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主义设计运动23
- 格式:doc
- 大小:1.47 MB
- 文档页数:18
现代主义设计运动基本特征现代主义设计运动是20世纪初兴起的一股以功能性、简约性和科技性为核心的设计潮流。
它的出现标志着设计领域的一次彻底变革,旨在打破传统束缚,追求新颖和实用。
首先,现代主义设计运动强调功能性。
设计师们开始将实用性置于设计的首位,追求简单、高效的设计。
他们相信设计应该为人们提供便利和舒适,而不仅仅是以美观为目的。
因此,这一时期产生了很多具有创新功能性的设计作品,比如现代主义建筑中的开放式平面布局、简洁的线条以及多功能的空间利用。
这些设计都反映了功能性在现代主义设计中的核心地位。
其次,现代主义设计运动注重简约性。
设计师们倡导摒弃繁琐复杂的装饰和元素,追求线条简单、造型明快的设计风格。
他们认为,简约的设计更容易被人们接受和理解,也更能适应快节奏的现代生活方式。
简约性在现代主义设计中得到了全面体现,无论是建筑、家具还是艺术品,都以简洁、纯粹的造型为主要特征。
另外,现代主义设计运动强调科技性。
随着工业化和科技的飞速发展,设计师们意识到新的技术可以为设计带来无限的可能性。
他们将新材料和新技术融入到设计中,创造出更先进、更实用的作品。
例如,现代主义建筑中广泛使用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无梁大跨度设计等,都是科技性在现代主义设计中的体现。
最后,现代主义设计运动具有指导意义。
它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设计理念和方法,为当代设计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现代主义设计注重独立思考和创新,鼓励设计师勇于挑战传统,不拘泥于既有模式。
它强调人与环境的和谐共生,倡导以人为本、可持续性发展的设计。
这些理念对于现代社会面临的各种问题,如城市化、环境污染等,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综上所述,现代主义设计运动无疑是设计史上一次重要的创新尝试。
它以功能性、简约性和科技性为特点,不仅为设计师们开辟了全新的道路,也为当代设计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现代主义设计运动以其生动、全面并具有指导意义的特征,至今仍在设计界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世界现代设计史(History of Graphic Design)第一章现代设计和现代设计教育1、现代设计的概念(*名词解释)设计指的是把一种设计、规划、设想、问题解决的方法,通过视觉的方式传达出来的活动过程。
它的核心内容包括三个方面,即:计划、构思的形成;视觉传达方式;计划通过传达之后的具体应用。
以现代主义的理念贯穿整个设计过程的设计活动简称现代设计。
2、现代设计的范畴(*名词解释)(1)现代建筑设计(2)现代产品设计(3)现代平面设计(4)广告设计(5)服装设计(6)纺织品设计(7)为平面设计和广告设计服务的几个特殊的技术部门,摄影,电影与电视制作,商业插图。
3、设计与艺术的关系(*简答题)(1)从设计的发展历史来看,设计产生的历史比艺术要早,艺术是在设计的基础上进行的。
设计作为一门学科,并且将艺术与之结合,在设计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始终存在。
(2)设计的本质在于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需要,艺术性是为实用服务的。
即使是精神性的艺术作品,它也必须建立在一定的风格、含义基础之上,而这一切必须借助于设计风格才能得以体现。
第二章工艺美术运动Art1、水晶宫(*名词解释)1851年,在英国伦敦召开了第一届万国工业博览会。
英国工程师约瑟夫·帕克斯顿运用钢铁与玻璃建造温室的设计原理,大胆的把温室结构应用在这次博览会的展厅设计中,展览大厅全部采用钢铁与玻璃结构,被称为“水晶宫”。
它开创了采用标准构件、钢铁和玻璃设计与建造的先河。
