展学习活动的中心,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和成就直接影响着其自身的发展。
新课程改革要求学生更多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而这节课,正是用引导的策略和激励性的评价语言,激发了学生的表达欲望,让整节课的学习氛围非常浓厚,课堂气氛活跃、温馨。
在《詹天佑》这节课上,对学生参与情况统计结果如下:回答次数4次3次2次1次学生人数(42人)8人6人10人13人所占比例19%14%24%31%从以上统计表可以看出,这节课的学生参与情况是比较好的,有37名同学主动参与了课堂,占全体同学的88%,这个比例可以看出教师对学生的关注面较广。
从学生回答问题次数来看,大部分同学只回答了一次或者两次,有14个同学回答了三次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本节课有5名同学没有发言,从课堂表现来看,举手回答问题不够积极,很少见这几位同学主动举手。
经过对老师和同学的询问,这三位同学平时性格比较内向,学习成绩也不是很突出,缺少自信,对于教师提出的问题并不是不会,只是怕回答错了,同学们会嘲笑他们。
对于这些同学,建议老师以后采取以下措施:1、多用一些激励性的评价语言,鼓励这些孩子积极大胆的举手发言,以此来提高这些孩子学习的自信心。
2、充分关注这几个孩子上课的学习状态,如他们的听课情况、小组合作情况等。
3、多给这些孩子回答问题的机会,这样可以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也可以根据问题的回答情况来判断这几个孩子对于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教学设计(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第二单元教学设计(人教版)第二组祖国在我心中《詹天佑》教学设计学习目标:①学会11个生字。
读读写写“杰出、修筑、设计、施工、阻挠、控制”等词语。
②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感受最深的部分,摘录喜欢的词句。
③了解杰出爱国工程师詹天佑的事迹,激发热爱祖国、立志为祖国做贡献的思想感情。
④重点感悟描写詹天佑言行、心理活动的语句,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第一时导语引入,揭示题①我们伟大的祖国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化,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有多少英雄儿女一身正气,威武不屈,他们热爱祖国,用毕生精力报效祖国。
今天我们将走近深怀赤子之心的爱国人士,去感受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怀。
②学习本组有哪些任务?(通过学习本组,感受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怀;在读懂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围绕“祖国在我心中”这个专题进行综合性学习。
)③揭示题:詹天佑简介詹天佑初读,整体感知①整体感知。
a.自读,注意读准字音。
b.交流哪些字词的读音和字形需提醒大家。
.交流哪些句子不容易读好,需提醒大家注意。
②再读。
a.用“读了____________,我知道詹天佑_________。
”交流读后了解的内容。
b.说说记叙了一什么事?(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事。
)③图结合,简介京张铁路。
(京张铁路,南起北京丰台,北至张家口,全长200千米。
因为它是联结华北和西北的交通要道。
引起了帝国主义的垂涎,他们千方百计阻挠中国人自己建造京张铁路。
)了解背景,研读体会①帝国主义国家是怎么阻挠和要挟的?请同学们自由读2-3自然段,读完后说说你的感受。
交流时可参考以下句式:“当我读到__________时,我感到_________。
因为__________。
”②重点研读以下几句。
a.“当时,清政府刚提出修筑的计划,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就出阻挠,他们都要争夺这条铁路的修筑权,想进一步控制我国的北部。
”(1)指名几位学生交流感受。
2019年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詹天佑教课方案新人教版詹天佑敬爱各位老师、各位朋友:大家好!我今日讲课的内容是《詹天佑》,敬请莅临指导!【说教材】1、教材解析《詹天佑》是小学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五课。
第一我来说说我对这篇课文理解,这篇课文记述了詹天佑在修建北京到张家口这段铁路中,不怕帝国主义的重重阻止,战胜各样艰辛的困难,提早达成修建任务的英豪事迹。
进而表示了詹天佑是我国优秀的爱国工程师。
2、教课目的:1)抓住要点段、句、词,深刻理解课文内容。
2)认识詹天佑修建铁路的过程,理解詹天佑是我们优秀的爱国工程师,激发学生的爱国热忱。
【这样确立教课目的,使教授知识,发展能力,进行思想教育密切联合在同一教课过程中,相互浸透,共同达成。
】3、教课要点认识詹天佑修建铁路的过程,并理解“两头凿进法”、“竖井开凿法”和“‘人’字形线路”。
4、教课难点理解“竖井开凿法”和“‘人’字形线路”,议论为何说“詹天佑士我国优秀的爱国工程师”。
【说教法】1、品读2、精思3、感悟4、演示【说学法】1、边读边画边想,培育学生的动脑着手能力,加强其思想能力。
2、抓住要点词句品尝,领会思想感情,使学生遇到思想教育。
3、采纳多种多样的“读”,培育学生的朗诵能力。
【说教课过程】这一篇课文能够设定为两课时。
