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年级生物导学提纲(十一)汇总
- 格式:doc
- 大小:146.50 KB
- 文档页数:3
高一生物必修一复习提纲精华版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LINDA on December 15, 2012.高中生物必修一复习提纲(期末必记)第一章走进细胞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1.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生命活动是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上的.无细胞结构的病毒必需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生存.单细胞生物(如:草履虫),单个细胞即能完成整个的生物体全部生命活动.多细胞生物的个体,以人为例,起源于一个单细胞:受精卵,经过细胞的不断分裂与分化, 形成一个多细胞共同维系的生物个体.2. 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最大的生命系统是:生物圈。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与统一性一.细胞的多样性与统一性1. 细胞的统一性: 细胞膜,细胞质,细胞质中都有核糖体.主要遗传物质都是DNA.2.细胞的多样性: 大小,细胞核,细胞质中的细胞器,包含的生物类群等均不同.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两大类.这两类细胞分别构成了两大类生物: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常见的细菌有: 乳酸菌,大肠杆菌,根瘤菌,霍乱杆菌,炭疽杆菌.常见的蓝藻有: 颤藻,发菜,念珠藻,蓝球藻.常见的真菌有: 酵母菌.二:(略)细胞学说建立(德科学家:施旺,施莱登) 细胞学说说明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第二章: 组成细胞的分子. 第一节: 组成细胞的元素与化合物一: 元素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是: C H O N P S 基本元素是: C H O N 最基本元素: C组成细胞的元素常见的有20多种,根据含量的不同分为: 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大量元素: C H O N P S K Ca Mg 微量元素: Fe Mn Zn Cu B Mo生物与无机自然界的统一性与差异性. 元素种类基本相同,元素含量大不相同.占细胞鲜重最大的元素是: O 占细胞干重最大的元素: C二:组成细胞的化合物:无机化合物:水,无机盐细胞中含量最大的化合物或无机化合物: 水有机化合物:糖类,脂质,蛋白质,核酸. 细胞中含量最大的有机化合物或细胞中干重含量最大的化合物:蛋白质。
高一生物大纲知识点总结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也是高中阶段的必修科目之一。
作为高一生物学课程的开始,本文将对高一生物学的大纲知识点进行总结。
第一章:细胞1. 细胞的基本特征: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具有细胞膜、细胞质和遗传物质等特征。
2. 细胞的结构:细胞包括细胞膜、细胞器、细胞质和遗传物质。
3. 细胞的分类:根据细胞的有无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4. 细胞的生命活动:包括新陈代谢、生长、分裂和分化等过程。
第二章:遗传与进化1. 遗传的基本规律:包括孟德尔遗传规律、核酸遗传物质的发现和遗传信息传递等内容。
2. DNA的结构和功能:DNA具有双螺旋结构和遗传信息传递的功能。
3. 基因的表达与调控:包括转录、翻译和基因调控等内容。
4. 进化与自然选择:探讨物种的起源和进化,以及适者生存和自然选择的作用。
第三章:生物多样性与分类1. 生物多样性的概念:介绍生物多样性的含义和意义。
2. 生物分类学的基本原则:包括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遗传特征等分类方法。
3. 动物的分类:分类介绍动物的门、纲和目等分类单位。
4. 植物的分类:分类介绍植物的门、纲和目等分类单位。
5. 微生物的分类:分类介绍细菌、真菌和病毒等微生物的分类方法。
第四章:植物形态结构与生活活动1. 植物器官的结构和功能:介绍根、茎、叶等植物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2. 植物的生长与发育:包括植物的种子发芽、茎的生长和叶的光合作用等过程。
3. 植物的繁殖:介绍植物的有性和无性繁殖过程。
4. 植物的适应与生存:探讨植物对环境的适应和生存策略。
第五章:动物形态结构与生活活动1. 动物的器官和组织:介绍动物的运动器官、呼吸器官和消化器官等结构和功能。
2. 动物的呼吸和循环:包括动物的呼吸过程、循环系统和血液的组成与功能。