2、工艺美术运动(1)定义(*名词解释:2015、2016)起源于英国19世纪下半叶的一场设计运动。
企图通过复兴中世纪的手工艺传统,从自然形态中吸取借鉴,提倡哥特风格,从而提高设计的品位。
由约翰·拉斯金提供理论指导,由被誉为“现代设计之父”的威廉·莫里斯倡导宣传和身体力行。
(2)风格特征(*简答题:2015、2016)a.强调手工艺,明确反对机械化的生产。
简述现代主义设计运动现代主义设计运动:涵盖建筑、雕塑、绘画、家具设计、平面设计、工业设计和服装设计的革新1. 现代建筑现代主义设计运动在建筑领域最先崭露头角。
起始于19世纪末,尤其在20世纪初,现代主义建筑逐渐打破了传统建筑风格的束缚,强调功能性和创新性。
代表人物有德国的包豪斯学派和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学派。
2. 现代雕塑现代雕塑与现代建筑有着密切的联系。
同样反对传统的形式和材料,强调功能性和简洁性。
立体主义、未来主义和构成主义等流派对现代雕塑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现代绘画现代绘画是现代主义设计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代表流派包括立体主义、未来主义、表现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等。
这些流派强调对现实世界的重新解读,以及对时间和空间的探索。
4. 现代家具设计随着现代主义设计运动的发展,现代家具设计也得到了革新。
反对繁琐的装饰和传统材料,强调功能性、简洁性和人机工程学。
5. 现代平面设计现代平面设计是现代主义设计运动在视觉传达领域的体现。
反对过度的装饰和复杂的排版,强调简洁、直观和功能性的设计原则。
6. 现代工业设计现代工业设计与现代主义设计运动有着密切的关系。
反对过度的装饰和不可靠的设计,强调功能性、耐用性和可持续性。
从工艺美术运动到流线型设计,再到后来的国际风格,工业设计领域经历了许多重要的变革。
7. 现代服装设计现代主义设计运动对现代服装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反对过度装饰和传统材料,强调简洁、创新和功能性。
设计师们开始探索新的材料和技术,同时保持对舒适和实用的关注。
这种影响一直持续到今天,使现代服装设计始终保持活力和创新性。
1.芝加哥建筑学派的大师(沙利文)将“形式追求功能”作为自己设计的标准创立了自己的设计体系和风格。
2. 浙江(越窑)为代表的南方青瓷与北方邢窑为代表的(白瓷)组成中国瓷业发展的两大体系和窑场。
3. (陶器)的发明和使用堪称中国古代设计史上的第一次飞跃。
(青铜器)取代陶器成为主要器物,堪称中国古代设计史上的第二次飞跃。
4. 西方设计进入现代的标志性设计运动是(工艺美术运动)5. 构成主义设计运动发端于(俄国)6. 格罗佩斯、密斯、赖特以及(柯布西耶)等四人被称为现代主义设计的第一代大师。
7. 丹麦设计师保罗·汉宁森于1925年设计的(PH灯具)被世界公认为北欧设计的典范之作。
8. 国立包豪斯成立于(1919年)9.针对现代主义设计大师密斯提出的“少则多”的减少主义思想而针锋相对地提出“少则烦”的后现代设计大师是(文丘里)。
10. 世界现代设计的三大中心是德国、美国和日本。
11. 在西方现代设计史中几乎与现代主义设计运动同时发生的设计运动是(装饰艺术运动)。
12. “塔帕布”是古代(大洋洲)的设计艺术。
13.在斯堪的纳维亚国家中最具影响力的现代主义设计大师是(阿尔瓦·阿尔托)。
14.(卡尔·马姆斯登)被公认为瑞典“现代家具之父” 。
15. 分离派运动发端于(维也纳)。
16. 国立包豪斯的第一任校长是(格罗佩斯)。
17.法国蓬皮杜文化中心是(高技派)风格的典型代表。
18. 德意志工业联盟成立于(1907)年,其倡导的设计风格在欧洲范围内取代了新艺术运动风格,是年标志着新艺术运动的结束。
19. 中国宋代五大名窑是指定窑、汝窑、哥窑、钧窑以及官窑。
20. (李诫)编修的《营造法式》,是我国古代建筑传统经验的珍贵文献。
21. “正身侧面律”是一种程式化的艺术表现方式,它首先出现于(古埃及)。
22. 意大利的马略卡式陶器是(文艺复兴)时期最具代表性的陶器。
23. “水晶宫”的设计者是(帕克斯顿)。