下边我将详细说一说我对第二课时是怎么达成我的教课目的的。
在教课这一课时的教课中我将从以下四个环节做起:一、复习导入,感知课文关于课文的第一环节,我打算安排两个小步骤。
1、同学们,经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詹天佑是一位如何的人?【板书:优秀、爱国】2、詹天佑的优秀表此刻哪里?他的爱国又是如何表现出来的?在修建铁路中碰到哪些困难?如何战胜困难?分别在哪些自然段?我们持续学习课文。
【板书:战胜困难】【这一步目的是让学生在复习上节课内容的基础上引出新课,在老师定向的指引下,一下子能捕获住课文的要点段,而后再从要点内容下手,去认真品尝、解析环绕一其中心来表现人物质量的每一个案例,这对全文来提及到了居高临下,总览全局的作用。
2023年六年级上册人教版《詹天佑》教学反思2023年六年级上册人教版《詹天佑》教学反思1《詹天佑》一课我已上了三遍,但我总觉得只有第三遍才上得成功,原因是备课和讲课中进行了再创造,注意了语文这门学科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前两次上这课,虽然花了九牛二虎之力,但效果不见得好。
我也听过别的老师上这篇课文,发现不少学生并没有弄懂课文中的难点。
在这篇课文中,有关修筑居庸关、八达岭隧道和“人”字线路的两段课文最难理解,并非是“书读百遍”,就能“其义自见”的。
由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少,阅历浅,即使看挂图,也因是平面图而难以理解。
第三次上《詹天佑》时,我想,怎样才能使学生既有兴趣又容易理解呢应该让学生对这几个工程有立体感,还要让他们进入角色,来当詹天佑,当小工程师。
于是,在上《詹天佑》第二课时前,我让两个学生抬来了一盆沙子倒在小黑板上,又让他们把沙子垒成“山”,拍紧。
学生围上来好奇地问:“贾老师,下节上什么课呀”“下节不是语文课吗”“语文课怎么要沙子”我笑笑:“大家猜吧。
”为学生制造了一个悬念。
上课了,学生都望着讲台上的“沙山”。
我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指着“沙山”说:“这座‘山’就是居庸关,一会儿要变成八达岭,最后要变成青龙桥附近的陡坡。
现在大家先读詹天佑是怎样开凿居庸关隧道的,谁读得认真谁就能当小工程师,上来开凿居庸关隧道。
”读完,大家争着当小工程师。
“小工程师”走上讲台,用两支铅笔同时从“山”的两端向中间插,表示从两端同时向中间凿隧道。
我问:“这样开凿隧道会遇到什么困难”学生答:“如果测量不准,计算不精确,两头的隧道就会错开了。
”学生从中体会了詹天佑的话:“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
‘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
”开八达岭隧道,工程更艰巨了。
“八达岭隧道长一千一百多米,有居庸关隧道的三倍长。
他……决定采用中部凿井法。
先从山顶往下打一口竖井,再分别向两头开凿,两头也同时施工,把工期缩短了一半。
小学人教版《詹天佑》六年级语文原文及教案小学六年级语文《詹天佑》原文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工程师。
从北京到张家口这一段铁路,最早是在他的主持下修筑成功的。
这是第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铁路干线。
从北京到张家口的铁路长200公里,是联结华北和西北的交通要道。
当时,清政府刚提出修筑的计划,帝国主义国家就出来阻挠,他们都要争夺这条铁路的修筑权,想进一步控制我国的北部,帝国主义者谁也不肯让谁,事情争持了好久也得不到解决。
他们最后提出一个条件:清政府如果用本国的工程师来修筑铁路,他们就不再过问。
他们以为这样一要挟(xié),铁路就没法子动工,最后还得求助于他们。
帝国主义者完全想错了,中国那时候已经有了自己的工程师,詹天佑就是其中的一位。
1905年,清政府任命詹天佑为总工程师,修筑从北京到张家口的铁路。
消息一传出来,全国轰动,大家说这一回咱们可争了一口气。
帝国主义者却认为这是个笑话。
有一家外国报纸轻蔑地说:“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世呢。
”原来从南口往北过居庸(yōnɡ)关到八达岭,一路都是高山深涧,悬崖峭壁。
他们认为,这样艰巨的工程,外国的工程师也不敢轻易尝试,中国人是无论如何也完成不了的。
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务,马上开始勘(kān)测线路。
哪里要开山,哪里要架桥,哪里要把陡坡铲平,哪里要把弯度改小,都要经过勘测,进行周密计算。
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
‘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
”他亲自带着学生和工人,扛着标杆,背着经纬(wěi)仪,在峭壁上定点、测绘。
塞外常常狂风怒号,黄沙满天,一不小心还有坠入深谷的危险。
不管条件怎样恶劣,詹天佑始终坚持在野外工作。
白天,他攀山越岭,勘测线路;晚上,他就在油灯下绘图、计算。
为了寻找一条合适的线路,他常常请教当地的农民。
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但惹些外国人要讥笑,还会使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
詹天佑教案六年级詹天佑教案詹天佑是中国近代铁路工程专家,被誉为中国首位铁路总工程师,其负责修建了京张铁路等工程。
《詹天佑》教案应该怎么做?老师怎么备课《詹天佑》能更好教学?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六年级詹天佑教案,仅供参考使用。
