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
- 格式:ppt
- 大小:3.13 MB
- 文档页数:48
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一、现代主义文学20世纪上半叶西方文学主要思潮之一,也是在这一思潮影响下所有文学流派的统称;1、以柏格森、弗洛伊德等人的心理学理论为基础,强调非理性因素,主张从个体心灵出发,强调表现内心生活和心理真实,具有主观性和内倾性特征;2、在哲学思想上受尼采的影响,反对传统对个体、物质对心灵、理性对感性的压制,注重在自然与人、社会与人、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联中剖析个体的生存状态(异化),具有虚无主义和文化批判倾向;3、热衷于艺术技巧的革新与实验。
二、现代主义文学发展概况1、发展轨迹:肇始期(1890-1910)鼎盛期(1910-1930)衰退期(1930-1950)2、主要流派:未来主义、超现实主义、后期象征主义、表现主义和意识流等。
三、未来主义1、20世纪最早出现的一个以意大利为中心的反传统文学流派,以全新的、发达的未来为号召,肯定机器文明,讴歌力量、运动和速度,在无序联想和自由放任的文字中显示其刺激性和冲击力,致力于清除传统文化,表现出狂热的无政府主义和文化虚无主义。
创始人是意大利作家马里内蒂,代表人物有法国诗人阿波里奈尔,俄国诗人马雅可夫斯基等。
2、未来主义发展概况1909年意大利作家菲利普·托马索·马里内蒂(Filippo Tommaso Marinetti,1876-1944 )在巴黎《费加罗报》发表《未来主义的创立和宣言》,宣告了这一运动的诞生。
未来主义的“诗歌宣言”、“戏剧宣言”、“电影宣言”、“音乐宣言”、“舞蹈宣言”、“雕塑宣言”、“建筑宣言”陆续产生,形成热潮。
20年代初,未来主义出现分化,趋于沉寂。
3、未来主义的美学原则及意义热衷于把握“现代的感觉”,讴歌机器化大生产这一新时代的标志,并由此形成以强烈动感为中心,以力量美和速度美为追求的美学原则;未来主义为现代主义扫清了障碍,提出了文学艺术应为适应工业化发展而变革这一命题,使艺术的创造空间得到延展,对现代主义文学有开拓意义。
第十章 20世纪文学(二)20世纪西方出现了现代主义文学和后现代主义文学两种不同文学流派现代主义文学:后期象征主义、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未来主义、意识流小说后现代主义文学:存在主义、荒诞派戏剧、新小说派、黑色幽默、魔幻现实主义第一节概述一、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一)产生背景时间:19世纪后期,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条件: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物质财富不断增加思想:人的孤独感、幻灭感、荒诞感和悲剧感成为主要内容非理性主义盛行:叔本华的“唯意志论”、尼采的“超人哲学”、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萨特的存在主义(二)现代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1、现代主义文学以表现现代社会人的异化以及现代人的孤独感、危机感、荒诞感、悲剧感等现代意识为基本主题。
2、在现代主义创作中,人的异化主题主要体现在: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自我四种基本关系的扭曲、割裂和矛盾对立几个不同方面。
