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品急性中毒的现场抢救
- 格式:docx
- 大小:6.19 KB
- 文档页数:2
常见中毒的急救(N1)引言概述:中毒是指人体吸入、摄入或接触有毒物质后引起的生理或生化反应。
常见中毒的急救是非常重要的,及时有效的急救措施可以挽救中毒者的生命。
本文将介绍常见中毒的急救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在紧急情况下正确应对。
一、化学品中毒的急救1.1 确认中毒物质:首先要尽快确认中毒者接触的化学品是什么,以便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1.2 紧急处理:立即将中毒者从中毒源处转移,避免继续接触有毒物质。
如有呼吸困难或意识丧失,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肺复苏。
1.3 就医救治:及时送中毒者到医院进行进一步救治,告知医生中毒的情况,以便医生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二、食物中毒的急救2.1 呕吐处理:如果中毒者尚有意识,可以让其喝些盐水或温开水催吐,将体内毒素排出。
2.2 补充水分:中毒后会导致脱水,应及时给中毒者补充足够的水分,以帮助排出体内毒素。
2.3 就医治疗:对于严重中毒者,应立即送医院就诊,接受专业医生的治疗。
三、药物中毒的急救3.1 呼吸道通畅:如果中毒者呼吸困难,应保持呼吸道通畅,可以采取人工呼吸的方式帮助呼吸。
3.2 控制症状:根据中毒者的症状,可以给予相应的药物进行控制,如抗生素、解热药等。
3.3 就医治疗:药物中毒往往需要专业医生进行处理,应及时送医院就诊,接受相应的治疗。
四、动植物中毒的急救4.1 紧急处理:如果中毒者被毒蛇、毒虫咬伤,应立即将伤口处清洁,避免毒素扩散。
4.2 局部处理:对于植物中毒,应立即用清水冲洗患处,避免毒素继续渗入皮肤。
4.3 就医治疗:动植物中毒后,应尽快送医院就诊,接受专业医生的治疗,以免症状加重。
五、化学气体中毒的急救5.1 通风处理:中毒者应尽快转移到通风处,呼吸新鲜空气,避免继续吸入有毒气体。
5.2 氧气治疗:对于严重中毒者,可以给予氧气治疗,帮助中毒者恢复呼吸功能。
5.3 就医救治:化学气体中毒后,应立即送医院就诊,接受专业医生的治疗,以减轻中毒对身体的影响。
急性中毒的现场急救措施
急性中毒是一种严重的情况,如果不及时采取应急措施,可能会危及生命。
本文旨在介绍急性中毒的现场急救措施。
第一步:保障自身安全
在救援时,要确保自身安全。
如果可能,应先了解事态的发生情况,如果中毒物质有危险性,应佩戴防护装备,如口罩、防毒面具、手套等。
第二步:确认中毒状况
在进行救援时,首先要确认中毒状况。
如果可能,应向中毒者及其周围的人们询问中毒的症状、时间等细节信息。
第三步:对中毒者进行生命支持
如果中毒者已经昏迷或者呼吸困难,应立即进行生命支持。
首先应检查患者的呼吸及脉搏情况,如果呼吸和 / 或心跳停止,则需要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第四步:对中毒物质进行处置
如果知道中毒物质的性质,应立即对中毒物质进行处置。
比如如果中毒物质是化学物质,则应立即将其稀释,并迅速清除现场,最好使用专业的化学品清除工具及设备。
第五步:送往医院救治
在救援过程中,应尽快将中毒者送往医院进行救治。
在送往医院的过程中,要注意患者的呼吸和脉搏情况,并随时调整患者的体位,以便更好地进行救治。
总结
