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中毒的现场急救(标准版)
- 格式:docx
- 大小:60.24 KB
- 文档页数:3
急性中毒的现场急救措施
急性中毒是一种严重的情况,如果不及时采取应急措施,可能会危及生命。
本文旨在介绍急性中毒的现场急救措施。
第一步:保障自身安全
在救援时,要确保自身安全。
如果可能,应先了解事态的发生情况,如果中毒物质有危险性,应佩戴防护装备,如口罩、防毒面具、手套等。
第二步:确认中毒状况
在进行救援时,首先要确认中毒状况。
如果可能,应向中毒者及其周围的人们询问中毒的症状、时间等细节信息。
第三步:对中毒者进行生命支持
如果中毒者已经昏迷或者呼吸困难,应立即进行生命支持。
首先应检查患者的呼吸及脉搏情况,如果呼吸和 / 或心跳停止,则需要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第四步:对中毒物质进行处置
如果知道中毒物质的性质,应立即对中毒物质进行处置。
比如如果中毒物质是化学物质,则应立即将其稀释,并迅速清除现场,最好使用专业的化学品清除工具及设备。
第五步:送往医院救治
在救援过程中,应尽快将中毒者送往医院进行救治。
在送往医院的过程中,要注意患者的呼吸和脉搏情况,并随时调整患者的体位,以便更好地进行救治。
总结
急性中毒是一种严重的情况,采取适当的现场救援措施可以减轻中毒对身体的危害,保护生命安全。
在进行急救时,要注意自身安全,确认中毒状况,进行生命支持,处置中毒物质,并及时送往医院进行救治。
大家在平时生活中,一定要注意危险物品的使用和储存,防范中毒事故的发生。
急性中毒现场处理措施及窒息救护急性中毒现场处理措施及窒息救护(1)切断毒源,包括关闭阀门,加盲板、停车、停止送气、堵塞“跑、冒、滴、漏”,使毒物不再继续侵入人体和扩散。
逸散的毒气应尽快采取抽毒或排毒,引风吹散或中和等办法处理。
如跑氯可用废氨水喷雾中和,使之生成氯化铵。
(2)搞清毒物种类、性质,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既要抢救别人,又要保护自己,莽撞地闯入中毒现场只能造成更大损伤。
(3)尽快使患者脱离中毒现场后,松开领扣、腰带,呼吸新鲜空气。
如果有毒物污染,迅速脱掉被污染的衣物,清水冲洗皮肤15分钟以上,或用温水、肥皂水清洗,同时注意保暖。
有条件的厂矿卫生所,应立即针对毒物性质给予解毒和驱毒剂,使进入人体内的毒物尽快排出。
(4)发生呼吸困难或停止时,进行人工呼吸(氰化物类剧毒中毒,禁止口对口人工呼吸)。
有条件的立即吸氧或加压给氧,针刺人中、百会、十宣等穴位,注射呼吸兴奋剂。
(5)心脏骤停者,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摩,心脏注射“三联针”。
(6)发生3人以上多人中毒事故,要注意分类:先重者后轻者,注意现场的抢救指挥,防止乱作一团。
对危重者尽快地转送医疗单位急救,在转运途中注意观察患者的呼吸、心跳、脉搏等变化,并重点而全面地向医生介绍中毒现场的情况,以便于医生准确无误地制定急救方案。
发生中毒窒息的救护方法(1)抢救人员进入危险区必须戴上防毒面具、自救器等防护用品,必要时也给中毒者戴上,迅速把中毒者转移到有新鲜风流的地方,静卧保暖。
(2)如果是一氧化碳中毒,中毒者还没有停止呼吸或呼吸虽已停止但心脏还在跳动,在清除中毒者口腔和鼻腔内的杂物使呼吸道保持畅通后,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若心脏跳动也停止了,应迅速进行心脏胸外挤压急救,同时进行人工呼吸。
(3)如果是硫化氢中毒,在进行人工呼吸之前,要用浸透食盐溶液的棉花或手帕盖住中毒者的口鼻。
(4)如果是因瓦斯或二氧化碳窒息,情况不太严重时,只要把窒息者转移到空气新鲜的场地稍作休息,就会苏醒,假如窒息时间比较长,就要进行人工呼吸抢救。
急性中毒的一般处理流程一、现场急救1.1 脱离中毒环境一旦发现有人急性中毒,首先得赶紧让中毒者离开中毒的那个地方。
就像着火了要赶紧跑出火海一样,中毒者在有毒的环境里多待一秒就多一分危险。
不管是吸入毒气了,还是接触了有毒的东西,得把人带到空气新鲜、安全的地方去。