现代主义设计运动的影响我选的课题是现代主义设计运动,我主要讲的是图画现代主义,构成主义与美国的现代主义设计运动,这三大块的内容给我的感受也挺深刻的。
确实在没有灵感的时候,看看一些大师前辈的作品,会顿时茅塞顿开。
首先,现代主义设计运动是从建筑设计发展起来的,20世纪20年代前后,欧洲一批先进的设计家、建筑家形成了一个强力集团,推动所谓的新建筑运动,这场运动的内容非常庞杂,其中包括精神上的、思想上的改革,也包括技术上的进步,特别是新的材料的运用,从而把千年以来设计为权贵服务的立场和原则打破了,也把几千年以来建筑完全依附予木材、石料、砖瓦的传统打破了。
继而,从建筑革命出发,又影响到城市规划设计、环境设计、家具设计、工业产品设计、平面设计和传达设计等等,形成真正完整的现代主义设计运动。
本质上现代主义设计的基础是功能主义,主张形式遵循功能。
简单来说就是:“功能第一,形式第二”。
所以它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理性。
这种风格引领了世界范围内的设计主潮。
以致战后被称为国际主义风格。
当代现代主义的精神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注重形式与风格。
第二、具象转向抽象。
第三、表现比再现更重要。
第四、创造高于审美。
在后面,还产生了种种新的设计风格晚期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解构主义、新现代主义都是这些挑战的演绎内容之一。
因此我们说现代主义是理想主义的、精英主义的但是同时也是民主主义的。
总之我觉得任何一个时期的设计都难免受其时代背景的影响而产生某些局限和不足每一个特定的社会环境以及在这样一个社会环境下消费者的需求都会产生一种新的设计方向。
图画现代主义上来讲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欧洲出现了另外一个影响世界的设计运动—“装饰艺术”运动,在现代主义艺术运动,特别是立体主义运动的影响下,在“装饰艺术”运动的影响下,欧洲一些国家出现了以海报为中心的新平面设计运动,因为都以绘画为设计的核心,同时又受现代主义艺术运动的影响,因此成为“图画现代主义”运动。
1.工艺美术运动2.威廉莫里斯(红屋)(现代设计之父)3.约翰拉斯金(设计理论家,对莫里斯及工艺美术运动给予了很大的影响,著作<威尼斯的石头>等)4.1851年第一次国际工业博览会的展厅叫做水晶宫,由英国皇家园艺师约瑟夫·帕克斯顿设计。
该建筑的巨大意义在于它是世界上第一座钢铁玻璃结构的建筑。
5.工艺美术运动代表设计师:马克穆多\阿什比\查尔斯沃塞\德莱塞6.英国插图画家比亚兹莱受日本浮世绘版画和波斯细密画的影响,创作出如孔雀裙子等代表作。
7.新艺术运动8.朱利斯·谢列特是法国重要的海报设计家和平面设计家,在现代设计史上被称为现代海报之父。
9.阿尔丰斯穆卡 :使法国新艺术运动平面设计登峰造极的大师.10.穆卡风格:11.法国新艺术运动的中心有两个,一个在巴黎,巴黎新艺术风格的同名词又叫地铁风格,由设计师吉马德设计。
另一个中心在小城市南西,其家具设计的代表人物为埃米尔盖勒,代表作品《蝴蝶床》。
12.新艺术运动将设计与工艺最令人眼花缭乱的结合在一起的要属首饰设计师勒内拉里克,代表作品有《蜻蜓胸针》等。
美国新艺术运动的代表设计师则为蒂凡尼,他擅长设计玻璃制品特别是玻璃花瓶和玻璃台灯。
13.比利时新艺术运动的代表设计师为威尔德和维克多霍塔。
霍塔设计的布鲁塞尔的塔赛尔公寓,在室内装饰上充分显示了他的才华,是新艺术运动著名的室内设计作品。
14.高迪:西班牙新艺术运动代表设计史。
也是西班牙历史上最伟大的设计师。
代表作品:《米拉公寓》巴特罗公寓、吉尔公园、圣家族大教堂。
(高迪的建筑设计风格)15.奥地利的新艺术运动又称维也纳分离派。
代表人物:克里姆特。
霍夫曼。
(有棋盘霍夫曼的称呼)。
克里姆特的装饰绘画特征。
16.维也纳分离派中最重要的艺术家是克里姆特,核心人物则是霍夫曼。
17.英国新艺术运动:格拉斯哥四人小组。
麦金托什。
18.美国新艺术运动的代表人物:蒂凡尼。
擅长设计制作玻璃制品特别是玻璃花瓶和台灯。
填空(每空格1分)1.中国古代建筑的屋顶类型主要有(硬山)、(悬山)、(庑殿)、(歇山)、(攒尖)、(卷棚)、(单坡)、(平顶)、(囤顶)、(毡包式)、(穹隆顶)等。