3. 动物的神经系统和行为:介绍动物的神经系统、行为和动物的适应与生存等内容。
4. 动物的繁殖与发育:包括动物的有性和无性繁殖过程、胚胎发育和生殖行为等内容。
高一年级生物必修2导学提纲(十一)第五章生物的进化第一节生物进化理论的发展执笔人:侍东升审核人:葛育余校对人:蒋一学习目标1.说出几种重要的进化理论;2.说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3.进行基因频率的计算,用数学方法来讨论自然选择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化。
学习重点、难点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2.基因频率的概念及计算方法;学习过程:2课时【课前导学】[读与写]阅读课本第五章第一节的内容,边学边完成下列几个问题。
并在书上划出来。
一、现代达尔文主义1.对达尔文进化学说的评价(1)达尔文进化学说的三个观点。
①物种是的。
②和自然选择。
③适应是的结果。
适应的第一步是,第二步是通过。
(2)缺陷:不能科学地解释的本质以及对可遗传的变异如何起作用等问题。
2.现代达尔文主义(1)代表者:等。
(2)内容:①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②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③是物种形成和生物进化的机制。
(3)种群进化的实质:种群内的改变。
①种群:生活在同一地点的的全部个体。
种群是的基本单位,也是的基本单位。
②基因库:一个生物种群中所有。
③基因频率:群体中在该位点上可能出现的比例。
④基因型频率:指的个体在群体中所占的比例。
⑤影响基因频率的因素:、、、。
(4)生物进化的原材料:包括、和。
(5)生物进化的方向:自然选择可以保留对个体生存和繁衍后代有利的,使生物向着的方向发展。
(6)物种形成的重要条件①物种:分布在一定的,具有一定的和特征,而且在自然状态能够并能生殖出的一群生物个体。
②物种形成和生物进化的机制:、和。
③隔离a.地理隔离:是指地理上的障碍,是一种主要的隔离方式。
可以导致亚种的形成,如东北虎和华南虎。
b.:指不同种群的个体或交配后产生的后代,如马与驴杂交产生的骡不可育。
[做与练]1.下列各项中,属于一个种群的是( ) A.一个湖泊里的全部鱼类B.一片森林里的全部乔木C.一块农田中的全部杂草D.一个池塘里的全部鲫鱼2.自然选择是指( ) A.生物繁殖能力超越生存环境的承受能力B.生物的过度繁殖引起生存斗争C.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D.遗传使微小有利变异得到积累和加强3.下列关于基因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一个种群所含的全部基因叫做这个种群的基因库B.生物个体总是要死亡的,但基因库却因种群个体的繁殖而代代相传C.种群中每个个体含有种群基因库的全部基因D.基因突变可改变基因库的组成4.如果有两个小群体的动物,在形态结构上相近,它们必须具备下列哪一特征才能归为一个物种A.能相互交配繁殖并产生可育后代B.它们必须分布在同一地理区域内( )C.它们的食量要相同D.它们的毛色一定相同5.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 ) A.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B.产生了地理隔离C.形成了生殖隔离D.改变了基因频率[思考与记忆]一、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主要内容1、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标志: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1)种群:概念:在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称为种群。
高中生物必修一复习提纲(期末必记)第一章走进细胞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生命活动是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上的.●无细胞结构的病毒必需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生存.●单细胞生物(如:草履虫),单个细胞即能完成整个的生物体全部生命活动.●多细胞生物的个体,以人为例,起源于一个单细胞:受精卵,经过细胞的不断分裂与分化,形成一个多细胞共同维系的生物个体.2.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最大的生命系统是:生物圈。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与统一性一.细胞的多样性与统一性1.细胞的统一性: 细胞膜,细胞质,细胞质中都有核糖体.主要遗传物质都是DNA.2.细胞的多样性: 大小,细胞核,细胞质中的细胞器,包含的生物类群等均不同.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两大类.