六年级詹天佑教案【1】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1生字,联系课文理解"阻挠、勉励、悬崖峭壁"等词语的意思,积累描写恶劣环境和天气的四字词语,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5詹天佑。
2.体会作家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人方法。
3.结合关键词语,体会表达效果,体会詹天佑的杰出才华和爱国精神,同时在他的科学态度和刻苦精神中受到启迪;激发热爱祖国、立志为祖国做贡献的思想感情。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感受最深的部分,抄写喜欢的词句。
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詹天佑是怎样克服修筑京张铁路的困难的,体会詹天佑的爱国主义精神。
难点:了解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社会背景和自然地理环境,理解两种开凿隧道方法的好处以及"人"字形线路设计的妙处。
教学课时:2课时课前准备师生搜集关于詹天佑的相关资料;《詹天佑》课件。
板书预设:5詹天佑侧面描写--接受任务杰出勘测线路提前竣工爱国正面描写--开凿隧道倍受称赞设计线路第一课时课时目标: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学习课文1-3自然段,理解"阻挠""要挟"等词语的意思,了解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社会背景及意义。
教学流程:一、谈话导入,学习第一段 1.同学们,在我们中国近代的百年的屈辱史中,曾经涌现出了很多的爱国人士,像虎门硝烟的林则徐,收复台湾的郑成功等。
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民族英雄--詹天佑。
2.板题:5詹天佑3.他是谁?谁了解。
4.课文是如何概括介绍詹天佑的?引导学生学习第一段。
杰出和爱国这两种优秀的品质,作家是通过哪些词语告诉我们的?圈出最早、第一条、完全由我国。
把第一段读成一句话,怎么说?5.教师小结:詹天佑(1861---1919),江西婺源县人。
六年级语文上册《詹天佑》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和了解人民英雄詹天佑的生平和贡献。
2.能够通过阅读文章获取信息,理解文章内容。
3.培养学生对人民英雄的敬意和学习他们的品质的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1.学习和理解人民英雄詹天佑的生平和贡献。
2.在阅读文章时能够获取信息并表达自己的理解。
教学准备:1.图书《詹天佑》。
2.投影仪或黑板。
3.打印并复制课文。
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引发学生对英雄的想象来引入新课。
例如,让学生谈谈他们心中理想中的英雄是什么样的,他们对他们的印象是什么。
然后,教师可以展示一些已知的英雄形象,引发学生对英雄的兴趣。
2.预习归纳:在导入课文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预测文章的主题和内容。
例如,教师可以根据封面或标题的“詹天佑”来引导学生思考课文的主题是关于谁或什么的。
3.阅读理解:教师分发课文《詹天佑》的打印副本,并要求学生独立阅读课文。
然后,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学生是否了解课文的主题和内容,他们对人物的描述印象深刻等方式来进行小组或全班讨论。
教师应该对学生的观点进行适度的引导,以确保学生对文章中的关键信息有所了解。
4.任务活动:教师可以给学生提出一些任务,以帮助他们进一步了解詹天佑的生平和贡献。
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形式制作海报,展示詹天佑的成就和贡献。
或者,教师可以让学生以个人形式写一篇短文,描述他们对詹天佑的印象。
5.总结与讨论:在任务活动完成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一起讨论他们对詹天佑的了解和体会。
学生可以分享他们在小组任务中所制作的海报或短文。
教师应该适当引导学生,以确保他们都能从中学到知识和启示。
6.拓展阅读:如果时间允许,教师可以提供更多关于人民英雄的文章让学生阅读,以帮助他们对英雄的理解和尊重。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作为扩展活动,在家庭中查找和阅读相关的文章,并与同学分享。
7.课堂作业:让学生在家里进一步调查和了解詹天佑的生平和成就,并在下节课上做一个简短的报告。
《詹天佑》说课稿一、教材分析首先我来谈谈我对这篇课文理解,课文以人物姓名为题,这篇课文记叙了詹天佑在修筑北京到张家界这段铁路中,不怕帝国主义的重重阻挠,克服各种艰苦的困难,提前完成修筑任务的英雄事迹。
从而表明了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二、学生分析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在阅读中能够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在交流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每个孩子对事物都充满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已经具备了自主学习和合作能力,通过学习学生一定会有很大的收获。
三、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的确立:《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的学习重在丰富语言,培养语感,发展思维。
