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现代主义文学
- 格式:ppt
- 大小:3.33 MB
- 文档页数:25
二十世纪的文学运动与思潮二十世纪是文学史上一个极具变革和多元化的时期,众多文学运动和思潮如雨后春笋般兴起。
本文将探讨二十世纪的文学运动和思潮,从现代主义、超现实主义以及后现代主义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现代主义是二十世纪文学的一大重要运动,它追求独立性和多样性,对艺术的传统观念进行了革新。
现代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有詹姆斯·乔伊斯、弗朗茨·卡夫卡和弗吉尼亚·伍尔芙等。
乔伊斯的《尤利西斯》以其复杂的叙事结构和意识流技巧成为现代主义文学的经典之作。
卡夫卡的作品则深入探讨人类存在的意义与困境,他的小说《变形记》和《城堡》以其离奇和荒诞的故事情节表达了对社会制度和官僚主义的深刻批判。
伍尔芙则以《到灯塔》等作品揭示了人类内心的复杂性和人性的深入挖掘。
超现实主义是在二十世纪初兴起的一股激进的艺术思潮,以解放潜意识、追求超脱常规的创作方式而著称。
超现实主义文学的先驱是安德烈·布列东和保罗·艾吕尔等。
布列东的《金字塔》和《纽约的狂欢》等作品以其奇特的意象和充满幻想的情节引人入胜,展示了超现实主义的核心思想。
艾吕尔则以《乌有家园》等作品探讨了人类的无意识和梦境的世界,通过强烈的想象力营造了一种独特的超现实主义氛围。
后现代主义是二十世纪后期兴起的文学思潮,强调对语言和叙事的批判,对传统文学观念进行了颠覆性的挑战。
后现代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有托马斯·品钦、艾琳·芒克和哈罗德·皮特等。
品钦的《凡人》以其富有幽默和讽刺意味的叙事风格,展示了后现代主义对现实世界的深刻洞察。
芒克的《饥饿的石头》通过多重叙事视角和碎片化的叙事结构探索了现实与虚构之间的关系,挑战了文学的传统形式。
皮特则以《召唤鸟》等作品对权威和真实性进行了探讨,影射了人类社会中的权力关系。
除了现代主义、超现实主义和后现代主义,还有诸如自然主义、现实主义、意识流、洛丽塔运动等多种文学运动和思潮在二十世纪中兴起并发展。
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一、现代主义文学20世纪上半叶西方文学主要思潮之一,也是在这一思潮影响下所有文学流派的统称;1、以柏格森、弗洛伊德等人的心理学理论为基础,强调非理性因素,主张从个体心灵出发,强调表现内心生活和心理真实,具有主观性和内倾性特征;2、在哲学思想上受尼采的影响,反对传统对个体、物质对心灵、理性对感性的压制,注重在自然与人、社会与人、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联中剖析个体的生存状态(异化),具有虚无主义和文化批判倾向;3、热衷于艺术技巧的革新与实验。
二、现代主义文学发展概况1、发展轨迹:肇始期(1890-1910)鼎盛期(1910-1930)衰退期(1930-1950)2、主要流派:未来主义、超现实主义、后期象征主义、表现主义和意识流等。
三、未来主义1、20世纪最早出现的一个以意大利为中心的反传统文学流派,以全新的、发达的未来为号召,肯定机器文明,讴歌力量、运动和速度,在无序联想和自由放任的文字中显示其刺激性和冲击力,致力于清除传统文化,表现出狂热的无政府主义和文化虚无主义。
创始人是意大利作家马里内蒂,代表人物有法国诗人阿波里奈尔,俄国诗人马雅可夫斯基等。
2、未来主义发展概况1909年意大利作家菲利普·托马索·马里内蒂(Filippo Tommaso Marinetti,1876-1944 )在巴黎《费加罗报》发表《未来主义的创立和宣言》,宣告了这一运动的诞生。
未来主义的“诗歌宣言”、“戏剧宣言”、“电影宣言”、“音乐宣言”、“舞蹈宣言”、“雕塑宣言”、“建筑宣言”陆续产生,形成热潮。
20年代初,未来主义出现分化,趋于沉寂。
3、未来主义的美学原则及意义热衷于把握“现代的感觉”,讴歌机器化大生产这一新时代的标志,并由此形成以强烈动感为中心,以力量美和速度美为追求的美学原则;未来主义为现代主义扫清了障碍,提出了文学艺术应为适应工业化发展而变革这一命题,使艺术的创造空间得到延展,对现代主义文学有开拓意义。
二十世纪现代主义文学试题答案一、填空1、剧本《毛猿》以象征寓言的方式表现主题。