这两类细胞分别构成了两大类生物: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常见的细菌有:乳酸菌,大肠杆菌,根瘤菌,霍乱杆菌,炭疽杆菌.●常见的蓝藻有: 颤藻,发菜,念珠藻,蓝球藻.●常见的真菌有: 酵母菌.二:(略)细胞学说建立(德科学家:施旺,施莱登) 细胞学说说明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第二章: 组成细胞的分子. 第一节: 组成细胞的元素与化合物一: 元素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是:C H O N P S 基本元素是: C H O N 最基本元素: C组成细胞的元素常见的有20多种,根据含量的不同分为: 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大量元素: C H O N P S KCaMg 微量元素: Fe Mn Zn Cu BMo生物与无机自然界的统一性与差异性.元素种类基本相同,元素含量大不相同.占细胞鲜重最大的元素是: O 占细胞干重最大的元素: C二:组成细胞的化合物:无机化合物:水,无机盐细胞中含量最大的化合物或无机化合物: 水有机化合物:糖类,脂质,蛋白质,核酸. 细胞中含量最大的有机化合物或细胞中干重含量最大的化合物:蛋白质。
2.1 人体的稳态(五)免疫调节(第2课时)学案编号:06编制:万晓涛审核:张统省校对:王曼【学习目标】1.说出关于艾滋病的一些常识2.能够解释过敏反应、自身免疫反应的发病机理【质疑讨论】1.关于艾滋病,你知道哪些常识?2.人们为什么对艾滋病这么恐惧?艾滋病为什么会在我国愈演愈烈?3.什么是超敏反应?其机理是什么?预防超敏反应的措施有哪些?4. 自身免疫病是怎么回事?其机理是什么【自学质疑】五、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1.类型:(1)超敏反应(过敏反应);(2)自身免疫疾病:类风湿、系统性红斑狼疮;(3)免疫缺陷病:艾滋病。
2.过敏反应的特点:。
六、免疫学的应用(1)疫苗:人体通过注射疫苗后,机体产生和,当抗原进入机体时会快速引起免疫反应,消除病原。
(2)器官移植:器官移植后,一般需服用以减少免疫系统对移植器官的攻击,提高成活率。
【矫正反馈】1. 下列属于自身免疫病的是()A.过敏性鼻炎B.冠心病C.艾滋病D.类风湿性关节炎2. 自身免疫病产生的原因是()A.人体免疫系统对病原菌的免疫效应B.人体免疫系统对人体正常组织的免疫反应C.人体免疫系统对过敏原的反应D.自身免疫功能不足引起3. 下列不属于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过强造成的疾病是()A.接触了花粉引起皮肤荨麻疹B.艾滋病C.过敏性鼻炎D.系统性红班狼疮4. 下列物质不属于过敏原的是()A.牛奶B.结核杆菌C.青霉素D.花粉5. 效应T细胞作用最完整的一组是()①分泌淋巴因子②呈递抗原③识别抗原④激活溶酶体酶⑤与靶细胞结合A.①③④⑤B.①②③⑤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6.T细胞的作用叙述最完整的一组是()①处理抗原②呈递抗原③识别抗原④分化为记忆细胞⑤分化为效应细胞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C.②③④⑤D.②④⑤7.若一个人的胸腺先天发育不良,可能造成的结果是()A.体内没有B细胞而仅仅有T细胞B.几乎丧失一切免疫功能,各种传染病乘机而入C.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合成能力减弱D.只保留有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和部分体液免疫8.下列关于过敏原和抗原的叙述正确的是()A.过敏原和抗原都是第一次进入机体就能引起相应反应B.过敏原和抗原都是第二次进入机体才能引起相应反应C.过敏原第二次进入机体才能引起过敏反应,抗原第一次进入就引起免疫反应D.过敏原第一次进入机体就引起过敏反应,抗原第二次进入才能引起免疫反应9.下列关于艾滋病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B.艾滋病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途径传播C.艾滋病毒破坏T细胞,逐渐使人体的免疫系统瘫痪D.与艾滋病人握手感染艾滋病毒10.以下行为不会传染艾滋病的是()A.静脉吸毒者共用一个针管B.与艾滋病感染者共用纹身、纹眉器械C.与艾滋病患者拥抱D.输入含有HIV的血液11.人体感染酿脓链球菌后,机体产生的抗体不仅向它发起进攻,而且向心脏瓣膜也发起进攻。