比如说有人在一个刚喷了大量农药的封闭房间里中毒了,那就要尽快把他抬到室外通风好的地方。
1.2 清除毒物这时候就要争分夺秒地清除中毒者身上的毒物。
如果是皮肤接触中毒,就像沾了脏东西要赶紧擦掉一样,得尽快把皮肤上的毒物清洗掉。
可以用大量的清水冲洗,就像给伤口清创一样,彻彻底底地洗干净。
要是眼睛里进了毒物,那更得小心谨慎地冲洗,可不能马虎。
要是口服中毒,在意识清醒的情况下,可以想办法让中毒者把毒物吐出来,像用手指抠嗓子眼儿这种土办法有时候也能起点作用,但可不能太用力,以免伤到喉咙。
二、医院救治2.1 阻止毒物吸收到了医院,医生会根据毒物的种类来采取措施阻止毒物进一步吸收。
如果是吃进去的毒物,可能会给吃一些能吸附毒物的药物,就像活性炭一样,把毒物都吸附住,不让它在身体里到处乱跑。
这就好比给毒物设了个陷阱,让它有来无回。
2.2 促进毒物排出接下来就是要想办法把已经进入身体里的毒物排出去。
医生可能会用利尿的方法,让病人多排尿,就像给身体开了个排毒的小水渠,把毒物随着尿液一起排出体外。
有时候还会用血液透析这种高科技手段,就像给血液来个大扫除,把里面的毒物都清理干净。
这就好比是给身体来了个大翻新,把那些坏东西都赶走。
2.3 解毒治疗最重要的还是要解毒。
不同的毒物有不同的解毒药,就像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一样。
医生得像侦探一样,根据中毒者的症状、接触史等线索,找出是哪种毒物中毒,然后用对应的解毒药。
要是用错了解毒药,那可就是“牛头不对马嘴”,起不到作用。
三、后续观察与护理3.1 密切观察中毒者经过治疗后可不能就这么不管了,得密切观察。
就像照顾小婴儿一样,得时刻盯着。
编号:AQ-CS-02866( 安全常识)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发生人身中毒事故的急救处理Emergency treatment of personal poisoning accident发生人身中毒事故的急救处理备注:安全是指没有受到威胁、没有危险、危害、损失。
人类的整体与生存环境资源的和谐相处,互相不伤害,不存在危险、危害的隐患, 是免除了不可接受的损害风险的状态,安全是在人类生产过程中,将系统的运行状态对人类的生命、财产、环境可能产生的损害控制在人类能接受水平以下的状态。
发生急性中毒事故,应立即将中毒者及时送医院急救。
护送者要向院方提供引起中毒的原因、毒物名称等,如化学物不明,则需带该物料及呕吐物的样品,以供医院及时检测。
如不能立即到达医院时,可采取急性中毒的现场急救处理:1.吸入中毒者,应迅速脱离中毒现场,向上风向转移,至空气新鲜处。
松开患者衣领和裤带。
并注意保暖。
2.化学毒物沾染皮肤时,应迅速脱去污染的衣服、鞋袜等,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15~30min。
头面部受污染时,首先注意眼睛的冲洗。
3.口服中毒者,如为非腐蚀性物质,应立即用催吐方法,使毒物吐出。
现场可用自己的中指、食指刺激咽部、压舌根的方法催吐,也可由旁人用羽毛或筷子一端扎上棉花刺激咽部催吐。
催吐时尽量低头、身体向前弯曲,呕吐物不会呛人肺部。
误服强酸、强碱,催吐后反而使食道、咽喉再次受到严重损伤,可服牛奶、蛋清等。
另外,对失去知觉者,呕吐物会误吸入肺;误喝了石油类物品,易流入肺部引起肺炎。
有抽搐、呼吸困难,神态不清或吸气时有吼声者均不能催吐。
对中毒引起呼吸、心跳停者,应进行心肺复苏术,主要的方法有口对口人工呼吸和心脏胸外挤压术。
参加救护者,必须做好个人防护,进入中毒现场必须戴防毒面具或供氧式防毒面具。
化学中毒的现场急救方法有毒化学品在使用、储存等过程中发生的急性中毒,多数是因为现场意外事故而引起,如设备损坏或泄漏致使大量毒物外溢等。
下面让店铺给大家介绍化学中毒的现场急救方法,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
化学中毒的现场急救方法1、急性中毒的现场抢救原则(1)救护者应做好个人防护。
急性中毒发生时毒物多由呼吸道和皮肤侵入体内,因此救护者在进入毒区抢救之前,要做好个人呼吸系统和皮肤的防护,穿戴好防毒面具、氧气呼吸器和防护服。
(2)尽快切断毒物来源。