(1)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现代主义文学从个人角度全面反抗社会。
(2)在人与人的关系上,现代主义文学揭示出一种人们彼此隔膜、倾轧、无法沟通的可怕图景。
(3)在人与自然(包括人与大自然、人与物质世界、人与人的本性)的关系上,现代主义文学持以全面否定的态度。
(4)在人与自我的关系上,现代主义文学从非理性主义出发,抱以不可知论的态度。
(三)艺术特色:1、重在表现主观自我,挖掘,展示人的心灵世界,具有浓郁的非理性色彩和鲜明的主观性、内向性,表现性特征。
2、善于使用象征、意识流、荒诞等表现手法,以及神话模式进行创作,追求艺术的深度模式。
3、大胆采用不合逻辑常规的表现形式,醉心于种种形式技巧的创新和实验。
4、现代主义文学还把“审丑”、“览丑”作为文学创作的主要目的和内容。
二、主要文学思潮(一)象征主义1、象征主义是西方现代主义文学运动中出现最早、影响最大的文学流派,它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前期象征主义流行于19世纪后半叶的法国。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后期象征主义产生,本世纪20年代,后期象征主义达到高潮。
外国文学史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复习要点现代主义文学基本特征(思想、艺术表现)思想上:(1)具有强烈的文化批判倾向;(2)突出表现异化主题,现代派文学对垄断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四种基本关系的对立作了深刻的反映。
(3)现代派文学是西方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精神危机的自我表现。
艺术上:()强调要表现“现代意识”,表现内心生活和心里真实,具有主观性和内倾性;(2)普遍运用象征隐喻的神化模式,追求艺术的深度模式;(3)提倡“以丑为美”“反向诗学”,大量描写丑的事物;(4)热衷于艺术技巧的革新与实验,某些作家的创作具有形式主义倾向。
现代主义文学五大流派?基本特点,代表作家及作品。
(1)后期象征主义:法.瓦莱里(被誉为20世纪法国最大的诗人)《海滨墓园》、奥地利.里尔党《豹》、爱尔兰.叶芝《驶向拜占庭》(2)表现主义:卡夫卡《变形记》;奥尼尔《毛猿》(3)未来主义:马雅可夫斯基(4)超现实主义:布勒东爱尔兰..乔伊斯《尤(5)意识流小说:法.普鲁斯特《追忆逝水年华》;爱尔兰利西斯》;美福克纳《喧哗与骚动》。
英伍尔夫《达罗威夫人》诗歌创作方面,后期象征主义成就最高的是英..艾略特《荒原》(现代诗歌创作方面,后期象征主义成就最高的是英派诗歌里程碑)什么叫“表现主义”?代表作家及作品是20世纪20-30年代在欧美有广泛影响的现代主义流派,表现主义者认为“艺术是表现不是再现”,他们主张突破人的外在行为而表现内心世界,突破表象而表现内在实质,突破暂时偶然现象,而表现永用恒的品质与真理,他们往往把人物和客观事物变形为荒诞的形象,他们往往把人物和客观事物变形为荒诞的形象,用以表现和象征某种思想。
特征:抽象化;变形;面具的运用;时空的真幻错杂;注重声光效果;象征和荒诞的手法。
代表作有卡夫卡·奥涅金《变形记》、奥尼尔《毛猿》。
什么叫“卡夫卡式”?20世纪表现主义作家卡夫卡创造的艺术世界称为“卡夫卡式”,包括思想内容、艺术形式,是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统一。
3.1 20世纪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概述一、概念、分期与特点1、定义:欧美现代主义文学(又译现代派)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在欧美出现的诸多文学流派的总称。