高一生物必修一复习提纲精华版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高中生物必修一复习提纲(期末必记)第一章走进细胞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1.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生命活动是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上的.无细胞结构的病毒必需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生存.单细胞生物(如:草履虫),单个细胞即能完成整个的生物体全部生命活动.多细胞生物的个体,以人为例,起源于一个单细胞:受精卵,经过细胞的不断分裂与分化, 形成一个多细胞共同维系的生物个体.2. 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最大的生命系统是:生物圈。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与统一性一.细胞的多样性与统一性1. 细胞的统一性: 细胞膜,细胞质,细胞质中都有核糖体.主要遗传物质都是DNA.2.细胞的多样性: 大小,细胞核,细胞质中的细胞器,包含的生物类群等均不同.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两大类.这两类细胞分别构成了两大类生物: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常见的细菌有: 乳酸菌,大肠杆菌,根瘤菌,霍乱杆菌,炭疽杆菌.常见的蓝藻有: 颤藻,发菜,念珠藻,蓝球藻.常见的真菌有: 酵母菌.二:(略)细胞学说建立(德科学家:施旺,施莱登) 细胞学说说明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第二章: 组成细胞的分子. 第一节: 组成细胞的元素与化合物一: 元素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是: C H O N P S 基本元素是: C H O N 最基本元素: C组成细胞的元素常见的有20多种,根据含量的不同分为: 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大量元素: C H O N P S K Ca Mg 微量元素: Fe Mn Zn Cu B Mo生物与无机自然界的统一性与差异性. 元素种类基本相同,元素含量大不相同.占细胞鲜重最大的元素是: O 占细胞干重最大的元素: C二:组成细胞的化合物:无机化合物:水,无机盐细胞中含量最大的化合物或无机化合物: 水有机化合物:糖类,脂质,蛋白质,核酸. 细胞中含量最大的有机化合物或细胞中干重含量最大的化合物:蛋白质。
高一下生物知识点总结提纲一、细胞生物学A.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1. 细胞膜和细胞壁a. 成分和结构b. 功能和作用2. 细胞质和细胞器a. 内质网b. 线粒体c. 高尔基体d. 溶酶体e. 叶绿体3. 细胞核a. 核膜和核孔b. 染色质和染色体c. 核仁B. 细胞的生理活动1. 细胞呼吸a. 糖的代谢和三大过程b. 能量产生和使用2. 细胞分裂a. 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b. 遗传物质的复制和分配c. 有丝分裂的各个阶段3. 细胞的物质运输a. 被动运输b. 主动运输c. 磨丁体和胞吐体二、遗传学A. 遗传基础1. 染色体和基因a. 染色体的结构和特点b. 基因的概念和特征2. DNA的结构和复制a. DNA的组成单位b. DNA复制的过程和意义B. 遗传规律1. 孟德尔的实验和遗传规律a. 单因素遗传b. 自由组合定律和分离定律c. 互补性定律和相关定律2. 遗传变异和突变a. 遗传变异的类型和原因b. 突变的定义和分类C. 遗传工程1. 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a. 基因克隆和重组技术b. 转基因生物的应用领域2. 克隆技术与应用a. 动物克隆和植物克隆b. 克隆技术的伦理与社会问题三、进化生物学A. 生物进化的证据1. 古生物学的证据a. 化石和化石记录b. 古地理和古气候的证据2. 比较解剖学和胚胎学的证据a. 解剖结构的相似性和差异性b. 胚胎发育的相似性B. 进化的机制1. 突变和基因流的意义和作用a. 突变的产生和影响b. 基因流的意义和作用2. 自然选择和适应性辐射a. 自然选择的基本原理b. 适应性辐射的例子和作用3. 隔离和遗传漂变的作用a. 隔离的形式和作用b. 遗传漂变的特点和作用四、生态学A. 生态系统1. 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结构a. 生物群落和生物圈b. 发生和气候因素2. 生态系统的功能和演替a. 能量的流动和物质的循环b. 演替的类型和过程B. 生物多样性1. 物种多样性的意义和保护a. 物种多样性的定义和内涵b.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方法和措施2. 生态足迹和可持续发展a. 生态足迹的计算和解释b.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和影响以上是高一下生物知识点总结的提纲,可以根据提纲的内容进行进一步的扩展和细化,涵盖更多的具体知识点和细节。