救护人员进入事故现场后,除对中毒者进行抢救外,同时应采取果断措施(如关闭管道阀门、堵塞泄漏的设备等)切断毒源,防止毒物继续外逸。
对于已经扩散出来的有毒气体或蒸气应立即启动通风排毒设施或开启门、窗等,降低有毒物质在空气中的含量,为抢救工作创造有利条件。
(3)采取有效措施,尽快阻止毒物继续侵入人体。
(4)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采用特效药物解毒或对症治疗,维持中毒者主要脏器的功能。
在抢救病人时,要视具体情况灵活掌握。
(5)出现成批急性中毒病员时,应立即成立临时抢救指挥组织,以负责现场指挥。
(6)立即通知医院做好急救准备。
通知时应尽可能说清是什么毒物中毒、中毒人数、侵入途径和大致病情。
化学中毒的现场急救方法2、急性中毒的抢救措施(1)现场救护一般方法(a)首先将病人转移到安全地带,解开领扣,使其呼吸通畅,让病人呼吸新鲜空气;脱去污染衣服,并彻底清洗污染的皮肤和毛发,注意保暖。
(b)对于呼吸困难或呼吸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有条件时给予吸氧和注射兴奋呼吸中枢的药物。
(c)心脏骤停者应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摩术。
现场抢救成功的心肺复苏患者或重症患者,如昏迷、惊厥、休克、深度青紫等,应立即送医院治疗。
(2)不同类别中毒的救援(a)吸人刺激性气体中毒的救援。
应立即将患者转移离开中毒现场,给予2%一5%碳酸氢钠溶液雾化吸人、吸氧。
应预防感染,警惕肺水肿的发生;气管痉挛应酌情给解痉挛药物雾化吸入;有喉头痉挛及水肿时,重症者应及早实施气管切开术。
急性中毒的急救措施引言:急性中毒是指人体短时间内接触或吸入有毒物质后引起的中毒症状。
在遇到急性中毒的情况时,正确的急救措施能够有效地挽救生命并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本文将介绍急性中毒的急救措施,帮助人们在紧急情况下正确应对。
一、保护自己和中毒者1.1 保护自己:在接触到中毒物质后,首先要确保自己的安全。
如果中毒物质有刺激性气味或有毒气体释放,应立即迅速撤离到通风良好的地方,远离危险区域。
1.2 阻止中毒源:如果中毒是由于摄入有毒物质引起的,应立即停止中毒源的摄入。
例如,如果中毒是由于误食有毒植物引起的,应立即停止进食,并将口腔内的残留物清除干净。
1.3 保护中毒者:在保护自己的同时,也要确保中毒者的安全。
将中毒者从危险环境中转移出来,并确保其呼吸道通畅。
如有必要,应将中毒者放置在侧卧位,以防止呕吐物阻塞呼吸道。
二、紧急呼叫急救电话2.1 快速拨打急救电话:在发现中毒情况后,应立即拨打当地的急救电话,如120,以便专业医护人员尽快到达现场提供急救。
2.2 提供准确信息:在与急救人员通话时,应提供准确的中毒物质信息以及中毒者的症状和情况。
这有助于急救人员做出正确的判断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2.3 跟随急救指示:急救人员通常会在电话中提供一些紧急处理的指导。
在等待急救人员到达的过程中,应根据指导进行相应的急救操作,以减轻中毒者的症状。
三、提供基本生命支持3.1 检查呼吸和心跳:在中毒者意识清醒的情况下,应检查其呼吸和心跳。
如果呼吸或心跳停止,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
3.2 维持呼吸道通畅:如果中毒者意识不清或出现呼吸困难,应采取措施维持呼吸道通畅。
可以将中毒者头部稍微仰起,清除口腔内的异物,但不要强行张开中毒者的下颌。
3.3 监测生命体征:在急救过程中,应密切监测中毒者的生命体征,如呼吸、心率和血压等。
这有助于及时发现并处理任何不正常的情况。
四、不要诱导呕吐4.1 不要诱导呕吐:在面对中毒情况时,一般不建议诱导中毒者呕吐。
急性中毒救援预案1. 神经性急性中毒(1)一线救援措施- 迅速将患者远离中毒源,确保自身安全。
- 观察患者呼吸和意识情况。
- 如患者停止呼吸或无意识,立即实施心肺复苏术。
- 若患者有呼吸困难,放置在休息位,并确保通畅的呼吸道。
- 如患者呕吐,保持呼吸通畅,并清除口腔中的呕吐物。