急性中毒是一种严重的情况,采取适当的现场救援措施可以减轻中毒对身体的危害,保护生命安全。
在进行急救时,要注意自身安全,确认中毒状况,进行生命支持,处置中毒物质,并及时送往医院进行救治。
大家在平时生活中,一定要注意危险物品的使用和储存,防范中毒事故的发生。
急性中毒现场急救原则
1迅速脱离现场:急性中毒发生后,应迅速将受毒害人员移离现场至上风向的安全地带,以免毒物继续侵入。
医务人员根据病情迅速进行分类,以保证对重症病人的全力抢救;同时对一般病员加强观察,予以必要的检查和处理,特别要注意毒物对机体的潜在危害,以免贻误治疗。
救护人员在现场急救中,要有自我保护意识,如佩带防毒面具、化学防护服等,同时有人监护,以便掌握情况,及时紧急处理。
2防止毒物继续吸收:当皮肤被酸、碱灼伤或被易于经皮肤吸收的化学品污染后,应当脱去污染的衣服、鞋袜、手套,用大量清水彻底清洗,特别要注意清洗受污染的毛发,冲洗时间不少于15min。
忌用热水冲洗。
在急救现场不强调使用中和剂,以免贻误治疗。
对眼化学灼伤患者,及时、充分地冲洗是减少组织损伤最重要的急救方法,可就近用自来水冲洗,时间一般为10~ 15mi n。
吸入中毒者,应立即送到空气清新处,安静休息,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吸氧。
3心、肺、脑复苏:患者被救出事故现场后,如呼吸、心跳停止,应立即进行心、肺、脑复苏。
4对意识丧失患者,注意瞳孔、呼吸、脉搏及血压变化,及时除去口腔中的异物。
5特别解毒剂的应用:对某些有特效解毒方法的中毒,解毒治疗开始越早越好。
在现场急救中,医务人员要尽快查清毒源,明确诊断,以利针对性治疗。
在病因一时不能明确的情况下,应根据临床表现,边抢救边查找原因, 以免丧失抢救时机,其治疗要点是维持心、肺、脑功能,保护重要脏器以及对症支持疗法。
经现场抢救后,在医护人员的密切监护下,根据病情迅速而安全地转送至附近医院或有关医院进一步抢救与处理。
警示标识在不同场所使用指南一览。
附件12。
6.9危险化学品中毒窒息现场处置方案目录1 事故特征1581.1 危险性分析1581。
2 事故发生的区域、地点或装置1591。
3 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征兆1602 应急组织和职责1602。
1 应急组织机构1602.2 工作职责1602.2。
1 应急小组成员职责1602。
2.2 应急小组组长职责1613 应急处置1623。
1 事故应急处置程序1623.2 现场应急处置措施1623。
2.1 中毒处置措施1623.2.2 窒息处置措施1633。
3 报告事项1663。
3.1 报警电话及联系方式1663.3.2 报告内容1664 注意事项1661 事故特征1.1 危险性分析根据《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和《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化学有害因素》,对本厂区的危险化学品的毒性危害程度进行分级,生产使用的部分原辅材料主要是属中、轻度危害的毒害性危害物质。
LPG的主要成份为丙烷、丙烯、丁烷、丁烯等,主要具有轻度麻醉作用。
在通风不良的环境中燃烧时可产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使空气中氧含量降低,引起急性一氧化碳中毒,二氧化碳中毒和缺氧所致的症状。