高中生物必修一复习提纲(期末必记)第一章走进细胞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生命活动是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上的.●无细胞结构的病毒必需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生存.●单细胞生物(如:草履虫),单个细胞即能完成整个的生物体全部生命活动.●多细胞生物的个体,以人为例,起源于一个单细胞:受精卵,经过细胞的不断分裂与分化,形成一个多细胞共同维系的生物个体.2.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最大的生命系统是:生物圈。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与统一性一.细胞的多样性与统一性1.细胞的统一性: 细胞膜,细胞质,细胞质中都有核糖体.主要遗传物质都是DNA.2.细胞的多样性: 大小,细胞核,细胞质中的细胞器,包含的生物类群等均不同.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两大类.这两类细胞分别构成了两大类生物: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常见的细菌有: 乳酸菌,大肠杆菌,根瘤菌,霍乱杆菌,炭疽杆菌.●常见的蓝藻有: 颤藻,发菜,念珠藻,蓝球藻.●常见的真菌有: 酵母菌.二:(略)细胞学说建立(德科学家:施旺,施莱登) 细胞学说说明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第二章: 组成细胞的分子. 第一节: 组成细胞的元素与化合物一: 元素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是: C H O N P S 基本元素是: C H O N 最基本元素: C组成细胞的元素常见的有20多种,根据含量的不同分为: 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大量元素: C H O N P S K Ca Mg 微量元素: Fe Mn Zn Cu B Mo生物与无机自然界的统一性与差异性. 元素种类基本相同,元素含量大不相同.占细胞鲜重最大的元素是: O 占细胞干重最大的元素: C二:组成细胞的化合物:无机化合物:水,无机盐细胞中含量最大的化合物或无机化合物: 水有机化合物:糖类,脂质,蛋白质,核酸. 细胞中含量最大的有机化合物或细胞中干重含量最大的化合物:蛋白质。
高中生物必修一复习提纲第一章走进细胞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生命活动是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上的.●无细胞结构的病毒必需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生存.●单细胞生物(如:草履虫),单个细胞即能完成整个的生物体全部生命活动.●多细胞生物的个体,以人为例,起源于一个单细胞:受精卵,经过细胞的不断分裂与分化, 形成一个多细胞共同维系的生物个体.2.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最大的生命系统是:生物圈。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与统一性一.细胞的多样性与统一性1.细胞的统一性: 细胞膜,细胞质,细胞质中都有核糖体.主要遗传物质都是DNA.2.细胞的多样性: 大小,细胞核,细胞质中的细胞器,包含的生物类群等均不同.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两大类.●●常见的蓝藻有: 颤藻,发菜,念珠藻,蓝球藻.●常见的真菌有: 酵母菌.二:(略)细胞学说建立(德科学家:施旺,施莱登) 细胞学说说明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第二章: 组成细胞的分子. 第一节: 组成细胞的元素与化合物一: 元素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是: C H O N P S 基本元素是: C H O N 最基本元素: C组成细胞的元素常见的有20多种,根据含量的不同分为: 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大量元素: C H O N P S K Ca Mg 微量元素: Fe Mn Zn Cu B Mo生物与无机自然界的统一性与差异性. 元素种类基本相同,元素含量大不相同.占细胞鲜重最大的元素是: O 占细胞干重最大的元素: C二:组成细胞的化合物:无机化合物:水,无机盐细胞中含量最大的化合物或无机化合物: 水有机化合物:糖类,脂质,蛋白质,核酸. 细胞中含量最大的有机化合物或细胞中干重含量最大的化合物:蛋白质。
.三: 化合物的鉴定:鉴定原理: 某些化学试剂能与生物组织中的有关有机化合物发生特定的颜色反应.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 0.1g/ml NaOH 0.05g/ml CuSO4 甲乙溶液先混合再与还原性糖溶液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 (葡萄糖,果糖,麦芽糖) 注:蔗糖是典型的非还原性糖,不能用于该实验。