(2)紧急就医措施- 紧急拨打急救电话,报告患者症状和所接触或摄入的中毒物质。
- 当等待急救人员到达时,将患者移动到通风良好的地方,并保持体温正常。
2. 化学性急性中毒(1)事故现场处理- 立即避免进入中毒区域。
- 关闭中毒源,并采取隔离措施,确保不再进一步暴露。
- 快速评估事故现场的风险情况,并根据评估结果决定下一步行动。
- 如患者身上有化学物质残留,立即将其移除,并用清水冲洗皮肤。
(2)救援措施- 如患者有意识,立即将其转移到通风良好的地方,并保持体温正常。
- 如患者呼吸困难,确保呼吸通畅,并为其佩戴呼吸器具。
- 清除患者身上的接触污染物,用大量清水冲洗皮肤和眼睛,避免用化学物质清洗。
- 如果患者服用了毒物,不要诱导呕吐,应立即就医。
(3)就医前准备- 要给就医的医疗机构提供详细的事故信息,并告知接触或摄入的化学物质。
- 最好携带有关物质的标签或包装,以便医生快速识别中毒物质。
- 如可能,与当地毒物信息中心联系,以获得更详细的指导。
3. 食物中毒(1)迅速采取措施- 立即停止食用可能导致中毒的食物。
- 如患者意识清醒,让其漱口,以帮助去除可能残留在口腔中的毒物。
- 如患者有恶心或呕吐,保持通畅的呼吸道,并清除口腔中的呕吐物。
(2)联络医疗机构- 紧急拨打急救电话,报告患者症状和可能食用的食物。
- 如果可能,收集食物样本,以便医生分析毒物成分。
(3)病情观察和护理- 观察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如呕吐、腹泻、头痛等。
- 在医生的指导下,给予适当的药物和液体补充治疗。
- 遵循医生的处方,并严格控制饮食,以帮助恢复。
4. 药物中毒(1)拨打急救电话- 紧急拨打急救电话,报告患者症状和可能摄入的药物。
急性中毒事件应急处置急性中毒事件是指短时间内接触、摄入、吸入或注射到有毒有害物质后,产生明显症状的事件。
有毒有害物质可能是化学物质、生物毒素、放射性物质等。
急性中毒事件的危害非常高,需采取快速、有效的应急处置措施。
本文将介绍应急处置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应急处置步骤1. 预防措施急性中毒事件发生时,应尽量做到有预判、有预防,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对相关人员应该进行教育和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同时,做好急救和应急处置的预案,保证能够快速、有效地处理事故。
2. 紧急处理急性中毒事件发生后,应立刻对现场进行组织救援。
首先要确保自身安全,采取适当措施防止毒素侵入身体。
紧急处理措施包括:•停止毒素的进一步接触当发现中毒现场时,应立即停止毒素的进一步接触。
切断电源、关闭阀门、打开窗户、逃离毒气环境等措施都可以有效地防止毒素继续扩散。
•救助中毒者对于已经中毒的人员,要立即进行急救处理。
应先将中毒者迅速搬离现场,并对中毒者进行必要的救治,尤其是对于呼吸道受到影响的,应及时采取呼吸保护措施,并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
•清除污染区域对于中毒事故现场的污染区域,应立即进行清理工作。
应该注意避免接触毒素,采取防护措施进行清理。
同时,应按照环保和安全要求进行处理。
3. 确认和评估在紧急处理之后,应进行场地确认和评估工作。
在场地确认的工作中,要寻找到毒素存在的地方,并判断其来源和污染区域的范围。
在评估工作中,要评估中毒者的健康状况,并对污染区域进行风险评估和处理。
4. 处理和监测对于发现的中毒物质,应采取适当的处置措施。
环保、化学或其他专业机构可以提供有关的处理建议。
同时,还需要对现场进行监测,以确定污染的受控范围。
如果污染已超出控制范围,则应该立即报告当地环保主管部门。
5. 再次评估在处理和监测工作完成后,需要再次进行评估。
主要目的是确认是否已经控制住了污染的范围,同时还要确定所采取措施的有效性。
如果问题得到了解决,应关闭救援工作,并尽快修复事故现场。
中毒伤员现场急救措施中毒是指人体吸入、摄入、接触有毒物质后产生的不良生理反应,其中毒剂可以是化学物质、药物、生物毒素等。