现代主义具有强烈的反传统倾向,它大胆探索,锐意求新,表现了强烈的挑战意识和先锋精神。
2、分期:现代主义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线,大致可分为两个时期。
前期的主要流派有:未来主义、超现实主义、后期象征主义、表现主义、意识流小说等。
后期的主义流派有:存在主义文学、荒诞派戏剧、新小说、黑色幽默、魔幻现实主义等,有人将后期的文学称为“后现代主义”。
3、现代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与条件:(1)、两次世界大战,加深了西方人的危机意识,苏联革命与建设中的失误与曲折,使西方知识分子陷入了更深刻的困惑。
(2)、科学技术的进步,加速了人的异化。
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进一步趋向对立。
(3)、严酷的社会现实,助长了非理性主义思潮传播《叔本华的“唯意与论”;尼采的“自我扩张”的超人;柏格森略带神秘意味的生命哲学;弗洛依德的精神分析学。
法国萨特的存在主义等都对现代主义文学的产生与发展有影响。
(4)、现代主义文学也是西方文学自身发展演变的结果。
19世纪以前的欧洲文学受亚里斯多德的“摹仿说”影响较大,尤其是19世纪中期的现实主义文学,强调真实再现客观世界,认为艺术不仅可以摹仿自然,而且所摹仿的现实本身是真实的,把文学对现实世界描写之真实性的追求,强调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但是19世纪后期一些作家开始感觉到,以往的文学,尤其是现实主义文学,在摹仿自然理论的指导下过于强调再现外部客观世界,使得文学自身应有的表现功能相对萎缩,艺术形象中的客观外部因素过于突出,而主观内在因素一定程度上遭排挤了。
于是,他们开始反其道而行之,抛弃传统文学对客观外在真实的刻意追求,转而重视对主观内心世界的真实展示。
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则基本上倾向于表现一种超现实的真实。
随着作家的文学观念的变化,现代主义文学在内容、形式和审美功能上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具有明显的反传统特征。
20世纪现代主义⽂学20世纪现代主义⽂学⼀、现代主义⽂学20世纪上半叶西⽅⽂学主要思潮之⼀,也是在这⼀思潮影响下所有⽂学流派的统称;1、以柏格森、弗洛伊德等⼈的⼼理学理论为基础,强调⾮理性因素,主张从个体⼼灵出发,强调表现内⼼⽣活和⼼理真实,具有主观性和内倾性特征;2、在哲学思想上受尼采的影响,反对传统对个体、物质对⼼灵、理性对感性的压制,注重在⾃然与⼈、社会与⼈、⼈与⼈之间的各种关联中剖析个体的⽣存状态(异化),具有虚⽆主义和⽂化批判倾向;3、热衷于艺术技巧的⾰新与实验。
⼆、现代主义⽂学发展概况1、发展轨迹:肇始期(1890-1910)⿍盛期(1910-1930)衰退期(1930-1950)2、主要流派:未来主义、超现实主义、后期象征主义、表现主义和意识流等。
三、未来主义1、20世纪最早出现的⼀个以意⼤利为中⼼的反传统⽂学流派,以全新的、发达的未来为号召,肯定机器⽂明,讴歌⼒量、运动和速度,在⽆序联想和⾃由放任的⽂字中显⽰其刺激性和冲击⼒,致⼒于清除传统⽂化,表现出狂热的⽆政府主义和⽂化虚⽆主义。
创始⼈是意⼤利作家马⾥内蒂,代表⼈物有法国诗⼈阿波⾥奈尔,俄国诗⼈马雅可夫斯基等。
2、未来主义发展概况1909年意⼤利作家菲利普·托马索·马⾥内蒂(Filippo Tommaso Marinetti,1876-1944 )在巴黎《费加罗报》发表《未来主义的创⽴和宣⾔》,宣告了这⼀运动的诞⽣。
未来主义的“诗歌宣⾔”、“戏剧宣⾔”、“电影宣⾔”、“⾳乐宣⾔”、“舞蹈宣⾔”、“雕塑宣⾔”、“建筑宣⾔”陆续产⽣,形成热潮。