2.古代陶瓷的专著有《陶说》、《陶雅》、《陶录》、《古窑瓷考》、《说瓷》、《瓷史》,建筑专著有《鲁班经》、《营造法式》,刺绣专著有《蚕桑萃编》、《存绣堂丝绣录》、《绣谱》。
有关漆器的专著有《髹饰录》,竹刻工艺专著有《竹人录》,园林专著有《园冶》,刺绣专著有《存素堂丝绣录》、《绣谱》,工艺专著有《天工开物》《闲情偶寄》《装潢志》。
3.古代丝织品的纹样组织主要有(二方连续式)、(连续式)、(散点式)、(团花式)、(折枝花式)、(穿枝花式)、(几何纹)等。
3.中国建筑彩画的制作程序分为(衬地)、(衬色)、(细色)、(贴金)4个步骤。
4.马家窑文化主要有(黑陶文化)、(庙沟底文化)、(龙山文化)三种彩陶文化类型。
中国古代书籍装帧形式(简册)、(卷轴装)、(旋风装)、(梵夹装)、(经折装)、(线装)、(蝴蝶装)、(包背装)艺术设计史试题库一、选择题部1. 人类历史上最早的石器时代又可分为:旧石器时代、中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
2、古代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
3、古希腊建筑最高成就是雅典卫城4、希腊陶器工艺先后流行三种艺术风格即:"东方风格”、"黑绘风格”和"红绘风格”。
5、古希腊建筑的三大柱式是多立克式、爱奥尼克式、科林斯式。
5.彩绘是我国新石器时代制陶工艺中最成功的装饰手法。
6. 中国青铜很早就加入锡,以降低熔点。
7、我国古代植物染料中最常见的是靛蓝8、明代家具是中国传统家具的典型代表。
9、宋代,青瓷已完全成熟,中国进入瓷器时代。
10. 我国陶器艺术发展的高峰是唐代11. 英国艺术与工艺运动中影响最深远的评论家是约翰·拉斯金12、英国的"工艺美术”运动是由"工业设计之父” 威廉·莫里斯倡导的。
艺术中的现代设计运动知识点现代设计运动是指20世纪以来在艺术和设计领域中出现的一系列重要的思潮和运动。
它们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理念对艺术和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一些艺术中的现代设计运动,并解释其重要的知识点。
一、包豪斯运动包豪斯运动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设计运动之一,始创于德国魏玛,并迅速发展为一所融合建筑、艺术和工艺的学校。
包豪斯强调功能主义和简约风格,追求形式与功能的完美结合。
它的设计原则包括:1. 形式追随功能:设计应该以实用性为出发点,形式应该符合使用的需求。
2. 简约与几何:重视几何形状和直线构造,尽可能的去除装饰和多余的细节。
3. 机械化生产:使用标准化的材料和工艺,实现大规模生产和降低成本。
二、超现实主义超现实主义是一种注重表达潜意识和梦境的艺术运动,旨在突破常规逻辑和现实世界的束缚。
超现实主义的特点包括:1. 幻觉和梦幻:超现实主义作品常常描绘出离奇、荒诞和梦幻般的场景,带给观众强烈的视觉冲击。
2. 自由联想:超现实主义艺术家通过自由的联想和无意识的绘画方式来表达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思想。
3. 拼贴和蒙太奇:超现实主义艺术家常使用拼贴和蒙太奇的技术,将不同的元素拼接在一起,创造出超现实的效果。
三、构成主义构成主义是一种强调几何形状和抽象元素的艺术运动,强调艺术作品的结构和构造。
构成主义的核心原则包括:1. 抽象和几何:构成主义作品强调几何形状和抽象的构图,追求艺术形式的纯粹性。
2. 动态平衡:构成主义艺术家注重作品内部的形状和色彩的平衡,通过形态之间的互动表达力量感和运动感。
3. 客观性和客观形态:构成主义艺术追求客观性和科学性,强调可见世界的表面及其形态。
四、流派运动流派运动是指由一群艺术家共同组成的艺术运动,追求共同的艺术目标和创作理念。
著名的流派运动包括:1. 波普艺术:波普艺术运动是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一股反对抽象表现主义的艺术潮流。
它的特点是使用明亮、鲜艳的颜色和大众文化的图像,探讨大众社会和消费文化的影响。