当人体中毒后,急救措施至关重要,这篇文档将为大家介绍中毒伤员现场急救的基本措施。
一、中毒症状急性中毒症状包括呕吐、腹泻、头痛、嗜睡、昏迷、呼吸困难、心悸等,症状可能随着中毒剂的不同而不同。
如果怀疑有人中毒,应注意以下几种情况:1.观察中毒者的呼吸、心跳、脉搏、瞳孔。
2.对中毒者进行初步的体征和症状的评估。
3.尽可能了解中毒者的中毒原因、中毒剂的名称和数量、吸入或摄入的时间以及任何其他可能重要的信息。
二、现场急救措施如果中毒发生在工作场所或家庭,那么在救护人员到达之前,我们应该考虑以下的应急措施:1.保证人员安全在进行急救之前,需要注意自己的安全。
了解中毒源的危险性,佩戴个人防护设备如手套、口罩、安全镜等。
如果中毒源仍然存在,请迅速疏散周围人员,并封锁现场。
2.开窗通风如果中毒源是气体或蒸气,应立刻打开并维持通风。
开窗透风有助于散发有毒气体,减少中毒风险。
3.给予清洁水如果中毒源是皮肤接触的化学药品,应立即用清洁水冲洗皮肤,并且可以脱掉被污染的衣物。
对于眼睛中毒,应用清水清洗眼睛,每次冲洗至少15分钟。
4.人工呼吸和心肺复苏如果中毒的人昏迷、呼吸微弱或停止,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肺复苏,直到救护人员到达。
5.不要让中毒者进食、饮水如果中毒剂是药品,应立即控制药物吸收,不要让中毒者进食、饮水或喝咖啡,以免加剧中毒症状。
6.紧急呼救当中毒者出现急性中毒症状时,应立即拨打紧急电话112寻求救援。
告诉救援人员中毒的类型、症状和地点等相关信息。
三、急救后的护理中毒后的护理应根据中毒的原因和程度而定。
一般需要保持患者安静,避免过度活动,保持良好的通风和温度,观察患者的呼吸、心跳和脉搏等生命迹象,同时给予支持性护理。
总而言之,中毒是一件非常严重的事件,需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有时候就是关乎生死的一瞬间。
急性中毒的急救措施引言概述:急性中毒是指人体短期内接触或者摄入有毒物质后引起的严重中毒症状。
及时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对于拯救中毒者的生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急救的角度,探讨急性中毒的急救措施。
正文内容:1. 了解中毒物质1.1 确定中毒物质的种类和毒性1.2 了解中毒物质的途径和吸入量2. 保护自身安全2.1 避免直接接触中毒物质2.2 佩戴适当的防护装备2.3 将中毒者移至通风良好的地方3. 拨打急救电话3.1 尽快拨打当地急救电话3.2 提供准确的中毒信息4. 评估中毒者的状况4.1 观察中毒者的呼吸和意识状态4.2 检查中毒者的体征和症状4.3 评估中毒者的生命体征5. 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5.1 如果中毒者意识清晰,要求中毒者漱口或者洗胃5.2 如果中毒物质为有机溶剂,迅速将中毒者转移到空气清新的地方5.3 如果中毒者浮现呼吸难点或者心跳住手,即将进行心肺复苏5.4 如果中毒物质为酸碱等腐蚀性物质,用大量清水冲洗中毒部位5.5 根据中毒物质的特点,采取相应的解毒措施总结:综上所述,急性中毒的急救措施包括了解中毒物质、保护自身安全、拨打急救电话、评估中毒者的状况以及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在急救过程中,我们应该根据中毒物质的种类和毒性,采取正确的解毒措施。
同时,保护自身安全也是至关重要的,避免直接接触有毒物质。
拨打急救电话并提供准确的中毒信息能够匡助急救人员更好地做出判断和处理。
最后,我们应该根据中毒者的状况和中毒物质的特点,及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中毒造成的伤害。
急救措施的正确实施对于拯救中毒者的生命至关重要。
急性中毒的现场处理及抢救急性中毒的现场处理及抢救急性中毒的现场处理是抢救急性中毒者的首要步骤。
当有人中毒时,如及时、正确地进行现场处理,可使中毒者免于死亡或减轻其受害程度,争取时间,为进一步抢救治疗创造条件。