2、《喧嚣与骚动》作品的书名取自。
3、约瑟夫·K 是作品中的人物。
4、萨特把自己的戏剧称作剧。
5、德国当代剧作家布莱希特在广泛研究西方戏剧的基础上提出剧理论。
6、美国南方文学的代表作家福克纳把自己以家乡为背景题材的小说统称为。
7、格里高尔·萨姆莎是作品中的人物,该作品形象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现象。
8、美国现代戏剧的奠基者是。
9、二十世纪初用德语写作并被称为是现代小说之父的作家是。
10、《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的作是,该作品是作家的创作从现实主义走向的标志。
11、被称为“现代诗歌里程碑”式的作品是。
二、名词解释境遇剧:萨特将自己的存在主义戏剧称作境遇剧,也叫“处境剧”。
(1分)即强调处境,将人物抛入严峻的冲突中,为其提供一个具有巨大胁迫性的生死两难的境地,人被迫在极端的情境中选择自己的行动,造就自己的本质。
(2分)戏剧哲理寓意强,具有巨大的震撼力和强烈的艺术效果。
如《禁闭》、《苍蝇》。
(2分)存在主义文学: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产生于法国,影响欧美的现代主义文学流派。
(1分)以存在主义哲学为基础,揭露世界与人的存在的荒诞性,表现人在绝望境地中的精神自由。
(2分)创作上文学与哲学交融,以现实的、虚构的或神话的题材表现对人存在状态的关注。
代表作家有萨特、加缪、波伏娃等。
(2分)意识流小说: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流行英、法、美等国家的现代主义文学流派。
是表现人的意识活动、主观生活之流的文学。
(1分)主张捕捉内在感官印象的真实,结构线索上交叉倒错,以心理时空代替物理时空。
采用自由联想与内心独白的方法。
(3分)语言文体上打破传统规范,大胆革新。
代表作家有普鲁斯特、乔伊斯、福克纳等。
(1分)后期象征主义: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流行欧美的诗歌流派。
(1分)继承了十九世纪象征主义诗歌的特点,主张暗示的美学,反对客观摹写,反对直抒胸臆,为思想寻找客观对应物。
二十世纪现代主义文学必读作品
◆表现主义
卡夫卡《城堡》《地洞》《在流放地》《变形记》
◆意识流小说
(法)艾杜阿·杜夏丹《月桂树被砍掉了》
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
(英)伍尔夫《达罗卫夫人》《到灯塔去》《海浪》
(爱)乔伊斯《尤利西斯》《都柏林人》
(美)福克纳《喧哗与骚动》《我弥留之际》
◆存在主义
(法)萨特《恶心》《墙》(剧本《间隔》《死无葬身之地》《魔鬼与上帝》)加缪《局外人》《鼠疫》
◆新小说派
(法)罗伯-格里耶《嫉妒》《橡皮》《窥视者》
娜塔丽·萨洛特《一个陌生人的肖像》《天象馆》
米歇尔·布托尔《时间的运用》《变》
克洛德·西蒙《弗兰德公路》《农事诗》
◆拉美魔幻现实主义
(哥伦比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
(危地马拉)阿斯图里亚斯《危地马拉传说》《总统先生》《玉米人》(墨西哥)卡洛斯·富恩斯特《最明净的地区》《阿尔特米奥·克鲁斯之死》胡安·鲁尔福《佩德罗·巴拉莫》
(古巴)卡彭铁尔《消失了的足迹》
◆黑色幽默
(美)海勒《第二十二条军规》
唐纳德·巴塞尔姆《亡父》《白雪公主》
托马斯·品钦《V》《万有引力之虹》
小库尔特·冯尼格《五号屠宰场》《顶刮刮的早餐》
约翰·巴思《羊童贾尔斯》
◆后现代主义
(阿根廷)博尔赫斯《交叉小径花园》《沙之书》《阿莱夫》
(意大利)卡尔维诺《我们的祖先》《寒冬夜行人》
(俄裔美)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微暗的火》
吴鹤兵整理
2005-5-12。