现代主义设计运动考点一、简介现代主义设计运动是20世纪初兴起的一股设计思潮,它以追求简洁、实用和功能性为特征。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介绍现代主义设计运动的考点,包括其历史背景、设计理念、设计传统和影响等。
二、历史背景1. 工业革命对设计的影响工业革命的迅猛发展使得现代社会进入了大规模生产和消费的时代。
传统的装饰性设计逐渐无法满足人们对实用性和效率的需求,这为现代主义设计运动的兴起奠定了基础。
2. 艺术派对设计的影响20世纪初的艺术派运动,尤其是德国的包豪斯学派对现代主义设计产生了重要影响。
包豪斯学派主张将艺术与工艺相融合,并强调形式和功能的一致性,这成为现代主义设计运动的核心理念之一。
三、设计理念1. 简洁和功能性现代主义设计运动强调简洁、清晰的形式语言,并追求实用性和功能性。
设计师们通过减少元素和装饰,突出实物本身的特点与功能,从而提高产品的实用性和美观度。
2. 以人为本现代主义设计运动将人的需求置于设计的核心地位。
设计师们通过研究人体工程学,设计出更符合人体结构和功能要求的产品,提升使用者的体验和舒适度。
3. 材料和结构的真实性现代主义设计强调材料和结构的真实性和可视性。
设计师们拒绝虚假的装饰,追求材料本身的美感和表达效果,体现出一种对真实和自然的追求。
四、设计传统1. 瑞士国际风格瑞士国际风格是现代主义设计运动的代表之一。
它追求视觉秩序和几何形式,通过无补饰和使用明亮的颜色,营造出简洁、干净的设计风格。
2. 包豪斯学派包豪斯学派是现代主义设计运动最具影响力的学派之一。
它将艺术与工艺相结合,推崇工匠精神和实用性。
包豪斯设计师们的作品注重材料的可视性和结构的简洁性。
3. 美国现代设计美国现代设计以其大胆、前卫的设计风格而著名。
它强调创新、实验和个性,激发了现代主义设计运动的发展,并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重要影响。
五、影响1. 设计教育的变革现代主义设计运动的兴起催生了一系列的设计教育改革。
包豪斯学派等设计学校的建立,培养出了大量的现代主义设计师,推动了设计教育的进步和发展。
现代主义设计运动考点整理●现代主义三驾马车●俄国构成主义运动●荷兰风格派●德国包豪斯设计学院●背景●1欧美国家工业技术进步,生产力提高,产品设计发展不平衡●2现代都市化发展需要为现代社会服务的设计出现●3现代设计面临两个问题●面对新市场和消费者,与过去不同的客户和用户,需要设计适应社会需求,制定新策略新体系,发展新设计形式和新技术,来应对急速变化的社会需求和商业需求。
●以新设计理论和原则,解决设计服务对象问题,把为少数人服务转移到为大众服务●4针对以上技术层面和思想层面问题,现代设计体系和现代主义设计思想应运而生●内容●1精神上的思想上的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2技术上的进步,新材料●3新形式,功能主义●影响●颠覆了为权贵服务旧立场,打破完全依附木材石料传统,影响城市规划设计,形成真正完整的现代主义设计●现代主义特征(新建筑形式特点)●1功能主义特征●强调功能为设计的中心和目的,不再以形式为设计出发点,科学性方便性经济效益和效率●2形式上非装饰简单几何外形●具体建筑有以下几个特征●1六面建筑建筑底部用柱支撑,建筑六面形式,重空间●2框架结构,由此发展起来用柱支撑整个建筑,幕墙架构产生●3标准化原则批量化,降低成本为大众所用●4反装饰反对矫饰,降低成本●5中性色彩●3重空间考虑,室内自由空间布局,少用隔断空间的永久性墙面,整体考虑,模型为中心设计规划●4节约设计对象费用与开支,把经济问题作为重要因素考虑,达到实用经济目的●现代设计三大重要特征:1民主主义(服务大众) 2精英主义(精英领导大众) 3理想主义(小资产阶级的理想主义●德国工业同盟●总述●1907,穆特休斯提倡成立了德国第一个设计组织,德国工业同盟,旨在提高工业产品质量,公开追求商业目的,奠定了德国产品注重质量传统,标志德国现代主义运动发轫。