一、处理原则1.迅速切断毒源,使毒物不再扩散;2.尽快使中毒者脱离现场;3.抢救者必须做好个人防护;4.阻止毒物继续进入人体内;5.对症急救、及时送医院治疗。
二、一般处理方法1.切断毒源,使毒物不再继续扩散。
如关闭阀门、停止送气、停车、抢修漏气设备。
逸散在车间空气中的毒物尽快通风排毒,或用风机吹散稀释或中和处理。
进入毒物污染区抢修漏气设备人员必须佩戴合适的防毒面具(供氧式防毒面具)和防护衣服、手套、胶靴(防酸、碱)等。
2.尽快将中毒者撤离现场,抢救时禁止单人作业,以确保抢救人员的安全。
禁止无防护的人员进入中毒现场抢救,避免把一般中毒事故变成恶性中毒事故。
3.将中毒人员移至新鲜空气处,松开衣扣和腰带,清除口腔异物,维持呼吸道通畅,注意保暖。
中毒者的衣服被污染时要脱掉,皮肤有污染时,要及时用清水冲洗5~10分钟以上(用温水、肥皂水冲洗效果更好)。
酸、碱溅入眼内的更要长时间冲洗。
吸入口内或误服毒物的人员,应饮300~500毫升清水或1:5000高锰酸钾溶液,然后刺激咽部(舌根)催吐。
重复多次,直至洗净。
4.中毒者如呼吸或心跳停止,要就地进行人工呼吸或心脏胸外按压术(不要轻易放弃,要连续作两个小时以上),或边抢救、边转运至医院救治。
三、心肺复苏法1.心脏复苏术心脏停止跳动后的抢救方法,称为复苏术。
在现场抢救中可应用心前区捶击法和胸外心脏按压术。
(1)心前区捶击法抢救者以左手掌置中毒者心前区,右手握拳,在左手背上进行捶击,拳击力中等,一般可连续拳击3一5次。
然后观察心脏是否复跳。
必要时;此法要反复施行3~5次,如无效应立即放弃,改行胸外心脏按压术。
(2)胸外心脏按压术通过有节律地对心脏进行按压,用人工的方法代替心脏的自然收缩,从而达到维持循环的目的。
急性中毒现场急救原则急性中毒现场急救原则1迅速脱离现场:急性中毒发生后,应迅速将受毒害人员移离现场至上风向的安全地带,以免毒物继续侵入。
医务人员根据病情迅速进行分类,以保证对重症病人的全力抢救;同时对一般病员加强观察,予以必要的检查和处理,特别要注意毒物对机体的潜在危害,以免贻误治疗。
救护人员在现场急救中,要有自我保护意识,如佩带防毒面具、化学防护服等,同时有人监护,以便掌握情况,及时紧急处理。
2防止毒物继续吸收:当皮肤被酸、碱灼伤或被易于经皮肤吸收的化学品污染后,应当脱去污染的衣服、鞋袜、手套,用大量清水彻底清洗,特别要注意清洗受污染的毛发,冲洗时间不少于15min。
忌用热水冲洗。
在急救现场不强调使用中和剂,以免贻误治疗。
对眼化学灼伤患者,及时、充分地冲洗是减少组织损伤最重要的急救方法,可就近用自来水冲洗,时间一般为10~15min。
吸入中毒者,应立即送到空气清新处,安静休息,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吸氧。
3 心、肺、脑复苏:患者被救出事故现场后,如呼吸、心跳停止,应立即进行心、肺、脑复苏。
4对意识丧失患者,注意瞳孔、呼吸、脉搏及血压变化,及时除去口腔中的异物。
5特别解毒剂的应用:对某些有特效解毒方法的中毒,解毒治疗开始越早越好。
在现场急救中,医务人员要尽快查清毒源,明确诊断,以利针对性治疗。
在病因一时不能明确的情况下,应根据临床表现,边抢救边查找原因,以免丧失抢救时机,其治疗要点是维持心、肺、脑功能,保护重要脏器以及对症支持疗法。
经现场抢救后,在医护人员的密切监护下,根据病情迅速而安全地转送至附近医院或有关医院进一步抢救与处理。
警示标识在不同场所使用指南一览序号图形标识警示语句标识含义设置场所与要求说明1 注意防尘表示应注意粉尘危害存在粉尘危害的作业场所1.见《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第一类粉尘类2.图形标识和警示语句必须同时使用2 噪声有害表示应注意噪声引起的健康危害产生噪声的作业场所1.见《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第八类(一)导致噪声聋的危害因素;2.图形标识和警示语句必须同时使用3 1.当心中毒2.有害气体3.有毒有害4.接触可引起伤害和死亡5.接触可引起伤害表示应注意中毒危害可能引起急性中毒危险的作业场所和仓储场所1.见《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2.图形标识和警示语句必须同时使用3.