20年代初,未来主义出现分化,趋于沉寂。
3、未来主义的美学原则及意义热衷于把握“现代的感觉”,讴歌机器化⼤⽣产这⼀新时代的标志,并由此形成以强烈动感为中⼼,以⼒量美和速度美为追求的美学原则;未来主义为现代主义扫清了障碍,提出了⽂学艺术应为适应⼯业化发展⽽变⾰这⼀命题,使艺术的创造空间得到延展,对现代主义⽂学有开拓意义。
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现代主义是20世纪上半期欧美诸多具有反传统特征的文艺思潮、流派的总称,涉及文学、绘画、音乐、戏剧、电影等领域。
第一节概述一、现代主义文学形成的背景(一)社会历史背景(二)科学文化背景(三)文学思潮背景十九世纪的文学——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自然主义、唯美主义、象征主义文学已孕育了现代主义的文学基因;进入二十世纪,文学观念的更新催生了现代主义文学。
二、现代主义文学的特征(一)思想特征1、表现人的异化、社会的危机——人与社会关系的扭曲、颠倒;人与自然关系的扭曲、颠倒;人与人关系的扭曲、颠倒;人与自我关系的扭曲、颠倒。
2、有强烈的文化批判倾向。
(二)艺术特征1、重视表现主观世界——表现以本能为主导的复杂多变的内心;表现主观感受中丑恶、荒诞的世界。
2、重视艺术表现——使用象征、荒诞、意识流手法。
3、重视艺术形式的创新。
三、现代主义文学的主要流派与作家作品现代主义文学的主要流派有后期象征主义文学、未来主义文学、表现主义文学、超现实主义文学、意识流文学、存在主义文学。
(一)后期象征主义文学? 象征主义是现代主义文学中形成最早、存在时间最长和影响最大的文学流派;? 象征主义19世纪末20世纪初越出法国,在欧美广泛流行,至20世纪20—40年代形成了具有国际性影响的后期象征主义流派。
后期象征主义文学的特征:用象征暗示、意象比喻、自由联想、通感等手法表现人复杂微妙的内心体验、主观感受;涉及重大的题材,富于思辨性、哲理性、宗教神秘性与现代意识。
后期象征主义文学的主要成就在诗歌领域:§艾略特是后期象征主义文学最杰出的代表作家(见第二节)§叶芝(1865-1939)是爱尔兰后期象征主义的代表作家;早期创作受唯美主义、浪漫主义影响,诗作富于幻想,有朦胧美丽的意象,代表作有《茵纳斯弗利岛》等;后期创作转向象征主义,推动后期象征主义贴近现实生活;名作有《在学童们中间》、《驶向拜占庭》等。
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思想特征1、表现人的异化、社会的危机(人与社会关、自然、人、自我关系的扭曲、颠倒)2、强烈的文化批判倾向艺术特征1、重视表现主观世界(以本能为主导的复杂多变的内心,主观感受中丑恶、荒诞的世界)、2、艺术表现(象征、荒诞、意识流手法)3、艺术形式的创新流派及代表作家作品后期象征主义文学表现主义文学未来主义超现实主义意识流小说存在主义文学时间、地点象征主义19世纪末20世纪初越出法国,在欧美广泛流行,至20世纪20~40年代形成了具有国际性影响的后期象征主义流派20世纪初发掘于德国绘画领域,1911年之后德国文坛兴起了表现主义文学运动,随后表现主义扩展到欧美其他国家、其他艺术领域;至20世纪20年代末,走向衰落1909年出现于意大利,继而波及全偶,涉及绘画、雕塑、诗歌、戏剧、音乐、电影、摄影等领域;1918年后走向衰落1924~1969年间流行,前身是达达主义,源于法国,而后流行于欧美各国、波及亚洲;涉及文学、绘画、雕刻、戏剧、电影等领域流行于20世纪20年代~40年代20世纪30年代末兴起于法国,二战后影响欧美,波及亚非诸国,50、60年代达到高潮,70年代逐渐出爱罗,80年代随萨特的去世而结束特征1、用象征暗示、意向比喻、自由联想、同感等手法表现人复杂微妙的内心体验、主观感受2、涉及重大的题材,富于思辨性、哲理性、宗教神