主要代表人物彼得贝伦斯,德国现代主义设计先驱,青年风格代表人物之一,为德国通用电器公司设计企业形象标识,汽轮机工厂●宗旨●●1强调艺术工业手工业相结合●2通过教育把不同设计综合,完善艺术,工业设计和手工业●3非官方路线,避免政治干扰●4在德国主张功能主义,接受现代工业●5反对装饰●6标准化批量化,作为设计基本要求●代表人物●穆特修斯功能主义●贝伦斯●保罗●帕尔齐格●现代设计先驱●阿道夫卢斯装饰即罪恶反装饰,几何,功能主义,民主大众●亨利凡德威尔德魏玛工艺美术学校●彼得贝伦斯●第一代现代主义设计大师●格罗皮乌斯●代表作品●法格斯鞋楦工厂大楼●德意志工业同盟总部大楼●包豪斯设计学院●设计思想●1服务大众,考虑预算●2经济方法,预制构件拼装,缩短工期,降低成本,为社会服务●3民主社会主义倾向●4建筑之美不在于装饰细节,在于设计家自身对比例均衡表面加工细节掌握水平●5功能决定形式●现代建筑现代设计教育现代主义设计最重要的奠基人之一●密斯凡德洛●总述●现代主义运动中最具理论建树和影响力大师之一,与弗兰克莱特,勒柯布西耶,格罗皮乌斯齐名。
现代主义设计运动以工业设计为主的现代设计革新运动于20世纪初至30年代席卷欧美。
它是在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推动下展开的,以大工业生产为基础并服务于整个工业社会。
它在理论与实践方面都取得了丰硕成果,使人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也使人们的消费要求和审美趣味发生了根本性改变。
运动中涌现出一批具有民主思想、充分肯定工业社会大机器生产、赞赏新技术、新材料的工业设计的先驱人物。
面对时代的挑战,他们提出了功能主义的设计原则,提倡科学的理性设计并创立了新时代的设计美学--机械美学。
其所设计的简洁、质朴、实用、方便的全新产品,确立了现代主义设计的形式与风格,标志着产品设计进入现代工业化设计的时代。
工业设计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杠杆。
独立的设计教育体系也出现了,并在实践中逐步完善。
在欧美各国,现代主义设计运动的发展各具特色。
德意志制造联盟的成立、包豪斯的建立与发展、斯堪的纳维亚国家功能主义设计风格的确立、各国专职工业设计师的出现等等,表示现代主义设计形态已趋成熟。
卓越的建筑师、设计师格罗佩乌斯、科布西耶、凡德洛、赖特等人奠定了现代主义设计的实践和理论基础。
他们提出一系列新的设计思想及其原则,对推动欧美及世界的现代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格罗佩乌斯是最早在设计理论上有全面建树的设计师。
他明确指出:“应该强调机械对于工业设计奠定决定作用。
”他认为必须贯彻功能第一、形式第二的设计原则,设计应该“能够从实际方面完全达到自身的功能目的”,这样设计的产品才是可以应用、信赖、造价低廉和经济有效的。
他认为20世纪的设计必须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反对装饰和复古主义。
他对美学风格的看法作过极具哲理性的阐述:“美的观念随着思想和技术的进步而改变。
谁要是以为自己发现了‘永恒的美’,他就一定会陷于模仿和停滞不前,真正的传统是不断前进的产物。
它的本质是运动的,不是静止的,传统应该推动人们不断前进。
”科布西耶是机械美学的创立者,他赞赏飞机、汽车、轮船的设计,因为这些设计没有受到任何传统的束缚,完全是按照功能与技术的要求设计的,是全新的工业产品形式。
他认为大工业社会的任何产品,都是某种意义上的机器。
他赞美单纯、清晰的几何体。
他说:“按公式工作的工程师使用几何形体,用几何学来满足我们的眼睛,用数学来满足我们的理智,他们的工作简直就是良好的艺术。
”他主张设计应表现简洁、秩序、逻辑的理性美,应表现出对象本身的直线、比例、空间、体量的美,而不要有附加装饰。
凡德洛也强调时代风格,主张设计的现实和功能意义,主张采用机械化、批量化的生产方式。
赖特亦强调功能,同时提出“有机建筑”的观点,认为建筑设计应考虑其与环境的和谐、对建筑空间的有机安排与调度、自然材料与工业材料的不同表现力及两者的协调性等。
现代派美术对现代主义设计有直接影响。
许多现代派艺术家及积极投身到设计及其教育领域,如杜斯伯格、里特维特、康定斯基、克利、伊顿、纳吉等人。
有些人在世界第一所设计学院包豪斯任教期间,对现代设计教育体系的形成及其基础课的建设作出巨大贡献。
1923年在德国魏马举行的包豪斯作品展,向世界展示了其成就,使其成为世界性的设计、设计教育和设计理论研究中心。
1925-1927年,德国包豪斯的教学体系己趋成熟,各方面工作走上正轨,师生设计成果达到新水平,使现代主义设计运动从尝试阶段进入系统化、科学化的成熟阶段,经受了时代的考验。