大量吸入时可产生头昏、头痛、恶心、四肢无力、酒醉状态,可有发绀,意识障碍,重症者昏迷.吸入高浓度时可立即有窒息感,并迅速昏迷.急性中毒者血中碳氧血红蛋白浓度可增高,但与中毒的严重程度不一定相关.汽油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轻度中毒症状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步态不稳、共济失调。
高浓度吸入出现中毒性脑病。
极高浓度吸入引起意识突然丧失、反射性呼吸停止。
可伴有中毒性周围神经病及化学性肺炎.部分患者出现中毒性精神病.液体吸入呼吸道可引起吸入性肺炎。
溅入眼内可致角膜溃疡、穿孔,甚至失明.皮肤接触致急性接触性皮炎,甚至灼伤。
吞咽引起急性胃肠炎,重者出现类似急性吸入中毒症状,并可引起肝、肾损害。
慢性中毒:神经衰弱综合征、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周围神经病.严重中毒出现中毒性脑病,症状类似精神分裂症。
化学中毒的现场急救方法有毒化学品在使用、储存等过程中发生的急性中毒,多数是因为现场意外事故而引起,如设备损坏或泄漏致使大量毒物外溢等。
下面让店铺给大家介绍化学中毒的现场急救方法,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
化学中毒的现场急救方法1、急性中毒的现场抢救原则(1)救护者应做好个人防护。
急性中毒发生时毒物多由呼吸道和皮肤侵入体内,因此救护者在进入毒区抢救之前,要做好个人呼吸系统和皮肤的防护,穿戴好防毒面具、氧气呼吸器和防护服。
(2)尽快切断毒物来源。
救护人员进入事故现场后,除对中毒者进行抢救外,同时应采取果断措施(如关闭管道阀门、堵塞泄漏的设备等)切断毒源,防止毒物继续外逸。
对于已经扩散出来的有毒气体或蒸气应立即启动通风排毒设施或开启门、窗等,降低有毒物质在空气中的含量,为抢救工作创造有利条件。
(3)采取有效措施,尽快阻止毒物继续侵入人体。
(4)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采用特效药物解毒或对症治疗,维持中毒者主要脏器的功能。
在抢救病人时,要视具体情况灵活掌握。
(5)出现成批急性中毒病员时,应立即成立临时抢救指挥组织,以负责现场指挥。
(6)立即通知医院做好急救准备。
通知时应尽可能说清是什么毒物中毒、中毒人数、侵入途径和大致病情。
化学中毒的现场急救方法2、急性中毒的抢救措施(1)现场救护一般方法(a)首先将病人转移到安全地带,解开领扣,使其呼吸通畅,让病人呼吸新鲜空气;脱去污染衣服,并彻底清洗污染的皮肤和毛发,注意保暖。
(b)对于呼吸困难或呼吸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有条件时给予吸氧和注射兴奋呼吸中枢的药物。
(c)心脏骤停者应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摩术。
现场抢救成功的心肺复苏患者或重症患者,如昏迷、惊厥、休克、深度青紫等,应立即送医院治疗。
(2)不同类别中毒的救援(a)吸人刺激性气体中毒的救援。
应立即将患者转移离开中毒现场,给予2%一5%碳酸氢钠溶液雾化吸人、吸氧。
应预防感染,警惕肺水肿的发生;气管痉挛应酌情给解痉挛药物雾化吸入;有喉头痉挛及水肿时,重症者应及早实施气管切开术。
常见急性化学药品中毒的抢救应急预案
(一)发现中毒者,立即报告医生并组织抢救。
(二)根据中毒的不同途径采取不同的措施清除毒物。
1.吸入中毒者立即脱离中毒环境,移至空气清新处。
2.皮肤黏膜接触者应立即用清水或生理盐水进行冲洗。
3.口服中毒者,立即进行洗胃、反复清洗直至澄清为止,危重患者即应先进行抢救。
(三)根据接触者的毒物应用特效解毒药物。