高中生物必修一复习提纲(期末必记)第一章走进细胞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1.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生命活动是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上的.无细胞结构的病毒必需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生存.单细胞生物(如:草履虫),单个细胞即能完成整个的生物体全部生命活动.多细胞生物的个体,以人为例,起源于一个单细胞:受精卵,经过细胞的不断分裂与分化,形成一个多细胞共同维系的生物个体.2. 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最大的生命系统是:生物圈。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与统一性一.细胞的多样性与统一性1. 细胞的统一性: 细胞膜,细胞质,细胞质中都有核糖体.主要遗传物质都是DNA.2. 细胞的多样性: 大小,细胞核,细胞质中的细胞器,包含的生物类群等均不同.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两大类.这两类细胞分别构成了两大类生物: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类别原核细胞真核细胞细胞大小较小较大细胞核(本质)无成形细胞核,无核膜.核仁.染色体有成形的细胞核,有核膜.核仁.染色体细胞质有核糖体有核糖体、线粒体等,植物细胞还有叶绿体.液泡等生物类群衣原体, 支原体, 蓝藻, 细菌,放线菌(一支蓝细线)动物,植物,真菌常见的细菌有: 乳酸菌,大肠杆菌,根瘤菌,霍乱杆菌,炭疽杆菌.常见的蓝藻有: 颤藻,发菜,念珠藻,蓝球藻.常见的真菌有: 酵母菌.二:(略)细胞学说建立(德科学家:施旺,施莱登) 细胞学说说明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第二章: 组成细胞的分子. 第一节: 组成细胞的元素与化合物一: 元素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是: C H O N P S 基本元素是: C H O N 最基本元素: C组成细胞的元素常见的有20多种,根据含量的不同分为: 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大量元素: C H O N P S K Ca Mg 微量元素: Fe Mn Zn Cu B Mo生物与无机自然界的统一性与差异性. 元素种类基本相同,元素含量大不相同.占细胞鲜重最大的元素是: O 占细胞干重最大的元素: C二:组成细胞的化合物:无机化合物:水,无机盐细胞中含量最大的化合物或无机化合物: 水有机化合物:糖类,脂质,蛋白质,核酸. 细胞中含量最大的有机化合物或细胞中干重含量最大的化合物:蛋白质。
高一年级生物导学提纲(十一)
第四单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第1节物质跨膜运输实例
执笔人:sds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1)说出细胞在什么情况下吸水和失水
(2)举例说明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
2、能力目标
(1)尝试从生活现象中提出问题,作出假设。
(2)学习进行探究问题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1)参与课堂讨论与交流。
(2)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如及时清洗和摆放实验用具,爱护实验室卫生等,【学习重点】
1、渗透作用;细胞是一个渗透系统。
2、细胞膜不仅仅是半透膜,还是选择透过性膜。
【学习难点】
1、如何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2、细胞膜不仅仅是半透膜,还是选择透过性膜。
【知识结构】
设计实验:本实验要制作________色的洋葱鳞片叶表皮的__________________,在低倍显微镜观察后,从盖玻片的一侧滴入_______________溶液,在盖玻片的另一
侧用____________吸收,并重复几次,使洋葱鳞片叶表皮浸润在____________
溶液中。
用低倍镜观察,看到细胞的中央液泡____________,原生质层
____________,细胞____________,再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入____________,
重复上述操作,使洋葱鳞片叶表皮又浸润在____________中,用低倍镜观察,
看到中央液泡____________,原生质层____________,细胞____________。
进行实验,记录结果
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表达和交流
[评价反馈]
1、所谓质壁分离中的“质壁”分别是指()
A.细胞质、细胞壁B.细胞质基质、细胞壁
C.原生质层、细胞壁D.原生质、细胞壁