因此我结合学生的特点,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立为:(1)知识目标:学习生字新词。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抓住重点词句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思想感情。
(2)能力目标:通过理解课文,培养学生的想象和动手能力。
(3)情感目标:了解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詹天佑的事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立志为祖国作贡献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重难点:因为学生对当时的历史背景很和人物都很陌生,在理解课文时会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本课的重难点定为:1、了解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遇到的各种困难,通过具体的事例体会詹天佑是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2、弄懂詹天佑能成功地修筑京张铁路的原因。
五、说教法与学法:1、教学方法:以读为本,读中感悟法。
让学生在读中培养语感,受到情感的熏陶。
2、学法指导a、边读边画边想,培养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增强其创造思维能力。
b、抓住重点词句品味,体会思想感情,受到思想教育。
六、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的应用本节课,我充分运用了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在课件中,我运用了大量的多媒体素材,课件贴近生活,吸引人,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系统。
尤其是为了突破教学难点,我借助多媒体课件的直观性,在课件的演示中进一步观察,从而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了相应的理解。
七、说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詹天佑》教
案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积累词汇;联系上下文理解阻挠、要挟等词语意思。
2、注意当时当地的情况,了解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过程。
3、认识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激发孩子们的爱国热情,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励学生努力锻炼自己的创造才能。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深刻领会詹天佑哪些言行感动了我们。
教学难点:
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社会背景和自然地理环境。
教学工具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有多少英雄儿女一身正气、威武不屈,他们热爱祖国,用毕生精力报效祖国。
今天将走近身怀赤子之心的爱国人士詹天佑,去感受他的爱国情怀。
2.板书课题“詹天佑”,请学生谈谈课外搜集的关于詹天佑的资料。
二、检查预习
1、出示字词,指名读。
2、投影:
(1)本文的中心句是:-----------------(板书:杰出爱国)
(2)这篇课文通过对詹天佑的----.、------的描写勾勒出了他---------的高大形象。
(3)本文是按照先概括再具体的方法安排材料的,重点叙述了詹天佑从-------、---------、----------三个方面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过程。
三、了解背景,研读体会
1、请同学们自由读第
2、3自然段,思考:詹天佑是在什么情况下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
(1)当时的情况怎样?
(2)当地的自然环境如何?
(3)全国的反映如何?
师:顶着重重压力接受了任务,可以看出詹天佑的爱国情怀。
除了这部分外,还能从哪部分内容体现出詹天佑的爱国?
2、面对着帝国主义的阻挠、要挟、嘲笑,面对着一路
的高山深涧,面对着国人的殷切期盼,詹天佑面临着巨大压力,他动摇了吗?从哪句话可以看出来?课件出示(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
)
3、读读第四自然段,勾画出詹天佑说、做、想的句子。
思考:从中体会到詹天佑是个怎样的人?(补充资料)齐读本段。
4、课文除了写詹天佑的爱国,还有他的杰出,从课文的哪些地方可以体会出?研读
5、6自然段,体会詹天佑的智慧。
(出示课件:开凿隧道、人字形线路示意图)
四、总结课文,拓展延伸
1、总结课文:强烈的爱国心和杰出的才能使得詹天佑提前两年完成了任务,给藐视中国的帝国主义者一个有力的回击,同时也长了中国人的志气。
事实证明,他的确是一个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2、想象写话:当你站在詹天佑的塑像下时,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