1.有机磷中毒者应用复能剂和阿托品。
2.亚硝酸盐中毒者应用亚甲蓝。
3.急性乙醇中毒者应用纳洛酮。
4.氟乙酰胺中毒者应用乙酰胺。
5.氰化物中毒者应用亚硝酸钠一硫代硫酸钠等。
(四)对于病情危重者应立即采取相应抢救措施。
(五)对症支持治疗。
(六)密切观察患者中毒症状的改善,解毒药物的反应及患者的神志、面色,呼吸血压等情况的变化,并及时做好记录。
(七)积极做好中毒者的健康教育以及发生后的应急处理措施,防止中毒再发生。
急性中毒急救的措施急性中毒是指短时间内暴露于某种有害物质之后,引起急性病理反应。
如果不及时进行急救,可能会导致生命危险。
以下是急性中毒急救的措施。
一、保护现场在急性中毒发生时,首先要做的是保护现场,尽量防止有害物质的扩散和继续伤害其他人。
需要尽快打开窗户和通风口,让空气流通。
二、紧急处理1.病人逃离现场时,应立即脱离有害物质,找到新鲜空气。
如有呼吸困难,应卧位休息。
2.筛选毒物,尝试了解其成分和性质,从而为随后的治疗提供依据。
3.呼叫急救车或立即将病人送往医院。
三、切断毒源切断毒源是急救的一项必要措施。
如果中毒的原因是口服了毒物,需要立即让病人呕吐,并大量饮水或牛奶;如果中毒的原因是吸入毒物,则需将病人移至空气新鲜之处,让其深呼吸;如果中毒的原因是皮肤接触毒物,则需将病人衣物脱下,用大量凉水或生理盐水冲洗病人皮肤,减轻毒物侵害。
四、实施急救措施根据毒物的类型和病人的具体情况,实施相应的急救措施:1.对乙酰氨基酚过量中毒:立即给予口服活性炭,并转送医院治疗。
2.刺激性气体中毒:将病人立即转移至通风良好的地方,使其呼吸到新鲜空气。
3.烧碱或烧酸灼伤:立刻将病人受伤部位浸泡于大量流动的自来水中,至少冲洗20分钟。
4.苯、甲醛中毒:给予高浓度氧气供氧,并尽量减小病人的活动量。
五、医院治疗在急救过程中,应将病人送往医院接受进一步治疗。
一般治疗中包括:1.维持生命体征的稳定并恢复生命体征;2.补充元素,纠正酸碱平衡失调;3.对症处理,加速毒物分解和排出。
总之,这是一项紧急而重要的工作,关系到病人的生命安全。
经过科学的急救和治疗,多数中毒者可以康复。
但是在实际急救过程中,人们应该不断学习各种化学品的伤害性和应对措施,提高对危险的认识,做到尽可能地预防和避免化学中毒事件的发生。
有机磷农药中毒急救流程
有机磷农药中毒是一种常见的农药中毒,其主要症状包括头晕、头痛、嗜睡、瞳孔缩小、呼吸困难、抽搐等。
如果怀疑某人中毒,需要立即采取以下急救措施:
1. 立即将中毒者从中毒现场转移,确保自己的安全。
2. 拨打当地急救电话或联系医护人员,向其说明中毒者的症状和情况,并按照医护人员的指示进行急救。
3. 尽快将中毒者移至通风良好的地方,远离有机磷农药的源头,避免继续接触。
4. 将中毒者的衣物迅速脱掉,用大量的清水冲洗中毒部位,以减少农药的吸收。
注意不要将农药冲到其他部位。
5. 尽量保持中毒者的呼吸道通畅,并进行人工呼吸或心肺复苏术,如果中毒者呼吸停止或心脏骤停。
6. 如果中毒者失去意识,侧卧位是最佳的体位,以防止窒息或呕吐引起窒息。
7. 如果中毒者仍能意识清醒,可以给他服用碳吸附剂,如活性炭,以减少农药的吸收。
8. 不要给中毒者喂食或灌水,以免加重症状或引起呕吐。
最重要的是,尽快将中毒者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救治。
及时的急救可以减轻中毒者的伤害,并提高其生存率。
急性中毒救援预案1. 神经性急性中毒(1)一线救援措施- 迅速将患者远离中毒源,确保自身安全。
- 观察患者呼吸和意识情况。
- 如患者停止呼吸或无意识,立即实施心肺复苏术。
- 若患者有呼吸困难,放置在休息位,并确保通畅的呼吸道。