警示语句视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而定4 戴护耳器表示必须戴护耳器噪声超过标准的作业场所1.见《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第八类(一)导致噪声聋的危害因素;2.图形标识和警示语句必须同时使用5 戴防尘口罩表示必须戴防尘口罩粉尘作业场所1.见《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第一类粉尘类2.图形标识和警示语句必须同时使用6 注意通风表示应设置通风设施存在有毒物品和粉尘的作业场所1.见《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2.图形标识和警示语句必须同时使用7当心有毒气体表示应注意有毒气体引起的急性中毒危害1.使用有毒物品并有可能引起有毒气体急性中毒危害的作业场所;2.存放有毒物品并有可能产生有害气体的仓储场所1.见《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第三类化学物质类(有毒气体);2.图形标识和警示语句必须同时使用8急救站提示可以进行紧急医学救助的地方用人单位设立的紧急医学救助场所图形标识和警示语句必须同时使用注:“图形标识”仅为图例,可与卫生行政监督部门联系直接购买使用。
中毒的急救原则急性中毒(acute intoxication)是指毒物短时间内经皮肤、粘膜、呼吸道、消化道等途径进入人体,使机体受损并发生器官功能障碍。
急性中毒起病急骤,症状严重,病情变化迅速,不及时治疗常危及生命,必须尽快作出诊断与急救处理。
下面就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中毒的急救原则相关资料,供大家参考。
中毒的急救原则1、立即中止毒物接触2、清除进入体内已被或尚未被吸收的毒物3、促进已吸收的毒物排出体外4、使用特效解毒药5、对症支持治疗中毒的临床表现1、皮肤粘膜:灼伤(强酸、强碱)、发绀(亚硝酸盐)、黄疸(鱼胆)2、眼:瞳孔散大(阿托品)、瞳孔缩小(吗啡)、视神经炎(见于甲醇中毒)3、神经系统:昏迷、谵妄(见于阿托品中毒)、肌纤维颤动(见于有机磷)、惊厥(见于有机氯、异烟肼)、瘫痪(见于三氧化二砷)、精神失常(见于一氧化碳、阿托品)4、呼吸系统:呼吸气味:酒味、苦杏仁(氰化物)、蒜味等呼吸加快:水杨酸类、甲醇呼吸减慢:催眠药、吗啡肺水肿:磷化锌、有机磷等5、循环系统:心律失常:如洋地黄,茶碱类。
心跳骤停:如洋地黄,茶碱类是直接作用于心肌;窒息性毒物导致缺氧;钡盐、棉酚导致低钾。
6、泌尿系统:急性肾衰7、血液系统:溶血性贫血:砷化氢白细胞减少和再障:氯霉素、抗肿瘤药出血:阿司匹林、氯霉素血液凝固:敌鼠、蛇毒8、严重并发症出现致死性的心力衰竭和休克可并发严重心律失常、肺水肿、呼吸肌麻痹以及呼吸衰竭。
肾脏损害,出现血尿、蛋白尿、急性肾功能衰竭、高血压、氮质血症等。
神经系统出现抽搐、瘫痪、昏迷、中枢性呼吸衰竭。
引起贫血、溶血,诱发DIC、广泛出血。
在度过急性中毒急性期后部分患者可遗留后遗症,如腐蚀性毒物中毒引起的消化道变形和狭窄,影响正常饮食;脑部中毒损害或严重缺氧后发生精神运动功能障碍等。
中毒的诊断标准1、毒物接触史:对应患者不明原因的急性症状表现,医生应该警惕患者可能是中毒,需要仔细盘问病史,不可放过任何蛛丝马迹,及时诊断患者中毒,为患者及时治疗赢得时间。
急性中毒急救流程急性中毒是指人体短时间内接触或摄入有毒物质后引起的中毒反应。
及时而正确的急救措施对于挽救患者的生命至关重要。
以下是急性中毒急救流程的标准格式文本:一、现场评估和保护1. 确保自身安全:在进行急救前,确保自己不会受到有毒物质的威胁,如戴上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
2. 评估现场安全:评估现场是否存在危险物质,如气体、火源等,并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患者和急救人员的安全。
3. 保护患者:将患者转移到安全区域,远离毒物源。
如果患者身上有残余的毒物,应立即将其衣物脱掉,用清水冲洗皮肤。