秘性与现代意识1、反对再现,强调表现人的主观感受、事物的本质2、内容有抽象化、概括化的特点,是现代寓言3、艺术方法:象征、梦幻、变形1、否定传统文化(主张彻底抛弃文化、文艺遗产)2、歌颂机械文明、都市混乱(赞美速度美、力量)3、注重描述物质的音响、重量、气味4、主张打破旧有的形式规范(用自由不羁的1、强调表现超现实、超理性的梦幻世界、无意识世界2、主张用“无意识书写”、“梦幻记录法”创作3、废弃传统的艺术形式(自由联用语言、意象,追求离奇神秘的艺术效果)1、创作视点由“外”转向“内”(作家退出小说,让小说中的人物直接展示自己的意识流程)2、艺术手法:内心独白、自由联想、蒙太奇、象征暗示3、打破传统线形结构,采用“心理时间”1、鲜明的哲理性和寓意思辨性2、独特的真实性原则3、特定的境遇与自由选择1语句随心所欲地进行艺术创造)建筑时空倒置穿插的立体交叉结构代表作家及作品诗歌:艾略特《荒原》《普鲁弗洛克的情歌》叶芝《在学童们中间》《驶向拜占庭》瓦雷里《海滨墓园》里尔克《杜伊诺哀歌》《给奥尔弗斯的十四行诗》庞德《地铁车站》小说、戏剧:卡夫卡《美国》《审判》《城堡》(孤独三部曲)《变形记》斯特林堡《鬼魂奏鸣曲》《走向大马士革》奥尼尔《琼斯皇》《毛猿》恰佩克《万能机器人》马里内蒂《未来主义的创立和宣言》(标志着未来主义的诞生)《他们来了》《的黎波里之战》《未来主义者玛法尔卡》阿波利奈尔《醇酒集》《图画诗》(创立立体未来主义)诗歌、小说:布勒东《娜佳》(第一部超现实主义小说)《磁场》阿拉贡《巴黎的农民》《共产党人》《欢乐之火》艾吕雅(爱情诗著称)普鲁斯特《追忆逝水年华》伍尔夫《墙上的斑点》、《达罗卫夫人》、《到灯塔去》《海浪》乔伊斯《尤利西斯》福克纳《喧哗与骚动》萨特《紧闭》《厌恶》(《恶心》)《墙》《自由之路》《苍蝇》《死无葬身之地》《肮脏的手》波伏瓦加缪《西绪福斯神话》《局外人》《鼠疫》戏剧:梅特林克《青鸟》2。
现代主义文学流派的兴起与影响什么是现代主义文学?现代主义文学是20世纪初兴起的一种文学流派,它突破了传统文学形式和规范,以新颖、复杂和个性化的方式表达人类经验。
现代主义作家通常关注个体的内心感受,对时间、空间和传统结构进行颠覆,并采用意识流、实验性写作和非线性叙事等手法来挑战读者的传统观念。
现代主义文学流派的兴起1.象征主义:象征主义在19世纪末兴起于法国,强调通过符号、隐喻和象征来表达感知和思考。
著名作家如保罗·瓦莱里、斯特凡·马拉梅等都是象征主义运动的重要代表。
2.意识流小说:意识流小说是20世纪初期出现在英国的一种写作风格,通过模拟人类意识流的运转来展示人物内心情感与思想变化。
杰姆斯·乔伊斯的《尤利西斯》便是最著名的意识流小说之一。
3.超现实主义:超现实主义兴起于20世纪20年代的欧洲,它试图通过探索潜意识和非理性来揭示现实的本质。
安德烈·布勒顿、卡尔·尼古拉、勒内·马格里特等是超现实主义运动中的重要人物。
现代主义文学流派的影响1.对限制传统文学形式的挑战:现代主义作家对传统文学形式进行了颠覆和创新,打破了线性故事结构,使得读者能够体验到更加多元化和复杂化的叙事方式。
这种挑战激发了后继写作风格的发展。
2.展示内心世界与个体经验:现代主义作家注重表达个体内心感受,通过意识流、隐喻和象征等手法展示人类情感和思想,使得文学更具深度与抽象性。
这样的表达方式也为后来许多文学流派提供了灵感。
3.文学与其他艺术领域的交叉影响:现代主义注重跨学科和多媒体的表达,与绘画、音乐和戏剧等艺术领域进行了广泛的交流与合作。
例如,超现实主义影响了视觉艺术家,而爵士乐对美国现代主义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4.对社会和政治问题的关注:现代主义文学也表达了对当时社会和政治问题的关注。
作者通过揭示社会动荡、战争、阶级冲突等问题来反映当时的现实状况,并试图呼吁改革与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