- 如患者呕吐,保持呼吸通畅,并清除口腔中的呕吐物。
(2)紧急就医措施- 紧急拨打急救电话,报告患者症状和所接触或摄入的中毒物质。
- 当等待急救人员到达时,将患者移动到通风良好的地方,并保持体温正常。
2. 化学性急性中毒(1)事故现场处理- 立即避免进入中毒区域。
- 关闭中毒源,并采取隔离措施,确保不再进一步暴露。
- 快速评估事故现场的风险情况,并根据评估结果决定下一步行动。
- 如患者身上有化学物质残留,立即将其移除,并用清水冲洗皮肤。
(2)救援措施- 如患者有意识,立即将其转移到通风良好的地方,并保持体温正常。
- 如患者呼吸困难,确保呼吸通畅,并为其佩戴呼吸器具。
- 清除患者身上的接触污染物,用大量清水冲洗皮肤和眼睛,避免用化学物质清洗。
- 如果患者服用了毒物,不要诱导呕吐,应立即就医。
(3)就医前准备- 要给就医的医疗机构提供详细的事故信息,并告知接触或摄入的化学物质。
- 最好携带有关物质的标签或包装,以便医生快速识别中毒物质。
- 如可能,与当地毒物信息中心联系,以获得更详细的指导。
3. 食物中毒(1)迅速采取措施- 立即停止食用可能导致中毒的食物。
- 如患者意识清醒,让其漱口,以帮助去除可能残留在口腔中的毒物。
- 如患者有恶心或呕吐,保持通畅的呼吸道,并清除口腔中的呕吐物。
(2)联络医疗机构- 紧急拨打急救电话,报告患者症状和可能食用的食物。
- 如果可能,收集食物样本,以便医生分析毒物成分。
(3)病情观察和护理- 观察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如呕吐、腹泻、头痛等。
- 在医生的指导下,给予适当的药物和液体补充治疗。
- 遵循医生的处方,并严格控制饮食,以帮助恢复。
4. 药物中毒(1)拨打急救电话- 紧急拨打急救电话,报告患者症状和可能摄入的药物。
化学品急性中毒的现场抢救
(1) 救护者现场准备。
急性中毒发生时,毒性危险化学品大多是由呼吸系统或皮肤进入体内。
因此,救护人员在救护之前应做好白身呼吸系统皮肤的防护。
如穿好防护衣,佩戴供氧式防毒面具或氧气呼吸器。
否则,不但中毒者不能获救,救护者也会中毒,使中毒事故扩大。
(2) 切断毒性危险化学品来源。
救护人员应迅速将中毒者移至空气新鲜、通风良好的地方。
在抢救抬运过程中,不能强拖硬拉以防造成外伤,使病情加重,应松开患者衣服、腰带并使其仰卧,以保持呼吸道通畅。
同时要注意保暖。
救护人员进入现场后,除对中毒者进行抢救外,还应认真查看,并采取有力措施,如关闭泄漏管道阀门、堵塞设备泄漏处、停止输送物料等以切断毒性危险化学品来源。
对于已经泄露出来的有毒气体或蒸气,应迅速启动通风排毒设施或打开门窗,或者进行
中和处理,降低毒性危险化学品在空气中的浓度,为抢救工作创造有利条件。
(3) 迅速脱去被毒性危险化学品污染的衣服、鞋袜、手套等,并用大量清水或解毒液彻底清洗被毒性危险化学品污染的皮肤。
要注意防止清洗剂促进毒性危险化学品的吸收,以及清洗剂本身所致的呼吸中毒。
对于黏稠性毒性危险化学品,可以用大量肥皂水冲洗 (敌白虫不能用碱
性液冲洗),尤其要注意皮肤褶皱、毛发和指甲内的污染,对于水溶性毒性危险化学品,应先用棉絮、干布擦掉毒性危险化学品,再用清水冲洗。
(4) 若毒性危险化学品经口引起急性中毒,对于非腐蚀性毒性危险化学品,应迅速用1/5000的高锭酸钾溶液或1%〜2%的碳酸氢钠溶液洗
胃,然后用硫酸镁溶液导泄。
对于腐蚀性毒性危险化学品,一般不宜洗胃,可用蛋清、牛奶或氢氧化铝凝胶灌服,以保护胃黏膜。
(5) 令中毒患者呼吸氧气。
若患者呼吸停止或心跳骤停,应立即施行复苏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