二、紧急求助和通知1. 拨打急救电话:立即拨打当地急救电话,告知接线员中毒事件的发生,提供详细的现场信息,如患者症状、可能接触的毒物等。
2. 通知家属或监护人:如果可能,通知患者的家属或监护人,并告知他们前往医院的相关信息。
三、初步处理和急救措施1. 呼吸道管理:确保患者呼吸道通畅,如有需要,进行人工呼吸或使用呼吸机。
2. 意识评估:评估患者的意识状态,如昏迷或神智不清,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如保持呼吸道通畅、侧卧位等。
3. 毒物识别:尽量获取关于中毒物质的信息,如名称、浓度、摄入途径等,以便医护人员进行相应的处理。
4. 毒物处理:根据中毒物质的性质,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例如,如果是皮肤接触毒物,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如果是摄入毒物,不要催吐,以免加重中毒。
5. 医疗支持:在等待急救人员到达的过程中,根据患者的症状和需要,提供相应的医疗支持,如止血、保持体温等。
四、急救人员到达和转运1. 急救人员到达:急救人员到达后,向其提供详细的中毒情况,如患者症状、接触的毒物等,以便他们做出正确的处理决策。
2. 转运准备:根据患者的症状和需要,急救人员会决定是否需要将患者转运至医院。
在转运前,应将患者的身体状况稳定,并做好相应的护理。
3. 转运方式: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现场条件,选择合适的转运方式,如救护车、直升机等,并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Safety issues are often overlooked and replaced by fluke, so you need to learn safety knowledge frequently to remind yourself of safety.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急性中毒的现场急救(标准版)
急性中毒的现场急救(标准版)导语:不安全事件带来的危害,人人都懂,但在日常生活或者工作中却往往被忽视,被麻痹,侥幸心理代替,往往要等到确实发生了事故,造成了损失,才会回过头来警醒,所以需要经常学习安全知识来提醒自己注意安全。
将中毒者安全脱离中毒环境至上风向或空气新鲜的场所,必须做好自救和互救的应急措施,救援者必须佩带个人防护器材进入中毒环境抢救出中毒者,并迅速堵住毒源及洗消毒物,阻断毒物散发及继续侵入人体。
在自救互救中可采取简易有效的防止毒物进入呼吸道及消化道的方法,如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塑料马夹袋套住头面部等。
(一)做好对中毒者保心、保肺、保脑、保眼的现场急救,如心肺复苏术、口对口人工呼吸术(救护者应注意避免吸入患者呼出毒气),眼部污染毒物的清洗术等,对重症患者应注意其意识状态、瞳孔、呼吸、脉率及血压,若发现呼吸循环障碍时,应就地进行复苏急救,并应急使用中枢及呼吸兴奋剂等措施。
(二)污染的皮肤、毛发、衣着必须及时、彻底用流动清水冲洗(冬天宜用温水),冲洗时间不少于15分钟,防止毒物从皮肤吸收中毒或灼伤,切忌用油剂油膏涂敷创面。
(三)根据不同毒物的接触进行预防性治疗,如镇静、保持呼吸
道通畅、保暖、氧疗、解毒、排毒、抗过敏、抗渗出等针对性的对症处理,并应注意生命体征(呼吸、心率、体温、血压)的医学监护。
(四)中毒者病重需转送医院时,应随症采取相应措施,并佩戴好毒物周知卡。
治疗措施如吸氧、补液,使用中枢及呼吸兴奋剂、去泡沫剂、糖皮质激素等。
昏迷者应取下假牙,将舌引向前方,以保持呼吸道通畅。
在转送医院同时,应先电话通知医疗单位作接诊准备,以便到达医院后参考毒物周知卡,采取及时有效的抢救措施,防止病员频繁活动增加耗氧,使病情加重及误诊。
XX设计有限公司
Your Name Design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