第十章 20世纪文学(二)20世纪西方出现了现代主义文学和后现代主义文学两种不同文学流派现代主义文学:后期象征主义、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未来主义、意识流小说后现代主义文学:存在主义、荒诞派戏剧、新小说派、黑色幽默、魔幻现实主义第一节概述一、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一)产生背景时间:19世纪后期,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条件: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物质财富不断增加思想:人的孤独感、幻灭感、荒诞感和悲剧感成为主要内容非理性主义盛行:叔本华的“唯意志论”、尼采的“超人哲学”、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萨特的存在主义(二)现代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1、现代主义文学以表现现代社会人的异化以及现代人的孤独感、危机感、荒诞感、悲剧感等现代意识为基本主题。
2、在现代主义创作中,人的异化主题主要体现在: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自我四种基本关系的扭曲、割裂和矛盾对立几个不同方面。
(1)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现代主义文学从个人角度全面反抗社会。
(2)在人与人的关系上,现代主义文学揭示出一种人们彼此隔膜、倾轧、无法沟通的可怕图景。
(3)在人与自然(包括人与大自然、人与物质世界、人与人的本性)的关系上,现代主义文学持以全面否定的态度。
(4)在人与自我的关系上,现代主义文学从非理性主义出发,抱以不可知论的态度。
(三)艺术特色:1、重在表现主观自我,挖掘,展示人的心灵世界,具有浓郁的非理性色彩和鲜明的主观性、内向性,表现性特征。
2、善于使用象征、意识流、荒诞等表现手法,以及神话模式进行创作,追求艺术的深度模式。
3、大胆采用不合逻辑常规的表现形式,醉心于种种形式技巧的创新和实验。
4、现代主义文学还把“审丑”、“览丑”作为文学创作的主要目的和内容。
二、主要文学思潮(一)象征主义1、象征主义是西方现代主义文学运动中出现最早、影响最大的文学流派,它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前期象征主义流行于19世纪后半叶的法国。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后期象征主义产生,本世纪20年代,后期象征主义达到高潮。
外国文学史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复习要点现代主义文学基本特征(思想、艺术表现)思想上:(1)具有强烈的文化批判倾向;(2)突出表现异化主题,现代派文学对垄断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四种基本关系的对立作了深刻的反映。
(3)现代派文学是西方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精神危机的自我表现。
艺术上:()强调要表现“现代意识”,表现内心生活和心里真实,具有主观性和内倾性;(2)普遍运用象征隐喻的神化模式,追求艺术的深度模式;(3)提倡“以丑为美”“反向诗学”,大量描写丑的事物;(4)热衷于艺术技巧的革新与实验,某些作家的创作具有形式主义倾向。
现代主义文学五大流派?基本特点,代表作家及作品。
(1)后期象征主义:法.瓦莱里(被誉为20世纪法国最大的诗人)《海滨墓园》、奥地利.里尔党《豹》、爱尔兰.叶芝《驶向拜占庭》(2)表现主义:卡夫卡《变形记》;奥尼尔《毛猿》(3)未来主义:马雅可夫斯基(4)超现实主义:布勒东爱尔兰..乔伊斯《尤(5)意识流小说:法.普鲁斯特《追忆逝水年华》;爱尔兰利西斯》;美福克纳《喧哗与骚动》。
英伍尔夫《达罗威夫人》诗歌创作方面,后期象征主义成就最高的是英..艾略特《荒原》(现代诗歌创作方面,后期象征主义成就最高的是英派诗歌里程碑)什么叫“表现主义”?代表作家及作品是20世纪20-30年代在欧美有广泛影响的现代主义流派,表现主义者认为“艺术是表现不是再现”,他们主张突破人的外在行为而表现内心世界,突破表象而表现内在实质,突破暂时偶然现象,而表现永用恒的品质与真理,他们往往把人物和客观事物变形为荒诞的形象,他们往往把人物和客观事物变形为荒诞的形象,用以表现和象征某种思想。
特征:抽象化;变形;面具的运用;时空的真幻错杂;注重声光效果;象征和荒诞的手法。
代表作有卡夫卡·奥涅金《变形记》、奥尼尔《毛猿》。
什么叫“卡夫卡式”?20世纪表现主义作家卡夫卡创造的艺术世界称为“卡夫卡式”,包括思想内容、艺术形式,是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统一。