20世纪30年代初,由于经济不景气和德国纳粹政权的压制,现代主义设计开始在欧洲衰弱。
1937年后,随着包豪斯大批精英移居美国,使欧洲现代主义设计风格融入美国设计体系,在美国雄厚的经济实力的依托下,现代主义设计运动以美国为中心继续开展,形成国际现代主义设计风格。
二战后直到70年代,国际现代主义设计思想、原则和风格影响了整个世界。
20世纪80年代,后现代主义艺术和设计思潮兴起,但现代主义的许多设计原则仍然适用,并将随着时代的发展,成为世界设计传统精华的一部分。
走向现代主义从19世纪后期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许多设计师和理论家针对设计发展所面临的种种实际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并形成了众多的风格和流派,如工艺美术运动、芝加哥学派、新艺术运动、德意志制造联盟等,它们先后提出过富有创新精神的设计思想。
但这些努力是零散的,新的观点还未形成系统,更重要的是还没有产生出一大批比较成熟而有影响的实际作品。
因此,这阶段是现代主义的酝酿和准备阶段。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现代主义形成和发展的各种条件都已成熟,工业和科学技术已发展到了一定水平,大众市场已发育健全,同时艺术上的变革改变了人们的审美趣味,这为新的更富于时代气息的美学铺平了道路。
现代建筑的兴起更是为设计上的现代主义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在这种情况下,先前分散的各种设计改革思潮终于融会到一起,形成了意义深远的现代主义,并标志着现代工业设计的开端。
现代主义首先起源于对机器的承认,机器既是以批量生产方式产生理性的现代设计的源泉,其本身也是一种进步的象征。
20世纪之前,当机器及其产品成为消费品而进入家庭环境时,它们往往要借助于传统的装饰。
而现代主义则认为机器应该用自己的语言来自我表达,也就是说任何产品的视觉特征应由其本身的结构和机械的内部逻辑来确定。
在产品设计上,这种思想通常是以象征效率的风格来体现的。
这里,科学性取代了艺术性,所以被称为“机械化时代的美学”。
现代主义的关键因素是功能主义和理性主义。
功能主义是一种持续了两百年的哲学思想,早在18世纪就已出现。
在最简单的意义上,功能主义认为一件物品或建筑物的美和价值是取决于它对于其目的的适应性。
功能主义最有影响的口号是“形式追随功能”,强调功能对于形式的决定作用。
而理性主义则是以严格的理性思考取代感性冲动,以科学的、客观的分析为基础来进行设计,尽可能减少设计中的个人意识,从而提高产品的效率和经济性。
需要注意的是,现代主义并不是功能主义,也不等于理性主义,它具有更加广泛的意义。
现代主义的代表人物也反对这些名称。
现代主义主张创造新的形式,反对袭用传统的样式和附加的装饰,从而突破了历史主义和折衷主义的框框,为发挥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功能在造型上的潜力开辟了道路。
为了避免肤浅的附庸风雅,现代主义主张设计应注重以计算和功能为基础的工程技术,而不是唯美主义。
并试图通过这种方式使自己与现代技术结合起来。
应该指出,尽管现代主义者反对任何形式的风格,认为这将导致浅薄的模仿和假冒。
但实际上现代主义的理论还是被“翻译”成了一种现代风格。
这种风格是以机器隐喻为基础的,即所谓的“机器美学”,也就是用净化了的几何形式来象征机器的效率和理性,反映工业时代的本质特点。
这些造型语言是以20世纪初的各种抽象艺术理论为基础的。
由于机器的功能千差万别,简洁的几何形态实际上只是体现了机器在形式和精神上的抽象“功能”,这种“功能”只是由机器的结构和材料而不是机器本身的目的性所决定的。
对于几何形态的追求,往往形成了新的形式主义,这在现代主义的早期是难以避免的。
另外,现代主义强调批量生产,大众消费的概念却被忽略了,与市场的联系较少。
由于过分强调简洁与标准化,消费者多样性选择的权力被剥夺了,这也妨碍了现代主义在实际上的发展。
现代主义的建筑和设计实际上是一种社会目标的反映,其几何规则性肯定了人类对于理解、说明和控制自己环境的希望。