2.将洋葱表皮细胞放入30%的蔗糖溶液中,细胞液的浓度及颜色变化是()A.浓度增大,颜色变浅B.浓度增大,颜色变深
C.浓度降低,颜色变浅D.浓度降低,颜色变深
3.从马铃薯中用打孔器打出两圆柱体块P和Q,P放在蒸馏水中1h,Q放在与马铃薯细胞液等渗的盐溶液中1h,再把P、Q放回原来位置,测定处理的圆柱体块是否与原来的孔刚好合适()A.P不合适,但Q刚好合适B.P不合适,Q也不合适
C.P精确合适,Q也精确合适D.P精确合适,Q不精确合适
4.某同学把已经质壁分离时间较长的洋葱表皮细胞放置于清水中,用显微镜观察,发现
该细胞不再发生变化,你认为这可能是因为
( ) A .原生质层失去选择透过性,两侧液体无浓度差 B .原生质层有选择透过性,两侧液体无浓度差 C .原生质层失去选择透过性,两侧液体有浓度差 D .原生质层有选择透过性,两侧液体有浓度差
5.洋葱鳞片叶放在0.35 g /mL 蔗糖溶液中,细胞发生质壁分离;放在0.25g /mL 的蔗糖溶液中,细胞有胀大趋势;放在0.29 g/mL 蔗糖溶液中,细胞似乎不发生什么变化,这表明
( )
A .洋葱表皮细胞已经死亡
B .细胞膜不允许水分子自由通过
C .蔗糖分子进入细胞导致渗透平衡
D .细胞液浓度为0.29 g /mL 左右
6.正在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其吸水能力将
( )
A .逐渐变大
B .逐渐变小
C .不变
D .先变大后变小 7.将水稻培养在有各种营养元素的培养液中,发现水稻吸收硅多,吸收钙少。
这说明 A 水稻培养液中硅和钙的浓度不同
( )
B 水稻根细胞对于物质的输入和输出具有选择性
C 水稻根的细胞膜吸附硅的能力强,吸附钙的能力弱
D 硅是小分子,钙是大分子
8、关于选择透过性膜与半透膜的关系,正确的说法是
( )
①具有半透性必须具有选择透过性 ②具有选择透过性就必须具有半透性 ③活的生物膜才具有选择透过性
④只有活的生物膜才具有半透性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9、一次施肥过多,作物会变得枯萎发黄,俗称“烧苗”,其原因是 ( )
A .根系细胞呼吸过强,影响根对水分的吸收
B .土壤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
C .土壤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
D .土壤溶液浓度等于细胞液浓度 10、把植物细胞的细胞壁去掉,再放入质量浓度为0.3g /mL 的蔗糖溶液中,细胞将会
A .质壁分离
B .形态正常
( )
C .皱缩变小
D .膨胀破裂
11、如下图所示,在U 型管的中部c 处装有半透膜,在a 侧 加入细胞色素c (分子量是1.3万道尔顿的蛋白质)水溶液(红色), b 侧加入清水,并使a 、b 两侧液面高度一致。
经过一段时间后, 实验结果将是 ( )
A .a 、b 两侧液面高度一致,b 侧为无色
B .a 、b 两侧液面高度一致,b 侧为红色
C .a 液面高于b 液面,b 侧为红色
D .a 液面高于b 液面,b 侧为无色
12、苋菜的细胞液中有一些红色的物质,无论用清水怎么洗,清水仍不见红色物质,但若把苋菜放入沸水中一烫水立刻变成红色。
这种现象是因为
( )
A .沸水使细胞膜失去选择透过性
B .在清水中细胞膜没有选择透过性
C .沸水中色素分解成小分子物质
D .在清水中没有物质出入
13、向猪膀胱内注入质量浓度为0.3 g ·mL -1的蔗糖溶液,扎紧入口,然后将其放入质量浓度为0.05 g ·mL -1的蔗糖溶液中,每隔10 min 称一次重量,图示坐标图象中,能表示测定结果的是
( )
14、右图是渗透装置示意图,请依图说明(方括号内写图序号,横线上注名称): (1)典型的渗透装置必须具备:①具有[ ]_______________; ②在其两侧具有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所示,溶液浓度[ ]>[ ]。
(3)假如[1]为清水,[2]为淀粉糊。
[1]与[2]的液面相同。
过一段时间后。
[1]与[2]的液面高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分别向[1]与[2]中各滴3滴碘液,则[1]显____________色,
[2]显____________色。
15.如下图将马铃薯块挖个凹穴,放在内、外两种液体中间。
已知一种是清水,一种是0.3 g /mL 的蔗糖溶液,开始时,两个液面是平的,过一段时间后液面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
(1)液体A 是_________________,B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图甲中,C 处细胞______________水,D 处细胞______________水。
(3)在图乙中,C 处细胞______________水,D 处细胞______________水。
高一生物导学提纲答案(十一)
1-5 C B A A D 6-10 A B C B C 11-13 D A D
14(1)3半透膜浓度差(2)2>1 (3)1低于2 无蓝15(1)0.3g/ml的蔗糖溶液清水(2)失吸(3)吸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