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思想特征1、表现人的异化、社会的危机(人与社会关、自然、人、自我关系的扭曲、颠倒)2、强烈的文化批判倾向艺术特征1、重视表现主观世界(以本能为主导的复杂多变的内心,主观感受中丑恶、荒诞的世界)、2、艺术表现(象征、荒诞、意识流手法)3、艺术形式的创新流派及代表作家作品后期象征主义文学表现主义文学未来主义超现实主义意识流小说存在主义文学时间、地点象征主义19世纪末20世纪初越出法国,在欧美广泛流行,至20世纪20~40年代形成了具有国际性影响的后期象征主义流派20世纪初发掘于德国绘画领域,1911年之后德国文坛兴起了表现主义文学运动,随后表现主义扩展到欧美其他国家、其他艺术领域;至20世纪20年代末,走向衰落1909年出现于意大利,继而波及全偶,涉及绘画、雕塑、诗歌、戏剧、音乐、电影、摄影等领域;1918年后走向衰落1924~1969年间流行,前身是达达主义,源于法国,而后流行于欧美各国、波及亚洲;涉及文学、绘画、雕刻、戏剧、电影等领域流行于20世纪20年代~40年代20世纪30年代末兴起于法国,二战后影响欧美,波及亚非诸国,50、60年代达到高潮,70年代逐渐出爱罗,80年代随萨特的去世而结束特征1、用象征暗示、意向比喻、自由联想、同感等手法表现人复杂微妙的内心体验、主观感受2、涉及重大的题材,富于思辨性、哲理性、宗教神秘性与现代意识1、反对再现,强调表现人的主观感受、事物的本质2、内容有抽象化、概括化的特点,是现代寓言3、艺术方法:象征、梦幻、变形1、否定传统文化(主张彻底抛弃文化、文艺遗产)2、歌颂机械文明、都市混乱(赞美速度美、力量)3、注重描述物质的音响、重量、气味4、主张打破旧有的形式规范(用自由不羁的1、强调表现超现实、超理性的梦幻世界、无意识世界2、主张用“无意识书写”、“梦幻记录法”创作3、废弃传统的艺术形式(自由联用语言、意象,追求离奇神秘的艺术效果)1、创作视点由“外”转向“内”(作家退出小说,让小说中的人物直接展示自己的意识流程)2、艺术手法:内心独白、自由联想、蒙太奇、象征暗示3、打破传统线形结构,采用“心理时间”1、鲜明的哲理性和寓意思辨性2、独特的真实性原则3、特定的境遇与自由选择1语句随心所欲地进行艺术创造)建筑时空倒置穿插的立体交叉结构代表作家及作品诗歌:艾略特《荒原》《普鲁弗洛克的情歌》叶芝《在学童们中间》《驶向拜占庭》瓦雷里《海滨墓园》里尔克《杜伊诺哀歌》《给奥尔弗斯的十四行诗》庞德《地铁车站》小说、戏剧:卡夫卡《美国》《审判》《城堡》(孤独三部曲)《变形记》斯特林堡《鬼魂奏鸣曲》《走向大马士革》奥尼尔《琼斯皇》《毛猿》恰佩克《万能机器人》马里内蒂《未来主义的创立和宣言》(标志着未来主义的诞生)《他们来了》《的黎波里之战》《未来主义者玛法尔卡》阿波利奈尔《醇酒集》《图画诗》(创立立体未来主义)诗歌、小说:布勒东《娜佳》(第一部超现实主义小说)《磁场》阿拉贡《巴黎的农民》《共产党人》《欢乐之火》艾吕雅(爱情诗著称)普鲁斯特《追忆逝水年华》伍尔夫《墙上的斑点》、《达罗卫夫人》、《到灯塔去》《海浪》乔伊斯《尤利西斯》福克纳《喧哗与骚动》萨特《紧闭》《厌恶》(《恶心》)《墙》《自由之路》《苍蝇》《死无葬身之地》《肮脏的手》波伏瓦加缪《西绪福斯神话》《局外人》《鼠疫》戏剧:梅特林克《青鸟》2。
20世纪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作品
20世纪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作品是指一种文学运动,主要出现在20世纪前半叶的欧洲和北美。
这种文学运动强调形式和语言的创造性,与传统文学规则和传统主题的突破。
现代主义文学的作品通常采用复杂的结构和语言,突出个人的经验和感受,对现实和传统进行反思和批判。
现代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品包括詹姆斯·乔伊斯的《尤利西斯》,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到灯塔去》,弗朗茨·卡夫卡的《变形记》,托马斯·曼的《魔山》等。
这些作品都具有复杂的结构和语言,探讨了人类的内心世界和现代社会的种种问题。
现代主义文学的出现是与现代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反映了人们对传统社会秩序和价值观的质疑。
