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复习:第5章 第2讲 元素周期律
- 格式:ppt
- 大小:1.46 MB
- 文档页数:79
解密05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考纲导向】1.掌握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了解元素周期表(长式)的结构(周期、族)及其应用。
2.以第3周期为例,掌握同一周期内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3.以ⅠA族和ⅠA族为例,掌握同一主族内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4.了解金属、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的递变规律。
5.了解元素周期表在科学研究、地质探矿等领域的广泛应用,从多角度、多层面了解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的分类与整合。
【命题分析】从近几高考试题看,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是中学化学的重要理论基础,是无机化学的核心知识,在近几年高考中出现频率达100%。
题型相对稳定,多为选择题。
高考中该类型题主要是通过重大科技成果(化学科学的新发展、新发明等)尤其是放射性元素、放射性同位素、农业、医疗、考古等方面的应用为题材,来考查粒子的个微粒的相互关系;元素“位”“构”“性”三者关系的题型会继续以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为载体,用物质结构理论,解释现象、定性推断、归纳总结相结合。
可集判断、实验、计算于一体,题型稳定。
要想在高考中化学取得高分,就必须掌握元素同期表命题特点和解题方法。
通过编排元素周期表考查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对元素原子结构、位置间的关系的推导,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推理能力。
核心考点一原子结构与核外电子排布1.原子结构(1)原子的构成A ZX ⎩⎪⎪⎨⎪⎪⎧原子核⎩⎨⎧质子:Z 个⎩⎪⎨⎪⎧ 每个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相对质量约为1中子:A -Z 个⎩⎪⎨⎪⎧ 中子不带电相对质量约为1核外电子:Z 个⎩⎪⎨⎪⎧围绕原子核做高速运动每个电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相对质量为一个质子中子的11 836(2)核素(原子)的表示及其数量关系 ①表示:表示质子数为Z 、质量数为A 、中子数为A-Z的核素原子。
(3)阴、阳离子中的数量关系 ①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
②阴离子::核外电子数=Z +n 。
阳离子::核外电子数=Z -n 。
专题05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考点热度★★★★★【化学素养要求】【考纲导向】1.了解元素、核素和同位素的含义。
2.依据原子构成了解原子序数、核电核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的彼此关系和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之间的相互关系。
3.了解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4.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5.通过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理解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6.通过金属、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递变规律,理解位、构、性三者之间的关系。
7.通过离子键、共价键的形成过程认识化学键。
【命题分析】对原子结构、化学键的考查主要集中在各微粒数量间的关系,微粒的结构示意图、电子式的表示方法及化学键、化合物类型的判断等方面上,试题难度不大,一般属于了解层次。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这一部分内容主要以元素周期表为工具考查“位、构、性”三者的关系,该部分内容既能对原子结构、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进行单独考查,同时也能将元素及其化合物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考查,试题的综合度较高,命题的空间大。
题型以选择题为主,难度适中。
该部分内容是过去命题的热点,未来将是一个必考点。
题型依然会以选择题为主,难度变化不大。
核心考点一微粒结构与化学键1.抓住描述对象判断“四同”(1)同位素——原子,如11H、21H、31H。
(2)同素异形体——单质,如O2、O3。
(3)同系物——有机化合物,如CH3CH3、CH3CH2CH3。
(4)同分异构体——有机化合物,如正戊烷、新戊烷。
2.原子结构中易混淆的4个问题(1)同种元素,可以有若干种不同的核素,即核素种类远大于元素种类。
(2)元素有多少种核素,就有多少种原子。
(3)同位素是同一元素不同原子的互相称谓,不指具体原子。
(4)同一元素的不同同位素原子其质量数不同,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其原子、单质及其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只是某些物理性质略有差异。
3.理清化学键与物质类别的关系(1)从图中可以看出,离子化合物一定含有离子键,离子键只能存在于离子化合物中。
第二节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高考新动向】【考纲全景透析】一、元素周期表1.原子序数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2.编排原则(1)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2)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各元素从左到右排成一横行(周期序数=原子的电子层数);共有7个横行(3)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一纵行(主族序数=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共有18列3.结构特点(2)周期(7个横行,7个周期)(3)族18二、元素周期律1.定义: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呈现周期性的变化规律,这个规律叫做元素周期律2.本质: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
3.主族元素的周期性变化规律三、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1.元素分区①分界线:沿着元素周期表中铝、锗、锑、钋与硼、硅、砷、碲、砹的交界处画一条斜线,即为金属元素区和非金属元素区分界线(氢元素除外)。
②各区位置:分界线左下方金属元素区,分界线右上方为非金属元素区。
③分界线附近元素的性质:既表现金属元素的性质,又表现非金属元素的性质。
2.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1)科学预测:为新元素的发现及预测它们原子结构和性质提供线索。
(2)寻找新材料①半导体材料:在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的分界线附近的元素中寻找;②在过渡元素中寻找优良的催化剂和耐高温、耐腐蚀的合金材料;③在周期表中的氯、硫、磷附近探索研制农药的材料。
【热点难点全析】〖考点一〗元素的金属性或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1.根据在周期表中的位置(1)同周期元素,从左至右随原子序数的增加,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增强;(2)同主族元素,从上至下,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金属性增强,非金属性减弱。
2.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其金属性越强。
3.根据实验(1)元素金属性强弱的比较①根据金属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的难易程度:越易反应,则对应金属元素的金属性越强。
②根据金属单质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A置换出B,则A对应的金属元素比B对应的金属元素金属性强。
第2讲 元素周期律 元素周期表[考纲要求] 1.掌握元素周期律的实质;了解元素周期表(长式)的结构(周期、族)及其应用。
2.以第3周期为例,掌握同一周期内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3.以ⅠA 和ⅦA 族为例,掌握同一主族内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4.了解金属、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的递变规律。
考点一 元素周期表 1.原子序数对于一个原子:原子序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元素周期表 (1)编排原则:①按____________递增顺序从左到右排列;②将__________相同的元素排成一横行,共有____个横行。
③把________________相同的元素按____________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一纵列,共有____列。
(2)周期7个横行,7个周期短周期长周期序号 1 2 3 4 5 6 7元素种数 不完全周期,最多容纳32种元素,目前排了26种元素0族元素原子序数86 (3)族 18列,16个族主族列序 1 2 13 14 15 16 17 族序号 副族 列序 3 4 5 6 7 11 12 族序号第Ⅷ族 第________共3列 0族第______列(4)分区①分界线:沿着元素周期表中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的交界处画一条斜线,即为金属元素区和非金属元素区分界线(氢元素除外)。
②各区位置:分界线左下方为__________区,分界线右上方为______________区。
③分界线附近元素的性质:既表现__________的性质,又表现____________的性质。
3.元素周期表中的特殊位置(1)过渡元素:元素周期表中部从______族到______族10个纵列共六十多种元素,这些元素都是金属元素。
(2)镧系:元素周期表第____周期中,57号元素镧到71号元素镥共15种元素。