现代主义认为形式不能与伦理价值和社会目的分开,其中心信念和奋斗动机是为新的技术世界创造一种新的美学,以改善人类的生活质量,并通过艺术的创造性力量来解决世界面临的问题。
这是一个十分抽象的过程,其结果也是一些十分抽象而深奥的形式。
这些形式尽管常常是极富想象力的,但与它们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相距甚远,并招致不理解甚至敌意。
复杂的社会问题并不能只通过形式主义的美学方式来解决,艺术家和设计师是人类社会的组织者这一信念是十分诱人的,但只是一种空想而已。
现代主义的理想与工业和社会的现实之间差距很大,这是现代主义在其发源地欧洲并未完全实现自己的目标的原因之一。
现代主义首先是在德国兴起的,后来在法国、奥地利、意大利等国也发展起来。
在英国,尽管有少数先行者的努力,但拉斯金和莫里斯的反工业化思想为接受现代主义设下了巨大障碍,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现代主义才在英国真正扎下根来。
现代主义最早是在建筑界出现的。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一批思想敏锐而有一定建筑经验的青年建筑师,在前人革新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比较系统而彻底的改革主张,形成了现代建筑思潮。
由于这些建筑师大多身兼工业设计师的职责,以使工业产品与建筑环境协调,现代建筑很快影响到了工业设计。
现代主义正是在德国的格罗披乌斯、米斯和法国的柯布西埃这些杰出的建筑师-设计师的积极推动下形成的。
这三个人在1910年前后都曾在柏林的贝伦斯事务所工作过。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他们都只有30多岁,并立即站到了建筑与设计革新运动的前列。
1919年,格罗披乌斯担任了“包豪斯”设计学校的校长,推行一套新的教学制度和教学方法,使该校成了西欧最激进的一个设计中心和现代主义的摇篮。
米斯后来也来到了包豪斯学校,并担任校长。
柯布西埃于1920年创办《新精神》杂志,鼓吹创造新建筑。
他于1923年出版的《走向新建筑》一书成了机器美学的经典之作。
他们的理论与实践加上包豪斯的设计教育体系,为现代主义做出了重要贡献。
20世纪30年代后期,格罗披乌斯、米斯等一批欧洲现代主义的重要人物移民美国,由此把现代主义带到了美国,并根据不同的环境在理论上作了修改。
他们在美国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哈佛及芝加哥等大学校园发现了更广大的学生和业主。
在德国从未完全实现的梦想在美国变成了现实。
现代主义的发展20世纪40—50年代,美国和欧洲的设计主流是在包豪斯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主义。
其核心是功能主义,强调实用物品的美应由其实用性和对于材料、结构的真实体现来确定。
与战前空想的现代主义不同,战后的现代主义已深入到了广泛的工业生产领域,体现在许多工业产品上。
随着经济的复兴,西方在20世纪50年代进入了消费时代,现代主义也开始脱离战前刻板、几何化的模式,并与战后新技术、新材料相结合,形成了一种成熟的工业设计美学,由现代主义走向“当代主义”。
现代主义在战后的发展集中体现于美国和英国。
这两个国家的设计机构通过各种形式扩大了现代主义在本国设计界和公众中的影响,并为现代主义设计冠以“优良设计”之类的名称加以推广,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1.美国现代主义的发展20世纪40年代,功能主义已在美国牢固地建立起来。
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早年包豪斯的领袖人物格罗披乌斯、米斯、布劳耶、纳吉等先后到了美国,并把持了美国的设计教育界,从而把战前欧洲的现代主义传播到了美国。
但早在包豪斯师生来到美国之前,美国对于德国和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的现代设计就已感兴趣,这为战后广泛接受现代主义的美学打下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