现代主义文学对传统的文学和文化进行了颠覆和挑战,使文艺的表现形式变得更加多样化和自由化。
总之,20世纪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作品是一种反映现代社会变革的文学运动,它引领了文学的新潮流,开辟了文学的新天地。
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现代主义是20世纪上半期欧美诸多具有反传统特征的文艺思潮、流派的总称,涉及文学、绘画、音乐、戏剧、电影等领域。
第一节概述一、现代主义文学形成的背景(一)社会历史背景(二)科学文化背景(三)文学思潮背景十九世纪的文学——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自然主义、唯美主义、象征主义文学已孕育了现代主义的文学基因;进入二十世纪,文学观念的更新催生了现代主义文学。
二、现代主义文学的特征(一)思想特征1、表现人的异化、社会的危机——人与社会关系的扭曲、颠倒;人与自然关系的扭曲、颠倒;人与人关系的扭曲、颠倒;人与自我关系的扭曲、颠倒。
2、有强烈的文化批判倾向。
(二)艺术特征1、重视表现主观世界——表现以本能为主导的复杂多变的内心;表现主观感受中丑恶、荒诞的世界。
2、重视艺术表现——使用象征、荒诞、意识流手法。
3、重视艺术形式的创新。
三、现代主义文学的主要流派与作家作品现代主义文学的主要流派有后期象征主义文学、未来主义文学、表现主义文学、超现实主义文学、意识流文学、存在主义文学。
(一)后期象征主义文学? 象征主义是现代主义文学中形成最早、存在时间最长和影响最大的文学流派;? 象征主义19世纪末20世纪初越出法国,在欧美广泛流行,至20世纪20—40年代形成了具有国际性影响的后期象征主义流派。
后期象征主义文学的特征:用象征暗示、意象比喻、自由联想、通感等手法表现人复杂微妙的内心体验、主观感受;涉及重大的题材,富于思辨性、哲理性、宗教神秘性与现代意识。
后期象征主义文学的主要成就在诗歌领域:§艾略特是后期象征主义文学最杰出的代表作家(见第二节)§叶芝(1865-1939)是爱尔兰后期象征主义的代表作家;早期创作受唯美主义、浪漫主义影响,诗作富于幻想,有朦胧美丽的意象,代表作有《茵纳斯弗利岛》等;后期创作转向象征主义,推动后期象征主义贴近现实生活;名作有《在学童们中间》、《驶向拜占庭》等。
文学流派知识:分析现代主义文学如何在二十世纪文学史中占有一席之地二十世纪文学史中,现代主义文学占据了重要的位置。
现代主义文学是最独特、偏激、复杂和欣赏的一种文学流派。
它突破了传统文学形式,表达出对传统文化价值观的质疑和反叛,以及对人类存在、意识和知觉的思考和探究。
本文旨在分析现代主义文学如何在二十世纪文学史中占有一席之地。
首先,现代主义文学在表达方式和风格上的突破,使得它成为独特的一种文学流派。
比如,现代主义文学在叙事方式上采用折叠式结构、多线叙事、内心独白等手法,使得作品更具有复杂性,读者需要更多的思考和理解,这也让现代主义文学更具有思辨性与观念性。
同时,在语言和形式上,现代主义文学更注重创新和突破,比如使用复杂而深沉的象征、难懂的句式等等,这种创新方式也更适应着现代人对文学的审美需求,更突显其文化和艺术内涵。
其次,现代主义文学将自然主义的物质基础世界观拓展为更加广阔的思想空间,贡献了对人性、社会和宇宙的再审视。
传统文学往往追寻现实主义的解释,而现代主义文学借助“内心体验”的方式来揭示人们的内心世界,以及面对矛盾和困境时的思考和选择,更表现了现代人抱负、理念、情感等更为多元的内涵,也更具有引领时代的力量。
第三,现代主义文学的出现,预示着现代文化危机的到来。
伴随着现代化建设与思想文化的剧烈冲击,现代社会文化出现了深刻的断裂感。
现代主义文学在这种背景下产生,并集中反映了时代精神的表现。
同时,也冲破了文学范围,涌现出一批作家、诗人、艺术家和思想家等,共同构成了现代文化的一股新势力。
这种流派的重要性在于,它是现代文学史的一次革新,更为全面和深刻地呈现了当时的文化变革的趋势。
综上所述,现代主义文学在二十世纪占有着重要的地位,这种文学流派为人们带来了诸多思想上的启示和精神上的打击,彰显着文学与人类生存之间的密切联系,同时也代表了时代的一个流派。
它通过多元化的表现方式、探索普遍的人类原则、对传统文学价值观的质疑和反叛等多方面,深刻反映了文化转型的影响和现代人对精神层面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